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stinyNet 命理網



✨AI算命大師



議題選項
議題評分
#741938 - 2006-06-17 04:39:19 西夏皇陵
何宗陽 離線
四季平安
註冊: 2004-11-09
文章數: 4020
祖先为尊

解放以后,宁夏文物部门对西夏王陵曾作过比较详细的调查,并作了个别的试掘。据调查所知,在贺兰山麓的东南角上,有两个规模最大的陵墓,可能是西夏开国前尚未称帝以后又加封为帝的太祖李继迁、太宗李德明的嘉陵和裕陵。从陵区的整个布局来看,也是以这两个陵为首,其余诸陵则依它继续兴建。

坐北朝南

西夏王陵的建筑和其他帝王陵一样,分作地上陵园和地宫两部分。所有陵园的方向皆坐北朝南,每个陵都是一个单独的完整布局,形制大致相同,每陵占地约十万多平方米,四周有陵墙围绕,并分作内外两重。陵园的四角建有角楼,是为陵园范围的标志,与北京故宫紫禁城角楼的作用相似。整个陵园的布局自南往北依次排列为:阙门、碑亭、外城、内城、献殿和灵台。内城墙四面辟门,献殿和灵台之间有一鱼背形土梁,长约五十米,为墓道封土的痕迹。其北端即是灵台。

黄土地宫

1972--1975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博物馆发掘了一座王陵和三座陪葬墓,王陵的布局如同上段所述,在地宫前面有一个长49米的斜坡墓道,地宫为一前狭后宽的方形墓室,两侧各有耳室一个,深约25米。墓室均利用原黄土挖掘削平,并未用砖石砌筑,仅墓室前壁用土坯砌垒,表面刷以白灰,上绘武士像。墓门呈拱形,室内以方砖铺地。地面上有塔式灵台,从遗留的7级夯土塔身和瓦当、檐椽来看,似为一座平面八角的密檐式塔。外神墙与内城间距15米,用石块垒砌。陵园的最外一周现存夯土角台。这一王陵由于在几百年前即已被盗破坏,究属何帝之陵,尚待研究,但仍在残土中发现了一些重要文物,有金带饰、包金鞍边、鎏金甲片、鎏金银制装饰品、竹雕等等。三座陪葬墓的墓室,前面有阶梯式的斜坡墓道。墓室亦为方形土室,未用砖砌。墓中普遍发现了铜牛、石马等殉葬品。

随葬珍品

诸陵共出土石象7尊,屈膝跪坐,似背负重物,造型十分奇特。陪葬墓随各陵分属各区,虽遭破坏,仍有重要发现。如108号梁国正献王之墓出土的扎结丝线染色的藏花闪色锦,是中国建国后首次出土。101号墓出土的重188千克的婆金铜牛和重3554千克的石马,造型生动,是冶金雕铸精品。

与宋之异

西夏王陵的规制是在吸取宋代陵园规制基础上,体现了不同于宋陵的独特规格:将宋陵由门阙到南神门神道两侧的石像生安排到月城御道两旁,缩小了陵园的范围,显得比较紧凑;宋陵是单城呈正方形,而西夏陵是重城呈长方形;宋陵灵台就是墓室,而西夏陵的灵台位置在墓室前10余米;而且西夏陵园内均无袝葬的后陵,与其政治制度有关。 transfer
↑回到頂端↑
#741939 - 2006-06-18 03:59:33 Re: 西夏皇陵
何宗陽 離線
四季平安
註冊: 2004-11-09
文章數: 4020
西夏皇帝谱

