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學才疏學淺資質魯鈍無能奈講經僅祈誦經自覺耳
《太上玄門早晚功課經》序中提到諷經誦咒,乃修仙之徑路、得入道之門。可以入元始之性,獲修仙之路。
《道藏》洞神部威儀類《正一威儀經》中規定在誦經時要:“冠帶祝漱,撚香存念、須依本文。端身恭坐,調柔聲氣。至心誦讀,從標至軸,不得中停”;“經須心心相繼,念念不絕,無中漏忘,若誤言句卻,五百言畢啟謝”;“五百言若千言及章末,輒許咽液,飲諸清水,以利聲氣”;讀經過程中如果有事,“須在起立時,收經入函韞,三撚香禮拜”;事畢歸座時亦應如此。讀經之前,“先當洗手熏手及經, 然後讀之”;讀畢後應該再次收藏好經卷後洗手。“讀經皆先就師受其音旨句度,諳識文字。不得經堂之中臨事交錯,諠亂眾人”;“讀經之時不得受人借問文句意義,及為人解說問難,處分他事,雜亂真靈。”;“經中不了,虛有諮訣及問文字句度,皆當別時,就師拜讀” ;即誦讀經典之時不該分心分神外遊別事,無論是問字解句都不應當。
誦經之時,有若有聖位則在聖位前長跪,若在家庭則端坐即可。誠心定氣,叩齒演音,然後朗誦。先以淨口、淨心、淨身三淨咒澄淨身心不潔,誦念安鎮土地靈章,祈請護法神王前來保衛誦經之士,再誦念淨天地解穢神咒祛除穢氣。未受籙職或未受戒的道士不能稱臣,所以應將經咒中的“臣”字改為“弟子”。如祝香咒中“令臣關告”則應改為“弟子關告”。若有祝禱亦可在祝香咒後加入。以上則是一般誦經要訣及定式。慎勿輕慢,交談接語,務在端肅,念念無違,隨願禱祝,自然感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