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字從易經演繹
自古習命人士將《易經》奉為五術之母。《易經》以元亨利貞來闡述四季的自然變化,而八字則以陰陽五行對應四季氣候的變化來做為論命的基礎;紫微斗數則注重祿權科忌四化變動對命盤所產生的影響。綜觀以上兩門命理學術,其名雖有所不同,然其中道理卻與《易經》的元亨利貞及春夏秋冬之理無異。
《滴天髓》目錄分為「通神論」與「六親論」兩部,
「通神論」一開始是以“天道”、“地道”、“人道” 作為討論:
一、天道
「欲識三元萬法宗,先觀帝載與神功。」
原注:天有陰陽,故春木、夏火、秋金、冬水、季土,隨時顯其神功,命中天地人三元之理,悉本於此。
任氏曰:幹為天元,支為地元,支中所藏為人元。人之稟命,萬有不齊,總不越此三元之理,所謂萬法宗也。陰陽本乎太極,是謂帝載,五行播於四時,是謂神功,乃三才之統系,萬物之本原。《滴天髓》首明天道如此。
《滴天髓》一書,相傳為宋人京圖著,開宗明義提出“帝載”一詞,
曾有易友提問:
任氏注曰:「陰陽本乎太極,是謂帝載,五行播於四時,是謂神功。」
易友說:一提太極,人們馬上想到神秘莫測的太極圖,而「帝載」一詞與「太極」是作何聯繫?
太極圖能反映太陽與地球的運動關係,或者說太極圖能夠準確表明地球受太陽影響的狀況。
易 一說「蜥蝪、守宮」。一說「日月為易象陰陽」。《周易.參同契》曰:「天地設位,而易行乎其中矣!天地者,乾坤之象也。設位者,列陰陽配合之位也。易謂坎離,坎離者,乾坤二用。」
所以易的本質來自於星球的運動,這也就是古人說的“帝載”與“神功”吧!
易學前輩作了回應:
《滴天髓》「通神論」首談“天道”,
《易.說卦傳》第二章:「立天之道,曰陰與陽。」
《說卦傳》第五章:「帝出乎震,齊乎巽,相見乎離,致役乎坤,說言乎兌,戰乎乾,勞乎坎,成言乎艮。萬物出乎震,震東方也。齊乎巽,巽東南也,齊也者,言萬物之潔齊也。離也者,明也,萬物皆相見,南方之卦也,聖人南面而聽天下,嚮明而治,蓋取諸此也。坤也者地也,萬物皆致養焉,故曰致役乎坤。兌正秋也,萬物之所說也,故曰說言乎兌。戰乎乾,乾西北之卦也,言陰陽相薄也。坎者水也,正北方之卦也,勞卦也,萬物之所歸也,故曰勞乎坎。艮東北之卦也,萬物之所成終而所成始也,故曰成言乎艮。」
《說卦傳》第五章即描述相傳的“後天八卦圖”,八卦分布八方,有方位、有卦氣………
「帝出乎震……萬物出乎震,震東方也」,東方震卦應卯月,卯月「用九」天德在坤方,坤為地,地與帝音同………
“後天八卦圖”有卦之五行與卦氣,在64卦亦有卦氣,
卦氣所應天德分四時而稱「元、亨、利、貞」,
春之德氣稱元、夏之德氣稱亨、秋之德氣稱利、冬之德氣稱貞………這或許是所謂的「神功」…………
《滴天髓》「通神論」次談“地道”,
「坤元合德機緘通,五氣偏全定吉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