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stinyNet 命理網



專業諮詢首選:命理網論命平台



Page 3 of 12 < 1 2 3 4 5 ... 11 12 >
議題選項
議題評分
#2228916 - 2024-02-02 23:38:33 大智度論卷第二十五 [Re: yichinyichin]
yichinyichin 離線
飛龍在天
註冊: 2023-12-15
文章數: 468
大智度論釋初品中四無畏義第四十(卷二十五)

聖者龍樹造

後秦龜茲國三藏鳩摩羅什譯

四無所畏者。

佛作誠言:「我是一切正智人。若有沙門、婆羅門,若天、若魔、若梵、若復餘眾,如實言:『是法不知。』乃至不見是微畏相。以是故,我得安隱,得無所畏,安住聖主處,如牛王,在大眾中師子吼,能轉梵輪;諸沙門、婆羅門,若天、若魔、若梵、若復餘眾,實不能轉。一無畏也。」

佛作誠言:「我一切漏盡。若有沙門、婆羅門,若天、若魔、若梵、若復餘眾,如實言:『是漏不盡。』乃至不見是微畏相。以是故,我得安隱,得無所畏,安住聖主處,如牛王,在大眾中師子吼,能轉梵輪;諸沙門、婆羅門,若天、若魔、若梵、若復餘眾,實不能轉。二無畏也。」

佛作誠言:「我說障法。若有沙門、婆羅門,若天、若魔、若梵、若復餘眾,如實言:『受是障法,不障道。』乃至不見是微畏相。以是故,我得安隱,得無所畏,安住聖主處,如牛王,在大眾中師子吼,能轉梵輪;諸沙門、婆羅門,若天、若魔、若梵、若復餘眾,實不能轉。三無畏也。」

佛作誠言:「我所說聖道,能出世間,[11]隨是[12]道,能盡諸苦。若有沙門、婆羅門,若天、若魔、若梵、若復餘眾,如實言:『行是道,不能出世間,不能盡苦。』乃至不見是微畏相。以是故,我得安隱,得無所畏,安住聖主處,如牛王,在大眾中師子吼,能轉梵輪;諸沙門、婆羅門,若天、若魔、若梵、若復餘眾,實不能轉。四無畏也。」

問曰:

以何事故,說「四無所畏」?

答曰:

有人言:「佛自稱一切智、一切見;世間一切經書、[13]技術、智巧、方便,甚多無量,若一切眾生共知一切事猶尚難,況佛一人而有一切智!或有是事、有[14]是難,佛將無有畏?」[15]而欲斷是疑妄、斷是難故,佛說四無所畏。

復次,若佛未出,世[16]間外道等種種因緣,欺誑求道、求福人。或食種種果,或食種種菜,或食種種草根,或食牛[17]屎,或日一食[18]稊稗,或二日、或十日、一月、二月一食,或噏風、飲水,或食水衣,如是等種種食;或衣樹皮、樹葉、草衣、鹿皮,或衣板木;或在地臥,或臥杵上、[1]枝上、灰上、棘上;或寒時入水,或熱時五熱自炙;或入水死,入火死,投巖死,斷食死。如是等種種苦行法中,求天上,求涅槃,亦教弟子令不捨是法;如是引致少智眾生以得供養。

譬如螢火[2]虫,日未出時,少多能照;[3]若日出時,千光明照,月及眾星皆無有明,豈況螢火?若佛未出[4]世,諸外道輩小明照世得供養;佛出世時,以大智光明,滅諸外道及其弟子,皆不復得供養。以失供養利故,便妄語謗佛及佛弟子。如《孫陀利經》中說,自殺孫陀利而謗佛,語眾人言:「世間弊人尚不為是,是人世間禮法尚不能知,何況涅槃!」

佛欲滅如是等誹謗故,自說實功德四無所畏,言:「我獨是一切智人,無有能如實言『佛不能知』,我不畏是事。我獨一切諸漏及習盡,無有能如實言『佛漏未盡』,我不畏是事。我說遮涅槃道法,無有能如實言『是法不能遮涅槃』,佛不畏是事。佛說苦盡道[5]達到涅槃,無有能如實言『[6]是道不能到涅槃』,佛不畏是事。」

略說是四無所畏體:一者、正知一切法,二者、盡一切漏及習,三者、說一切障道法,四者、說[7]盡苦道。是四法中,若有如實言「不能盡遍知」,佛不畏是事。何以故?正遍知了了故。

初二無畏,為自功德具足故;後二無畏,為具足利益眾生故。

復次,初、第[8]三、第[9]四無畏中說智,第[10]二無畏中說斷;智、斷具足故,所為事畢。

問曰:

十力皆名[11]智,四無所畏亦是[12]智,有何等異?

答曰:

廣說佛諸功德是力,略說是無畏。

復次,能有所作是力,無所疑難是無畏。

智慧集故[13]名力,散諸無明故[14]名無畏。

集諸善法故名力,滅諸不善法故名無畏。

自有智慧故名力,無能壞者故名無畏。

智慧猛[15]健是力,堪受問難是無畏。

集諸智慧是名力,智慧外用是無畏。

譬如轉輪聖王七寶成就是力;得是七寶已,周四天下無不降伏,是名無畏。

又如良醫善知藥方是名力,合和諸藥與人是名無畏。

自利益是名力,利益他是無畏。

自除煩惱是名力,除他煩惱是無畏。

無能沮壞是名力,不難、不退是無畏。

自成己善是名力,能成他善是無畏。

巧便智是名力,用巧智是無畏。

一切智、一切種智是名力,一切智、一切種智顯發是無畏。

十八不共法是名力,十八不共法顯發於外是無畏。

遍通達法性是名力;若有種種問難,不復思惟,即時能答是無畏。

得佛眼是名力;佛眼見已,可度者為說法是無畏。

得三無礙智是名力,得應辯無礙是無畏。

[16]無礙智是名力,樂說無礙智是無畏。

一切智自在是名力,種種譬喻、種種因緣、莊嚴語言說法是無畏。

破魔眾是名力,破諸外道論議師是無畏。

如是等種種因緣,分別力、無畏。

問曰:

何等名「無所畏」?

答曰:

得無所疑,無所忌難,智慧不却不沒,衣毛不豎,在在法中如說即作,是無畏。

問曰:

云何當知佛無所畏?

答曰:

若有所畏,不能將御大眾。能攝、能捨,能苦切治,或軟語教。如佛一[17]時驅遣舍利弗、[18]目連等,還復憐愍心受。

若有所忌難者,諸論議師輩,住憍慢山頂,以外智慧心狂醉,皆言天下唯有我一人,更無餘人;自於經書決定知故,破他經書、論議;以惡口[19]訾毀,如狂[20]象無所護惜。如是狂人:菴跋咤、長[21]爪、薩遮祇尼揵、蜫盧坻等諸大論議師皆降伏;若有所畏,則不能爾。

及憍陳如等五出家人,[22]漚樓頻螺迦葉等千結髮仙人、舍利弗、目揵連、摩訶迦葉等,於佛法中出家,及百千釋子;并諸閻浮提大王:波斯[23]尼示王、頻婆娑羅王、旃陀波殊提王、[24]優填王、弗迦羅婆利王、[25]梵摩達王等,皆為弟子。

諸在家婆羅門,皆度一切世間智慧,為大國王所師仰:梵[26]摩喻、弗迦羅婆利、鳩羅檀陀等,皆為弟子。有得初道,有得第二、第三、第四道。

諸大鬼神:阿羅婆迦、鞞[27]沙迦等,諸大龍王:阿波羅羅、[28]伊羅鉢多羅等,鴦群[29]梨摩羅諸惡人等,皆降化歸伏。

若有所畏,不能獨在樹下師子座處坐。欲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時,魔王軍眾,化作師子、虎、狼、熊、羆之首,或一眼、或多眼,或一耳、或多耳,擔山、吐火,四邊圍遶。佛以手指按地,眴息之頃,即皆消滅。諸天、阿修羅、鞞摩質帝隸、釋提婆那民、梵天王等,引導其心皆為弟子。

若有所畏,不能在此大眾中說法;以無所畏故,能為如是諸天、鬼神大眾中說法,故名無所畏。

復次,佛於一切眾生最尊、最上,盡到一切法彼岸,得大名聞故,自說無所畏。

復次,[1]且置是佛功德;佛一切世間功德亦無能及者,所畏法一切已拔根本故。

所畏法者,弊家生、弊生處、惡色、無威儀、麁惡語等。

弊家生者,如首陀羅,所謂擔死人、除糞、養鷄猪、捕獵、屠殺、[2]酤酒、兵[3]伍等卑賤小家,若在大眾中,則多怖畏。佛從本已來,常生轉輪聖王種中,所謂頂生王、快見王、[4]娑竭王、摩訶提婆王,如是等名[5]日[6]王種家中生,亦以是故無所畏。

弊生處者,安陀羅、舍婆羅(裸國[7]也)、兜呿羅(小月氏)、修利、安息、大秦國等。在此邊國中生,若在大眾中,則多怖畏。佛在迦毘羅婆中國生,故無所畏。

惡色者,有人身色枯[8]乾羸瘦,人不喜見;若在大眾,則亦有畏。佛金色光潤,如火照赤金山,有如是[9]色故無所畏。

無威儀者,進止行步坐起,無有人儀,則有怖畏。佛無是事。

麁惡語者,有人惡音聲,[10]蹇[11]吃重語,無有次第,人所不喜,則多怖畏。佛無是畏,所以者何?佛語真實柔軟,次第易了,不疾不遲,不少[12]不多,不沒不垢,不調戲,勝[13]於迦陵毘伽鳥音;辭義分明,不中傷物。離欲故無染,滅瞋故無礙,除愚故易解,法喜增長故可愛,遮罪故安隱。隨他心、隨解[14]脫、義深語妙、有因緣故言有理,譬喻故善顯示,事訖故善會事;觀種種眾生心故雜說,久久皆入涅槃故一味。如是等種種無[15]量莊嚴語故,佛於語中無所畏。

佛但以如是等世間法,尚無所畏,何況出世間法!以是[16]故說佛有四無所畏。

問曰:

佛十力中有無所畏不?若有無所畏,不應但言四;若有所畏,云何[17]言無畏成就?

答曰:

一智在十處,名為佛成就十力;如一人知十事,隨事受名。是十力,四處出用,是無所畏:是處不是處力、漏盡力,即是初、二無畏;八力雖廣說,是第三、第四無畏。以是故,十力中[18]雖有無畏,別說亦無失。

正遍知者,知一切法不顛倒,正、不邪,如餘過去諸佛,是名三藐三佛陀。如佛告阿難:「一切世間天及人所不能知,佛能遍知故,名三藐三佛陀。」

若有人言:「是法不知。」

問曰:

是何人?

答曰:

是中佛說:「[19]若沙門、婆羅門,若天、若魔、若梵,乃至欲與佛論者。」

論何等法?

有人言:「佛[20]所不說外諸經書,[21]弊迦蘭那、僧佉、韋陀等十八種大經書。」

有人言:「須彌山斤兩,大地深淺,一切草木頭數。」

有人言:「是常無常、有邊無邊十四難,佛不能答。」

有人言:「是法色法、無色法,可見、不可見,有對、無對,有漏、無漏,有為、無為等;佛但知一種道事因緣,是異法種種因緣,佛或不悉知。」

「沙門」者,說出家人;「婆羅門」者,說在家有智人;「天」者,說地天、虛空天;魔者,說六欲天;「梵」者,說梵天王為首,及一切色界;「餘」者,除此更有餘人。

「如實」者,若以現事,若以因緣難。

「乃至不見是微畏相」者,「相」名因緣。我不見小小因緣如法能來破我者,以不見故,至誠言「安立阿[22]梨沙([23]秦言[24]聖主)住處」。

佛至誠言:「我一切漏盡。」若有人言「是漏不盡」[25]者,無有畏也。

何等是漏?漏名三漏:欲漏、有漏、無明漏。復次,漏名六情中出垢心相應心數法。復次,如《一切漏障經》中,分別說七漏。

障道法,名諸有漏業,及一切煩惱、惡道報障;為世間故布施、持戒、修十善道、受諸味禪;略說若能障涅槃,若善、若不善、若無記,是名障道法。

有人言:「道名二法:聖定、聖慧。是二事等,達到涅槃。」

有人言:「三[26]聚道:無漏戒、定、慧。」

有人言:「四法,所謂四聖諦。」

有人言:「出世間五根。」

有言:「六出性。」

有言:「七覺[27]意。」

有言:「八聖道,達到涅槃。」

論議師等言:「一切無漏道,達到涅槃。」

是中若有沙門、婆羅門等來,如實言:「是事不爾。」乃至不見[A1]是微畏相;以不見故,至誠言:「安立[28]阿梨沙住處。」

問曰:

何以故佛至誠言「安立阿梨沙住處」?

答曰:

自功德具足,亦令眾生得安樂利益。若佛自得安樂住處,不能利益眾生,不名「[29]阿梨沙住處」;若但利益眾生,不自具足功德,亦不名「[30]阿梨沙住處」;若自有功德亦利益眾生,以是故至誠言:「我安立阿梨沙住處。」

復次,佛自滅惡,亦滅眾生惡,滅二惡故,第一清淨,妙說法故,安立阿梨沙住處。

復次,四聖諦,三轉十二行,能轉、能分別、顯示、敷演故,至誠言:「我安立阿梨沙住處。」

復次,一切疑悔、邪見能除却故,[31]一切甚深問難悉能解釋故,名安立阿梨沙住處(「阿梨沙」:第一、最上、極高、不退、不却、不沒、具足功德,無所減[A2]少,是名「阿梨沙住處」)。

如是等因緣功德力故,至誠言:「我安立阿梨沙住處。」

「眾中師子吼」者,眾名八眾:沙門眾、婆羅門眾、剎利眾、天眾、四天王眾、三十三天眾、魔眾、梵眾。眾生於此八眾,悕望智慧,是故經中但說是八眾。此中佛師子吼,亦在一切眾中;以是故,此經中言「若復餘眾」。何以故?聞佛音聲者,盡皆是眾。

復次,有人言:「佛獨屏處說法。」以是故說在眾中作是至誠言:「我有十力、四無所畏。」是名眾中師子吼。

復次,佛示我是至誠言:「我為一切世間[1]師,一切智人;諸有疑、不信者悉來,我當解釋。」以是故言眾中師子吼。

「師子吼」者,如師子王,清淨種中生,深山、大谷中住,方頰大骨,身肉肥滿,頭大眼長,光澤明淨,眉高而廣,牙利白淨,口鼻方大,厚實堅滿,齒密齊利,吐赤白舌,雙耳高上,髦髮光潤,上身廣大,膚肉堅著,修脊細腰,其腹不現,長尾利[2]爪,其足安立,巨身大力。從住處出,偃脊[3]頻伸,以口扣地,現大威勢;食不過時,顯晨朝相;表師子王力,以威麞鹿、熊羆、虎豹、野猪之屬;覺諸久睡,降伏高強有力勢者,自開行路而大哮吼。如是吼時,其有聞者,或喜或怖;穴處者隱縮,水居者深入,山藏者潛伏,[4]厩[*]象振[5]鎖狂逸而去,鳥飛空中高翔遠逝。

佛師子亦如是,從六波羅蜜、古四聖種大姓中生,寂滅大山、深濬禪定谷中住,得一切種智[6]頭,集諸善根頰,無漏正見修目光澤,定慧等行高廣眉,四無所畏牙白利,無礙解脫具足口,四正懃堅滿頤,三十七品齒密齊利,修不淨觀吐赤白舌,念慧耳高上,十八不共法髦髮光潤鮮白,三解脫門上身肉堅著,三示現修脊,明行具足腹不現,忍辱腰纖細,遠離行尾長,四如意足安立,無學五根[*]爪利,十種力勢無量,無漏法眾具足身;諸佛三昧王等住處出,四無礙智[7]頻申諸法地中,著無礙解脫口。依是十力[8]廣度眾生時不過,示一切世間天及人晨朝相;顯諸法王德,威諸外道論議師黨邪見之屬;覺諸眾生四諦中睡,降伏吾我著五[9]眾者憍慢力,開異學論議諸邪見道。行邪者怖畏,信正者歡喜,鈍者令利;安慰弟子,破壞外道;長壽諸天久受天樂,則知無常。如是眾生聞四諦師子吼,皆生厭心;厭心故得離,得離故入涅槃。是名「眾中如師子吼」。

復次,佛師子吼及師子吼有差別:師子吼者,眾獸驚怖,若死、若近死苦;佛師子吼,得免死畏。師子吼怖,世世死苦;佛師子吼但今世死,更無後苦。師子吼者,其聲麁惡,物不喜聞,生死怖畏;佛師子吼,其聲柔軟,聞者無厭心,皆深樂,普遍遠聞,能與二種樂:生天樂、涅槃樂。是為差別。

問曰:

佛師子吼亦令聞者生怖,與師子吼有何等異?

答曰:

聞佛師子吼,當時小怖,後大利益。著吾我心者,渴愛世間樂人,常顛倒所縛,邪見心者生怖畏。如《經》中言:佛說四諦,乃至上諸天悉皆怖畏,作是念:「我等無常相、苦相、無我相、空相。何以[10]故?為顛倒心故,著常、樂相。」是為差別。

復次,聞師子吼者,除離欲人,餘者皆怖畏;佛師子吼,求涅槃、離欲[11]人皆怖。師子吼者,善人、不善人皆怖;佛師子吼者,但善人怖。

復次,師子吼,一切時怖[12]畏。佛師子吼[13]雖小怖畏眾生,示世間惡罪,令不樂世間生;觀涅槃功德利益,能除世間種種怖畏;閉惡趣,開善道,能令[14]人[15]到涅槃城。

復次,二十事故,佛語名師子吼,所謂依止十力故,不縮故,不[16]展故,梵音故,未曾有故,能引大眾故,惡魔驚怖故,擾亂魔民故,諸天歡喜故,得出魔網故,斷魔縛故,破魔鉤故,過魔界故,自法增長故,減損他法故,果報不誑故,說法不空故,凡夫人入聖道故,入聖道者得具足漏盡故,隨所應得三乘故。以是故,佛語名師子吼。

是名師子吼總相、別相義。

「轉梵輪」者,清淨故名「梵」;佛智慧及智慧相應法,是名「輪」;佛之所說,受者隨法行,是名「轉」。

是輪以具足四念處為轂,五根、五力為輻,四如意足為堅牢輞,而正懃為密合[17]輪,三解脫為榍,禪定、智慧為調適,無漏戒為塗輪香,七覺意為雜華[18]瓔珞,正見為隨右轉[19]輪,信心清淨為可愛喜,正精進為疾去,無畏師子吼為妙聲。能怖魔輪,破十二因緣節解輪,壞生死輪,離煩惱輪,斷業輪,障世間輪,破苦輪;能令行者歡喜,天人敬慕。是輪無能轉者,是輪持佛法,以是故名「轉梵輪」。

復次,佛轉法輪,如轉輪聖王轉寶輪。

問曰:

佛與轉輪聖王有何相似?

答曰:

如王清淨不雜種中生,隨姓家業成就,眾相莊嚴身;王德具足,能轉寶輪,香湯灌頂,受王位於四天下之首,壞除一切賊法,令無敢違。寶藏豐溢,軍容七寶以為校飾,以四攝法攝取眾生,善用[20]王法,委任貴姓主兵大臣以治國政妙上珍寶樂以布施,[21]有所知念終始無異。

佛法王亦如是。釋迦牟尼、然燈、寶華等佛,諸佛清淨姓中生,先佛威儀行業,具足三十二相以自莊嚴;聖主威德備具,轉真法輪,智慧甘露味灌智首,於三界中尊,破壞一切煩惱賊,學、無學眾歡喜,所結禁戒無敢違者。無量法寶藏具足,七覺分寶莊嚴,八萬四千法聚軍,出世間四攝法以攝眾生,知方便說四聖諦法為法王儀,舍利弗、彌勒等大將善治佛國法,諸無漏根、力、覺種種妙寶樂以布施,深求一切眾生善事為所念堅固,是為相似。

復次,佛於轉輪聖王有殊勝:轉輪聖王不離諸煩惱,佛已永離諸煩惱。轉輪聖王沒在老死泥,佛已出離。轉[A3]輪聖王為恩愛[1]僕,佛已[2]過出。轉輪聖王行生死險道中,佛已過度。轉輪聖王在愚癡闇中,佛住第一光明中。轉輪聖王極自在四天下,佛自在無量無邊[3]世界。轉輪聖王財寶自在,佛心寶自在。轉輪聖王渴樂天樂,佛乃至有頂樂已離。轉輪聖王從他求樂,佛自心生樂。以是故,佛於轉輪聖王為最殊勝。

復次,轉輪聖王手轉寶輪,空中無礙;佛轉法輪,一切世間天及人中無礙、無遮。其見寶輪者,眾毒皆滅;遇佛法輪,一切煩惱毒皆滅。見寶輪者,諸災惡害皆滅;遇佛法輪,一切邪見、疑、悔、災害皆悉消滅。王以是輪治四天下;佛以法輪治一切世間天及人,令得法自在。是為相似。

復次,法輪於寶輪大有殊勝:寶輪,欺誑;法輪,堅實。寶輪,長三毒火;法輪,滅三毒火。寶輪,有漏;法輪,無漏。寶輪,樂五欲樂;法輪,樂法樂。寶輪,結使處;法輪,非結使處。寶輪,有量處行;法輪,無量國行。寶輪,以一心清淨布施故世世可得;法輪,無量阿僧祇劫集一切善業因緣及智慧故得。寶輪,王死後更不轉;佛滅度[4]後,法輪猶轉。寶輪,在一人;法輪,在一切可度者。

復次,「梵」名廣,佛轉法輪十方無不遍故名廣。復次,四梵行心說故名「梵輪」。復次,佛初得道時,梵天王請轉法輪,故名「梵輪」。復次,佛在波羅柰轉法輪,阿若憍陳如得道,聲徹梵天,故名「梵輪」。復次,有人貴梵天,[5]欲令歡喜,故名「梵輪」。以是故名「梵輪」。

問曰:

佛或時名「法輪」,或時名「梵輪」,有何等異?

答曰:

說梵輪、法輪無異。

復次,有人言:「說梵輪者,現四無量心;說法輪者,示四諦法。」

復次,梵輪因四無量心得道是名「梵輪」,依餘法得道是名「法輪」。梵輪示四禪,法輪示三十七品。梵輪示修禪定聖道,法輪示修智慧聖道。

如是等分別梵輪、法輪差別。

問曰:

何法是無畏性?

答曰:

佛初得道時,得一切佛法,十力、四無所畏等。此中未來世得四無所畏智相應法,名無所畏。如布施時,心中思相應捨法生;又如四無量心相應名慈法[6]門。

問曰:

是四無[7]所畏中有何次第?

答曰:

初無畏中,示人知一切法,知一切法故我漏盡,漏盡故知障漏盡法,斷是障法故說道。

復次,初無畏如示藥師[8]一切藥草,第二示一切病滅,第三知禁忌,第四示所應食。

復次,初無畏中說一切種智,第二無畏中說無一切煩惱、習,第三無畏中說法無謬失,第四無畏中所說事辦得至涅槃。

問曰:

如般若波羅蜜[9]中說五[*]眾乃至十力、四無所畏、十八不共法皆空,今云何分別說其相?

答曰:

佛法中不可得空,於諸法無所礙;因是不可得空,說一切佛法、十二部經。譬如虛空無所有,而一切物皆依以長成。

復次,是十力、四無所畏,不以取相著心分別故,但為度眾生,知眾生從是因緣得解脫。譬如藥草,但為差病,不為求[10]藥草相。如《中論》中說:

「若信諸法空, 是則順於理;
若不信法空, 一切皆違失。
若以無是空, 無所應造作,
未作已有業, 不作有作者。
如是諸法相, 誰能思量者?
唯有淨直心, 所說無依止,
離於有無見, 心自然內滅。」
問曰:

聲聞法說十力、四無所畏如是,摩訶衍分別十力、四無所畏復云何?

答曰:

是十力、四無所畏中,盡知、遍知,是摩訶衍中說十力、四無所畏。

問曰:

聲聞法中亦說盡知、遍知,云何言摩訶衍中說盡知、遍知?

答曰:

諸論議師說佛盡知、遍知,非佛自說;今說摩訶衍中十力、四無所畏故,佛自說:「我盡知、遍知。」

復次,為聲聞人說十力、四無所畏,合說四諦、十二因緣等諸聲聞法,皆為到涅槃;今說摩訶衍中十力、四無所畏,合大悲、諸法實相不生不滅說。

問曰:

佛有十力、四無所畏,菩薩有不?

答曰:

有。何者是?一者、發一切智心,堅深牢固力;二者、具足大慈故,不捨一切眾生力;三者、不須一切供養恭敬利故,具足大悲力;四者、信一切佛法,具足生一切佛法及心不厭故,大精進力;五者、一心[1]惠行威儀不壞故,禪定力;六者、除二邊故,隨十二因緣行故,斷一切邪見故,滅一切憶想分別戲論故,具足智慧力;七者、成就一切眾生故,受無量生死故,集諸善根無厭足故,知一切世間如夢故,不厭生死力;八者、觀諸法實相故,知無吾我、無眾生故,信解諸法不出不生故,無生法忍力;九者、入空無相無作解脫門觀故,知見聲聞辟支佛解脫故,得解脫力;十者、深法自在故,知一切眾生心行所趣故,具足無礙智力。是為菩薩十力。

何等為菩薩四無所畏?一者、一切聞持故,諸陀羅尼得故,憶念不忘故,在眾說法無所畏。二者、一切法中得解脫故,一切法藥分別知用故,知一切眾生根故,在大眾中隨應說法無所畏。三者、菩薩常離一切眾畏,不作是念:「十方有來難我者,我不能答。」不見是相,在大眾中說法無所畏。四者、恣一切人來問難者,一一皆答,能斷疑惑,在大眾中說法無所畏。是為菩薩四無所畏。

「四無礙智」者:義無礙智、法無礙智、辭無礙智、樂說無礙智。

「義無礙智」者,用名字、言語所說事,各各諸法相。所謂堅[2]相,此中地堅相是「義」,地名字是「法」,以言語說地是「辭」,於三種智中樂說自在是「樂說」;於此[3]四事中通達無滯,是名「無礙智」。濕相水,熱相火,動相風,心思相,五[*]眾無常相,五受[*]眾無常、苦、空相,一切法無我相。如是等總相、別相,分別諸法亦如是,是名「義無礙智」。

「法無礙智」者,知是義名字,堅相名為地,如是等一切名字分別中無滯,是名為「法無礙智」。所以者何?離名字,義不可得,知義必由於名,以是故次義有法。

問曰:

義之與名為合耶?為離耶?若合名,說火時應燒口;若離,說火時[4]應得水!

答曰:

亦不合,亦不離,古人假為立名以名諸法,後人因是名字識是事,如是各各有名字,是為法。

是名字及義,云何令眾生得解?當以言辭分別莊嚴,能令人解,通達無滯,是名「辭無礙智」。

說有道理,開演無盡,亦於諸禪定中得自在無滯,是名「樂說無礙智」。

第一、第四無礙智,在九地中;第二、第三無礙智,[5]在欲界及梵天上。

第二、第三無礙:世智。第一:十智。第四:九智。是無礙三種:上、中、下;上諸佛,中大菩薩,下大阿羅漢。

問曰:

力、無所畏、無礙,皆是智慧。內有力,外無所畏則具足,何以復說無礙?

答曰:

力、無畏已分別。有人雖無所畏,在大眾中說法而有礙,以是故說四無礙智。得是無礙智莊嚴四無所畏,四無所畏莊嚴十力。

復次,說無所畏,或有疑者言:「云何一人於大眾中得無所畏?」佛以前有十力,後有四無礙智,是故在大眾中說法無所畏。

如是等,分別四無礙智。

問曰:

摩訶衍中有菩薩四無礙智不?

答曰:

有。何者是?

「義無礙智」者,義名諸法實相,不可言說。義、名字、語言,不別異,前、後、中亦如是,是名義。不應離名字、語言別有義,三事等故名為義。

復次,一切諸法義了了知,通達無滯。

是名「義無礙智」。

「法無礙智」者,法名一切義名字,為知義故。

復次,菩薩入是法無礙智中,常信法,不信人;常依法,不依非法。依法者,無非法事。何以故?是人一切諸名字及語言知自相離故。

復次,以是法無礙智分別三乘,雖分別三乘而不壞法性。所以者何?法性一相,所謂無相。是菩薩用是語言說法,知語言空,如響相,所說法示眾生,令信知同法性。所說名字、言語通達無滯。

是名「法無礙智」。

「辭無礙智」者,以語言說名字義,種種莊嚴語言,隨其所應,能令得解。所謂天語、龍、夜叉、揵闥婆、阿脩羅、迦樓羅、摩睺羅伽等非人語;釋、梵、四天王等世主語,人語;一語、二語、多語;略語、廣語;女語、男語;過去、未來、現在語——如是等語言,能令各各得解。自語、他語,無所毀譽。所以者何?是一切法不在語中,語是非實義;若語是實義,不可以善語說不善。但為入涅槃故說令解,莫著語言!

復次,用是語言,能令眾生隨法義行。所以者何?言語皆入諸法實相中。

是名「辭無礙智」。

「樂說無礙智」者,菩薩於一字中能說一切字,一語中能說一切語,一法中能說一切法。於是中所說皆是法、皆是實、皆是真,皆隨可度者而有所益。所謂樂修妬路者為說修妬路,樂祇夜者為說祇夜,樂弊迦蘭陀者為說弊迦蘭陀,樂伽陀、[6]優陀[7]那、阿波陀那,一筑多、闍陀、為頭離、[8]頞浮陀達摩、優波提舍,皆為說是經。

隨一切眾生根樂說:若好信者為說信根,好精進者為說精進根,好懃念者為說念根,好攝心者為說定根,好智慧者為說慧根。如五根等,一切善根亦如是。

復次,二萬一千婬欲人根,為是根故,佛說八萬四千治法根,隨是諸根,樂說治法次第,菩薩樂說。

二萬一千瞋恚人根,為是根故,佛說八萬四千治法根,隨是諸根,樂說治法次第,菩薩樂說。

二萬一千愚癡人根。為是根故。佛說八萬四千治法根,隨是諸根,樂說治法次第,菩薩樂說。

二萬一千等分人根,為是根故,佛說八萬四千治法根,隨是諸根,樂說治法次第,菩薩樂說。

是名「樂說無礙智」。

復次,菩薩用是無礙智,若一劫、若半劫,各各莊嚴說法,亦不壞諸法[1]性相。

是菩薩或隱身不現,而為眾生用一切毛孔說法,隨其所應,不失本行。

是菩薩智慧無量,一切論議師不能窮盡,亦不能壞。是菩薩得是無礙智,轉身受生時,一切五通仙人所有經書、呪術、智慧、[2]技能,自然悉知,所謂四韋陀,六鴦伽呪術,知日月五星經,原夢經,地動,鬼語、鳥語、獸語,四足獸,鬼著人語,國王[4]相占豐儉,日月五星鬪相,醫藥,[5]章,算數,卜,歌舞,[6]伎樂——如是等工巧、[*]技術、諸經盡知,明達過一切人及諸外道;亦不自高,亦不惱他;知是俗事,不為涅槃。

是菩薩成就四無礙智故,色力光明殊於諸梵,諸梵恭敬愛樂尊重,心無所著;為如是等一切諸天所尊重恭敬,亦無所著,但生無常、苦、空、無我心。亦以神通發起諸天,令心渴仰而為說法,無盡無壞,斷除疑悔,令住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是名摩訶衍中菩薩四無礙智力,能度眾生。

是名四無礙智義。

大智度論卷第二十五
↑回到頂端↑
#2228918 - 2024-02-02 23:40:40 大智度論卷第二十六 [Re: yichinyichin]
yichinyichin 離線
飛龍在天
註冊: 2023-12-15
文章數: 468
大智度論初品中十八不共法釋論第四十一(卷第二十六)

聖者龍樹造

後秦龜茲國三藏鳩摩羅什譯

十八不共法者:一者、諸佛身無失,二者、口無失,三者、念無失;四者、無異想,五者、無不定心,六者、無不知已捨;七者、欲無減,八者、精進無減,九者、念無減,十者、慧無減,十一者、解脫無減,十二者、解脫知見無減;十三者、一切身業隨智慧行,十四者、一切口業隨智慧行,十五者、一切意業隨智慧行;十六者、智慧知過去世無礙,十七者、智慧知未來世無礙,十八者、智慧知現在世無礙。

問曰:

是三十六法,皆是佛法,何以故獨以十八為「不共」?

答曰:

前十八中,聲聞、辟支佛有分,於後十八中無分。

如舍利弗能分別諸法,暢演一句,通達無礙,佛讚言「善通法性」;阿泥盧[10]豆天眼第一,如是等諸聲聞皆有分。

於四無所畏有分者,如佛說弟子中能師子吼,第一賓徒羅叵羅埵[11]逝;舍利弗亦自誓言:「我七日七夜,能演暢一義,令無窮盡。」

四分別慧,諸阿羅漢:舍利弗、目揵連、富樓那、阿難、迦栴延等,亦[12]知是義、名字、語言、樂說。

以是故,前十八不名不共。

問曰:

何以故佛「無身失」、「無口失」?

答曰:

佛於無量阿僧祇劫來,持戒清淨故,身、口業無失;餘諸阿羅漢如舍利弗等,極多六十劫,不久習戒故有失。佛無量阿僧祇劫集諸清淨戒成就故、常行甚深禪定故、得一切微妙智慧故、善修大悲心故,無有失。

復次,佛拔諸罪根因緣故,無有失。罪根本因緣有四種:一者、貪欲因緣,二者、瞋恚因緣,三者、怖畏因緣,四者、愚癡因緣;是罪根因緣及習皆已拔。阿羅漢、辟支佛雖拔罪因緣,習不盡故,或時有失。佛於一切法中,遍滿智慧常成就故;若不知,故有失。如舍利弗與五百比丘遊行至一空寺宿,是時說戒日,不知內界、外界事,白佛;佛言:「住處乃至一宿,棄捨則無界。」又異時,舍利弗、目揵連,將五百比丘還時,高聲大聲故,佛驅遣令出,是為口失。又如舍利弗不知等食法,佛言:「食不淨食!」如是等身、口有失。佛諸煩惱習盡故,無如是失。

復次,佛一切身、口業隨智慧行故,身無失、口無失。

如是等種種因緣故,身無失、口無失。

「念無失」者,四念處心長夜善修故;善修甚深禪定,心不散亂故;善斷欲愛及法愛,諸法中心[13]無著故;得第一心安隱處故。若心[14]懅怱怱,念有忘失;佛心無得失,以是故無失。

復次,佛宿命通、明、力三種莊嚴念故,念則成就無失,念多在過去用故。

復次,念根力無邊無盡故,念無失。

復次,佛一切意業隨智慧行故,念無失;一[15]一念隨意行故。

如是等名為念無失。如《天問經》中說:

「何人無過失? 何人不失念?
何人常一心? 應作者能作。
正知一切法, 一切障得脫,
諸功德成就, 唯有佛一人!」
「無異想」者,佛於一切眾生無分別,無遠近異想:是貴可為說,是賤不可為說。如日出普照萬物,佛大悲光明,一切憐愍等度:恭敬者、不恭敬者,怨、親,貴、賤,一切悉等。如客除糞人名尼陀,佛[1]化度之,得大阿羅漢。亦如德護居士,火坑毒飯,欲以害佛;即以其日除其三毒,滅邪見火。如是等無有異想。

復次,佛於舍利弗、彌勒菩薩等順佛法行亦不愛,提婆達多、富羅那、外道六師邪見等亦不憎。是為佛於無量阿僧祇劫修熏心故,是眾生中寶,如真金不可令異。

復次,佛以佛眼,一日一夜各三[2]時,觀一切眾生誰可度者,無令失時;等觀眾生故,無有異想。

復次,佛種種因緣讚善法,種種因緣呵不善法;亦於善於惡心無增減,但為度眾生故有是分別,是為無有異想。

復次,如《一切不行經》中說「佛觀一切眾生如己身,所作已辦,無始、無中、無終」,是名無異想。

復次,佛觀一切眾生及諸法,從本已來至不生不滅,常清淨如涅槃,是名無異想。

復次,不二入法門是諸法實相門;異相即是二法,二法即是邪道。佛是無誑法人,不應行誑法,常行不二入法門;誑法即是異相。

如是等名無異想。

「無不定心」者,「定」名一心不亂。亂心中不能得見實事;如水波[3]蕩不得見面,如風中燈不得好照。以是故說佛無不定心。

問曰:

定名從未到地,乃至滅盡定;入此定中,不能起身業、口業。佛若常定、無不定心者,云何得遊行諸國、具四威儀、為大眾種種因緣譬喻說法?如是事,欲界繫心及梵世不入定,可有是事!

答曰:

「無不定心」者,有種種義。「定」名常攝心善法中住;佛於諸法實相中定,不退[4]失,是名無不定心。

復次,欲界中有定,入是定中可說法;以是故,阿毘曇中說欲界繫四聖種、四念處、四正懃、四如意足、五根、五力、無諍三昧、願智、四無礙智,有如是等妙功德。佛入欲界中定故,名無不定心。諸聲聞、辟支佛從定起,若入無記心、若入[5]善、或退入垢心;佛從定起,入欲界定,初無散亂心時,以是故名無不定心。

復次,如聲聞法,化人說法,化主不說;化主說,化人不說;佛則不爾,化[6]人、化主俱能說法。定心亦應異:聲聞入定則無說;佛在定亦能說法,亦能遊行。如《密迹經》心密中說:「諸佛心常在定中,心亦應說法。」

復次,散亂心法,諸結使,疑、悔等,佛皆無。阿羅漢雖無四諦中疑,一切法中處處有疑;佛於一切法中常定無疑,無不定智慧故。

[7]復次,聲聞有諸煩惱習氣故,有退法故散亂;佛於一切智處中智滿故無亂。如瓶中水滿,則無聲無動。

復次,唯佛一人名不誑法,三堅固人中最上,苦樂心不異。一相異相、生滅相、斷常相、來去相——如是等諸法相,皆是誑法,虛妄和合作法故。佛安立於諸法實相中故心無不定,無不定故心不異。

復次,五種不可思議[8]法中,佛最不可思議。是十八不共法,是佛甚深藏,誰能思議者!以是故,佛無不定心,事必當爾。佛雖常入定,無覺觀麁心,有不可思議智慧故,亦能說法。譬如天樂,隨天所好,種種聲應,是亦無心,亦無識法,以諸天福德因緣故有是。如天樂無心無識而能應物,何況佛有心而不說法!以是故,說佛無不定心。

「無不知已捨」者,眾生有三種受: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苦受生瞋,樂受生愛,不苦不樂受生愚癡。是三種受:苦受生苦,住苦滅樂;樂受生樂,住樂滅苦;不苦不樂受,不知為苦,不知為樂。餘人鈍根故,多覺苦受、樂受,於不苦不樂受中,不覺不知而有捨心,是為癡使所使。佛於不苦不樂受中,知覺生時、覺住時、覺滅時。以是故言「佛無不知已捨心」。

問曰:

此中何等為捨?不苦不樂即是捨耶?為七覺中捨、四無量心中捨名為捨?

答曰:

不苦不樂即是捨,二處捨亦是捨。何以故?餘人於不苦不樂受中,不覺念念中生時、住時、滅時,久遠乃覺。佛念念中盡皆了知。

七覺中捨,若心正等不沒不[9]掉,是時應捨;若沒時,行精進想;若[*]掉時,行攝心想。諸聲聞、辟支佛,或時錯攝心、[*]掉心,未平等便捨。佛於念念心中麁細深淺無不悉知,知已而捨。

問曰:

若爾者,佛何以為難陀說,告諸比丘「難[10]陀[11]諸受生時覺、住時覺、滅時覺;諸想、諸覺亦如是」?

答曰:

覺有二種:

一者、覺心中苦受生知苦受生,苦受住知苦受住,苦受滅知苦受滅;樂受生知樂受生,樂受住知樂受住,樂受滅知樂受滅;不苦不樂[1]受亦如是。但能知是總相,不能別相知。

二者、念念中苦、樂、不苦不樂受中,悉覺悉知;念念中心數法,無不知而過。以是故說「佛無不知已捨」。

復次,佛或時捨眾生,入甚深禪定一月、二月。有人疑:「佛為度眾生故出世,何以故常入定?」佛言:「我種種因緣知故捨,非是無知已捨。」

問曰:

何等是知已捨因緣?

答曰:

於大眾中疲厭故小息。

復次,佛世世常愛遠離行。若菩薩在母胎,母亦樂遠離行,去城四十里,嵐鞞尼林中生;得道時,漚樓頻螺林中,獨在樹下成佛;初轉法輪時,亦在仙人住處鹿林中;入涅槃時,在娑羅林雙樹下。長夜樂行遠離,以是故佛入禪[2]定。

復次,佛常捨心成就,故入禪定。

復次,佛遠離憒閙及雜語處,亦自觀諸佛功德藏,亦受第一清淨樂,故入禪定。

復次,佛說法已,常教諸比丘當坐禪,無令後悔。口之所說,身亦自行,故[3]入禪定。

復次,厭惡供養故,知眾生應得度者,入禪定作[4]化人往度。

復次,有眾生定少慧多者,身示行禪以教化之。

復次,有人常見佛生厭想故,小遠離,令其飢虛故。

復次,佛欲為諸天說法,故在閑靜處。

復次,佛為後世作法故坐禪。又佛自轉法輪已,以事付弟子故,入禪定。

復次,現二種道攝眾生故:一者、禪定,二者、智慧。佛在大眾說法,為現智慧;靜處攝心,為現禪定。

復次,眾生於六塵中三種行:見好色生喜樂,見惡色生憂苦,見不苦不樂色生捨心;乃至法亦如是。佛於六塵中自在,於喜[5]樂、苦處能生捨心,如「聖如意」中說。

如是等種種因緣故入禪定,非不知已捨。

「欲無減」者,佛知善法恩故,常欲集諸善法故,欲無減。修習諸善法,心無[6]厭足故,欲無減。譬如一長老比丘目闇,自縫僧伽梨,針[7]絍脫;語諸人[*]言:「誰樂欲福德者,為我[*]絍針?」爾時,佛現其前語言:「我是樂欲福德無[*]厭足人,持汝針來。」是比丘斐[8]亹見佛光明,又識佛音聲,白佛言:「佛無量功德海,皆盡其邊底,云何無厭足?」佛告比丘:「功德果報甚深,無有如我知恩分者;我雖復盡其邊底,我本以欲心無厭足故得佛,是故今猶不息;雖[9]更無功德可[10]得,我欲心亦不休!」諸天世人驚悟,佛於功德尚無厭足,何況餘人!佛為比丘說法,是時肉眼即明,慧眼成就。

問曰:

如佛[11]甞斷一切善法中欲,今云何言「欲無減」?

答曰:

言「斷一切善法中欲」者,是未得欲得、得已欲增;佛無如是欲。佛一切功德具足,無不得者,亦無增益。今言「欲」者,如先說:佛雖具得一切功德,欲心猶不息。譬如馬寶雖到至處,去心不息,至死不已;[12]佛寶亦如是。又如劫盡[13]大火,燒三千大千世界悉盡,火勢故不息;佛智慧火亦如是,燒一切煩惱,照諸法已,智慧相應欲亦不盡。

復次,佛雖一切善法功德滿足,眾生未盡故,欲度不息。

問曰:

若佛欲度眾生未息,何以入涅槃?

答曰:

度眾生有二種:或有現前得度,或有滅後得度。如《法華經》中說「藥師為諸子合藥,與之而捨」,是故入涅槃。

復次,有眾生鈍根德薄故,不能成大事,但可種福德因緣,是故入涅槃。

問曰:

佛滅度後,亦有得阿羅漢者,何以言但可種福德因緣?

答曰:

雖有得阿羅漢者,少不足言。如佛一說法時,十方無量阿僧祇眾生得道,佛滅[14]度後不爾。譬如大國征伐,雖少有所得,不名為得。以是故,雖眾生未盡而入涅槃。

復次,摩訶衍《首楞嚴經》中說:「[15]佛於莊嚴世界,壽七百阿僧祇劫,度脫眾生。」以是故說佛欲無減。

「精進無減」者,如「欲」中說:欲義即是精進。

問曰:

若爾者,無有十八不共法。

復次,「欲」[16]以「精進」心數法中各別,云何言「欲即是精進」?

答曰:

「欲」為初行,欲增長名「精進」。如佛說:「一切法欲為根本。」欲如人渴欲得飲,精進如因緣方便求飲。欲為心欲得,精進為成其事。欲屬意業,精進屬三業。欲為內,精進為外。如是等差別。

復[17]次,是精進諸佛所樂,如釋迦牟尼佛精進力故,超越九劫,疾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復次,如說:一時,佛告阿難:「汝為諸比丘說法,我背痛小息。」爾時,世尊四[18]襞欝多羅僧敷下,以僧伽梨枕頭而臥。是時阿難說七覺義,至精進覺,佛驚起坐,告阿難:「汝讚精進義?」阿難言:「讚!」如是至三。佛言:「善哉!善哉!善修精進,乃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何況餘道!」以是義故,佛精進無減,病時猶尚不息,何況不[1]病!

