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stinyNet 命理網



AI算命大師



議題選項
議題評分
#372608 - 2004-05-31 03:37:18 大龍局之"萬山朝王"
何宗陽 離線
四季平安
註冊: 2004-11-09
文章數: 4020
↑回到頂端↑
#372609 - 2004-06-19 15:01:32 Re: 大龍局之"萬山朝王"
何宗陽 離線
四季平安
註冊: 2004-11-09
文章數: 4020
气场杀气象形,四方兵马将齐。果然是帝王格局。

只是杀气太重。看到此格局山云之气还未开??????

是否还没有人真正点到此穴??????????(轉帖)
↑回到頂端↑
#372610 - 2004-06-19 15:27:14 Re: 大龍局之"萬山朝王"
K書ㄚ忠 離線
亢龍有悔
註冊: 2003-08-31
文章數: 990
^^~~~
謂何云九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卍卍卍智敏金剛上師圓寂通告卍卍卍 卍卍卍十二月---行善積德懺悔迴向的好月份卍卍卍 ~~~念書有益身心健康~~~多吃書菜頭好壯壯~~~ 卍~南無一切如來一切佛~卍~願承諸佛威能~卍~祝大家心想事成~卍~ 諾那華藏經舍 深密法藏經典輯要 一念往生一念蓮華 佛說天地八陽神咒經 中華佛典線上電子藏經閣
↑回到頂端↑
#372611 - 2004-06-19 20:36:10 Re: 大龍局之"萬山朝王"
何宗陽 離線
四季平安
註冊: 2004-11-09
文章數: 4020
九疑山以舜源峰居中,娥皇、女英、桂林、杞林、石楼、石城、箫韶、朱明八峰拱卫,气势非凡,为历代帝王遣祭之所,自古有“万里江山朝九疑”之说。灌溪仙境风光幽丽,徐霞客谓“游九疑而不经此,几失其真形矣”。
↑回到頂端↑
#372612 - 2004-06-19 20:57:00 Re: 大龍局之"萬山朝王"
何宗陽 離線
四季平安
註冊: 2004-11-09
文章數: 4020
九九重阳,湖南宁远县举行了盛大的祭舜大典。据《史记》载:“舜南巡狩,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疑”,宁远境内的九嶷山是始祖虞舜的藏精之所。毛泽东曾咏诗“九嶷山上白云飞,帝子乘风下翠微”,令人对其意境心向往之。

九嶷山景区自1995年才逐步开发,现在初步形成了嶷山舜陵景区、青山尾峡谷景区、潇水涵青景区、灌溪仙境景区、三分石原始森林景区等5个景区。登临这里的任何一座山峰,你随时随地会有新发现。

舜陵怀古

太史公在《史记》中为后人留下了关于先祖舜帝的宝贵史料,记载了舜埋葬的地方——江南九嶷。舜陵始建于夏朝,座落在舜源峰脚,是中国五大古帝陵之一,也是中国唯一的舜帝陵墓。

舜帝陵经过多次修缮,目前陵庙祭碑廊内保存了历代祭碑36方,陵庙分为两个自然院落,共11个单体建筑,三面筑宫墙,宫墙内中轴线上由北至南分别为山门、午门、拜殿、正殿、寝殿。陵区里古木参天,香杉、将军树挺拔葱郁。在陵庙里面古人留下的《禅让图》、《仁孝图》、《二妃泣竹》、《南巡图》、《韶乐图》壁画分别表现了舜帝“明德”的故事;舜陵附近的娥皇峰、女英峰、美女峰、梳子峰、舜峰(三分石)、箫韶峰、斑竹岩、舜池、舜溪,讲述了舜帝奏韶乐及二妃娥皇、女英抚竹泣夫的动人传说。 (transfer
↑回到頂端↑
#372613 - 2004-06-20 05:18:43 Re: 大龍局之"萬山朝王"
石易 離線
或躍在淵
註冊: 2002-11-20
文章數: 324
來自: 高雄市
九嶷山在湘江南方是有王陵之象,不過看圖照煞氣蛮重。
↑回到頂端↑
#372614 - 2004-06-21 04:35:31 Re: 大龍局之"萬山朝王"
何宗陽 離線
四季平安
註冊: 2004-11-09
文章數: 4020
小道君有何見解?
↑回到頂端↑
#372615 - 2004-06-21 06:04:47 Re: 大龍局之"萬山朝王"
小道 離線
雙喜臨門
註冊: 2003-08-23
文章數: 2424
回應:

小道君有何見解?