景宗李元昊(1004-1048)
1038年称帝,在位11年

景宗李元昊,父李德明,西平王。李元昊袭位后,与1038年称帝,国号大夏,史称西夏。他接受宋的先进文化,由根据党项的民族特点确立了一套政治军事制度。李元昊与辽,宋之间进行了一些战争,取得胜利,形成宋,辽,夏鼎立局面。死于1048年,时年45岁。
毅宗(1047-1067)
1048年即位,在位20年
毅宗李谅祚,景宗长子。即位时才1岁,由其母掌握朝政。亲政后,实行改革,使西夏进一步汉化。于1067年病死,时年21岁。
惠宗(1060-1086)
1067年即位,在位20年
惠宗李秉常,毅宗长子,即位时8岁。死于1086年,时年26岁。
崇宗(1084-1139)
1086年即位,在位54年
崇宗李乾顺,惠宗长子,即位时3岁。亲政后,采取联辽抗宋的策略,辽被金灭后,又联金抗宋。死于1139年,时年56岁。
仁宗(1124-1193)
1139年即位,在位55年
仁宗李仁孝,崇宗长子。仁宗指定《新法》,确立封建土地所有制。确立科举制,封建制在西夏确立了。仁宗时是西夏的鼎盛时期。仁宗死于1193年,时年70岁。
桓宗(1177-1206)
1193年即位,在位13年
桓宗李纯佑,仁宗长子。以附金和宋为国策。1205年,铁木真开始进军西夏,1206年,桓宗暴卒,时年30岁。
襄宗(1169-1211)
1206年即位,在位6年
襄宗李安全,崇宗孙,仁宗侄,父李仁友。在位6年,被齐王李遵顼废,同年死,时年43岁。
神宗(1162-1226)
(1211-1223)年在位,在位13年
神宗李遵顼,齐王李彦宗子,博览群书,1203年西夏状元,后统领西夏军事,1211年,废襄宗自立。他是以状元当皇帝,在历史上是无前例的。后,与蒙古,宋战争屡败,1223年,神宗退位,死于1226年,时年65岁。
献宗(1181-1226)
1223年即位,在位4年
献宗李德旺,神宗次子。即位后,抗拒蒙古。1226年,成吉思汗攻西夏,西夏连失数城,献宗惊死,时年46岁。
夏末帝(生年不详-1227)
1226年即位,在位1年
夏末帝,献宗侄。即位后1年,西夏被蒙古所亡,献宗投降被杀。西夏亡。
↑回到頂端↑
#741940 - 2006-06-18 04:03:51 Re: 西夏皇陵
何宗陽 離線
四季平安
註冊: 2004-11-09
文章數: 4020
回應:

西夏皇帝谱

景宗李元昊(1004-1048)
1038年称帝,在位11年

景宗李元昊,父李德明,西平王。李元昊袭位后,与1038年称帝,国号大夏,史称西夏。他接受宋的先进文化,由根据党项的民族特点确立了一套政治军事制度。李元昊与辽,宋之间进行了一些战争,取得胜利,形成宋,辽,夏鼎立局面。死于1048年,时年45岁。
毅宗(1047-1067)
1048年即位,在位20年
毅宗李谅祚,景宗长子。即位时才1岁,由其母掌握朝政。亲政后,实行改革,使西夏进一步汉化。于1067年病死,时年21岁。
惠宗(1060-1086)
1067年即位,在位20年
惠宗李秉常,毅宗长子,即位时8岁。死于1086年,时年26岁。
崇宗(1084-1139)
1086年即位,在位54年
崇宗李乾顺,惠宗长子,即位时3岁。亲政后,采取联辽抗宋的策略,辽被金灭后,又联金抗宋。死于1139年,时年56岁。
仁宗(1124-1193)
1139年即位,在位55年
仁宗李仁孝,崇宗长子。仁宗指定《新法》,确立封建土地所有制。确立科举制,封建制在西夏确立了。仁宗时是西夏的鼎盛时期。仁宗死于1193年,时年70岁。
桓宗(1177-1206)
1193年即位,在位13年
桓宗李纯佑,仁宗长子。以附金和宋为国策。1205年,铁木真开始进军西夏,1206年,桓宗暴卒,时年30岁。
襄宗(1169-1211)
1206年即位,在位6年
襄宗李安全,崇宗孙,仁宗侄,父李仁友。在位6年,被齐王李遵顼废,同年死,时年43岁。
神宗(1162-1226)
(1211-1223)年在位,在位13年
神宗李遵顼,齐王李彦宗子,博览群书,1203年西夏状元,后统领西夏军事,1211年,废襄宗自立。他是以状元当皇帝,在历史上是无前例的。后,与蒙古,宋战争屡败,1223年,神宗退位,死于1226年,时年65岁。
献宗(1181-1226)
1223年即位,在位4年
献宗李德旺,神宗次子。即位后,抗拒蒙古。1226年,成吉思汗攻西夏,西夏连失数城,献宗惊死,时年46岁。
夏末帝(生年不详-1227)
1226年即位,在位1年
夏末帝,献宗侄。即位后1年,西夏被蒙古所亡,献宗投降被杀。西夏亡。


