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貼文的用法,都是隨主之法。好像主子喜歡紅色,就穿了一身紅外加紅皮鞋。
人生就是如此,命理也是如此。
有太多太多地方,不能明確論定是好是壞。
明確的好與明確的壞,這樣的情況反而不多(這是經驗之談)。
想學好八字,終究要體悟的,正是這一類的[相對論]。
劫財必先有財(無財又何能劫之),破格必先成格(不成格又何以破之)。
四不格,亦必來自四可。
(註:不權不從不群不獨,謂之四不;可權可從可群可獨,謂之四可。)
就像離婚,必定來自結婚,是一樣的道理。
说说现实中的吧
在我住家附近,偶尔会看到一个中年女人推着一个中年男人散步,大概都四十多岁样子吧。
男人坐在轮椅上,好像是生活不能自理的样子,女人个字挺高,长发。总是他们两个一起出现,旁的也没有别人。
假如他们是一对夫妻(只是假如,更有可能是亲人吧,因为,无论是夫妻姐弟兄妹,感情上来说都是亲人)
他们一定是无性婚姻无性生活的。男人一定是如此,女人后面的不敢定义。
其实挺令人尊敬佩服的。患难中见真情。女人并没有抛弃男人离去。有可能她有再婚(现实中很多这种,还多半是残疾老公出面牵线的),但是依然承担了照顾前残疾老公的责任。性不性的没关系。
当然猜测没有任何意义,但是上去问也很不礼貌。
只是照顾一个常年卧床,生活不能自理的人,其实是很辛苦需要耐心爱心的护工工作。并且病人一般由于生理原因脾气还会不好,这该是如何隐忍着生活啊。她不说他不说,我们看着也知道其中的苦,但是他们应该还是希望大家把他们当正常人看的吧。
所以,其实,婚姻是婚姻,爱情是爱情,性是性,责任是责任,欲望是欲望,各有各路。
没有了上面这些人都是可以生存的。为什么,因为活的要素在于阳光空气水食物地面。生理性的活下去还是容易达到的。
要提高生活质量要提高生存质量,要金钱的满足,要权利的满足,要尊严的满足,要爱情的满足,要性的满足,要欲望的各种满足......那,都是达到某个地步,自我满足到某个程度然后才能提出的要求。
很多无性婚姻为什么不离婚,一定有理由存在。找到那个平衡的联系纽带,就可以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