構成龍樓已屬不易 氣象萬千 當然煞氣須重 須層層開帳脫煞 始能結地
觀其景象 霸氣稍嫌不足 還請國師多多指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奎統天命聖道顯 耀運乾坤證詮真 之 下 太極陰陽生萬物 陽光普照正乾坤 有風水 紫微斗數 擇日 八字 卜卦 姓名學之問題 或想哈拉聊天 也許你也有陰陽宅和命理之疑問 可請駕臨 http://www.khoeiaumon.com/一定盡力回覆 收費標準:服務範圍內 一切隨緣
↑回到頂端↑
#372616 - 2004-06-21 06:54:02 Re: 大龍局之"萬山朝王"
何宗陽 離線
四季平安
註冊: 2004-11-09
文章數: 4020
若將地理研究
↑回到頂端↑
#372617 - 2004-06-22 03:54:27 Re: 大龍局之"萬山朝王"
何宗陽 離線
四季平安
註冊: 2004-11-09
文章數: 4020
此處在湖南宁远县之下灌鄉.
↑回到頂端↑
#372618 - 2004-06-22 05:49:33 Re: 大龍局之"萬山朝王"
何宗陽 離線
四季平安
註冊: 2004-11-09
文章數: 4020
九嶷山大幹縱橫百多里,南行幹至廣東之連山壯族瑤族自治縣永和鄉結一明朝紀姓皇后祖地.照片乃北行幹也.
↑回到頂端↑
#372619 - 2004-06-26 15:00:56 Re: 大龍局之"萬山朝王"
何宗陽 離線
四季平安
註冊: 2004-11-09
文章數: 4020
大部份皇帝喜歡年輕的美女,可是也有少數會反其道而行,明憲宗朱見深可是著名的一例,對較他年長十九載的萬貴妃的愛情可說是至死不渝。

萬氏是山東諸城人,生於明宣德三年﹝公元一四二八年﹞。父親萬貴本是地方官員,因親屬犯罪而受株連,舉家被遷徙至霸州。後來萬貴見家道中落,便託同鄉把年僅四歲的萬氏帶進北京皇宮當侍女,希望日後有所依靠。萬氏雖年紀輕輕,卻非常懂事,而且善解人意,因而獲得孫皇后喜愛。後來宣宗朱瞻基去世,英宗朱祁鎮即位,萬氏又隨已為皇太后的孫氏遷往仁壽宮,在這裏萬氏度過了她的少女時代。

正統十四年﹝公元一四四九年﹞,英宗於宦官王振極力慫恿下,御駕親征瓦剌,卻為瓦剌軍也先所擒。當時,皇太子朱見濬只有兩歲,在形勢危急之時,孫太后決定以英宗弟郕王祁鈺即位,是為代宗,改元景泰,並尊英宗為太上皇,原太子見濬則仍為皇儲,同時孫太后又讓自己宮中的侍女萬氏前往東宮照料太子。本來瓦剌因見無利可圖,已放還英宗,豈料代宗貪戀皇位,先將英宗囚禁南宮,又於景泰三年﹝公元一四五二年﹞廢侄兒皇太子之位,改封沂王,並令其遷離皇宮改居沂王府;皇太子之位則由親生兒子見濟代替。沂王見濬當時年僅五歲,出宮後難與生父英宗,以及其生母、英宗貴妃周氏見面,出居期間只有侍女萬氏侍奉在則,因此朱見濬與萬氏感情特別深厚。

