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stinyNet 命理網



專業諮詢首選:命理網論命平台



議題選項
議題評分
#2233147 - 2024-03-21 00:09:20 善思童子經
hui 離線
一元復始
註冊: 2000-12-30
文章數: 1378
來自: 台灣台北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轉動好念 轉動世界

↑回到頂端↑
廣告
#2233148 - 2024-03-21 00:09:42 善思童子經上 [Re: hui]
hui 離線
一元復始
註冊: 2000-12-30
文章數: 1378
來自: 台灣台北
善思童子經卷上

隋天竺三藏闍那崛多譯

如是我聞:

一時婆伽婆住毘耶離城,在菴婆羅波梨園內,與諸聲聞、八千比丘、一萬菩薩,如是大眾一切悉皆變化形服作諸天身。爾時,世尊於晨朝時著衣持鉢,將此化眾前後圍遶,入毘耶離大城之中次第乞食,漸漸行至毘摩羅詰離車之家。當於是時,毘摩羅詰離車家內,有一童子名曰善思。是時善思在於自家重閣之上嬭母抱持,時彼童子手中秉執一莖蓮華翫弄嬉戲,而彼童子以其宿植眾善所熏,又佛世尊神通力故,令此童子忽然以偈白其嬭母,作如是言:

「今有響微妙, 翳諸音樂聲;
願嬭放我身, 捨置於樓上。
而此光明照, 決是大丈夫;
右足跨於閫, 欲入此城門。
微妙令意喜, 諸鳥鳴喚聲;
我耳未曾聞, 諸鳥如是唱。
決定是調御, 為利益世間;
右足跨於閫, 欲入此城門。
如服諸瓔珞, 遍體[4]震鳴聲;
其響妙鏗鏘, 聞者皆歡喜。
決定千輪足, 威[5]神莊嚴身;
右足跨於閫, 欲入此城門。
猶彼大地震, 亦如打銅[6]鍾;
諸如是等聲, 無有不聞者。
決定彼人日, 大聖之身光;
欲入此大城, 令眾生無畏。
如諸林樹木, 種種華莊嚴;
各聞微妙[7]音, 眾生隨所樂。
決定善安住, 與願大龍王;
右足跨於閫, 欲入此城門。
如虛空光照, 大地普皆明;
日彩曀不彰, 此世尊金色。
決定喜觀察, 大威放焰光;
右足跨於閫, 欲入此城門。
阿嬭今觀此, 天眾在虛空;
歡喜歌嘯聲, 弄諸衣服等。
決定利益世, 最勝諸眾生;
右足跨於閫, 欲入此城門。
今此大城內, 相向起慈心;
各各共[1]喜歡, 如父母愛子。
決定大福聚, 眾德莊嚴身;
右足跨於閫, 欲入此城門。
又男夫婦女, 將種種香花;
滿掬四面飄, 心生大歡喜。
決定大自在, 福德華莊嚴;
右足跨於閫, 欲入此城門。
天人華所散, 悉遍滿虛空;
處處雨眾香, 微妙甚可憙。
決定世善逝, 大[2]福慧入城;
為利益眾生, 所以今來到。」
爾時,善思懷抱嬭母,聞其童子自口所說如此偈已,心生恐怖身毛悉竪,支節[3]戰掉不能自持。安彼童子於樓閣上,置已即作如是思惟:「此子何也?為天、為龍、為是夜叉、為是羅剎、為鳩槃茶、為毘舍遮、為緊[4]陀羅、或復為是摩睺羅伽?如此之言非是世間嬰孩所說。」時彼嬭母即一定住不敢動移,亦不起行不敢大語,細喘低頭默然察聽。

爾時,世尊漸漸行近善思離車童子之家,入彼街巷至於其家門前止住。而是善思離車童子,遙見世尊在於閣下,見已即便從高樓上投身向佛。是時善思離車童子,以佛神力在於空中嶷然而住,即以偈頌而白佛言:

「世尊住智中, 最勝者住此;
利諸眾生故, 願受我蓮花。」
爾時,世尊即還以偈報於善思離車童子,作如是言:

「我所住實際, 非眾生境界;
彼際無所有, 是際如實相。」
[5]爾時,世尊說是語已,離車童子復更以偈而白佛言:

「世尊云何住, 於此真實際?
此際既無有, 無有何所住?」
爾時,善思離車童子說是語已,佛復以偈而更報言:

「如際實際者, 彼際是如來;
如彼實際住, 我住彼亦然。
如實際諸佛, 其體一無殊;
如彼真實際, 我作如是住。」
爾時,世尊說是語已,善思童子復更以偈重白佛言:

「非際[6]際非際, 此際有何相?
作何等方便, 得名為實相?」
爾時,善思離車童子說是語已,佛復以偈而更報言:

「不可執際際, 故言為實際;
彼際如虛空, 虛空亦無相。」
爾時,世尊說是語已,善思童子還更以偈白於佛言:

「希有真實處, 住處最上住;
願眾生住此, 如諸佛所住。」
爾時,善思離車童子說此偈已,一心合掌而白佛言:「惟願世尊,慈愍我故受此蓮華。」

爾時世尊為欲憐愍善思離車孩童子故受彼蓮華。佛受華已,是時善思離車童子,歡喜踊躍發是願言:「[A1]藉此善根,我於來世,若當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已,如今世尊,為於一切眾生說法。然其法中,諸凡夫法及阿羅漢,一切聖法皆不可得。」

