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家人有些行持不如法,我們可不可以批評他?
淨空法師:
在佛門裡面,尤其我們看到出家人,出家人有些行持不如法,我們可不可以批評他?決定不可以。他再壞,他再惡,他將來自己受果報;我們批評他,我們的罪過就不知道有多重。什麼原因?實在講很少人懂得。出家人這個形象,穿上這個衣服的形象,你想在外面走一圈,有多少人看到,阿賴耶識里佛的種子種下去了,一看,這是佛,他那個佛的念頭起來了;他所做一切惡我們不談,這個形象會叫許許多多眾生種善根。縱然他有惡的行為,我們如果到處給他宣揚,讓社會大眾看到所有的出家人,這都不是一個好東西,都在那裡造業毀謗,這個罪過你要負責。所以往往我們造的這個惡因,自己完全不知道,自己認為很小的事情,沒有想到這影響這麼大。無論是善是惡,我們一定要能觀察到、體會到,它影響面有多大,影響有多深,影響時間有多長,你從這上面一想,自然就收斂了。我們就會做善的影響,不善的決定不敢做。
尤其在今天的社會,現在我們生活的環境,善惡的報應非常快速,特別明顯。一念善心善行,善的果報立刻就現前了;一念惡心惡行,災禍立刻就遇到,怎麼能夠不謹慎、不小心!尤其要慎獨。我常常勸勉同學們,我們身為佛弟子,活在世間一天要盡一天的職責。佛弟子的職責是什麼?如來家業。如來家業最低限度,對社會廣大群眾規過勸善,這是我們的職責。不但我們常常勸導大家,我們自己要做一個好樣子給別人看;至少我們要能做到一個樣子,一生不說任何人的過失,我們帶頭。看到社會人與人相聚的時候,就是是非長短。今天社會為什麼會這樣子亂、不安,都是出於口舌。我們看到這個病態,就能夠反省,就能夠檢點回頭,從自己本身改過來,那就是勸導社會大眾。活一天就做一天,在這個世間決定沒有一天空過的;一天空過,我們一天就造罪業了。
佛教給我們在世間,一切隨緣而不攀緣,真正發心學佛的人,一生,章嘉大師說過,佛菩薩安排,不要自己操一點心。所以你的心是清淨的,心是定的,常生智慧,不生煩惱,絕對不做損人利己的事情,只有犧牲自己成就別人,我們乾這個。我們來到世間,就是幫助眾生的,就是利益社會的,絕不求自私自利,這是佛菩薩、古聖先賢對我們的教誨。所以《感應篇》裡面所說的種種惡行,我們要記住,決定不可以違犯。
太上感應篇 (第一四三集) 1999/12/12 新加坡淨宗學會 檔名:19-012-0143
——————————————-
佛規定,托鉢不可以超過七家,七家都托不到,回去念佛。但是還是有得吃,因為托鉢不是托了一面走一面吃,不是的,那是犯威儀的。托完之後回到道場,還是大家一起吃。有托多的就分給少的,沒有托到的,都可以分到。「振錫杖提攜」,我今天托鉢沒有托到,那個托得多的分一點給我。這是事,從這個事引申,我們修行遇到困難、遇到挫折、遇到迷惑、遇到障難,要靠善知識提攜,要靠善友來幫助;這些善友,僧寶!講到這個地方本來可以告一個段落了,這裡頭還有一層深的意思,在家人也是僧寶。
這怎麼說法?因為「僧」的意思,不分在家、出家。只要修六和敬嚴持戒律,四個人在一起,在家人四個人在一起也是僧寶,也是僧團,你一定有真修行。佛門裡頭出家有四種,這個一定要曉得。第一種身出家,心沒有出家。形象上是個出家人,他的思想、見解、行為是在家人,這不是僧寶。這種出家人就是古大德講的,「施主一粒米,大如須彌山,今生不了道,披毛戴角還」,他們將來要還債的,他沒有如法修行。
第二種心出身不出。這是在家真正修行人,他是僧寶。雖然形象是在家人,但是他真的修得跟出家人一樣,沒有兩樣,這屬於僧寶。
第三種身心俱出,這當然是最標準的出家人。身出家,心也出家,真正於塵世(塵是塵土的塵)一塵不染,六根清淨,一塵不染。這個地方贊的僧寶,要曉得是心出家的,身出心也出的,這才是真正的僧寶。
第四種身心都不出,身心都不出不是講世間一般的平民,不是的。是講在家學佛,在家學佛他身沒有出,心怎麼樣?心也沒有出,身心都不出,講在家掛居士的名,心不向道。日常生活當中還是隨順煩惱習氣,沒有隨順經論教誨,身心都不出。所以這四種都是指佛門四眾弟子,不入佛門的不在數。這個我們必須要懂。
所以,出家在家一定要真乾,你才算在僧寶裡頭。如果不是真乾,僧寶裡頭沒分。沒有分,造不造業?當然造業!怎麼造業?我說出來大家能理解,破壞佛教形象,這個罪過不輕。諸位都知道,五逆十惡罪裡頭有破和合僧,有這麼一條。破和合僧的罪是墮阿鼻地獄,很重!你破壞佛教形象,你想想看,這個罪等不等於破和合僧。我是個出家人,做得很不如法,讓社會大眾看到我就罵佛教,罵我個人不要緊,整個佛教都被他罵到了,你想這個罪多重!在家學佛的居士,學得不如法,讓社會大眾:你還是學佛的人,學佛的人這樣的!你有沒有罪過?連累了整個學佛的人,連累了整個佛法,這個事情真的嚴重。
為什麼古時候我們在歷史上看到那些出家人,受到國王、大臣、士大夫(就是我們今天講知識分子)那麼樣的尊敬,什麼道理?那個出家人,真是為佛爭光。有道德、有學問,嚴持戒律、說法利生、辯才無礙,於世出世間法一無所求、一無所取,誰不尊敬?所以真的是「堪作人天功德主」。帝王、將相甘心皈依,以你為師!為什麼我們今天出家人在社會上受人瞧不起?我們自己要回頭認真去想想。是功是罪、是禍是福,你就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本文摘自宗大德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