復次,佛為度眾生故,捨甚深禪定樂,種種身、種種語言、種種方便力度脫眾生。或時[2]遇惡險道;或時[3]食惡食;或時受寒熱;或時值諸邪難[4]聞,惡口罵詈,忍受不厭。佛世尊雖於諸法中自在,而行是事,不生懈怠。

如佛度眾生已,於薩羅林中雙樹下臥。梵志須跋陀語阿難:「我聞一切智人今夜當滅度,我欲見佛!」阿難止之言:「佛為眾人廣說法,疲極!」佛遙聞之,告阿難:「聽須跋陀入,是我末後弟子。」須跋陀得入,問佛所疑,佛隨意說法,斷疑得道,先佛入無餘涅槃。諸比丘白佛言:「世尊!甚為希有!乃至末後憐愍外道梵志,而共語言。」佛言:「我非但今世末後度,先世未得道時亦末後度。乃往過去無量阿僧祇劫,有大林樹多諸禽獸,野火來燒,三邊俱起,唯有一邊而隔一水,眾獸窮逼,逃命無地。我爾時為大身多力鹿,以前腳跨一岸,以後腳[5]距一岸,令眾獸蹈[6]背上而[7]渡,皮肉盡壞,以慈愍力,忍之至死。最後一兔來,氣力已竭,自強努力,忍令得過;過已[*]背折,墮水而死!如是久有,非但今也。前得度者,今諸弟子;最後一兔,須跋陀是。」

佛世世樂行精進,今猶不息,是故言「精進無減」。

「念無減」者,於三世諸[8]法,一切智慧相應故,念滿足無減。

問曰:

先已說「念無失」,今復說「念無減」。「念無失」、「念無減」,為一?為異?若一,今何以重說?若異,有何差別?

答曰:

「失念」名誤錯;「減」名不及。「失念」名威儀俯仰、去來法中失念;「無減」名住禪定神通,念過去、現[9]在世通達無礙。

問曰:

何以故念無減獨是佛法?

答曰:

聲聞、辟支佛,善修四念處故念牢固;念雖牢固,猶亦減少,礙不通達。如「宿命智力」中說:「聲聞、辟支佛,念宿命極多八萬劫,於廣有減。」亦於見諦道中,不能念念分別。佛於念念中皆分別三相,佛心無有一[10]法而不念者,以是故,獨佛有念無減。

復次,宿命智力隨念知,佛於是中有力;聲聞、辟支佛尚無是念力,何況餘人!

復次,佛以一切智無礙解脫守護念,是故無減。

如是等因緣故,佛念無減。

「慧無減」者,佛得一切智慧故,慧無減。三世智慧無礙故,慧無減。

復次,十力、四無所畏、四無礙智成就故,慧無減。

復次,譬如[11]酥油豐饒、燈炷清淨,光明亦盛;佛亦如是,三昧王等諸三昧禪定油、念無減清淨炷,是因緣故,慧光明無量無減。

復次,從初發心無量阿僧祇劫,集一切智慧故,深心為法故,頭目髓腦,悉捨內外所有而布施;入火投山,剝皮釘身,如是等無苦不[12]受,一心為集智慧故,慧無減。

復次,佛智慧以一切功德、持戒、禪定等助成故,慧無減。

復次,世世求一切經書,世俗法、佛法,麁細、善不善,悉皆學知故,慧無減。

復次,從十方無量諸佛所,聞法、讀誦、思惟、修習、問難故,慧無減。

復次,為一切眾生故、為增益一切善法故、破一切處無明故,慧無減。

復次,是智慧實知諸法相不生不滅、不淨不垢、無作無行;不分別是智、非智,知諸法一等,清淨如虛空,無染無著;不以二法故得不二入法相,不二入法相無量無邊,以是故慧無減。

如是等種種因緣,慧無減。

「解脫無減」者,解脫有二種:有為解脫,無為解脫。

有為解脫名無漏智慧相應解脫,無為解脫名一切煩惱[13]習[14]都盡無餘。佛於二解脫無減。何以故?聲聞、辟支佛智慧不大利故、煩惱不悉盡故,智慧有減;佛智慧第一利故、煩惱習永盡無餘故,解脫無減。

復次,如「漏盡力」中說,佛與聲聞解脫有差別。佛得漏盡力故,解脫無減;二乘無力故有減。

「解脫知見無減」者,佛於諸解脫中,智慧無量無邊清淨故,名解脫知見無減。

問曰:

佛一切法中無減,何以故但六事中無減?

答曰:

一切自利他利中,四事能具足:「欲」,求一切善法之根本;「精進」,能行;「念」,能守護,如守門人,善者聽入,惡者遮;「慧」,照一切法[15]門,斷一切煩惱。用是四法,事得成辦。

是四法果報有二種:一者、解脫,二者、解脫知見。「解脫」義如先說。「解脫知見」者,[16]固是解脫知見,知是二種解脫相:有為、無為解脫。知諸解脫相,所謂時解脫、不時解脫,慧解脫、俱解脫,壞解脫、不壞解脫,八解脫,不可思議解脫,無礙解脫等。分別諸解脫相,牢固、[17]不牢固,是名解脫知見無減。如「念佛」中,佛成就五無學眾;解脫知見眾,此中應廣說。

問曰:

解脫知見者,但言「知」,何以復言「見」?

答曰:

言「知」、言「見」,事得牢固;譬如繩,二合為一則牢[18]固。

復次,若但說「知」,則不攝一切慧。如《阿毘曇》所說:「慧有三種:有知非見,有見非知,有亦知亦見。有知非見者,盡智、無生智、五識相應智。有見非知者,八忍、世間正見、五邪見。有亦知亦見者,餘殘諸慧。」若說「知」則不攝「見」,若說「見」則不攝「知」,是故說「知」、「見」則具足。

復次,如從人誦讀,分別籌量是名「知」;自身得證是名「見」。譬如耳聞其事,猶尚有疑,是名「知」;親自目覩,了了無疑,是名「見」。解脫中「知」、「見」亦如是差別。

復次,有人言:「阿羅漢自於解脫中疑,不能自了是阿羅漢、非阿羅漢。」以是故,佛為破如是邪見故,說諸聖人於解脫中亦知亦見。

諸阿羅漢雖得解脫知見,解脫知見有減:不得一切智故,上上智慧根不成就故,諸法念念生滅時不知別相分別故。佛上上智慧根成就、知諸法念念別相生滅故,解脫知見無減。

復次,法眼清淨,具足成就故,如「法眼義」中說。

知是眾生「空解脫門」入涅槃,是眾生「無相解脫門」入涅槃,是眾生「無作解脫門」入涅槃;知是眾生觀「五眾門」、「十二入」、「十八界」,如是種種法門得解脫。

佛於解脫知見盡知遍知,是故說佛解脫知見無減。

「一切身業、一切口業、一切意業隨智慧行」者,佛一切身、口、意業,先知然後隨[1]智慧行。

諸佛身、口、意業,一切行無不利益眾生,故名先知然後隨[2]智慧行。如經中說:「諸佛乃至出息入息利益眾生,何況身、口、意業故作而不利益!諸怨惡眾生,聞佛出入息氣香,皆得信心清淨,愛樂於佛;諸天聞佛氣息香,亦皆捨五欲,發心修善。」以是故言身、口、意業隨智慧行。

聲聞、辟支佛無是事。心故作善,然後身、口業善;意業或時無記,不隨智慧而自生,何況餘人!如憍梵波[3]提比丘,雖[4]得阿羅漢,自食吐而更食,是業不隨智慧。又如摩頭波斯咤比丘阿羅漢,跳上梁[5]棚,或壁上、樹[6]上。又如畢陵伽婆蹉罵恒神言:「小婢!」如是等身、口業,先無智慧,亦不隨智慧行。佛無是事。

問曰:

若爾[7]者,佛或時身、[8]口業亦似不隨智慧行。

何以故?

入外道眾中說法,都無信受者。

又復一時在大眾中說法,現胸[9]臆示尼揵子。

又復為人疑不見二相故,在大眾中現舌相、陰藏相。

又復罵諸弟子:「汝狂愚人!」罵提婆達:「汝是狂人、死人、嗽唾人!」

佛結戒,八種鉢不應畜,聽比丘用二種鉢:若瓦、若鐵,而自用石鉢。

有時外道難問,佛默然不答。

又佛處處說有我,處處說無我;處處說諸法有,處處說諸法無。

如是等身、口業似不隨智慧行;身口業不離意業,意業亦應有不隨智慧行,云何言常隨智慧行?

答曰:

是事不然!於是諸事,皆先有智慧,然後諸業隨智慧行。何以故?

佛入外道眾中,雖知今世不信不受,以種後世大因緣故。

又復為止外道謗言「佛自高[10]憍」,以是故自往入其眾中。

又外道言:「佛自言有大悲普濟一切,而但自為四眾說法,我等亦是出家求道,而不為說!」

又如此經,佛往外道眾中說法,不言不信受。佛遙見外道大會,高聲論[11]議,欲至餘處,迴往趣之。論議師輩遙見佛來,自語其眾:「汝等皆[12]默!佛是樂[13]寂靜人,見汝等靜[*]默,或能來[14]此。」眾即[*]默然。佛入其眾,說婆羅門三諦,外道眾皆[*]默然。佛作是念:「狂人輩皆為惡魔所覆;是法微妙,乃至無有一人試作弟子者。」作是念已,從坐而去。是人魔蔽得離,便自念:「我等得聞妙法,云何不以自利?」即皆往詣佛所,為佛弟子,得道離苦。

復次,外道弟子難其師故,不敢到佛所,是故佛自入其眾[15]中。眾得聞法,信受堅固,不復難師,得為弟子,或得道跡。

如是等,有種種智慧因緣,是故往入外道眾。

復次,薩遮祇尼揵子,銅鍱[16]絡腹,自誓言:「無有人得我難而不流汗破壞者!大[17]象乃至樹木瓦石,聞我難聲,亦皆流汗!」作是誓已,來至佛所,與佛論議。佛質問之,皆不能得答,汗流淹地,舉體如漬。佛告尼揵:「汝先誓言,無有聞我難者而不流[18]汗,汝今汗流淹地;汝試觀佛,見有汗相不?」佛時脫欝多羅僧示之言:「汗在何處?」

復次,有人言:「或有頭汗身不汗者,佛頭雖不汗,身必有汗。」以是故,佛脫欝多羅僧示其身;因是外道大得信向,皆入佛法中。是智慧因緣身業隨行。

「佛現舌相、陰藏相」者,有人疑佛身二相,而是人應得道,疑故不得,以是故現二相。

出舌覆面,舌雖大,還入口中而亦無妨,見者疑斷。有人見出舌相,若生輕慢心,出舌如小兒相。見還入口,說法無妨,便起恭敬,歎未曾有!

有人疑佛陰藏不現,爾時世尊化作寶[*]象、寶馬,指示之言:「陰藏相不現,正如是。」

有人言:「佛出陰藏相,但示一人,斷其疑故。」

論議師輩言:「佛大慈悲心,若有人見佛陰藏相,能集善根,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1]心,及能大歡喜信敬心生者,皆令得見,斷其疑心;除是,皆不得見!」

佛以大悲為度眾生故,從三種覆出,暫現如電光;是眾生見已,信佛有大悲心,實於戒法不取不著。如是等因緣故現二相,非戲非無羞。

佛苦切語諸比丘,汝「狂愚人」者,苦切語有二種:一者、垢心瞋罵,二者、憐愍眾生,欲教化故。離欲人無有垢心瞋罵,何況佛!佛憐愍教化故,有苦切語;有眾生軟語善教,不入道檢,要須苦切麁教,乃得入法。如良馬見鞭影便去,鈍驢得痛手乃行。亦如有[2]瘡,得軟藥唾呪便差;有[*]瘡,刀破出其惡肉,塗以惡藥乃愈者。

復次,苦切語有五種:一者、但綺語;二者、惡口亦綺語;三者、惡口亦綺語、妄語;四者、惡口亦綺語、妄語、兩舌;五者、無煩惱心苦切語:為教弟子分別善不善法故,拔眾生於苦難地故。具四種惡語者,其罪重;三、二、一,轉轉輕微。佛弟子白衣得初道、若二道,使令奴婢故有惡口,非不善道。攝律儀有二種:若綺語,若惡口、綺語。阿那含、阿羅漢無煩惱起惡口,但以淨心須惡言教化故惡口、[3]綺語。阿那含、阿羅漢尚無煩惱所起惡口,何況佛!

復次,佛若有苦切語,不應疑、不應難,謂佛惡心起苦切語。所以者何?佛惡心久已滅,但以深心念眾生,如慈父教子,雖有苦言,為成就子故,非是惡心。佛為菩薩時,三毒未盡,作仙人名羼提,被惡王截其耳、鼻、手、足,而不生惡心、不出惡言。爾時未得道,尚無惡心,何況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三毒已盡,於一切眾生大慈悲具足,云何疑佛有惡心苦切語!

復次,佛若言「狂愚人」,是軟語、實語。所以者何?三毒發故,名為狂愚。亦以善事利益而不肯受,不解佛心、不受佛語,是為狂愚。

復次,佛內常行無我智慧,外常觀諸法空,如是者云何有惡口?是眾生不解佛心故,求佛語短;若眾生解佛以深心憐愍者,假令教入大火,即時歡[4]樂而入,如人熱悶時入清涼池,何況但語而不受?眾生為惡魔覆故不知佛以深心念之,是故不受佛語;以是故,[5]佛言汝是狂愚人。

復次,有人得苦切語,便歡喜言:「親愛我故如是言!」以是故,佛言「狂愚人」。

佛語提婆達:「汝狂人、死人、嗽唾人。」

「狂人」者,以提婆達罪重,當入阿鼻地獄,故三種苦[6]切語。

「死人」者,似人而不能集諸善法故,亦以提婆達剃頭法服,似如聖人,內無慧命,故名死人。如死人種種莊嚴,轉轉爛壞,終不可令活。提婆達亦如是,佛日日種種教化,惡心轉劇,惡不善法日日轉增,乃至作三逆罪,[7]以是故,名為死人。

「嗽唾人」者,提婆達貪利養故,化作天身小兒,在阿闍[8]貰王抱中,王嗚其口與唾令嗽,以是故,名嗽唾人。

問曰:

提婆達得禪定,已離欲,云何復嗽他唾?

答曰:

是人惡心亦深,其根亦利;離欲故能變化,嗽唾時便失,利根故求時便得,以是故,名嗽唾人。

狂義如先說。

復次,以提婆達白佛:「佛已老矣,常樂閑靜,可入林中以禪自娛,僧可付我!」佛言:「舍利弗、目揵連等有大智慧,善軟清淨人,尚不令僧屬,何況汝狂人、死人、嗽唾人!」

如是等因緣故,佛於諸法雖無所著,而為教化故,現苦切語。

「[9]佛不聽比丘用八種鉢」者,金銀等寶鉢,以寶物人貪故,難得故;貪著故,不聽畜此寶物,乃至不得手舉;名寶亦不得畜,若作淨施得用,價不貴故。木鉢受垢膩,不淨故不聽畜。三種鉢無如是事。

問曰:

瓦、鐵鉢皆亦受垢膩,與木鉢無異,何以聽畜?

答曰:

瓦、鐵鉢不熏亦不聽,以熏不受垢膩故。石有麁細,細者[10]亦不受垢膩故,世尊自畜。所以不聽比丘畜者,以其重故;佛乳[11]哺力勝一萬白香[*]象,是故不以為重;慈愍諸比丘故不聽。

問曰:

侍者羅陀、彌[12]喜迦、須那[13]利羅多、那伽[14]娑婆羅、阿難等,常侍從世尊,執持應器,何以不憐愍?

答曰:

侍者雖執持佛鉢,以佛威德力故,又恭敬尊重佛故,不覺為重;又阿難身力亦大故。

復次,以細石鉢難得故,麁者受垢膩故,不聽用。

佛鉢四天王四山頭自然生故,餘人無此自然鉢;若求作甚難,多所[15]妨廢,是故不聽。

又欲令佛與弟子異故,佛用石鉢。又如國王,人所尊重,食器亦異。有人見佛鉢異,倍加尊重供養,信心清淨。

問曰:

若鉢應異,衣何以同?

答曰:

佛衣亦異。佛初成道時,知迦葉衣,應佛所著,迦葉衣價直十萬兩金。次後耆域上佛[16]深摩根羯簸衣,價亦直十萬兩金;佛勅阿難持此衣去割截作僧伽梨,作已,佛受著,是為異。

問曰:

佛因是告諸比丘:「從今日,若有比丘一心求涅槃背捨世間者,若欲[1]著,聽著價直十萬兩金衣,亦聽食百味食。」衣異而後聽,鉢獨不聽?

答曰:

我先已說石鉢因緣,今當更說。佛鉢不從人受。佛初得道,欲食時須器,四天王知佛心念,持四鉢上佛;三世[2]諸佛法,皆應四天王上鉢。爾時未有眾僧,云何言聽?後若聽,無人與石鉢;又閻浮提不好石鉢,故無人與。

復次,佛說比丘常應覆功德,若受石鉢,人謂從天龍邊得。若令人作,其工既難,又恐人言:「此比丘欲與佛齊功。」

所以[3]聽衣者,若有人言:「佛在僧中,受檀越好衣獨著,而不聽比丘。」是故佛聽著。比丘亦自無著者,以施者難有、著者難得故。若不清淨比丘,人所不與;清淨比丘,少欲知足故不著。

佛斷人疑,故聽著衣;鉢中無望,是故不聽。

問曰:

如經[4]中說「佛金剛身,不恃仰食」,何以畜鉢?

答曰:

佛法有二道:一者、聲聞道,二者、佛道。聲聞法中,佛隨人法有所食噉;摩訶衍法中,方便為人故,現有所噉,其實不食。

問曰:

云何是方便?

答曰:

佛欲度人,示行人法。若不爾者,人以佛非人,我等云何能行其法?

復次,有人因布施得度,為是人故,佛受其食,便作是念:「我食得助益佛身。」心大歡喜。以歡喜故,信受佛語。如大國[5]主,臣下請食,王雖不須,為攝彼人故,多少為食,令其歡喜。如是等因緣,佛現受食。

問曰:

若佛不食,所受者在何處?

答曰:

佛事不可思議,不應致問!

復次,有人得佛食而度者,有聞聲、見色、觸身、聞香而得度。須食得度者,佛以食與之。如《密迹金剛經》說:「佛以食著口中,有天求佛道者,持至十方施之。」

問曰:

若爾者,[6]今僧中說,佛食無有眾生能食者,此義云何?

答曰:

佛不與者,無有能食;今佛施之,是故得食。何以知之?佛食馬麥時以食與阿難;[7]又沙門二十億[8]耳以好羹上佛,佛以殘羹與頻婆娑羅王。以是故,知佛受已,與則得食,不與則不能消。

復次,為佛設食,佛未食者,人不能消;已食殘者,佛與能消。

以是故,雖實不食,為度人故,現受食、畜鉢。

「佛不答十四難」者,佛有四種答:一者、定答,二者、分別義答,三者、反問答,四者、置答。此十四難,法應置答。

又復若有所利益事則答;外道所問,不為涅槃,增長疑惑,故以置答。知必有所益者,分別為答;必無所益,置而不答。以是因緣故知,佛是一切智人。

復次,若佛說三種法:有為法、無為法、不可說法,則為已說一切法竟。

復次,是諸外道依止常見、依止滅見故,問以常、滅;實相無故,佛不答。如外道所見常相、無常相,無是事。何以故?外道取相,著是常、滅故;佛雖說常、無常相,但為治用故。

復次,若人說無者為有、有者為無,如是人則是過罪,佛不答則無咎。如日照天下,不能令高者下、下者高,但以顯現而已;佛亦如是,於諸法無所作,諸法有者說有,無者說無。如說:「生因緣老死,乃至無明因緣諸行,有佛無佛,是因緣法相續常在世間;諸佛出世,為眾生顯示此法。」

復次,若答常、滅,則為有咎。如問:「石女、黃門兒,修短、黑白、何類?」此問則不應答。十四難亦如是,但以「常、滅」為本故問,無「常、滅」故佛不答。

如是等種種因緣故,佛不答十四難,無咎。

「佛處處說有我,處處說無我」者,若人解佛法義、知假名者,說言「有我」;若人不解佛法義、不知假名者,說「無我」。

復次,佛為眾生欲墮斷滅見者,說言:「有我受後世罪福。」若人欲墮常見者,為說言:「無[A1]我、無作[A2]者、受者,離是五眾假名,更無一法自在者。」

問曰:

若爾者,何等為實?

答曰:

無我是實。如法印中說:「一切作法無常,一切法無我,寂滅是安隱涅槃。法印,名為諸法實相。」若人善根未熟、智慧不利,佛不為說是深無我法;若為說,眾生即墮斷滅見中。

問曰:

若爾者,如「迦葉問」中,佛說:「我是一邊,無我是一邊,離此二邊,名為中道。」今云何言「無我是實,有我為方便說」?

答曰:

說無我有二種:一者、取無我相,著無我;二者、破我,不取無我,亦不著無我,自然捨離。如先說無我,則是邊;後說無我,是中道。

復次,佛說有我、無我有二因緣:一者、用世俗說故有我,二者、用第一實相說故無我。

如是等說有我、無我無咎!

「佛處處說諸法有,處處說諸法無」[9]者。

問曰:

不應別說有、無。有,即是有我;無,即是無我;何以更說?

答曰:

不然!佛法有二種空:一者、眾生空,二者、法空。說無我,示眾生空;說無[10]有法,示法空。

說有我,示知假名相,不著我者說有我;於五眾中著我相者,為破是著我,故說但有五眾,無常、苦、空、無我,寂滅涅槃是名有。

復次,有二種斷見:一者、無後世受罪福苦樂者,為說有我,從今世至後世受罪福果報。[1]二者、一切法皆空無,著是邪見;為是眾生故,說有一切法,所謂有為、無為法。

復次,不大利根眾生,為說無我;利根深智眾生,說諸法本[2]末空。何以故?若無我則捨諸法,如說:

「若了知無我, 有如是人者,
聞有法不喜, 無法亦不憂。」
說我者,一切法所依止處;若說無我者,一切法無所依止。

復次,佛法二種說:若了了說,則言一切諸法空;若方便說,則言無我。是二種說法,皆入般若波羅蜜相中。以是故,佛經中說:「趣涅槃道,皆同一向,無有異道。」

復次,有我、有法,多為在家者說,有父母、罪福、大小業報。所以者何?在家人多不求涅槃故,著於後[3]世果報。為出家人,多說無我、無法。所以者何?出家人多向涅槃故。求涅槃者,不受一切法故,自然滅是涅槃。

復次,有人信等諸根未成就故,先求有所得,然後能捨;為是人故,佛說諸善法,捨諸惡法。有人信等諸根成就故,於諸法不求有所得,但求遠離生死道;為是人故,佛說諸法空無所有。

此二皆實。如無名指,亦長、亦短,觀中指則短,觀小指則長,長短皆實;有說、無說亦如是。說有,或時是世俗,或時是第一義;說無,或時是世俗,或時是第一義。佛說是有我、無我,皆是實。

問曰:

若是二事皆實,佛何以故多讚嘆空而毀[4]訾有?

答曰:

空無所有,是十方諸佛、一切賢聖法藏,如《般若波羅蜜.囑累品》中說:「般若波羅蜜是三世十方諸佛法藏。」般若波羅蜜,即是無所有空。佛或[5]時說有法,為教化眾生故,[6]久後皆當入無所有法藏中。

問曰:

若爾者,云何《般若波羅蜜》言「若觀五眾空無所有,非是道」?

答曰:

是《般若波羅蜜》中,說有、無皆無。如《長[7]爪梵志經》中說三種邪見:一者、一切有,二者、一切無,三者、半有半無。佛告長[*]爪梵志:「是一切有見,為欲染,為瞋恚、愚癡所縛。一切無見,為不染、不瞋、不癡[8]故所不縛。半有半無,有者,同上有縛;無者,同上無縛。於三種見中,聖弟子作是念:『若我受一切有見,則與二人共諍,所謂一切無者、半有半無者。若我受一切無見,亦與二人共諍,所謂一切有者、半有半無者諍。若我受半有半無者,亦與二人共諍,所謂一切無者、一切有者。鬪諍故相謗,相謗故致惱;見是諍謗惱故,捨是無見,餘見亦不受,不受故即入道。』」

若不著一切諸法空,心不起諍,但[9]除結使,是名為實智。若取諸法空相起諍,不滅諸結使,依止是智慧,是為非實智。

如佛所[10]說,為度眾生故有所說,無不是實;但眾生於中有著、不著故有實、不實。

如是種種因緣故,佛身、口、意業無有過失。是故說佛身、口、意先知,然後隨智慧行。

問曰:

初說「身無失、口無失、念無失」,今復說「身、口、意業隨智慧行」,義有何差別?

答曰:

先三種無失,不說因緣;今說因緣,隨智慧行故不失。若先不籌量,而起身、口、意業,則有失;佛先以智慧起身、口、意業,故無失。

復次,佛成就三種淨業、三種寂[11]靜業、三不護業。有人疑言:「佛何因緣成就如是業?」以是故佛言:「我一切身、口、意業,先以智慧,然後隨智慧行。」

「佛以智慧知過去、未來、現在世,通達無礙」者,此三種智慧,於三世通達無礙故,三業隨智慧行。

問曰:

過去諸法已滅已盡,無所復有;未來世諸法,今不來不生,未和合;現在乃至一念中無住時,云何能知三世通達無礙?

答曰:

佛說過去、未來、現在,通達無礙,此言豈虛?

復次,若無過去、未來,但有現在一念頃,佛亦不得成就無量功德。如十種智是十力,是時亦不得一心有十智。若爾者,佛亦不得具足十力。以是因緣故,知有過去、未來。

問曰:

若過去、未來、現在皆有者,何等是無?佛說四諦,苦諦觀無常等相,無常名生滅、敗壞、不可得;若過去法今實有,不名為無常、敗壞、不可得。

復次,若過去、未來、現在皆有者,便墮常。何以故?是法在未來世中定有,轉來現在,從現在轉入過去;如人從一房入一房,不名失人?

答曰:

若不失,有何咎?

問曰:

若無無常,無罪無福,無生無死,無縛無解。

「罪」名殺等十不善道,若無無常,無殺等罪。如「分別邪見」中說:「刀在身七分中過,無所惱害。」

「福」名不殺等十善道。

「無常」名分別生死;若無無常,亦無[1]生死,亦無縛亦[2]無解。如是等無量過咎!

答曰:

諸法三世各各有相:過去法有過去相,未來法有未來相,現在法有現在相。若過去、未來有現在相者,應有是難;而今過去、未來、現在各自有相。

復次,若實無過去、未來,亦無出家律儀。所以者何?若現在惡心中住,過去復無戒,是為非比丘。又賢聖人心在世俗中,是時應當是凡夫!無過去、未來、現在道故。如是亦無五逆等諸[3]罪。所以者何?是五逆罪業已過去,及死時入地獄,是五逆罪未來,無業故無報;現在身不為逆罪,若無過去,則無逆罪;若無逆罪,何有餘罪?福亦如是。若無罪福,是為邪見,與禽獸無異!

復次,我不說:「過去、未來如現在相有。」我說:「過去雖滅,可生憶想,能生心心數法;如昨日火滅,今日可生[4]憶想念,不可以憶想念故火便有。若見積薪,知當然火,亦生心想念;明日火如過去火,不可以今心念火火便有;未來世事亦如是。」

現在心,雖一念時不住,相續生故,能知諸法。內以現在意為因,外以諸法為緣,是因緣中生意識,用意識自在知過去、未來、現在法;但不自知現在心心數法,餘者悉知。

問曰:

《般若波羅蜜.如相品》中,「三世一相,所謂無相」,云何言佛智慧知三世通達無礙?

答曰:

諸佛有二種說法:先分別諸法,後說畢竟空。若說三世諸法,通達無礙,是分別說;若說三世一相無相,是說畢竟空。

復次,非一切智人,於三世中智慧有礙;乃至觀世音、文殊師利、彌勒、舍利弗等諸賢聖,於三世中智慧皆有礙。以是因緣故,說佛智慧於三世中通達無礙,不為空事故說。

復次,有人於三世中生邪見,謂過去法及眾生有初、無初。若有初,則有新眾生;諸法亦無因無緣而生。若無初亦無後,若無初、無後,中亦無。初名有中、有後,無前;後名有初、有中,[5]無後;中名有初、有後。若眾生及諸法無初,亦無中、無後;若無三世,則都無所有。

復次,若無初,云何有一切智人?

破如是等邪見故,說三世諸法一相,所謂無相,不為破三世佛智慧。

問曰:

無相是為有邊!

答曰:

若無相,即是無邊。不可說、不可難法,云何言有邊?若無相中取相,非是無相。是無相名為不可得空:是中無相亦不可得,[6]空亦不可得,是故名不可得空。

復次,佛有二種道:一者、福德道,有人聞佛十力、四無所畏、四無礙智、十八不共法等,生恭敬信樂心;二者、智慧道,有人聞說諸法因緣和合生故無有自性,便捨離諸法,於空中心不著。如月能潤物,日能熟物,二事因緣故萬物成就;福德道、智慧道亦如是。福德道,能生諸功德;智慧道,能於福德道中離諸邪見著。

以是故,佛雖說諸法畢竟空,亦說三世通達無礙而無咎。

如是等,略說佛十八不共法義。

問曰:

若爾者,迦栴延尼子何以言「十力、四無所畏、大悲、三不共意止,名為十八不共法」?若前說十八不共法是真義者,迦栴延尼子何以故如是說?

答曰:

以是故名迦旃延尼子!若釋子則不作是說。釋子說者,是真不共法。佛法無量,是三十六法,於佛法中如大海一[7]渧;法亦不少,何以重數為十八?

復次,諸阿羅漢、辟支佛、菩薩,亦能知是處不是處、分別三世業果報及諸禪定,乃至漏盡智等,云何言不共法?

問曰:

聲聞、辟支佛、菩薩不能盡知、遍知,但有通、明,無有力;獨佛能盡遍知故言不共,如「十力」中說。

答曰:

佛說十力義,不言「盡知、遍知」,直言「知是處不是處」。言「盡知、遍知」者,是諸論議師說。

問曰:

汝先自言:摩訶衍經中說,佛為菩薩故,自說「盡知、遍知」。

答曰:

摩訶衍經中說,何益於汝?汝不信摩訶衍,不應以為證!汝自當說聲聞法為證。

復次,十力,佛雖盡知遍知,而聲聞、辟支佛有少分;十八不共法中,始終都無分,以是故名真不共法。

問曰:

十八不共法,二乘亦應有分;但佛身、口、念常無失,二乘身、口、念亦有無失。如是等,皆應有分。

答曰:

不然!所以者何?常無失故名為不共,不以不失為不共;聲聞、辟支佛於常無失中無分。

復次,諸阿羅漢說有力,無有處說有不共法。汝不信摩訶衍故,不受真十八不共法,而更重數十力等,是事不可!如汝所信八十種好,而三藏中無,何以不更說?

問曰:

我等分別十八不共法,不重數也!何等十八?一者、知諸法實相故,名一切智;二者、佛諸功德相難解故,功德無量;三者、深心愛念眾生故,名大悲;四者、得無比智故,智慧中自在;五者、善解心相故,定中自在;六者、得度眾生方便故,變化自在;七者、善知諸法因緣故,記[1]別無量;八者、說諸法實相故,記[*]別不虛;九者、分別籌量說故,言無失;十者、得十力成就,智慧無減;十一者、一切有為法中,但觀法聚無我故,常[2]施捨行;十二者、善知時不時,安立於三乘,常觀眾生故;十三者、常一心故,不失念;十四者、無量阿僧祇劫深善心故,無煩惱習;十五者、得真淨智故,無有能如法出其失;十六者、世世敬重所尊故,無能見頂;十七者、修大慈悲心故,安[3]庠下足,足下柔軟,眾生遇者,即時得樂;十八者、得神通波羅蜜故,轉眾生心令歡喜得度故;如入城時,現神變力。

答曰:

如是十八不共法,非三藏中說,亦諸餘經所不說。以有人求索是法故,諸聲聞論議師輩,處處撰集,讚佛功德。如「言無失」、「慧無減」、「念[4]不失」,皆於摩訶衍十八不共法中取已作論議。雖有「無見頂」、「足下柔軟」,如是甚多,不應在十八不共法中;不共法皆以智慧為義,佛身力如十萬白香[*]象力及神通力等皆不說。以是故,當知十八不共法中,但說智慧功德等,不說自然果報法。

復次,是十八不共法,阿毘曇分別五眾攝:身口無失,身口隨智慧行,是色眾攝;無異想,是想眾攝;無不定心,是識眾攝;餘者,行眾攝。

皆在四禪中,佛四禪中得道、得涅槃故。

有人言:「四色不共法,色界、欲界中攝;餘九地中攝。」

皆是善。皆是無漏法。四色法二緣生:因緣、增上緣;餘殘,四緣生。四,無緣;十四,有緣。四隨心行,不與心相應。十三與心相應,亦隨心行。一不與心相應,亦不隨心行。

如是等種種,阿毘曇分別說。

初如是分別,入般若波羅蜜諸法實相中,盡皆一相,所謂無相,入佛心皆一寂滅相。

大智度論卷第二十六
↑回到頂端↑
#2228920 - 2024-02-02 23:45:01 大智度論卷第二十七 [Re: yichinyichin]
yichinyichin 離線
飛龍在天
註冊: 2023-12-15
文章數: 468
大智度論釋初品大慈大悲義第四十二(卷二十七)

聖者龍樹造

後秦龜茲國三藏鳩摩羅什譯


【經】

「大慈大悲,當習行般若波羅密。」


【論】

大慈、大悲者,四無量心中已分別,今當更略說。

大慈與一切眾生樂,大悲拔一切眾生苦;大慈以喜樂因緣與眾生,大悲以離苦因緣與眾生。譬如有人,諸子繫在牢獄,當受大[11]罪;其父慈惻,以若干方便,令得免苦,是大悲;得離苦已,以五所欲給與諸子,是大慈。如是等種種差別。

問曰:

大慈、大悲如是,何等是小慈、小悲,因此小而名為大?

答曰:

四無量心中慈、悲名為小,此中十八不共法次第說大慈悲名為大。

復次,諸佛心中慈悲名為大,餘人心中名為小。

問曰:

若爾者,何以言「菩薩行大慈、大悲」?

答曰:

菩薩大慈者,於佛為小,於二乘為大,此是假名為大;佛大慈、大悲真實最大。

復次,小慈,但心念與眾生樂,實無樂事;小悲,名觀眾生種種身苦心苦,憐愍而已,不能令脫。大慈者,念令眾生得樂,亦與樂事;大悲,憐愍眾生苦,亦能令脫苦。

復次,凡夫人、聲聞、辟支佛、菩薩慈悲名為小,諸佛慈悲乃名為大。

復次,大慈,從大人心中生,十力、四無所畏、四無礙智、十八不共法大法中出;能破三惡道大苦,能與三種大樂:天樂、人樂、涅槃樂。

復次,是大慈遍滿十方三世眾生,乃至[12]昆[13]虫,慈徹骨髓,心不捨離。[14]若三千大千世界眾生墮三惡道,若人一一皆[15]代受其苦,得脫苦已,以五[16]所欲樂、禪定樂、世間最上樂自恣與之,皆令滿足,比佛慈悲,千萬分中不及一分。何以故?世間樂欺誑不實,不離生死故。

問曰:

法在佛心中一切皆大,何以故但說慈悲為大?

答曰:

佛所有功德法應皆大[17]故。

問曰:

若爾者,何以但說慈悲為大?

答曰:

慈悲是佛道之根本。所以者何?菩薩見眾生老病死苦、[18]身苦[19]心苦、今世後世苦等諸苦所惱,生大慈、悲,救如是苦,然後發心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亦以大慈悲力故,於無量阿僧祇世生死中,心不厭沒;以大慈悲力故,久應得涅槃而不取證。以是故,一切諸佛法中,慈悲為大;若無大慈大悲,便早入涅槃。

復次,得佛道時,成就無量甚深禪定、解脫、諸三昧,生清淨樂,棄捨不受;入聚落城邑中,種種譬喻、因緣說法;變化其身,無量音聲,將迎一切,忍諸眾生罵詈誹謗,乃至自作[20]伎樂,皆是大慈、大悲力。

復次,大慈、大悲:大名非佛所作,眾生名之;譬如師子大力,不自言力大,皆是眾獸名之。眾生聞佛種種妙法,[1]知佛為祐利眾生故,於無量阿僧祇劫難行能行;眾生聞見是事,而名此法為大慈、大悲。

譬如一人,有二親友,以罪事因緣故,繫之囹圄。一人[2]供給所須,一人代死。眾人言:「能代死者,是為大慈悲。」佛亦如是,世世為一切眾[3]生,頭目髓腦[4]盡以布施;眾生聞見是事,即共名之為大慈、大悲。

如尸[5]毘王,為救鴿故,盡以身肉[6]代之,猶不與鴿等,[7]復以手[8]攀[9]稱,欲以身[*]代之。是時地為六種[10]震動,海水波[11]蕩,諸天香華供養於王。眾生稱言:「為一小鳥所感乃爾,真是大慈、大悲!」

佛因眾生所名,故言大慈、大悲。如是等無量本生,[12]是中[13]悉應廣說。

問曰:

禪定等諸餘功德,人不知故,不名為大;智慧說法等,能令人得道,何以不稱言大?

答曰:

佛智慧所能,無有遍知者;大慈、大悲故,世世不惜身命,捨禪定樂,救護眾生,人皆知之。於佛智慧,可比類知,不能了了知;慈悲心眼見、耳聞,處處變化大師子吼,是故可知。

復次,佛智慧細妙,諸菩薩、舍利弗等尚不能知,何況餘人!慈悲相可眼見、耳聞故,人能信受;智慧深妙,不可測知。

復次,是大慈、大悲,一切眾生所愛樂;譬如美藥,人所樂服。智慧如服苦藥,人多不樂;人多樂故,稱慈悲為大。

復次,智慧者,得道人乃能信受;大慈悲相,一切雜類皆能生信。如見像、若聞說,皆能信受,多所[14]饒益故,名為大慈、大悲。

復次,大智慧名捨相、遠離相,大慈[15]大悲為憐愍利益相。是憐愍利益法,一切眾生所愛樂,以是故名為大。

是大慈、大悲,如《持心經》中說:大慈、大悲有三十二種,於眾生中行。

是大慈、大悲攝、相、緣,如四無量心說。

復次,佛大慈[*]大悲等功德,不應一切如迦旃延法中分別求其相。上諸論議師,雖用迦旃延法分別顯示,不應盡信受。所以者何?迦旃延說:「大慈[*]大悲,一切智慧,是有漏法、繫法、世間法。」是事不爾。何以故?大慈、[*]大悲名為一切佛法之根本,云何言「是有漏法、繫法、世間法」?

問曰:

大慈悲雖是佛法根本,故是有漏;如[16]淤泥中生蓮華,不得言泥亦應妙;大慈[*]大悲亦如是,雖是佛法根本,不應是無漏!

答曰:

菩薩未得佛時大慈悲,若言有漏,其失猶可;今佛得無礙解脫智故,一切諸法皆清淨,一切煩惱及習盡。聲聞、辟支佛,不得無礙解脫智[17]故,煩惱習不盡,處處中疑不斷故,心應有漏;諸佛無是事,何以故說佛大慈悲應是有漏?

問曰:

我不敢不敬佛,以慈悲心為眾生故生,應是有漏。

答曰:

諸佛力勢不可思議,諸聲聞、辟支佛不能離眾生想而生慈悲,諸佛能離眾生想而生慈悲。所以者何?如諸阿羅漢、辟支佛,十方眾生相不可得,而取眾生相生慈悲;今諸佛十方求眾生不可得,亦不取眾生相而能生慈悲。如《無盡意經》中說,有三種慈悲:眾生緣、法緣、無緣。

復次,一切眾生中,唯佛盡行不誑法;若佛於眾生中取相而行慈悲心,不名行不誑法。何以故?眾生畢竟不可得故。聲聞、辟支佛,不名為盡行不誑法;故聲聞、辟支佛,於眾生、於法,若取相、若不取相,不應難,不悉行不誑法故。

一切智能斷一切諸漏,能從一切有漏法中出,能作無漏因緣,是法云何自是有漏?

問曰:

無漏智各各有所緣,無有能悉緣一切法者,唯有世俗智能緣一切法。以是故說一切智是有漏相。

答曰:

汝法中有是說,非佛法中所說。如人自持[18]斗入市,不與官[*]斗相應,無人用者;汝亦如是,自用汝法,不與佛法相應,無人用者。無漏智慧,何以故不能緣一切法?有漏智是假名虛誑,勢力少故,不應真實緣一切法。汝法中自說能緣一切法!

復次,是聲聞法中十智,摩訶[19]衍法中有十一智,名為「如實[20]相智」。是十智入是如實智中,都為一智,所謂無漏智;如十方水入大海水中,都為一味。

是大慈、大悲,佛三昧王三昧、師子遊戲三昧所攝。

如是略說大慈、大悲義。

[*]【經】

「[21]菩薩摩訶薩欲[22]得[23]道慧,當習行般若波羅蜜![24]菩薩摩訶薩欲以道慧具足道種慧,當習行般若波羅[25]蜜!」

[*]【論】

道名一道,一向趣涅槃,於善法中一心不放逸,道隨身念。

道復有二道:惡道、善道;世間道、出世間道;定道、慧道;有漏道、無漏道;見道、修道;學道、無學道;信行道、法行道;向道、果道;無礙道、解脫道;信解道、見得道;慧解脫道、俱解脫道。如是無量二道門。

復有三道:地獄道、畜生道、餓鬼道。

三種地獄:熱地獄、寒地獄、黑闇地獄。

三種畜生道:地行、水行、空行。

三種鬼道:餓鬼、食不淨鬼、神鬼。

三種善道:人道、天道、涅槃道。

人有三種:作罪者、作福者、求涅槃者。

復有三種人:受欲行惡者、受欲不行惡者、不受欲不行惡者。

天有三種:欲天、色天、無色天。

涅槃道有三種:聲聞道、辟支佛道、佛道。

聲聞道有三種:學道、無學道、非學非無學道。

辟支佛道,亦如是。

佛道有三種:波羅蜜道、方便道、淨世界道。

佛復有三道:初發意道、行諸善道、成就眾生道。

復有三道:戒道、定道、慧道。

如是等無量三道門。

復有四種道:凡夫道、聲聞道、辟支佛道、佛道。

復有四種道:聲聞道、辟支佛道、菩薩道、佛道。

聲聞道有四種:苦道、集道、滅道、道道。

復有四沙門果道。

復有四種道:觀身實相道觀受、心、法實相道。

復有四種道:為斷未生惡不善令不生道、為斷[2]已生惡令疾滅道、為未生善法令生道、為已生善法令增長道。

復有四種道:欲增上道、精進增上道、心增上道、慧增上道。

復有四聖種道:不擇衣、食、臥具、[3]醫藥,樂斷苦修定。

復有四行道:苦難道、苦易道、樂難道、樂易道。

復有四修道:一、為今世樂修道,[4]二、生死智修道,三、為漏盡故修道,四、分別慧修道。

復有四天道,所謂四禪。

復有四種道:天道、梵道、聖道、佛道。

如是等無量四道門。

復有五種道:地獄道、畜生、餓鬼、人、天道。

復有五無學眾道:無學戒眾道,乃至無學解脫知見眾道。

復有五種淨居天道。復有五[5]治道。

復有五如法語道。復有五非法語道。

復有五道:凡夫道、聲聞道、辟支佛道、菩薩道、佛道。

復有五道:分別色法道、分別心法道、分別心數道、分別心不相應行道、分別無為法道。

復有五種道:苦諦所斷道、集諦所斷道、滅諦所斷道、道諦所斷道、思惟所斷道。

如是等無量五法道門。

復有六種道:地獄道、畜生、餓鬼、人、天、阿修羅道。

復有捨六塵道,復有六和合([6]舊云[7]六種)道,[8]六神通道,六種阿羅漢道,六地修道,六定道,六波羅蜜道——一一波羅蜜各各有六道。如是等無量六道門。

復有七道:七覺意道,七地無漏道,七想定道,七淨道,七善人道,七財[9]福道,七法福道,七助定道。如是等無量七道門。

復有八道:八正道,八解脫道,八背捨道。如是等無量八道門。

復有九道:九次第道,九地無漏道,九見斷道,九阿羅漢道,九菩薩道,所謂六波羅蜜、方便、成就眾生、淨佛[*]世界。如是等無量九道門。

復有十道,所謂十無學道,十想道,十智道,十一切處道,十不善道,十善道。

乃至一百六十二道。

如是等無量道門。

[10]如是諸道,盡知、遍知,是為道種慧。

問曰:

般若波羅蜜是菩薩第一道,一相,所謂無相,何以說是種種道?

答曰:

是道皆入一道中,所謂諸法實相。初學有種種別,後皆同一,無有差別;譬如劫盡燒時,一切所有,皆同虛空。

復次,為引導眾生故,菩薩分別說是種種道,所謂世間道、出世間道等。

問曰:

云何菩薩住一相無相中,而分別是世間[11]道、是出世間道?

答曰:

世間名但從顛倒憶想、虛誑二法生,如幻、如夢、如轉火輪,凡夫人強以為世間;是世間皆從虛妄中來,今亦虛妄本亦虛妄,其實無生無作,[12]但從內外六情、六塵和合因緣生,隨凡夫所著故,為說世間;是世間種種邪見羅網,如亂[13]系相著,常往來生死中。如是知世間。

何等是出世間道?如實知世間,即是出世間道。所以者何?智者求世間、出世間,二事不可得;若不可得,當知假名為世間、出世間。

但為破世間故,說出世間,世間相即是出世間,更無所復有。所以者何?世間相不可得,是[14]出世間;是世間相常空,世間法定相不可得故。如是行者不得世間,亦不著出世間。若不得世間,亦不著出世間,愛、慢破故,不共世間諍。何以故?行者久知世間空、無所有、虛誑故,不作憶想分別。世間名五[15]眾,五[*]眾相,假令十方諸佛求之亦不可得:無來處、無住處、亦無去處。若不得五[*]眾來、住、去相,即是出世間。

行者爾時觀是世間、出世間,實不可見;不見世間與出世間合,亦不見出世間與世間合;離世間亦不見出世間,離出世間亦不見世間。如是則不生二識,所謂[16]世間、出世間。

若捨世間,不受出世間,是名出世間。

若菩薩能如是知,則能為眾生分別世間出世間道、有漏無漏一切諸道,亦如是入一相,是名「道種慧」。

[*]【經】

「欲以道種慧具足一切智,當習行般若波羅蜜!欲以一切智具足一切種智,當習行般若波羅蜜!」

[*]【論】

問曰:

一切智、一切種智,有何差別?