爾時,長老舍利弗同在集會聞是語已,於大眾中即問善思離車童子作如是言:「離車童子!汝向所言,我當證彼如是法已,為諸眾生說於彼法。云何說法?彼法云何?」

爾時善思離車童子,即以偈答舍利弗言:

「彼法無有佛, 及諸聲聞[7]得;
我當證是法, 為諸眾生說。
彼法無處所, 亦復無去來;
智者如是知, 法之本體性。
過去一切佛, 現在無上尊,
無不如是知, 入無餘寂滅。
彼中無法界, 眾生界亦無;
如是之邊際, 世間無入者。
法界[8]惟名字, 字從分別生;
分別無分別, 究竟不可得。」
爾時,長老[9]富婁那彌多羅尼子,即於眾中還以偈問善思童子,作如是言:

「童子汝云何, 能學解此法?
甚深無譬喻, 諸智者所迷。
汝今身未行, 已作如是辯,
能對最第一, 智慧大聲聞。
汝體如真金, 遍皆巧知解;
顯赫此城巷, 如月處虛空。」
爾時,善思離車童子即還以偈,答於長老富婁那彌多羅尼子,作如是言:

「尊者今言生, 此生無有處;
諸法無生故, 當生此是何?
諸法既無生, 何者名真體?
此我說本性, 一切諸法無。
法及法本性, 二俱不可得;
二既不可得, 此法諸佛說。
是名最上輪, 鹿苑中前轉;
虛空搦拳已, 令覺多聲聞。
[1]唯鳴於法聲, 眾生多誑惑;
乘方便及[A2]智, 當說如真實。
言生及死者, 是名凡夫境;
此之顛倒見, 富婁那未盡。
生死及彼此, 世間人言語;
無言語法中, 假以語言說。」
爾時,長老富婁那彌多羅尼子,聞此偈已歡喜稱讚,即便白佛作如是言:「希有,婆伽婆!希有,修伽陀!此之善思離車童子,乃有如是甚深智慧難可度量。」

是時佛告富婁那言:「如是,如是!汝富婁那如汝所說。」

爾時,世尊問於善思離車童子作如是言:「善思童子!汝今欲為[2]何誰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是時善思離車童子,即以偈頌而答佛言:

「佛最勝世尊, 知而故問我;
欲為誰著鎧? 今當真實宣。
我無所為人, 亦無著鎧者;
甚深上法[3]中, 無受化眾生。
眾生非眾生, 一切皆無有;
此處不迷惑, 彼名為世尊。
如是生解[4]法, 如實際常處;
非一非無異, 此甚深最上。
我當令覺眾, 彼眾生亦無;
眾生體既無, 彼中何有智?
智慧及眾生, 性畢竟非有;
若能如是解, 彼名世智人。」
爾時,善思離車童子說是偈已而白佛言:「大聖世尊!我若當來自覺了知如是法已,為諸眾生作如是說。」

是時長老阿難比丘,於大眾中即從座起而白佛言:「世尊!希有,婆伽婆!希有,修伽陀!此之善思離車童子乃能如是宣說甚深微妙法句、不染著句、無倚著句。此深法中,天、人、世間恐[5]怖迷沒。世尊!如是實性甚深法中誰不欲行?惟有昔於甚深法中有因緣者乃能生信。」爾時阿難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猶如聚真金, 遙觀妙顯赫;
此善思童子, 處在大眾中。
譬如須彌山, 安住於海內;
如是善說法, 彌覆此世間。
無有及非無, 善思童子說;
如是彼實際, 實際亦空無。
汝今說此時, 不曾生恐[*]怖;
善思汝如是, 我云何得知?」
爾時,善思離車童子聞是語已,即還以偈報阿難言:

「我已誓捨身, 著此無為鎧;
無望故求道, 多聞如是知。
為五欲所迷, 墮於可畏獄;
今見無上尊, 我云何不喜?
世尊大慈愍, 化度諸眾生;
我身不墜傷, 今在佛前住。
虛空及我體, 此二悉是無;
身及空既無, 云何當畏壞?
佛身及空體, 真實不可分;
能有此忍心, 彼中無怖畏。
虛空及大地, 真如中悉無;
我今真實知, 是故無恐怖。
虛空遍大地, 畢[A3]竟不可得;
無真無生故, 真實無驚畏。
虛空無有高, 下處亦無有;
如是法知者, 彼無[6]虛可驚。」
爾時,善思離車童子說是偈已,佛即問言:「善思童子!汝不畏耶?」

是時善思即答佛言:「善哉世尊!我實無畏。」

佛復更問善思童子:「汝不恐耶?」

善思答言:「善哉,世尊!我實無恐。」

佛復問言:「善思童子!汝不怖耶?」

善思答言:「善哉,世尊!我實不怖。」

爾時,世尊讚善思言:「善哉,善哉!善思離車!真實善哉![7]汝今乃能如是不畏、不恐、不怖。」佛因此事,即為善思而說偈言:

