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究竟的上師,是我們自己心的本性!
不僅僅是學者,或者是非佛教徒,我們佛教徒自身也有可能會走這樣的路,比如說我們作為一個出家人也好或者在家人也好,特別地用功,那用功用到哪個方面呢?
用到學習的方面,也就是我們講的「聞思修」三個當中的聞和思,就沒有去修;這樣的話,那我們最終自己也就有非常豐富的知識。
但就是對三寶沒有信心,沒有信心的意思,也並不是說完全不相信,也相信;說相不相信,會相信的。
但是就沒有太大的信心,就是除了相信這是真實的、這是存在的、這是事實以外,也沒有太多的信心。
還有一個就是對修行的這種意樂、興趣,也不是很大,就停留在這樣的一個階段,那這樣的話,我們對空性只能從理論上瞭解,要證悟就很難。
所以這個時候我們需要修上師瑜伽,在佛經裡面分很多的上師。最終我們自己心的本性、如來藏、佛性,禪宗講的本來面目,才是真正的上師。
我們平時講很多很多的上師,上師不一定是一個人或者是什麼。最究竟的或者是最終極的、勝義的上師,是我們自己心的本性,佛性就是上師。
—-慈誠羅珠堪布
rblin讀後感:
學佛目的在把人人本自俱有的佛性彰顯出來。
這個佛性蒙塵已久,我們幾乎忘了它的存在。
把塵埃掃乾淨,它就顯現出來了!
三皈依就是在皈依自性的「覺正淨」。
它就是我們的上師,不用懷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