景泰八年﹝公元一四五七年﹞正月,英宗乘代宗病重之機於南宮復辟,後來復立見濬為皇太子,並更名見深。在這期間,萬氏一直隨侍東宮,而皇太子與萬氏因而更見形影不離了。不知從何時開始,皇太子竟愛上了雖比他年長十九歲、外貌卻因保養得宜仍像二十多歲的萬氏,兩人益發如膠似漆了。

可是,萬氏終歸是個年長的宮女,無論如何也沒可能成為皇太子妃的。當時英宗已為太子擇好吳氏、王氏及柏氏,打算選擇其一當太子妃,可是還來不及冊立英宗便與世長辭了。太子見深即位,是為憲宗。在宦官牛玉等人鼓吹下,憲宗生母周太后決定以吳氏為后。

本來,吳皇后比萬氏年輕多了,相對亦較貌美,可是憲宗與萬氏感情建立不是在一朝一夕,即使大婚後憲宗仍然與萬氏出雙入對。萬氏又恃著憲宗的寵愛而對他人頤指氣使,甚至連吳皇后也不放在眼內。一次萬貴妃出言頂撞吳皇后,皇后實在看不過眼,便令身邊侍女重重杖打了萬氏。萬氏雖遍體鱗傷,卻藉此可憐樣子向憲宗告狀。憲宗見狀果然大怒,於是與萬氏合謀廢掉皇后,先是嚴刑拷問宦官牛玉,逼使其承認當年英宗已選王氏為太子妃,卻因收受吳皇后之父吳俊的賄賂才改薦吳氏。然後憲宗上稟兩宮太后要求廢后,兩宮認為既然牛玉已供稱是先帝遺願,又見憲宗心意已決,雖認為吳皇后賢惠亦無重大過失,也只好同意廢后。吳氏最終只為後宮之主一個月,其父吳俊亦受牽連而被革職。

後宮無主,憲宗本想以萬氏為后,卻因為兩宮太后不同意而作罷,只好立王氏為后。王皇后性情淡漠,又深知憲宗對萬貴妃的諸般寵愛,因而對萬貴妃極盡客氣,也對她的所作所為不聞不問。萬氏雖覬覦后位,但因王氏處處忍讓,不令萬氏有機可乘,萬氏只好專注於迷惑憲宗,不讓他有機會臨幸其他妃嬪,好使自己早日懷孕,將來能藉此母以子貴,順理成章當皇太后。

成化二年﹝公元一四六六年﹞,萬氏果真為憲宗誕下皇長子,這時萬氏已三十八歲了。憲宗對皇長子的誕生大為欣喜,於是晉封萬氏為皇貴妃,又封貴妃之父萬貴為錦衣衛都指揮使,兄長萬喜為都指揮同知,萬通則為都督指揮使,弟弟萬達為指揮僉事,就連與萬貴妃同姓不同宗的萬安,亦因依附萬貴妃而扶搖直上,從禮部左侍郎升遷至吏部尚書、太子太師兼華蓋殿大學士,這時萬氏的地位已儼如皇后了,萬氏家族中人亦權傾一時。可惜的是,皇長子享年不永,只活了不夠一年而已。萬貴妃以四十之齡雖然已不可能懷孕生子,可是她也不願看見其他妃嬪為憲宗誕育兒子,每當聽說後宮有孕者,便迫令其服墮胎藥,當時柏賢妃誕下皇子祐極,憲宗已立其為太子,但不到四個月,皇太子便暴病而亡。人們對皇太子的死因都議論紛紛,認為是萬貴妃下的毒手,可是萬貴妃正為憲宗所寵,因此沒人敢公開為太子鳴冤。