答曰:

有人言:無差別;或時言一切智,或時言一切種智。

有人言:總相是一切智,別相是一切種智。因是一切智,果是一切種智。略說一切智,廣說一切種智。一切智者,總破一切法中無明闇;一切種智者,觀種種法門破諸無明。一切智,譬如說四諦;一切種智,譬如說四諦義。一切智者,如說苦諦;一切種智者,如說八苦相。一切智者,如說生苦;一切種智者,如說種種眾生處處[1]受生。

復次,一切法名眼色乃至意法,是諸阿羅漢、辟支佛亦能總相知無常、苦、空、無我等;知是十二入故,名為一切智。聲聞、辟支佛尚不能盡別相知一眾生生處好醜、事業多少;未來、現在世亦如是,何況一切眾[2]生!如一閻浮提中金名字,尚不能知,何況三千大千[*]世界,於一物中種種名字!若天語、若龍語,如是等種種語言名金,尚不能知,何況能知金因緣生處,好惡、貴賤,因而得福、因而得罪、因而得道!如是現事尚不能知,何況心心數法,所謂禪定、智慧等諸法!佛盡知諸法總相、別相故,名為一切種智。

復次,後品中佛自說:「一切智是聲聞、辟支佛事,道智是諸菩薩事,一切種智是佛事。」聲聞、辟支佛但有總一切智,無有一切種智。

復次,聲聞、辟支佛雖於別相有分而不能盡知,故總[3]相受名;佛一切智、一切種智,皆是真實。聲聞、辟支佛但有名字一切智;譬如[4]晝燈,但有燈名,無有燈用。如聲聞、辟支佛,若有人問難,或時不能悉答,不能斷疑;如佛三問舍利弗而不能答。[5]若有一切智,云何不能答?以是故,但有一切智名,勝於凡夫,無有實也。是故佛是實一切智、一切種智。有如是無量名字,或時名佛為一切智人,或時名為一切種智人。

如是等略說一切智、一切種智種種差別。

問曰:

如經中說:「行六波羅蜜、三十七品、十力、四無所畏等諸法,得一切智。」何以故此中說但用道種智得一切智?

答曰:

汝所說六波羅蜜等即是道,知是道、行是道,得一切智,何[6]所疑?

復次,初發心乃至坐道場,於其中間一切善法,盡名為道。此道中分別思惟而行,是名道智;如此經後說:「道智是菩薩事。」

問曰:

佛道事已備故,不名道智;阿羅漢、辟支佛諸功德未備,何[7]以不名道智?

答曰:

阿羅漢、辟支佛道,自於所行亦辦,是故不[8]名道智,道是行相故。

復次,此經中說聲聞、辟支佛,聲聞中[9]不攝三道故[10]此中不說。佛道大故,名為道智;聲聞、辟支佛道小故,不名道智。

復次,菩薩摩訶薩自行道,亦示眾生各各所行道,以是故說名「菩薩行道智得一切智」。

問曰:

何等是一切智所知一切法?

答曰:

如佛告諸比丘:「為汝說一切法。何等是一切法?所謂眼色、耳聲、鼻香、舌味、身觸、意法。是十二入名一切法。」

復有一切法,所謂名、色。如佛說《利眾經》中偈:

「若欲求真觀, 但有名與色;
若欲審實知, 亦當知名色。
[11]雖癡心多想, 分別於諸法,
更無有異事, 出於名色者。」
復次,一切法,所謂色、無色法,可見、不可見,有對、無對,有漏、無漏,有為、無為,心、非心,心相應、非心相應,共心生、不共心生,隨心行、不隨心行,從心因、不從心因。如是等無量二法門攝一切法,如《阿毘曇.攝法品》中說。

復次,一切法,所謂善法、不善法、無記法;見諦所斷、思惟所斷、不斷法;有報法、無報法、非有報非無報法。如是等無量三法門攝一切法。

復次,一切法,所謂過去法、未來法、現在法、非過去未來現在法;欲界繫法、色界繫法、無色界繫法、不繫法;從善因法、從不善因法、從無記因法、從非善非不善非無記因法;有緣緣法、無緣緣法、有緣緣亦無緣緣法、非有緣緣非無緣緣法。如是等無量四法門攝一切法。

復次,一切法,所謂色法、心法、心數法、心不相應諸行法、無為法;四諦及無記無為。如是等無量五法門攝一切法。

復次,一切法,所謂五[*]眾及無為;苦諦所斷法,集諦、滅諦、道諦、思惟所斷法,不斷法。如是等無量六法門攝一切法。

七、八、九、十等諸法門。是阿毘曇分別義。

復次,一切法,所謂有法、無法,空法、實法,所緣法、能緣法,聚法、散法等。

復次,一切法,所謂有法、無法、亦有亦無法,空法、實法、非空非實法,[12]所緣法、能緣法、非所緣非能緣法。

復次,一切法,所謂有法、無法、亦有亦無法、非有非無法,空法、不空法、空不空法、非空非不空法,生法、滅法、生滅法、非生非滅法,不生不滅法、非不生非不滅法、不生不滅亦非不生非不滅法、非不生非不滅亦非不不生亦非不不滅法。

復次,一切法,所謂有法、無法、有無法、非有非無法、捨是四句法。空不空,生滅,不生不滅。五句皆亦如是。

如是等種種無量阿僧祇法門所攝諸法,以是無礙智慧盡遍知上諸法,名為一切智、一切種智。

問曰:

一切眾生皆求智慧,云何獨佛一人得一切智?

答曰:

佛於一切眾生中第一故,獨得一切智。如佛所說:「無足、二足、四足、多足,有色、無色,有想、無想、非有想非無想等一切眾生中,佛最第一。」譬如須彌山,於眾山中自然最第一;如四大中,火最有力,能照能燒;佛亦如是,於一切眾生中最第一故,得一切智。

問曰:

佛何以故於一切眾生[1]中獨最第一?

答曰:

如先答:「得一切智故。」今當更說:佛自利益亦利益他故,於眾生中最第一。如一切照中日為第一,一切人中轉輪聖王最第一,一切蓮華中青蓮[2]華為第一,一切陸生華須曼色第一,一切木香中牛頭[3]栴檀為第一,一切珠中如意珠為第一,一切諸戒中聖戒為第一,一切解脫中不壞解脫為[4]最第一,一切清淨中解脫為第一,一切諸[5]諦中空觀為第一,一切諸法中涅槃為第一,如是等無量各各第一。佛亦如是,於一切眾生[*]中最為第[6]一故,獨得一切智。

復次,佛從初發[7]意,以大誓莊嚴,一切衰沒眾生欲拯濟故,盡遍行諸善道,無善不集,無苦不行,皆集一切諸佛功德。如是等種種無量因緣故,佛於一切眾生中獨第一。

問曰:

三世十方諸佛亦有是功德,何以故言佛獨第一?

答曰:

除諸佛,為餘眾生故言「佛獨第一」,諸佛[8]第一功德。

復次,「薩婆若多」者,「薩婆」,[9]秦言一切;「若」,秦言智;「多」,[*]秦言相。「一[10]切」,如先說名色等諸法。佛知是一切法一相、異相,漏相、非漏相,作相、非作相等,一切法各各相、各各力、各各因緣、各各[11]果報、各各性、各各得、各各失;一切智慧力故,一切世一切種盡遍解知。以是故說:「欲以道種智具足得一切智,當習行般若波羅蜜!欲以一切智具足一切種智,當習行般若波羅蜜。」

問曰:

如佛得佛道時,以道智得具足一切智、一切種智;今何以言「以一切智得具足一切種智」?

答曰:

佛得道時,以道智雖具足得一切智、[12]得具足一切種智,而未用一切種智;如大國王得位時,境土寶藏皆已得,但未開用。

[*]【經】

「欲以一切種智斷煩惱習,當習行般若波羅蜜!舍利弗!菩薩摩訶薩應如是學般若波羅蜜!」

[*]【論】

問曰:

一心中得一切智、一切種智,斷一切煩惱習;今云何言「以一切智具足得一切種智,以一切種智斷煩惱習」?

答曰:

實一[13]切一時得。此中為令人信般若波羅蜜故,次第[14]差[15]品說;欲令眾生得清淨心,是故如是說。

復次,雖一心中得,亦有初、中、後次第。如一心有三相,生因緣住,住因緣滅。又如心、心數法、不相應諸行及身業、口業。以道智具足一切智,以一切智具足一切種智,以一切種智斷煩惱習亦如是。先說一切種智即是一切智,道智名金剛三昧;佛[16]初心即是一切智、一切種智,是時煩惱習斷。

「一切智」、「一切種智」相,先已說。

「斷一切煩惱習」者,「煩惱」名略說則三毒,廣說則三界九十八使,是名「煩惱」。

「煩惱[17]習」名煩惱殘氣,若身業、口業不隨智慧,似從煩惱起;不知他心者,見其所起,生不淨心,是非實煩惱,久習煩惱故,起如是業。譬如久鎖腳人,卒得解脫,行時雖無有鎖,猶有習在。如乳母衣,久故垢著,雖以淳灰淨浣,雖無有垢,垢氣猶在;衣如聖人心,垢如諸煩惱,雖以智慧水浣,煩惱[18]垢氣猶在。

如[19]是諸餘賢聖雖能斷煩惱,不能斷習。

如難陀婬欲習故,雖得阿羅漢道,於男女大眾中坐,眼先視女眾,而與言語說法。

如舍利弗瞋習故,聞佛言舍利弗食不淨食,即便吐食,終不復受請。

又舍利弗自說偈言:

「覆罪妄念人, 無智而懈怠,
終不欲令此, 妄來近我住!」
如摩訶迦葉瞋習故,佛滅度後集法時,勅令阿難[20]六突吉[21]羅懺悔,而復自牽阿難手出:「不共汝漏未盡不淨人集法。」

如畢陵迦婆蹉,常罵恒神為小婢。

如摩頭婆[22]和吒[23]跳戲習故,或時從衣[24]枷踔上[25]梁,從[*]梁至[26]枰,從[*]枰至閣。

如憍梵鉢[27]提牛業習故,常吐食而[28]呞。

如是等諸聖人,雖漏盡而有煩惱習;如火焚薪已,灰炭猶在,火力薄故,不能令盡。

若劫盡時火,燒三千大千[*]世界無復遺餘,火力大故;佛一切智火亦如是,燒諸煩惱,無復殘習。

如一婆羅門,以五百種惡口,眾中罵佛,佛無異色,亦無異心;此婆羅門心伏,還以五百種語讚佛,佛無喜色,亦無悅心;於此毀譽,心色無變。

又復[1]旃遮婆羅門女,帶[2]杅謗佛,佛無慚色;事情既露,佛無悅色。

轉法輪時,讚美之聲滿於十方,心亦不高;孫陀利死,惡聲流布,心亦不下。

阿羅毘國土風寒,又多蒺䔧,佛於中坐臥,不以為苦;又在天上歡喜園中夏安居時,坐劍婆石,柔軟清潔,如天綩綖,亦不以為樂。

受大天王[3]跽奉天食,不以為美;毘蘭若國食馬麥,不以[4]為惡。

諸大國王供奉上饌,不以為得;入薩羅聚落,空鉢而出,不以為失。

提婆達多於耆闍崛山,推石[5]壓佛,佛亦不憎;是時羅睺羅敬心讚佛,佛亦不愛。

阿闍[6]貰縱諸醉[7]象,欲令害佛,佛亦不畏;降伏狂[*]象,王舍城人益加恭敬,持[8]香華[9]纓絡出供養佛,佛亦不喜。

九十六種[10]外道,一時和合議言:「我等亦皆是一切智人。」從舍婆提來,欲共佛論議。爾時,佛以神足從臍放光,光中皆有化佛;國王波斯[11]匿亦命之令來,於其坐上尚不能得動,何況能得與佛論議!佛見一切外道賊來,心亦無退;破是外道,諸天世人倍益恭敬供養,心亦不進。

如是等種種因緣來欲毀佛,佛不可動;譬如真閻浮檀金,火燒不異,[12]搥打磨斫,不敗不異。佛亦如是,經諸毀辱誹謗論議,不動不異。

以是故知佛諸煩惱習都盡無餘。

問曰:

諸阿羅漢、辟支佛同用無漏智,斷諸煩惱,習何以有盡、不盡?

答曰:

先已說:智慧力薄,如世間火;諸佛力大,如劫盡火。

今當更答:聲聞、辟支佛集諸功德、智慧不久,或一世、二世、三世;佛智慧、功德,於無量阿僧祇劫廣修廣習,善法久熏故,於煩惱習無復餘氣。

復次,佛於一切諸功德皆[13]已攝盡故,乃至諸煩惱習氣永盡無餘。何以故?諸善法功德消諸煩惱故。諸阿羅漢於此功德不盡得故,但斷世間愛,直入涅槃。

復次,佛斷結使智慧[14]力甚利,用十力為大[15]刀,以無礙智直過故,斷諸結使盡無復遺餘。譬如人有重罪,國王大瞋,誅其七世根本,令無遺餘;佛亦如是,於煩惱重賊,誅拔根本,令無遺餘。

以是故說:「欲以一切種智斷一切煩惱習,當習行般若波羅蜜。」

問曰:

但斷習?亦除煩惱?

答曰:

有人言:斷煩惱及習俱盡,如先說習盡無餘。阿羅漢、辟支佛但斷煩惱,不能斷習;菩薩斷一切煩惱及習,令盡無餘。

有人言:佛久[A1]已遠欲。如佛說:「我見定光佛已來已離欲,以方便力故,現有生死、妻子眷屬。」

有人言:從得無生法忍來,得諸法實相故,一切煩惱及習盡。

有人言:佛從初發意來有煩惱,至坐道場,於後夜時,斷一切煩惱及習。

問曰:

如是種種說,何者為實?

答曰:

皆是佛口所說故,無有不實。

聲聞法中,佛以方便力故,現受人法,有生老病、寒熱、飢渴等。無人生而無煩惱者,是故佛亦應隨人法有煩惱,於樹王下,外先破魔軍,內滅結使賊;破外內賊故,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人皆信受:「是人能為是事,我等亦當學習是事。」

若言「久來無煩惱」,[16]若「從[17]然燈佛得無生法忍[18]來斷煩惱盡」,是亦方便說,令諸菩薩歡喜故。若菩薩久已斷一切煩惱,成佛時復何所為?

問曰:

佛有種種事,斷結使是一事;餘有淨佛國土、成就眾生等未具,以具足眾事故名為佛。

答曰:

若爾者,佛言「斷結使是末後身」,人若都無結使,云何得生?

問曰:

從得無生法忍已來,常得法性生身變化不?

答曰:

化法,要有化主然後能化;若得無生法忍,斷一切結使,死時捨是[19]肉身,無有實身,誰為變化?以是故知:得無生已來,不應盡結使。

復次,聲聞人言「菩薩不斷結使,乃至坐道場然後斷」,是為大錯!何以故?汝法中說:菩薩已滿三阿僧祇劫,後更有百劫中常得宿命智,自憶迦葉佛時作比丘,名欝多羅,修行佛法。云何今六年苦行,修邪道法,日食一麻一[20]米?後身菩薩一日尚不應謬,何況六年!瞋亦如是,從久遠世時作毒蛇,獵者生剝其皮,猶尚不瞋,云何最後身而瞋五人?以是故,知聲聞人受佛義為錯。佛以方便力,欲破外道故,現六年苦行。汝言瞋五人者,是為方便,亦是瞋習,非煩惱也。

今當如實說:菩薩得無生[21]法忍,煩惱已盡;習氣未除故,因習氣受及法性生身,能自在化生。有大慈悲為眾生故,亦為滿本願故,還來世間具足成就餘殘佛法故;十地滿,坐道場,以無礙解脫力故,得一切智、一切種智,斷煩惱習。

摩訶衍人言「得無生法忍菩薩,一切煩惱及習都盡」,亦是錯!

若都盡,與佛無異,亦不應受法性生身!以是故,菩薩得無生法忍,捨生身,得法性生身。

若言「至坐道場,一切煩惱及習俱斷」,是語亦非!所以者何?若菩薩具有三毒者,云何能集無量佛法?譬如毒瓶,雖著甘露,皆不中食。菩薩集諸純淨功德,乃得作佛;若雜三毒,云何能具足清淨佛法?

問曰:

觀[1]諸法實相及修悲心故,能令三毒[2]薄,故能集清淨功德!

答曰:

薄三毒,可得轉輪聖王、諸天王身;欲得佛功德身,無有是事!三毒斷、習未盡,可得集諸功德。

復次,「薄」名如離欲人斷下地結,猶有上地煩惱。又如須陀洹見諦所斷結盡,思惟所[3]斷未盡,是名為「薄」。如佛說:「斷三結,薄婬怒癡,名為斯陀含。」汝若言「薄」,應當是斷。

以是故,「得無生[*]法忍時斷煩惱,得佛時斷煩惱習」,是則實說。

[*]【經】

「復次,舍利弗!菩薩摩訶薩欲上菩薩位,當學般若波羅蜜!」

[*]【論】

「菩薩位」者,無生法忍是。得此法忍,觀一切世間空,心無所著,住諸法實相[4]中,不復染世間。

復次,般舟般三昧是菩薩位。得是般舟般三昧,悉見現在十方諸佛,從諸佛聞法,斷諸疑網,是時菩薩心不動搖,是名菩薩位。

復次,菩薩位者,具足六波羅蜜,生方便智,於諸法實相亦不住;自知自證,不隨他語,若魔作佛形來,心亦不惑。

復次,入菩薩法位力故,得名阿鞞跋致菩薩。

復次,菩薩摩訶薩入是法位中,不復墮凡夫數,名為得道人;一切世間事欲壞其心,不能令動;閉三惡趣門;墮諸菩薩數中,初生菩薩家,智慧清淨成[5]熟。

復次,住頂不墮,是名菩薩法位。如〈學品〉中說:「上位菩薩——不墮惡趣,不生下賤家,不墮聲聞、辟支佛地,亦不從頂墮。」

問曰:

云何為「頂墮」?

答曰:

如須菩提語舍利弗:「若菩薩摩訶薩無方便心行六波羅蜜,入空、無相、無作中,不能上菩薩位,[6]亦不墮聲聞、辟支佛地,愛著諸功德法,於五[7]眾無常、苦、空、無我取相心著,言是道、[8]是非道,是應行、是不應行;如是等取相分別,是菩薩頂墮。」

何等是「住頂」?如上所說諸法愛斷,於愛斷法亦復不取,如「住頂義」中說:「若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時,內空中不見外空,外空中不見內空,外空中不見內外空,內外空中不見外空;乃至無法有法空亦如是。」

復次,上位菩薩得無等等心,亦不[9]自高,知心相真空,諸有無等戲論滅。

問曰:

何以故聲聞法中名為「正位」,此菩薩法中位但名「位」?

答曰:

若言「正位」亦無咎。所以者何?若言「菩薩法位」,是則為正。聲聞法中但言「位」,不言「聲聞位」,以是故言「正位」。

復次,學聲聞人,無大慈悲心、智[10]慧不利故,未生厭心,多求諸法,生種種邪見疑悔。菩薩摩訶薩大慈愍一切故,多求度脫眾生老病死苦,不求分別種種戲論;譬如長者有一子,愛之甚重,其子得病,但求良藥能差病者,不求分別諸藥名字、取之時節、合和分數。以是故,諸菩薩從果觀十二因緣,不從因觀——見多者從因觀,愛多者從果觀。

諸聲聞人因[A2]邪位故有正位;菩薩邪位薄故,但名「菩薩位」。

問曰:

聲聞法中從苦法忍乃至道比忍,名為正位。如《經》中說:「三惡道中不可得三事,所謂正位、聖果、漏盡。破戒、邪見、五逆罪等,亦如是。」從得何法,名為菩薩位?

答曰:

發意、修行、大悲、方便具足,行是四法,得入菩薩位。如聲聞法中,先具說四種善根:煖法、頂法、忍法、世間第一法,然後入苦法忍正位。

問曰:

修行皆攝四法,何以故差別為四?

答曰:

初發意雖有修行,不久修故,不名修行;如在家雖終日不住,不名為行。

復次,發意時,但有意願;行時造作,以財與人,受持禁戒,如是等行六波羅蜜,是名「修行」。

修行已,以般若波羅蜜知諸法實相,以大悲心愍念眾生不知是諸法實相,染著世間虛誑法,受種種身苦、心苦,是更受「大悲」名故,不名修行。

「方便」者,具足般若波羅蜜故,知諸法空;大悲心故,憐愍眾生;於是二法,以方便力不生染著。雖知諸法空,方便力故,亦不捨眾生;雖不捨眾生,亦知諸法實空。若於是二事等,即得入菩薩位;如聲聞人,於定慧二法等故,是時即得入正位。是法雖有行,更有餘名字,不名修行。

從初發意乃至坐道場,於其中間所行皆名「修行」,小小差別,有異名字,為易解故。

譬如有人初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意,欲度脫一切眾生老病死等身心諸苦,作大[11]誓莊嚴;功德、慧明二事因緣故,所願皆滿。是二事有六分修行,名為六波羅蜜:布施、持戒、忍辱是功德分;精進、禪定、智慧是慧明分。

修行六波羅蜜,知是諸法相甚深微妙,難解難知,作是念:「眾生著三界諸法,以何因緣令眾生得是諸法相?當以具足諸功德、清淨智慧,成就佛身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光明具足、神通無量,以十力、四無所畏、十八不共法、四無礙智,觀應[1]可度者,說法開化。」

譬如金翅鳥王,普觀諸龍,命應盡者,以翅[2]摶海,令水兩闢,取而食之。佛亦如是,以佛眼觀十方世界五道眾生,誰應得度,初現神足,次為示其心趣;以此二事,除三障礙而為說法,拔三界眾生。得佛力無量神通,假令虛妄猶尚可信,何況實說!是名「方便」。

復次,菩薩以般若波羅蜜知諸法相,念其本願,欲度眾生,作是思惟:「諸法實相中,眾生不可得,當云何度?」復作是念:「諸法實相中,眾生雖不可得,而眾生不知是諸法相故,欲令知是實相。」

復次,是實法相,亦不礙眾生。實法相者,名為無所除壞,亦無所作。

是名「方便」。

具足是四法,得入菩薩位。

[*]【經】

「欲過聲聞、辟支佛地,住阿鞞跋致地,當學般若波羅蜜!」

[*]【論】

問曰:

菩薩入法位時,即已過聲聞、辟支佛地,住阿鞞跋致地,何以故復說?

答曰:

雖[3]三事一時,諸法各各相,應當次第讚;如一心中,一時得無漏五根,而各各分別說其相。

菩薩入法位時,斷若干結使、得若干功德,過是地、住是地,唯佛能知;亦欲引導諸菩薩故,佛種種讚說。如此經始,佛在耆闍崛山,與五千比丘俱,皆是阿羅漢,諸漏[4]已盡,所作已辦等。阿羅漢即是漏盡,漏盡者即是所作已辦等。亦為引導餘人令心清淨故,種種讚說,無咎。此亦如是,「入法位」即是「過阿羅漢、辟支佛地,住阿鞞跋致地」。

復次,因入法位故,得過阿羅漢、辟支佛地,住阿鞞跋致地。

問曰:

入法位中,過老病死及斷諸結使、破三惡道等,如先說,何以但說「過聲聞、辟支佛地」?亦住種種功德,何以故但說「住阿鞞跋致地」?

答曰:

捨諸惡事,得諸功德,後當次第說及所住功德;[5]諸法當須次第,不可一時頓說。

復次,菩薩初發意時,所可怖畏,無過聲聞、辟支佛地。正使墮地獄,無如是怖畏,不永破大乘道故;阿羅漢、辟支佛於此大乘,以為永滅。

譬如空地有樹,名舍摩梨,觚枝廣大,眾鳥集宿。一鴿後至,住一枝上,其枝及[6]觚,即時[7]壓折。澤神問樹神:「大鳥鵰鷲,皆能任持,何至小鳥,便不自勝?」樹神答言:「此鳥從我怨家尼[8]俱盧樹上來,食彼樹果,來栖我上,必當放糞;子墮地者,惡樹復生,為害必大。以是故,於此一鴿,大懷憂[9]畏;寧捨一枝,所全者大。」

菩薩摩訶薩亦如是,於諸外道、魔眾及諸結使、惡業,無如是畏如阿羅漢、辟支佛。何以故?聲聞、辟支佛於菩薩邊,亦如彼鴿,壞敗大乘心,永滅佛業。以是故,但說「過聲聞、辟支佛地」。

「住阿鞞跋致地」者,從初發意已來,常喜樂住阿鞞跋致地;聞諸菩薩多退轉故,發意時作願:「何時當得過聲聞、辟支佛地,住阿鞞跋致地?」以是故說「住阿鞞跋致地」。

問曰:

何等是阿鞞跋致地?

答曰:

若菩薩能觀一切法不生不滅、不不生不不滅、不共、非不共。[10]如是觀諸法,於三界得脫,不以空,不以非空;一心信忍十方諸佛所用實相智慧,無能壞、無能動者,是名無生忍法。無生忍法,即是阿鞞跋致地。

復次,入菩薩位,是阿鞞跋致地;過聲聞、辟支佛[11]地,亦名阿鞞跋致地。

復次,住阿鞞跋致地,世世常得果報神通,不失不退。若菩薩得此二法,雖得諸法實[12]相,而以大悲不捨一切眾生。復有二法:一者、清淨智慧,二者、方便[13]慧。復有二法:一者、深心念涅槃,二者、所作不離世間。譬如大龍,尾在大海,頭在虛空,震電雷霆而降大雨。

復次,阿鞞跋致菩薩得是諸法實相智慧,世世不失,終不暫離。

於諸佛深經終不疑,亦不作礙。何以故?我未得一切智慧故,不知何方便何因緣故如是說。

阿鞞跋致菩薩常以深心,終不生惡;阿鞞跋致以深心集諸善,淺心作諸不善。

問曰:

若阿鞞跋致相,得無生法忍,云何以淺心作諸不善?

答曰:

有二種阿鞞跋致:一者、得無生忍法;二者、雖未得無生忍法,佛知其過去、未來所作因緣,必[14]得作佛,為利益傍人故,為其[15]授記。是菩薩生死[16]肉身,結使未斷,於諸凡夫中為最第一,是亦名阿鞞跋致相。若得無生忍法,斷諸結使,此則清淨,末後肉身盡,得法性生身,結使所不礙,不須教[17]誡;如大恒[18]河中船,不須將御,自[19]至大海。

復次,有初發意生大心,斷諸煩惱,知諸法實相,便得阿鞞跋致。

有但行檀波羅蜜,便具足六波羅蜜,乃至般若波羅蜜亦如是。

有行[1]六波羅蜜,未得阿鞞跋致,於眾生中生大悲心,是時便得阿鞞跋致。

有得悲心而作是念:「若諸法皆空,則無眾生,誰可度者?」是時悲心便弱。或時以眾生可愍,於諸法空觀弱。若得方便力,於此二法,等無偏黨,大悲心不妨諸法實相,得諸法實相不妨大悲生。如是方便,是時便得入菩薩法位,住阿鞞跋致地,如〈往生品〉中說。

復次,阿鞞跋致相,如後〈阿鞞跋致〉二品中說。

大智度論卷第二十七
↑回到頂端↑
#2228921 - 2024-02-02 23:46:56 大智度論卷第二十八 [Re: yichinyichin]
yichinyichin 離線
飛龍在天
註冊: 2023-12-15
文章數: 468
大智度論初品中欲住六神通釋論第四十三(卷二十八)

聖者龍樹造

後秦龜茲國三藏鳩摩羅什譯

【經】

「菩薩摩訶薩欲住六神通,當學般若波羅蜜!」

【論】

問曰:

如〈讚菩薩品〉中言「諸菩薩皆得五神通」,今何以言「欲住六神通」?

答曰:

五通是菩薩所得,今欲住六神通是佛所得;若菩薩得六神通,可如來難!

問曰:

〈往生品〉中說「菩薩住六神通至諸佛國」,云何言「菩薩皆得五通」?

答曰:

第六漏盡神通有二種:一者漏、習俱盡,二者漏盡而習不盡。

習不盡,故言「皆得五通」;漏盡,故言「住六神通」。

問曰:

若菩薩漏盡,云何復生?云何受生?一切受生皆[8]由愛相續故有,譬如米雖得良[9]田、時澤,終不能生。諸聖人愛糠已脫故,雖有有漏業生因緣,不應得生。

答曰:

先已說:「菩薩入法位,住阿鞞跋致地,末後肉身盡,得法性生身。」雖斷諸煩惱,有煩惱習因緣故,受法性生身,非三界生也。

問曰:

阿羅漢煩惱已盡,習亦未盡,何以不生?

答曰:

阿羅漢無大慈悲,無本誓願度一切眾生;又以實際作證,已離生死故。

復次,先已答「有二種漏盡」,此中不說菩薩得漏盡通,自言:「欲得六神通者,當學般若波羅蜜。」

六神通義,如後品中佛[10]所說;上〈讚菩薩品〉亦已說菩薩五神通義。

問曰:

神通有何次第?

答曰:

菩薩離五欲,得諸禪,有慈悲故,為眾生取神通,現諸希有奇特之事,令眾生心清淨。何以故?若無希有事,不能令多眾生得度。

菩薩摩訶薩作是念已,繫心身中虛空,滅麁重色相,常取空輕相,發大欲精進心,智慧籌量,心力能舉身未?籌量已,自知心力大能舉其身;譬如學[11]趠,常壞色麁重相,常修輕空相,是時便能飛。

二者、亦能變化諸物,令地作水、水作地,風作火、火作風,如是諸大皆令轉易;令金作瓦礫、瓦礫作金,如是諸物各能令化。變地為水相,常修念水令多,不復憶念地相,是時地相如念即作水。如是等諸物皆能變化。

問曰:

若爾,與一切入有何等異?

答曰:

一切入是神通初道。先已一切入、背捨、勝處柔伏其心,然後易入神通。

復次,一切入中,一身自見地變為水,餘人不見。神通則不然,自見實是水,他人亦見實水。

問曰:

一切入亦是大定,何以不能令[12]是實水己身、他人皆見?

答曰:

一切入觀處廣,但能令一切是水相,而不能令實是水。神通不能遍一切,而能令地轉為水便是實水。以是故二定力各別。

問曰:

二定變化事為實為虛?若實,云何石作金,地作水?若虛,云何聖人而行不實?

答曰:

皆實,聖人無虛也,三毒已拔故。以一切法各各無定相故,可轉地或作水相;如[13]酥、膠、蠟是地類,得火則消為水,則成濕相。水[14]得寒則結成氷,而為堅相。石汁作金,金[15]敗為銅,或還為石。眾生亦如是,惡可為善,善可為惡。以是故知一切法無定相故,[16]用神通力變化,實而不誑;若本各各定相,則不可變。

三者、諸賢聖神通,於[17]六塵中隨意自在,見好能生厭想,見醜能生樂想,亦能離好醜想行捨心。

是名三種神通。此自在神通唯佛具足。

菩薩得是神通,遊諸佛國,於諸異國語言不同,及在遠微細眾生不聞故,求天耳通。常憶念種種多[18]眾大聲,取相修行;常修習故,耳得色界四大造清淨色;得已,便得遠聞,於天人音聲麁細、遠近,通達無礙。

問曰:

如《禪經》中說:「先得天眼,見眾生而不聞其聲[19]故求天耳通。既得天眼、天耳,見知眾生身形、音聲,而不解語言種種憂喜苦樂之辭故,求辭無礙智。但知其辭而不知其心故,求知他心智。知其心已,未知本所從來故,求宿命通。既知所[1]來,欲治其心病故,求漏盡通。得具足五通已,不能變化故,所度未廣,不能降化邪見、大福德人,是故求如意神通。」應如是次第,何以故先求如意神通?

答曰:

眾生麁者多、細者少,是故先以如意神通;如意神通能兼麁細,度人多故,是以先說。

復次,諸[2]神通,得法異、數法異。得法者,多先求天眼,以易得故。行者用日月、星宿、珠火,取是等光明相,常懃精進善修習故晝夜無異,若上、若下、若前、若後,等一明徹無所罣礙,是時初得天眼神通。餘次第得,如先說。

復次,佛如所自得,為人說次第。佛初夜分得一通一明,所謂如意通、宿命明;中夜分得天耳通、天眼明;後夜分得知他心智通、漏盡明。求明用功重,故在後說。通、明次第得,如四沙門果,大者在後。

問曰:

若天眼易得故在前,菩薩何以不先得天眼?

答曰:

菩薩於諸法皆易無難,餘人鈍根故,有[3]難有易。

復次,初夜時,魔王來欲與佛戰,菩薩以神通力種種變化,令魔兵器皆為[4]瓔珞。降魔已,續念:「神通欲令具足!」生心即入,便得具足神通。降魔已,自念:「一身云何得大[5]力?」便求宿命明,自知世世積福德力故。

中夜時,魔即[6]還去,寂寞無聲;慈愍一切故,念魔眾聲,生天耳神通及天眼明;用是天耳聞十方五道眾生苦樂聲,聞聲已,欲見其形,而以障[7]蔽不見故求天眼。

後夜時,既見眾生形,欲知其心故求他心智。知眾生心皆欲離苦求樂,是故菩薩求漏盡神通,於諸樂中漏盡最勝,令眾生得之。

問曰:

菩薩已得無生法忍,世世常得果報神通,今何以自疑「既見眾生,而不知其心」?

答曰:

有二種菩薩:一者、法性生身菩薩;二者、為度眾生故,方便受人法,身生淨飯王家,出四城門,問老、病、死人,是菩薩坐樹王下,具六神通。

復次,菩薩神通先有而未具足,[8]今於三夜所得,是佛神通。行人法故,自疑無[9]咎。

問曰:

六神通次第,常初天眼,後漏盡通,亦有不爾[10]時[11]耶?

答曰:

多先天眼,後漏盡[12]智。或時隨所好修,或先天耳、或先神足。

有人言:初禪,天耳易得,有覺觀、四心故;二禪,天眼易得,眼識無故、心攝不散故;三禪,如意通易得,身受快樂故;四禪,諸通皆易得,一切安隱處故。

宿命等三神通義,如「十力」中說。

[13]【經】

「欲知一切眾生意所趣向,當學般若波羅蜜。」

[14]【論】

問曰:

六通中已說「知他心通」,今何以重說?

答曰:

知他心通境界少,但知欲界、色界現在眾生心[15]心數法,不知過去、未來及無色界眾生心心數法。

凡夫通,於上四禪地,隨所得通處已下,遍知四天下眾生心心數法。聲聞通,於上四禪地,隨所得通處已下,遍知千[16]世界眾生心心數法。辟支佛通,於上四禪地,隨所得通處已下,遍知百千[*]世界眾生心心數法。上地鈍根者,不能知下地利根者心心數法。凡夫不知聲聞心心數法,聲聞不知辟支佛心心數法,辟支佛不知佛心心數法。以是故說:「欲知一切眾生心所趣向,當學般若波羅蜜。」

問曰:

以何智能知一切眾生心心數法?

答曰:

諸佛有無礙解脫,入是解脫中,能知一切眾生心心數法。

諸大菩薩得相似無礙解脫,亦能知一切眾生心心數法。

新學菩薩欲得是大菩薩無礙解脫及佛無礙解脫,以此無礙解脫知一切眾生心心數法。

大菩薩欲得佛無礙解脫,以是故,雖已說「知他心通」,更說「欲知一切眾生心所趣向,當學般若波羅蜜」。

問曰:

「心所趣向」,心為去?為不去?若去,此則無心,猶若死人。若不去,云何能[17]知?如佛言:「依意緣法,意識生。」意若不去,則無和合!

答曰:

心不去、不住而能知。如《般若波羅蜜》中說「一切法無來無去相」,云何言「心有來去」?又言「諸法生時無所從來,滅時無所去」,若有來去,即墮常見。

諸法無有定相,以是故,但以內六情、外六塵和合生六識,及生六受、六想、六思。以是故,心如幻化,能知一切眾生心心數法;無有知者,無有見者。

如〈歎[18]摩訶衍品〉中言:「若一切眾生心心數法性實有不虛誑者,佛不能知一切眾生心心數法;以一切眾生心心數法性實虛誑,無來無去故,佛知一切眾生心心數法。」

譬如比丘,貪求者不得供養,無所貪求則無所乏短。心亦如是,若分別取相,則不得實法;不得實法故,不能通達知一切眾生心心數法。若不取相、無所分別,則得實法;得實法故,能通達知一切眾生心心數法,無所罣礙。

問曰:

一切眾生諸心可得悉知不?若悉知,則眾生有邊;若不知,何以故說「欲知一切眾生心所趣向」?云何佛有一切種智?

答曰:

一切眾生心心數法可得悉知。何以故?如經中說:「一切實語中,佛最第一。」若不能悉知一切眾生心得其邊際者,佛何以言「悉知」?亦不名一切智人!而佛語皆實,必應實有一切智人。

復次,眾生雖無邊,一切種智亦無邊;譬如函大,蓋亦大。若智慧有邊、眾生無邊者,應有是難;今智慧及眾生俱無邊故,汝難非也!

復次,若言「有邊、無邊」,此二於佛法中是置答;是十四事虛妄無實無益故,不應以為難。

問曰:

若有邊、無邊二俱不實,而佛處處說「無邊」,如「眾生有癡愛已來,無始無邊,十方亦無邊際」。

答曰:

眾生無邊,佛智慧無邊,是為實。若人著無邊,取相戲論故,佛說是邪見。譬如世間常、無常,二俱顛倒,[1]入十四難中,而佛多以無常度眾生,少用有常。若著無常,取相戲論,佛說是邪見虛妄。若不著無常,知無常即是苦,苦即是無我,無我即是空,能如是依無常觀入諸法空便是實,以是故知無常入真諦中。是實十四難中,以著因緣故,說是邪見。

是故說「無常」以明「無邊」,無邊故眾生[2]生厭生死長久。譬如波梨國四十比丘,俱行十二淨行,來至佛所,佛為說厭行。佛問比丘:「五[A2]河——恒伽、[A3]監牟[3]那、薩羅由、阿[4]脂羅婆提、摩醯,從所來處流入大海,其中間水為多少?」比丘言:「[5]甚多!」佛言:「[6]但一人一劫中作畜生時屠割剝刺,或時犯罪截其手足、斬其身首,如是等血多於此水。如是無邊大劫中,受身出血不可[7]稱數,啼哭流淚及飲母乳亦如是。計一劫中一人積骨過於鞞浮羅大山([8]丹注云:此山,天竺[9]以人常[10]見易信,故說[11]也),如是無量劫中受生死苦。」諸比丘聞是已,厭患世間,即時得道。

復次,聞十方眾生無邊故,心生歡喜受不殺戒,得無邊福德。以是因緣故,初發意菩薩,一切世間眾生皆應供養。何以故?為度無邊世界眾生故,功德亦無邊。有如是等益,故說「無邊」。

以是故說「悉知一切眾生心所趣向」,如日照天下,一時俱至,無不遍明。

[*]【經】

「菩薩摩訶薩欲勝一切聲聞、辟支佛智慧,當學般若波羅蜜。」

[*]【論】

問曰:

何等是聲聞、辟支佛智慧?

答曰:

以總相、別相觀諸法實相,是聲聞智慧。如經中說:「初以分別諸法智慧,後用涅槃智慧。」分別諸法智慧是別相,涅槃智慧是總相。

復次,知是法為解、是法為縛,是流轉、是來還,是生、是滅,是味、是患,是逆、是順,是此岸、是彼岸,是世間、是出世間。如是等分別二門諸法,名為聲聞智慧。

復次,三種智慧:知五受[12]眾如是集、如是散、如是出,是味、是患、是離,三解脫門相應智。如是等分別三[13]門諸法。

復次,四種智慧:四念處智,法智、比智、他心智、世智,苦智、集智、滅智、道智,不淨智、無常智、苦智、無我智,無常智、苦智、空智、無我智,法智、比智、盡智、無生智。如是等分別四門諸法。

復次,從苦法智忍慧,乃至空空三昧、無相無相三昧、無作無作三昧智,於其中間所有智慧,盡是聲聞智慧。略說厭世間,念涅槃,離三界,斷諸煩惱,得最上法,所謂涅槃,是名聲聞智慧。

復次,如〈般若波羅蜜義品〉中說:「[14]菩薩智慧相,[15]與聲聞智慧,是一智慧;但無方便、無大誓莊嚴、無大慈大悲,不求一切佛法、不求一切種智知一切法,但厭老病死、斷諸愛繫、直趣涅槃為異。」

問曰:

聲聞如是,辟支佛智慧云何?

答曰:

聲聞智慧即是辟支佛智慧,但時節、利根、福德有差別。

「時」名佛不在世,亦無佛法,以少因緣出家得道,名辟支佛。

「利根」名[16]異。法相是同,但智慧深入,得辟支佛道。

「福德」名有相:或一相、二相,乃至三十一相。若先佛法中得聖法,法滅後成阿羅漢,名為辟支佛,身無有相。

有辟[17]支佛,第一疾者四世行,久者乃至百劫行。[18]如聲聞,疾者三世,久者六十劫。此義先已廣說。

問曰:

如佛說:「有四種沙門果、四種聖人:須陀洹乃至阿羅漢。五種佛子:須陀[19]洹乃至辟支佛。三種菩提:阿羅漢菩提、辟支佛菩提、佛菩提。」果中、聖中、佛子中、菩提中皆無菩薩,云何言「菩薩勝一切聲聞、辟支佛智慧」?

答曰:

佛法有二種:一者聲聞、辟支佛法,二者摩訶衍法。聲聞法小故,但讚聲聞事,不說菩薩事。摩訶衍廣大故,說諸菩薩摩訶薩事:發心、修行十地、入位、淨佛[*]世界、成就眾生、得佛道。此法中說菩薩次佛,應如供養佛,能如是觀諸法相,是為福田,能勝聲聞、辟支佛。

如是摩訶衍經中,處處讚菩薩摩訶薩智慧勝聲聞、辟支佛。如《寶頂經》中說:「轉輪聖王少一不滿千子,雖有大力,諸天世人所不貴重。有真轉輪聖王種,處在胎中,初受七日,便為諸天所貴重。所以者何?九百九十九人不能嗣轉輪聖王種令世人得二世樂;是雖在胎,必能紹[1]胄聖王,是故恭敬。」

諸阿羅漢、辟支佛,雖得根、力、覺、[2]意、六神通、諸禪智慧力,於實際得證,為眾生福田,十方諸佛所不貴重。菩薩雖在諸結使、煩惱、[3]欲縛、三毒胎中,初發無上道意,未能有所作,而為諸佛所貴,以其漸漸當行六波羅蜜、得方便力、入菩薩位,[4]乃至得一切種智,度無量眾生,不斷佛種、法種、僧種,不斷天上、世間淨樂因緣故。

又如迦羅頻伽鳥,在㲉中未出,發聲微妙勝於餘鳥;菩薩摩訶薩亦如是,雖未出無明㲉,說法議論之音,勝於聲聞、辟支佛及諸外道。

如《明網經》中說:

慧命舍利弗白佛言:「世尊!是諸菩薩所說,若能解者,大得功德。何以故?是諸菩薩乃至得聞其名字得大利益,何況聞其所說!世尊!譬如人種樹,不依於地而欲得其根莖枝葉成其果實,是難可得。諸菩薩行[5]相亦如是,不住一切法,而現住生死,在諸佛世界,於中自恣樂說智慧法。誰有聞是大智慧遊戲自恣樂說法,而不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意者?」

爾時會中有普華菩薩語舍利弗:「佛說耆年於諸弟子中智慧第一,今耆年於諸法法性不得耶?何以不以大智慧自恣樂說法?」

舍利弗言:「諸佛弟子如其境界則能有說。」

普華菩薩復問:「法性有境界不?」

舍利弗言:「無也!」

「若法性無境界,云何耆年言『如其境界則能有說』?」

舍利弗言:「隨所得[6]而說。」

普華又問:「耆年!以無量相法性為證耶?」

舍利弗言:「爾。」

普華言:「今云何言『隨所得而說』?如所得法性無量,說亦應無量;法性無量非量相。」

舍利弗語普華言:「法性非得相。」

普華言:「若法性非得相,汝離法性得解脫不?」

舍利弗言:「不也!何以故?法性不壞相故。」

普華言:「汝所得聖智,亦如法性耶?」

舍利弗言:「我欲聞法,非說時也。」

普華言:「一切法定在法性中,有聞者、說者不?」

舍利弗言:「無也!」

普華言:「汝何以言『我欲聞[7]法,非說時』?」

舍利弗言:「佛說二人得福無量:一心說者,一心聽者。」

普華言:「汝入滅盡定中能聽法不?」

舍利弗言:「善男子!滅盡定中無聽法也。」

普華言:「汝信受一切法常滅相不?」

舍利弗言:「信是事。」

普華言:「法性常滅,無聽法也。何以故?諸法常滅相故。」

舍利弗言:「汝能不起[8]于定而說法不?」

普華言:「無有法非定相者。」

舍利弗言:「若爾者,今一切凡夫皆是禪定。」

普華言:「爾!一切凡夫皆是禪定。」

舍利弗言:「以何等禪定故,一切凡夫皆是?」

普華言:「以不壞法性三昧故,一切凡夫皆是禪定。」

舍利弗言:「若爾者,凡夫、聖人無有差別!」

普華言:「我亦不欲令凡夫、聖人有差別。何以故?諸聖人無有滅法,凡夫人亦無生法,是二皆不出法性等相。」

舍利弗言:「善男子!何等是法性等相?」

答言:「耆年得道時,所知見者是。」

又問:「生聖法耶?」「不也。」

「滅凡夫法耶?」「不也。」

「得聖法[9]耶?」「不也。」

「見知凡夫人法耶?」「不也。」

「耆年以何知見故得聖道?」

舍利弗言:「凡夫人如、比丘得解脫如、比丘入無餘涅槃如,是如一如,[10]如無別。」

普華言:「舍利弗!是名法性相如、不壞如,用是如,當知一切法皆如。」

舍利弗白佛言:「世尊!譬如大火聚,無物不燒;是諸上人所說亦如是,一切法皆入法性。」

又如《毘摩羅[11]詰經》中說:「舍利弗等諸聲聞皆自說言:『我不堪任詣彼問疾。』各各自說昔為毘摩羅[*]詰所呵。」

如是等處處經中說:「菩薩智慧勝於聲聞、辟支佛。」

問曰:

何因緣故,菩薩智慧勝聲聞、辟支佛?