「有有故怖生, 彼有不可得;
能定此忍者, [A4]彼即近菩提。
取相言眾生, 而眾生無有;
能如是了達, 彼即住真乘。
菩提無得人, [1]不得得不得;
離此得不得, 恐怖心則無。
若能如是知, 有無皆不住;
善思汝當識, 此路趣菩提。」
爾時,世尊說此偈已,復告善思作如是言:「善思童子!是故菩薩摩訶薩等,若欲速疾安樂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當應須念常相、樂相、我相、淨相,及眾生相,壽命、養育、福伽羅相,此相即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真正直路。善思童子!我於往昔發心行於菩薩行時,常念此路,以是義故,我乘此路得至菩提;然其此路無有一法而可得者,此即是我無上菩提。」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我雖說常相, 其常非是有;
既知無有常, 即無有諍競。
有著樂相者, 樂亦無真實;
此是顛倒見, 分別福伽羅。
若知諸法真, 各各無集處;
彼等不作相, 命及福伽羅。
路非是菩提, 非路亦復爾;
我說此本性, 諸法無處所。
本性及眾物, 智者不分別;
善思汝當知! 此路向菩提。
若著如是路, 彼佛非行道;
若著有相者, 彼不知諸法,
亦不能乘乘, 諸佛所憐愍,
無有人能行, 此寂甚深處。
一切處無物, 彼物不可[2]物;
既無有物故, 彼樂無處生。
諸樂及諸苦, 此路如虛空;
能得如是覺, 彼心得解脫。
我雖說我相, 此法亦無有;
既無有我所, 亦復無有智。
既無有智知, 此即智境界;
壽命分別有, 其相畢竟空。
無有言知者, 小智即迷惑;
我相及壽命, 本性非是有。
本性及諸物, 此愚癡境界;
彼等不能近, 不思議佛乘。
不聞深經典, 復不讀誦持;
此經典不說, 無有諸法相。
我不得諸法, 說處亦復無;
我昔坐道場, 無一智可證。
此智我如是, 菩提不可得;
菩提及道場, 此二無證者。
凡夫輩分別, 諸佛說諸法;
此是假名字, 諸佛甚深處。
甚深及諸佛, 此是魔境界;
不聞此經典, 佛世尊所說。
彼等不知味, 諸法利益處;
菩薩行苦行, 其行無知故。
言佛及菩提, 此二不可見;
如是思惟已, 妄言諸佛說。
稱有諸境界, 倚之而生著;
既有染著處, 彼等不見我。
若有諸眾生, 成就甚深智;
彼等大唱說, 諸佛不思議。
是故汝善思! 欲知甚深法,
精勤當用心, 即知法真實。
彼法實無礙, 故名為甚深;
如是說之時, 名為不可得。
眾生顛倒見, 此非彼境界;
非以禪定求, 可知真實義。
三昧非三昧, 空中不可得;
此非智境界, 無智亦復然。
雖令覺彼際, 亦非智境界;
此法從緣有, 甚深即能入。
若有樂寂靜, 則無有彼此;
若心能信樂, 正說此經處。
彼非一佛邊, 昔種諸善根;
於多諸佛所, 乃能受持此。」
爾時,世尊說此偈已,復告善思離車童子作如是言:「善思童子!以是義故,諸大菩薩摩訶薩等,一切應當著如是鎧。於世間中所有恐怖驚畏之處,應於彼中不生驚、畏、恐、怖之意。發於此心如是著鎧。」

是時善思即白佛言:「大聖世尊!我信如是,而世間中所不信處。」

爾時,世尊復告善思童子:「有諸菩薩摩訶薩等行於甚深,有如是相、有如是瑞、有如是形。彼等一切諸善丈夫,觀於世間無有諸法可優劣者。既見一切諸法平等無有優劣,如是知已而心不畏、不怖、不驚。