与古印加文化和玛雅文化的消失之迷一样,中国古代曾盛极一时的西夏文化在公元13世纪突然消失,给后人留下了数不清的难解之迷。西夏古国及其文明被披上了“神秘面纱”,西夏研究被叹为“绝学”。
二十一世纪最后一个秋天,在西夏故地宁夏回族自治区首府银川市郊,被誉为“东方金字塔”的西夏王陵,传出一个惊人的消息:西夏王陵考古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抢救保护性发掘获得重大发现,一尊人面鸟身、双臂残缺的精美石雕像--“迦陵频伽”,汉语译作“妙音鸟”首次出土。“只闻其名,未见其形”的中国考古界专家认为,“迦陵频伽”可与古埃及金字塔前神秘的狮身人面像和古希腊的残臂维纳斯媲美。
然而,这仅仅是西夏文明的“冰山一角”。从西夏王陵到西夏佛塔,从西夏文字到西夏印刷术……一个个千古之迷在西夏故地陆续被揭开,一部部专著相继问世。中国历史上曾经存在两个多世纪的神秘王朝--西夏,渐渐重现在世人面前。让我们追寻西夏的踪迹,去开掘一个个千古宝藏,寻觅遥远的西夏文明。

西夏,神秘王朝的传奇

大漠黄河,沧海桑田,时光倒流千年。
贺兰山下,黄河岸边,党项族在拓跋家族两代“西平王”的带领下由小到大,由弱变强,逐渐兴盛起来。公元881年拓跋思恭“虽未称国而王其土”建立夏州,到公元1038年,第三代西平王、党项首领李元昊终于在我国西北地区建立王朝,国号大夏,史称西夏。
西夏建都兴庆府,即今天的宁夏回族自治区首府银川市。至1227年西夏被成吉思汗率领的蒙古大军灭国屠城,以党项族为主体的西夏政权在这个世界上实际存在了347年,历时比同时期的宋、辽、金更为长久。疆域上西夏境土之大,“东尽黄河、西界玉门,南接萧关,北控大漠”,即拥有今宁夏全部,甘肃大部、陕西北部和青海、内蒙古部分地区。西夏王朝先后有10位帝王登基,在两个世纪的漫长岁月里,曾先后与北宋、辽鼎立,和南宋、金对峙。
李元昊,年轻的西夏开国皇帝,具有建国兴邦的雄才大略。他曾向其父亲陈述过不同凡响的政治见解,提出“英雄之生当王霸”。作为政治家和军事家,元昊执政后,伸张君权,参照中原王朝制度并结合本民族特点大建官署,逐渐完善了封建统冶机构,并下秃发令,以求在风俗上突出民族特点。他整顿军族,扩大版图,与北宋抗衡。
为巩固和发展新兴的王国,李元昊注重发展经济,他特别重视发展农业,不仅修整秦渠、汉延渠、唐徕渠等水利设施,而且还在已废弃的古渠上开凿新渠,后世称为“昊王渠”。这些水利设施对西夏的农业发展起了重要作用,有的渠道至今仍在利用。元昊与宋朝和好后,恢复了中断的宋、夏贸易,进一步加强与中原地区的经济交流。
虽然仅存在不到200年,但西夏人却创造了异常璀璨的文明。这种具有民族和地方特点的西夏文化,是党项族、汉族、藏族、回鹘族等多民族文化长期交融、彼此影响、相互吸收而形成的一种多来源、多层次的文化。
西夏建国前夕,李元昊便让大臣野利仁荣等创造了记录党项族语言的民族文字--蕃文,即后世所谓的“西夏文”。这种文字借鉴汉字的笔画和构成原理,又有自己的特点。西夏文的创制对西夏文化的兴盛、佛教的传播、文学的繁荣、印刷术的进步都有着直接的影响,可以说对整个西夏文化的进程有划时代的贡献。作为中国二十多种民族古文字之一,西夏文似乎成了西夏文化的代表,为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增添异彩。
注重弘扬党项族传统文化的西夏,同时兼收并蓄,吸收其他民族文化的精华。汉文化和藏文化的烙印最为明显,西夏境内的文字主要是汉文和西夏文,也有藏文,当时西夏与宋朝的往来表奏,均用汉字和西夏两种文字。西夏还印制了西夏文--汉文双解语汇辞书《番汉合时掌中珠》。西夏的统冶者提倡儒学,发展汉学。西夏仿照宋朝实行科举制度,在所辖各地兴建学府。甚至参照汉族乐制修成新的乐书,名为“鼎新律”。西夏统冶者大力弘扬佛教,境内僧人众多,寺庙林立,西夏花费了50多年时间,用西夏文翻译了3600余卷大藏经,堪称稀世珍品。地处“丝绸之路”汉文化、印度文化、西方文化等诸多文化之间的西夏文化,是多民族文化交融的结晶,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辉煌的一章。
风云骤变,公元13世纪,蒙古族在草原上崛起。锐不可挡的蒙古铁骑横扫亚欧大陆,征服一切。然而,却在西夏国门前遇到前所未有的顽强抗拒。一代天骄成吉思汗亲率强兵劲旅6征西夏,付出了极其惨重的代价,最终于1227年攻下西夏,西夏末代皇帝请降后自杀,雄居西北两个世纪的西夏宣告灭亡。
大自然的风沙埋葬了楼兰古城,战争的屠刀抹杀了西夏王朝。西夏陷落时,成吉思汗降旨“每饮则言,殄灭无遗,以死之、以灭之”。带着强烈复仇心理以及处于战争狂巅状态的蒙古大军,对西夏人民和西夏文明实施灭绝性的毁灭。不但血洗都城,人尽灭,物尽掠,积聚近200年的城市宫殿、国宝史典被付之一炬,而且还将贺兰山下的皇家林苑及陵园毁盗殆尽。所以现今所有陵墓,无不墙断阙残,大小盗坑随处可见。曾有史书说西夏民族都被斩尽杀绝,西夏民族和西夏文明从此悲壮地消失……
更可叹的是,中国“二十四史”中竟没有西夏的专史,西夏文成为罕有人识的“死文字”。西夏,从此成为中华民族历史长卷中鲜为人知的“神秘古国”。