答曰:

如一《本生經》中說:「菩薩智慧於無量阿僧祇劫已來合集眾智,於無量劫中無苦不行、無難不為。為求法故,赴火、投巖、受剝皮苦,出骨為筆,以血為[12]墨,以皮為紙,書[13]受經法。」如是等為法故,受無量苦;以智慧故,世世供養其師,視之如佛。一切所有經書悉皆誦讀、解[14]說;於無量阿僧祇劫,常思惟籌量,尋求諸法好醜、深淺、善不善、漏不漏、常不常、有無等,思惟分別問難。為智慧故,供養諸佛及菩薩、聲聞,聽法、問難、信受、正憶念、如[15]法行。如是智慧因緣具足故,云何不勝阿羅漢、辟支佛!

復次,菩薩智慧,五波羅蜜佐助莊嚴,有方便力、於一切眾生有慈悲心故,不為邪見所妨。住十地中故智慧勢力深大,[16]大故勝於聲聞、辟支佛;以大因故,小者自壞。阿羅漢、辟支佛無是事。

以是故言:「欲勝聲聞、辟支佛智慧,當學般若波羅蜜。」

[*]【經】

「欲得諸陀羅尼門、諸三昧門,當學般若波羅蜜。」

[*]【論】

「陀羅尼」,如〈讚菩薩品〉中說。「門」者,得陀羅尼方便諸法是,如三三昧名解脫門。

何者是方便?若人欲得所聞皆持,應當一心憶念,令念增長。先當作意,於相似事繫心,令知所不見事;如周利槃陀迦,繫心拭革屣物中,令[1]憶禪定除心垢法。如是[2]名初學聞持陀[3]憐尼,三聞能得;心根轉利,再聞能得;成者,一聞能得,得而不忘。是為聞持陀[*]憐尼初方便。

或時菩薩入禪定中,得不忘解脫;不忘解脫力故,一切語言說法乃至一句一字皆能不忘,是為第二方便。

或時神呪力故,得聞持陀[*]憐尼。或時先世行業因緣受生,所聞皆持不忘。

如是等名「聞持陀羅尼門」。

復次,菩薩聞一切音聲語言,分別本末,觀其實相,知音聲語言念念生滅。音聲已滅,而眾生憶念取相,念是已滅之語,作是念言:「是人罵我而生瞋恚,稱讚亦如是。」是菩薩能如是觀眾生,雖復百千劫罵詈不生瞋心,若百千劫稱讚亦不歡喜;知音聲生滅如響相,又如皷聲無有作者,若無作者是無住處,畢竟空故,但誑愚夫之耳。是名「入音聲陀羅尼」。

復次,有陀羅尼,以是四十二字攝一切語言名字。何者是四十二字?阿、羅、波、遮、那等。「阿提」,[4]秦言初;「阿耨波柰」,[5]秦言不生。行陀羅尼,菩薩聞是阿字,即時入一切法初不生。如是等,字字隨所聞皆入一切諸法實相中,是名「字入門陀羅尼」,如〈摩訶衍品〉中說諸字門。

復次,菩薩得是一切三世無礙明等諸三昧,於一一三昧中,得無量阿僧祇陀羅尼。如是等和合名為「五百陀羅尼門」,是為菩薩善法功德藏。

如是名為「陀羅尼門」。

「諸三昧門」者,三昧有二種:聲聞法中三昧、摩訶衍法中三昧。

「聲聞法中三昧」者,所謂三三昧。復次,三三昧:空空三昧、無相無相三昧、無作無作三昧。復有三[6]三昧:有覺有觀、無覺有觀、無覺無觀。[7]復有五[8]支三昧、五智三昧等。是名諸三昧。

復次,一切禪定亦名定,亦名三昧。四禪亦名禪,亦名定,亦名三昧。除四禪,諸餘定亦名定,亦名三昧,不名為禪。

十地中定名為三昧。

有人言:「欲界地亦有三昧。何以故?欲界中有二十二道品,故知有三昧;若無三昧,不應得是深妙功德。」

復次,〈千問〉中亦有是問:「四聖種幾欲界繫、幾色界繫、幾無色界繫、幾不繫?」答曰:「一切當分別。四聖種,或欲界繫、或色界繫、或無色界繫、或不繫。四念處、四正懃、四如意足亦如是。」

以是義故,當知欲界有三昧;若散亂心,云何得此上妙法?以是故,是三昧在十一地中。

如是等諸三昧,阿毘曇中廣分別。摩訶衍三昧者,從「首楞嚴三昧」乃至「虛空際無所著解脫三昧」。

又如「見一切佛三昧」乃至「一切如來解脫修觀師子[9]頻伸」等,無量阿僧祇菩薩三昧。

如有三昧名「無量淨」,菩薩得是三昧者,能示現一切清淨身。

有三昧名「威相」,菩薩得是三昧,能奪日月威德。

有三昧名「焰山」,菩薩得是三昧,奪諸釋梵威德。

有三昧名「出塵」,菩薩得是三昧,滅一切大眾三毒。

有三昧名「無礙光」,菩薩得是三昧,能照一切佛國。

有三昧名「不忘一切法」,菩薩得是三昧,一切諸佛所說法皆能憶持,復為他人講說佛語。

有三昧名「聲如雷音」,菩薩得是三昧,能以梵聲滿十方佛國。

有三昧名「能娛樂一切眾生」,菩薩得是三昧,能令一切深心歡喜。

有三昧名「喜見無厭」,菩薩得是三昧,一切眾生見聞喜樂,無有厭足。

有三昧名「功德報不可思議一緣中樂」,菩薩得是三昧,成就一切神通。

有三昧名「知一切音聲語言」,菩薩得是三昧,能說一切音聲語言,於一字中說一切字,於一切字中說一字。

有三昧名「集一切福[10]富樂果報」,[11]若菩薩得是三昧,常默然入禪定,而能令一切眾生聞佛法眾,聞聲聞、辟支佛、六波羅蜜之聲,而是菩薩實無一言。

有三昧名「出高一切陀羅尼[12]王」,菩薩得是三昧,得入無量無邊諸陀羅尼。

有三昧名「一切樂說」,菩薩得是三昧,樂說一切字、一切音聲、語言、譬喻、因緣。

如是等無量力勢三昧。

問曰:

是三昧即是三昧門不?

答曰:

三昧即是三昧門。

問曰:

若爾者,何以不但說三昧,而復說三昧門?

答曰:

佛諸三昧無量無數,如虛空無邊,菩薩云何盡得?菩薩聞是,心則退[13]沒。以是故,佛說三昧門,入一門中,攝無量三昧。如牽衣一角,舉衣皆得;亦如得蜜蜂王,餘蜂盡攝。

復次,展轉為門。如持戒清淨,一心精進,初夜、後夜懃修思惟,離五欲樂,繫心一處,行是方便,得是三昧,是名三昧門。

復次,欲界繫三昧[1]是未到地三昧門;未到地三昧是初禪門;初禪及二禪邊地三昧是二禪三昧門,乃至非有想非無想處三昧亦如是。煖法定是頂法三昧門,頂法是忍法三昧門,忍法是世間第一法三昧門,世間第一法是苦法忍三昧門,苦法忍乃至金剛三昧門。

略說一切三昧有三相:入、住、出相;是出相、入相名為門,住相是三昧體。

如是等法,是聲聞法中三昧門。

摩訶衍法中三昧門,如「禪波羅蜜義」中,諸三昧分別廣說。

復次,尸羅波羅蜜是三昧門。何以故?三[*]支是佛道,所謂戒[*]支、定[*]支、慧[*]支。清淨戒[*]支是定[*]支門,能生是定;定[*]支能生慧[*]支;是三[*]支能斷煩惱,能與涅槃。以是故尸羅波羅蜜及智慧,名三昧近門。

餘三波羅蜜雖是門義,名遠門。如布施因緣得福德,福德故所願皆得,如所願故心柔[2]軟,慈悲心故知畏罪、念眾生。觀世間空無常故,攝心行忍辱,忍辱亦是三昧門。精進者,於五欲中制心除五蓋,攝心不亂,心去則攝、不令馳散,[3]亦是三昧門。

復次,初地[*]是二地三昧門,如是展轉乃至九地是十地三昧門,十地是無量諸佛三昧門。

如是等名為諸三昧門。

問曰:

陀羅尼門、三昧門,為同?為異?若同,何以重說?若異,有何義?

答曰:

先[4]已說三昧門、陀羅尼門異,今當更說!三昧但是心相應[5]法,陀羅尼亦是心相應、亦是心不相應。

問曰:

云何知陀羅尼是心不相應?

答曰:

如人得聞持陀羅尼,雖心瞋恚亦不失,常隨人行,如影隨形。

是三昧修行習[6]久,後能成陀羅尼;如眾生久習欲,便成其性。

是諸三昧,共諸法實相智慧,能生陀羅尼;如坏瓶得火燒熟,能持水不失,亦能令[7]人得度河。禪定無智慧,亦如坏瓶;若得實相智慧,如坏瓶得火燒成熟,能持菩薩二世無量功德,菩薩亦因之而度得至佛。

如是等,三昧、陀羅尼種種差別。

問曰:

聲聞法中何以無是「陀羅尼」名,但大乘中有?

答曰:

小法中無大,汝不應[8]致問;大法中無小者則可問。如小家無金銀,不應問也!

復次,聲聞不大[9]殷懃集諸功德,但以智慧求脫老病死苦;以是故,聲聞人不用陀羅尼持諸功德。譬如人渴得一掬水則足,不須瓶器持水;若[10]供大眾人民,則須瓶甕持水。菩薩為一切眾生故,須陀羅尼持諸功德。

復次,聲聞法中多說諸法生滅無常相故。諸論議師言:「諸法無常,若無常相則不須陀羅尼。何以故?諸法無常相,則無所持;唯過去行業,因緣不失。如未來果報,雖無,必生;過去行因緣亦如是。」摩訶衍法,生[11]滅相不實,不生不滅相亦不實,諸觀諸相皆滅是為實,若持過去法則無咎;以持過去善法、善根諸功德故須陀羅尼。

陀羅尼世世常隨;菩薩諸三昧不爾,或時易身則失。

如是等種種分別陀羅尼、諸三昧。

以是故言:「欲得諸陀羅尼、諸三昧門,當學般若[12]波羅蜜。」[13]◎

◎[14]大智度論釋布施隨喜心過上第四十四

[15]
【經】

「一切求聲聞、辟支佛人布施時,欲以隨喜心過其上者,當學般若波羅蜜。

「一切求聲聞、辟支佛人持戒時,欲以隨喜心過其上者,當學般若波羅蜜。

「[16a][16b]一切求聲聞、辟支佛人三昧、智慧、解脫、解脫知見,欲以隨喜心過其上者,當學般若波羅蜜。」

[*]【論】

隨喜心者,如〈隨喜品〉中說。

復次,隨喜名有人作功德,見者心隨歡喜,讚言:「善哉!」在無常世界中,為癡[17]闇所[18]蔽,能弘大心,建此福德。譬如種種妙香,一人賣一人買,傍人在邊亦得香氣,於香無損,二主無失;如是有人行施,有人受者,有人在邊隨喜,功德俱得,二主不失。如是相名為隨喜。

以是故,菩薩但以隨喜心,過於求二乘人上,何況自行!

問曰:

菩薩云何能以隨喜心過聲聞、辟支佛人以財布施上?

答曰:

聲聞、辟支佛行是布施,菩薩於傍見之,一心念隨喜,讚言:「善哉!」以此隨喜福德,[19]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為度一切眾生故,以此為得無量佛法故——以二種功德,過求聲聞、辟支佛人所行布施上。

復次,以諸法實相智慧心隨喜故,過求聲聞、辟支佛人布施上。

復次,菩薩以隨喜心,生福德果報,[*]迴向供養三世十方諸佛,過聲聞、辟支佛布施上。譬如人以少物獻上國王,得報[20]甚多;又如[21]吹貝,用氣甚少,其音甚大。

復次,菩薩以隨喜功德,和合無量諸餘功德,乃至法滅亦不盡;譬如少水[22]置大海中,窮劫乃盡。

持戒、三昧、智慧、解脫、解脫知見亦如是。

問曰:

[23]若諸佛次第有菩薩,菩薩次第有聲聞、辟支佛,今言「菩薩欲過求聲聞、辟支佛人布施」等,有何奇特?

答曰:

不以聲聞、辟支佛布施、持戒等福德比菩薩功德,[1]但以隨喜心能勝,何況菩薩自行功德!

求聲聞、辟支佛人,懃身作功德疲勞;菩薩默然隨喜,智慧力、福德過其上。譬如工匠,但以智心指授而去,執斤斧者疲苦終日;計功受賞,匠者[2]三倍。又如征伐,鬪者[3]冒死,主將受功。

問[4]曰:

若隨喜心故勝於布施、持戒者,何以但說「菩薩隨喜勝」?

答曰:

凡夫人煩惱覆心、吾我未斷、著世間樂,云何能勝求聲聞、辟支佛者?

聲聞、辟支佛利雖勝鈍,同在聲聞地故不說。

問曰:

聲聞、辟支[5]佛功德法甚多,何以故但說六事?

答曰:

此六[6]事法中攝一切聲聞、辟支佛法。

若說布施,已說信、聞等功德。何以故?先聞已能信,信已布施。是施有二種:財施、法施。

持戒攝三種戒:律儀戒、禪戒、無漏戒。

定攝諸禪、定、解脫、三昧等。

慧攝諸聞慧、思慧、修慧。

解脫攝二種解脫:有為解脫、無為解脫。

解脫知見攝盡智,自知漏已盡,於三界得解脫,於是中了了知見。

是中助道法,聖道法已說。

復次,若不[7]向涅槃功德,是中不說「過上」,以其功德薄故。

問曰:

勝名力[8]勢相奪,今菩薩不與聲聞、辟支佛競,云何言勝?

答曰:

勝名[9]但於一事中,以智慧、方便心力故得福多。譬如人於一華中但取色香,蜂但取味以成蜜;亦如取水,器大者得多,器小得[10]少。如是等喻可知,以隨喜心深利智慧相應,勝聲聞、辟支佛布施等諸功德。

是六法,初布施,如「檀波羅蜜義」中分別聲聞、辟支佛法說;持戒,如「尸羅波羅蜜義品」中分別聲聞、辟支佛法說;三昧、智慧、解脫、解脫知見,如「念佛義」中分別[11]聲聞、辟支佛法說。

大智度論卷第二十八
↑回到頂端↑
#2228922 - 2024-02-02 23:48:58 大智度論卷第二十九 [Re: yichinyichin]
yichinyichin 離線
飛龍在天
註冊: 2023-12-15
文章數: 468
大智度論初品中布施隨喜心過上釋論第四十四之餘(卷二十九)

聖者龍樹造

後秦龜茲國三藏鳩摩羅什譯

【經】

「一切求聲聞、辟支佛人諸禪、定、解脫、三昧,欲以隨喜心過其上者,當學般若波羅蜜。」

【論】

禪、定者,四禪、九次第定。

解脫、三昧者,八背捨,三解脫門,慧解脫、共解脫,時解脫、不時解脫,有為解脫、無為解脫等。

有覺有觀三昧、無覺有觀三昧、無覺無觀三昧,空三昧、無相三昧、無作三昧,如是等諸三昧。

問曰:

上六事中,三昧即是禪、定、解脫、三昧,今何以復說?

答曰:

有二種三昧:一種慧解脫分,二種共解脫分。前者慧解脫分,不能入禪定,但說未到地中三昧;此中說共解脫分,具有禪、定、解脫、三昧。

彼是略說,此則廣說;彼但說名,此中分別義。

復次,前勝三昧者,有人謂一二三昧,非深三昧;今此中具說「禪、定、解脫、甚深三昧」。

復次,禪、定、解脫、三昧有二種:一者、離欲時得,二者、求而得。離欲得者,前已說;求[20]而得者,此中說。

復次,禪、定、解脫、三昧得之甚難,精懃求之乃得。菩薩但持隨喜心便得過其上,是為未[21]甞有法,是故重說。

問曰:

彼中三昧、智慧、解脫、解脫知見亦難得,何以言此為難得?

答曰:

先[22]以說是慧解脫分,不盡甚深義;共解脫阿羅漢、三明阿羅漢難得,故更說。

復次,是三昧、智慧、解脫、解脫知見,雖難得而不廣周悉,直為涅槃。此間明阿羅漢欲得[23]現世禪定樂,所謂滅盡定、頂際禪、願智、無諍三昧等如是事,非直為涅槃,以是故更廣說。何以故?[24]如前者直為涅槃,彼中說解脫、解脫知見[25]相次故,當知一向直為涅槃。

問曰:

若以禪、定、解脫、三昧難得故重說者,智慧於一切法中最難微妙,何以不重說?

答曰:

上言「欲過聲聞、辟支佛慧,當學般若波羅蜜」中已說,此禪定未說故重說。

禪定、智慧[26]二法最妙,有此二行,所願皆得;如鳥有兩翼,能有所至。解脫從此二法得,解脫知見即是智慧。

布施、持戒是身口業,麁行[27]易得故不重說。

問曰:

菩薩以隨喜心勝於聲聞、辟支佛布施、持戒、智慧,可爾。所以者何?布施、持戒,眼見、耳聞,智慧亦是聞法,可得生隨喜心。如禪、定、解脫、三昧,是不可見聞法,云何隨喜?

答曰:

菩薩以知他心智而隨喜。

問曰:

知他心智法,有漏知他心智,知他有漏心;無漏知他心智,知他無漏心。菩薩未成佛,云何知聲聞、辟支佛無漏心?

答曰:

汝聲聞法中爾。摩訶衍法中,菩薩得無生忍法,斷諸結使,世世常不失六神通,以有漏他心智能知無漏心,何況以無漏知他心智!

復有[28]人言:「初發意菩薩,未得法性[1]生身,若見若聞聲聞辟支佛布施、持戒,[2]皆知當得阿羅漢,隨喜[3]心言:『此人得諸法實相,離三界,我所欲度一切眾生生老病死,彼已得脫,則是我事。』」

如是等種種因緣隨喜,以是故隨喜無[4]咎![5]◎

◎[6]大智度論初品中迴向釋論第四十五

[*]【經】

「菩薩摩訶薩[7]行[8]少施、少戒、少忍、少進、少禪、少智,欲以方便力迴向故,而得無量無邊功德者,當學般若波羅蜜!」

[*]【論】

問曰:

前已說六波羅蜜,今何以復說?

答曰:

上總相說,此欲別相說;彼說因緣,此說果報。

問曰:

不爾!彼中說六波羅蜜廣普具足,此言「少施乃至少智」,似不同上六波羅蜜義!

答曰:

不然!即是六波羅蜜。何以故?六波羅蜜義,在心,不在事多少;菩薩行若多若少,皆是波羅蜜。如《賢劫經》說:「八萬四千諸波羅蜜。」此經中亦說:「有世間檀波羅蜜,有出世間檀波羅蜜;乃至般若波羅蜜,亦有世間、出世間。」

問曰:

菩薩何以故少施?

答曰:

有種種因緣故少施。

或有菩薩初發意,福德未集,貧故少施。

或有菩薩聞「施無多少,功德在心」,以是故不求多物布施,但求好心。

或有菩薩作是念:「若我求多集財物,破戒失善,心[9]心散亂,多惱眾生;若惱眾生以供養佛,佛所不許,破法求財故。若施凡人,奪彼與此,非平等法;如菩薩法,等心一切,皆如兒子。」以是故少施。

復次,菩薩有二種:一者、敗壞菩薩,二者、成就菩薩。

敗壞菩薩者,本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不遇善緣,五蓋覆心,行雜行,轉身受大富貴,或作國王,或大鬼神王、龍王等。以本造身、口、意惡業不清淨故,不得生諸佛前,及天上、人中無罪處,是名為敗壞菩薩。如是人雖失菩薩心,先世因緣故,猶好布施;多[10]惱眾生,劫奪、非法取財,以用作福。

成就菩薩者,不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慈愍眾生;或有在家受五戒者,有出家受戒者。

在家菩薩,雖行業成就,有先世因緣貧窮,聞佛法有二種施:法施,財施;出家人多應法施,在家者多應財施。我今以先世因緣故,不生富家,見敗菩薩輩作罪布施,心不喜樂;聞佛不[11]讚多財布施,但[12]美心清淨施;以是故,隨所有物而施。

又出家菩薩守護戒故,不畜財物;又自思惟:「戒之功德,勝於布施。」以是因緣故,隨所有而施。

復次,菩薩聞佛法中本生因緣,少施得果報多。

如薄[13]拘羅[14]阿羅漢,以一[15]訶梨勒果藥布施,九十一劫不墮惡道,受天人福樂,身常[16]不病,末後身得阿羅漢道。

又如沙門二十億[17]耳,於鞞[18]婆尸佛法中,作一房舍,給比丘僧;布一羊皮,令僧蹈上。以是因緣故,九十一劫中足不蹈地,受人天中無量福樂。末後身生大長者家,受身端[19]政,足下生毛長二寸,色如青琉璃右旋;[20]初生時,父與二十億兩金;後厭世五欲,出家得道,佛說精進比丘第一。

又如須[21]蔓[22]耳比丘,先世見鞞婆尸佛塔,以耳上須[*]蔓華布施。以是因緣故,九十一劫中常不墮惡道,受天上人中樂;末後身生時,須[*]蔓在耳,香滿一室,故字為須[*]蔓耳;後厭世出家,得阿羅漢道。

菩薩如是等本生因緣,少施得大報,便隨所有多少而布施。

復次,菩薩亦不一定常少物布施,隨所有,多則多施,少則少施。

復次,佛欲讚般若波羅蜜功德大故,言「少施得大果,功德無量」。

問曰:

如薄拘羅阿羅漢等,亦少施而得大報,何用般若波羅蜜?

答曰:

薄拘羅等雖得果報,有劫數限量,得小道入涅槃;菩薩以般若波羅蜜「方便迴向」故,少施,福德無量無邊阿僧祇。

問曰:

何等是「方便迴向」,以少布施而得無量無邊功德?

答曰:

雖少布施,皆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菩薩作是念:「我[23]以是福德因緣,不求人天中王及世間之樂,但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無量無邊,是福德亦無量無邊;又以是福德為度一切眾生,如眾生無量無邊故,是福德亦無量無邊。

復次,是福德用大慈悲,大慈悲無量無邊故,是福德亦無量無邊。

復次,菩薩福德諸法實相和合故,三分清淨:受者、與者、財物不可得故。如《般若波羅蜜》初為舍利弗說:「菩薩布施時,與者、受者、財物不可得故,具足般若波羅蜜。」用是實相智慧布施故,得無量無邊福德。

復次,菩薩皆念所有福德如[24]相、法性相、實際相故,以如、法性、實際無量無邊故,是福德亦無量無邊。

問曰:

若菩薩摩訶薩觀諸法實相,知如、法性、實際,是無為滅相,云何更生心而作福德?

答曰:

菩薩久習大悲心故,大悲[1]心爾時發起:「眾生不知是諸法實相,當令得是實相。」以精進波羅蜜力故,還行福德業因緣,以精進波羅蜜助大悲心;譬如火欲滅,遇得風、薪,火[2]則然熾。

復次,念本願故,亦十方佛來語言:「汝念初發心時!又汝始得是一法門,如是有無量法門,汝未皆得,當還集諸功德!」如《[A1]漸備經》七地中說。

問曰:

施多少可爾;戒中有五戒、一日戒、十戒,少多亦可知,色法可得分別故。餘四波羅蜜,云何知其[3]多少?

答曰:

是皆可知。如忍有二種:一者、身忍,二者、心忍。身忍者,雖身、口不動,而心不[4]能令不起,少忍故不能制心;心忍者,身心俱忍,猶如枯木。

復次,少忍者,若人撾罵不還報;大忍者,不分別罵者、忍者、忍法。

復次,眾生中忍是為少忍,法忍是為大忍。

如是等分別「少忍」。

「少進」者。

有二:身進,心進。身進為少,心進為大;外進為少,內進為大;身口進為少,意進為大。如佛說:「意業大力故,如大仙人瞋時,能令大國磨滅。」復次,身、口作五逆罪,大果報一劫在阿鼻泥[5]犁中。意業力大,得生非有想非無想,壽八萬大劫;亦在十方佛國,壽命無量。以是故,知身口精進為少,意精進為大。

復次,如經說:「若身、口、意業寂滅不動,是為大精進;動者,為少精進。」

如是等名為「少[6]精進」。

「少禪」者,欲界定、未到地,不離欲故名為少。亦觀二禪,初禪則少,乃至滅盡定。有漏為少,無漏為大。[7]未得阿鞞跋致、未得無生[A2]法忍禪是為少,得阿鞞跋致、得無生法忍禪是為大。乃至坐道場十六解脫相應定為少,十七金剛三昧為大。

復次,若菩薩觀一切法常定、無散亂者,無依止,無分別,是為大;餘者皆為少。

慧有二種:一者世[8]間,二者出世[*]間。世間慧為少,出世間慧為大。淨慧、雜慧,相慧、無相慧,分別慧、不分別慧,隨法慧、破法慧,為生死慧、為涅槃慧,為自益慧、為益一切眾生慧等亦如是。

復次,聞慧為少,思慧為大;思慧[9]為少,修慧[*]為大;有漏慧為少,無漏慧為大;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慧為少,修行六度慧為大;修慧為少,方便慧為大;諸地中方便展轉有大[10]少,乃至十地。如是等分別多少。

佛歎菩薩奇特,於少事中得無量無邊功德,豈況大事!餘人多捨財,身、口、[11]意懃苦得福少,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12]等亦如是,不及菩薩少而報大。如先說:「譬[13]如[14]口氣出聲,聲則不遠;聲入角中,聲則能遠。」如是布施等[15]同少,餘人行是所得福報則少;菩薩摩訶薩以般若波羅蜜方便力迴向故,得無量無邊福。以是故說:「欲行少施、少戒、少忍、少進、少禪、少智。」

[*]【經】

「菩薩摩訶薩欲行檀波羅蜜、尸羅波羅蜜、羼提波羅蜜、毘梨耶波羅蜜、禪波羅蜜,當學般若波羅蜜!」

[*]【論】

諸波羅蜜義如先說。

問曰:

五波羅蜜相即是般若波羅蜜相不?若是般若波羅蜜相,不應五名差別!若異,何以[16]故言「欲行檀波羅蜜,當學般若波羅蜜」?

答曰:

亦同、亦異。

異者,般若波羅蜜名觀諸法實相故,不受、不著一切法;檀名捨內外一切所有。以般若波羅蜜心行施,是時檀得名波羅蜜。

復次,五波羅蜜[17]殖諸功德,般若波羅蜜除其著心、邪見;如一人種穀,一人[18]芸除眾穢,令得增長,果實成就。

餘四波羅蜜亦如是。

問曰:

今云何「欲行檀波羅蜜,當學般若波羅蜜」?

答曰:

檀有二種:一者、淨,二者、不淨。

不淨者,憍慢故施,作是念:「[19]劣者尚與,我豈不能?」嫉[20]妬故施,作是念:「我之怨憎,施故得名,如是勝我;今當廣施,要必勝彼。」貪報故施,作是念:「我施少物,千萬倍報。」是故布施。為名故施,作是念:「我今好施,為人所信,好人數中。」為攝人故施,作是念:「我今施之,人必歸我。」如是等種種雜結行施,是名不淨。

淨[21]施者,無是雜事,但以淨心信因緣果報,敬愍受者,不求今利,但為後世功德。復有淨施,不求後世利益,但以修心助求涅槃。[22]復有淨施,生大悲心,為眾生故,不求自利早得涅槃,但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名淨施。

以般若波羅蜜心故,能如是淨施。以是故說:「欲行檀波羅蜜,當學般若波羅蜜。」

復次,般若波羅蜜力故,捨諸法著心,何況我心而不捨!捨吾我心故,身及妻子[23]視如草土,無[24]所戀惜,盡以布施。以是故說:「欲行檀波羅蜜,當學般若波羅蜜。」餘波羅蜜亦[25]皆如是,以般若波羅蜜心助成故。

復次,諸餘波羅蜜,不得般若波羅蜜,不得波羅蜜名字,亦不牢固。如後品中說:「五波羅蜜不得般若波羅蜜,無波羅蜜名字。」又如轉輪聖王無輪寶者,不名轉輪聖王,不以餘寶為名。亦如[1]群盲無導,不能有所至;般若波羅蜜亦如是,[2]導五波羅蜜,令至薩婆若。譬如大軍無健將,不能成辦其事;又如人身餘根雖具,若無眼者,不能有所至。又如人無命根,則餘根皆滅;有命根故,餘根有用。般若波羅蜜亦如是,五波羅蜜不得般若波羅蜜,則不得增長;得般若波羅蜜故,餘波羅蜜得增益具足。

以是故,佛言:「欲行檀波羅蜜,當學般若波羅蜜。」

[*]【經】

「菩薩摩訶薩欲使世世身體與佛相似,欲具足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當學般若波羅蜜!」

[*]【論】

問曰:

聲聞經中說:菩薩過三阿僧祇劫後,百劫中種三十二相因緣;今云何說「世世與佛身體相似,有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

答曰:

迦[3]栴延子《阿毘曇鞞婆沙》中有如是說,非三藏中所說。何以故?三十二相,餘人亦有,何足為貴!

如難陀先世時一浴眾僧,因作願言:「使我世世端[4]政淨潔。」又於異世值辟支佛塔,飾以彩畫,莊嚴辟支佛像,作願言:「使我世世色相嚴身。」以是因緣故,世世得身相莊嚴,乃至後身出家作沙門,眾僧遙見,謂其是佛,悉皆起迎。難陀小乘種少功德,尚得此報,豈況菩薩於無量阿僧祇劫中修立功德,世世形體而不似佛?

又如彌勒菩薩白衣時,師名[5]跋婆犁,有三相:一、眉間白毛相,二、舌覆面相,三、陰藏相。

如是等,非是菩薩亦皆有相,菩薩豈當三阿僧祇[6]劫後乃種相好!

復次,是摩訶衍中,有菩薩從初發心乃至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初不生惡心;世世報得五通,身體似佛。

問曰:

菩薩未得佛道,何得身相如佛?

答曰:

菩薩為度眾生故,或作轉輪聖王身,或作帝釋身,或作梵王身,或作聲聞身、辟支佛身、菩薩身、佛身。

[7]如《首楞嚴經》中,文殊師利自說:「七十二億反作一緣覺而般涅槃。」又現作佛,號龍種尊;時世未應有佛,而眾生見佛身,歡喜[8]心伏受化!

問曰:

菩薩若能作佛身說法度眾生者,與佛有何差別?

答曰:

菩薩有大神力,住十住地,具足佛法而住世間,廣度眾生故,不取涅槃;亦如幻師自變化身,為人說法,非真佛身;雖爾度脫眾生,有量有限。佛所度者,無量無限。

菩薩雖作佛身,不能遍滿十方世界;佛身者普能遍滿無量世界,所可度者,皆[9]現佛身。亦如十四日月,雖有光明,猶不如十五日。

有如是差別。

或有菩薩得無生法忍,法性生身,在七住地,住五神通,變身如佛,教化眾生。

或初發意菩薩行六波羅蜜,行業因緣,得身相似佛,教化眾生。

問曰:

三十二相,布施等果報,般若波羅蜜無所有、如虛空,云何說「欲得相好當學般若波羅[10]蜜」?

答曰:

三十二相有二種:一者、具足如佛;二者、不具足,如轉輪聖王、難陀等。般若波羅蜜與布施和合故,能具足相好如佛;餘人但行布施等,相不具足。

問曰:

云何布施等得三十二相?

答曰:

如檀越布施時,受者得色、力等五事益身故,施者具手足輪相。如「檀波羅蜜」中廣說。戒、忍等亦如是,各[11]各具三十二相。

何等是三十二相?一者、足下安立相,餘如〈讚菩薩品〉中說。

問曰:

[12]以何因緣得足[13]下安立相?

答曰:

佛世世一心堅固持戒,亦不令他[14]敗戒,以是業因緣,故得是初相。初相者,自於法中無能動者;若作轉輪聖王,自於國土無能[15]侵者。

以如法養護人民及出家沙門等,以是業因緣故,得千輻輪相,是轉法輪初相;若作轉輪聖[16]王,得轉[17]輪寶。

離殺生業因緣故,得長指相。

離不與取業因緣故,得足跟滿相。

以四攝法攝眾生業因緣故,得手足[18]縵網相。

以上妙衣服、飲食、臥具供養尊長業因緣故,得手足柔軟相。

修福轉增業因緣故,得足趺高相、一一孔一毛生相、毛上向相。

如法遣使為福和合因緣,及速疾誨人故,得妙[19]踹相,如伊泥延鹿王。

如法淨物布施,不[20]惱受者故,得平立手過膝相、方身相,如尼拘盧陀樹。

多修慚愧及斷邪婬,以房舍、衣服、覆蓋之物用布施故,得陰藏相如馬王。

修慈三昧,信淨心多及以好色飲食、衣服、臥具布施故,得金色相、[21]大光相。

常好問義,供給所尊及善人故,得肌皮細軟相。

如法斷事,不自專執,委以執政故,得[22]上身如師子相、腋下滿相、肩圓相。

恭敬尊長、迎逆侍送故,得身[23]體直廣相。

布施具足充滿故,得七處滿相。

一切捨施無所遺惜故,得方頰車相。

離兩舌故,得四十齒相、齒齊相、齒密相。

常修行慈、好思惟故,得白牙無[24]喻相。

離妄語故,得舌廣薄相。

美食布施、不[*]惱受者故,得味中最上味相。

離惡口故,得梵聲相。

善心好眼視眾生故,得眼𥇒紺青相、眼𥇒如牛王相。

禮敬所尊及自持戒、以[1]戒教人故,得肉髻相。

所應讚歎者而讚歎故,得眉間白[2]毛相。

是為用聲聞法三十二相業因緣。

摩訶衍中三十二相業因緣者。

問曰:

十方諸佛及三世諸法皆無相相,今何以故說三十二相?一相尚不實,何況三十二?

答曰:

佛法有二[3]種:一者、世諦,二者、第一義諦。世諦故,說三十二相;第一義諦故,說無相。

有二種道:一者、令眾生修福道,二者、慧道。福道故,說三十二相;慧道故,說無相。

為生身故,說三十二相;為法身故,說無相。佛身,以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而自莊嚴;法身,以十力、四無所畏、四無礙智、十八不共法諸功德莊嚴。

眾生有二種因緣:一者、福德因緣,二者、智慧因緣。欲引[4]導福德因緣眾生故,用三十二相身;欲以智慧因緣引[*]導眾生故,用法身。

有二種眾生:一者、知諸法假名,二者、著名字。為著[5]名眾生故,說無相;為知諸法假名眾生故,說三十二相。

問曰:

是十力、四無所畏功德亦各有別相,云何說「法身無相」?

答曰:

一切無漏法,十六行、三三昧相[A3]應故,皆名無相;佛欲令眾生解故,種種分別說。說一切諸佛法,以空、無相、無作印故,皆入如、法性、實際;而為見色歡喜發道心者,現三十二相莊嚴身。

復次,為一切眾生中顯最勝故,現三十二相而不破無相法。

如菩薩初生七日之中,裹以白[6]㲲,示諸相師。相師以古聖相書占之,以答王曰:「我讖記法,若人有三十二相者,在家當為轉輪聖王,出家當得作佛。唯此二處,無有三處。」諸相師出已,菩薩寢息。

復有仙人名阿私陀,白淨飯王言:「我以天耳聞諸天鬼神說,淨飯王生子,有佛身相,故來[7]請見!」王大歡喜,此人仙聖,故從遠來,欲見我子;勅諸侍人:「將太子出!」侍人[8]答王:「太子小睡。」是時阿私陀言:「聖王常請一切,施以甘露,不應睡也!」即從坐起,詣太子所,抱著臂上,上下相之;相已涕[9]零,不能自勝!王大不悅,問相師曰:「有何不祥,涕泣如是?」仙人答言:「假使天雨金剛大山,不能動其一毛,豈有不祥!太子必當作佛;我今年已晚暮,當生無色天上,不得見佛、不聞其法故,自悲傷耳!」王言:「諸相師說,不定一事,若在家者當作轉輪聖王,若出家者當得作佛。」阿私陀言:「諸相師者以世俗比知,非天眼知;諸聖相書,又不具足遍知,於相總觀,不能明審,是故或言:『在家當為轉輪聖王,出家當為佛。』今太子三十二相,正滿明徹,甚深淨潔具足,必當作佛,非轉輪王也!」

以是故知,三十二相於一切眾生中最為殊勝。

言無相法者,為破常、淨、樂相、我相、男女、生死等相,故如是說。

以是故,佛法雖無相相,而現三十二相引導眾生,令知佛第一,生淨信故,說三十二相無咎。

問曰:

何以故說三十二相,不多不少?

答曰:

若說多、若說[10]少,俱當有難。

復次,佛身丈六,若說少相,則不周遍,不具莊嚴;若過三十二相,則復雜亂。譬如嚴身之具雖復富有珠璣,不可重著[11]瓔珞;是故三十二相不多不少,正得其中。

復次,若少不端嚴,則留八十隨形好處;過則雜亂。

問曰:

[12]若須八十隨形好,何不皆名為「相」而別為「好」?

答曰:

相大嚴身,若說大者,則已攝小。

復次,相麁而好細,眾生見佛則見[13]其相,好則難見故。

又相者,餘人共得;好者,或共、或不共。

以是故,「相」、「好」別說。

問曰:

佛畢竟斷眾生相、吾我相,具足空法相,何以故以相莊嚴,如取相者法?

答曰:

若佛[14]但以妙法莊嚴其心,身無相好者,或有可度眾生,心生輕慢,謂佛身相不具,不能一心樂受佛法。譬如以不淨器盛諸美食,人所不喜;如臭皮囊盛諸寶物,取者不樂。以是故,佛以三十二相莊嚴其身。

復次,佛常於大眾中作師子吼言:「我於眾生中,一切功德最為第一!」若佛生身不以相好莊嚴,或有人言:「身形醜陋,何所能知!」佛以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莊嚴其身,眾生猶有不信,何況不以相好莊嚴!

復次,佛法甚深,常寂滅相故,狂愚眾生不信不受,謂身滅盡,無所一取。以是故,佛以廣長舌、梵音聲、身放大光,為種種因緣、譬喻說上妙法;眾生見佛身相威德,又聞音聲,皆歡喜信樂。

復次,莊嚴物有內外,禪定、智慧諸功德等,是內莊嚴;身相威德、持戒具足,是外莊嚴;佛內外具足。

復次,佛愍念一切眾生,出興於世,以智慧等諸功德,饒益利根眾生;身相莊嚴,饒益鈍根眾生。心莊嚴,開涅槃門;身莊嚴,開天、人樂門。身莊嚴故,置眾生於三福處;心莊嚴故,置眾生入三解脫門。身莊嚴故,拔眾生於三惡道;心莊嚴故,拔眾生於三界獄。如是等無量利益因緣故,以相好莊嚴生身。

[*]【經】

「欲生菩薩家,欲得鳩摩羅伽地,欲得不離諸佛,當學般若波羅蜜。」

[*]【論】

「菩薩家」者,若於眾生中發甚深大悲心,是為生菩薩家。如生王家,無敢輕者,亦不畏飢渴、寒熱等。入菩薩道中,生菩薩家亦如是,以佛子故,諸天龍、鬼神,諸聖人等無敢輕者,益加恭敬;不畏惡道、人天賤處,不畏聲聞、辟支佛人、外道論師來沮其心。

復次,菩薩初發意,一心作願:「從今日不復隨諸惡心,但欲度脫一切眾生,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復次,菩薩若能知諸法實相、不生不滅,得無生法忍;從是以往,常住菩薩道。如[1]前所說《持心經》中:「我見錠光佛時,得諸法無生忍,初具足六波羅蜜;自爾之前,都無布施、持戒等。」

復次,若菩薩作是念:如恒河沙等劫為一日一夜,用是日夜,三十日為[2]月,十二月為歲;如是歲數過百千萬億劫,乃有一佛,於是佛所,供養、持戒、集諸功德;如是恒河沙等諸佛,然後受記作佛。菩薩心不懈怠,不沒不厭,悉皆樂行。

復次,菩薩於諸邪定五逆眾生及斷善根人中而生慈悲,令入正道,不求恩報。

復次,菩薩初發心[3]以來,不為諸煩惱所覆、所壞。

復次,菩薩雖觀諸法實相,於諸觀心亦不生著。

復次,菩薩自然口常實言,乃至夢中亦不妄語。

復次,菩薩有所見色皆是佛色,念佛三昧力故,於色[4]亦不著。

復次,菩薩見一切眾生流轉生死苦中、一切樂中,心亦不著,但作願言:「我及眾生,何時當度?」

復次,菩薩於一切珍寶心不生著,唯樂三寶。

復次,菩薩常斷婬欲,乃至不生念想,況有實事!

復次,眾生眼見菩薩者,即得慈三昧。

復次,菩薩能令一切法悉為佛法,無有聲聞、辟支佛法、凡夫之法種種差別。

復次,菩薩分別一切法,於一切法中,亦不生法相,亦不生非法相。

如是等無量因緣,是名「生菩薩家」。

問曰:

從發心已來,已生菩薩家,今云何「欲生菩薩家,當學般若波羅蜜」?

答曰:

有二種菩薩家:有退轉家、不退轉家,名字家、[5]實家,淨家、雜家,有信堅固家、不堅固家。為不退轉家乃至信堅固家,欲得如是等家故言:「欲生菩薩家,當學般若波羅蜜。」

「欲得鳩摩羅伽地」者,或有菩薩從初發心斷婬欲,乃至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常行菩薩道,是名鳩摩羅伽地。

復次,或有菩薩作願:世世童男,出家行道,不受世間愛欲,是名為鳩摩羅伽地。

復次,又如王子名鳩摩羅伽,佛為法王。菩薩入法[6]正位,乃至十地故,悉名王子,皆[7]任為佛。如文殊師利,十力、四無所畏等悉具佛事故,住鳩摩羅伽地,廣度眾生。

復次,又如童子過四歲[8]以上,未滿二十,名為鳩摩羅[9]伽。若菩薩初生菩薩家者,如嬰兒;得無生法忍,乃至十住地,離諸惡事,名為鳩摩羅伽地。

欲得如是地,當學般若波羅蜜。

「常欲不離諸佛」者,菩薩世世所生,常值諸佛。

問曰:

菩薩當化眾生,何故常欲值佛?

答曰:

有菩薩未入菩薩位、未得阿鞞跋致受記[10]別故,若遠離諸佛,便壞諸善根,沒在煩惱,自不能度,安能度人!如人乘船,中流壞敗,欲度他人,反自沒水;又如少湯投大氷池,雖消少處,反更成氷。

菩薩未入法位,若遠離諸佛,以少功德、無方便力,欲化眾生,雖少[11]利益,反更墜落!以是故,新學菩薩不應遠離諸佛。

問曰:

若爾者,何以不說「不離聲聞,辟支佛」?聲聞、辟支佛亦能利益菩薩。

答曰:

菩薩大心,聲聞、辟支佛雖有涅槃利益,無一切智故,不能教導菩薩;諸佛一切種智故,能教導菩薩。如[12]象沒泥,非[*]象不能出;菩薩亦如是,若入非道中,唯佛能救,同大道故。[13]以是故說菩薩常欲不離諸佛。

復次,菩薩作是念:「我未得佛眼故,如盲無異,若不為佛所引[14]導,則無所趣,錯入餘道;設聞佛法,異處行者,未知教化時節、行法多少。」

復次,菩薩見佛得種種利益,或眼見心清淨,若聞所說,心則樂法,得大智慧,隨法修行,而得解脫。如是等值佛無量[*]利益,豈不一心求欲見佛!譬如嬰兒不應離母,又如行道不離糧食,如大熱時不離涼風冷水,如大寒時不欲離火,如度深水不應離船,譬如病人不離良醫;菩薩不離諸佛,過於上事。何以故?父母、親屬、知識、人、天王等皆不能如佛[*]利益;佛[15]利益諸菩薩,離諸苦處,住世尊之地。

以是因緣故,菩薩常不離佛。

問曰:

有為之法,欺誑不真,皆不可信;云何得如願不離諸佛?

答曰:

福德、智慧具足故,乃應得佛,何況不離諸佛![1]以眾生有無量劫罪因緣故,不得如願;雖行福德而智慧薄少,雖行智慧而福德薄少,故所願不成。菩薩求佛道故,要行二忍:生忍、法忍。行生忍故,一切眾生中發慈悲心,滅無量劫罪,得無量福德;行法忍故,破諸法無明,得無量智慧。二行和合故,何願不得!以是故,菩薩世世常不離諸佛。

復次,菩薩常愛樂念佛故,捨身受身,恒得值佛。譬如眾生習欲心重,受婬鳥身,所謂孔雀、鴛鴦等;習瞋恚偏多,生毒[2]虫中,所謂惡龍、羅剎、[3]蜈蚣、毒蛇等。是菩薩心,不貴轉輪聖王、人天福樂,但念諸佛,是故隨心所重而受身形。

復次,菩薩常善修念佛三昧因緣故,所生常值諸佛。如《般[4]舟三昧》中說:「菩薩入是三昧,即見[5]阿彌陀[6]佛;便問其佛:『何業因緣故,得生彼國?』佛即答言:『善男子!以常修念佛三昧,憶念不廢故,得生我國。』」

問曰:

何者是念佛三昧得生彼國?

