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百科
江鑄久(1962年2月17日——),男,出生於山西太原,祖籍山東濟寧。中國著名圍棋高手。出生於一個圍棋世家。他的爺爺江潤甲以行醫為生,喜愛圍棋,傾畢生精力攻讀了大量的古棋譜,通曉棋理奕道,省內外眾多高手常來登門求教。不料,鑄久三歲時,爺爺病逝。臨終前爺爺托付幾位老棋友輔導孫子學棋。六歲時即能與大人對弈,十一歲時,父親便不是對手了。十二歲時,鑄久赴鄭州參加了十一省市兒童圍棋賽,一舉奪得冠軍。返並後,他聽爸爸說,1954年爺爺曾在被讓四子的情況下,屢次敗給一個前來就醫的日本五段棋手。爺爺不服氣,臨終前曾留遺言,讓鑄久和鳴久畢生學棋,直至戰勝日本的九段高手。從此他潛力鑽研圍棋,幾次下江南四處投師,自費學藝。兩年多時間,兄弟倆遍訪了京、滬、江、浙、豫的圍棋高手。他還時常到公園和大街小巷領教民間高手那千奇百怪的戰法。就這樣,他形成了一個獨特的棋風:「野」。中盤戰中常有出人意料的妙著,越是緊張激烈時,他越是表現出與眾不同的高招。1975年,江鑄久與哥哥江鳴久被吸收為山西省棋隊的運動員。他一邊學下棋一邊學日語,翻譯了十四篇日文棋譜。1983年,考取了六段、七段段位,並取得中國圍棋賽的第四名。他與隊友南征北戰,為山西隊連年入前六名立下了汗馬功勞。他還遠征日本,歐洲,奪得顯赫戰績。他費盡心血,研讀了三千多個古今中外的棋譜,棋藝猛進。
6歲學棋,12歲進體校,14歲進集訓隊,畢業於北師大,獲1983年、1987年全國個人賽第四名,1988年第五名,1989年第二名,1986年「新體育杯」第二名,第3屆天元賽挑戰權,進入首屆「應氏杯」賽前八名。1982年定為五段,1987年升為九段。第一屆中日圍棋對抗賽中5連勝。1995年至1998年連續四屆稱雄北美錦標賽;1996年進入首屆LG杯八強;1999年3月作為韓國棋院客座棋手,赴韓下棋;並於當年進入第四屆應氏杯本賽;2000年進入第43屆韓國國手戰和第八屆倍達王戰本賽;2002年進入LG杯本賽,並獲得第四屆九段最強戰冠軍;2003年進入第22屆棋王戰本賽、第八屆三星杯八強和亞洲電視快棋賽本賽;2004年作為韓國楊森隊一員出戰韓國職業圍棋聯賽,進入第48屆國手戰本賽。 曾於第一屆中日圍棋擂台賽獲得五連勝,連續擊敗依田紀基、小林覺、淡路修三、片岡聰和石田章,打破日本棋界賽前預言,轟動一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