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stinyNet 命理網



✨AI算命大師



議題選項
議題評分
#665245 - 2006-02-09 16:39:59 名醫用藥巧法---- 轉自《中國中醫藥報》
Jfans123 離線
潛龍勿用
註冊: 2005-06-16
文章數: 10
名醫用藥巧法

張存悌
  人參作塊顯奇效
  徐靈胎曾治毛姓老翁,年屆八旬,素有痰喘之疾,因勞大發,俯于幾案不能平臥已7日,舉家驚惶。徐診後曰:此上實下虛之證,用清肺消痰飲送下人參小塊一錢,2劑而愈。毛翁曰:徐(靈胎)君學問之深固不必言,但人參切塊之法,則“以此炫奇耳”。後年余,病又複發,照前方加人參入煎,喘逆愈甚。複請徐氏再診,告以用去年之方而病加重。徐問:莫非以人參和入藥中耶?答:然。徐仍以人參作塊煎之,亦2劑而愈。徐解釋曰:“蓋下虛固當補,但痰火在上,補必增盛。惟作塊則參性未發,而清肺之藥已得力,過腹中而參性始發,病自獲痊”。
  按:此證上實下虛,如單以清肺消痰治其“上實”,必礙腎之“下虛”;若專補下虛,勢又壅補助痰,礙之上實。徐氏以清肺消痰之劑,送下人參小塊,使消補兩種藥力接續而發,藥雖同行,而功則各奏,真名醫章法也。名醫趙晴初評曰:清肺消痰飲加人參是方,人參切塊吞下是法。大凡名醫,不僅“屢用達藥” ,而且重視煎法用法,徐靈胎雲:“煎藥之法,最宜深講。藥之效不效,全在乎此。……方藥雖中病,而煎法失度,其藥必無效”。 足見煎法用法之重要,趙晴初所謂“有方還須有法”。毛翁懂方不懂法,反以爲醫家故弄玄虛,故而病有增無減也。
  相傳“方法”這個詞就起源于中醫。古時一位皇帝患噎膈症,吃什麽都吐,命在旦夕。禦醫費盡心思,均告無效。一天,侍從禀報說:“百裏之外,有位隱居深山的和尚,據說有根治此病之術,不妨請來一試”。和尚來到皇上榻前,切完脈後,隨即開好藥方。侍從一看,說:“爲何尚複此方?” 原來藥物、劑量與禦醫之方分毫不差。和尚仍叫把藥取回,親自煎藥,煎到只剩兩匙時,用湯匙盛上藥汁請皇上用舌舔服,直至把藥汁舔完爲止。連服數劑後,病競漸愈。皇上重賞和尚,問:“同樣之藥,前者醫朕無效,而你能起死回生,其中有何奧秘?” 答曰:“醫藥者,既要有方,又要有法。皇上之病在咽膈,用舌舔湯匙上藥,可使緩緩作用于病竈之處,此乃是法。如果仍用飲服方法,難免藥過病所,無濟于事”。皇上大悟:“方法,方法,光有方不行,服用還要有法,方與法結合才行”。這就是“方法”二字的由來。既或今天,上述用藥方法治療食道癌猶可借鑒。
  藥雖同行,施治各異
  宋代成州團練使張銳,以醫知名。蔡魯公之孫媳妊娠,臨近産期發病。衆醫皆以爲陽證傷寒,懼怕墜胎而不敢投藥。魯公請張銳診視。張曰:“胎兒已經十月,將生矣,何藥能敗之?”如常法給藥,半日兒生,病亦獲愈。次日,産婦大泄不止,而且喉痹不能入食。衆醫皆指責張銳之過。因泄利與喉痹兩症一寒一熱如同冰炭,且處于産褥期,雖扁鵲複生,也無活理。張銳曰:“不必驚擾,我可令即日而愈”。取藥丸數十粒,令服之。結果,喉痹即平,泄瀉亦止。魯公問曰:“敢問一藥而治兩症,何也?”銳曰:“此于經書無所載,特以意處之。方才所用乃附子理中丸,裹以紫雪丹。喉痹不通,非至寒藥不爲用,故外裹以紫雪丹。既已下咽,則消釋無余,其得至腹中者,附子力也,故一服而愈兩疾”。公大加歎異。