答曰:

念佛者,念佛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金色身,身出光明遍滿十方,如融閻浮檀金,其色明淨;又如須彌山王在大海中,日光照時,其色發明。行者是時都無餘色想,所謂山、地、樹木等;但見虛空中諸佛身相,如真琉璃中赤金外現。亦如比丘入不淨觀,但見身體膖脹爛壞,乃至但見骨人;是骨人無有作者,亦無來去,以憶想故見。

菩薩摩訶薩入念佛三昧,悉見諸佛,亦復如是;以攝心故,心清淨故。譬如[A4]有人莊嚴其身,照淨水鏡,無不悉見;此水鏡中亦無形相,以明淨故,見其身像。諸法從本[7]以來,常自清淨,菩薩以善[8]修淨心,隨意悉見諸佛,問其所疑,佛答所問。

聞佛所說,心大歡喜;從三昧起,作是念言:「佛從何所來?我身亦不去。」即時便知:「諸佛無所從來,我亦無所去。」復作是念:「三界所有,皆心所作。」何以故?隨心所念,悉皆得見。以心見佛,以心作佛;心即是佛,心即我身;心不自知,亦不自見。

若取心相,悉皆無智,心亦虛誑,皆從無明出。因是心相,即入諸法實相,所謂常空。

得如是三昧、智慧已,二行力故,隨意所願,不離諸佛;如金翅鳥王,二翅具足故,於虛空中自在所至。菩薩得是三昧、智慧力故,或今身隨意供養諸佛,命終亦復值遇諸佛。

以是故說:「菩薩常不離諸佛者,當學般若波羅蜜。」

大智度論卷第二十九
↑回到頂端↑
#2229249 - 2024-02-05 21:42:07 大智度論卷第三十 [Re: yichinyichin]
yichinyichin 離線
飛龍在天
註冊: 2023-12-15
文章數: 468
大智度論釋初品中善根供養義第四十六(卷第三十)

聖者龍樹造

後秦龜茲國三藏鳩摩羅什譯

【經】

「欲以諸善根供養諸佛,恭敬、尊重、讚歎,隨意成就者,當學般若波羅蜜!」

【論】

菩薩既得不離諸佛,當應供養。若得值佛而無供具,甚為不悅!如須摩提菩薩,秦言妙意,見然燈佛,無供養具,周旋求索;見賣華女,以五百金錢買得五莖青蓮華以供養佛。又薩陀波崙菩薩,為供養師故,賣身血肉。

如是等菩薩既得見佛,心欲供養,若無供具,其心有礙;譬如庶民遇見君長,不持禮貺,則為不敬。是故諸菩薩求供養具,供養諸佛;佛雖不須,菩薩心得具足。譬如農夫遇好良田而無種子,雖欲加功,無以肆力,心大愁憂;菩薩亦如是,得遇諸佛而無供具,設有餘物,不稱其意,心便有礙。

「諸善根」者,所謂善根果報,華香、[24]瓔珞、衣服、幡蓋種種珍寶等。所以者何?或時以因說果,如言「[25]一[26]月食千兩金」,金不可食,因金得食,故言「食金」。或時以果說因,如見好畫,言是好手;手非是畫,見畫妙故,說言[27]手好。善根果報亦如是,以善根業因緣[28]故,得供養之具,名為善根。

問曰:

若爾者,何不即說華香等而說其因?

答曰:

供養具有二種:一者、財供養,二者、法供養。若但說華香等供養,則不攝法供養;今說善根供養,當知則財、法俱攝。

「供養」者,若見、若聞諸佛功德,心敬尊重;迎逆、侍送,旋繞、禮拜,曲躬合手而住,[30]避坐安處,[31]勸進飲食、華香、珍寶等;種種[1]稱讚持戒、禪定、智慧諸功德;有所說法,信受教誨。如是善身、口、意業,是為供養。

「尊重」者,知一切眾生中,德無過上,故言「尊」;敬畏之心過於父母、師長、君王,利益重故,[2]故言「[3]重」。

「恭敬」者,謙遜畏難故言「恭」,推其智德故言「敬」。

「讚歎」者,美其功德為「讚」;讚之不足,又稱揚之,故言「歎」。

「隨意成就」者,若須華供養,如意即至,或求得,或不求而得;有自然出者,或變化生;乃至[4]伎樂供養之具,悉皆如是。

問曰:

菩薩遇得便以供養,何以隨意求索?

答曰:

福德從心,於所愛重,持用供養,得福增多。如阿育王小兒時,以所重土,持用奉佛;得閻浮提王,一日之中起八萬塔。若大人雖以多土投鉢而無所得,非所重故。有人偏貴重華,以其所貴,持供養佛,得福增多;乃至寶物亦如是。

復次,隨時所宜,若寒時,應以薪火、上衣、溫室、被[5]褥,及以飲食;熱時,應以氷水、扇蓋、涼室、生薄之服,上妙之食;風雨之時,就送供具;如是等隨時供養。又隨土地所宜、隨[6]受者所須,皆持供養。

復[7]次,隨意供養者,有菩薩知佛無所須,又知諸物虛誑如幻,一相所謂無相;為教化眾生故,隨眾生國土所重,引導故供養。

復有菩薩得甚深禪定,生菩薩神通,以神通力故,飛到十方佛前,或於佛國,若須遍雨天華,即滿三千[8]世界持供養佛;或雨天栴檀;或雨真珠,光[9]明鮮發;或雨七寶;或雨如意珠,大如須彌;或雨妓樂,音聲清妙;或以身如須彌以為燈炷,供養諸佛。如是等名為財供養。

又菩薩行六波羅蜜,以法供養諸佛。或有菩薩行一地法供養諸佛,乃至十地行法供養。或時菩薩得無生法忍,自除煩[10]惱及眾生煩惱,是法供養。或時菩薩住於十地,以神力故,令地獄火滅;於餓鬼道,皆得飽滿;令畜生得離恐怖,令生人、天;漸住阿[11]惟越致地。如是等大功德力[12]故,名為法供養。

以是故說:「欲得善根成就,當學般若波羅蜜。」

[*]【經】

「欲滿一切眾生所願:[13]衣服、飲食、臥具、塗香、車乘、房舍、床[14]榻、燈燭等,當學般若波羅蜜!」

[*]【論】

問曰:

有何次第,欲滿一切眾生願?

答曰:

菩薩業有二種:一為供養諸佛,二為度脫眾生。

以供養諸佛,得無量福德;持是福德,利益眾生,所謂滿眾生願。如賈客主入海採寶,安隱[15]得出,利益所親及知識等;菩薩如是入諸佛法海,得無量功德之寶,[16]利益眾生。

如小王供養大王,能[17]令歡喜,與其所願,職位財帛,還其本國,利益人物,除[18]却怨賊。菩薩供養諸佛法王故,得受記[19]別,以無量善根珍寶,得無盡智力,來入眾生;善人供養,貧者隨其所須而給與之,魔民、[20]邪見外道之屬悉皆破壞。是為供養諸佛,[21]次滿眾生所願。

問曰:

菩薩實能滿一切眾生願不?若悉滿眾生願,餘佛菩薩何所利益?若不悉滿,是中何故說「欲滿一切眾生願,當學般若波羅蜜」?

答曰:

有二種願:一[22]者、可得願,二[*]者、不可得願。

不可得願者,有人欲籌量虛空,盡其邊際,及求時、方邊際,如小兒求水中月、鏡中像;如是等願皆不可得。

可得願者,鑽木求火,穿地得水,修福得人天中生,及得阿羅漢、辟支佛果,乃至得諸佛法王;如是等名皆可得願。

可得願有二種:一謂世間,二謂出世間。是中世間願故,滿眾生願。云何得知?以飲食、床、臥[23]具乃至燈燭所須之物皆給與之。

問曰:

菩薩何以故與眾生易得願,不與難者?

答曰:

願有下、中、上。下願令致今世樂因緣,中願[24]與後世樂因緣,上願與涅[25]槃因緣。是故先與下願,次及中願,然後上願。

復次,眾生多著今樂,少求後樂,涅槃樂者轉復少也。若說多者,少亦攝之。

復次,此經前後多說後世、涅槃[26]道,少說今世利事。菩薩法者,常與眾生種種[27]利益,不應有捨。所以者何?初心但欲令諸眾生行大乘法;以不堪受化,次與聲聞、辟支佛道;若復不能,當與十善、四梵行等,令修福德。若眾生都不樂者,如是眾生不應遺捨,當與今世利益,所謂飲食等也。

復次,凡夫雖能與人飲食等,滿彼願者,皆有因緣,若今世事、若後世事。聲聞、辟支佛雖無因緣滿眾生願,而所益甚少。菩薩摩訶薩行檀波羅蜜[28]業因緣故,得為國王,或為大長者,財富無量,四方眾生若來求者,盡滿足之。

如頻頭居士為大檀越,坐七寶大床,金剛為腳,敷以天褥,以赤真珠上為帳幔,左右立侍,各八萬四千,皆莊嚴[29]琦妙;開四大門,恣所求者,晝夜六時鳴鼓,又放光明,十方無量眾生有聞鼓聲、光明觸身者,無不悉來。欲得種種[1]飲食者,長者見其大集,即時[2]默然,仰視虛空,於時空中雨種種百味之食,隨意皆得;若眾生不自取者,左右給使分布與之,足滿乃止。須飲食、衣被、臥具、寶物等,皆亦如是。恣眾生所欲已,然後說法,[3]令離四食,皆住阿鞞跋致地。如是等,菩薩神通力故,能滿眾生願。

問曰:

佛[4]在時,眾生尚有飢餓,天不降雨,眾生困弊;佛猶不能滿一切眾生之願,云何菩薩[5]能滿其願?

答曰:

菩薩住於十地,入首楞嚴三昧,於三千大千世界,或時現初發意,行六波羅蜜;或現阿鞞跋致;或現一生補處,於兜率天上,為諸天說法;或從兜率天上來下生淨飯王[6]宮;或現出家成佛;或現大眾中轉法輪,度無量眾生;或現入涅槃,起七寶塔,遍諸國土,令眾生供養舍利;或時法都滅盡。菩薩利益如是,何況於佛!

而佛身有二種:一者、真身,二者、化身。眾生見佛真身,無願不滿。

佛真身者,[7]遍於虛空,光明遍炤十方,說法音聲亦遍十方;無量恒河沙等[8]世界滿中大眾皆共聽法,說法不息,一時之頃,各隨所聞而得解悟。如劫盡已,眾生行業因緣故,大雨澍下,間無斷絕,三大所不能制;[9]惟有劫盡,十方風起,更互相對,能持此水。

如是法性身佛有所說法,除十住菩薩,三乘之人皆不能持;[*]惟有十住菩薩不可思議方便智力,悉能聽受。眾生其有見法身佛,無有三毒及眾煩[10]惱,寒熱諸苦一切皆滅,無願不滿。如如意珠,尚令眾生隨願皆得,豈況於佛!珠與一切世間之願,佛與一切出世間願。若言「佛不能悉滿眾生所願」,是語不然!

復次,釋迦[11]文尼佛,王宮受身,現受人法,有寒熱、飢渴、睡眠,受諸誹謗,老、病、死等;內心智慧神德,真佛正覺,無有異也。欲滿眾生所願,悉皆能滿;而不滿者,以無數世來,常滿眾生衣食之願,而不[12]免苦;今[13]但以涅槃無為常樂益之。如人憐愍所親,不與雜毒美食。如是世間願者,生諸結[14]使,又[15]復離時心生大苦,是故不以為要。

復次,有人言:釋迦牟尼佛已滿眾生所願,而眾生自不能得。如《毘摩羅[16]詰經》說:「佛以足指[17]案地,即時國土七寶莊嚴,我佛國如是。為多[18]怒害者,現佛國異。」又如龍王等心降雨,在人為水,餓鬼身上皆為炭火。

問曰:

若能滿一切眾生願者,則眾生有邊,無有受[19]諸飢寒苦者。何以故?一切眾生皆滿所願,願離苦得樂故。

答曰:

「滿一切」者,名字一切,非[20]實一切。

如《法句》偈說:

「一切皆懼死, 莫不畏杖痛。
恕己可為譬, 勿殺勿行杖!」
雖言「一切畏杖痛」,如無色眾生[21]無身故,則無杖痛;色界眾生雖可有身,亦無杖痛;欲界眾生亦有不受杖痛。而言「一切」,謂應得杖者說言「一切」,非實一切。以是故,菩薩滿一切眾生所願,謂應可得者。然菩薩心無齊限,福德果報亦無有量;但眾生無量阿僧祇劫罪厚障故,而不能得。

如舍利弗弟子羅頻[22]周比丘,持戒精進,乞食六日而不能得,乃至七日,命在不久;有同道者乞食持與,鳥即持去。時舍利弗語目揵連:「汝大神力,守[23]護此食,令彼得之!」即時目連持食往與,始欲向口,變成為[24]泥;又舍利弗乞食持與,而口自合;最後佛來,持食與之,以佛福德無量因緣故,令彼得食。是比丘食已,心生歡喜,倍加信敬。佛告比丘:「有為之法皆是苦相。」為說四諦,即時比丘漏盡意解,得阿羅漢道。有薄福眾生,罪甚此者,佛不能救。

又知眾生不可得故、深[25]達法性故,諸佛無有憶想分別:是可度、是不可度,心常寂滅,意無增減。

以是故,菩薩欲滿一切眾生願,彼以罪故而不能得,菩薩無[26]咎!

「飲、食」者,略說麁、細二種餅飯等百味之食。經雖說四食,眾生久住,而此但說[27]揣食,餘者無色,不可相與。若[28]施[*]揣食,則與三食。何以故?因[29]揣食故,增益三食。如《經》所說:「檀越施食,則與受者五事利益。」

「飲」,總說二種:一者、草木酒,所謂蒲[30]桃、甘蔗等及諸穀酒;二者、草木漿,甘蔗漿、蒲[*]桃漿、石蜜漿、安石[31]榴漿、梨[32]㮈漿、波[33]盧沙果漿等,及諸穀漿。

如是和合,人中飲食及天飲食,所謂修陀甘露味、天果食等,摩頭摩陀婆漿等。眾生各各所食,或食穀者,或食肉者,或食淨者、不淨者,來皆飽滿。

「衣服」者,衣有二種:或從眾生生,所謂綿絹、毛毳、皮[34]韋等;或從草木生,所謂布[35]㲲、樹皮等。有諸天衣,無有經緯,自然樹出,光色輕[1]軟。

「臥具」者,床榻、被褥、幃帳、[2]枕等。

「塗香」者,有二種:一[3]者、栴檀木等,[4]摩以塗身;二者、種種雜香,[5]擣以為末,以塗其身,及熏衣服,并塗地壁。

「乘」者,所謂[6]象、馬、車輿等。

「房舍」者,所謂土木寶物所成樓閣、殿堂、宮觀等,以障寒熱、風雨、賊盜之屬。

「燈燭」者,所謂脂[7]膏、[8]蘇油、漆[9]蠟、明珠等。

「諸物」者,是一切眾生所須之物,不可具說故,略言「諸物」。

問曰:

此中何以不說燒香、妙華[10]等?

答曰:

說「諸物」者,皆已攝之。

問曰:

若爾者,但應略說三種:飲食、衣服、莊嚴之具?

答曰:

此諸物是所須要者。若慈念眾生,以飲食為先,次以衣服;以身[11]垢臭,須以塗香,次以臥具;寒雨須房舍,黑闇須燈燭。

問曰:

華香亦能除臭,何故不說?

答曰:

華非常有,亦速萎爛,利益少故,是故不說。燒香者,寒則所須,熱時為患。塗香,寒、熱通用,寒時雜以沈水,熱時雜以栴檀以塗其身,是故但說塗香。

問曰:

若行檀波羅蜜,得無量果報,能滿一切眾生所願,何故言「欲滿眾生願,當學般若波羅蜜」?

答曰:

先已說,以般若波羅蜜和合故,得名檀波羅蜜。

今當更說:所可滿眾生願者,非謂一國土、一閻浮提,都欲滿十方[12]世界六趣眾生所願,非但布施所能辦故。以般若波羅蜜破近遠相,破一切眾生相、非一切眾生相,除諸[13]礙故,彈指之頃,化無量身,遍至十方,能滿一切眾生所願。如是神通利益,要從般若出生。以是故,菩薩欲滿一切眾生願,當學般若波羅蜜。

[*]【經】

「復次,舍利弗!菩薩摩訶薩欲使如恒河沙等[14]世界眾生,立於檀波羅蜜,立於尸羅、羼提、毘梨耶、禪、般若波羅蜜,當學般若波羅蜜!」

[*]【論】

問曰:

是義次第有何因緣?

答曰:

利有三種:今世利、後世利、畢竟利。復有三種樂:今世、後世、出世樂。前說今世利樂,此說後世、出世利樂。以是故,令眾生住六波羅蜜。菩薩愍念眾生,過於父母念子,慈悲之心,徹於骨髓。先以飲食充足其身,除飢渴苦;次以衣服莊嚴其身,令得受樂。菩薩心不[15]滿足,復作是念:眾生已得今世樂,復更思惟令得後[16]世樂。若[17]以世間六波羅蜜教之,則得人、天中樂,久後還[18]來輪轉生死;當復以出世間六波羅蜜,令得無為常樂。

復次,先以衣服、華香等莊嚴其身,今以功德莊嚴其心。若有三種莊嚴,則為具足,無有過者:一者、衣服七寶等,二者、福德,三者、道法。菩薩欲具足三種莊嚴眾生故,先說功德果報,[19]今說功德因緣。

復次,前說雖有大施,而眾生罪故,不能悉得。如《餓鬼經》[20]說:「雖與其食而不得[21]噉,變成炭火不淨之物!」又菩薩不捨一切,當作方便,令眾生得衣食[*]利益,是故教修福業,自行自得。菩薩善知因緣不可強得,教令得之。以是故,次第教眾生住六波羅蜜。

問曰:

菩薩志願令十方一切眾生住六波羅蜜,何故但說「如恒河沙[*]世界眾生」?

答曰:

為聽法者聞恒河沙故。又於新發意菩薩以無邊無量為多,多則[22]致亂;若大菩薩,不以恒河沙為數。

復次,說如恒河沙者,是無邊無量數,如後品中說。

復次,如恒河沙者,已說十方諸[*]世界;此中亦不言一恒河沙,不應為難!

以是故說「如恒河沙[*]世界」無[23]咎。

恒河沙[*]世界義,如先說。眾生者,於五[24]眾、十八界、十二入、六種、十二因緣等眾多法中,假名眾生是天、是人、是牛、是馬。

眾生有二種:動者、靜者。動者生身、口業,靜者不能。

有色眾生、無色眾生,無足、二足、四足、多足眾生,世間、出世間眾生,大者、小者,賢聖、凡夫,[25]邪定、正定、不定眾生,[26]苦、樂、不苦不樂眾生,上、中、[27]下眾生,學、無學、非學非無學眾生,有想、無想、非有想非無想眾生,欲界、色界、無色界眾生。

欲界眾生者,有三種:以善根有上、中、下故。上者六欲天,中者人中富貴,下者人中卑賤。以面類不同故,四天下別異。不善亦有三品:上者地獄,中者畜生,下者餓鬼。

復次,欲界眾生有十種:三惡道、人及六天。

地獄有三種:熱地獄、寒地獄、黑闇地獄。

畜生有三種:空行、陸行、水行;晝行、夜行、晝夜行;如是等差別。

[28]鬼有二種:弊鬼、餓鬼。弊鬼,如天受樂,但與餓鬼同住,即為其主;餓鬼,腹如山谷,咽如[29]針,身[30]惟有三事:黑皮、筋、骨,無數百歲不聞飲食之名,何況得見!復有鬼,火從口出,飛蛾投火以為飲食,有食糞、涕唾、[31]膿血、洗器遺餘,或得祭[32]祀,或食產生不淨。如是等種種餓鬼。

六欲天者,四王天等。於六天中間別復有天,所謂持[33]瓔珞天,戲忘天,心恚天,鳥足天,樂見天。此諸天等,皆六天所攝。

有人言:欲界眾生,應有十一種;先說五道,今益阿修羅道。

問曰:

阿修羅即為五道所攝。是阿修羅非天、非人,地獄苦多,畜生形異;如是應鬼道所攝。

答曰:

不然!阿修羅力與三十三天等。何以故?或為諸天所破,或時能破諸天。如經中說:「釋提[1]桓因為阿修羅所破,四種兵眾入藕根[2]孔以自藏翳。」受五欲樂,與天相似,為佛弟子。如是威力,何得餓鬼所攝!以是故應有六道。

復次,如阿修羅、甄陀羅、乾沓婆、鳩槃[3]茶、夜叉、羅剎、浮陀等大神是天;阿修羅民眾,受樂小[4]減諸天,威德變化,隨意所作,是故人疑言:「是修羅?非修羅?」「修羅」,[5]秦言[6]大也。說者言:「是阿修羅,非[7]修羅。」阿修羅道初得名,餘者皆同一道。

問曰:

經說有五道,云[8]何言六道?

答曰:

佛去久[A1]遠,經法流傳五百年後,多有別異,部部不同:或言五道,或言六道。若說五者,[9]於佛經迴文說五;若說六者,於佛經迴文說六。又摩訶衍中,《法華經》說有六趣眾生。觀諸義[10]旨,應有六道。

復次,分別善惡故有六道:善有上、中、下故,有三善道:天、人、阿修羅;惡有上、中、下故,地獄、畜生、餓鬼道。若不爾者,惡有三果報,而善有二果,是事相違;若有六道,於義無違。

問曰:

善法亦有三果:下者為人,中者為天,上者涅槃。

答曰:

是中不應說涅槃,但應分別眾生果報住處,涅槃非報故。善法有二種:一者、三十七品能至涅槃,二者、能生後世樂。今但說受身善法,不說至涅槃善法。世間善有三品:上分因緣故,天道果報;中分因緣故,人道果報;下分因緣故,阿修羅道果報。

問曰:

汝自說阿修羅與天等力,受樂與天不異,云何今說善下分為阿修羅果報?

答曰:

人中可得出家受戒,以至於道。阿修羅道結使覆心,得道甚難。諸天雖隨結使,心直信道;阿修羅眾,心多邪曲,不時近道。以是故,阿修羅雖與天相似,以[11]其近道難故,[12]故在人下。如龍王、金翅鳥,力勢雖大,亦能變化故,在畜生道中;阿修羅道亦如是。

問曰:

若龍王、金翅鳥,力勢雖大,猶為畜生道攝,阿[13]修羅亦應餓鬼道攝,[14]何以更作六道?

答曰:

是龍王、金翅鳥,雖復受樂,傍行形同畜生故,畜生道攝。地獄、餓鬼形雖似人,以其大苦故,不入人道。阿修羅力勢既大,形似人、天故,別立六道。

是為略說欲界眾生。

[15]色界、無色界眾生,如後品中說。

立檀波羅蜜者,菩薩語諸眾生:「當行布施!貧為大[16]苦,無以貧故作諸惡行,墮三惡道;作諸惡行墮三惡道,則不可救。」眾生聞已,捨慳貪心,行檀波羅蜜。如後品中廣說。

復次,菩薩於眾生前,種種因緣、種種譬喻而為說法,毀[17]呰慳貪。夫慳貪者,自身所須,惜不能用;見告求者,心[18]濁色變,即於現身聲色醜惡;種後世惡業故,受形醜陋。先不種布施因緣故,今身貧賤;[19]慳著財物,多求不息,開諸罪門;專造惡事故,墮惡道中!

復次,生死輪轉利益之業,無過布施,今世、後[20]世隨意便身之事,悉從施得;施為善[21]導,能開三樂:天上、人中、涅槃[22]之樂。所以者何?好施之人,聲譽流布,八方信樂,無不愛敬;處大眾中無所畏難,死時無悔。其人自念:我以財物[23]殖良福田,人天中樂,涅槃之門,我必得之!所以者何?施破慳結,慈念受者,滅除瞋[*]惱,嫉[24]妬心息;恭敬受者,則除憍慢;決定心施,疑網自裂;知施果報,則除邪見及滅無明。如是等諸煩惱破,則涅槃門開。

復次,非[25]但開三樂而已,乃能開無量佛道、世尊之處。所以者何?六波羅蜜是佛道,檀為初門,餘行皆悉隨從。

如是等,布施有無量功德;以是因緣故,令眾生立檀波羅蜜。

檀波羅蜜義,如先「檀」中說。

立尸羅者,菩薩於眾生前,讚說戒行:「汝諸眾生,當學持戒!持戒之德,拔三惡趣及人中[26]下賤,令得天、人尊貴,乃至佛道。戒為一切[27]眾生[28]眾樂根本,譬如大藏出諸珍寶。戒為大護,能滅眾怖,譬如大軍破賊。戒為莊嚴,如[29]著[30]瓔珞。戒為大船,能度生死巨海。戒為大乘,能致重[31]寶,至涅槃城。戒為良藥,能破結病。戒[32]為善知識,世世隨逐,不相遠離,令心安[33]隱;譬如穿井,已見濕泥,喜慶自[34]歡,無復憂患。戒能成就利益諸行,譬如父母長[35]育眾子。戒為智梯,能入無漏。戒能驚怖諸結,譬如師子能令群獸[A2]懾伏。戒為一切諸德之根、出家之要。修淨戒者,所願隨意,譬如如意珠應念時得。」如是等種種讚戒之德,令眾生歡喜,發心住尸羅波羅蜜。

住羼提者,於眾生前,讚歎忍辱:「忍為一切出家之力,能伏諸惡,能於眾中現奇特事;忍能守護,令施、戒不毀。忍為大鎧,眾[1]兵不加。忍為良藥,能除惡毒。忍為善勝,於生死險道安隱無患。忍為大藏,施貧[2]苦人無極大寶。忍為大舟,能[3]渡生死此岸到涅槃彼岸。忍為[4]磫[5]𥗫,能瑩明諸[6]德,若人加惡,如猪揩金山,益發其明。求佛道、度眾生之利器,忍為最妙!」

行者當作是念:「我若以瞋報彼,則為自害!又我先世自有是罪,不得如意,要必當償;若於此人不受,餘亦害我,俱不得[7]免,云何起瞋?」

復次,眾生為煩惱所牽,起諸惡事,不得自在。譬如人為非人所持,而罵辱良[8]醫,良[*]醫是時但為除鬼,不嫌其罵;行者亦如是,眾生加惡向己,不嫌其瞋,但為[9]除結。

復次,行忍之人,視前罵辱者,如父母視嬰[10]孩,見其瞋罵,益加慈念,愛之[11]踰深。又復自念:彼人加惡於我,是業因緣,前世自造,今當受之;若以瞋報,更造後苦,何時解已!若今忍之,永得離苦,是故不應起瞋。如是種種因緣,訶瞋恚,生慈悲,入眾生忍中。

入眾生忍中已,作是念:「十方諸佛所說法,皆無有我,亦無我所,但諸法和合,假名眾生;如機關木人,[12]雖能動作,內無有主。身亦如是,但皮骨相持,隨心風轉,念念生滅,無常空寂,無有作者,無罵者,亦無受者,本末畢竟空故;但顛倒虛誑故,凡夫心著。」如是思惟已,則無眾生;無眾生已,法無所屬,但因緣和合,無有自性。如眾生和合,強名眾生;法亦如是,即得法忍。

得是眾生忍、法忍故,能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何況諸餘利益!眾生聞是已,住羼提波羅蜜。

立毘[13]梨耶者,教眾生言:「汝莫懈怠!若能精進,諸善功德悉皆易得;若懈怠者,見木有火而不能得,何況餘事!」是故勸令精進,若人隨方便精進,無願不得。[14]凡得勝法,[15]非無因[16]緣,皆從精進生。

精進有二相:一、能[17]進生諸善法,二、能除諸惡法。

復有三相:一、欲造事,二、精進作,三、不休息。

復有四相:已生惡法斷之[18]令滅,未生惡法能令不生,未生善法能令發生,已生善法能令增長。

如是等名精進相。

精進故能助成一切善法。譬如火得風助,其然乃熾;又如世間勇健之人,能越山[*]渡海。[19]道法精進,乃至能得佛道,何況餘事!眾生聞已,皆立精進波羅蜜。

復次,菩薩見有未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為讚歎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20]法,於一切諸法中最為第一,極為尊貴,能[21]饒益一切,[*]令得諸法實相不誑之法。有大慈悲,具一切智,金色身相,第一微妙;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無量光明;無量戒、定、智慧、解脫、解脫知見;三達、無礙,於一切法無礙解脫。得如是者,一切眾生中最為[22]上尊,應受一切世間供養。若人但心念佛,尚得無量無盡福德,何況精進布施、持戒、供養、承事、禮拜者!語眾生言:「佛事如是,汝等當發無上道心,懃修精進;行如法者,得之不難!」眾生聞是已,便發無上道心。

若發心者,不可但空爾而得,當行檀波羅蜜;行檀波羅蜜,次行尸羅波羅蜜、羼提波羅蜜、禪波羅蜜、般若波羅蜜;行五波羅蜜,則是毘梨耶波羅蜜。

若不發大乘心者,當教辟支佛道;若無辟支佛道者,教行聲聞道;若無聲聞道者,教令離色,受無色定,寂滅安樂;若無無色定者,教令離欲,受色界種種禪定樂;若無禪者,教令修十善道,人、天中受種種樂。

「莫自懈怠,空無所得,貧窮下賤,種種懃苦,甚為可患!懈怠法[23]者最為弊惡,破壞今世、後世利益善道。」眾生聞已,集諸善法,懃行精進。

立禪者,菩薩於眾生前,讚歎禪定清淨樂,內樂,自在樂,離罪樂,今世、後世樂,聖所受樂,梵天王樂,遍身受樂,深厚妙樂。汝諸眾生,何以著五欲不淨樂,與畜生同受諸罪垢樂,而捨是妙樂?若汝能捨小樂,則得大樂。汝不見田夫棄少種子,後獲大果;如人獻王少物而得大報;如少鉤餌而得大魚,所捨甚少而所獲大多。智者亦如是,能棄世間之樂,得甚深禪定快樂。既得此樂,[24]反觀欲樂甚為不淨,如從獄出;如病[25]疹得差,更不求[26]藥。

復次,禪定名實智初門,令智慧[27]澄靜,能照諸法;如燈在密室,其明得用。

若依禪定得四無量、背捨、勝處、神通、[28]辯才等,諸甚深功德,悉皆具得,能令[29]瓦石變成如意[30]寶珠,何況餘事!隨意所為,無不能作:入地如水,履水如地,手捉日、月,身不焦、冷;化為種種禽獸之身而不受[31]其法,或時變身充滿虛空、或時身若微塵,或輕如[32]鴻毛、或重若[33]太山,或時以足指按地天地大[34]動如動草葉。如是等神通變化力,皆從禪得。眾生聞是已,立於禪波羅蜜。

立般若波羅蜜者,菩薩教諸眾生:「當學智慧!智慧者,其明第一,名為慧眼。若無慧眼,雖有肉眼,猶[1]故是[2]盲;雖云有眼,與畜生無異。若有智慧,自別好醜,不隨他教;若無智慧,隨人東西,如牛駱[3]駝穿鼻隨人。一切有為法中,智慧為上!聖所親愛,能破有為法故。如《經》中說:『於諸寶中,智慧寶為最;一切利器中,慧刀利為最;住智慧山頂,無有憂患。觀諸苦惱眾生,無不悉見。』智慧刀能斷無始煩惱生死連鎖;智慧力故,能具六波羅蜜,得不可思議無量佛道,成一切智,何況聲聞、辟支佛及世間勝事!是智慧增長清淨,不可沮壞,名為波羅蜜。」眾生聞已,住般若波羅蜜。

復次,菩薩或時不以口教,或現神足光明,令眾生住六波羅蜜;或現種種餘緣,乃至夢中為作因緣,使其覺悟,[4]令眾生住六波羅蜜。是故經言:「欲令眾生住六波羅蜜,當學般若波羅蜜!」

[*]【經】

「欲[*]殖一善根於佛福田中,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盡者,當學般若波羅蜜!」

[*]【論】

「善根」[5]者,三善根:無貪善根,無瞋善根,無癡善根。一切諸善法皆從三善根生增長。如藥樹、草木,因有根故,得生成增長;以是故,名為諸善根。

今言「善根」者,善根因緣供養之具,所謂花香、燈明,及法供養,持戒、誦經等,因中說果。何以故?香華不定,以善心供養故,名為善根。布施非即是福,但能破慳貪,開善法門;善根名為福。如針導綖[6]縫衣,[*]縫非針也。

「一」者,若華、若香、若燈明,若禮敬,若誦經、持戒,若禪定,若智慧等,[7]一一供養及法供養,[*]殖於諸佛[8]田中。

「佛田」者,十方三世諸佛;若佛在世,若形像,若舍利,若但念佛。

「[*]殖」者,專心堅著。

問曰:

經言種種福田,[9]今何以獨言「[*]殖於佛田」?

答曰:

雖有種種福田,佛為第一福田,以十力、四無[10]所畏、十八不共法如是等無量佛法具足,是故獨說「[*]殖於佛田」。法寶雖為佛師,若佛不說,法為無用;如雖有好藥,若無良[11]醫,藥則無用。以是故,法寶雖上而前說佛寶,何況僧寶!

復次,佛田能獲無量果報,餘者雖言無量而有差降;以是故,佛田第一。

「不盡」者,諸佛成就無[12]量功德故,於中[*]殖福,福亦無盡。

復次,佛功德無量、無邊、無數、無等故,[*]殖福者福亦不盡。

復次,佛為菩薩時,緣一切眾生,如眾生[13]無量、無邊故,福亦無盡。

復次,佛田清淨:拔愛等諸煩惱穢草,淨戒為平地,大慈悲為良美,除諸惡[14]邪醎土;三十七品為溝[15]港,十力、四無所畏、四無礙智等為垣牆,能出生三乘涅槃果報——[*]殖種於此無上無比田者,其福無盡!

問曰:

一切有為法無常相故,皆歸於盡;福從因緣生,何得不盡?

答曰:

亦不言「常不盡」,[16]自言「乃至得佛中間不盡」。

復次,一切有為法雖念念生滅,相續不斷、果報不失故,名為不盡。[17]如燈雖焰焰生滅不[18]名滅,脂盡炷滅,乃可稱滅;福亦如是,深心種於良田故,乃至法盡而亦不盡。

復次,菩薩知諸法實相,如涅槃不盡,福德入諸法實相故而亦不盡。

問曰:

若爾者,涅槃不盡,福德亦應常不盡,云何言「乃至佛中間不盡」?

答曰:

是福[19]德者以智慧力故,令是功德如涅槃畢竟空、不生不滅;以是故,喻如涅槃,非即涅槃。若[20]是涅槃,不應為喻。若是涅槃,云何果報成佛而不盡?譬如三解脫門:空、無相、無作。如解脫畢竟空相,是空解脫門觀世間亦畢竟空;如解脫無相相,是無相解脫門觀世間亦無相相;如解脫無作相,是無作解脫門觀世間亦無作相。

以是故說:「欲[*]殖一善根於佛福田,乃至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而不盡者,當學般若波羅蜜。」[21]◎

[22]大智度論初品中諸佛稱讚其[A3]名釋論第四十七

[23]【經】

「復次,舍利弗!菩薩摩訶薩欲令十方諸佛稱讚其名,當學般若波羅蜜!」

[24]【論】

問曰:

菩薩若觀諸法畢竟空,內無吾我,已破憍慢,云何欲令諸佛稱讚其名?又菩薩法應供養諸佛,云何反求諸佛供養?

答曰:

佛法有二門:一、為第一義門,二、為世俗法門。以世俗門故,欲令諸佛讚歎;雖為諸佛所讚歎,而不見我,不取眾生相,世間假名故說。

汝言「云何反求佛供養」者,如後品中,佛所讚歎菩薩畢竟阿鞞跋致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今是菩薩欲得決定知是阿鞞跋致以不,以是故求佛讚歎,非求供養!

復次,餘人餘眾生,貪欲、瞋恚、愚癡覆心故,不能如實讚歎。何以故?若偏有所愛,不見實過,但見功德;若偏有所瞋,但見其過,不見其德;若愚癡多,不能如實見其好醜。

諸天、世人雖有智慧,三毒薄者,亦不能得如實讚,猶有謬失,無一切智故、結使不盡故。

聲聞、辟支佛三毒雖盡,亦不能如實讚,猶有餘氣未盡,又智慧不具足故。

唯佛一人,三毒及氣永盡、成就一切智故,能如實讚,不增不減。

以是故,行者欲得諸佛所讚,知其實德,不求餘人稱讚。

問曰:

[1]若諸佛出於三界,不著世間,無有我及我所,視於外道、惡人、大菩薩、阿羅漢一等無異,云何讚歎菩薩?

答曰:

佛雖無吾我、無有憎愛,於一切法心無所著;憐愍眾生,以大慈悲心引導一切故,分別善人而有所讚,亦欲[2]破壞惡魔所願;以佛讚歎故,無量眾生愛樂菩薩,恭敬供養,後皆成就佛道。以是故,諸佛讚歎菩薩。

問曰:

云何讚歎?

答曰:

如佛於大眾中說法,欲令眾生入甚深法,讚是菩薩,如薩陀波崙等。

復次,佛讚歎菩薩言:「是菩薩能觀諸法畢竟空,亦能於眾生有大慈悲。能行生忍,亦不見眾生;雖行法忍,於一切法而不生著。雖觀宿命事,不墮[3]始見;雖觀眾生入無餘涅槃,而不墮邊見。雖知涅槃是無上[4]實法,亦能起身、口、意善業;雖行生死中,而深心[5]愛樂涅槃。雖住三解脫門觀於涅槃,亦不斷本願及善行。如是等種種奇特功德,甚為難有!」

復次,若菩薩未得無生忍、未得五神通,生死肉身,有大慈悲心,能為眾生故,內外所有所貴惜者,悉能施與——外謂所著妻子、上妙五欲,如意珠、最上[6]寶,安[7]樂國土等;內謂身體、肌肉、皮膚、骨、血、頭、目、髓、腦、耳、鼻、手、足。如是等施,甚為難有!是故諸佛讚歎其德。若菩薩入法位、得神通,行苦行不足為難;以是菩薩生身肉眼,志願弘曠,有大悲心,愛樂佛道,行如是事,甚為希有!

復次,若菩薩持戒清淨具足,無所分別持戒、破戒。

於一切諸法畢竟不生,常空法忍。

精進不休、不息,不著、不厭;精進、懈怠,一相不異;無量無邊無數劫,懃修精進。

都欲受行甚深禪定,無所依止,定、亂不異;不起於定而能變身無量,遍至十方說法度人。

行深智慧,觀一切法不生不滅,非不生非不滅,亦非不生亦非不滅,非非不生非非不滅,過諸語言、心行處滅,不可壞不可破,不可受不可著,諸聖行處,淨如涅槃;亦不著是觀,意亦不沒,能以智慧而自饒益。如是菩薩,諸佛讚歎。

復次,菩薩未得[8]受記,未得無生法忍,生不值佛,不見賢聖;以正思惟故,能觀諸法實相;雖觀實相,心亦不著。

如是菩薩,十方諸佛皆共讚歎。

復次,菩薩聞甚深無量無邊不可思議佛法,雖自未得,智慧未及,而能定心信樂,不生疑悔;若魔作佛來詭說其意,意無增減。如是菩薩,諸佛所讚。

復次,有諸菩薩一時發心,中有疾成佛者,佛則讚歎,有大精進力故。如釋迦[9]文尼佛與彌勒等諸菩薩同時發心,釋迦[*]文尼佛精進力故,超越九劫。

復次,若有菩薩具足菩薩事,所謂十地、六波羅蜜、十力、四無所畏、四無礙智、十八不共法等無量清淨佛法,為眾生故,久住生死,不取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而廣度眾生。如是菩薩,諸佛讚歎。何者是?如文殊師利、毘摩羅[10]詰、觀世音、大勢至、遍吉等,諸菩薩之上首,出於三界,變化無[11]央數身,入於生死,教化眾生故。

如是希有事,皆從甚深般若波羅蜜生。以是故說:「欲得諸佛稱歎其名,當學般若波羅蜜」。[12]◎

◎[13]【經】

「復次,舍利弗!菩薩摩訶薩欲一發意[14]至十方如恒河沙等世界,當學般若波羅[15]蜜!」

[*]【論】

菩薩得身通變化力,作十方恒河沙等身,於十方恒河沙等世界一時能到。

問曰:

如經說「[16]一彈指頃有六十念」,若一念中能至一方恒河沙等世界,尚不可信,何況十方恒河沙等世界,時少而所到處多?

答曰:

經說:「五事不可思議,所謂眾生多少,業果報,坐禪人力,諸龍力,諸佛力。於五不可思議中,佛力最不可思議!」菩薩入[17]深禪定,生不可思議神通故,一念中悉到十方諸佛世界。如說四種神通中,唯佛、菩薩有如意疾遍神通。若金翅鳥子,始從㲉出,從一須彌至一須彌;諸菩薩亦如是,以無生忍力故,破諸煩惱無明㲉,即時一念中作無量身,遍至十方。

復次,菩薩一切無量世罪悉已消滅,以智慧力故,能轉一切諸法,所謂小能作大,大能作小;能以千萬無量劫為一日,又能以一日為千萬劫。是菩薩世間之[18]主,所欲自在,何願不滿!如《毘摩羅[*]詰經》所說:「以七夜為劫壽。」以是因緣故,菩薩乘神通力,能速疾超越十方世界。

問曰:

前五不可思議中無有菩薩,今何以說菩薩不可思議?

答曰:

或時因中說果,如日食百斤金,金不可食,因金得食,故言食金,是為因中說果。

或時果中說因,如見好畫,言是好手,是為果中說因。

諸菩薩亦如是,菩薩為因,諸佛為果,若說佛力不可思議,當知已說菩薩。

以是故言:「欲一發意到十方恒河沙世界者,當學般若波羅蜜。」

[*]【經】

「復次,舍利弗!菩薩摩訶薩欲發一音使十方如恒河沙等世界聞聲,當學般若波羅[*]蜜!」

[*]【論】

菩薩得六神通,增長梵聲相,過三千大千世界,至十方恒河沙等諸世界。

問曰:

若爾者,與佛音聲何異?

答曰:

菩薩音聲有恒河沙等之數,佛音聲所到無有限數。

如《密跡經》中所說:目連試佛音聲,極至西方,猶聞佛音,若如對面。

問曰:

若爾者,佛常在國土聚落說法教化,而閻浮提內人不至佛邊,則不得聞。何以知之?多有從遠方來欲聽[1]法者故。

答曰:

佛音聲有二種:一為[2]密[3]中音聲,二為不密音聲。密音聲先已說,不密音聲,至佛邊乃聞。

是亦有二種弟子:一為出世聖人,二為世間凡夫。出世聖人如目揵連等,能聞微密音聲;凡夫人隨其所近乃聞。

復次,諸菩薩得入正位,離生死身,得法性真形,能見十方無量佛身,及遍炤光明,亦能得聞諸佛六十種極遠無量音聲。諸大菩薩雖未具足如佛音聲,於佛音聲中[4]普得其分。

是佛菩薩音聲有三種:

一者、先世種善音聲因緣故,咽喉中得微妙四大,能出種種妙好遠近音聲,所謂一里、二里、三里、十里、百[5]里、千里,乃至三千大千世界,音聲遍滿。

二者、神通力故,咽喉四大出聲,遍滿三千大千世界,及十方恒河沙世界。

三者、佛音聲常能遍滿十方虛空。

問曰:

若佛音聲常能遍滿,今眾生何以不得常聞?

答曰:

眾生無量劫以來,所作惡業覆,是故不聞。譬如雷電霹[6]靂,聾者不聞,雷聲無減;佛亦如是,常為眾生說法,如龍震大雷聲,眾生罪[7]故,自不得聞。如今世人精進持戒者,於念佛三昧心得定時,罪垢不障,即得見佛,聞佛說法,音聲清了。菩薩於三種音聲中欲得二種,是二種音聲甚難希有故;如業果音聲,自然可得故。

以是故說:「菩薩摩訶薩欲以一音使十方恒河沙等世界聞聲者,當學般若波羅蜜。」

[*]【經】

「復次,舍利弗!菩薩摩訶薩欲使諸佛世界不斷者,當學般若波羅蜜!」

[*]【論】

「佛世界不斷」者,菩薩欲令國國相次,皆使眾生發心作佛。

問曰:

言「次第」者,為一國前後相次?為十方世界次第?若一國相次者,大悲普覆一切眾生,何以不及餘國?若十方一切世界次第者,餘佛、菩薩何所利益?

答曰:

菩薩心願,欲令一切世界皆悉作佛,大心曠遠,無有齊限。以是心集諸智慧,無量福德神通力故;又隨眾生種作佛因緣者,是菩薩皆悉令作。若一切世界皆種作佛因緣者,餘佛菩薩不應有益,但是事不然!

復次,十方世界無量無邊,不應一菩薩盡得遍諸世界,令佛種不斷,諸餘菩薩各隨因緣,皆有其分。以慈悲大故,願亦無量,利益之心無有齊限。眾生種無量故,非一佛一菩薩所可盡度。

問曰:

若事不稱心,何故作願耶?