「斷一切諸法,如是知已而不驚;不斷一切諸法,如是知已而不怖。

「有一切諸法,如是知已而不驚;無一切諸法,如是知已而不畏。

「聚一切諸法,如是知已而不驚;散一切諸法,如是知已而不畏。

「和合一切諸法,如是知已而不驚;不和合一切諸法,如是知已而不畏。

「嫌一切諸法,如是知已而不驚;不嫌一切諸法,如是知已而不畏。

「思念一切諸法,如是知已而不驚;不思念一切諸法,如是知已而不畏。

「造作一切諸法,如是知已而不驚;不造作一切諸法,如是知已而不畏。

「境界一切諸法,如是知已而不驚;非境界一切諸法,如是知已而不畏。

「歡喜一切諸法,如是知已而不驚;非歡喜一切諸法,如是知已而不畏。

「世諦一切諸法,如是知已而不驚;非世諦一切諸法,如是知已而不畏。

「寂靜一切諸法,如是知已而不驚;非寂靜一切諸法,如是知已而不畏。

「解一切諸法,如是知已而不驚;不解一切諸法,如是知已而不畏。

「持戒一切諸法,如是知已而不驚;破戒一切諸法,如是知已而不畏。

「明一切諸法,如是知已而不驚;無明一切諸法,如是知已而不畏。

「有名一切諸法,如是知已而不驚;無名一切諸法,如是知已而不畏。

「一切法出,如是知已而不驚;一切法不出,如是知已而不畏。

「一切法怖,如是知已而不驚;一切法不怖,如是知已而不畏。

「一切法生,如是知已而不驚;一切法不生,如是知已而不畏。

「一切法死,如是知已而不驚;一切法不死,如是知已而不畏。

「一切法菩提,如是知已而不驚;一切法非菩提,如是知已而不畏。

「一切法涅槃,如是知已而不驚;一切法非涅槃,如是知已而不畏。能作如是說法之時,是名菩薩不畏、不驚、不恐、不怖。」

爾時,世尊說是語已,欲為善思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一切法無有, 真如不迷惑;
諸法無有故, 彼相即寂滅。
諸法無優劣, 此彼悉皆無;
一切法無故, 真實亦復無。
諸法有優劣, 此彼亦各無;
諸法既悉空, 則無有諍競。
一切法既無, 本性何有[1]性?
其性無有故, 云何有壞滅?
諸法有斷耶? 智者無此念;
但假有斷名, 求斷處不得。
欲斷一切法, 微細求覓無;
毫末及眾多, 諸法皆無有。
諸法無有者, 此亦是言說;
彼中如是無, 但有中示現。
一切法無形, 但有相中現;
有有及無有, 一切皆假名。
一切法有合, 示現不合者;
真如無合故, 畢竟無有物。
諸法無和合, 無作無滅者;
如是亦不得, 諸法各各無。
諸法不可得, 彼等前際無;
本際既無故, 故名為實際。
一切法歡喜, 歡喜不可得;
既無有諸法, 彼亦不可說。
諸法無歡喜, 彼等二皆無;
真如中無物, 此是甚深相。
一切法無嫌, 真如中無我;
真如無有故, 彼無有嫌處。
涅槃無讚歎, 彼法不可得;
諸法無有故, 故名為涅槃。
諸法無[2]明者, 真如中示現;
此是假名說, 是故名為思。
諸法無思者, 此法無定處;
是故無眾生, 此是諸法體。
一切法如幻, 彼幻不可得;
諸法不得故, 說有為諸行。
諸法既無為, 此彼真如體;
無有諸法處, 故言無有邊。
雖言有境界, 境界實無有;
而凡夫所說, 故名為境界。
諸境界虛妄, 故說無境界;
說無有境界, 是境界真相。
言一切法體, 彼等無有數;
彼等既無有, 寂定汝等知。
無得言有得, 示現有得處;
得無得之處, 示現故有得。
彼處無持戒, 及破戒亦無;
無行及無戒, 如是諸法相。
一切法悉無, 故名為無明;
無有諸法故, 汝當知是明。
諸法名字者, 彼名實無有;
既無有法名, 當知是涅槃。
說有受名者, 以受故[1]示現;
是處無有受, 故言受示現。
無有為有相, 示現名為有;
諸法中離有, 故言常無有。
如見幻[2]華已, 愚癡言有相;
有有無有知, 是處智無惑。
法生處不知, 此二不可得;
愚癡人故言, 說此為生處。
諸法若有生, 應說當有死;
生處及死處, 此二不可得。
一切法皆空, 諸法不可得;
善思汝當知, 我說如是法。
菩提不可作, 是處作者無;
若當得菩提, 應即見三界。
若分別菩提, 彼不行菩提;
行行及菩提, 彼等無分別。
一切有真實, 真實無有處;
真實無得故, 此是涅槃相。
畢竟無出者, 彼無處可得;
無有諸物故, 不[3]滅復不滅。
若能知此義, 諸法無真實;
彼等無可生, 即不相諍競。
說此甚深法, 若無恐怖時;
汝應知彼人, 真實是菩薩。」
爾時,世尊說此語已,善思童子復更以偈重白佛言:

「世尊利益我, 出現於世間;
說此法相時, 我無有疑惑。
今者具足滿, 佛出不思議;
我諸見網[4]薄, 今得脫魔網。
我已斷生死, 已住道場內;
如來說相時, 斷除我疑結。
為我說得處, 摧滅諸見等;
無畏益世間, 善去我心垢。」
善思童子經卷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轉動好念 轉動世界

↑回到頂端↑
#2233149 - 2024-03-21 00:11:55 善思童子經下 [Re: hui]
hui 離線
一元復始
註冊: 2000-12-30
文章數: 1378
來自: 台灣台北
善思童子經卷下

隋[5]天竺三藏闍那崛多譯

爾時,世尊復告善思離車童子作如是言:「善思童子!此菩薩行無虛妄行。善思童子!此菩薩行是哀愍行。善思童子!此菩薩行是無患行,能斷一切諸過患故、慈憐一切諸眾生故。善思童子!此菩薩行甚深微妙無有相行。善思童子!此菩薩行真實能離一切欲[6]相。善思童子!此無欲行,無愛憎故。善思童子!此菩薩行一切眾生平等心行,其心畢竟無所得故。善思童子!此菩薩行大慈悲行,於一切法無有得故。善思童子!此菩薩行大布施行,無有施故。善思童子!此菩薩行不虛誑行,不受一切後身報故。善思童子!此菩薩行無惱忍行,現無諍故。善思童子!此菩薩行發誓願行,捨懶惰故。善思童子!此菩薩行是三昧行,以寂靜故。善思童子!此菩薩行是智慧行,於一切法無有得故。善思童子!此菩薩行是無畏行,心無恐故。善思童子!此菩薩行是無礙行,成就如來諸智力故。善思童子!此菩薩行是增益行,入智慧門無有著故。善思童子!此菩薩行觀十方行,無染著故。」