  按:此病上有喉痹屬熱,下則泄瀉屬寒,寒熱錯雜,似兩難措手。張銳匠心獨具,以理中丸外裹紫雪丹,藥入咽部,在外之紫雪丹消釋而治喉痹;在裏之附子理中丸入得腹中而治泄瀉,寒熱分治,各不相擾,確實奇巧。此法古亦有之,《傷寒論》治療“心下痞,而複惡寒汗出者”用附子瀉心湯,其煎藥法度可謂此法先河。考該證心下有熱痞,而陽氣已虛,故惡寒汗出,形成寒熱錯雜局面。附子瀉心湯煎法不同一般,是以麻沸湯浸漬大黃、黃芩、黃連諸寒藥,取其味薄氣輕,以輕瀉上部之痞熱,不使藥過病所;另取附子久煎取汁與前藥兌合,因其味厚氣重,下行而發揮溫陽固表作用。藥雖同行而至所不同,施治各異,此仲聖之妙法也。張銳以附子理中丸裹以紫雪丹與此異曲而同工,可謂善學古法者。
  名家治病,並未多用奇方,方藥還是原來方藥,前醫用之不效,名醫用之則效,其差別往往就在于煎法用法不同,此亦名醫圓機活法使然。
  知病因冰起,還以冰解之
  甯波鄭松家有一男傭,病咳久不能愈,聲悶不暢,多醫治之未效。邀請名醫範文甫診視。範診後說:此病應該用小青龍湯。鄭松說,已經服過3劑,無效。範文甫說:請以冰水煎之。鄭松囑如法煎之,果然收效。原來,範曾見過病人于烈日下飲用冰水,詢其咳起之日發自熱天,故用冰水爲引以治之。
  按:此乃“知病因冰起,還以冰解之”之法,似有同氣相求,反佐用藥之意。源出宋•楊吉老治宋徽宗的案例。宋徽宗因食冰過甚而致下利,太醫以理中湯治之不效。楊吉老仍以理中湯治之,不同的是以冰水煎藥,徽宗之病竟獲痊愈。範文甫顯然受此案啓發,也算“博涉知病”一例,畢竟不同凡醫手眼。
  露水煎藥建奇功
   一位紹興人,患秋溫大熱,百藥不能退。延甯波名醫範文甫診治。範至後,查閱前醫所處方藥皆爲白虎、葦莖湯之類,方頗切當,亦無別法可用。適當地多栽荷花,葉上露珠可愛。範見後即令其晚上取幹淨毛巾四條,蒸透,擰極幹,于稻田中收取露水,用以煎藥;二日熱退病安。範稱:此從氣候悟出,醫方中所無。說明其用露水煎藥,乃權宜之法。與滑伯仁立秋遇難産病例,見梧桐葉落下,遂加用之以催産相類,同屬于隨機應用之例。
  按:露水味甘、性涼,具潤燥、滌暑、除煩作用。王孟英《隨息居飲食譜》說:“稻頭上露,養胃生津;菖蒲上露,清心明目;韭菜上露,涼血止噎;荷葉上露,清暑怡神;菊花上露,養血息風”。本例病程較長,肺胃陰津爲邪熱灼傷,采用稻頭上露水煎藥,用以發揮清潤肺胃陰津的功效,輔佐白虎、葦莖等方藥而獲效。
  藥棗巧治病孩
  清名醫王旭高(1798~1862年),號“退思居士”。曾治一幼齡病孩,形瘦面黃,痰多食少,晝日咳嗽,夜臥則喉中喘吼有聲,病已半年,“而性畏服藥”。診爲脾虛而濕熱痰蒸,阻之于肺。因病兒不肯服藥,遂用藥棗法。取參、苓、術、草、二陳、蒼、樸、川貝、榧子,共研細末。另取大棗100枚,去核,將上藥末納入棗中,用線紮好,每枚大棗約入藥末2分爲准。再用葶苈子30克,煎湯煮棗,待棗軟熟,不可大爛,取出曬幹,患兒饑時將棗細嚼咽下一枚,每日可用五六枚,竟收佳效。
按:病孩畏藥,王旭高巧用藥棗,變藥治爲食治,實變通之法,獨具匠心。其法首見于元代名醫葛可久,其擅治虛勞,所創“白鳳膏”,即以大棗去核,納入參苓白術散,置于黑嘴白鴨肚中,加酒用火煨烤,吃棗食鴨,藥食同用,而無苦藥之累,實爲巧法,即在今日,以上諸法猶有參考價值。
《中國中醫藥報》2004/2/9
↑回到頂端↑
廣告
#665246 - 2006-02-09 19:38:03 Re: 名醫用藥巧法---- 轉自《中國中醫藥報》
JungChen 離線
或躍在淵
註冊: 2005-02-19
文章數: 257
來自: 台灣



