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每次見獵心喜,看到黑影就開槍,隔天立刻轉移焦點...
上次從「抽頭總統」緊急轉成「火星登陸」,這次從「李遠哲變了」改成「禽流感大作戰」!
昨天的『沈痛表白』,各家統派媒體的字慰式標題與報導未曾間斷,
昨天就有預感,今天果然全部媒體又集體吃了一次大便!
以下是昨天各電子報的相關標題...
▼李遠哲王永慶林懷民:大選惡鬥錯用民主
▼政治動向成焦點 李遠哲避而不談
▼立場變了? 李遠哲:去看聲明
▼王永慶:李遠哲有變
▼李遠哲王永慶林懷民:夠了
▼李遠哲不願對聯合聲明發表言論
▼聯合聲明 林懷民不再做回應 已清楚表達一切
▼中研院同仁多同意李遠哲聲明內容
▼李遠哲三巨頭廣告 連宋附議
結果原來只有商人無祖國的王永慶「便了」,李遠哲和林懷民都沒變!
看看以下的報導,注意藍字部份!
2004.01.16 中國時報 李遠哲:我沒變沉重表白是為國家
楊國泓、江昭青、陳愛珠/綜合報導
中研院長李遠哲昨晚指出,他與台塑董事長王永慶、雲門舞集創辦人林懷民共同發表「我們對總統大選的沉重表白」聲明,是為了國家、而非為特定候選人。 他強調,和三年前的總統大選相比,自己並沒有變,還是原來的樣子。
但他也表示,「選輸的想把選贏的拉下來,國家也因此亂了三年,很不應該。」中研院副院長曾志朗解讀,李遠哲的意思應是,無論大選結果如何,大家都應尊重民主制度,不能老存著要把人拉下來的心態,「院長不會對特定候選人有成見」。
李遠哲昨日上午在交通大學與學生球敘,針對外界詢問有關他與王永慶、林懷民登報發表共同聲明一事,李遠哲未多做說明,僅簡短表示:不要再惡鬥了。他還說,刊登廣告的用意已在報上寫得很清楚,如有人看不懂,再看;仍看不懂就再看。
一連說了三次「再看」的李遠哲,被問到政治立場是否改變,態度有點急,但仍不願鬆口,改以搖手答覆「沒有、沒有」,卻又擔心媒體誤會他的意思,臨時補了句「不要這樣寫」。
昨晚中研院舉行尾牙,也正好是李遠哲回國任中研院長十周年,他與同仁歡喜聚餐,心情看來相當輕鬆。會後李遠哲再次面對記者詢問「是否變了」時,他說,和三年前總統大選相比,他自己並沒有變;發表沉重聲明是為了國家,絕非支持特定候選人。原本要離去的李遠哲後來突然轉身說,三年前總統大選選輸的人,想盡辦法要把選贏的拉下來,「國家也因為這樣亂了三年,很不應該」。隨即快步離去。
.....
2004.01.16 中國時報 林懷民認同陳總統族群融合理念
何榮幸/台北報導
與李遠哲、王永慶聯合發表「沉重表白」聲明的林懷民,昨日中午在總統府內與陳水扁總統同桌參加文化總會新春餐敘。
林懷民致詞時指出,他十分認同陳總統去除藩籬、族群融合的理念,更對陳總統不遺餘力協助雲門感懷在心,相信未來四年在陳總統領導下,國內文化藝術必能欣欣向榮,他和雲門都「願意追隨陳總統」。
不過,林懷民不願再接受媒體訪問多談他和李遠哲與王永慶聯名聲明的想法,以避免過當揣測和錯誤的解讀。
據了解,林懷民認為,他們的想法在聲明中已經表達得非常清楚,他們也相信這是多數台灣民眾的心聲。
文化總會昨日中午在總統府禮堂舉辦迎春餐會,宴請文化總會委員及相關藝文界人士、企業領袖,兼任文化總會會長的陳總統將其列為不公開行程。
出席者除文夏、洪一峰等資深藝人,並包括辜濂松、林百里、陳玲玉、王又曾、林坤鐘、前考試院院長許水德、司法院副院長城仲模等各界人士,柏楊、林懷民則代表藝文界致詞。
柏楊表示,他雖然不會講台語,但他非常肯定文化總會徵選的台灣之歌,他覺得台灣就是他的家,台灣人就是要唱台灣的歌,台灣之歌是不受語言影響的。他說,他聽了視障歌手蕭煌奇演唱的「阿嬤的話」,感動得不能自已,對資深歌手文夏、洪一峰的歌更是愛不釋手,台灣文化不只文學、藝術,也是有聲音的文化。
昨日聯名發表「我們對總統大選的沉重表白」聲明而受到高度矚目的林懷民,則在致詞時指出,這三年多來,陳總統對文化界的重視、關懷、支持,文化界都有目共睹,尤其更兼任文化總會會長的職務,對文化社團與表演藝術團體的協助很多。
林懷民表示,立法院前幾天所通過的中正文化中心組織條例,讓國內文化藝術表演團體鬆了口氣,這個法案已在立法院被延宕了十六年,要不是總統的大力支持,立法院也不可能通過,他要代表文化界向總統與立法院表達由衷的謝意。
林懷民強調,他相信未來四年,在陳總統的領導下,國內的文化藝術必能欣欣向榮,本土必能與國際更密切的接軌。他並感性表示,他和雲門都願意追隨陳總統,繼續在文化的路上貢獻自己的力量。
李遠哲跟林懷民沒有變,他們只是心情沈痛,以文化人及知識份子的良知,
呼籲總統候選人以身作則改變選風,樹立良好典範!
媒體斷章取義,逢扁必反,再度吃屎...
http://taiwantp.net/cgi/national_issue.pl?board_id=2&type=show_post&post=4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