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stinyNet 命理網



✨AI算命大師



議題選項
議題評分
#786683 - 2006-09-16 16:16:14 明朝破坏金朝陵墓的荒唐举动
何宗陽 離線
四季平安
註冊: 2004-11-09
文章數: 4020
to be continue
↑回到頂端↑
#786684 - 2006-10-04 05:07:25 Re: 明朝破坏金朝陵墓的荒唐举动
何宗陽 離線
四季平安
註冊: 2004-11-09
文章數: 4020
这里叙述的是明朝末年满族崛起于东北,严重威胁明朝统治的时候。明朝皇帝为了斩断“龙脉”而破坏金朝帝王陵墓的事件。本人想浅析一下此事的发生根源。
(一)金朝陵墓的建立过程 金朝在入主中原后,一直致力于制度方面的建设。从第三位皇帝熙宗起,就开始了政治上的改革。在第四代皇帝完颜亮达到高潮。完颜亮为了减少改革的阻力,同时也是为了长途运输的方便。将都城由上京迁往中都,为了进一步断绝某些阻碍改革的大臣的意图,完颜亮下令将金朝的始祖的陵墓全部迁往中都,“贞元三年三月乙卯,命以大房山云峰寺为山陵,建行宫其麓”,本人现在将金朝的始祖和皇帝的陵墓作成表,说明陵号 帝号 姓名 备注
光陵 景元 完颜函普 建国前
昭陵 德帝 乌鲁 建国前
建陵 安帝 跋海 建国前
辉陵 献祖 绥可 建国前
安陵 昭祖 石鲁 建国前
定陵 景祖 乌古乃 建国前
永陵 世祖 劾里钵 建国前
泰陵 肃宗 颇剌淑 建国前
乔陵 康宗 乌雅束 建国前
献陵 穆宗 乌鲁完 建国前
睿陵 太祖 旻(阿骨打) 建国后
恭陵 太宗 晟 建国后
思陵 熙宗 亶 建国后
兴陵 世宗 雍 建国后
道陵 章宗 璟 建国后
金朝的海陵王完颜亮和卫绍王完颜永济也葬在这里,但是因为死去后被削去帝号。故不称陵。
还有追封四帝,三帝葬于大房山,海陵父德宗葬顺陵,世宗父睿宗葬景陵,章宗父显宗葬裕陵。
完颜氏宗室诸王有许多葬在大房山陵,其中文献可考的有三位:梁王完颜宗弼,荣王完颜爽,宿王矧思阿补。此外,海陵太子光英也葬于大房山。
葬于大房山的后妃有二十三位:始祖明懿皇后,德帝思皇后,安帝节皇后,献祖恭靖皇后,昭祖威顺皇后徒单氏,景祖昭肃皇后唐括氏,世祖翼简皇后拿懒氏,肃宗靖宣皇后蒲察氏,穆宗贞惠皇后乌古论氏,康宗敬僖皇后唐括氏;太祖钦宪皇后纥石烈氏,太宗钦仁皇后唐括氏,熙宗悼平皇后裴满氏,世宗昭德皇后乌林答氏、元妃张氏、元妃李氏、贤妃 石抹氏、德妃徒单氏、柔妃大氏,章宗钦怀皇后蒲察氏,睿宗钦慈皇后蒲察氏,德宗慈宪皇后大氏,显宗孝懿皇后徒单氏。
在金朝数十年的经营下,大房山初步形成了以陵墓 行宫为主体的庞大建筑群。
(二)女真崛起前明朝对金朝的态度和明朝中后期大汉族主义的强化
明朝在建立初期,由于是在推翻元朝的基础上建立的。一时间,汉族中心论得到强化。明朝继承元朝的看法,视金朝为寇仇。不过明朝帝王对少数民族的言行举止有时是矛盾的,需要仔细斟酌。譬如明太祖说元朝是“胡皇篡华”,把明朝推翻元朝的武功记录命名为《平胡录》。但是明太祖又曾经说过“朕取天下于诸雄,非取之于元氏也。”他也问过身边的谋臣“汉高祖 唐太宗 宋太祖 元世祖等何以取天下。”在这里明确把元世祖看作是中国的帝王,而不是“外国”。同时,明太祖在消灭元朝后,重新建立咯额历代帝王陵庙,辽朝和金朝的皇帝没有得到祭祀的资格。进入祭祀行列的少数民族帝王有北魏孝文帝和元世祖。明朝也有不少文人想要推翻元朝所编的《宋史》 《辽史》《金史》。因为是“各予正统”。但是明朝没有这么做,仍然刊行。同时明朝也有一些大臣如王祎等,坚持“三国各予正统”。同时明朝编了《元史》,编纂官是曾经仕于元朝的宋濂,还有一些元朝遗老参加了编纂工作。从本书的情况来看,并没有大力宣扬“华夷之辩”,对待元朝在当时说已经客观。如评价元太祖“沉有大略,用兵如神”,宪宗“刚明雄毅,沉断而寡言,不乐燕饮,不好侈靡”,元世祖“度量弘广,知人善任使,信用儒术,用能以夏变夷,立经陈纪,所以为一代之制者,规模宏远矣。”这是很高的评价了。元世祖后面并没有什么有作为的皇帝,但是元史也作了一些客观的评价。成宗“承天下混壹之后,垂拱而治,可谓善于守成者矣”。等。可见明朝对于民族评价还是比较谨慎的,并没有拿出胜利者的威风。到了明成祖时代,明朝达到空前统一,民族关系在明一朝来说是不错的。虽然没有让金朝的皇帝进入历代帝王陵庙祭祀。但是