爾時,世尊欲為善思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無疑惑行者, 為諸菩薩說;
疑惑及諸行, 此二不可得。
為諸菩薩說, 有行無行處;
若知此行處, 彼等無諍競。
攝受一切法, 為諸菩薩說;
無所有得處, 此行最為上。
我行此行處, 彼則顛倒行;
既住顛倒行, 彼無有畏處。
此雖名諍行, 彼諍不可得;
若能如是知, 彼行最上乘。
此乘無有驚, 佛乘最為上;
驚及無驚怖, 一切法假名。
雖說諸行處, 一切不可得;
一切既不得, 彼行最為上。
此行甚深行, 愍於一切法;
愍及甚深行, 皆從分別生。
甚深及諸行, 是處二俱無;
若知此際者, 彼於法無沒。
諸法無可染, 非法亦復然;
此諸法本性, 當說無染處。
無牢及無固, 此但是有現;
無有名字處, 此句最為上。
我雖說有愛, 彼處無恐怖;
以無有物故, 彼處不生競。
此諸眾生行, 此處無有真;
若有知此者, 彼為善說行。
此處無眾生, 故我說眾生;
眾生法一等, 此路最為上。
心及有眾生, 畢竟不可得;
此名為最慈, 我前說大慈。
世間大施主, 亦名大眾生;
常樂行布施, 故名大施主。
法尚不可得, 況復當有邊;
大智菩薩輩, 故名為施主。
佛既不可得, 法亦不思議;
此戒不缺犯, 諸法無倚處。
彼等不思議, 佛戒不思議;
不分別戒行, 為諸菩薩說。
忍向眾生輩, 眾生畢竟無;
此是最勝忍, 我法行中說。
心不可得故, 諍競無處生;
此是最上忍, 諸法不可得。
菩薩無懈怠, 不被他毀辱;
此名最精進, 名為不捨取。
身心善質直, 能辦於此行;
是名最精進, 為諸菩薩說。
菩薩能懶惰, 不發諸行等;
能不捨不取, 彼住最精進。
心界不可得, 若外若在內;
故名[1]寂定心, 其心無有處。
攀緣及心行, 真如中無有;
不思彼三昧, 示現如是定。
我說此三昧, 自在修伽陀;
能行此行者, 我說彼得定。
不以智能知, 有諸真如法;
真如及智慧, 此二邊無有。
此法不可得, 此是識境界;
法不以識知, 真體此處寂。
能知如是者, 彼等名真念;
菩薩真如行, 世所不能行。
彼勝一切眾, 為眾生說法;
彼無眾生相, 況復有徒眾。
眾生如幻化, 幻化亦無有;
如是能說者, 彼無有恐怖。
若我若他身, 此二俱無有;
能有此智者, 彼無有驚[2]懼。
諸內及與外, 有相畢竟無;
心無怯弱處, 即勝一切世。
諸法無有[3]礙, 猶如虛空行;
既如虛空行, 法真如亦然。
[4]若能知此智, 菩薩無所畏;
巧解一切法, 彼知眾生行。
既知無眾生, 一切法亦然;
界智巧解知, 彼界不可得。
若入是法門, 此路最為勝;
有能從此道, 即知眾生行。
境界及眾生, 此二無有物;
欲識諸法門, 須知此勝智。
若內若有外, 智慧無集處;
無礙諸法中, 故名為實際。
諸法不思議, 故名為佛法。
彼無所有處, 其處亦復無;
若能如是行, 世間無障礙。
智既無有礙, 故名為佛智。
諸法不思議, 彼輩無真正;
諸法既無體, 是覺諸佛法。
佛及諸佛法, 此二俱無有;
菩提無有故, 是名為佛道。
乘此大乘者, 到法安樂處;
此世最為勝, 人世不可得。
凡世間所有, 一切處眾生;
[A1]彼菩薩為勝, 行此勝智者。
能求此諸法, 佛法不思議;
能得此諸法, 彼即近菩提。
菩提及諸法, 此二畢竟無;
能作如是行, 即近諸佛法。
能行此行者, 不染諸世間;
既無有染心, 彼去菩提近。」
爾時,世尊說此偈已,復更重告善思離車童子[5]作是言:「復次,善思!我今宣說,若有菩薩摩訶薩等善著鎧者,能於如是[A2]甚深經典能善說者,最妙微密善說之時,聞已其人能不驚怖、不悔、不沒,如是菩薩摩訶薩等即得住於菩提道場;即得入於諸佛境界;即證無礙;即住無為解脫法門。又能巧住無得之行,即能觀察一切十方;即能證得大慈大悲;即得諸佛十八不共法;即得無上最大灌頂。說此甚深微妙法時,能有信行、能有思惟如是法者,諸佛已觀彼等菩薩,一切諸佛已護持彼。若菩薩能信此行者,或有不信於此行者,亦為一切諸佛所知。若有能入此法門者,諸佛已知。若能信行此法門者,我當為於彼等作師,彼等則為隨我出家。」