西夏考古发现震惊世界

西夏王朝已被历史的尘埃淹埋,唯有屹立于贺兰山下的一座座西夏皇陵遗迹至今犹存。
西倚贺兰山,东临黄河的西夏王陵,在东西宽5公里,南北长10公里,总面积近50平方公里的陵区内,分布有9座帝陵、253座勋臣戚葬墓。西夏王陵诸陵每座各为一组完整的建筑群,占地面积均在10万平方米以上,形状奇异的陵墓建筑和富于特色的陵园布局,在中国皇陵中绝无仅有。
巍巍贺兰山下的旷野,那一座座高大的陵台、一列列仍旧高耸的神墙、一个个醒目的角楼,不禁让人追忆西夏王朝的雄风:雄伟的陵台、奇伟的献殿、尖耸的角楼、矗立的阙台、欲飞的脊饰,红墙绿瓦,风铃叮铛……可以想像,昔日的皇家陵园是何等的灿烂辉煌、庄严肃穆。西夏王陵是中国现存的规模最大的地面原始遗址,是全国保存最完整的帝王陵园之一,被西方学者称为“东方金字塔”。
历史上西夏王陵遭破坏十分严重,除蒙古大军的毁灭外,西夏陵又遭民间长期洗劫,已发现的9座帝陵、253座陪葬陵无一幸免,有的盗坑深达数米,至今未平。至到本世纪六十年代以前,西夏陵园仍是瓦砾遍地,满目疮痍,一片荒芜与凄凉。
西夏王陵考古调查与发掘工作始于70年代初,宁夏文物考古工作者先后对5、6、7号陵和3号陵,以及一些陪葬墓进行了局部发掘,不仅发现了一批珍贵文物,而且研究了陵园的规模、布局和建筑特点。2000年9月,在朱容基总理的指示下,国家文物局专门出台政策,将西夏王陵与布达拉宫等民族文化遗产列在一起进行紧急保护。国家计委拨付专项经费,国家文物局负责人和我国著名考古专家宿白等为首组成专家组直接指挥,对西夏王陵3号陵--泰陵,即李元昊陵,进行抢救保护性清理发掘,发掘面积约13000平方米。西夏王陵考古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考古发掘拉开了序幕。
记者来到野外发掘现场,宁夏考古研究所副所长杜玉冰等人面对出土的“迦陵频伽”,激动万分。杜玉冰说,他们翻阅了大量史料,只查到了很少几句对“迦陵频伽”的记述。在此之前,中国考古界对“迦陵频伽”“只闻其名,未见其形”,这是中国考古史上的一次重大发现。
“迦陵频伽”是梵语的音译,汉语译作好音鸟、妙音鸟,是喜马拉雅山中的一种鸟,能发妙音。后作佛教“极乐世界”之鸟,被描绘成人身鸟形。《旧唐书》中曾记载元和六年中亚国家向大唐进贡“迦陵频伽”,当时可能是真正的鸟。
杜玉冰分析说,此次发现的“迦陵频伽”是分模合制,不是一次成形,头部、面部的雕刻比较细腻,达到了相当的艺术水平。从其鼻棱、眉弓看显然是中亚人头造型,比敦煌泥塑有着更多的西方文化意味。考古人员从三号陵共清理出“迦陵频伽”残块四百五十块,已拼对出三件“迦陵频伽”。
考古人员还对月城东墙、陵城东门和东南角阙进行了清理,发掘面积3300平方米,占整个工作计划的五分之一。除“妙音鸟”外,还出土了大量的砖、瓦,以及饰以兽面纹的滴水瓦当,还有形象逼真,神态栩栩如生的套兽、脊兽等珍贵文物。考古人员在清理陵城东南角阙时发现,角阙由5个呈近圆形的夯土台基组成,台基外层以青砖包砌。专家们认为,这种由多个近圆形建筑组成的角阙目前尚属首次发现。