但直至明代中叶,还一直得到明王朝的祭祀。明嘉靖年间,章宗道陵仍是大房山金陵的一处著名景观,还时常有游人前来。可见明朝虽然继承元朝对金朝的看法,但是并没有把事情作绝,还是有一些宽大的。问题是到了明朝的中后期,政治腐败,宦官专权,农民起义连续不绝,边境的鞑靼和海上的倭寇不断骚扰。简直是一个黑暗时期。这些时候明朝的一些文人对比明朝和宋朝,发现了一些“相似之处”,现在本人再次列表,对比:
朝代 土地问题 宁夏边境 礼仪之争 朝廷形势
宋朝 收复燕云十六州 西夏叛乱 宋英宗为其父濮王要尊号 洛党 蜀党之争
明朝 收复河套 宁夏哱罗叛乱 明世宗为其父兴献王要尊号 东林党 阉党之争
在这种形式下,明朝统治者追慕宋朝“家法严” “国体顺”“吏以仁为治”“人以法相守”,而“独其弱势宜矫”,既相对外族政权的弱势应当纠正。在史学领域,产生了“以明继宋”的思想,不在把明朝看作为元朝的继承。明朝在“土木之变”后有人接二连三地要求重新修宋史,要以宋朝为正统的呼声。明朝柯维骐的《宋史新编》,虽然他自己为了写书而“自宫”,但是他把辽朝 金朝列到外国传,并荒唐地想要把辽金列为宋朝的附庸,在华夷之辩上大做文章。明朝陈邦瞻的《宋史记事本末》,强调宋为正统,而他的另外一部作品《元史记事本末》直接认为元不得正统,只是不得不承认“元开我朝”,在制度上有取于元朝的地方。明朝后期的史书论述宋事者,视辽为“犬羊之邦”,把金朝 元朝看作“虏”,充斥着“斥金”“斥元”的句子。从这里我们看到,大汉族主义完全是处于弱势的产物,真的不应该提倡。但是也不是完全这样的,明朝后期王土斤的《续文献通考》,特地增加了辽金制度典故的内容,而且说明写出的意义,但是声音太小了。
(三)女真族崛起后明朝的毁陵和金陵的后记
1616年,努尔哈赤反明,连续出击,明军连吃败仗。而明朝的大臣不去加强战备而是首先加强“华夷之辩”,早在女真起兵初期,就有大臣指出建州女真“盖金虏之遗种也”。天启元年(1621)罢金陵之祀。二年(1622)拆毁金陵,斩断地脉。大房山金陵遭遇灭顶之灾。当年明王朝派出大批人马,摧毁了区内所有建筑,连大房山顶的崇圣宫、白云亭都被夷为瓦砾。仅有陵区行宫磐宁宫,由于已改为佛寺而幸免。所谓“斩断地脉”乃是掘损山体以图破坏山陵风水。至今当地还留传着“砍龙头”、“刺龙喉”的说法,并留下明人捣毁山体的遗迹。明人在金太祖睿陵所依九龙山主龙脉的“龙头”部位摧山至损,这就是所谓“砍龙头”。又在“龙喉”部位深凿洞穴,在洞穴内填置鹅卵石,这就是所谓“刺龙喉”。天启三年(1623),明人又在陵区内建关帝庙,以为厌胜之术。 作为一个汉族人,我对明朝的这种荒诞的做法感到愤怒,也许明朝亡于清朝的主要原因是因为不注意抓”主要矛盾“吧。
清朝在太宗进攻明朝时候达到北京时,曾经派遣官员祭祀金太祖 世宗陵。康熙时,重修了金太祖 世宗陵。康熙写下了《金太祖世宗陵碑文》 :
朕维圣王制祀……所以……光表前王……金朝房山二陵,当我师克取辽阳,故明惑形家之说,谓我朝发祥渤海,气脉相关。天启元年,罢金陵祭祀,二年拆毁山陵,斸断地脉。三年又建关庙于其地,为厌胜之术。从来国运之兴衰,关乎主德之善否。上天降鉴,惟德是与。有德者昌,无德者亡,与山陵风水原无关涉。有明末造,政乱国危,天命已去。其时之君臣,昏庸迷谬,罔知改图,不思修德勤民,挽回天意,乃轻信虚诞之言,移咎于异代陵寝,肆行摧毁。迨其后……人心叛离,国祚以倾。既与风水无与,而前此之厌胜摧毁,又何救于乱亡乎。……而有明君臣乃毁及前代帝王山陵,其桀谬实足贻讥千古矣。……
康熙的说法无疑是正确的。
 



