此文對於印度星占學 與佛教占星學之歷史
並無充分之敘述
如此驟下宿曜經乃是揉合中國西洋兩方所成之結論
似過為武斷
以末學淺識 有以下四點立論
一者在宗教學上,認為唐密乃受道家以及中國文化影響之說
此說早為宗教學者所推翻,並已經有許多論文研究
故不在此論述
二者 占星學與星宿信仰兩者應釐清
這是研究前提之確定問題
此兩系統差異相當大 實不能視為同一體系而研究之
目前漢譯的佛教經典中 以星宿信仰為多 占星理論為少
在文獻的考證上實應獨立研究
三者 印度占星學歷史 與佛教占星學源流之問題
印度星占為西元前二世紀時
隨阿利安人之遷移 由小亞細亞傳入印度 與西洋占星學同源
所以他們使用相同的七曜十二星座十二宮位 就不足為奇了
隨著吠陀經的建立
印度占星學已經建立起其一套完整的神話源流以及論斷方式
其後衍生的流派 隨其主神信仰之不同 更是繁多
西元前五世紀開始流傳的佛教並未排斥星占
相反的它也吸收了印度的星占文化
將其列為十明中的小五明--星占明
加以佛教哲學上的轉化
成為印度占星學中系統特別的一支
原始佛點中的阿含經 以及早期的大集經都有星占的記載
宿曜經已經算是非常後期的產物了
在文獻方面 更有許多佛教的星占理論典籍(非星辰信仰)並未中譯
如丹珠爾中的寂天星算經 它純粹的敘述占星理論
而成為西藏占星學之重要名著
四者 印度的星宿信仰 與道家星宿信仰源流之考證問題
每個民族都有其星辰信仰
儀式上的考證不能單憑其相似性就斷定其先後
作者對於吠陀星宿神話似不甚理解
在對於道家理解的情況下
單向的考證恐怕有失公允
北斗信仰
無論是印度教系統或是佛教系統 都已經相當古遠了
中國貪狼巨門七星之名 已經證實是由梵文音譯
印度的星神更是早與二世紀時與吠陀結合
由此說來,宿曜經的占星系統與星神崇拜系統
與道家信仰是兩不相涉
以上四點 乃末學之淺識
無暇著長文以反駁
立大綱以為網上諸公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