憲宗在位多年,因專寵萬貴妃以致膝下猶虛,這時候一個偶然的契機出現了。

當時後宮有女史紀氏,本是廣西賀縣土官之女,因地方叛亂而被籍沒內廷。王皇后見其略懂文字,便讓她作宮中女史,主管內庫藏書。一次憲宗偶然路過內廷,見紀氏對內庫之事瞭若指掌,大為欣喜,加上紀氏漂亮動人,一時心動便讓紀氏侍寢。意想不到的是,紀氏竟然一夕懷孕了,消息自然瞞不住一直密切監視憲宗舉動的萬貴妃,於是她派侍女前往內庫迫令紀氏服下墮胎藥。可是侍女不願與萬貴妃同流合污,便謊稱指紀氏並沒懷孕,只是生病致使腹脹。萬貴妃恐怕憲宗會再次臨幸紀氏,便把她遷至安樂堂。

紀氏於成化六年﹝公元一四七零年﹞七月誕下兒子,她深恐萬貴妃得悉後不會放過母子二人,便請安樂堂守門太監張敏把皇子溺斃。張敏知道皇帝無嗣,又不忍溺死初生的皇子,於是把皇子偷偷養育於安樂堂附近的密室。當時廢后吳氏居於西宮,離安樂堂不遠,得知消息後也前來看顧小皇子。由於萬貴妃的監視,紀氏從不敢多番前往探望親生兒子。

轉眼間已是五年後,有一天,剛調往乾清宮的張敏侍候憲宗梳洗,憲宗看見鏡中的自己有幾根白髮,想到即位多年,後宮卻一無所出,不禁悲從中來。張敏見皇帝悲傷的樣子,激動的跪下說:「奴才死罪,萬歲早已有子了。」於是在憲宗答應保護皇子安全後,張敏把匿藏於安樂堂的紀氏以及年屆六歲的皇子之事和盤托出。憲宗驚喜萬分,便快步往西內,又命人前往安樂堂迎接皇子。紀氏得知憲宗召見,百感交集,喜的是兒子終能與皇父相認,悲的是只怕難途萬貴妃毒手。她為兒子弄好一身裝束,又叮囑說:「孩子,去吧!此番前去,恐怕為娘的性命也不保了。記著,待會兒看見那個黃袍束鬍子的人,那便是你的父親。」小皇子果真認出了憲宗,便撲向他的懷抱。憲宗看著與他相像的小皇子,異常高興,又得知小皇子仍未命名,便命禮部給他取名祐樘,同時接來了皇子生母紀氏,晉封淑妃,讓她居於附近以養育皇子。

萬貴妃多年來工於心計,萬萬想不到竟有皇子已逾六齡,想到多年來被眾人蒙在鼓裡,她心有不甘,且恐怕紀氏會為她帶來重大威脅。於是萬貴妃先下手為強,在憲宗給紀淑妃的賜酒中下了毒,同時串通太醫把紀氏毒死。這時距離憲宗與皇子祐樘相認,只有四十二天。同年十一月,紀淑妃所生皇子朱祐樘獲冊立為皇太子。

當時皇太后周氏深知萬貴妃不會就此罷休,於是自願照顧幼失怙恃的皇太子。有一次,萬貴妃召太子赴宴,太子拒絕用餐,就連羹湯也不敢喝,說是怕湯中有毒,然後立刻起來告辭。萬貴妃心裏痛恨太子雖小小年紀已能作如此反抗,日後登基定能使她死無葬身之地。於是密謀讓憲宗廢掉皇太子之位。當時宦官梁芳提議保舉憲宗次子興王祐杭為太子,既能剷除皇太子祐樘這眼中釘,又能因興王感激其薦舉而後得以保全。萬貴妃煽動憲宗更易太子也不是不奏效,只是剛巧遇上泰山地震,使憲宗認為是老天爺示警而決定擱置廢立太子的計劃。