TRANSFER
↑回到頂端↑
#786685 - 2006-10-04 05:08:05 Re: 明朝破坏金朝陵墓的荒唐举动
何宗陽 離線
四季平安
註冊: 2004-11-09
文章數: 4020
回應:

这里叙述的是明朝末年满族崛起于东北,严重威胁明朝统治的时候。明朝皇帝为了斩断“龙脉”而破坏金朝帝王陵墓的事件。本人想浅析一下此事的发生根源。
(一)金朝陵墓的建立过程 金朝在入主中原后,一直致力于制度方面的建设。从第三位皇帝熙宗起,就开始了政治上的改革。在第四代皇帝完颜亮达到高潮。完颜亮为了减少改革的阻力,同时也是为了长途运输的方便。将都城由上京迁往中都,为了进一步断绝某些阻碍改革的大臣的意图,完颜亮下令将金朝的始祖的陵墓全部迁往中都,“贞元三年三月乙卯,命以大房山云峰寺为山陵,建行宫其麓”,本人现在将金朝的始祖和皇帝的陵墓作成表,说明陵号 帝号 姓名 备注
光陵 景元 完颜函普 建国前
昭陵 德帝 乌鲁 建国前
建陵 安帝 跋海 建国前
辉陵 献祖 绥可 建国前
安陵 昭祖 石鲁 建国前
定陵 景祖 乌古乃 建国前
永陵 世祖 劾里钵 建国前
泰陵 肃宗 颇剌淑 建国前
乔陵 康宗 乌雅束 建国前
献陵 穆宗 乌鲁完 建国前
睿陵 太祖 旻(阿骨打) 建国后
恭陵 太宗 晟 建国后
思陵 熙宗 亶 建国后
兴陵 世宗 雍 建国后
道陵 章宗 璟 建国后
金朝的海陵王完颜亮和卫绍王完颜永济也葬在这里,但是因为死去后被削去帝号。故不称陵。
还有追封四帝,三帝葬于大房山,海陵父德宗葬顺陵,世宗父睿宗葬景陵,章宗父显宗葬裕陵。
完颜氏宗室诸王有许多葬在大房山陵,其中文献可考的有三位:梁王完颜宗弼,荣王完颜爽,宿王矧思阿补。此外,海陵太子光英也葬于大房山。
葬于大房山的后妃有二十三位:始祖明懿皇后,德帝思皇后,安帝节皇后,献祖恭靖皇后,昭祖威顺皇后徒单氏,景祖昭肃皇后唐括氏,世祖翼简皇后拿懒氏,肃宗靖宣皇后蒲察氏,穆宗贞惠皇后乌古论氏,康宗敬僖皇后唐括氏;太祖钦宪皇后纥石烈氏,太宗钦仁皇后唐括氏,熙宗悼平皇后裴满氏,世宗昭德皇后乌林答氏、元妃张氏、元妃李氏、贤妃 石抹氏、德妃徒单氏、柔妃大氏,章宗钦怀皇后蒲察氏,睿宗钦慈皇后蒲察氏,德宗慈宪皇后大氏,显宗孝懿皇后徒单氏。
在金朝数十年的经营下,大房山初步形成了以陵墓 行宫为主体的庞大建筑群。
(二)女真崛起前明朝对金朝的态度和明朝中后期大汉族主义的强化
明朝在建立初期,由于是在推翻元朝的基础上建立的。一时间,汉族中心论得到强化。明朝继承元朝的看法,视金朝为寇仇。不过明朝帝王对少数民族的言行举止有时是矛盾的,需要仔细斟酌。譬如明太祖说元朝是“胡皇篡华”,把明朝推翻元朝的武功记录命名为《平胡录》。但是明太祖又曾经说过“朕取天下于诸雄,非取之于元氏也。”他也问过身边的谋臣“汉高祖 唐太宗 宋太祖 元世祖等何以取天下。”在这里明确把元世祖看作是中国的帝王,而不是“外国”。同时,明太祖在消灭元朝后,重新建立咯额历代帝王陵庙,辽朝和金朝的皇帝没有得到祭祀的资格。进入祭祀行列的少数民族帝王有北魏孝文帝和元世祖。明朝也有不少文人想要推翻元朝所编的《宋史》 《辽史》《金史》。因为是“各予正统”。但是明朝没有这么做,仍然刊行。同时明朝也有一些大臣如王祎等,坚持“三国各予正统”。同时明朝编了《元史》,编纂官是曾经仕于元朝的宋濂,还有一些元朝遗老参加了编纂工作。从本书的情况来看,并没有大力宣扬“华夷之辩”,对待元朝在当时说已经客观。如评价元太祖“沉有大略,用兵如神”,宪宗“刚明雄毅,沉断而寡言,不乐燕饮,不好侈靡”,元世祖“度量弘广,知人善任使,信用儒术,用能以夏变夷,立经陈纪,所以为一代之制者,规模宏远矣。”这是很高的评价了。元世祖后面并没有什么有作为的皇帝,但是元史也作了一些客观的评价。成宗“承天下混壹之后,垂拱而治,可谓善于守成者矣”。等。可见明朝对于民族评价还是比较谨慎的,并没有拿出胜利者的威风。到了明成祖时代,明朝达到空前统一,民族关系在明一朝来说是不错的。虽然没有让金朝的皇帝进入历代帝王陵庙祭祀。但是
