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第四十象是這樣子.
籤上四句其實很明白.
一二三四: 國共內戰四年
無土有主: 無產階級
小小天罡: 國民黨旗上面的白日
垂拱而治: 退守台灣
頌基本上都是說毛澤東. 最後兩句描述他的生死年份.
若逢木子冰霜渙
這裡的木子是指火. 冰霜是指水和金. 具體霜是指黃曆八月酉. <三命通會>這樣解釋. 八月辛金建祿之地. 是月天氣肅殺. 白露為霜...
(為甚麼不是十月霜降才是霜我也不懂. 大概是因為天象取自天干. 所以這裡是指辛. 延伸作酉. 於是這裡頌的意思也可能是指丙辛合)
生我者猴死我鵰.
猴為申. 水之長生. 巳申六合為水.
雕為酉. 火之死地. 辰酉六合為金.
所以生於癸巳年1893. 癸水. 巳年六合申. 水之長生.
死於丙辰年1976. 丙火. 辰年六合酉. 火之死地. 9月9日. 農曆八月十六.
基於前面四十象的排列模式. 每一象的事件發生時間相隔一般在25 年到45 年之間. 所以理論上推背圖四十一象應該是指大概在1976 到2001(25年) 或1976 至2021(45年) 之內. 所開始發生的事. 即是說現在應該還是在四十一象範圍.
一二三四那邊我ok。
毛幾歲不關推背圖的事,推背圖不談個人歲數,有也是巧合,比如講傳國年數恰巧與個人歲數一樣。
推背圖也不用十二長生。
我認為採用以經解經的手法比較妥當,不然連西洋占星或微積分都可以拿出來解了。
推背圖用的是後天八卦,再用八宮卦去配年份。
唐朝起乾宮,到現在離宮走了約1500年,估計走完八宮要2000年,一宮分配約250年。
只是,時間分配疏密度並不平均,像清初三藩後就跳到太平天國、英法入侵、庚子拳亂、武漢起義,意思是中間一百五十年雍正奪嫡、年羹堯征青海部、乾隆十大武功、康雍乾盛世這些都不在討論之列。
據說寫作當時是李淳風先使用遙視,袁天罡再起卦來猜所看到的象。
他們可能是挑重點寫,但就是有次序而無年份。
另外,現存這份也可能不是袁、李原版。
早期推背圖曾有方臘之亂,所以可能是歷來一直有人加料進去,再刪除某些篇章,是集體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