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大限(14-23)歲,在學業上,若易受外界影響,大多是人事因素.如您提到的種種.今明2年遇新舊大限10年之交接,其氣機會有新舊現象同時發生或者不穩定,但感受不順遂,其根源來自"己心",也就是自己之心念.無訪先調整修正自己思緒為佳,例如在異地念書,難免會有孤獨感及思鄉之產生,但如何排解心中之鬱悶失落,屬自我學習提升部分.例如有些人會多參與正當活動來認識朋友,有些人培養正當興趣,陶冶性情,有些人會短暫旅遊,轉化心情..等,另外學業事,無訪先從自己讀書技巧與效率上改善,若沒有比別人優秀之組織理解及記憶力時,無訪採取勤能補拙及找出一套適合自己之讀書方法,若方向正確,自然會反應在您的成績進步上.若您讀醫學,將來有可能接觸人群,面對各種病患或者醫案研究.若此時心打不開,不能從容自在及沉著面對人事物之無常變化,將來又如何將所學應用及幫助人.2017年流年也是一個好契機,因某些事件可讓您重新修正且有所思,若願意及修正自己且有系統效率的付出執行,邁入下一大限(24-33)歲,在學業事業上,會逐漸上軌道且有所佳績收獲.假設若不願修正自己,2018年會有畫地自限及繼續心情鬱悶之示象,更有施展不開來之感受,但若專注學業上的耕耘,可轉化此能量用在提升自己.大學云:「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靜,靜而后能安,安而后能慮,慮而后能得。」.古人所提的"知、止、靜、安、慮、得"是有順序及不同層次之次第,若簡易應用在思緒或者學習上,例如負面情緒及行為發生,先"知止",也就是感受或察覺到自己的負面思緒或不對勁,知也就是覺知,再來可就由之前敘述方式轉心念,轉心念則為止,當知止而減少鑽牛角尖或者煩躁時,則容易心身都定下來,能定下來也才能心靜,心靜下來時,心身狀態則安,安則會開始思慮,慮也就是整理修正,最後將慮後之正向思緒.執行於人事物,則會得到,這時的得到也才是屬於自己的真正體悟或智慧.另外大限(24-33)歲,在感情婚姻事,無訪等畢業過後再考量也不遲,2018年若有異性朋友來互動,無訪順其自然,或者藉由互動來修正及提升感情思緒,勿因感情而影響學業. 加油! 請參考!
祝 順心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