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ote=voyante]
請問寅時這個資料從何而來 ? 我看好像不是這個時間呢
我對此一時辰非常懷疑。原因在於他叱吒風雲後經歷一段隱居的日子後才去世這表示某大行星行過十宮、十一宮後進入第十二宮。
而且隱居時間大約十二年與冥王星行經射手座時間相合。
再者他去世時(當日也許連時間都合)冥王星轉逆行,表示他的去世應該與冥王星落下地平線有關。但此一命盤時辰沒有這種星象。
定盤、驗盤絕對是嚴謹的治學態度,不管是用甚麼術數,都應該要秉持這種精神!
然則西洋占星並非小弟所專,所以不能從這裡來跟您解釋啦!
但是如果要從紫微斗數上來談談,那您的問題就不會是我的問題了!
林洋港從曾經叱吒風雲於政壇,最後到隱逸山林,說到底也並非是急流勇退,乃是時不我予。
關於李林之爭的前因後果遠見雜誌 1990年5月號:
經過一番黨內爭辯和整合,「林、蔣派」退出選舉,李登輝公開宣布:只擔任一屆總統。他的聲告引起國人一片猜測:誰會是下一屆中華民國總統。林洋港是不是第一人選?他應如何準備做下一屆總統? <---事實證明,他被李登輝忽悠了!李登輝的政治素質、權謀還是比郝柏村
註一和林洋港技高一籌的,85年總統大選之後,李登輝掌權之後,林李之爭算是告一段落,是非成敗論英雄,林就算再有翻天覆地的本事,也無法敵過他宿命中的那個敵人。
關於宿敵這個說法,紫微斗數上來分析,原盤小弟就不解釋了,兩張命盤要能合再一起看,才能了解為什麼林洋港做事風格與給人民的感覺,這個部分先擱在後面。
林洋港的太歲命盤、身宮命盤,都是廉貞破居在卯宮,重要關係人李登輝的資料為壬戌遁干為庚。
造成林洋港的事業宮位被雙忌夾忌,李登輝行限至甲辰,廉貞化祿,太陽化忌。
身宮命盤可理解為論斷後半輩子很重要的關鍵卦象,被李傷的重,所以逃不出李的詭計
太歲命盤可理解為林洋港的內在思維的一種卦象,被李傷的重,代表宿怨很深
廉貞化祿代表,可以解讀為李丟一個很甜的蜜糖果但包藏劇毒給林吃。而林吃後馬上中毒
這個毒藥就是,照理說,李為壬戌,武曲化忌於未宮,林也知道李不安好心,只是緩兵之計,但最後終究是被說服了,而這個絕招就是太陽化忌造成雙忌夾忌於未宮。
故事大概就是這麼這麼一回事:李說:六年後我一定支持你參選總統,但你這次先讓讓我
林說:恩....好吧! 說好的喔,可不能到時賴皮了
六年後...
林說:說好的肯德基呢?
李說:肯德基? 我還麥當勞了
林說:這不是肯德基...這不是...我不聽,我不聽!!!!
李登輝提名郝柏村為“行政院長”,引起了民進黨和一些社會團體的強烈反對,認為這是“軍人干政”。李登輝認為,當前台灣政局不安,民心不定,郝柏村做事“誠實”,“能解決問題”,與自己“肝膽相照”。為了消除軍人干政的嫌疑,李登輝讚美郝柏村“民主素養濃厚”、“具有高度愛國心”,還誇郝是“有魄力的人”,“做事乾脆利落”,並且還不時豎起大姆指說:“郝同志就是好同志。”
<---這個和毛澤東把陳毅搞死之後說詞一模一樣耶。陳毅同志是個好同志......無言 李登輝之所以提名郝柏村出任“行政院長”,最根本的還是為了削弱郝柏村對軍隊的控制,為自己掌握軍權鋪平道路。郝柏村久握兵權,在軍中廣植人脈,自成一係。而李登輝是學者出身,對軍隊缺少淵源,在李登輝繼任蔣經國的“總統”職位時,郝柏村雖然曾在不同場合12度向李登輝表示“效忠”。然而,李登輝對郝柏村手握兵權仍心存疑慮,早在1989年郝柏村擔任“參謀總長”期間,李就有意要削弱郝的兵權。
關於軍事會議:葉菊蘭於鄭南榕自焚當年在臺北市南區當選為立法委員,她揭露並質詢郝柏村紊亂體制、每月在行政院召集參謀總長至軍團司令等高級將領開軍事匯報/會議(卻刻意排除文人國防部長陳履安),破壞軍政軍令分立,侵犯總統的軍事統帥權。民進黨對此大加抨擊。
郝柏村的回應是:「這是屬於軍政範圍內的事,國防部長要用多少裝備、多少軍隊、花多少錢,這些事我該知道呀!又不屬於不歸我職權的軍令範圍,我所做所為並沒有逾權啊!」
對於輿論的指責,郝柏村向總統府聯絡,希望向李登輝總統親自解釋,但卻得不到回應。在總統府例行記者會上,發言人引述李登輝在8月1日接見軍事將領的談話說:「每一個人都應該對國家效忠,這是一個新方向,同時,我們做任何事情不要看人,要看國家。」這一句說話,郝柏村本人視為李登輝在背後刺他一刀。
<---李登輝笑裡藏刀,背後捅了郝一刀,當然啦,此時郝已經被利用過了,算是可以功成身退啦!國防部長陳履安在任內被李登輝提名為監察院長,而郝柏村表示自己不知情,「看報紙才知道」。
<---瞎說!!!笨蛋才相信,顯然陳履安也被李登輝利用了,所以最後以參選來表達不滿!註二
這一篇分析李林之爭也很獨到,大家可以參考參考
林洋港雖死猶生,李登輝呢? 註一:李登輝通過“三月政爭”過關斬將,終於蟬聯第八屆“總統”。然而,國民黨在經過這次空間劇烈的內鬥之後,陷入了內外交困的嚴重危機之中。為了確保自己的統治地位,緩和矛盾,穩定局面,進一步擴大自己的權勢,李登輝在宣誓就任第八屆“總統”前夕,又突發“奇招”,于1990年5月2日宣佈由“參謀總長”郝柏村取代李煥,組成新的“內閣”,暴出了台灣政壇的一大冷門。 ( 除掉李煥,是李登輝思謀已久的既定方針。李煥是“非主流派”的核心人物,與李登輝宿怨頗深。)
註二 陳豐義說,他一直記得陳履安1996年決定參選時跟他說的一句話:“與其跟著人走,不如自己走一條路。”陳認為,當時台灣的政治氣氛不對了,衝著一分使命感和理想,毅然決定參選。他也不諱言,“陳履安先生的參選,當然和‘李登輝路線’有百分之百的關係。”當時陳履安並不贊同李登輝的某些作為,是促成他參選的主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