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修行,你要老實修行;
念佛,你要老實念佛;
行佛,你要老實行佛;
參禪,你也要老實參禪。──〈星雲法師〉

修行是在日常生活的行住坐臥中,在起居飲食的生活裏,而不是刻意的標榜。
標榜是一時的好看,禪心詩意,才能持之永恆。──〈星雲法師〉

學「禪」,先要學慚愧,自知慚愧才有禪心;
修「淨」,首須修恭敬,對人恭敬才有淨土。
人間佛教不離禪淨,慚愧自己,恭敬他人,自他才能交集,佛道才堪成就。──〈星雲法師〉

學佛最重要的是一個「行」字,也就是要實踐。
說的一尺不如行的一寸,否則就算你三藏十二部經典都能倒背如流,也是枉然!
所以學佛之人應該好好地在自己的行持上下功夫。──〈圓因法師〉

修行要好好地在自己的行持上下功夫,
六度萬行簡單地說就是「戒定慧」三個字。──〈圓因法師〉

與其一天到晚批判評斷別人,
倒不如回過頭來好好地檢點自己,
把對別人的要求落實在自身的實踐上,
這樣子對自己的修行才有真正的幫助。──〈圓因法師〉

「知識愈高,我慢愈熾;習氣愈長,去道愈遠。」
學佛的過程中,我們千萬永遠要記得「慚愧」二個字。
永遠真實地抱持著謙卑無能的心情,向一切人一切事物學習,
良善的是我們的模範,劣惡的是我們的殷鑑。
千萬不能自以為是,以為自己是個專家,以為自己已經有所成就,
如此乃犯了學佛大忌--我慢,以後障礙報應是一定逃不掉的。──〈圓因法師〉

「老實」是末法時代學佛人應當切記於心的。
我們依止一位老老實實的善知識,
並且在生活中老老實實的念佛,
老老實實的持戒,
老老實實的改習氣,
老老實實的盡本分。──〈圓因法師〉

蓮池大師謙稱自己是下劣凡夫,印光大師謙稱自己是粥飯僧,是常慚愧僧。
而我們呢?我們每一個人背負著無始劫以來的我慢習氣,一點也不慚愧,一點也不謙虛,
學不到一分就自以為學得十分,懂不到一分就自以為懂得十分,行不到一分就自以為行得十分。
言行舉止總離不開貢高我慢,但見人過,不見己非,常常自以為是,總是不肯謙卑反省。
但看祖師大德的學問見解,操守行持雖是炫耀古今,廣受萬人景仰,卻仍慚愧自謙到這種地步!
思及此處,我們每一個人當慚愧痛哭,深感羞恥!
敢不見賢思齊,老老實實、平平凡凡地在生活中反省改過,慚愧懺悔,把自己的貢高我慢一點一滴地降伏,
就算不上是一個真正學佛念佛的人。──〈圓因法師〉

我們既然覺悟到自己是個十足業深障重的下劣凡夫,
就應當從內心深處真正地生起慚愧心,生起懺悔心,
在生活中隨時觀照自己,虛心反省,並且在行持上好好地在消業上努力實踐。──〈圓因法師〉

因為我們都還是具縛凡夫,背負著無始劫以來的無明習氣業障,
所以修行中我們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盲點,因為我們無法自覺,這些盲點很可能阻礙了我們修行的成果。
問題是有沒有一位明眼的善知識,看得清清楚楚,為我們指點出盲點的所在;
問題是我們自己能不能虛心慚愧,恭敬領受善知識的指示,進而反省改過,切實修正自己的盲點。
這是我們修行成功與否的二個大關鍵!──〈圓因法師〉

善知識不自以為善,非明眼人無法識其善;
惡知識不自以為惡,非明眼人無法辨其惡。
我們修行都要當個明眼人,明明白白地擇取善知識親近,
千萬別糊里糊塗,渾渾噩噩,一窩蜂跟著亂學亂修,
蹉跎掉的不只是一生,更將被誤導墮入地獄就太划不來了。──〈圓因法師〉

修行不玩文字遊戲,文字再怎麼會轉,轉不出生死輪迴;
說法再玄再妙,還是走不出生死輪迴,不如老實修行。──〈淨空法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