yes

阿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歡迎參觀 http://www.wretch.cc/blog/gnuj53

*****************************************************
↑回到頂端↑
#665247 - 2006-02-10 03:48:22 Re: 名醫用藥巧法---- 轉自《中國中醫藥報》
Jfans123 離線
潛龍勿用
註冊: 2005-06-16
文章數: 10
嘻嘻,前輩
名家治病,並未多用奇方;名家論命,亦未多用奇法!
要是易、醫兩道的高手坐到一起,大概都會有相見恨晚的感覺吧!
↑回到頂端↑



板主:  jengjiu 
Google 搜尋
七嘴八舌
Facebook 塗鴉牆
最多貼文者 (30 天內)
mikomiko 329
紅兒 96
謝尚橗 88
圓仔寶寶 59
hui 55
CHC 51
golden621 48
大內高手 42
jcj 39
follow 34
yungshow 30
愛因斯坦 29
無極 28
元利 28
jwjwo 27
最新議題
[日文童謠]阿彌陀佛
by jwjwo
2025-07-05 12:36:17
工作上遭遇上司的刁難,何時才能改善
by tenen
2025-07-05 09:40:15
試占丹娜絲颱風對台灣的影響。
by CHC
2025-07-05 09:16:27
[日文童謠]觀音微微笑
by jwjwo
2025-07-05 08:19:57
還有一小時三十分,日本龍樹諒見到7月5日
大災難會否發生?

by golden621
2025-07-05 01:36:08
還有二小時,日本龍樹諒見到7月5日大災難
會否發生?

by golden621
2025-07-05 01:33:37
還有二小時三十分,日本龍樹諒見到7月5日
大災難會否發生?

by golden621
2025-07-05 00:37:00
今年的申请还有希望吗?
by singasong
2025-07-05 00:33:14
還有三小時,日本龍樹諒見到7月5日大災難
會否發生?

by golden621
2025-07-05 00:05:15
還有三小時三十分,日本龍樹諒見到7月5日
大災難會否發生?

by golden621
2025-07-04 23:30:53
誰在線上
3 線上使用者 (無極, 2 隱形), 61 Guests and 33 Spiders online.
Key: Admin, Global Mod, Mod
最新使用者
我的快樂時代, hihi0933729, derick, WolfTsai197802XXXX, a8565
81756 註冊使用者
討論區統計
81756 使用者
54 討論區
222184 議題
2160801 文章

最高線上使用者: 3332 @ 2025-04-24 03:32:48

本站是個命理討論的園地,如果您要問命,請務必詳閱各板板規,遵守發問規則,不要只留個生日或是命盤, 其他什麼都沒提。貼命盤的方法請特別注意算完命盤後的文字說明,不要貼個沒人看懂歪七扭八的命盤, 貼錯命盤及未遵守板規者,文章很有可能被不預警刪除 另外,如果您提了問題,而有人回覆的話,不論對與錯,請務必多上來回應論命者, 我們不歡迎那種提了問題就等人回答,也不回應的人。我們需要的是,「良好的互動」及「長期的追蹤」。
本站大多數的討論區都得要註冊才能發言,您若是要張貼討論,請務必註冊為使用者, 如果您忘了您的密碼,請在登入」的畫面, 輸入您的帳號,再按一下我忘記我的密碼了」, 此時系統會寄一封信到您當時註冊的 Email 信箱裡面, 裡面則附有一個臨時密碼,請您拿到密碼後用此臨時密碼登入。登入之後可以在 編輯個人檔案」裡面修改成您習慣的密碼。
logo
欣洋網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