爾時,世尊欲為善思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彼等證道場, 道場者即空;
若不取菩提, 彼等即住智。
諸法無有礙, 畢竟不可得;
法既不可得, 解脫亦復然。
諸佛智行者, 一切諸法處,
及於諸法行, 世尊如是說。
有礙無礙處, 愚癡作是心;
佛及大菩薩, 不如是分別。
雖觀世間法, 世間畢竟空;
智能觀世間, 彼智亦無有。
眾生及諸佛, 一種無分別;
既無分別處, 彼慈最為勝。
法界廣大性, 眾生界亦然;
大智諸菩薩, 不如是思惟。
雖復欲起慈, 彼慈實無體;
慈體及無性, 非眾生境界。
若五指量空, 先無今亦無;
諸世間亦然, 此慈最為勝。
諸法無上者, 名為諸佛法;
彼等無得處, 此即是真體。
世尊大慈悲, 無有形與色;
如是無色法, 是行名世間。
虛空無有邊, 境界不可執;
諸佛如是法, 智者行此順。
是即無上智, 而智不可得;
智既無得處, 彼處實無有。
此岸及彼岸, 若思惟若見;
彼等無此行, 甚深是名相。
若知此等法, 一切處平等;
於我法行中, 不假求知識。
若作取捨心, 分別二見處;
此事言有者, 彼非善知識。
有言此法成, 或言此法滅;
善思此比丘, 非是我弟子。
言證苦滅者, 畢竟不可得;
如是說法師, 彼非說我法。
諸法無起處, 何言諸法集?
無起處說滅, 彼等遠我法。
如是寂法中, 無有分別處;
諸法既無有, 滅處亦復無。
若有諍競心, 豈名說寂滅;
善思汝知此, 彼不名真實。
說道及與法, 此是示現有;
既示現有處, 彼假現有路。
我說諸菩薩, 未來世大智,
能作如是行, 彼依此境界。
能行此行者, 諸佛說甚深;
彼已供養我, 利益諸含識。
能持此經典, 諸大智菩薩,
彼於未來世, 住持諸法故。
我所說諸法, 常住無分別;
此即是菩提, 離此無別道。」
爾時,世尊說是法已,是時善思離車童子,於諸法中即便證得無生順忍。既得證彼無生忍已,遠離一切世間憂喜,得大歡樂;即更飛騰上虛空中,離地高於七多羅樹。

爾時,世尊當於彼時即便微笑。而諸世尊,有如是法微笑之時,從其面門出種種光,其光雜色,所謂青、黃、赤、白、紅、縹、綠、紺、[1]頗梨,彼之光明如是遍照無量無邊諸佛世界,乃至有頂大梵天宮;照已還迴至於佛所圍繞三匝,遶已從於佛頂而入。當入之時,此之大地具足六種十八相動,動、遍動、等遍動,踊、遍踊、等遍踊,沒、遍沒、等遍沒,震、遍震、等遍震,吼、遍吼、等遍吼,覺、遍覺、等遍覺。

爾時,上界虛空之中,天雨種種細栴檀末,沈水、末香及天華雨,天諸種種微妙音聲自然而作。此之三千大千世界清淨莊嚴,猶如北方欝單越國,莊嚴華麗一種無殊,此之三千大千世界亦爾無異。

爾時,長老阿難比丘從座而起,整理衣服,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向佛,而白佛言:「希有,世尊!未審如來有何因緣微笑放光?諸佛世尊非無因緣而放光明。」作是語已,即便以偈而白佛言:

「諸佛世間最勝尊, 微笑放光必有以;
利益之處願尊說, 有此瑞相何因緣?
虛空天雨華, 供養世尊故,
歡喜皆歌嘯, 稱讚說此經。
三千世界中, 種種莊嚴淨,
猶如欝單越, 光普照十方。
如昔諸世尊, 其中[1]授記者,
佛出光照訖, 迴入佛頂中。
世尊所放光, 其光種種色,
從佛面門出, 為我說此因。」
爾時,世尊即以偈告長老阿難,作如是言:

「此童子善思, 宿[2]植善根厚,
當於未來世, 成佛兩足尊。」
爾時,世尊說此偈已,告阿難言:「阿難!此之善思離車童子,從今已去供養恭敬億那由他阿僧祇劫諸佛如來,承奉不違彼諸佛教。又復供養彼[3]諸世尊,衣服、湯藥、房舍、臥具四事皆足,彼諸如來滅度之後供養舍利,以種種寶而用作塔,其一一塔各各皆高百千由旬,於彼一切諸寶塔中安置舍利,以諸名香供養彼塔。復將一切華鬘校飾,一切諸寶、一切諸幡,種種妙華及栴檀末、沈水末等,而以散上。復將最妙種種音聲以供養之。供養彼諸多[4]陀阿伽度、阿羅訶、三藐三佛陀[5]已,捨最後身而得作佛,名為淨月多[*]陀阿伽度、阿羅訶、三藐三佛陀,出現於世,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

爾時,世尊欲為阿難及諸大眾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若滿十方界, 諸寶妙珍奇,
布施佛世尊, 及諸菩薩眾。
得聞此法相, 如大聖所宣,
校量財施功, 此福多於彼。」
爾時,長老舍利弗聞佛世尊說此校量功德語已,即更以偈而白佛言:

