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華鐘
過年正月初五,和家人到金山法鼓山參拜,
過年前,報章雜誌電視媒體已有法鼓山「除夕夜梵鐘祈願‧點亮光明 」,
廣邀眾信徒參加唸經敲響法華鐘的新聞。
「除夕夜,法華鐘鳴108,穿越喧囂,點亮無盡光明燈。」是今年春節法鼓山的活動主題,
法鼓山的網站有這樣的記事:
當今世上最大的法華鐘
法華鐘位在法鼓山右側「鐘山」之麓,與法鼓山主體建築群相應相望,
象徵著法鼓山鐘鼓齊鳴,氣象萬千。
法華鐘不僅是宗教的重要法物,也是二十一世紀初世界性的藝術創作,
將成為全人類的重要歷史文物。
一、為什麼選擇《法華經》作為鐘上的銘文?
《法華經》是漢傳佛教最重要的經典之一,有「經中之王」之稱。
法鼓山的核心精神,與《法華經》思想有著深厚淵源:
1 . 法鼓山命名的緣由
法鼓山的命名,源自 《法華經》 「擊大法鼓 ,度無量眾生 」的譬喻,
象徵弘揚正法,擔任振聾發瞶的角色 。
2 . 法鼓山是觀音道場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是《法華經》的一品。觀音菩薩普門示現,
以千手千眼為不同階層、不同文化背景的眾生拔悲濟苦,
如明月普照世上每一角落。
聖嚴法師期許法鼓人,學習觀音菩薩的大慈大悲,將法鼓山定位為觀音道場。
3 . 法鼓山「人間淨土」理念的來源
《法華經》中說:「(我釋迦佛)於阿僧祇劫,常在靈鷲山,及餘諸住處。」
這是說:凡有《法華經》之處,凡是宣說《法華經》的時空,即有釋迦佛在,
即是靈山淨土之處。法鼓山提倡「人間淨土」理念,即源自《法華經》的淨土思想。
4 . 與禪宗思想呼應
法鼓山是禪宗道場,禪宗主張頓悟成佛,
而《法華經》說:「一稱南無佛,皆已成佛道。」
這是說:種下成佛之因的當時,就已成就佛的功德,
與禪宗「一念心與佛相應時,這一念心即是佛心」的思想,相互呼應。
5 . 廣大的包容性與消融性
《法華經》指出,無論善根深淺,或任何階級、性別的眾生,將來必定能成佛。
這種不捨一切眾生,具有包容性及消融性的救濟思想,
正是現今多元化社會和時代所需要的,也是法鼓山以漢傳佛教為根本,
推動心靈環保的依歸。
所以,法華鐘不僅是法鼓山弘揚「人人大悲心起」的精神指引,
也代表法鼓山運用整體的佛法,來關懷這個世界。
二、法華鐘基本檔案
‧ 內容:《妙法蓮華經》一部,共69636字, 〈 大悲咒〉一卷 , 共 424 字。
多寶塔雙佛並坐圖一幅。
‧材質 : 青銅
‧重量 : 25 公 噸
‧高度 : 4.5 公尺
‧直徑 : 2.6 公尺
‧最厚度 : 29.6 公分
‧鐘型 : 唐式
‧製造期間 : 2004 年 5 月至 2005 年 11 月
‧製造廠: 日本老子株式會社
三、法華鐘大事紀
˙ 1989年 師父為鐘山命名時,及希望有一口能敲響鐘聲的大鐘。
˙ 2003年 成立法華鐘小組,開始籌備工作。
˙ 2004年5月 日本老子製作所正式簽約。
˙ 2005年4月8日 台灣農禪寺、日本老子同步舉行法華法會,祈願灌銅順利。
˙ 2005年8月24日 聖嚴師父率領弟子親赴日本勘驗。
˙ 2006年1月22日 從日本運抵法鼓山,舉行迎法華鐘法會。
˙ 2006年8月22日 鐘樓完成,正式上掛。
˙ 2006年12月23日 舉行落成啟用典禮。
見 http://www.ddm.org.tw/event/2007/021707/page2.asp
--------------------------------------------------------------------------
到法鼓山,發覺很多建設,均已陸續完成,
初春,山中還有涼意,空氣甚為清新,
步道兩旁栽種許多不同花種,駐足觀賞,心中不覺舒暢,
想這可是花了不少時間及金錢,才能完成的。
和家人逐層往上參觀,並到觀音殿及大殿敬拜,
發覺到處都有捐香油錢或贊助師父,及贊助法鼓山的圓筒箱,
想想法鼓山已是國際知名的佛教學習園區,需要很多經費來作軟硬體的建設,
入世就離不開物質錢財,誰都不例外,
但能以此渡化眾生,點化心中的障礙疑難,
不也是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的法門之一嗎。
帶著家人走到開山觀音公園敬拜,跟著大家繞觀世音菩薩三周唸佛,
走到菩薩像面前一心禮拜,心起靈感,奇門盤起,
菩薩要告訴我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