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外商公司的小秘書,大手筆投資二百萬,去修EMBA。他的同學及朋友都十分詫異:花數年薪資拿此學位值得嗎?尤其同學皆是高階經理人或事業有成的企業家,怎也想不通每月數萬薪水的職員竟有如此鴻圖遠志?
三年畢業獲得學位時,該外商總公司宣佈人事,聘這位秘書為亞太區執行長,理由很簡單:他敢大手筆投資自己,公司為何不敢投資他?因而傳為年輕人勵志上進的佳話。
某公司為企業及員工生涯規劃,舉辦一系列課程,但為免妨礙工作,皆安排于假日或晚上。想不到群情反彈:「不能強迫加班!」、「沒加班費為何要參加?」、「上班已夠累了,還要上課,想操死我們嗎?!」、「上那麼多課有用嗎?還不如把錢分一分……」、「#$*@+%&!?」、……
公司出錢,員工出時間,如此皆利的投資為何還抱怨?真是缺乏戰鬥精神與危機意識!想想看:能夠保有工作已是難得的幸福,還有機會進修更是三生有幸,為何還計較加班費?還不好好把握?
在大陸參加公開班培訓者,其中約半數為自費,且所費甚高,但仍檔不住力爭上游的雄心。然而,在台灣經濟不景氣,失業節節高的窘境下,又有多少人勇於投資自己,肯花錢買工作相關的書、上實力增進的課、學謀生第二專長。
企業基於健全成長,必須裁退無法同步成長或拖累的員工,此乃必要之殘酷與仁慈。因此,請捫心自問:我勝任工作嗎?我有餘力接受挑戰嗎?我有不斷進步嗎?我進步得比公司慢嗎?我的價值與貢獻值得這份薪資嗎?老闆願意繼續留用我嗎?
如果答案都是否定的,而還有幸保有工作,儘速化為危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