「世尊說此經, 甚深最微妙,
而不說名字, 我等云何持?
此經典所明, 諸法皆平等,
無有得不得, 希有佛善說。
有漏及有為, 無漏、無為法;
此經不分別, 世尊善巧說。
世間、出世間, 世諦、第一義,
二界無有異, 此經如是說。
佛所說諸行, 方便為眾生;
真理皆悉無, 世尊金口說。
諸佛及諸法, 彼等一切無;
能所乘並空, 希有佛善說。
十方諸世尊, 所說諸法相;
彼等無真體, 此經如是行。
善哉大聖尊! 善哉最勝智!
此經名云何? 為我等解說。」
智慧此語已, 今日決諸疑;
八功德相圓, 音聲告於彼:
「欲知此經者, 名為『灌頂王』;
雖言灌頂王, 灌頂亦無有。
能持此經者, 諸佛說彼人,
於天人世間, 當為如寶塔。
我說是經處, 聽眾有八千,
多種諸善根, 發無上道意。
彼等於來世, 決作無上尊,
得聞此妙經, 難思議福德。
止住安隱處, 甚深善根中,
彼乃如是能, 受持此經典。
係念專讀誦, 此之《灌頂王》;
彼等人輩於, 諸法無疑惑。
此不說初忍, 第二忍亦無;
諸法相既空, 云何有說處?
若人受持此, 《灌頂王》經典;
彼作如是等, 諸法乘辯才。
若有智女人, 受持此經典;
速捨女雜穢, 罪業不淨身。
一智一切知, 一切智一知;
此是持諸法, 此經中具說。
此經所說法, 入處如虛空;
我說此入道, 作諸法光明。
即知種種[6]名, 處處有多種;
雖復說諸法, 彼法不可得。
所有無言體, 其相畢竟無;
知是諸法門, 是名受持法。
言無諸法者, 彼處有無無;
此是法體相, 名為陀羅尼。
若人欲無邊, 一切光明照;
當持此經典, 善說《灌頂王》。
欲求法界邊, 此中已說訖;
彼界不可得, 故名陀羅尼。
一切法甚深, 法者無得處;
既無法得處, 彼處無[7]常無。
若成就辯才, 智深遠無礙;
乃能知此義, 是經無所[8]著。
如阿耨達龍, 於空中降雨;
彼無有心想, 名不可思議。
若欲廣多宣, 種種辯才說;
依此經中學, 無倚一切法。
彼法無來處, 善說如此經;
諸法無有生, 如此經所說。
如日光明照, 彼光無處來;
此經如是明, 法光常充滿。
來世善男子, 欲無盡辯才;
當學《灌頂王》, 善說此法本。
速得無礙辯, 甚深不思議;
若學《灌頂王》, 世多作利益。
若不修此法, 無上《灌頂王》;
彼人不受持, 如是無譬喻。
彼等四部眾, 遠我法行中;
不解此義人, 無義可能義。
若有四部眾, 能行此行時;
無上諸法中, 即為世間眼。
如忉利宮殿, 顯現高巍巍;
此經典亦然, 世間最為[1]最。
如立須彌頂, 覩見世間人;
如是住此經, 觀見一切法。
如人暗夜中, 秉高大火炬;
彼人所行處, 終無諸黑闇。
此經光所照, 明見一切法;
能持此經者, 彼無諸闇黑。
譬如日光焰, 一切處悉明;
此經典亦然, 能出多種法。
又如虛空月, 放光明流轉;
如是此經典, 遍照十方界。
此印諸法印, 一切印中印;
故遣住此印, 為諸菩薩輩。
如欲印虛空, 本無亦不住;
虛空及與印, 此二是分別。
如是佛及法, 此經中所說;
諸佛不可說, 諸法亦復然。
如王捨命時, 慇懃善[2]囑授;
勅諸大臣等, 財付我諸子。
如是聖法[3]身, 我昔修習得;
阿難汝來世, 付囑諸菩薩。
我[4]以說此經, 為諸菩薩輩;
能持是經者, 此人福甚多。
能信受此經, 依《灌頂王》說;
彼人若致疑, 我當不作佛。
人欲自在辯, 於諸法無礙;
應當學此經, 我善說《灌頂》。
世間說諸法, 彼是菩提道;
知已莫[5]應怠, 此經當讀誦。
彼等正信人, 於世間無惑;
既讀誦此經, 復能為他說。
此是諸佛法, 為諸菩薩說;
得聞此經已, 甚深難思議。
當說此經時, 十方一切佛;
微笑放光明, 各言善說此。
竪立大勝幢, 法幢不思議;
此經四句偈, 為大眾演說。
巧行多方便, 不思議法中;
能持此經者, 兼復為他說。
彼人共佛語, 證法無上尊;
能持此經者, 不思議灌頂。」
爾時,世尊說此偈報舍利弗已,復更重告長老阿難作如是言:「阿難!若有比丘或比丘尼、諸優婆塞及優婆夷,於當來世有能信心聽此經典受持讀誦,彼人當得最大福德。其福德聚不可稱量無有邊際,譬如空界,無有人能量知邊際。如是,如是!長老阿難!此法本中有能受持一四句偈,或自讀誦或為他說,彼人所得功德善根,亦不可量亦不可說無有邊際。」