萬貴妃這時可算是心灰意冷了,致使終日鬱鬱寡歡。成化二十三年﹝公元一四八七年﹞正月,有一天萬貴妃因小事以拂塵使力拍打宮人,由於她身型肥胖,一時氣喘,竟致氣絕身亡,終年五十九歲。憲宗得悉貴妃身亡,不禁淚如雨下,哀嘆說:「萬侍不在人世,我亦命不久矣。」同年八月二十二日,憲宗亦撒手人寰。(TRANSFER)
↑回到頂端↑
#372620 - 2004-06-26 15:14:19 Re: 大龍局之"萬山朝王"
何宗陽 離線
四季平安
註冊: 2004-11-09
文章數: 4020
数年前,香港的苏富比拍卖场,曾经拍卖过“斗彩鸡缸杯”,价格创三百多万高峰。这一些情形说明了成化(1465——1487)瓷器之受人欢迎;并可以说在中国瓷器史中放一异彩。为什么成化瓷器能达到如此空前优美的境界?说起来这事情包含一场政治斗争的时代背县。
  明宪宗皇帝朱见深登基的时候只有十六岁。他在皇太子时代已有一个较他年长十九岁的妃子:诸城万氏。以后虽然有正式的皇后顺天吴氏,但是皇帝对这个年纪可以作他母亲的万贵妃却走情有独钟,反而冷落了皇后。
  吴皇后有一次执行她的皇后权,趁万贵妃犯过失的时候,用杖刑责之,不料这一打,打出祸事来。她本人被废,打入冷宫,连拥护她的太监牛玉,也被贬谪到孝陵去种莱。吴皇后的父亲吴俊,本来是国丈,官授都督同知,也被下狱卫戍边。引起一连串的有关人物失势与系狱。
  万贵妃由此气焰万丈,成为皇宫中最有权势的人物。可惜她本身因年龄关系,在三十六岁那年生了一个孩子,没有满月就死了。自此未曾再有妊娠。所以特别妒嫉与宪宗皇帝有过关系的任何女人,略有怀孕观象就逼使坠胎,不然就用药物活活毒死,连柏贤妃所生已经立为悼恭太子,也为所害,其它可想而知。
  不料宪宗一日在后宫的冷僻角落遇到了一个蛮土宫女,是广西桂林一带瑶、壮族的女子。给宪宗宠幸了一次。皇帝本人是根本忘记了有这么“一次”与这么一个女子。因为那个蛮女太不足道,并未多加注意。但是怀孕之后,也使万贵妃风闻,就叫人把她所怀胎儿活活地钩出来。也是姻缘巧合,谪后在西边冷宫安乐堂中的女子居然育下顶发缺了一块的婴儿来,就是孝宗。这样预发缺一块,也就是万贵妃遣人用药物的后果。这个初生的婴儿当时就被万贵妃的人下令门监张敏拿去活活淹死,也是张敏一念之仁,将他偷偷地收了起来,并且淹一狸猫作为替代,也就是戏文中《狸猫换太子》故事的蓝本。
  太子被秘密藏起来,又得力于废后吴氏,她的冷宫正在就近,为报万贵妃专横之仇,将狸猫换来的太子偷偷地抚养了五、六年。一直未为外人知晓。
  当万贵妃在朝中最炙手可热时,一般佞臣、宦官常来巴结奉承,象成化间最著名的太监汪直、梁芳、韦兴、钱能、韦眷、王敏等。明史中有记“日进美珠珍宝悦妮意”、 “争假采办名,出监大镇”、 “苛敛民财,倾竭府库以结贵妃欢。奇技淫巧,祷柯宫观,靡费无算”。成化年间的瓷器制作,烧窑工匠在鞭策逼迫之下,工艺猛晋。虽然不过是短短二十年间,制作的釉里红远胜往昔,成化斗彩,即是釉下彩,釉上彩,两次分烧、或多次分烧,相叠斗形产生前所未有效果,尤其是葡萄紫色,可以与实物色素不分轩轾。这倒与万贵妃的要求越来越富有相连的关系。所以到成化之后的一百年,万历期间,神宗皇帝也爱好瓷器,那时的价值已经是一盘一杯需价十万缗。
  万贵妃的好日子,与她的宫廷斗争,最后因孝宗皇帝的出现而告结束,这悲剧连死好几个有关者。

