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近道大大提供的資料,可是小弟總以為以定義好的數字來推導,還不如
看看自然界的現象,凡存在者就為事實.記得很久以前小弟耶貼過一篇
=============================================================
易經上說到六爻卦之爻數陰陽,常以九代陽,六代陰數,何故?
請看天文和地理的資料:
節錄沈仲濤先生所寫的《易經符號》中的概要
若以北半球溫帶地域太陽每日所照的時間長短來計算,他曾以北平,開封,
南京三大城四季陽光所照時間為例,三城所差時間有限,有興趣的人可以作
一下新的數據,現以開封為例
河南開封(北緯 34度52分,東經 114度32分)
六月20日(夏至)日出am4:49日入pm7:11白日時間14:22(9)黑夜時間9:38(6)
四月六日(春分後15日)與九月七日(秋分前15日)同為
日出am5:47日入pm6:13白日時間12:24(8)黑夜時間11:36(7)
三月七日(春分前15日)與十月七日(秋分後15日)同為
日出am6:13日入pm5:47白日時間11:36(7)黑夜時間12:24(8)
十二月22日(冬至)日出am7:11日入pm4:49白日時間9:38(6)黑夜時間14:22(9)
備註:
9是9/15 近似於 14:24/24
8是8/15 近似於 12:48/24
7是7/15 近似於 11:12/24
6是6/15 近似於 9:38/24
學者對此也許存有疑義,即易經裡以九為陽,以六為陰,以七為陽,以八為陰,
如以陽光所照時間計應為全陽,如以黑夜時間計應為全陰,唯一合理的解釋
是先聖採用折中計算的方式以單數為陽,雙數為陰
再看每三日一潮與每二日一潮之比適與 9:6 相等,結論可說先聖鑒於 3與2比
遂有9與6比的決定
以吳淞口漲潮時間為例
說明陰曆每月漲潮之日數有三日一潮與二日一潮之關係,此3日比2日恰等於9比6
之比率
(和漲退潮的時刻無關,但推漲潮日期(3+2)=5 可以十天干計日的方式推演,因為為十的因數)
初一,初二,初三(3)11pm至1am,11am至1pm 與 初四,初五(2)1am至3am,1pm至3pm
初六,初七,初八(3) 3am至5am, 3pm至5pm 與 初九,初十(2)5am至7am,5pm至7pm
十一,十二,十三(3) 7am至9am, 7pm至9pm 與 十四,十五(2)9am至11am,9pm至11pm
十六,十七,十八(3) 11am至1pm,11pm至1am與 十九,二十(2)1pm至3pm,1am至3am
十六,十七,十八(3) 11am至1pm,11pm至1am與 十九,二十(2)1pm至3pm,1am至3am
廿一,廿二,廿三(3) 3pm至5pm, 3am至5am 與 廿四,廿五(2)5pm至7pm,5am至7am
廿六,廿七,廿八(3) 7pm至9pm, 7am至9am 與 廿九,三十(2)9pm至11pm,9am至11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