但直至明代中叶,还一直得到明王朝的祭祀。明嘉靖年间,章宗道陵仍是大房山金陵的一处著名景观,还时常有游人前来。可见明朝虽然继承元朝对金朝的看法,但是并没有把事情作绝,还是有一些宽大的。问题是到了明朝的中后期,政治腐败,宦官专权,农民起义连续不绝,边境的鞑靼和海上的倭寇不断骚扰。简直是一个黑暗时期。这些时候明朝的一些文人对比明朝和宋朝,发现了一些“相似之处”,现在本人再次列表,对比:
朝代 土地问题 宁夏边境 礼仪之争 朝廷形势
宋朝 收复燕云十六州 西夏叛乱 宋英宗为其父濮王要尊号 洛党 蜀党之争
明朝 收复河套 宁夏哱罗叛乱 明世宗为其父兴献王要尊号 东林党 阉党之争
在这种形式下,明朝统治者追慕宋朝“家法严” “国体顺”“吏以仁为治”“人以法相守”,而“独其弱势宜矫”,既相对外族政权的弱势应当纠正。在史学领域,产生了“以明继宋”的思想,不在把明朝看作为元朝的继承。明朝在“土木之变”后有人接二连三地要求重新修宋史,要以宋朝为正统的呼声。明朝柯维骐的《宋史新编》,虽然他自己为了写书而“自宫”,但是他把辽朝 金朝列到外国传,并荒唐地想要把辽金列为宋朝的附庸,在华夷之辩上大做文章。明朝陈邦瞻的《宋史记事本末》,强调宋为正统,而他的另外一部作品《元史记事本末》直接认为元不得正统,只是不得不承认“元开我朝”,在制度上有取于元朝的地方。明朝后期的史书论述宋事者,视辽为“犬羊之邦”,把金朝 元朝看作“虏”,充斥着“斥金”“斥元”的句子。从这里我们看到,大汉族主义完全是处于弱势的产物,真的不应该提倡。但是也不是完全这样的,明朝后期王土斤的《续文献通考》,特地增加了辽金制度典故的内容,而且说明写出的意义,但是声音太小了。
(三)女真族崛起后明朝的毁陵和金陵的后记
1616年,努尔哈赤反明,连续出击,明军连吃败仗。而明朝的大臣不去加强战备而是首先加强“华夷之辩”,早在女真起兵初期,就有大臣指出建州女真“盖金虏之遗种也”。天启元年(1621)罢金陵之祀。二年(1622)拆毁金陵,斩断地脉。大房山金陵遭遇灭顶之灾。当年明王朝派出大批人马,摧毁了区内所有建筑,连大房山顶的崇圣宫、白云亭都被夷为瓦砾。仅有陵区行宫磐宁宫,由于已改为佛寺而幸免。所谓“斩断地脉”乃是掘损山体以图破坏山陵风水。至今当地还留传着“砍龙头”、“刺龙喉”的说法,并留下明人捣毁山体的遗迹。明人在金太祖睿陵所依九龙山主龙脉的“龙头”部位摧山至损,这就是所谓“砍龙头”。又在“龙喉”部位深凿洞穴,在洞穴内填置鹅卵石,这就是所谓“刺龙喉”。天启三年(1623),明人又在陵区内建关帝庙,以为厌胜之术。 作为一个汉族人,我对明朝的这种荒诞的做法感到愤怒,也许明朝亡于清朝的主要原因是因为不注意抓”主要矛盾“吧。
清朝在太宗进攻明朝时候达到北京时,曾经派遣官员祭祀金太祖 世宗陵。康熙时,重修了金太祖 世宗陵。康熙写下了《金太祖世宗陵碑文》 :
朕维圣王制祀……所以……光表前王……金朝房山二陵,当我师克取辽阳,故明惑形家之说,谓我朝发祥渤海,气脉相关。天启元年,罢金陵祭祀,二年拆毁山陵,斸断地脉。三年又建关庙于其地,为厌胜之术。从来国运之兴衰,关乎主德之善否。上天降鉴,惟德是与。有德者昌,无德者亡,与山陵风水原无关涉。有明末造,政乱国危,天命已去。其时之君臣,昏庸迷谬,罔知改图,不思修德勤民,挽回天意,乃轻信虚诞之言,移咎于异代陵寝,肆行摧毁。迨其后……人心叛离,国祚以倾。既与风水无与,而前此之厌胜摧毁,又何救于乱亡乎。……而有明君臣乃毁及前代帝王山陵,其桀谬实足贻讥千古矣。……
康熙的说法无疑是正确的。
 