答曰:

欲令心願曠大清淨故;如行慈三昧,雖不能令眾生離苦,但自欲令心曠大清淨,成利益願[8]故。

如諸佛大菩薩力皆能度一切[9]眾生,而眾生福緣未集、未有智慧,因緣不會故而不得度。如大海水,一切眾生取用,水不窮竭,但眾生不能得用。如餓鬼眾生自罪因緣,不得見水;設得見之,即時乾竭,或為[10]洋銅、或成膿血。佛亦如是,有大慈悲、智慧無量無邊,悉能滿足眾生,而眾生罪業因緣故而不值佛;設得值佛,如餘人無異,或生瞋恚,或起誹謗;以是因緣故,不見佛威相神力,雖得值佛而無利益。

復次,二因二緣發於正見,所謂內因、外緣。佛外因緣具足,有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無量光明莊嚴其身,種種神力,種種音聲,隨意說法,斷一切疑。但眾生內因緣不具足,先不種見佛善根而不信敬,不精進持戒,鈍根深厚,著於世樂。以是故,無有利益,非為佛咎。佛化度眾生,神器利用,悉皆備足。譬如日出,有目則覩,盲者不見;設使有目而無日者,則無所覩,是故日無咎也。佛明亦如是。

問曰:

云何佛世界因緣不斷?

[11]答曰:

菩薩於眾生中,種種因緣讚歎佛道,令眾生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漸漸行六波羅蜜,然後於諸世界各各作佛:若於一國次第作佛,或於異國各自作佛,是名「不斷佛國」。

復次,菩薩疾集智慧具足,作佛度無量眾生;欲入涅槃時,[1]為菩薩受記:「我滅度後,汝次作佛。」展轉皆悉如是,令不斷絕。若佛不記菩薩者,則斷佛國。譬如王立太子,展轉如是,國祚不斷。

問曰:

何以貴有佛世界,賤無佛國?

答曰:

是事不應致問!佛是莊嚴十方世界主,何況一國!若離有佛國者,雖受人天樂,而不知是佛恩力之所致,與畜生無異!若一切諸佛不出世者,則無三乘涅槃之道,常閉在三界獄,永無出期;若世有佛,眾生得出三界牢獄。譬如二國之間,無日之處,是中眾生從冥中生,從冥中死。若佛生時,光明暫炤,各各相見;乃見日月所炤眾生,知彼為大福,我等有罪。如是或時佛以光明遍炤諸佛國,[2]有佛國眾生見佛光明,則大歡喜,念言:「我等黑闇,彼為大明。」

復次,有佛之國,眾生知有罪福,人受三歸、五戒、八齋及出家五眾等,種種甚深禪定、智慧,四沙門果,有餘、[3]無餘涅槃等,如是種種善法。以是因緣故,佛國為貴。若佛國,眾生雖不見佛,值遇經法,修[4]善持戒,布施、禮敬等,種涅槃因緣,乃至畜生皆能種福德因緣;若無佛之國,乃至天、人不能修善。

以是故,菩薩生願:「欲使佛世界不斷。」

大智度論卷第三十
↑回到頂端↑
#2229250 - 2024-02-05 21:44:54 大智度論卷第三十一 [Re: yichinyichin]
yichinyichin 離線
飛龍在天
註冊: 2023-12-15
文章數: 468
大智度論釋初品中十八空義第四十八(卷三十一)

聖者龍樹造

後秦龜茲國三藏鳩摩羅什譯

【經】

「復次,舍利弗!菩薩摩訶薩欲住內空、外空、內外空、空空、大空、第一義空、有為空、無為空、畢竟空、無始空、散空、性空、自相空、諸法空、不可得空、無法空、有法空、無法有法空,當學般若波羅蜜!」

【論】

內空者,內法,內法空。內法者,所謂內六入:眼、耳、鼻、舌、身、意。眼空,無我、無我所,無眼法;耳、鼻、舌、身、意亦如是。

外空者,外法,外法空。外法者,所謂外六入:色、聲、香、味、觸、法。色空者,無我、無我所,無色法;聲、香、味、觸、法亦如是。

內外空者,內外法,內外法空。內外法者,所謂內外十二入。十二入中,無我、無我所,無內外法。

問曰:

諸法無量,空隨法故,則亦無量,何以但說十八?若略說,應一空,所謂一切法空。若廣說,隨一一法空,所謂眼空、色空等甚多,何以但說十八空?

答曰:

若略說則事不周,若廣說則事繁。譬如服藥,少則病不除,多則增其患;應病投藥,令不增減,則能愈病。空亦如是,若佛但說一空,則不能破種種邪見及諸煩惱;若隨種種邪見[14]說空,空則過多,[15]人愛著空相,墮[16]在斷滅;說十八空,正得其中。

復次,若說十,若說十五,俱亦有疑,此非問也!

復次,善惡之法,皆有定數:若四念處、四正勤、三十七品,十力、四無所畏、四無礙智、十八不共法,五眾、十二入、十八界,十二因緣,三毒、三結、四流、五蓋等,諸法如是各有定數;以十八種法中破著,故說有十八空。

問曰:

般若波羅蜜空、十八空,為異?為一?

若異者,離十八空,以何為般若空?又如佛說:「何等是般若波羅蜜?所謂色空,受、想、行、識空,乃至一切種智空。」

若不異者,云何言「欲住十八空,當學般若波羅蜜」?

答曰:

有因緣故言異,有因緣故言一。

異者,般若波羅蜜,名諸法實相,滅一切觀法;十八空則十八種觀,令諸法空。菩薩學是諸法實相,能生十八種空,[17]是名異。

一者,十八空是空無所有相,般若波羅蜜亦空無所有相;十八空是捨離相,般若波羅蜜一切法中亦捨離相;是十八空不著相,般若波羅蜜亦不著相。以是故,學般若波羅蜜,則是[18]學十八空,不異故。

般若波羅蜜有二分:[19]有小,有大。欲得大者,先當學小方便門;欲得大智慧,當學十八空。住是小智慧方便門,能得十八空。何[20]者是方便門?所謂般若波羅蜜經,讀誦、正憶念、思惟、如說修行。譬如人欲得種種好寶,當入大海;若人欲得內空等三昧智慧寶,當入般若波羅蜜大海。

問曰:

行者云何學般若波羅蜜時住內空、外空、內外空?

答曰:

世間有四顛倒:不淨中有淨顛倒,苦中有樂顛倒,無常中有常顛倒,無我中有我顛倒。行者為破四顛倒故,修四念處十二種觀。

所謂初觀內身[*]三十六種不淨充滿,九孔常流,甚可厭患,淨[21]相不可得;淨[1]相不可得故,名內空。

行者既知內身不淨,觀外所著,亦復如是,俱實不淨;愚夫狂[2]惑,為婬欲覆心,故謂之為淨。觀所著色,亦如我身淨[*]相不可得,是為外空。

行者若觀己身不淨,或謂外色為淨;若觀外不淨,或謂己身為淨。[3]今俱觀內外:我身不淨,外亦如是;外身不淨,我亦如是,一等無異,[4]淨不可得,是名內外空。

行者思惟:「知內外身俱實不淨,而惑者愛著;[5]愛著深故,由以受身。身為大苦,而愚以為樂。」

問曰:

三受皆外入所攝,云何言「觀內受」?

答曰:

六塵初與六情和合生樂,是名外樂;後貪著深入生樂,是名內樂。

復次,內法緣樂,是名內樂;外法緣樂,是名外樂。

復次,五識相應樂,是名外樂;意識相應樂,是名內樂。麁樂名為外樂,細樂名為內樂。

如是等分別內外樂。苦受、不苦不樂受,亦如是。

復次,行者思惟:「觀是內樂實[6]可得不?」[7]即分別知實不可得,但為是苦,強名為樂。何以故?是樂[8]從苦因緣生,亦生苦果報,樂無厭足故苦。

復次,如人患疥,搔[9]之[10]向火,疥雖小樂,後轉傷身,則為大苦;愚人謂之為樂,智者但見其苦。如是世間樂顛倒病故,著五欲樂,煩惱轉多;以是故行者不見樂,但見苦,如病、如癰、如瘡、如刺。

復[11]次,樂少苦多,少樂不現,故名為苦;如大河水,投一合鹽,則失鹽相,不名為醎。

復次,樂不定故,[12]或此以為樂,彼以為苦;彼以為樂,此以為苦;著者為樂,失者為苦;愚以為樂,智以為苦;見樂患為苦,不見[13]樂過者為樂;不見樂無常相為樂,見樂無常相為苦;未離欲人以為樂,離欲人以為苦。

如是等,觀樂為苦。

觀苦如箭入身,觀不苦不樂無常變異相。

如是等觀三種受,心則捨離,是名觀內受空。

觀外受、內外受亦如是。

行者作是念:「若樂即是苦,誰受是苦?」念已則知心受。然後觀心為實、為虛?觀心無常,生、住、滅相;苦受心、樂受心、不苦不樂受心,各各異[14]念。覺樂心滅,而苦心生;苦心爾所時住,住已還滅,次生不苦不樂心;知爾所時不苦不樂心住,住已還滅,滅已還生樂心。三受無常故,心亦無常。

復次,知染心、無染心,瞋心、無瞋心,癡心、不癡心,散心、攝心,縛心、解脫心,如是等心,各各異相故,知心無常,無一定心常住。

受苦、受樂等心,從和合因緣生;因緣離散,心亦隨滅。

如是等,觀內心、外心、內外心無常相。

問曰:

心是內入攝,云何為外心?

答曰:

觀內身名為內心,觀外身名為外心。

復次,緣內法為內心,緣外法為外心。

復次,五識常緣外法,不能分別,故名為外心;意識能緣內法,亦分別好醜,故名為內心。

復次,意識初生,未能分別、決定,是為外心;意識轉深,能分別取相,是名內心。

如是等分別內、外心。

行者心意轉異,知身為不淨相,知受為苦相,知心不住為無常相;結使未斷故,或生吾我。如是思惟:「若心無常,誰知是心?心為屬誰?誰為心主而受苦樂?一切諸物,誰之所有?」即分別知無有別主,但於五眾取相故,計有人相而生我心,以我心故生我所。我所心生故,有利益我者生貪欲;違逆我者而生瞋恚;此結使不從智生,從狂惑生故,是名為癡——三毒為一切煩惱之根本。[15]亦由吾我故,作福德,為我後當得;亦修助道法,我當得解脫。

初取相故名為想眾;因吾我起結使及諸善行,是名行眾。是二眾則是法念處。

於想、行眾法中求我不可得。何以故?是諸法皆從因緣生,悉是作法而不牢固,無實我法。行如芭蕉,葉葉求之,中無有堅;[16]相如遠見野馬,無水有水想,但誑[*]惑於眼。

如是等,觀內法、外法、內外法。

問曰:

法是外入攝,云何為內法?

答曰:

內法名為內心相應想眾、行眾;外法名為外心相應想[17]眾、行眾及心不相應諸行,及無為法。一時等觀,名為內外法。

復次,內法名為六情,外法名為六塵。

復次,身、受、心及想眾、行眾,總觀為法念處。何以故?行者既於想眾、行眾及無為法中求我不可得,還於身、受、[18]心中求亦不可得。如是一切法中,若色、若非色,若可見、若不可見,若有對、若無對,若有漏、若無漏,若有為、若無為,若遠、若近,若麁、若細,其中求我皆不可得;但五眾和合故,強名為眾生,眾生即是我。我不可得故,亦無我所;我所不可得故,一切諸煩惱皆為衰薄。

復次,身念處,名一切色法。行者觀內色無常、苦、空、無我;觀外色、觀內外色,亦如是。受、心、法亦爾。

四念處內觀相應[19]空三昧,名內空;四念處外觀相應[*]空三昧,名外空;四念處內外觀相應[*]空三昧,名內外空。

問曰:

是空,為是三昧[1a]力故空?為是法自空?

答[2]曰:

名為三昧[1b]力故空。如經說:「三三昧、三解脫門:空、無相、無作。是空三昧,緣身、受、心、法,不得我、[3]我所故名為空。」

問曰:

四念處空法,皆應觀無常、苦、空、無我,何以故身觀不淨、受[4]觀苦、心觀無常、法觀無我?

答曰:

雖四法皆觀無常、苦、空、無我,而眾生身中多著淨顛倒,受中多著樂顛倒,心中多著常顛倒,法中多著我顛倒;以是故行者觀身不淨、觀[5]受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

復次,內外空者,無有內外定法,互相因[6]待故,謂為內外。彼以為外,我以為內;我以為外,彼以為內。隨人所繫內法為內,隨人所著外法為外。如人自舍為內,他舍為外。行者觀是內外法無定相,故空。

復次,是內外法無有自性。何以故?和合生故。是內外法亦不在和合因緣中,若因緣中無者,餘處亦無。內外法因緣亦無,[7]因果無故,內外法空。

問曰:

內外法定有,云何言無?如手足等和合故有身法生,是名內法;如梁椽壁等和合故有屋法生,是名為外。是身法雖有別名,亦不異足等。所以者何?若離足等,身不可得故;屋亦如是。

答曰:

若足不異身者,頭應是足,足與身不異故。若頭是足者,甚為可笑!

問曰:

若足與身不異者,有如是過!今應足等和合故,更有法生名為身,身雖異於足等,應當[8]依於足住。如眾縷和合而能生[9]㲲,是㲲依縷而住。

答曰:

是身法,為足等分中具有?為分有?若具有,頭中應有[10]足。何以故?身法具有故。若分有,與足分無異。又身是一法,所因者多,一不為多,多不為一。

復次,若除足等分別有身者,與一切世間皆相違背。

以是故,身不得言即是諸分,亦不得言異於諸分;以是故則無身,身無故,足等亦無。如是等名為內空。房舍等外法亦如是空,名為外空。

問曰:

破身、舍等是為破一、破異,破一、破異,是破外道經;佛經中實有內外法,所謂內六情、外六塵,此云何無?

答曰:

是內外法和合假有名字,亦如身、如舍。

復次,略說有二種空:眾生空、法空。

小乘弟子鈍根故,為說眾生空,我、我所無故,則不著餘法;大乘弟子利根故,為說法空,即時知世間[11]常空如涅槃。

聲聞[12]論議師說:內空,於內法中無我、無我所、無常、無作者、無知者、無受者,是名內空;外空亦如是。不說內法相、外法相即是空。

大乘說:內法中無內法相,外法中無外法相。

如《般若波羅蜜》中說:「色,色相空;受、想、行、識,識相空;眼,眼相空;耳、鼻、舌、身、意,意相空;色,色相空;聲、香、味、觸、法,法相空。」如是等一切諸法自法空。

問曰:

此二種說內外空,何者是實?

答曰:

二皆是實。但為小智鈍根故,先說眾生空;為大智利根者,說法空。如人閉獄,破壞桎梏,傷殺獄卒,隨意得去;又有怖畏,盜穿牆壁,亦得[13]免出。

聲聞者,但破吾我因[14]緣生諸煩惱,離諸法愛,畏怖老、病、死、惡道之苦;不復欲本末推求了了、壞破諸法,但以得脫為事。

大乘者,破三界獄,降伏魔眾,斷諸結使及滅習氣,了知一切諸法本末,通達無礙;破散諸法,令世間如涅槃同寂滅相,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將一切眾生令出三界。

問曰:

大[15]乘[16]有何[17]方便能破壞諸法?

答曰:

佛說:「色從種種因緣生,無有堅實;如水波浪而成泡沫,暫見即滅,色亦如是。」今世四大,先世行業因緣和合故而得成色,因緣滅故色亦俱滅;行無常道,轉入空門。所以者何?諸法生滅,無有住時;若無住時,則無可取。

復次,有為相故,生時有滅,滅時有生。若已生,生無所用;若未生,生無所生。法與生亦不應有異。何以故?生若生法,應有生生,如是復應有生,是則無窮。若生生更無生者,生不應有生;若生無有生者,法亦不應有生。如是生不可得,滅亦如是。以是故,諸法空、不生不滅,是為實。

復次,諸法若有[18]者,終歸於無;若後無者,初亦應無。如人著[19]屐,初已有「故」,微細不覺;若初無「故」,則應常新;若後有故相,初亦有「故」。法亦如是,後有無故,初亦有無,以是故一切法應空。

以眾生顛倒,著內六情故,行者破是顛倒,名為內空。

外空、內外空亦如是。

「空空」者,以空破內空、外空、內外空;破是三空故,名為空空。

復次,先以法空,破內外法;復以此空,破是三空,是名空空。

復次,空三昧觀五眾空,得八聖道,斷諸煩惱,得有餘涅槃。先世業因緣身命盡時,欲放捨八道,故生空空三昧,是名空空。

問曰:

空與空空有何等異?

答[1]曰:

空破五受眾,空空破空。

問曰:

空若是法,空為已破;空若非法,空何所破?

答曰:

空破一切法,唯有空在;空破一切[2]法已,空亦應捨;以是故,須是空空。

復次,空緣一切法,空空但緣空。

如一健兒破一切賊,復更有人能破此健人;空空亦如是。又如服藥,藥能破病;病已得破,藥亦應出,若藥不出,則復是病。以空滅諸煩惱病,恐空復為患,是故以空捨空,是名空空。

[3]復次,以空破十七空故,名為空空。

「大空」者,聲聞法中,法空為大空。如《雜阿含.大空經》說:「生因緣老死。若有人言:是老死、是人老死,二俱邪見。」是人老死則眾生空,是老死是法空。

《摩訶衍經》說:「十方、十方相空,是為大空。」

問曰:

十方空,何以名為大空?

答曰:

東方無邊故名為大,亦一切處有故名為大,遍一切色故名為大,常有故名為大,益世間故名為大,令眾生不迷悶故名為大;如是大方能破,故名為大空。餘空破因緣生法、作法、麁法,易破故,不名為大;是方非因緣生法、非作法、微細法,難破故,名為大空。

問曰:

若佛法中無方,三無為:虛空、智緣盡、非智緣盡亦所不攝,何以言「有方亦是常,是無為法,非因緣生法,非作法,微細法」?

答曰:

是「方」法,聲聞論[4]議中無。摩訶衍法中,以世俗諦故有,第一義中一切法不可得,何況方!

如五眾和合,假名眾生;方亦如是,四大造色和合中,分別此間、彼間等,假名為方。日出處是則東方,日沒處是則西方,如是等是方相。是方自然常有故,非因緣生;亦不先無今有、今有後無,故非作法;非現前知故,是微細法。

問曰:

方若如是,云何可破?

答曰:

汝不聞我先說,以世俗諦故有,第一義故破。以俗諦有故,不墮斷滅中;第一義破故,不墮常中。是名略說大空義。

問曰:

第一義空亦能破無作法、無因緣法、細微法,何以不言大空?

答曰:

前已得大名,故不名為大。今第一義名雖異,義實為大。出世間以涅槃為大,世間以方[5]為大,以是故第一義[6]空亦是大空。

復次,[7]破大邪見故,名為大空。如行者以慈心緣東方一國土眾生,復緣一國土眾生;如是展轉緣時,若謂盡緣東方國土則墮邊見,若謂未盡則墮無邊見。生是二見故,即失慈心。

若以方空破是東方,則滅有邊、無邊見;若不以方空破東方者,則隨東方心,隨心不已,慈心則滅,邪心則生。譬如大海潮時,至其常限,水則旋還;魚若不還,則[8]漂在露地,有諸苦患;若魚有智,則隨水還,永得安隱。行者如是,若隨心不還,則[*]漂在邪見;若隨心還,不失慈心。如是[*]破大邪見故,名為大空。

「第一義空」者,第一義名諸法實相,不破不壞故。是諸法實相亦空。何以故?無受無著故。若諸法實相有者,應受應著;以無實故,不受不著;若受著者即是虛誑。

復次,諸法中第一法,名為涅槃。如《阿毘曇》中說:「云何有上法?一切有為法及虛空、非智緣盡。云何無上法?智緣盡。」智緣盡[9]是即涅槃。涅槃中亦無涅槃相,涅槃空是第一義空。

問曰:

若涅槃空無相,云何聖人乘三種乘入涅槃?又一切佛法皆為涅槃故說,譬如眾流皆入[10]于海。

答曰:

有涅槃,是第[11]一寶、無上法。是有二種:一[12]者、有餘涅槃,[*]二、無餘涅槃。愛等諸煩惱斷,是名有餘涅槃;聖人今世所受五眾盡,更不復受,是名無餘涅槃。

不得言「涅槃無」!以眾生聞涅槃名,生邪見,著涅槃音聲而作戲論:若有若無。以破著故,說涅槃空。若人著有,是著世間;若著無,則著涅槃。破是凡人所著涅槃,不破聖人所得。何以故?聖人於一切法中不取相故。

復次,愛等諸煩惱,假名為縛;若修道,解是縛,得解脫,即名涅槃;更無有法名為涅槃。如人被械得脫,而作戲論:「是械,是[*]腳,何者是解脫?」是人可[13]怪,於[*]腳、[14]械外更求解脫;眾生亦如是,離五眾[15]械更求解脫法。

復次,一切法不離第一義,第一義不離諸法實相;能使諸法實相空,[16]是名為第一義空。

如是等種種,名為第一義空。

「有為空」、「無為空」者,有為法名因緣和合生,所謂五眾、十二入、十八界等。無為法名無因緣,常不生不滅如虛空。

今有為法二因緣故[17]空:一者、無我、無我所及「常相不變異」不可得故空;二者、有為法、有為法相空,不生不滅,無所有故。

問曰:

我、[18]我所及常相不可得故應空,云何言「有為法、有為法相空」?

答曰:

若無眾生,法無所依。又無常故,無住時;無住時故,不可得知,是故法亦空。

問曰:

有為法中,常相不可得;不可得者,為是眾生空?為是法空?

答曰:

有人言:「我心顛倒,故計我為常。是常空則入眾生空。」

有人言:「以心為常,如梵天王說:是四大、四大造色悉皆無常,心意識是常。是常空,則入法空。」

或有人言:「五眾即是常,如色眾雖[1]有變化而亦不滅,餘眾如心說。五眾空,即是法空。是故常空亦入法空中。」

復次,有為法、無為法空者,行者觀有為法、無為法實相,無有作者,因緣和合故有,皆是虛妄,從憶想分別生;不在內,不在外,不在兩中間。凡夫顛倒見故有;智者於有為法不得其相,知但假名,以此假名導引凡夫,知其虛誑無實,無生無作,心無所著。

復次,諸賢聖人不緣有為法而得道果,以觀有為法空故,於有為法心不繫著故。

復次,離有為則無無為。所以者何?有為法實相即是無為,無為相者則非有為,但為眾生顛倒故分別說。有為相者,生、滅、住、異;無為相者,不生、不滅、不住、不異,是為入佛法之初門。若無為法有相者,則是有為。

有為法,生相者則是集諦,滅相者則是盡諦。若不集則不作,若不作則[2]不滅,是名無為法如實相。若得是諸法實相,則不復墮生、滅、住、異相中;是時不見有為法與無為法合,不見無為法與有為法合,於有為法、無為法不取相,是為無為法。所以者何?若分別有為法、無為法,則於有為、無為而有礙。若斷諸憶想分別、滅諸緣,以無緣實智,不墮生數中,則得安隱常樂涅槃。

問曰:

前五空皆別說,今有為、無為空,何以合說?

答曰:

有為、無為法相待而有,若除有為則無無為,若除無為則無有為。是二法攝一切法。行者觀有為法無常、苦、空等過,知無為法所益處廣,是故二事合說。

問曰:

有為法因緣和合生,無自性故空,此則可爾;無為法非因緣生法,無破無壞,常若虛空,云何空?

答曰:

如先說,若除有為則無無為,有為實相即是無為。如有為空,無為亦空,以二事不異故。

復次,有人聞有為法過罪,而著無為法;以著故,生諸結使。如阿毘曇中說:「八十九有為法緣,六無為法緣,三當分別:欲界繫,盡諦所斷無明使,或有為緣,或無為緣。何者有為緣?盡諦所斷有為法緣使相應無明使。何者無為緣?盡諦所斷有為法緣使不相應無明使。色、無色界無明亦如是。」以此結使故,能起不善業,不善業故墮三惡道,是故言「無為法空」。

無為[3]法緣使:疑、[4]邪見、無明。疑者,於涅槃法中,有耶?無耶?邪見者,若生心言:「定無涅槃。」是邪、疑相應無明及獨無明合為無明使。

問曰:

若云無為法空,與邪見何異?

答曰:

邪見人不信涅槃,然後生心言:「定無涅槃法。」無為空者,破取涅槃相。是為異。

復次,若人捨有為、著無為,以著故,無為即成有為。以是故,雖破無為而非邪見。

是名有為、無為空。

「畢竟空」者,以有為空、無為空破諸法,[5]令無有遺餘,是名畢竟空。

如漏盡阿羅漢,名畢竟清淨;阿那含乃至離無所有處欲,不名畢竟清淨。此亦如是,內空、外空、內外空、十方空、第一義空、有為空、無為空,更無有餘不空法,是名畢竟空。

復次,若人七世、百千萬億無量世貴族是名畢竟貴,不以一世、二、三世貴族為真貴也。畢竟空亦如是,從本已[6]來,無有定實不空者。

有人言:「今雖空,最初不空;如天造物始,及冥初、微塵。」

是等皆空!何以故?果無常,因亦無常。如虛空不作果,亦不作因;天及微塵等,亦應如是。若是常,不應生無常。若過去無定相,未來、現在世亦如是。於三世中無有一法[7]定實不空者,是名畢竟空。

問曰:

若三世都空,乃至微塵[8]及一念無[9]所有者,則是大可畏處!諸智慧人以禪定樂故捨世間樂,以涅槃樂故捨禪定樂;今畢竟空中乃至無有涅槃,依止何法得捨涅槃?

答曰:

有著吾我人,以一、異相分別諸法;如是之人,則以為[10]畏。如佛說:「凡夫人大驚怖處,所謂無我、無我所。」

復次,有為法有三世,以有漏法故生著處;涅槃名一切愛著斷,云何於涅槃而求捨離?

復次,如比丘破四重禁,是名畢竟破戒,不任得道!又如作五逆罪,畢竟閉三善道!若取聲聞證者,畢竟不得作佛。畢竟空亦如是,於一切法畢竟空,無復有餘。

問曰:

一切法畢竟空,是事不然!何以故?三世十方諸法,乃至法相、法住,必應有實。以有一法實故,餘法為虛妄;若無一法實者,亦不應有諸虛妄法是畢竟空。

答曰:

無有乃至一法實者。何以故?若有乃至一法實者,是法應[11]有,若有為、若無為。若是有為,有為空中已破;若是無為,無為空中亦破。如是世間、出世間:若世間,內空、外空、內外空、大空已破;若出世間,第一義空已破。色法、無色法,有漏、無漏法等,亦如是。

復次,一切法皆畢竟空,是畢竟空亦空;空無有法故,亦無虛實相待。

復次,畢竟空者,破一切法令無遺餘,故名畢竟空;若小有遺餘,不名畢竟。若言相待故應有,是事不然!

問曰:

諸法不盡空。何以故?因緣所生法空,而因緣不空。譬如樑椽因緣和合,故名舍,舍空而樑椽不應空!

答曰:

因緣亦空,因緣不定故。譬如父子,父生故[1]名為子,生子故[*]名為父。

復次,最後因緣,無[2]所依止故;如山、河、樹木、眾生之類皆依止地,地依止水,水依止風,風依止虛空,虛空無所依止。若本無所依止,末亦無所依止。

以是故,當知一切法畢竟空。

問曰:

不然,諸法應有根本。如神通有所變化,所化雖虛,而化主不空!

答曰:

凡夫人見所化物不久故謂之為空,化[3]主久故謂之為實。聖人見化主復從前世業因緣和合生,今世復集諸善法,得神通力,故能作化。如《般若波羅蜜》後品中說:「有三種變化:煩惱變化、業變化、法變化(法,法身也)。」是故知化主亦空。

問曰:

諸不牢固者,不實故應空;諸牢固物及實法不應空,如大地、須彌山、大海水、日、月、金剛等色實法,牢固故不應空。所以者何?地及須彌常住竟劫[4]故;眾川有竭,海則常滿;日月周天,無有窮極。

又如凡人所見,虛妄不真,故應空;聖人所得如及法性、真際、涅槃相,應是實法,云何言畢竟皆空?

復次,有為法因緣生,故不實;無為法不從因緣生,故應實,復云何言畢竟空?

答曰:

堅固、不堅固不定,故皆空。所以者何?有人以此為堅固,有人以此為不堅固。如人以金剛為牢固,帝釋手執,如人捉杖,不以為牢固。又不知破金剛因緣,故以為牢固;若知著龜[5]甲上,以山羊角打破,則知不牢固。如七尺之身,以大海為深;羅睺阿修羅王立大海中,膝出水上;以兩手隱須彌頂,下向觀忉利天[6]喜見城,此則以海水為淺。若短壽人以地為常久牢固,長壽者見地無常不牢固。

如佛說《七日喻經》,佛告諸比丘:「一切有為法,無常變異,皆歸磨滅。劫欲盡時,大旱積久,藥草樹木,皆悉焦枯。有第二日出,諸小流水,皆悉乾竭。第三日出,大河流水,亦都涸盡。第四日出,閻浮提中四大河及阿那婆達多池,皆亦空竭。第五日出,大海[7]乾涸。第六日出,大地、須彌山等,皆悉煙出,如[8]窯燒器。第七日出,悉皆熾然,無復煙氣;地及須彌乃至梵天,火皆然滿。爾時,新生光音天者,見火怖畏言:『既燒梵宮,將無至此!』先生諸天慰喻後生天言:『曾已有此,正燒梵宮,於彼而滅,不來至此。燒三千大千世界已,無復灰炭!』」

佛語比丘:「如此大事,[9]誰信之者?唯有眼見,乃能信耳!又,比丘!過去時,須涅多羅外道師,離欲行四梵行,無量弟子亦得離欲。須涅多羅作是念:『我不應與弟子同生一處,今當深修慈心。』此人以深思慈故,生光音天。」

佛言:「須涅多羅者,我身是也;我是時眼見此事。」

以是故,當知牢固實物,皆悉歸滅!

問曰:

汝說畢竟空,何以說無常事?畢竟空,今即是空;無常,今有後空!

答曰:

無常則是空之初門;若諦了無常,諸法則空。以是故,聖人初以四行觀:世間無常;若見所著物無常,無常則能生苦,[10]以苦故心生厭離。若無常、空相,則不可取,如幻如化,是名為空。外物既空,內主亦空,是名無我。

復次,畢竟空是為真空。有二種眾生:一、多習愛,二、多習見。愛多者,喜生著,以所著無常,故生憂苦。為是[11]人說:「汝所著物無常壞故,汝則為之生苦,若[12]此所著物生苦者,不應生著。」是名說無作解脫門。見多者,為分別諸法,以不知實故而著邪見;為是人故直說諸法畢竟空。

復次,若有所說,皆是可破,可破故空;所見既空,見主亦空,是名畢竟空。

汝言「聖人所得法應實」者,以聖人法能滅三毒,非顛倒虛誑,能令眾生離老病死苦,得至涅槃。是雖名實,皆從因緣和合生故,先無今有、今有後無故,不可受不可著故,亦空非實。如佛說《栰喻經》:「善法尚應捨,何況不善!」

復次,聖人有為無漏法,從有漏法緣生;有漏法虛妄不實,緣所生法,云何為實?

離有為法,無無為法。如先說:「有為法實相,即是無為法。」

以是[13]故,一切法畢竟不可得故,名為畢竟空。

「無始空」者,世間若眾生、若法,皆無有始。如今生從前世因緣有,前世復從前世有,如是展轉,無有眾生始。法亦如是。何以故?若先生後死,則不從死故生,生亦無死。若先死後有生,則無因無緣,亦不生而有死。以是故,一切法則無有始。如經中說:「佛語諸比丘:眾生無有始,無明覆,愛所繫,往來生死,始不可得。」破是無始法,故名為無始空。

問曰:

無始是實,不應破。何以故?若眾生及法有始者,即墮邊見,亦墮無因見。遠離如是等過,故應說眾生及法無始;今以無始空破是無始,則還墮有始見。

答曰:

今[1]以無始空[2]為破無始見,又不墮有始見。譬如救人於火,不應著深水中。今破是無始,亦不[3]應著有始中,是則行於中道!

問曰:

云何破無始?

答曰:

以無窮故,若無窮則無後;無窮無後,則亦無中。若無始,則為破一切智人。所以者何?[4]若世間無窮,則不知其始;不知始故,則無一切智人。若有一切智人,不名無始。

復次,若取眾生相,又取諸法一相、異相,以此一、異相,從今世推前世,從前世復推前世;如是展轉,眾生及法始不可得,則生無始見。是見虛妄,以一、異為本,是故應破。如有為空破有為法,是有為空即復為患;復以無為空破無為法。今以無始破有始,無始即復為患;復以無始空破是無始,是名無始空。

問曰:

若爾者,佛何以說「眾生往來生死,本際不可得」?

答曰:

欲令眾生知久遠已來,往來生死為大苦,生厭患心。如經說:「一人在世間,計一劫中受身被害時聚集諸血,多於海水。啼泣出淚,及飲母乳,皆亦如是。積集身骨,過於毘浮[5]羅山。譬喻斬天下[*]草木為二寸籌,數其父、祖、曾祖,猶不能盡。又如盡以地為泥丸,數其母及曾祖母,猶亦不盡。」如是等無量劫中,受生死苦惱。初始不可得故,心生怖畏,斷諸結使。

如無常雖為邊,而佛以是無常而度眾生;無始亦如是,雖為是邊,亦以是無始而度眾生。為度眾生,令生厭心,故說有「無始」,非為實[6]有。所以者何?[7]若有無始,不應說「無始空」!

問曰:

若無始非實法,云何以度人?

答曰:

實法中無度人;諸可說法語言度人,皆是有為虛誑法。佛以方便力故說是「無始」,以無著心說,故受者亦得無著,無著故則生厭離。

復次,以宿命智見眾生生死相續無窮,是時為實;若以慧眼,則見眾生及法畢竟空,以是故說「無始空」。

如《般若波羅蜜》中說:「常觀不實,無常觀亦不實;苦觀不實,樂觀亦不實。」而佛說:「常、樂為倒,無常、苦為諦。」以眾生多著常、樂,不著無常、苦,是故以無常、苦諦,破是常、樂倒。以是故,說無常、苦為諦;若眾生著無常、苦者,說無常、苦亦空。

有始、無始亦如是。無始,能破著始倒;若著無始,復以無始為空,是名「無始空」。

問曰:

有始法亦是邪見,應當破,何以但[8]說破無始?

答曰:

有始是大[9]惑。所以者何?若有始者,初身則無罪福因緣而生善惡處。若從罪福因緣而生,不名為初身。何以故?若有罪福,則從前身受後身故。若世間無始,無如是咎。是故菩薩先已捨是麁惡邪見。菩薩常習用無始,念眾生故說無始,常行因緣法故言法無始。未得一切智故,或於無始中錯謬,是故說無始空。

復次,無始[10]已破有始,不須空破有始;今欲破無始,故說無始空。

問曰:

若無始破有始者,有始亦能破無始,汝何以言「但以空破無始」?

答曰:

是二雖皆邪見,而有差別:有始,起諸煩惱、邪見因緣;無始,起慈悲及正見因緣。所以者何?念眾生受無始[11]世苦惱而生悲心,知從身次第生身,相續不斷,便知罪福果報而生正見。若人不著無始,即是助道善法;若取相生著,即是邪見,如常、無常見。

[12]有始見雖破無始見,不能畢竟破無始;[13]無始能畢竟破有始,是故無始為勝。如善破不善,不[14]善破善;雖互相破,而善能畢竟破惡,如得賢聖道,永不作惡。惡法則不然,勢力微薄故;如人雖起五逆罪,斷善根,墮地獄,久不過一劫因緣得脫地獄,終成道果。無始、有始優劣不同,亦如是。以無始力大故,能破有始,是故不說有始空。[15]◎

◎「[16]散空」者,「散」名別離相。如諸法和合故有,如車以輻、輞、轅、轂,眾合為車;若離散各在[17]一處,則失車名。五眾和合因緣,故名為人;若別離五眾,人不可得。

問曰:

若如是說,但破假名而不破色;亦如離散輻、輞可破車名,不破輻、輞。散空亦如是,但離[18]散五眾,可破人,而不破色等五眾!

答曰:

色等亦是假名破。所以者何?和合微塵假名[19]為色故。

問曰:

我不受微塵;今以可見者為色,是實為有,云何散而為空?

答曰:

若除微塵,四大和合因緣生出可見色,亦是假名。如四方風和合,扇水則生沫聚;四大和合成色亦如是,若離散四大,則無有色。

復次,是色以香、味、觸及四大和合故有色可見,除諸香、味、觸等更無別色。以智分別,各各離散,色不可得。若色實有,捨此諸法,應別有色,而更無別[1]色。是故經言:「所有色皆從四大和合有。」和合有故皆是假名,假名故可散。

問曰:

色假名故可散,四眾無色,云何可散?

答曰:

四陰亦是假名,生、老、住、無常觀故,散而為空。所以者何?生時異、老時異、住時異、無常時異故。

復次,三世中觀是四眾,皆亦散滅。

復次,心隨所緣,緣滅則滅,緣破則破。

復次,此四眾不定,隨緣生故;譬如火,隨所燒處為名,若離燒處,火不可得。因眼緣色生眼識,若離所緣,識不可得;餘情識亦如是。如經中說:「佛告羅陀:『此色眾破壞散滅,令無所有;餘眾亦如是。』」是名散空。

「復次,譬如小兒,聚土為臺殿、城郭、閭里、宮舍,或名[2]為米,或名為麵,愛著守護;日暮將歸,其心捨離,蹋壞散滅。凡夫人亦如是,未離欲故,於諸法中生愛著心;若得離欲,見諸法皆散壞棄捨。」是名散空。

復次,諸法合集故,各有名字,凡夫人隨逐名字,生顛倒染著;佛為說法,當觀其實,莫逐名字,有無皆空。如《迦旃延經》說:「觀集諦則無無見,觀滅諦則無有見。」

如是種種因緣是名散空。

「性空」者,諸法性常空,假[3]業相續故,似若不空。譬如水性自冷,假火故熱,止火停久,水則還冷。諸法性亦如是,未生時空無所有,如水性常冷;諸法眾緣和合故有,如水得火成熱;眾緣若少若無,則無有法,如火滅湯冷。如經說:「眼空,無我、無我所。何以故?性自爾!耳、鼻、舌、身、意,色乃至法等,亦復如是。」

問曰:

此經說「我、我所空」,是為眾生空,不說法空,云何證性空?

答曰:

此中但說性空,不說眾生空及法空。性空有二種:一者、於十二入中無我、無我所,二者、十二入相自空。無我、無我所,是聲聞論中說。摩訶衍法說:「十二入我、我所無故空,十二入性無故空。」

復次,若無我、無我所,自然得法空。以人[4]多著我及我所故,佛但說「無我、無我所」,如是應當知一切法空。若我、我所法尚不著,何況餘法!以是故,眾生空、法空終歸一義,是名性空。

復次,性名自有,不待因緣;若待因緣,則是作法,不名為性。諸法中皆無性。何以故?一切有為法皆從因緣生,[5]從因緣生則是作法;若不從因緣和合,則是無法。如是一切諸法,性不可得故,名為性空。

問曰:

畢竟空無所有,則是性空,今何以重說?

答曰:

「畢竟空」者,名為無有遺餘。「性空」者,名為本來常爾;如水性冷,假火故熱,止火則還冷。畢竟空如虛空,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云何言同?

復次,諸法畢竟空。何以故?性不可得故。諸法性空。何以故?畢竟空故。

復次,性空多是菩薩所行,畢竟空多是諸佛所行。何以故?性空中,但有因緣和合,無有實性;畢竟空,三世清淨。

有如是等差別。

復次,一切諸法性有二種:一者、總性,二者、別性。

總性者,無常、苦、空、無我,無生無滅、無來無去、無入無出等。

別性者,如火,熱性;水,濕性;心為識性。如人喜作諸惡,故名為惡性;好集善事,故名為善性。如《十力經》中說:「佛知世間種種性。」如是諸性皆空,是名性空。何以故?若無常性是實,應失業果報。所以者何?生滅過去不住故,六情亦不受塵,亦[6]不積習因緣;若無積習,則無誦經、坐禪等。以是故知無常性不可得。無常尚不可得,何況常相!

復次,苦性亦不可得,若實有是苦,則不應生染著心。若人[7]厭畏苦痛,於諸樂中亦應[*]厭畏;佛亦不應說三受:苦[8]受、樂[*]受、不苦不樂[*]受;亦不應苦中生瞋、樂中生愛、不苦不樂中生癡。若一相者,樂中應生瞋,苦中應生愛。但是事不然!

如是等,苦性,[A1]尚不可得,何況樂性虛妄而可得!

復次,空相亦不可得。所以者何?若有空相,則無罪福;無罪福故,亦無今世後世。

復次,諸法相待有。所以者何?若有空,應當有實;若有實,應當有空。空性尚無,何況有實!

復次,若無我者,則無縛無解,亦無從今世至後世受罪福,亦無業因緣果報;如是等因緣,知無我性尚不可得,何況我性!

復次,無生無滅性亦不實。何以故?若實,則墮常見;若一切法常,則無罪無福;若有者常有,無者常無;若無者不生,有者不失。如不生不滅性不可得,何況生滅性!無來無去、無入無出等諸總性亦如是。

復次,諸法別性,是亦不然!何以故?如[9]火能燒,造色能[1]炤,二法和合,故名為火。若離是二法有火者,應別有[2]火用,而無別用。以是故知火是假名,亦無有實。若實無火法,云何言熱是火性?

復次,熱性從眾緣生,內有身根,外有色觸,和合生身識,覺知有熱;若未和合時,則無熱性。以是故知[3]無定熱為火性。

復次,若火實有熱性,云何有人入火不燒,及人身中火而不燒身?[4]空中火,水不能滅?以火無有定熱性故。神通力故,火不能燒身;業因緣,五藏不熱;神龍力故,水不能滅。

復次,若熱性與火異,火則非熱;若熱與火一,云何言熱是火性?

餘性亦如是。

是總性、別性無故,名為性空。

復次,性空者,從本已來空。如世間人謂:「虛妄不久者是空;如須彌、金剛等[5]物,及聖人所知,以為真實不空。」欲斷此疑故,佛說:「是雖堅固相續久住,皆亦性空。」聖人智慧,雖度眾生,破諸煩[6]惱,性不可得故,是亦為空。又人謂:「五眾、十二入、十八界皆空;但如、法性、實際,是其實性。」佛欲斷此疑故,但分別說五眾、如、法性、實際皆亦是空,是名性空。

復次,有為性三相:生、住、滅,無為性亦三相:不生、不住、不滅。有為性尚空,何況有為法!無為性尚空,何況無為法!

以是種種因緣,性不可得,名為性空。

「自相空」者,一切法有二種相:總相,別相。是二相空,故名為相空。

問曰:

何等是總相?何等是別相?

答曰:

總相者,如無常等;別相者,諸法雖皆無常,而各有別相,如地[7]為堅相,火為熱相。

問曰:

先已說性,今說相;性、相有何等異?

答曰:

有人言:「其實無異,名有差別。說性則為說相,說相則為說性;譬如說火性即是熱相,說熱相即是火性。」

有人言:「性、相小有差別。性言其體,相言可識。如釋子受持禁戒,是其性;剃髮、割截染衣,是其相。梵志自受其法,是其性;頂有周羅,執三[8]奇杖,是其相。如火,熱是其性,烟是其相。近為性,遠為相。相不定,從身出;性則言其實。如見黃色為金相而內是銅,火燒石磨,知非金性。如人恭敬供養時,似是善人,是為相;罵[9]詈毀辱,忿然瞋恚,[10]便是其性。性相、內外、遠近、初後[11]等,有如是差別。」

是諸相皆空,名為「相空」。

如說一切有為法,皆是無常相。所以者何?生滅不住故,先無今有、已有還無故,屬諸因緣故,虛誑不真故,無常因緣生故,眾合因緣起故。如是等因緣故,一切有為法是無常相。

能生身心[*]惱故,名為苦,身四威儀無不苦故,苦聖諦故,聖人捨、不受故,無時不[*]惱故,無常故。如是等因緣,名為苦相。

離我所故空,因緣和合生故空,無常、苦、空、無我故名為空,始終不可得故空,誑心故名為空,賢聖一切法不著故名為空,以無相、無作解脫門故名為空,諸法實相無量無數故名為空,斷一切語言道故名為空,滅一切心行故名為空,諸佛、辟支佛、阿羅漢入而不出故名為空。如是等因緣故,是名為空。

無常、苦、空故無我,不自在故無我,無主故名為無我;諸法無不從因緣[12]生,從因緣生故無我,無相無作故無我,假名字故無我,身見顛倒故無我,斷我心得道故無我。以是種種,名為無我。

如是等名[13]為總相。

別相者,地,堅相;火,熱相;水,濕相;風,動相。眼識[14]依處名眼相,耳、鼻、舌、身亦如是。識,覺相;智,慧相;慧,智相。捨為施相,不悔不惱為持戒相,心不變異為忍相,發懃為精進相,攝心為禪相,無所著為智慧相,能成事為方便相。[15]識作生滅為世間相,無[*]識為涅槃相。如是等諸法[16]各有別相。

[17]當知是諸相皆空,是名「自相空」。

[18]餘義如性空中[19]說,[20]性、相義同故。

問曰:

何以不但說「相空」而說「自相空」?

答曰:

若說「相空」,不說法體空;說「自相空」,即法體空。

復次,眾法和合故一法生,是一法空,如是[21]等一一法皆空。今和合因緣法展轉皆亦空,一切法各各自相空,以是故名為自相空。

問曰:

若一切法各各自相空,云何復有所說?

答曰:

眾生顛倒故,以一相、異相、總相、別相等而著諸法,為斷是故而有所說。

如是等因緣,名為自相空。

「一切法空」者,一切法名五眾、十二入、十八界等。是諸法皆入種種門,所謂一切法有相、知相、識相,緣相、增上相,因相、果相,總相、別相,依相。

問曰:

云何一切法有相?

答曰:

一切法有好有醜、有內有外;一切法有心生,故名為有。

問曰:

無法中云何言「有相」?