爾時,世尊欲為阿難及諸大眾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若能讀誦此, 無邊方便身;
利益多眾生, 灌頂王憐愍。
假使我今說, 虛空可度量;
欲比校斯經, 不可得窮盡。
十方一切佛, 世中無上尊;
若受持此經, 悉皆供養彼。
十方一切佛, 斷生死法王;
能持此經人, 名已供養彼。
十方諸世界, 除斷十惡根;
聞此經典人, 能供彼諸聖。
[6]我未來諸佛, 及過去如來,
現在十方中, 兩足尊無上,
能作師子吼, 彼悉供養之;
能受持此經, 諸佛所宣說。
持資財供養, 此非正智人;
若能持此經, 供養中為最。
一切十方界, 滿七寶行檀;
以供諸世尊, 劣持此經福。
若學此經典, 一如灌頂王;
此敬諸如來, 真實如中顯。
我所說諸法, 諸佛不可得;
彼聞不驚怖, 即是供世尊。
此供養甚深, 世間無解者;
不取及不捨, 此供養最勝。
諸佛及諸法, 一切不取捨;
此供養最勝, 諸佛世尊歎。
往昔[1]定光佛, 我供養此法;
此供最為勝, 為諸菩薩說。
於時彼佛邊, 我持此供養;
彼佛授我記, 汝當得作佛。
若當欲作佛, 復為眾生最;
應成就此路, 是名供養佛。
我如是供養, 今得成佛道,
洞達一切法, 堪受天人供。
所有諸佛法, 世間無上尊;
乘此最勝供, 諸供養中最。
證於佛境界, 智慧不思議;
能作師子吼, 如我今無畏。
作師子吼已, 得諸法自在;
解脫眾生輩, 入無漏涅槃。」
爾時,世尊說此經已,善思童子及毘耶離,一切大眾,天、龍、夜叉、乾闥婆、阿修羅、人、非人等,聞佛所說,皆悉信受,歡喜奉行。

善思童子經卷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轉動好念 轉動世界

↑回到頂端↑



板主:  showshowshow, 小水蛙 
Google 搜尋
七嘴八舌
Facebook 塗鴉牆
最多貼文者 (30 天內)
CHC 103
元利 79
愛因斯坦 79
kit13 75
bluenwater 71
Quantacy 60
rblin 53
jcj 51
yungshow 40
紅兒 39
小休 37
hui 32
圓仔寶寶 30
yichinyichin 27
九流術士 27
最新議題
生時麗似夏花,死時美如秋月
by rblin
03:04
5月2日 問姻緣 古本天后靈籤40簽
by 我只是路過
23:42
爛網站,不夠格的站長
by 愛因斯坦
23:06
尖叫孬塞福 屢次騷擾,已涉毀謗,你的地盤變成這樣嗎?
by 愛因斯坦
23:01
《玄空九運飛星圖要》本月出書
by 草山人
13:54
介聘是否會成功
by 花有重開日人可再少年
12:21
想問胃的不舒服是否會自癒
by CandyWu
08:18
學佛可別學成魔
by rblin
03:01
試占美國最近校園亂象。
by CHC
2024-05-02 15:23:53
問5/2生活狀態:暑月途中熱不勝
by 圓仔寶寶
2024-05-02 07:59:52
日籤:前生逋欠我深知
by 圓仔寶寶
2024-05-02 07:54:05
佛渡不了不知世間是苦的人
by rblin
2024-05-02 03:01:11
請教2024年事業、感情及家運如何?
by Serena
2024-05-02 01:31:21
是否還會繼續聯繫
by warm
2024-05-01 22:13:50
我應該怎樣計劃我的將來?
by h0116
2024-05-01 21:15:10
第一階段能通過進入複試,進而被錄取嗎?
by YTL123
2024-05-01 16:25:44
試占柯文哲的官煞運,以柯文哲為世。
by CHC
2024-05-01 16:02:48
有關基隆市長謝國樑罷免行動的一個測字外應
by 天醫
2024-05-01 10:32:08
問弟弟的運勢:靈雞漸漸見分明
by 圓仔寶寶
2024-05-01 06:02:55
浪得虛名
by rblin
2024-05-01 03:02:41
今天又面試了一工作, 這個能成嗎?
by 百忍成金
2024-04-30 22:10:16
想請教各路大神關於小弟的姻緣
by 維謄
2024-04-30 19:38:05
母親開刀是否平安順遂
by jutfq
2024-04-30 16:35:52
我應該怎樣計劃我的將來?
by h0116
2024-04-30 11:12:23
心量要夠大
by rblin
2024-04-30 03:01:21
誰在線上
6 線上使用者 (摩根貓, 君無邪, 4 隱形), 223 Guests and 53 Spiders online.
Key: Admin, Global Mod, Mod
最新使用者
CandyWu, jtchu16, 維謄, Wush77, 劉劉
81739 註冊使用者
討論區統計
81740 使用者
54 討論區
220803 議題
2141130 文章

最高線上使用者: 1162 @ 2018-05-29 02:51:45

本站是個命理討論的園地,如果您要問命,請務必詳閱各板板規,遵守發問規則,不要只留個生日或是命盤, 其他什麼都沒提。貼命盤的方法請特別注意算完命盤後的文字說明,不要貼個沒人看懂歪七扭八的命盤, 貼錯命盤及未遵守板規者,文章很有可能被不預警刪除 另外,如果您提了問題,而有人回覆的話,不論對與錯,請務必多上來回應論命者, 我們不歡迎那種提了問題就等人回答,也不回應的人。我們需要的是,「良好的互動」及「長期的追蹤」。
本站大多數的討論區都得要註冊才能發言,您若是要張貼討論,請務必註冊為使用者, 如果您忘了您的密碼,請在登入」的畫面, 輸入您的帳號,再按一下我忘記我的密碼了」, 此時系統會寄一封信到您當時註冊的 Email 信箱裡面, 裡面則附有一個臨時密碼,請您拿到密碼後用此臨時密碼登入。登入之後可以在 編輯個人檔案」裡面修改成您習慣的密碼。
本站推薦瀏覽器: Firefox Chrome Safari
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