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自己的貴人 作者 陳怡魁 (轉貼)
甲先生自入社會就業後,工作表現上起起伏伏,少有佳績;
算命的說他要到三十二歲那年,才會遇見貴人,
爾後便可平步青雲,一帆風順。
什麼樣的貴人可以使他平步青雲?在沒遇見貴人前他是不是
做什麼都沒用?──這點算命的倒沒說。
乙小姐是個略具知名度的演員,
自認深得演藝圈的各種竅門,但幸運之神始終不眷顧她;
算命的說她命中缺少貴人相助,
再好的時機和情勢對她都沒有用。
『缺少貴人』是不是就等於『沒有貴人』?
她這輩子是就這樣算了?還是趁早改行?
──算命的只說要『認命』。
丙小姐生來不信邪,越說她命中多有貴人,處處化險為夷,
就越要表現得不稀罕別人幫助;
凡事都要自立自強,成敗與他人無關。
『貴人』於她,等於是不肯定她個人能力的表徵,
能離多遠就離多遠。
丁先生自小備受呵護,從不知困苦、獨立為何物,
闖了禍自有人替他收拾,壞了事也可以用金錢物質來彌補。
旁人譏諷他命好,他也以命中貴人多多而自鳴得意;
天塌下來有『貴人』撐著,怕什麼!
『貴人』這個名詞在中國人的生活哲學中,
經過日積月累的反覆印證,
已逐漸成為『幸運』和『成功』的同義詞;
在期望、等待、無奈的時候,在失意、受挫、困苦的當口;
能否有貴人出現和相助,
成了比自信、堅持、忍耐更重要的需求;
彷彿貴人來到便解決一切事情,
前程遠景也立刻一片大好。
只有極少數的人會誠心自問:
我有何德何能,何以貴人願來相助?
如果『貴人』意味著是一種神力、扶持,
那麼過度重視和依賴,
必然會逐漸侵蝕一個人的自信勇氣和鬥志;
使他不再願意奮鬥和努力,而墬入等待和不肯定的輪迴中。
同樣的,過度的否定貴人相助;
等於拒絕了人與人之間善意的互動互助關係,
這對必然在群體中運轉的個體而言,
沒有一絲好處;也凸顯不了個體的傑出,
不過是個沒有掌聲和喝采的巨星。
而換一個角度看,在那麼多的人期盼等待貴人到來的同時,
我們可以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
在男女情愛的往來上,少有人期待有貴人相助的,
顯然那是個極主觀私祕且獨佔的兩人世界;
就算貴人相助也未必有用。
人們較相信自己的方式和力量;只要不傷了心,
即令屢試屢挫,也不見得會氣餒。
在這個世界裡,每一個人都會是自己的貴人。
如果面對困難時,首先想到的是自己,
依靠的是自己,而不是貴人;
也許很多困難或困境已然度過。
退一步來看,就算苦難依舊,起碼你不會輸了自信和勇氣,
而這兩者往往才是你生命中最珍貴的『貴人』。
任何人都可能是貴人,何不學著做自己的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