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空180年,由從太陽系星體運行規律而來
目前所處的太陽系含蓋有八個主要行星,其中冥王星已列入矮行星:如下所示
水星, 金星, 地球, 火星, 木星, 土星, 天王星, 海王星
每一個行星的交互作用多少都會對地球的環境和生活起不少作用
最為我們所知的星體就是恆星太陽和衛星月亮,
地球繞太陽一圈換得一年春夏秋冬,月亮繞地球一圈主導一個月的潮起潮落
地球: 半徑: 6378KM, 體積是地球: 1 倍
太陽: 半徑: 695500KM, 體積是地球: 1300000 倍
月亮: 半徑: 1737KM, 體積是地球: 0.02 倍
體積大小 V = (4/3) π*R^3
那到底有那些行星對於地球的影響有多大呢,請看以下資料:
星體的半徑(公里:單位)
木星 > 土星 > 天王星 > 海王星 > 地球 > 金星 > 火星 > 水星
(71492) (60268) (25559) (24764) (6378) (3397) (3397) (2440)
相對地球體積倍數:
水星(0.054), 金星(0.88),地球(1), 火星(0.1),木星(1316),土星(763), 天王星(63), 海王星(57)
**木星和土星的體積很大
明顯發現, 木星和土星的體積是相對地球大很多,次之太陽,也因此這兩顆星的影響可見而之.
這也是星象觀察最重要的兩顆星,以星體彼此的合相或是相沖,三分相,四分相來論述當年度對於
地球所造成的影響.
星體繞太陽公轉花時間:
水星, 金星, 地球, 火星, 木星, 土星, 天王星, 海王星
89.97天 224.7天 365.24天 686.93天 11.85年 29.48年 84.02年 164.79年
地球繞太陽轉一圈,約花365又多0.24天,也因此曆法上有潤年情況發生
木星繞太陽轉一圈,花11.85年,約用12年來表示. (會有稍許誤差,因此後續要校星)
土星繞太陽轉一圈,花29.48年,約用30年來表示. (會有稍許誤差,因此後續要校星)
**木星亦稱歲星,也是每年太歲由來.
木星和土星約每隔20年會相遇一次, 換句話說每10年會有合和沖的情況.
這個20年恰好是三元九運中的"運",也因此有人說每一小運是20年,當然實際上並非真的20年
如果將12和30取最小公倍數,將是60,而這就是每一元元運的長度,恰好是八字學中的60花甲子
九大行星成一直線週期約花180年,如果將180年以60年為基礎就可切稱三個元運(上中下元)
上元管一運,二運,三運 (一白坎、二黑坤、三碧震) 管共60年
中元管四運,五運,六運 (四綠巽、五黃中、六白乾) 管共60年
下元管七運,八運,九運 (七赤兌,八白艮、九紫離) 管共60年
在風水中,每一運管20年, 每一運管三個卦或稱方位.
**當然啦, 如果是玄空的風水並非採用三元九運, 而可能是二元八運
或三元納氣派, 氣運和水運的判斷也不同. 就留給愛好者自行研究
以上純屬參考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