TRANSFER


TO BE CONTINUE
↑回到頂端↑



Google 搜尋
七嘴八舌
Facebook 塗鴉牆
最多貼文者 (30 天內)
mikomiko 329
紅兒 96
謝尚橗 88
圓仔寶寶 59
hui 55
CHC 51
golden621 48
大內高手 42
jcj 39
follow 34
yungshow 30
愛因斯坦 29
無極 28
元利 28
jwjwo 27
最新議題
[日文童謠]阿彌陀佛
by jwjwo
2025-07-05 12:36:17
工作上遭遇上司的刁難,何時才能改善
by tenen
2025-07-05 09:40:15
試占丹娜絲颱風對台灣的影響。
by CHC
2025-07-05 09:16:27
[日文童謠]觀音微微笑
by jwjwo
2025-07-05 08:19:57
還有一小時三十分,日本龍樹諒見到7月5日
大災難會否發生?

by golden621
2025-07-05 01:36:08
還有二小時,日本龍樹諒見到7月5日大災難
會否發生?

by golden621
2025-07-05 01:33:37
還有二小時三十分,日本龍樹諒見到7月5日
大災難會否發生?

by golden621
2025-07-05 00:37:00
今年的申请还有希望吗?
by singasong
2025-07-05 00:33:14
還有三小時,日本龍樹諒見到7月5日大災難
會否發生?

by golden621
2025-07-05 00:05:15
還有三小時三十分,日本龍樹諒見到7月5日
大災難會否發生?

by golden621
2025-07-04 23:30:53
誰在線上
1 線上使用者 (1 隱形), 49 Guests and 24 Spiders online.
Key: Admin, Global Mod, Mod
最新使用者
我的快樂時代, hihi0933729, derick, WolfTsai197802XXXX, a8565
81756 註冊使用者
討論區統計
81756 使用者
54 討論區
222184 議題
2160801 文章

最高線上使用者: 3332 @ 2025-04-24 03:32:48

本站是個命理討論的園地,如果您要問命,請務必詳閱各板板規,遵守發問規則,不要只留個生日或是命盤, 其他什麼都沒提。貼命盤的方法請特別注意算完命盤後的文字說明,不要貼個沒人看懂歪七扭八的命盤, 貼錯命盤及未遵守板規者,文章很有可能被不預警刪除 另外,如果您提了問題,而有人回覆的話,不論對與錯,請務必多上來回應論命者, 我們不歡迎那種提了問題就等人回答,也不回應的人。我們需要的是,「良好的互動」及「長期的追蹤」。
本站大多數的討論區都得要註冊才能發言,您若是要張貼討論,請務必註冊為使用者, 如果您忘了您的密碼,請在登入」的畫面, 輸入您的帳號,再按一下我忘記我的密碼了」, 此時系統會寄一封信到您當時註冊的 Email 信箱裡面, 裡面則附有一個臨時密碼,請您拿到密碼後用此臨時密碼登入。登入之後可以在 編輯個人檔案」裡面修改成您習慣的密碼。
logo
欣洋網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