答曰:

若無法不名為「法」,但以遮有故[22]名為「無法」;若實有無法,則名為有。是故說一切法有相。

「知相」者,苦法智、苦比智能知苦諦,集法智、集比智能知集諦,滅法智、滅比智能知滅諦,道法智、道比智能知道諦;及世俗善智能知苦、能知集、能知滅、能知道,亦能知虛空、非智緣滅——是名一切法知相。[1]知相故攝一切法。

「識相」者,眼識能知色;耳識能知聲;鼻識能知香;舌識能知味;身識能知觸;意識能知法,[2]能知眼、能知色、能知眼識,能知耳、能知聲、能知耳識,能知鼻、能知香、能知鼻識,能知舌、能知味、能知舌識,能知身、能知觸、能知身識,能知意、能知法、能知意識——是名識[3]相。

「緣相」者,眼識及眼識相應諸法能緣色;耳識及耳識相應諸法能緣聲;鼻識及鼻識相應諸法能緣香;舌識及舌識相應諸法能緣味;身識及身識相應諸法能緣觸;意識及意識相應諸法能緣法,能緣眼、能緣色、能緣眼識,能緣耳、能緣聲、能緣耳識,能緣鼻、能緣香、能緣鼻識,能緣舌、能緣味、能緣舌識,能緣身、能緣觸、能緣身識,能緣意、能緣法、能緣意識——是名緣相。

「增上相」者,一切有為法各各增上;無為法亦於有為法有增上——是名增上相。

「因果相」者,一切法各各為因、各各為果——是名因果相。

「總相、別相」者,一切法中各各有總相、別相。如馬是總相,白是別相;如人是總相,若失一耳,則是別相。如是各各展轉,皆有總[4]相、別[5]相——是為總相、別相。

「依相」者,諸法各共相依止,如草木山河依止於地,地依止水,[6]如是一切各各相依,是名依止相。[7]依止相[8]攝一切法。

[9]如是等一法門相攝一切法。

復次,二法門攝一切法,所謂色、無色法,可見、不可見法,有對、無對法,有[10]漏、無漏法,有[11]為、無為法,內法、外法,觀法、緣法,有法、無法,如是等種種二法門相。

三、四、五、六乃至無量法門相攝一切法。

是諸法皆空,如上說,[12]名一切法空。

問曰:

若皆空者,何以說一切法種種名字?

答曰:

凡夫人於空法中無明顛倒取相故,生愛等諸煩惱;因煩惱故,起種種業;起種種業故,入種種道;入種種道故,受種種身;受種種身故,受種種苦樂。如蠶出絲無所因,自從己出而自纏裹,受燒煮苦。

聖人清淨智慧力故,分別一切法本末皆空;欲度眾生故,說其著處,所謂五眾、十二入、十八界等;汝但以無明故,而生五眾等自作自著!若聖人但說空者,不能得道,以無所因、無所[13]厭故。

問曰:

汝言一切法空,是事不然!何以故?一切法各各自相攝故。如地堅相,水濕相,火熱相,風動相,心為識相,慧為知相;如是一切法,各自住其相,云何言空?

答曰:

性空、自相空中已破,今當更說。相不定故,不應是相。如[14]酥、蜜、膠、[15]蠟等皆是地相,與火合故,自捨其相,轉成濕相;金、銀、銅、鐵與火合故,亦自捨其相,變為水相;如水得寒成氷,轉為地相。如人醉睡、[16]入無心[17]定、凍氷中魚,皆無心識,捨其心相,無所覺知;如慧為知相,入諸法實相,則無所覺知,自捨知相。是故諸法無有定相。

復次,若謂諸法定相,是亦不然!所以者何?如未來法相,不應來至現在;若至現在,則捨未來相;若不捨未來相入現在者,未來則是現在,為無未來果報。若現在入過去,則捨現在相;若不捨現在相入過去,過去則是現在。如是等過,則知諸法無有定相。

復次,若謂[18]無為法定有[19a]者,應別自有相;如火自有熱相,不因他作相。是故當知無為法無相故實無。

[19b]復次,汝以未來世中非智緣滅法是有為法,而無有為相。若汝謂「以非智緣盡是滅相」,是亦不然!所以者何?無常[20]滅故,是名滅相,非以非智緣滅故名為滅相。

如是等種種,無有定相。若有定相,[21]可使不空;而無定相;而不空者,是事不然。

問曰:

應實有法不空。所以者何?凡夫、聖人所知各異,凡夫所知是虛妄,聖人所知是實。依實聖智故捨虛妄法,不可依虛妄捨虛妄!

答曰:

為破凡夫所知,故名為聖智。若無凡夫法,則無聖法;如無病則無藥。是故經言:「離凡夫法更無聖法,凡夫法[22]實性即是聖法。」

復次,聖人於諸法不取相亦不著,是故聖法為真實;凡夫於諸法取相亦著,故以凡夫人法為虛妄。聖人雖用而不取相,不取相故則無定相,如是不應為難!於凡夫地著法分別:是聖法,是凡夫法;若於賢聖地,則無所分別;為斷眾生病,故言:「是虛、是實。」如說:「佛語非虛非實,非縛非解,不一不異。」是故無所分別,清淨如虛空。

復次,若法不悉空,不應說「不戲論為智人相」,亦不應說「不受不著、無所依止、空、無相、無作名為真法」。

問曰:

若一切法空,即亦是實,云何言「無實」?

答曰:

若一切法空,假令有法,已入一切法中破;若無法,不應致難!

問曰:

若一切法空是[1]真實者,佛三藏中何以多說無常、苦、空、無我法?如經說:「佛告諸比丘:『為汝說法,名為第一義空。何等是第一義空?眼生無所從來,滅亦無所去;但有業有業果報,作者不可得!耳、鼻、舌、身、意,亦復如是。』」

是中若說「生無所從來,滅亦無所去」,是常[2]常法不可得故無常;但有[3]業及業果報,而作者不可得,是為聲聞法中第一義空,云何言「一切法空」?

答曰:

我,是一切諸煩惱根本,先著五眾為我,然後著外物為我[4]所;我所縛故而生貪恚,貪恚因緣故起諸業。如佛說「無作者」,則破一切法中我;若說「眼無所從來,滅亦無所去」,則說眼無常;若無常即是苦,苦即是非我、我所;我、我所無故,於一切法中心無所著;心無所著故,則不生結使;不生結使,何用說空!以是故,三藏中多說「無常、苦、空、無我」,不多說「一切法空」。

復次,眾生雖聞佛說「無常、苦、[5]空、無我」,而戲論諸法;為是人故說「諸法空」。若無我亦無我所,若無我、無我所,是即入空義。

問曰:

佛何以說「有業有果報」?若有業有果報,是則不空!

答曰:

佛說法有二種:一者、無我,[6]一者、無法。為著見神有常者,故為說「無作者」;為著斷滅見者,故為說「有業有業果報」。若人聞說「無作者」,轉墮斷[7]滅見中,為說「有業有業果報」。此五眾能起業而不至後世,此五眾因緣,生五眾受業果報相續,故說受業果[8]報。如母子身雖異,而因緣相續故,如母服藥,兒病[9]得差。如是今世、後世五眾雖異,而罪福業因緣相續故,從今世五眾因緣受後世五眾果報。

復次,有人求諸法相著一法,若有若無、若常若無常等;以著法故,自法生愛、他法生恚,而起惡業;為是人故說「諸法空」。諸法空則無有法。所以者何?所可愛法,能生結使;能生結使,則是無明因緣;若生無明,云何是實?是為法空。

復次,眾生有二種:一者、著世間,二者、求出世間。

求出世間,有上、中、下:上者利根,大心求佛道;中者中根,求辟支佛道;下者鈍根,求聲聞道。

[10]為求佛道者,說六波羅蜜及法空;為求辟支佛者,說十二因緣及獨行法;為求聲聞者,說眾生空及四真諦法。

聲聞畏惡生死,聞眾生空,及四真諦,無常、苦、空、無我,不戲論諸法。如圍中有鹿,既[11]被毒箭,一向求脫,更無他念。

辟支佛雖[*]厭老、病、死,猶能少觀甚深因緣,亦能少度眾生。譬如犀在圍中,雖被毒箭,猶能顧戀其子。

菩薩雖[*]厭老、病、死,能觀諸法實[12]相,究盡深入十二因緣,通達法空,入無量法性。譬如白香[13]象王在獵圍中,雖被箭射,顧視獵者心無所畏,及將營從安步而去。

以是故,三藏中不多說法空。

或有利根梵志,求諸法實相,不[*]厭老病死,著種種法相,為是故說法空。所謂先尼梵志,不說五眾即是實,亦不說離五眾是實。

復有強論梵志,佛答:「我法中不受有無,汝何所論?有無是戲論法、結使生處。」

及《雜阿含》中《大空經》說二種空:「眾生空,法空。」

《羅陀經》中說:「色眾破裂分散,[14]令無所有。」

《栰喻經》中說:「法尚應捨,何況非法!」

《波羅延經》、《利眾經》中說:「智者於一切法不受不著,若受著法則生戲論,若無所依止則無所論。諸得道聖人於諸法無取無捨,若無取捨,能離一切諸見。」

如是等三藏中處處說法空。

[15]如是等名為一切法空。

「不可得空」者。

有人言:「於眾、界、入中,我法、常法不可得故,名為不可得空。」

有人言:「諸因緣中求法不可得,如五指中[16]拳不可得故,名為不可得空。」

有人言:「一切法及因緣畢竟不可得故,名為不可得空。」

問曰:

何以故名不可得空?為智力少故不可得?為實無故不可得?

答曰:

諸法實無故不可得,非智力少也。

問曰:

若爾者,與畢竟空、自相空無異,今何以故更說不可得空?

答曰:

若人聞上諸空都無所有,心懷怖畏生疑;今說[17]所以空因緣,[18]以求索不可得故,為說不可得空。斷是疑怖故,佛說不可得空。所以者何?佛言:「我從初發心乃至成佛,及十[A2]方佛,於諸法中求實不可得,是名不可得空。」

問曰:

何事不可得?

答曰:

一切法乃至無餘涅槃不可得故,名為不可得空。

復次,行者得是不可得空,不得三毒、四流、四縛、五蓋、六愛、七使、八邪、九結、十惡,諸弊惡垢[19]結等都不可得故,名為不可得空。

問曰:

若爾者,行是不可得空,得何等法[20]利?

答曰:

得戒、定、慧,得四沙門果、五根、五無學眾,六捨法、七覺分、八聖道分、九次第定、十無學法。得如是等,[21a]是聲聞法。

[21b]若得般若波羅蜜,則具足六波羅蜜及十地諸功[1]德。

問曰:

上言「一切法乃至涅槃不可得」,今何以言「得戒、定、慧,乃至十[2]無學法」?

答曰:

是法雖得,皆[3]助不可得空[4]故,亦名不可得;又復無受[5]無著故,是名不可[6]得;為無為法故名不可[7]得;聖諦故名不可得,第一義諦故名不可得。聖人雖得諸功德,入無餘涅槃故,不以為得;凡夫人以為大得。如師子雖有所作,不自以為奇,餘眾生見以為希有。

[8]如是等義名為不可得空。

「無法空」、「有法空」、「無法有法空」。

「[9]無法空」者,有人言:「無法,名法已滅,是滅無故,名無法空。」

「有法空」者,諸法因緣和合生,故[10]無有法,[11]有法無故,名有法空。

「無法有法空」者,取無法有法相不可得,是為無法有法空。

復次,觀無法有法空,故名無法有法空。

復次,行者觀諸法生、滅,若有門、若無門,生門生喜,滅門生憂。行者觀生法空則滅喜心,觀滅法空則滅憂心。所以者何?生無所得,滅無所失,除世間貪憂故,是名無法有法空。

復次,十八空中,初[12]三空破一切法,後三空亦破一切法。有法空,破一切法生時、住時;無法空,破一切法滅時;無法有法空,生、滅一時[13]俱破。

復次,有人言:「過去、未來法空,是名無法空;現在及無為法空,是名有法空。何以故?過去法滅失、變異[14]歸無;未來法因緣未和合,未生、未有,未出、未起,以是故名無法。觀知現在法及無為法現[15]有,是名有法。是二俱空,故名為無法有法空。」

復次,有人言:「無為法無生住滅,是名無法;有為法生住滅,是名有法。如是等空,名為無法有法空。」

是為「菩薩欲住內空乃至無法有法空,當學般若波羅蜜」。

大智度論卷第三十一
↑回到頂端↑
#2229251 - 2024-02-05 21:50:55 大智度論卷第三十二 [Re: yichinyichin]
yichinyichin 離線
飛龍在天
註冊: 2023-12-15
文章數: 468
大智度論釋初品中四緣義第四十九(卷三十二)

聖者龍樹造

後秦龜茲國三藏鳩摩羅什譯

【經】

「菩薩摩訶薩欲知諸法因緣、次第緣、緣緣、增上緣,當學般若波羅蜜!」

【論】

一切有為法,皆從四緣生,所謂因緣、次第緣、緣緣、增上緣。

「因緣」者,相應因、共生因、自種因、遍因、報因——是五因名為因緣。復次,一切有為法,亦名因緣。

「次第緣」者,除阿羅漢過去、現在末後心心數法,諸餘過去、現在心心數法,能與次第,是名次第緣。

「緣緣」、「增上緣」者,一切法。

復次,菩薩欲知四緣自相、共相,當學般若波羅蜜。

問曰:

如般若波羅蜜中,四緣皆不可得。所以者何?若因中先有果,是事不然;因中先無,亦不然。若先有,則無因;若先無,以何為因?若先無而有者,亦可從無因而生。復次,見果從因生,故名之為因;若先無果,云何名因?復次,若果從因生,果則屬因,因不自在,更屬餘因;若因不自在者,云何言果[23]旦從此因生?如是種種,則知無「因緣」。

又過去心心數法都滅,無所能作,云何能為次第緣?現在有心則無次第,若與未來欲生心次第者,未來則未有,云何與次第?如是等則無「次第緣」。

如[24]是一切法無相、無緣,云何言「緣緣」?

若一切法無所屬、無所依、皆平等,云何言「增上緣」?

如是四緣不可得,云何說「欲知四緣,當學般若波羅蜜」?

答曰:

汝不知般若波羅蜜相,以是故說「般若波羅蜜中,四緣皆不可得」,般若波羅蜜於一切法無所捨、無所破,畢竟清淨,無諸戲論。如佛說有四緣,但以少智之人著於四緣而生邪論;為破著故,說言諸法實空,無所破。

如心法從內外處因緣和合生,是心如幻、如夢、虛誑、無有定性;心數法亦如是。是心共生心數法,所謂受、想、思等。是心數法,同相、同緣故,名為相應。心以心數法相應為因,心數法以心相應為因,是名相應因。相應因者,譬如親友、知識,和合成事。

共生因者,一切有為法,各有共生因,以共生故更相佐助;譬如兄弟同生故,互相成濟。

自種因者,過去善種,現在、未來善法因;過去、現在善種,未來善法因。不善、無記亦如是。如是一切法,各有自種因。

遍因者,苦諦、集諦所斷結使,一切垢法因,是名遍因。

報因者,行業因緣故,得善惡果報,是為報因。

是五因名為「因緣」。

心心數法次第相續無間故,名為「次第緣」。

心心數法,緣塵故生,是名「緣緣」。

諸法生時不相障礙,是為無障。

復次,心心數法從四緣生;無想、滅盡定從三緣生,除緣緣;諸餘心不相應諸行及色從二緣生,除次第緣、緣緣。有為法性羸故,[25]無有從一緣生。

報生心心數法,從五因生;不隱沒無記,非垢法故,除遍因。

諸煩[1]惱亦從五因生,除報因。何以故?諸煩惱是隱沒,報是不隱沒,故除報因。

報生色及心不相應諸行,從四因生;[2]色非心心數法,故除相應因;不隱沒無記法,故除遍因。

染污色及心不相應諸行,亦從四因生;非心心數法,故除相應因;垢故除報因。

諸餘心心數法,除初無漏心,皆從四因生,除報因、遍因。所以者何?非無記故除報因,非垢故除遍因。

諸餘不相應法,所謂色、心不相應諸行——若有自種因,則從三因生,除相應因、報因、遍因;若無自種因,則從二因生:共生因、無障因。

初無漏心心數法,從三因生:相應因、共生因、無障因。

[3]是初無漏心中色及心不相應諸行,從二因生:共生因、無障因。無有法從一因生。

若六因生,是名四緣。

菩薩行般若波羅蜜,如是觀四緣,心無所著;雖分別是法,而知其空,皆如幻化;幻化中雖有種種別異,智者觀之,知無有實,但誑於眼。

為分別知凡夫人法,皆是顛倒虛誑而無有實,故有四緣,如是云何為實!賢聖法,因從凡夫法生故,亦是不實,如先十八空中說。

菩薩於般若波羅蜜中,無有一法定性可取故,則不可破;以眾生著因緣空法故,名為可破。譬如小兒見水中月,心生愛著,欲取而不能得,心懷憂[*]惱!智者教言:雖可眼見,不可手捉;但破可取,不破可見!

菩薩觀知諸法從四緣生,而不取四緣中定相。四緣和合生,如水中月,雖為虛誑無所有,要從水月因緣生,不從餘緣有;諸法亦如是,各自從因緣生,亦無定實。以是故說:「菩薩欲如實知因緣、次第緣、[4]緣緣、增上[5]緣相,當學般若波羅蜜。」

問曰:

若欲廣知四緣[6]義,應學阿毘曇;云何此中欲知四緣義,當學般若波羅蜜?

答曰:

阿毘曇四緣義,初學如得其實,求之轉深,入於邪見,如[7]汝上破四緣義中說。

復次,諸法所因,因於四緣,四緣復何所因?若有因則無窮,若無窮則無始,若無始則無因。若然者,一切法皆應無因!若有始,始則無所因;若無所因而有,則不待因緣。若然者,一切諸法亦不待因緣而有!

復次,諸法從因緣生,有二種:若因緣中先有,則不待因緣而生,則非因緣;若因緣中先無,則無各各因緣。

以戲論四緣故,有如是等過。

如般若波羅蜜[8]中不可得空,無如是等失。如世間人,耳目所覩生老病死,是則為有;細求其相,則不可得。以是故,般若波羅蜜中,但除邪見而不破四緣。是故言:「欲知四緣相,當學般若波羅蜜。」

[*]【經】

「[9]復次,舍利弗!菩薩摩訶薩欲知一切諸法如、法性、實際,當學般若波羅蜜!舍利弗!菩薩摩訶薩應如是住般若波羅蜜!」

[*]【論】

諸法如,有二種:一者、各各相,二者、實相。

各各相者,如地,堅相;水,濕相;火,熱相;風,動相,如是等分別諸法,各自有相。

實相者,於各各相中分別,求實不可得,不可破,無諸過失。如自相空中說:地若實是堅相者,何以故膠、[10]蠟等與火會時,捨其自性?有神通人入地如水;又分散木石,則失堅相。又破地以為微塵,以方破塵,終歸於空,亦失堅相。如是推求地相則不可得;若不可得,其實皆空,空則是地之實相。一切別相,皆亦如是,是名為如。

法性者,如前說各各法空,空有差品,是為如;同為一空,是為法性。

是法性亦有二種:一者、用無著心分別諸法,各自有性[11]故;二者、名無量法,所謂諸法實相。如《持心經》說:「法性無量,聲聞人雖得法性,以智[12]慧有量故,不能無量說。」如人雖到大海,以器小故,不能取無量水,是為法性。實際者,以法性為實證,故為[13]際。[14]如阿羅漢,名為住於實際。

問曰:

如、法性、實際,是三事為一?為異?若一,云何說三?若三,今應當分別說!

答曰:

是三皆是「諸法實相」異名。所以者何?凡夫無智,於一切法作邪觀,所謂常、樂、[15]淨、實、我等。佛弟子如法本相觀,是時不見常,是名無常;不見樂,是名苦;不見淨,是名不淨;不見實,是名空;不見我,是名無我。若不見常而見無常者,是則妄見;見苦、空、無我、不淨亦如是,是名為如。如者,如本,無能敗壞。以是故,佛說三法為[16]法印,所謂一切有為法無常印、一切法無我印、涅槃寂滅印。

問曰:

是三法印,般若波羅蜜中悉皆破壞。如佛告須菩提:「若菩薩摩訶薩觀色常,不行般若波羅蜜;觀色無常,不行般若波羅蜜。苦、樂,我、無我,寂滅、非寂滅亦如是。」[17]如是云何名法印?

答曰:

二經皆是佛說,如《般若波羅蜜經》中了了說諸法實相。有人著常顛倒,故捨常見,不著無常相,是名法印,非謂捨常著無常者以為法印。我乃至寂滅亦如是。般若波羅蜜中,破著無常等見,非謂破不受不著。

得是諸法如已,則入「法性」中,滅諸觀,不生異信,性自爾故。譬如小兒見水中月,入水求之,不得便愁;智者語言:「性自爾,莫生憂[*]惱!」

善入法性,是為「實際」。

問曰:

聲聞法中,何以不說是如、法性、實際,而摩訶衍法中處處說?

答曰:

聲聞法中亦有說處,但少耳。

如《雜阿[1]含》中說,有一比丘問佛:「十二因緣法,為是佛作?為是餘人作?」佛告比丘:「我不作十二因緣,亦非餘人作;有佛無佛,諸法如、法相、法位常有,所謂是事有故是事有,是事生故是事生;如無明因緣故諸行,諸行因緣故識,乃至老死因緣故有憂悲苦[*]惱。是事無故是事無,是事滅故是事滅;如無明滅故諸行滅,諸行滅故識滅,乃至老死滅故憂悲苦[*]惱滅。」如是生滅法,有佛、無佛常爾;是處說「如」。

如《雜阿[*]含.舍利弗師子吼經》中說:「佛問舍利弗一句義,三問三不能答。佛少開示舍利弗已,入於靜室。舍利弗集諸比丘,語諸比丘言:『佛未示我事端,未即能答;今我於此法,七日七夜,演說其事而不窮盡。』復有一比丘白佛:『佛入靜室後,舍利弗作師子吼而自讚歎!』佛語比丘:『舍利弗語實不虛。所以者何?舍利弗善通達法性故。』」

聲聞法中,觀諸法生滅相,是為「如」;滅一切諸觀,得諸法實相,是處說「法性」。

問曰:

是處但說「如」、「法性」,何處復說「實際」?

答曰:

此二事,有因[2]緣故說;實際,無因[3]緣故不說「[4]實際」。

問曰:

實際即是涅槃,為涅槃故佛說十二部經,云何言無因緣?

答曰:

「涅槃」種種名字說,或名為「離」,或名為「妙」,或名為「出」;如是等則為說「實際」,但不說名字,故言無因緣。

復次,諸法如者,如諸法未生時,生時亦如是,生已過去,現在亦如是;諸法三世平等,是名為如。

問曰:

若未生法名為未有;生法現在,則有法可用;因現在法有事用相,故追憶過事,是名過去。三世各異,不應如實為一,云何言「三世平等是名為如」?

答曰:

諸法實相中,三世等一無異。如《般若波羅蜜.如品》中說:「過去如、未來如、現在如、如來如,一如無有異。」

復次,先論議中已破生法;若無生[5]法者,未來、現在亦無生,云何不等!又復過去世無始,未來世無後,現在世無住;以是故,三世平等名為如。

行是如已,入無量法性中。法性者,法名涅槃,不可壞,不可戲論。法性名[6]為本分種,如黃石中有金性,白石中有銀性;如是一切世間法中皆有涅槃性。諸佛賢聖以智慧、方便、持戒、禪定教化引導,令得是涅槃法性。利根者即知是諸法皆是法性;譬如神通人能變瓦石皆使為金。鈍根者方便分別求之,乃得法性;譬如大冶[7]鼓石,然後得金。

復次,如水性下流故會歸於海,合為一味;諸法亦如是,一切總相、別相皆歸法性,同為一相,是名法性。如金剛在山頂,漸漸穿下至金剛地際,到自性乃止;諸法亦如是,智慧分別推求已,到如中,從如入自性,如本[8]末生,滅諸戲論,是名為法性。又如犢子周[9]慞[10]嗚呼,得母乃止;諸法亦如是,種種別異,取捨不同,得到自性乃止,無復過處,是名法性。

「實際」者,如先說:法性名為「實」,入處名為「際」。

復次,一一法有九種:一者、有體;二者、各各有法;如眼、耳雖同四大造,而眼獨能見,耳無見功;又如火以熱為法,而不能潤;三者、諸法各有力;如火以燒為力,水以潤為力;四者、諸法各自有因;五者、諸法各自有緣;六者、諸法各自有果;七者、諸法各自有性;八者、諸法各有限礙;九者、諸法各各有開通方便。諸法生時,體及餘法,凡有九事。

知此法各各有體、法具足,是名「世間下如」。

知此九法終歸變異盡滅,是名「中如」。譬如此身生,從不淨出,雖復[11]澡浴嚴飾,終歸不淨。

是法非有非無、非生非滅,滅諸觀法,究竟清淨,是名「上如」。

復次,有人言:是九事中有法者,是名「如」。譬如地法堅重,水法冷濕,火法熱照,風法輕動,心法識解;如是等法名為「如」。如經中說:「有佛無佛,如、法相、法位,常住世間,所謂無明因緣諸行,常如本法。」

「法性」者,是九法中性。

「實際」者,九法中得果證。

復次,諸法實相,常住不動。眾生以無明等諸煩惱故,於實相中轉異邪曲;諸佛賢聖種種方便說法,破無明等諸煩惱,令眾生還得實性,如本不異,是名為「如」。

實性與無明合故變異,則不清淨;若除却無明等,得其真性,是名「法性清淨」。

「實際」名入法性中,知法性無量無邊,最為微妙,更無有法勝於法性、出法性者,心則滿足,更不餘求,則便作證。譬如行道,日日發引而不止息,到所至處,無復去心;行者住於實際,亦復如是。如羅漢、辟支佛住於實際,縱復恒沙諸佛為其說法,亦不能更有增進,又不復生三界。若菩薩入是法性中,[1]懸知實際,若未具足六波羅蜜、教化眾生,爾時若證,妨成佛道。是時菩薩以大悲、精進力故,還修諸行。

復次,知諸法實相中無有常法、無有樂法、無有我法、無有實法,亦捨是觀法;如是等一切觀法皆滅,是為諸法實,如涅槃,不生不滅,如本[2]末生。譬如水是冷相,假火故熱;若火滅熱盡,還冷如本。用諸觀法,如水得火;若滅諸觀法,如火滅水冷,是名為如。

如實常住。何以故?諸法性自爾。譬如一切色法皆有空分,諸法中皆有涅槃性,是名法性。得涅槃種種方便法[3]中皆有涅槃性。

若得證時,如、法性則是實際。

復次,法性者,無量無邊,非心心數法所量,是名法性。妙極於此,是名真際。

[*]【經】

「復次,舍利弗!菩薩摩訶薩欲數知三千大千世界中大地諸山微塵,當學般若波羅蜜!

「菩薩摩訶薩[4]欲析一毛為百分,欲以一分毛盡舉三千大千世界中大海江河池泉諸水而不擾水性[5]者,當學般若波羅蜜!

「三千大千世界中,諸火一時皆然,譬如劫盡燒時;菩薩摩訶薩欲一吹令滅[*]者,當學般若波羅蜜!

「三千大千世界中,諸大風起,欲吹破三千大千世界及諸須彌山,如摧腐草;菩薩摩訶薩欲以一指障其風力令不起者,當學般若波羅蜜!」

[*]【論】

問曰:

佛何以不讚歎諸菩薩六度等諸功德,而讚歎此大力?

答曰:

眾生有二種:一者、樂善法,二者、樂善法果報。為樂善法者,讚歎諸功德;為樂善法果報者,讚歎大神力。

復次,有人言:「四大之名,其實亦無邊無盡,常在世故,無能悉動量其多少;人雖造作城廓臺殿,所用甚少。地之廣大,載育萬物,最為牢固。」為是故,佛說:「三千大千世界中地及須彌諸山微塵,皆欲盡知其數,及[6]一一微塵中眾生業因緣,各各有分,欲知其多少,當學般若波羅蜜。」

問曰:

一石土之微塵,尚難可數,何況三千大千世界地及諸山微塵之數?是不可信!

答曰:

聲聞、辟支佛智慧尚不能知,何況凡夫!是事諸佛及大菩薩所知。如《法華經》說:「譬喻三千大千世界地及諸山,末以為塵;東方過千世界下一塵,如是過千世界復下一塵;如是盡三千世界諸塵。佛告比丘:『是[7]微塵數世界,算數籌量可得知不?』諸比丘言:『不可得知!』佛言:『所可著微塵、不著微塵諸國,盡皆末以為塵,大通慧佛出世已來劫數如是。』」如是無量恒[8]河沙等世界微塵,佛、大菩薩皆悉能知,何況一恒[*]河沙等世界!

復次,「無量」者,隨人心說。如大海水名為無量,而深八萬由旬,[9]如大身羅睺阿脩羅王,量其多[10]少,不以為難。

問曰:

云何行般若波羅蜜得是智慧?

答曰:

有人行般若波羅蜜,滅諸煩惱及邪見戲論,入菩薩甚深禪定,念智清淨增廣故,則能分別一切諸色微塵,知其量數。

復次,諸佛及大菩薩,得無礙解脫故,過於是事,尚不以為難,何況於此!

復次,有人[11]為地為堅牢,心無形質,皆是虛妄。以是故,佛說:心力為大。行般若波羅蜜故,散此大地以為微塵。以地有色、香、味、觸重故,自無所作;水少香故,動作勝地;火少香、味故勢勝於[12]水;風少色、香、味故,動作勝火;心無四事故,所為力大。又以心多煩惱結使繫縛故,令心力微少。有漏善心,雖無煩惱;以心取諸法相故,其力亦少。二乘無漏心,雖不取相,以智慧有量;及出無漏道時,六情隨俗分別,取諸法相故,不盡心力。諸佛及大菩薩,智慧無量無邊,常處禪定,於世間涅槃無所分別。

諸法實相,其實不異,但智有優劣;行般若波羅蜜者,畢竟清淨,無所罣礙,一念中能數十方一切如恒河沙等三千大千世界、大地諸山微塵,何況十方各一恒河沙世界!

復次,若離般若波羅蜜,雖得神通,則不能如上所知。以是故說:「欲得是大神力,當學般若波羅蜜。」

復有人言:「一切諸物中,水為最大。所以者何?大地上下四邊,無不有水。若護世天主不節量天龍雨,又無消水珠者,則天地[13]漂沒。又以水因緣故,世間眾生數、非眾生數皆得生長,以是可知水為最大。」是故佛說:「菩薩欲知水渧多少,渧渧分散令無力者,當學般若波羅蜜。」

復有人言:「火為最大。所以者何?除香、味故。又以水出處甚多,而火能滅之。大火之力,能燒萬物,能照諸闇;以是故知火為最大。」是故佛說:「菩薩欲吹滅大火者,當學般若波羅蜜。」

問曰:

火因於風,乃得然熾,云何相滅?

答曰:

雖復相因,過則相滅。

問曰:

若爾者,火多無量,口風甚少,何能滅之?

答曰:

菩薩行般若波羅蜜,因禪定得神通,能變身令大,口風亦大,故能滅之。又以神力,小風能滅;譬如小金剛,能摧破大山。以是故,諸天世人見此神力,皆悉[1]宗伏。

復次,菩薩以火為害處廣,憐愍眾生故,以神力滅之。又以三千世界成立甚難,菩薩福德智慧故,力能制之。

復有人言:「於四大中風力最大,無色、香、味故,動相最大。所以者何?如虛空無邊,風亦無邊;一切生[2]育成敗,皆由於風;大風之勢,摧[3]碎三千大千世界諸山。」以是故,佛說:「能以一指障其風力,當學般若波羅蜜。」所以者何?般若波羅蜜實相,無量無邊,能令指力如是。

[*]【經】

「菩薩摩訶薩欲一結加趺坐[4]遍滿三千大千世界中虛空者,當學般若波羅蜜!」

[*]【論】

問曰:

菩薩以何因緣故,如是結加趺坐?

答曰:

以梵天王主三千世界,生邪見心,自以為大;見菩薩結加趺坐遍滿虛空,則憍慢心息。

又於神通力中巧方便故,一能為多,多能為一;小能作大,大能作小。亦為欲現希有難事故,坐遍虛空。亦為遮諸鬼神龍王惱亂眾生故,坐滿虛空,令眾生安隱。如難陀、婆難陀龍王兄弟,欲破舍婆提城,雨諸兵[5]杖、毒蛇之屬;是時目連端坐,遍滿虛空,變諸害物皆成華香、瓔珞。以是故說:「菩薩摩訶薩欲一結加趺坐遍滿三千大千世界虛空,當學般若波羅蜜。」

[*]【經】

「[6]復次,菩薩摩訶薩欲以一毛舉三千大千世界中諸須彌山王,擲過他方無量阿僧祇諸佛世界,不擾眾生[7]者,當學般若波羅蜜!」

[*]【論】

問曰:

菩薩何以故舉須彌山及諸山,[8]過着他方無量世界?

答曰:

不必有舉者,此明菩薩力能舉之耳。

復次,諸菩薩為佛當說法故,先莊嚴三千大千世界,除諸山令地平整。如《法華經》中說:「佛欲集諸化佛故,先平治地。」

亦欲現希有事,令眾生見故。所以者何?一須彌山,高八萬四千由旬,若舉此一山,已為希有,何況三千大千世界百億須彌山!若以一毛舉三千大千世界百億須彌山尚難,何況以一毛頭擲百億須彌山過無量阿僧祇世界!眾生見菩薩希有事,皆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作是念言:「是菩薩未成佛道,神力乃爾,何況成佛!」以是故如是說。

[*]【經】

「欲以一食供養十方各如恒河沙等諸佛及僧,當學般若波羅蜜!欲以一衣、華香、瓔珞、末香、塗香、燒香、燈燭、幢幡、華蓋等供養諸佛及僧,當學般若波羅蜜!」

[*]【論】

問曰:

菩薩若以一食供養一佛及僧,尚是難事,何況十方如恒河沙等諸佛及僧?

答曰:

供養功德在心,不在事也。若菩薩以一食大心,悉供養十方諸佛及僧,亦不以遠近為礙;是故諸佛皆見皆受。

問曰:

諸佛有一切智故,皆見皆受;僧無一切智,云何得見、云何得受?

答曰:

僧雖不見不知,而其供養,施者得福。譬如有人遣使供養彼人,彼人雖不得,而此人已獲施福。如慈三昧,於眾生雖無所施,而行者功德無量。

復次,諸菩薩無量無盡功德成就,以一食供養十方諸佛及僧,皆悉充足,而亦不盡;譬如涌泉出而不竭。如文殊尸利以一鉢歡喜丸供養八萬四千僧,皆悉充足,而亦不盡。

復次,菩薩於此以一鉢食供養十方諸佛,而十方佛前飲食之具,具足而出。譬如鬼神,得人一口之食,而千萬倍出。

復次,菩薩行般若波羅蜜,得無量禪定門及得無量智慧方便門,以是故無所不能。以般若波羅蜜無礙故,是菩薩心所作亦無礙。是菩薩能供養十方千[9]萬恒河沙等諸佛及僧,何況各如一恒河沙!

衣服、華香、瓔珞,末香、塗香、燒香,燈燭、幢幡、華蓋等亦如是。

[*]【經】

「復次,舍利弗!菩薩摩訶薩欲使十方各如恒河沙等世界中眾生,悉具於戒、三昧、智慧、解脫、解脫知見,令得須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羅漢果,乃至令得無餘涅槃,當學般若波羅蜜!」

[*]【論】

五眾義,如先說。

須陀洹果有二種:

一者、佛說三結斷,得無為果;又如《阿毘曇》說:「八十八結斷,得無為須陀洹果。」

二者、信行、法行人,住道比智中,得須陀洹果證者是。

復次,「須陀[10]洹」名流,即是八聖道分;「般那」名入。入是八聖道分流入涅槃,是名初觀諸法實相,得入無量法性分,墮聖人數中。

「息忌」名一,「伽彌」名來。是人從此死,生天上,天上一來,得盡眾苦。

「阿那」名不,「伽彌」名來,是名不來相。是人欲界中死,生色界、無色界中,於彼漏盡,不復來生。

問曰:

今世滅阿那伽彌、中[1]陰滅阿那伽彌,此亦不生色、無色界,何以名為阿那伽彌?

答曰:

阿那伽彌,多生色、無色界中,現在滅者少,以少從多故。中間滅者,亦欲生色界,見後身可患,即取涅槃,以是故因多[2]得名。

阿羅漢,盡一切煩惱故,應受一切天龍、鬼神供養。

是阿羅漢有九種:退法、不退法、死法、護法、住法、勝進[3]法、不壞法、慧解脫、共解脫。九種義,如先說。

及八背捨、八勝處、十一切處、滅盡定、無諍三昧、願智等,阿羅漢諸妙功德,及得無餘涅槃。「無餘涅槃」名阿羅漢捨此五眾,更不復相續受[4]後五眾,身心[5]苦皆悉永滅。

後三道果,如初道說。

【經】

「復次,舍利弗!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布施時,應作[6]如是分別:如是布施,得大果報;如是布施,[7]得生剎利大姓、婆羅門大姓、居士大家;如是布施,[*]得生四天王天處、三十三天、夜摩天、兜率陀天、化[8]樂天、[9]他化自在天;因是布施,得入初禪、二禪、三禪、四禪,無邊空處、無邊識處、無所有處、非有想非無想處;因是布施,能生八聖道分;因是布施,能得須陀洹道乃至佛道,當學般若波羅蜜!」

[*]【論】

菩薩摩訶薩知諸法實相無取無捨,無所破壞,行不可得般若波羅蜜,以大悲心還修福行;福行初門,先行布施。

菩薩行般若波羅蜜,智慧明利,能分別施福;施物雖同,福德多少隨心優劣。如舍利弗以一鉢飯上佛,佛即迴施狗而問舍利弗:「汝以飯施我,我以飯施狗,誰得福多?」舍利弗言:「如我解佛法義,佛施狗得福多。」舍利弗者,於一切人中智慧最上,而佛福田最為第一,不如佛施狗惡田得福極多。以是故知,大福從心[10]生,不在田也。如舍利弗千萬億倍,不及佛心。

問曰:

如汝說福田妙故得福多,而舍利弗施佛不得大福?

答曰:

良田雖復得福多,而不如心。所以者何?心為內主,田是外事故。

或時布施之福在於福田。如億耳阿羅漢,昔以一華施於佛塔,九十一劫人、天中受樂,餘福德力得阿羅漢。又如阿[11]輸迦王小兒時,以土施佛;王閻浮提,起八萬塔,最後得道。施物[12]至賤,小兒心[13]薄,但以[14]福田妙故,得大果報,當知大福從良田生。

若大中之上,三事都具:心、物、福田,三事皆妙;如《般若波羅蜜》初品中說:「佛以好華散十方佛。」

復次,又如以般若波羅蜜心布施,無所著故,得大果報。

復次,為涅槃故施,亦得大報;以大悲心為度一切眾生故布施,亦得大報。

復次,大果報者,如是中說:生剎利家乃至得佛者是。

問曰:

云何布施得生剎利家乃至得佛?

答曰:

若有人布施及持戒故,得人天中富貴。如有人至心布施、持戒故,生剎利家;剎利者,王及大臣。若著於智慧經書而不惱眾生,布施、持戒故,生婆羅門家。若布施、持戒減少,而樂著世樂,生居士大家;居士者,小人而巨富。

若布施、持戒,清淨小勝,厭患家業,好樂聽法,供養善人,生四天王處。所以者何?在彼有所須欲,心生皆得;常見此間賢聖善人,心生供養,以近修福處故。

若布施、持戒清淨,供養父母及其所尊,心欲求勝,生三十三天。

若布施、持戒清淨,而好學問,[15]其心柔和,生夜摩天。

若布施、持戒清淨,令二事轉勝,好樂多聞,分別好醜,愛樂涅槃,心著功德,生兜率天。

若布施、深心[16]持戒、多聞、好樂學問,自力生活,生化樂天。

若布施時,清淨持戒轉深,好樂多聞,自貴情多,不能自苦,從他求樂,生他化自在天。他所思惟,懃心方便,化作女色五欲,奪而自在。譬如庶民,苦身自業,強力奪之。

復次,布施時,以願因緣故生天上。如經說:「有人少行布施、持戒,不知禪定,是人聞有四天王天,心常志願。佛言:『是人命終生四天上,必有是處;乃至他化自在天亦如是。』」

復次,有人布施、持戒,修布施時,其心得樂,若施多,樂亦多;如是思惟,捨五欲,除五蓋,入初禪,乃至非有想非無想[17]天[18]如是。四禪、四無色定義,如上說。

復次,有人布施佛及佛弟子,從其聞說道法;是人因此布施故,心得柔軟,智慧明利,即生八聖道分,斷三結,得須陀洹果;乃至佛道亦如是,因是布施聞其說法,便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復次,未離欲布施,生人中富貴,及六欲天中;若離欲心布施,生梵世天上乃至廣果天;若離色心布施,生無色天中;離三界布施為涅槃故,得聲聞道;布施時惡厭憒閙,好樂閑靜,喜深智慧,得辟支佛;布施時起大悲心,欲度一切,[1]為第一甚深畢竟清淨智慧,得成佛道。

[*]【經】

「復次,舍利弗!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布施時,以慧方便力故,能具足檀波羅蜜、尸羅波羅蜜、羼提波羅蜜、毘梨耶波羅蜜、禪波羅蜜、般若波羅蜜。」

舍利弗白佛言:「世尊!菩薩摩訶薩云何布施時,以慧方便力故,具足檀波羅蜜乃至般若波羅蜜?」

佛告舍利弗:「施人、受人、財物不可得故,能具足檀波羅蜜;罪、不罪不可得故,具足尸羅波羅蜜;心不動故,具足羼提波羅蜜;身心精進不懈[2]息故,具足毘梨耶波羅蜜;不亂不味故,具足禪波羅蜜;知一切法不可得故,具足般若波羅蜜。」

[*]【論】

「具足」義,先已廣說。

「慧方便」,今此中說,所謂三事不可得者[3]是。

問曰:

慧方便者,能成就其事,無所破壞,更無所作;今破此三事,應墮斷滅,云何言「慧方便」?

答曰:

有二種不可得:一者、得不可得,二者、不得不可得。得不可得者,墮於斷滅;若不得不可得者,是為慧方便,不墮斷滅。若無慧方便布施者,取三事相;若以三事空,則取無相。有慧方便者,從本以來不見三事相,以是故,慧方便者,不墮有無中。

復次,布施時壞諸煩惱,是名慧方便。

復次,於一切眾生,起大悲心布施,是名慧方便。

復次,過去、未來無量世所修福德布施,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亦名慧方便。

復次,於一切十方三世諸佛及弟子所有功德,憶念隨喜布施,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名慧方便。

如是等種種力,是為慧方便義。

乃至般若波羅蜜慧方便亦如是。

[*]【經】

「復次,舍利弗!菩薩摩訶薩欲得過去、未來、現在諸佛功德[4]者,當學般若波羅蜜!」

[*]【論】

問曰:

過去佛功德已滅,未來佛功德未有,現在佛功德不可得;又三世中[5]佛功德皆不可得,云何言「欲得三世佛功德,當學般若波羅蜜」?

答曰:

不言「欲得三世佛功德」;自欲得如三世佛功德,無所減少耳!所以者何?一切佛功德皆等,無多無少。

問曰:

若爾者,何以言「阿彌陀佛壽命無量,光明千萬億由旬,無量劫度眾生」?

答曰:

諸佛世界種種,有淨、不淨、有雜。

如《三十三天品經》說:「佛在三十三天安居。自恣時至,四眾久不見佛,愁思不樂。遣目連白佛言:『世尊!云何捨此眾生住彼天上?』

「時佛告目連:『汝觀三千世界!』

「目連以佛力故觀,或見諸佛為大眾說法,或見坐禪,或見乞食,如是種種施作佛事。目連即時五體投地,是時須彌山王[6]跛𨁟大動,諸天皆大驚怖。目連涕泣,稽首白佛:『佛有大悲,不捨一切,作如是種種,化度眾生!』

「佛告目連:『汝所見甚少!過汝所見,東方有國純以黃金為地,彼佛弟子,皆是阿羅漢,六通無礙。復過是,東方有國純以白銀為地,彼佛弟子皆學辟支佛道。復過是,東方有國純以七寶為地,其地常有無量光明;彼佛所化弟子純諸菩薩,皆得陀羅尼、諸三昧門,住阿毘跋致地。目連!當知彼諸佛者,皆是我身。如是等東方恒河沙等無量世界,有莊嚴者、不莊嚴者,皆是我身而作佛事。如東方,南西北方、四維、上下,亦復如是。』」

以是故,當知釋迦文佛,更有清淨世界如阿彌陀國;阿彌陀佛,亦有嚴淨、不嚴淨世界,如釋迦文佛國。

諸佛大悲,徹於骨髓,不以世界好醜,隨應度者而教化之;如慈母愛子,子雖沒在廁溷,懃求拯拔,不以為惡。

大智度論卷第三十二
↑回到頂端↑
#2229252 - 2024-02-05 21:54:30 大智度論卷第三十三 [Re: yichinyichin]
yichinyichin 離線
飛龍在天
註冊: 2023-12-15
文章數: 468
大智度論釋初品中到彼岸義第五十(卷三十三)

聖者龍樹造

後秦龜茲國三藏鳩摩羅什譯

【經】

「復次,舍利弗!菩薩摩訶薩欲到有為、無為法彼岸[14]者,當學般若波羅蜜!」

【論】

彼岸者,於有為、無為法盡到其邊。云何是彼岸?以大智慧悉知悉盡有為法總相、別相種種悉解;無為法中,從須陀洹至佛,悉皆了知。

有為、無為法相義,如先說。

【經】

「菩薩摩訶薩欲知過去、未來、現在諸法如、諸法法相、無生際,當學般若波羅蜜!」

【論】

問曰:

上已說「如」,今何以更說?