 考古专家通过对月城东墙的发掘,基本搞清了陵园月城的建制与结构。困扰考古界多年,引起广泛探索和争议的西夏王陵墙体建筑问题终于有了答案。目前,考古人员已将约52米长的月城东墙清理完毕,在夯土墙下部发现了18对柱子洞,以及草秸泥、红墙皮等残存遗迹。覆盖在墙基部位的堆积物中,含有大量板瓦、筒瓦、瓦当和滴水等文物。专家根据出土遗迹和文物推测,墙基宽2.4米的月城东墙的建筑施工过程是,首先按规划位置打夯土墙,版筑成型,夯土内按不同需要加进几根木椽;再在夯土墙两侧等距离安排立柱,立柱顶端用简单的木架结构作出两面坡的屋面;在屋面上铺砌板瓦、筒瓦、瓦当、滴水。月城夯土墙最高不过4米。在月城内外两侧的地面上还发现了成行的散水小水坑遗迹,这些漏水设施有效地保护了夯土墙免受雨水的侵蚀。尤其是当时的工匠们在夯土墙表面涂抹了几厘米厚的草秸泥,又用细泥红墙皮进行装修。这种红墙青瓦的月城墙体建筑结构,充分显示了当时西夏王朝皇家帝陵那庄严、雄伟的气魄。
西夏王陵集中反映了西夏文化的特点,堪称西夏王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一个缩影。这里历次发掘出土的珍贵文物曾一次次引起世界瞩目:与唐宋陵墓龟趺座迥然不同的是,西夏王陵碑座为正方体人像石座。石座三面雕刻出曲膝跪坐,瞪目咬牙的力士形象,力士形体粗犷,全身裸露,两乳下垂,双臂粗壮,举手上托,力度极强。这种线条粗犷,着意刻划力士负重形态的雕刻手法,将西夏民族那种强力精神表现得淋漓尽致,是中国古代雕塑之精品。西夏陵墓出土的重达188公斤的鎏金铜牛,工艺精湛,造型生动逼真,代表着西夏时期高超的冶炼工艺,属“国宝”级文物。
为探究西夏的踪迹,西夏故地的考古发掘方兴未艾。据初步统计,在原西夏境内发现、发掘的西夏文物和遗址有近千处、件。宁夏宏佛塔出土的雕像、绘画、唐卡等大批珍贵的西夏文物,填补了中国文物考古的多项空白,被列为90年代中国考古十大新发现之一。
1994年底,一则消息震惊海内外:西夏皇裔及其家谱在古城西安被发现。西夏王朝末帝李(目旁加见)的23代世孙李培业和他珍藏的9部皇族家谱终于在700多年后露世。李培业还向世人披露,西夏皇族后世子孙繁衍不息,现主要居住在青海省湟水流域。这一新发现引起史学界的震动。自1882年英国学者巴卜尔首次在其《中国西部旅行及考察》一书中披露了西夏民族失踪的假说之后,经过中国几代学者100多年的研究考证,西夏遗民终于走进了今人的视野。
1999年10月,又一考古新发现震惊世界:贺兰山发现罕见大型塔群遗址,62座被土石掩埋数百年的塔群基座重见天日,砖砌的或土筑的塔基排列在山坡10层台地上,面积达3000多平方米,塔群大致呈三角形,每层平台上的塔数具有一定规律,呈奇数递增。据考古专家考证,塔群修建年代是西夏盛期至元代早期之间,塔群遗址对研究西夏寺庙、墓塔建筑,研究藏传佛教与西夏文化的传播和演变,以及西夏政治、经济、历史等都有极高的价值。如此大型塔群遗址的发现在中国考古史上尚属首次。transfer
↑回到頂端↑
#741941 - 2006-06-24 01:27:59 Re: 西夏皇陵
何宗陽 離線
四季平安
註冊: 2004-11-09
文章數: 4020
↑回到頂端↑
#2008341 - 2018-10-22 12:42:02 Re: 西夏皇陵 [Re: 何宗陽]
何宗陽 離線
四季平安
註冊: 2004-11-09
文章數: 4020
↑回到頂端↑