  明史中有记:帝自悼恭太子死后,久无嗣,中外皆以为忧。成化十一年帝召张敏栉发,照镜叹曰:“老将至而无子。”敏伏地日:“死罪,万岁已有子也。”帝愕然,问安在?对曰:“奴言即死,万岁当为皇子主。”太监怀恩顿首曰:“敏言是。皇子潜养西内,今已六岁矣,匿不敢闻。”帝大喜,即日幸西内,遣使往迎皇子。妃(蛮女,纪淑妃,后为其子追封为纪太后)抱皇子哭泣曰:“儿去,吾不得生。儿见黄袍有须者,即儿父也。”衣以小绯袍,乘小舆,拥至阶下,发披地,走投帝怀。帝置之膝,抚视久之,悲喜泣下曰:“我子也,类我。”使怀恩赴内阁具道其故,群臣皆大喜。明日,入贺,颁诏天下。移妃居永寿宫,数召见。万贵妃日夜怨泣曰:“群小给我。”其年六月,妃暴毙,或曰贵妃至之死,或曰自缢也。但是,孝宗主母纪淑妃之死,实妃(万贵妃)为之。连匿藏皇子的门监张敏也在举发这案件后吞金自杀。(transfer
↑回到頂端↑
#372621 - 2004-07-05 03:44:53 Re: 大龍局之"萬山朝王"
何宗陽 離線
四季平安
註冊: 2004-11-09
文章數: 4020
民選之元首,看垣外九星足矣!
↑回到頂端↑



Google 搜尋
七嘴八舌
Facebook 塗鴉牆
最多貼文者 (30 天內)
愛因斯坦 56
rblin 42
Quantacy 41
jcj 34
元利 32
CHC 29
jwjwo 27
yungshow 23
juya 20
魯夫 20
女真975 20
紅兒 20
Dopey 19
ameliel 18
貓迷毛帽球 18
最新議題
人際關系會不會好轉
by warm
14:48
除妄求真
by rblin
03:03
合化問題
by Hs Ynnek Gnow
00:55
請問對方未來會回心轉意,回來我身邊嗎?
by 紅先生
14:41
核武器出現在台灣海峽的特殊意義
by kurich
14:29
猜猜我家什麼帳單最貴?
by 彩虹茉莉
09:58
是否合適的婚姻對象,以及結婚年
by qo4qo4xi3
05:56
家門興旺不衰
by rblin
03:00
公司裁員失業數仍未找到新工作。何時能找到
合適工作?煩請各位大大幫忙

by 圖圖
01:49
請問2024年秋冬找工作的運勢?
by Josh Wang
2024-06-20 18:05:29
誰在線上
3 線上使用者 (lotus, jackso, 1 隱形), 344 Guests and 870 Spiders online.
Key: Admin, Global Mod, Mod
最新使用者
我的快樂時代, hihi0933729, derick, WolfTsai197802XXXX, a8565
81756 註冊使用者
討論區統計
81756 使用者
54 討論區
221047 議題
2143144 文章

最高線上使用者: 1308 @ 2024-06-08 01:42:18

本站是個命理討論的園地,如果您要問命,請務必詳閱各板板規,遵守發問規則,不要只留個生日或是命盤, 其他什麼都沒提。貼命盤的方法請特別注意算完命盤後的文字說明,不要貼個沒人看懂歪七扭八的命盤, 貼錯命盤及未遵守板規者,文章很有可能被不預警刪除 另外,如果您提了問題,而有人回覆的話,不論對與錯,請務必多上來回應論命者, 我們不歡迎那種提了問題就等人回答,也不回應的人。我們需要的是,「良好的互動」及「長期的追蹤」。
本站大多數的討論區都得要註冊才能發言,您若是要張貼討論,請務必註冊為使用者, 如果您忘了您的密碼,請在登入」的畫面, 輸入您的帳號,再按一下我忘記我的密碼了」, 此時系統會寄一封信到您當時註冊的 Email 信箱裡面, 裡面則附有一個臨時密碼,請您拿到密碼後用此臨時密碼登入。登入之後可以在 編輯個人檔案」裡面修改成您習慣的密碼。
本站推薦瀏覽器: Firefox Chrome Safari
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