殘缺的陵牆、近坍塌的城樓屋頂、僅存地基的建遺址上一片蕭條……已經殘破不堪的明十三陵泰陵(明朝第九位皇帝孝宗朱樘和皇後張氏的合葬陵墓),300年來最大規模搶修工程於昨日正式啟動。到今年年底,泰陵將基本恢乾隆年間的格局。
300年來首次大修
站在泰陵的陵園內,十三陵特區辦事處副主任聶友義介紹說,包括泰陵在內的明十三陵只是在清代乾隆時期曾做過一次大的修繕,此後300年基本處於自然狀態。他指著泰陵恩殿僅剩的地基說,“這曾是皇家最高規格的9開間大殿,其輝煌壯觀可以想象,現在卻都不存在了。”
殘破的泰陵已經沒有了往日帝陵的輝煌
修繕泰陵的工人們正在搬運磚瓦
修繕將保持陵寢遺址原貌
“根設計方案將主要對現有遺存進行搶救,解除安全隱患,保護建本安全,延續古建的‘生命’。”負責設計施工方案的北京市古代建研究所所長韓揚說。而為了保持這項文化遺產的原真性,施工將盡量利用原有的建材料,新材料也將完全按傳統工藝制作。
此次泰陵搶修,主要修繕項目為歸安碑亭遺存、恩殿遺存,對現存殘牆做遺址保護;對方城牆城磚進行剔補,歸安剔補寶城牆及內側登城馬道,修啞巴院及影壁,疏通寶城以外排水系統等。但是明樓內原有的彩畫已經沒有存留,而此次修繕也不會再畫上。
聶友義表示,只是對現存遺址進行搶修,將不會在遺址上進行建。
完工前暫不對外開放
泰陵搶修工程概算資金為3800元,為保搶修資金到位,十三陵特區已從定陵、長陵已開放景區的門票收入中,籌集專項資金用於泰陵搶修。搶修工程開始後泰陵將不對外開放,實行封閉管理。悉,搶修工程預計2006年11月20日竣工。
了解,目前除早年修繕過的長、定、景三陵外,明十三陵已經先後實施了昭、獻、思、德、康、慶等陵寢修工程。今後,十三陵特區還將有計地安排修剩下的茂、裕、永三陵。記者 李艷明
編輯者: Wilson 韋爾生 (2006-07-01 15: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