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單位住客發生的事不一致」不能導出「不同單位坐向不同」的結果。
同一層樓坐向相同,相對兩戶的內部格局正好相反,例如一戶的門開在68,另一戶開在23,再另一戶開在95,結果當然完全不同。更不用說每戶的室內設計,家具等擺設都不一樣,有人到處擺鏡子,有人在樑下擺床等等,結局當然差很多。
如果按板主的說法, 一棟大樓的坐向由總入口來定. 那單位的門所取的數就是要按前說的方法來取. 在實證中, 並不是那樣. 反而是按每單位的坐向而取.
現代建築,像台北車站四面開門,或是像7-11兩面開門等,就不容易以門為向。如果是傳統大廈,一樓的總門還是立向的關鍵,所以很多學派主張改門換向。以陽為向、以路為向等等是輔助立向的方法,不是任何地方都能用。
這說法也和實證不付. 按天元五歌陽宅篇來說, 應該以單位的私門為重. 大廈總氣口為輔.
這就是模糊地帶了,所謂「室內」的範圍有多大,有學派認為,在屋四周,屋主從室內往外能看到的東西也算。有的學派把圍牆之內的花園也算成室內,而且把圍牆上的大門當成立向的根據。不過有一點是很明顯的,就是「遠山遠水」,打開窗看不到,地圖上才能看到的,應該不能算,但我也看過有書寫「宜遠水」之類的。就看看有誰願意犧牲自己,實驗看看吧!
按我所學,能見到的都有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