Google 搜尋
七嘴八舌
Facebook 塗鴉牆
最多貼文者 (30 天內)
mikomiko 339
紅兒 98
謝尚橗 88
CHC 61
圓仔寶寶 59
golden621 50
大內高手 42
jcj 37
follow 34
愛因斯坦 31
jwjwo 30
yungshow 30
hui 30
無極 29
雙斗魂 26
最新議題
利用天災造成的災害
by 小慧~。~
21:48
歌曲:日光菩薩咒
by jwjwo
18:29
問題:卜問2025年七月美國關稅政策對臺
灣影響

by 少室山野人
11:02
歌曲:大隨求心中心咒
by jwjwo
09:23
從南鯤鯓代天府牌樓應風災而倒,卜問本月罷
免選舉對臺灣影響

by 少室山野人
2025-07-08 13:51:24
一個小時寫的 有緣無份..向粉星下戰書.什麼仇女.仇才
.仇富..胡說八道..

by 君無邪
2025-07-08 10:16:30
試占"丹娜絲重創南台灣 南鯤鯓代天府淹水、牌樓塌"之意
象。

by CHC
2025-07-08 09:17:55
吐噶喇群島附近群震開始減少,是什麼原因?
by golden621
2025-07-07 21:52:35
台灣第一廟,南鯤鯓代天府牌樓全倒。是否中
華民國氣數在7月滅亡?

by golden621
2025-07-07 16:55:12
賀瓏 & Albee
by 歐達善
2025-07-07 11:22:44
誰在線上
2 線上使用者 (2 隱形), 44 Guests and 232 Spiders online.
Key: Admin, Global Mod, Mod
最新使用者
我的快樂時代, hihi0933729, derick, WolfTsai197802XXXX, a8565
81756 註冊使用者
討論區統計
81756 使用者
54 討論區
222198 議題
2160899 文章

最高線上使用者: 3332 @ 2025-04-24 03:32:48

本站是個命理討論的園地,如果您要問命,請務必詳閱各板板規,遵守發問規則,不要只留個生日或是命盤, 其他什麼都沒提。貼命盤的方法請特別注意算完命盤後的文字說明,不要貼個沒人看懂歪七扭八的命盤, 貼錯命盤及未遵守板規者,文章很有可能被不預警刪除 另外,如果您提了問題,而有人回覆的話,不論對與錯,請務必多上來回應論命者, 我們不歡迎那種提了問題就等人回答,也不回應的人。我們需要的是,「良好的互動」及「長期的追蹤」。
本站大多數的討論區都得要註冊才能發言,您若是要張貼討論,請務必註冊為使用者, 如果您忘了您的密碼,請在登入」的畫面, 輸入您的帳號,再按一下我忘記我的密碼了」, 此時系統會寄一封信到您當時註冊的 Email 信箱裡面, 裡面則附有一個臨時密碼,請您拿到密碼後用此臨時密碼登入。登入之後可以在 編輯個人檔案」裡面修改成您習慣的密碼。
logo
欣洋網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