答曰:

上直言「諸法如」,今言「三世皆如」;上略說,此廣說;上說一,此說三。

「法相」,即是法性;「無生際」,即是實際。過去法如,即是過去法相;未來、現在亦如是。

復次,過去法如,即是未來、現在法如;現在法如,即是過去、未來法如;未來法如,即是過去、現在法如。所以者何?如相非一、非異故。

復次,如先說二種如:一者、世間如,二者、出世間如。用是世間如,三世各各異;用是出世間如,三世為一。

復次,「法相」名諸法業,諸法所作、力、因、緣、果、報。如火為熱相,水為濕相,如是諸法中分別因、緣、果、報,各各別相;如「是處非處力」中說,是名世間法相。

若是諸法相推求尋究,入無生法中,更無過是者,是名「無生際」。

問曰:

如、法相,可分別有三世;無生際是未來法,云何有過去、現在?如阿毘曇說:「生法者,過去、現在是;無生法者,未來及無為法是。」云何欲令過去、現在有無生?

答曰:

如先種種說破生法,一切法皆無生,何但未來無生?如「一時」義中,已破三世。三世一相,所謂無相;如是則無生相。

復次,無生名為涅槃,以涅槃不生不滅故;涅槃者,末後究竟,不復更生;而一切法即是涅槃,以是故,佛說:「一切法皆是無生際。」

[*]【經】

「[1]復次,舍利弗!菩薩摩訶薩欲在一切聲聞、辟支佛前,欲給侍諸佛,欲為諸佛內眷屬,欲得大眷屬,欲得菩薩眷屬,欲[2]得淨報大施,當學般若波羅蜜!」

[*]【論】

問曰:

若菩薩未得漏盡,云何在漏盡聖人前?

答曰:

菩薩初發意時,已在一切眾生前,何況積劫修行!是菩薩功德智慧大故,世世常大,能利益聲聞、辟支佛。

眾生知菩薩恩故,推崇敬重,乃至畜生中亦為尊重。如菩薩昔作鹿,其色如金,其角七寶,五百鹿隨逐[3]宗事。若在人中,[4]好世作轉輪聖王,惡世恒作大王,護持佛法,利益眾生。若出家,值有佛法則為世作大度師,興顯佛法;若無佛法,則為外道大師,行四無量。[5]阿羅漢、辟支佛,雖有無漏,利益事少;譬如一升[6]酥雖精,不如大海水酪。菩薩雖有漏智慧,及其成熟,利益無量。

復次,羅漢、辟支佛四事供養助道之具,多由菩薩得。如《首楞嚴經》說:「文殊師利七十二億作辟支佛,化辟支佛人,令其成道。」以是故,在聲聞、辟支佛前。

「欲為諸佛給使」者,如釋迦文佛未出家時,車匿給使,[7]優陀耶戲笑;瞿毘耶、耶輸陀等諸[8]婇女,為內眷屬。出家六年苦行時,五人給侍。得道時,彌喜、羅陀、須那[9]剎多羅、阿難、[10]密跡力士等,是名「內眷屬」。

「大眷屬」者,舍利弗、目[11]揵連、摩訶迦葉、須菩提、迦旃延、富樓那、阿[12]泥盧豆等諸聖人,及彌勒、文殊[13]師利、颰陀[14]婆羅諸阿毘跋致一生補處菩薩等,是名大眷屬。

復次,佛有二種身:一者、法性生身,二者、隨世間身。

世間身眷屬,如先說。

法性生身者,有無量無數阿僧祇一生補處菩薩侍從。所以者何?如《不可思議解脫經》說:「佛欲生時,八萬四千一生補處菩薩在前導,菩薩從後而[15]出;譬如陰雲籠月。」又如《法華[16]經》說「從地[17]踊出菩薩等」,皆是內眷屬、大眷屬。

「菩薩眷屬」者,有佛,純以菩薩為眷屬;有佛,純以聲聞為眷屬;有佛,菩薩、聲聞雜為眷屬。是故言:「但欲得菩薩為眷屬者,當學般若波羅蜜。」眷屬有三:上、中、下——下者純聲聞,中者雜,上者但菩薩。

「淨報大施」者,有人言:「菩薩多集福德,未除煩惱,受人信施,未能淨報。」佛言:「菩薩行般若波羅蜜,諸法皆空不可得,何況諸結使!菩薩入法性中故,不證真際,是故能淨報施福。」

復次,菩薩功德廣大,從發心已來,欲[18]代一一眾生受一切苦,欲以一切功德與一切眾生,然後當自求佛道。但是事不可得故,而自成佛,度一切眾生。

又菩薩志願,不以阿僧祇為拘;如世間[19]及如、法性、實際、虛空等久住。菩薩心住世間,利益眾生故,亦如是久住,無有窮已。是人不能淨報施福者,誰能淨畢!如父母雖有結使諸惡,以一世利益子故,受其供養,令[20]子得大福;何況菩薩無諸結使,而住無邊世中利益眾生,而不淨畢?

又復菩薩但有悲心而無般若尚能利益,何況行般若波羅蜜!

問曰:

若菩薩無結使,云何世間受生?

答曰:

先已答,菩薩得無生法忍,得法性生身,處處變化以度眾生,莊嚴[21]世界。是功德因緣故,雖未得佛,能淨報施福。

[*]【經】

「[22]復次,舍利弗!菩薩摩訶薩欲不起慳心、破戒心、瞋恚心、懈怠心、亂心、癡心[23]者,當學般若波羅蜜!」

[*]【論】

是六種心惡故,能障蔽六波羅蜜門。

如菩薩行布施時,若有慳心起,令[24]布施不清淨,所謂不能以好物施;若與好物,不能多與;若[25]與外物,則不能內施;若能內施,不能盡與;[1]皆由慳心故。菩薩行般若波羅蜜,知一切法無我、無我所,諸法皆空,如夢、如幻;以身、頭、目、骨髓布施,如施草木。是菩薩雖未得道,欲常不起是慳心,當學般若波羅蜜。

諸餘人離欲得道故,不生破戒心。菩薩行般若波羅蜜故,不見破戒事。所以者何?戒為一切諸善功德住處,譬如地為一切萬物所依止處;破戒尚不得餘道,何況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以是故,不生破戒心。復作是念:「菩薩法者,安樂眾生,若破戒者,惱亂一切。」以是故,菩薩不生破戒心,何況破戒!

小乘及諸凡夫尚不應生瞋恚心,何況菩薩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意!身為苦器,法自受惱;譬如犯罪之人,自致刑戮,自作自受,不應怨人。但當自護其心,不令[2]起惡!譬如人[3]遭[4]惡風雨寒熱,亦無所瞋。復作是念:「菩薩求佛,以大悲為本,若[5]懷瞋恚,則喪志願。瞋恚之人,尚不得世間樂,何況道樂!瞋恚之人,自不得樂,何能以樂與人!」

懈怠之人,世間勝事尚不能成,何況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譬如鑽火數息,無得火期。

散亂之心,譬如風中[6]然燈,雖有光明,不能照物;亂心中智[7]慧,亦復如是。智慧是一切善法根本,若欲成就是智,先當攝心,然後可成。譬如狂醉之人,自利他利、好醜之事,都不覺知;散亂之心亦如是,世間好事,尚不能善知,何況出世間法!

愚癡人心,一切成敗事,皆不能及,何況微妙深義!譬如無目之人,或墜溝[8]坑,或入非道;無智之人亦復如是,無智慧眼故,受著邪法,不受正見。如是之人,世間近事尚不能成,何況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菩薩行般若波羅蜜力故,能障是六[9]蔽,淨六波羅蜜。以是故說:「若欲不起六[*]蔽,當學般若波羅蜜。」

[*]【經】

「復次,舍利弗!菩薩摩訶薩欲使一切眾生立於布施福處、持戒福處、修定福處、勸[10]導福處,欲令眾生立於財福、法福[11]處,當學般若波羅蜜!」

[*]【論】

問曰:

云何名為「福處」?

答曰:

阿毘曇言:「福」[12]者,善有漏身、口、意業。

復有人言:不隱沒無記是。所以者何?善有漏業因緣果報故,得是不隱沒無記福。是果報亦名為福,如世間人說:「能成大事,多所成辦,是名福德人。」

是福略說三種:布施、持戒、修定。

何等是布施?有人以衣服、臥具、飲食、花香、瓔珞等與人,是名布施。

問曰:

飲食等物,便是布施?為更有布施?

答曰:

飲食等物非布施,以飲食等物與時,心中生法名捨,與慳心相違,是名布施福德。是或有漏,或無漏;常是善;心數法,心相應,隨心行,共心生;無色無形;能作緣;業相應,隨業行,業共生;非先業果報;得修、行修;慧證、身證;凡夫人得,亦聖人得。

有人言:是捨法相應思,是名布施福德。所以者何?業能生果報故。思即是業;身口不名為業,從[13]思生故得名業。

此布施有二種:一者、淨,二者、不淨。

不淨者,直施而已;或畏失財故與;或惡訶罵故與;或無用故與;或親愛故與;或[14]為求勢故與,以施故多致勢援;或死急故與;或求善[15]名[16]譽故與;或求[17]與貴勝齊名故與;或妬嫉故與;或憍慢故與——小人愚賤尚施,我為貴重大人,云何不與?或為呪願福德故與;或求吉除凶故與;或求入[18]伴儻故與;或不一心、不恭敬、輕賤受者而與。如是種種因緣,為今世事故施,與淨相違,名為不淨。

淨施者,如經中說:治心故施,莊嚴意故施,為得第一利故施,生清淨心,能分別為助涅槃故施。譬如新花未[19]萎,色好且香;淨心布施,亦復如是。如說諸天不淨心布施者,宮殿光明薄少;若淨心布施者,宮殿光明增廣。此布施業,雖過去乃至千萬世中不失,譬如券要。

問曰:

此布施福云何增長?

答曰:

應時施故,得[20]福增長。如經說:飢餓時施,得福增多;或遠行來時,若曠路險道中施,若常施不斷,或時常念施,故施[21]福增[22]廣。如六念中「念捨」說。

若大施故得福多,若施好人,若施佛,若施者、受者清淨故,若決定心施,若自以力致財施,若隨所有多少能盡施,若交以物施,若以[23]園田使人等施。

如是布施,唯有菩薩能以深心行之。如[24]韋羅摩菩薩,十二年布施已,[25]莊飾乳牛、七寶鉢及[*]婇女,各有八萬四千,及諸餘物飲食之屬,不可[26]勝數。[27]又如須帝隸拏菩薩,下善勝白[28]象,施與怨家,入在深山;以所愛二子施十二醜婆羅門;復以妻及眼施化婆羅門。爾時,地為大動,天為雷震,空中雨花。又如薩婆達多王,自縛其身,施婆羅門。如尸毘王為一鴿故,自持其身,以代鴿肉。又如菩薩曾為[1]兔身,自炙其肉,施與仙人。如是等,《菩薩本生經》中[2]所說。

復有聲聞人布施。如[3]須彌陀比丘尼與二同學,為迦那伽牟尼佛作精舍,於無數千萬世受轉輪聖王及天王福。如施婆羅門持一瓶酪施僧,世世受樂,今得阿羅漢,諸受樂中受樂第一。如末利夫人供養須菩提故,得[4]今世果報,為波斯尼[5]示王后。如尸婆供養迦栴延故,得今世[6]果報,為栴陀波周陀王后。如欝伽陀居士供養舍利弗等五百阿羅漢故,即日[*]得[7]果報;五百賈客得其餘食,人人以珠瓔[8]珞與之,卒得大富,遂[9]號[10]卒[11]伽陀。

如是等布施,得今世[*]果報。當知布施論議,說不可盡。

「持戒福處」者,佛說五戒福者是。

問曰:

云何殺罪相?

答曰:

知是眾生,故奪命得殺罪,非不故;安隱快心得殺罪,非散亂狂心;奪命得殺罪,非作瘡;死[12]已得殺罪,非未死;身業是殺罪,非口[13]殺;身作是殺罪,非但心[14]生。如是等罪,止不作,是初戒善相。

或有人言:謂是不隱沒無記;或欲界繫,或不繫;是非心、非心數法,非心相應,非隨心行;或共心生,或不共心生;非業相應,非隨業行;或共業生,或不共業生;非先業果報;得修、行修;身證、慧證;或思惟斷,或不斷;離欲界欲時得斷知;凡夫、聖人共有。是名說不殺生戒相。餘戒亦如是隨義分別。

諸戒讚歎論議,如「尸羅波羅蜜」中說。

「修定福處」者,雖經中說修慈是修定福,亦說有漏禪定能生果報者,總名修定福。以欲界多瞋多亂故,先說慈心為修定福。

得慈方便,願與眾生樂,後實見受樂,是心相應法,名為慈法。

是法或色界繫、或不繫,是為真慈;是方便慈,欲界繫。常隨心行,隨心生;無形無對;能緣法;非業,業相應,而隨業行,共業生,非先業果報;得修、行修;身證、慧證;或思惟斷,或不斷;離色界欲時得斷知;有覺有觀,亦無覺有觀,亦無覺無觀;或有喜,[15]或無喜;或有息,或無息;亦凡夫人,亦聖人;或樂受相應,或不苦不樂受相應。先緣得解相,後緣實義。根本四禪中,亦過四禪;依止四禪得者,牢固有力。

慈應言「親愛」,無怨無諍故,名為「親愛」;能緣無量眾生故,名為「無量」;能利益眾生,能離欲故,名為「梵行」。

慈心餘論議,如「四無量」中說。

問曰:

修定福中,佛何以但說慈心,不說餘?

答曰:

四無量中,慈心能生大福德。悲心憂愁故,捨福德;喜心自念功德故,福德不深;捨心[16]放捨,故福亦少。

復次,佛說慈心有五利,不說餘。何等五?一者、[17]刀不傷,二者、毒不害,三者、火不[18]燒,四者、水不沒,五者、於一切瞋怒惡害眾生中,見皆[19]歡喜。悲心等[20]三事不爾,以是故說「修定福為慈」;餘者隨從,及諸能生果報有漏定。

「勸導福處」者,若比丘不能坐禪、不能誦經,教化勸[*]導修立福德。或有比丘能坐禪、誦經,見諸比丘衣食乏少,力能引致,亦行勸[21]導。及諸菩薩憐愍眾生故,以福德因緣勸化之。又出家人,若自求財,於戒有失,是故勸導以為因緣。

「財福」者,衣服、飲食,臥具、醫藥,金銀、車馬、田宅等。

問曰:

上言「布施福處」,此言「財福」,有何等異?

答曰:

布施者,總攝一切施:財施、法施,俗施、道施;今欲分別法施、財施。

法施者,如佛以大慈故,初轉法輪,無量眾生得道;後舍利弗逐佛轉法輪;餘[24]諸聖人雖非轉法輪,亦為眾生說法得道,亦名法施。

復有遍吉菩薩,觀世音、得大勢、文殊師利、彌勒菩薩等,以二種神通力:果報神通,修得神通,住是中,以福德、方便力、光明、神足等,種種因緣開度眾生,亦名法施。

諸辟支佛飛騰虛空而說一偈,引導眾生,令殖善根,亦名法施。

又佛弟子未得聖道者,坐禪、誦經,不壞諸法相,教化弟子,皆名法施。

如是等種種,名為法施相。

以是故說:「菩薩欲立眾生於六種施福者,當學般若波羅蜜。」

【經】

「復次,舍利弗!菩薩摩訶薩欲得五眼[29]者,當學般若波羅蜜!」

[30]【論】

何等五?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

肉眼,見近不見遠,見前不見後,見外不見內,見晝不見夜,見上不見下;以此礙故,求天眼。

得是天眼,遠近皆見,前後、內外,晝夜、上下,悉皆無礙。是天眼見和合因緣生假名之物,不見實相,所謂空、無相、無作,無生、無滅,如前,中、後亦爾;為實相故,求慧眼。

得慧眼,不見眾生,盡滅一異相,捨離諸著,不受一切法,智慧自內滅,是名慧眼。但慧眼不能度眾生!所以者何?無所分別故,以是故求法眼。

法眼令是人行是法,得是道,知一切眾生各各方便門,令得道證。法眼不能遍知度眾生方便道,以是故求佛眼。

佛眼無事不知,覆障雖密,無不見知;於餘人極遠,於佛至近;於餘幽闇,於佛顯明;於餘為疑,於佛決定;於餘微細,於佛為麁;於餘甚深,於佛甚淺。是佛眼,無事不聞,無事不見,無事不知,無事為難,無所思惟;一切法中,佛眼常照。

後品五眼義中,當廣說。

【經】

「菩薩摩訶薩欲以天眼見十方如恒河沙等[*]世界中諸佛,欲以天耳聞[1]十方諸佛所說法,欲知諸佛心,當學般若波羅蜜!」

【論】

天眼法所見,不過三千大千世界;今以般若波羅蜜力,故見十方恒河沙等國中諸佛。所以者何?般若波羅蜜中,無近無遠、無所罣礙故。

問曰:

如《般舟經》說:以般舟三昧力故,雖未得天眼而能見十方現在諸佛;此菩薩以天眼故,見十方諸佛,有何等異?

答曰:

此天眼,不隱沒無記。般舟三昧,離欲人、未離欲人俱得;天眼但是離欲人得。

般舟三昧,憶想分別,常修常習故見;天眼修神通,得色界四大造色眼,四邊得遍明相,是為差別。

天眼功易,譬如日出,見色不難;三昧功難,如夜[2]然燈,見色不易。天耳亦如是。

「知諸佛心」者。

問曰:

如上地鈍根,不能知下地利[3]根心;菩薩,一佛心尚不應知,何況恒河沙等十方諸佛心?

答曰:

以佛神力[4]故令菩薩知。如經說:「一切眾生無知佛心者,若佛以神力令知,乃至蜫虫亦能知。」以是[5]故佛以神力故,令菩薩知佛心。

復次,般若波羅蜜無礙相,麁細、深淺、愚聖,都無差別。諸佛心如、菩薩[6]心如,一如無異;菩薩隨是如故,能知諸佛心。

復次,希有難事,不應知而知。

以是故言:「欲得是者,當學般若波羅蜜。」

[*]【經】

「欲聞十方諸佛所說法,聞已乃至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忘[7]者,當學般若波羅蜜!」

[*]【論】

問曰:

一佛所說,猶尚難持,何況無量諸佛所說,欲憶而不忘?

答曰:

菩薩以聞持陀羅尼力故能受,堅憶念陀羅尼力故不忘。

復次,此中說:以般若波羅蜜力,畢竟清淨無所著。譬如大海,含受眾流;菩薩從十方諸佛所聞法,以般若波羅蜜器大故,能受無量法,持而不忘。

復次,是般若波羅蜜,不可譬喻如虛空。如劫燒盡已,大雨彌滿,是雨除虛空更無處能受;十方諸佛說法雨,從佛口出,除行般若波羅蜜菩薩,更無能受者。

以是[8]故言:「欲聞十方諸佛說法,當學般若波羅蜜。」

[9]大智度論釋初品中見一切佛世界義第[10]五十一之一

[*]【經】

「復次,舍利弗!菩薩摩訶薩欲見過去、未來諸佛[*]世界,及見現在十方諸佛[*]世界,當學般若波羅蜜!」

[*]【論】

問曰:

若見十方佛,則已見[*]世界,今何以復說「欲見[*]世界」?

答曰:

菩薩未深入禪定,若見十方[*]世界山河、草木,心則散亂;[*]故但觀諸佛,如「念佛義」中說。行者但觀諸佛,不觀土地、山河、樹木;得禪定力已,隨意廣觀。

復次,[11]諸清淨佛國難見,故言:「欲見諸佛[12]國,當學般若波羅蜜。」又一佛有無量百千種[*]世界,如先說:有嚴淨、有不嚴淨、有雜;有畢竟清淨[*]世界難見故,以般若波羅蜜力,乃能得見。譬如天子聽正殿,則外人可見;內殿深宮,無能見者。

問曰:

十方現在[*]世界可見,過去、未來諸佛[*]世界,云何得見?

答曰:

菩薩有見過去、未來三昧,入是三昧已,見過去、未來事,如夢中所見。

復次,菩薩有不滅[13]際三昧,入是三昧已,不見諸佛有滅者。

問曰:

此二法非眼,云何能見?

答曰:

此是智慧,假名為眼;如轉法輪中,於四諦[14]中得眼、智、明、覺。

復次,菩薩見十方現在佛[*]世界,定知過去、未來諸佛[*]世界亦爾。所以者何?一切諸佛功德同故,是事如先說。

復次,是般若波羅蜜中,如現在、過去、未來等無異,一如、一法性故,以是故不應難。

[*]【經】

「復次,舍利弗!菩薩摩訶薩欲聞十方諸佛所說十二部經:修多羅、祇夜、受記經、伽陀、優陀那、因緣經、阿波陀那、如是語經、本生經、廣經、未曾有經、論議經,諸聲聞等聞與不聞,盡欲誦受持[15]者,當學般若波羅蜜!」

【論】

先說「盡欲聞十方諸佛所說法者,當學般若波羅蜜」,所說法者,即此十二部經。

諸經中直說者,名「修多羅」,所謂四阿含、諸摩訶衍經,及二百五十戒經;出三藏外亦有諸經,皆名「修多羅」。

諸經中偈,名「祇夜」。

眾生九道中受記,所謂三乘道、六趣道。此人經爾所阿僧祇劫,當作佛,若記爾所歲當作佛;記聲聞人今世、後世得道;記辟支佛[16]但後世得道;記餘六道,亦皆後世受報。

諸佛法,欲與眾生受記,先皆微笑,無量種光從四牙中出,所謂青、黃、赤、白、[1]縹、紫等。

從上二牙出者,光照三惡道。從其光明演無量法,說一切作法無常,一切法無我,安隱涅槃。眾生得遇斯光、聞說法者,身心安[2]樂,得生人中、天上,從是因緣皆得畢苦。

從下二牙出者,上照人天,乃至有頂禪。若聾盲、瘖[3]瘂、狂病,皆得除愈。六欲天人及阿修羅受五欲樂,遇佛光明,聞說法聲,皆厭患欲樂,身心安隱。色界諸天受禪定樂時,遇佛光明,聞說法聲,亦生厭患,來詣佛所。

此諸光明,復至十方,遍照六道,作佛事已,還繞身七[4]匝。若記地獄,光從足下入;若記畜生,光從[5]𨄔入;若記餓鬼,光從[6]髀入;若記人道,光從[7]齊入;若記天道,光從胸入;若記聲聞,光從口入;若記辟支佛,光從眉間相入;若記得佛,光從頂入。

若欲受記,[8]先現此相,然後阿難等諸弟子發問。

一切偈名「祇夜」,[9]六句、三句、五句,句多少不定,亦名祇夜,亦名「伽陀」。

「優陀那」者,名有法佛必應說而無有問者,佛略開問端。如佛在舍婆提、毘舍佉堂上,陰地經行,自說優陀那,所謂「無我、無我所,是事善哉!」爾時一比丘合[10]掌白佛言:「世尊!云何無我、無我所,是事善哉?」佛告比丘:「凡夫人未得無漏道,顛倒覆心故,於無我、無我所,心大驚怖。若佛及佛弟子聞好法者,歡喜奉行,無顛倒故,[11]不復更作。」如是等,《雜阿含》中廣說。

又如〈般若波羅蜜品〉中,諸天子讚須菩提所說:「善哉!善哉!希有,世尊!難有,世尊!」是名優陀那。

又如佛涅槃後,諸弟子抄集要偈,諸無常偈等作無常品,乃至婆羅門偈等作婆羅門品,亦名優陀那。諸有集眾妙事,皆名優陀那。

如是等名優陀那經相。

「尼陀那」者,說諸佛法本起因緣,佛何因緣說此事:修多羅中,有人問故,為說是事;毘尼中,有人犯是事,故結是戒。一切佛語緣起事,皆名尼陀那。

「阿波陀那」者,與世間相似柔軟淺語;如《中阿含》中《長阿波陀那經》,《長阿含》中《大阿波陀那》;《毘尼》中億耳阿波陀那,二十億阿波陀那;《解二百五十戒經》中欲阿波陀那一部;菩薩阿波陀那出一部。如是等無量阿波陀那。

「如是語經」者,有二種:

一者、[12]結句,言:「我先許說者,今已說竟。」

二者,三藏、摩訶衍外,更有經名「一[13]目多迦」;有人言「目多迦」。目多迦名出三藏及摩訶衍。何等是?

如佛說:淨飯王強令出家作佛弟子者,佛選擇五百人[14]堪任得道者,將至舍婆提。所以者何?以其未離欲,[15]若近親里,恐其破戒故,將至舍[16]婆提,令舍利弗、目[17]乾連等教化之;初夜、後夜專精不睡,勤修精進,故得道;得道已,佛還將至本生國。一切諸佛法,還本國時,與大會諸天眾俱住迦毘羅[18]婆仙人林中。此林去迦毘羅[*]婆城五十里,是諸釋遊戲園。此諸釋子比丘處舍婆提時,初夜、後夜專精不睡,故以夜為長;從林中來,入城乞食,覺道里長遠。

爾時,佛知其心。有一師子來禮佛足,在一面住。佛以是三因緣,故說偈:

「不寐夜長, 疲惓道長, 愚生死長,
莫知正法!」
佛告比丘:「汝未出家時,其心[19]放逸多睡眠故,不覺夜長;今初夜、後夜,專[20]精求道,[21]減省睡眠故,覺夜[22]大長。此迦毘羅婆林,汝本駕乘遊戲,不覺為遠;今著衣持鉢,步行疲極,故覺道長。是師子,鞞婆尸佛時作婆羅門師,[23]見佛說法,來至佛所。爾時,大眾以聽法故,無共語者,即生惡念,發惡罵言:『此諸禿輩,與畜生何異!不別好人,不知言語!』以是惡口業故,從鞞婆尸佛乃至今日,九十一劫,常墮畜生中;此人爾時即應得道,以愚癡故,自作生死長久;今於佛所心清淨故,當得解脫。」

如是等經,名為「出因緣」。於何處出?於三藏、摩訶衍中出,故名為「出」。[24]云何名因緣?是三事之本,名為「因緣[25]經」。

「本生經」者,昔[26]者菩薩曾為師子,在林中住,與一獼猴共為親友。獼猴以二子寄於師子。時有鷲鳥,飢行求食,值師子睡,故取[27]猴子而去,住於樹上。師子覺已,求猴子不得,見鷲持在樹上,而告鷲言:「我受獼猴寄託二子,護之不謹,令汝得去,[28]孤負[29]言信,請從汝索;我為獸中之王,汝為鳥中之主,貴勢同等,宜以相還!」鷲言:「汝不知時,吾今飢乏,何論同異!」師子知其叵得,自以利[30]爪摑其脇肉,以貿猴子。

又過去世時,人民多病黃白痿[31]熱;菩薩爾時身為赤魚,自以其肉施諸病人,以救其疾。

又昔菩薩作一鳥身,在林中住,見有一人入於深水非人行處,為水神所[1]羂。[2]水神羂法,著不可解;鳥知解法,至香山中取一藥草,著其[*]羂上,繩即爛壞,人得脫去。

如是等無量本生,多有所濟,是名「本生經」。

「廣經」者,名摩訶衍,所謂《般若波羅蜜經》、《六波羅蜜經》、《華[3]首經》、《法華經》、《佛本起因緣經》、《雲經》、《法雲經》、《大雲經》。如是等無量阿僧祇諸經,為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說。

「[4]毘佛略([5]呂夜反,[6]秦言未曾有)經」,如佛現種種神力,眾生[7]怪未曾有,所謂佛生時,身放大光明,照三千大千[*]世界及幽闇之處,復照十方無量諸佛三千大千[*]世界。是時於佛母前,有清淨好池,以浴菩薩;梵王執蓋,帝釋洗身,二龍吐水。又生時,不須扶持而行七步,足跡之處,皆有蓮華,而發是言:「我是度一切眾生老病死者!」地大震動,天雨眾花,樹出音聲,作天[8]伎樂。

如是等無量希有事,是名未曾有經。

「論議經」者,答諸問者,釋其所以。又復廣說諸義。

如佛說四諦。何等是四?所謂四聖諦。何等是四?所謂苦、集、滅、道聖諦。是名「論議」。何等為苦聖諦?所謂生苦等八種苦。何等是生苦?所謂諸眾生各各生處,是中受苦。如是等問答,廣解其義,是名「優[9]波提舍」。

如摩訶衍中,佛說六波羅蜜。何等六?所謂檀波羅蜜乃至般若波羅蜜。何等是檀波羅蜜?檀波羅蜜有二種:一者、具足,二者、不具足。何等是具足?與般若波羅蜜和合,乃至十住菩薩所得,是名具足。不具足者,初發菩薩心,未得無生忍法、未與般若波羅蜜和合,是名不具足。乃至禪波羅蜜,亦如是。般若波羅蜜具足者,有[10]方便力;未具足者,無方便力。

復次,佛所說論議經,及摩訶迦栴延所解修多羅,乃至像法凡夫人如法說者,亦名「優[*]波提舍」。

聲聞所不聞者,佛獨與菩薩說法,無諸聲聞聽者。又佛以神通力,變身無數,遍至十方一乘[*]世界說法。又復佛為欲天、色天說法,無諸弟子,故不得聞。

問曰:

諸六通阿羅[11]漢,若佛說時,雖不在坐,以天[12]耳、天[13]眼可得見聞,若以宿命通并知過去事,何以不聞?

答曰:

諸聲聞神通力所不及處,是故不聞。

復次,佛為諸大菩薩說《不可思議解脫經》,舍利弗、目連在佛左右而不得聞,以不種是聞大乘行[14]法因緣故。譬如坐禪人入一切處定中,能使一切皆水皆火,而餘人不見;如《不可思議解脫經》中廣說。

「盡欲受持」者,聞而奉行為「受」,久久不失為「持」。[15]◎

大智度論卷第三十三
↑回到頂端↑
#2229253 - 2024-02-05 21:56:31 大智度論卷第三十四 [Re: yichinyichin]
yichinyichin 離線
飛龍在天
註冊: 2023-12-15
文章數: 468
大智度論釋初品中見一切佛世界義第五十一之餘(卷三十四)


聖者龍樹造

後秦龜茲國三藏鳩摩羅什譯

【經】

復次,舍利弗!菩薩摩訶薩,十方如恒河沙等世界中諸佛所說法:已說、今說、當說,聞已,欲一切信持、自行、亦為人說者,當學般若波羅蜜!」

【論】

問曰:

上已說「十方諸佛所說,欲憶持不忘,當學般若」,今何以復說「信持三世佛法」?

答曰:

上說「欲憶持十方諸佛法」,未知是何法,故說十二部經是佛法,及聲聞所不聞者。

上但言「恒河沙等[*]世界諸佛」,今言「恒河沙三世諸佛法」。

又上但說「受持不忘」,不說受持利益;今言「自為,亦為他人說」,是故復說。

[*]【經】

「復次,舍利弗!菩薩摩訶薩,過去諸佛說已,未來諸佛當說,欲聞,聞已,自利亦利他人,當學般若波羅蜜!」

[*]【論】

問曰:

十方現在佛所說法,可受、可持;過去已滅,未來未有,云何可聞?

答曰:

此義先已答,今當更說。菩薩有三昧,名「觀三世諸佛三昧」,菩薩入是三昧中,悉見三世諸佛,聞其說法。譬如外道神仙,於未來世事,未有形兆、未有言說,以智慧力故,亦見、亦聞。

復次,諸菩薩力不可思議,未來世雖未有形、未有言說,而能見、能聞。或以陀羅尼力,或以今事比知過去、未來諸事。

以是故言:「欲得是者,當學般若波羅蜜。」

[*]【經】

「十方如恒河沙等諸[*]世界,中間闇處,日月所不照,欲持光明普照[28]者,當學般若波羅蜜!」

[*]【論】

菩薩從兜率天上欲降神母胎,爾時,身放光明,遍照一切[*]世界及世間幽冥之處。次後生時,光明遍照,亦復如是。初成道時、轉法輪時、般涅槃時,放大光明皆亦如是。及於餘時現大神通,放大光明。如欲說般若波羅蜜時,現大神通,以大光明遍照世間幽冥之處。如是比,處處經中說神通光明。

問曰:

此是佛力,何以[29]故說菩薩?

答曰:

今言菩薩欲得是者,當學般若波羅蜜。諸大菩薩能有是力。如遍[1]吉菩薩,觀世音、得大勢、明網、無量[2]光菩薩等,能有是力,身出無量光明,能照十方如恒河沙等[*]世界。又如阿彌陀佛[*]世界中,諸菩薩身出常光,照十萬由旬。

問曰:

菩薩身光如是,本以何業因緣得?

答曰:

身業清淨故身得莊嚴。如經說:「有一鬼頭似猪,臭虫從口出,身有金色光明。是鬼宿世作比丘,惡口罵詈客比丘。身持淨戒,故身有光明;口有惡言,故臭虫從口出。」如經說:「心清淨[3]優劣,故光有上、中、下:少光、大光、光音。欲界諸天,心清淨布施、持戒,故身有光明。」

復次,有人憐愍眾生故,於闇處然燈,亦為供養尊像、塔、寺故,亦以明珠、戶[4]嚮、明鏡等明淨物布施故,身有光明。

復次,常修慈心,遍念眾生,心清淨故;又常修念佛三昧,念諸佛光明神德故,得身光明。

復次,行者常修火一切入;又以智慧光明,教化愚闇邪見眾生。以是業因緣故,得心中智慧明,身亦有光。

如是等業因緣,得身光清淨。

【經】

「十方如恒河沙等世界中,無有佛名、法名、僧名;欲使一切眾生皆得正見、聞三寶音者,當學般若波羅蜜!」

【論】

菩薩於先無佛法塔寺處,於中起塔,以是業因緣,後身得力成就;於無佛法眾處,讚歎三寶,令眾生入於正見。如經說:「有人於[5]先無佛塔國土中,修立塔廟,得梵福德,梵名無量福德;以是因緣,疾得禪定;得禪定故,得無量神通;神通力故,能[6]到十方讚歎三寶。」

「正見」者,若先不識三寶功德,因菩薩故得信三寶;信三寶故,信業因緣罪福;信業因緣故,信世間是縛、涅槃是解。

讚歎三寶義,如「八念」中說。

[*]【經】

「[7]菩薩摩訶薩,欲令十方如恒河沙等[*]世界中眾生,以我力故,盲者得視、聾者得聽、狂者得念、裸者得衣、飢[8]渴者得飽滿[9]者,當學般若波羅蜜!」

[*]【論】

菩薩行無礙般若波羅蜜,若得無礙解脫成佛、若作法性生身菩薩——如文殊[10]師利等,在十住地,有種種功德具足;眾生見者,皆得如願。譬如如意珠,所欲皆得;法性生身佛及法性生身菩薩,人有見者,皆得所願,亦復如是。

復次,菩薩從初發[11]意[12]已來,於無量劫中,治一切眾生九十六種眼病;又於無量世中,自以眼布施眾生;又智慧光明,破邪見黑闇;又以大悲,欲令眾生所願皆得。如是業因緣,云何令眾生見菩薩身而不得眼?

餘事亦如是。

此諸義,如「放光」中說。[13]◎

◎[14]【經】

「復次,舍利弗!菩薩摩訶薩,若欲令十方如恒沙等[15]世界中眾生,諸在三惡趣者,以我力故皆得人身[16]者,當學般若波羅蜜!」

[*]【論】

問曰:

自以善業因緣故得人身,云何菩薩言「以我力因緣故,令三惡道中眾生皆得人身」?

答曰:

不言「以菩薩業因緣令眾生得人身」,但言「菩薩恩力因緣故得」。

菩薩以神通變化說法力故,令眾生修善得人身。如《經》中說:「二因緣發起正見:一者、外聞正法,二者、內有正念。」又如草木,內有種子、外有雨澤,然後得生。若無菩薩,眾生雖有業因緣,無由發起。以是故知諸佛菩薩所益甚多!

問曰:

云何能令三惡道中眾生皆得解脫?佛尚不能,何況菩薩!

答曰:

菩薩心願欲爾,[17]則無過咎。

又多得解脫,故言「一切」。如諸佛及大菩薩身遍出無量光[18]明,從是光明出無量化身,遍入十方三惡道中:令地獄火滅湯冷,其中眾生心清淨故,生天上、人中;令餓鬼道飢渴飽滿,開發善心,得生天、人中;令畜生道隨意得食,離諸恐怖,開發善心,亦得生天、人中。如是名為「一切三惡道得解脫」。

問曰:

如餘經說「生天、人中」,此何以但說「皆得人身」?

答曰:

於人中得修大功德,亦受福樂;天上多著樂故,不能修道。以是故願令皆得人身。

復次,菩薩不願眾生但受福樂,欲令得解脫,常樂涅槃,以是故不說生天上。

[*]【經】

「欲令十方如恒河沙等世界中眾生,以我力故,立於戒、三昧、智慧、解脫、解脫知見,令得須陀洹果,乃至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19]者,當學般若波羅蜜!」

[*]【論】

問曰:

先已說此五眾、道果,今何以更說?

答曰:

上說但是聲聞法,從須陀洹乃至無餘涅槃;今雜說三乘:聲聞、辟支佛,乃至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經】

「復次,舍利弗!菩薩摩訶薩欲學諸佛威儀[*]者,當學般若波羅蜜!」

[*]【論】

問曰:

何等是諸佛威儀?

答曰:

威儀名身四動止。譬如[20]象王,迴身而觀;行時足離地四指,雖不蹈地而輪跡現;不遲不疾,身不傾動;常舉右手安慰眾生;結[21]加[22]趺坐,其身正直;常偃右脇,累膝而臥;所敷草蓐,齊整不亂;食不著味,美惡等一;若受人請,默然無[1]違;言辭柔[2]渜,方便利益,不失時節。

復次,法身佛威儀者,過東方如恒河沙等[*]世界以為一步;梵音說法,亦復如是。

法身佛相義,如先說。

[*]【經】

「[3]復次,菩薩摩訶薩欲得如[*]象王視觀[*]者,當學般若波羅蜜!菩薩作是願:『使我行[4]時離地四指,[5]足不蹈地。我當共四天王[6]天乃至阿迦[7]尼吒天、無量千萬億諸天眾圍繞恭敬,至菩提樹下』[*]者,當學般若波羅蜜!」

[*]【論】

「如[*]象王視」者,若欲迴身觀時,舉身俱轉。

大人相者,身心專一;是故若有所觀,身心俱迴。譬如師子有所搏撮,不以小物故而改其壯勢;佛亦如是,若有所觀、若有所說,身與心俱,常不分散。所以者何?從無數劫來,集一心法;以是業因緣故,[8]頂骨與身為一,無有分[9]解。

又以世世破憍慢故,不輕眾生,觀則俱轉。如《尼[10]陀阿[11]波[12]陀那》中說:舍婆提國除糞人,而佛以手摩頭,教令出家,猶不輕之。

「足離地四指」者,佛若常飛,眾生疑怪,謂佛非是人類,則不歸附;若足到地,則眾生以為與常人不異,不生敬心。是故雖為行地,四指不到而輪跡現。

問曰:

如佛常放[13]丈光、足不到地,眾生何[14]以故不盡敬附?

答曰:

眾生無量劫中積罪甚重,無明垢深,於佛生疑,謂是幻師,以術誑人;或言:「足不蹈地,生性自爾,如鳥能飛,有何奇特!」或有眾生罪重因緣故,不見佛相,直謂大威德沙門而已;譬如人重病欲死,名藥美食,皆謂臭穢,是故不盡敬附。

「共四天[15]王,乃至阿迦[*]尼吒無量千萬億諸天眾,恭敬圍繞至菩提樹下」者,是諸佛常法。佛為世尊,至菩提樹下,欲破二種魔:一者結使魔、二者自在天子魔,欲成一切智;是諸天眾,云何不恭敬侍送?

又諸天世世[16]佐助擁護菩薩,乃至出家時,令諸宮人婇女,淳[17]惛而臥,[18]捧馬足踰城出。今日事辦,我[19]等當共侍送至菩提樹下。

問曰:

何以不說剎利、婆羅門等無量人侍送,而但說「諸天」?

答曰:

佛獨於深林中求菩提樹,非是人行處,是故不說。

又以人無天眼、他心智故,不知佛當成道,是故不說。

復次,諸天貴於人,故但說天。

復次,諸佛常樂閑靜處,諸天能隱身不[20]現,不妨閑靜,是故但說諸[21]天從。

復次,菩薩見五比丘捨菩薩而去,而菩薩獨至樹下,是故作是願。

[*]【經】

「『我當於菩提樹下坐,四天王天乃至阿迦[*]尼吒天,以天衣為座』者,當學般若波羅蜜!」

[*]【論】

問曰:

如經說「佛敷草樹下坐而成佛道」,今云何願言「以天衣為座」?

答曰:

聲聞經中說敷草。摩訶衍經中隨眾生所見——或有見敷草樹下,或見敷天綩綖——隨其福德多少,所見不同。

復次,生身佛把草樹下;法性生身佛以天衣為座,或勝天衣。

復次,佛於深林樹下成佛,林中人見,則奉佛草。若貴人見者,當以所貴衣服為座;但林中無貴人故,時諸龍神天,各以妙衣為座。

四天王衣重二兩;忉利天衣重一兩;夜摩天衣重十八銖;兜[22]率天衣重十二銖;化樂天衣重六銖;他化自在天衣重三銖。色界天衣無重相。

欲界天衣從樹邊生,無縷無織;譬如薄氷,光曜明淨,有種種色。色界天衣,純金色光明,不可稱知。

如是等寶衣敷座,菩薩坐上,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問曰:

何以但說諸天敷衣,不說十方諸大菩薩為佛敷座?諸菩薩等,佛將成道時,皆為佛敷座——或廣長一由旬,十百千萬億乃至無量由旬;高亦如是。

此諸寶座,是菩薩無漏福德生故,是諸天目所不見,何況手觸!十方三世諸佛,降魔得道,莊嚴佛事,皆悉照見,譬如明鏡;如是妙座,何以不說?

答曰:

般若波羅蜜有二種:一者、與聲聞、菩薩、諸天共說,二者、但與十住具足菩薩說。是般若波羅蜜中,應說菩薩為佛敷座。所以者何?諸天知佛恩,不及一生、二生諸大菩薩;如是,菩薩云何不以神通力而供養佛!是中合聲聞說,是故不說。

[*]【經】

「『我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23]時,行、住、坐、臥處,欲使悉為金[24]剛』[25]者,當學般若波羅蜜!」

[*]【論】

問曰:

何以故佛四威儀中,地悉為金剛?

答曰:

有人言:菩薩至菩提樹下時,於此處坐,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爾時菩薩入諸法實相中,無有地能舉是菩薩。所以者何?地皆是眾生虛誑業因緣報故有,是故不能舉。菩薩欲成佛時,實相智慧身,是時坐處變為金[*]剛。

有人言:土在金輪上,金輪在金[*]剛上,從金[*]剛際出,如蓮花臺,直上持菩薩坐處,令不陷沒;以是故,[26]此道場坐處名為金[*]剛。

有人言:成佛道已,四種威儀處,悉變成金[*]剛。

問曰:

金[*]剛亦是眾生虛誑業因緣有,云何能舉佛?

答曰:

金[*]剛雖是虛誑所成,於地最為牢固,更無勝者。金剛下水,諸大龍王以此堅固物,奉獻於佛。

亦是佛宿世業因緣故,得此安立處。

又復佛變金剛及四大令為虛空,虛空不誑,佛智慧亦不誑;二事既同,是故能舉。

[*]【經】

「復次,舍利弗!菩薩摩訶薩欲出家日即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即是日轉法輪。轉法輪時,無量阿僧祇眾生遠塵離垢,諸法中得法眼淨;無量阿僧祇眾生,一切法不受故,諸漏心得解脫;無量阿僧祇眾生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得不退轉[*]者,當學般若波羅蜜!」

[*]【論】

或有菩薩,於惡世邪見眾生中,為除眾生邪見故,自行勤苦甚難之行。如釋迦文佛於漚樓頻螺樹林中,食一麻一米。諸外道言:「我等先師,雖修苦行,不能如是六年勤苦!」

又復有[1]人謂佛先世惡業,今受苦報。有菩薩謂佛為實受是苦,是故發心:「我當即以出家日成佛。」

又有菩薩於好世出家,如大通惠求佛道,結[2]加趺坐,經十小劫乃得成佛。菩薩聞是已,發心言:「願我以出家日即[3]得成佛。」

有菩薩成佛已,不即轉法輪。如然燈佛,成佛已,十二年但放光明,人無識者,而不說法。又如須扇多佛,成[4]佛[5]已,無受化者,作化佛留住一劫,說法度人,自身滅度。又如釋迦文佛,成佛已,五十七日不說法。菩薩聞是已,「願我成佛已,即轉法輪」。

有佛度眾生有限數,如釋迦文佛轉法輪時,憍陳如一人得初道,八萬諸天諸法中得法眼淨。菩薩聞是已,作是願:「我轉法輪時,令無量阿僧祇人遠塵離垢,諸法中得法眼淨。」

以釋迦文佛初轉法輪時,一比丘及諸天皆得初道,而無一人得阿羅漢及菩薩道者;是故菩薩願言:「我作佛時,當使無量阿僧祇眾生一切法不受[6]故,諸漏心得解脫,及無量阿僧祇眾生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得不退轉。」

問曰:

若一切佛神力、功德、度眾生皆等,此菩薩何以作此願?

答曰:

一佛能變作無量阿僧祇身而度眾生,而[*]世界有嚴淨[7]者、有不嚴淨者。菩薩若見、若聞是諸佛有苦行難得佛者,有不即轉法輪者,有如釋迦[8]牟尼佛六年苦行成道;又聞初轉法輪時,未有得阿羅漢道者,何況得菩薩道!是故菩薩未聞諸佛力等,故作是願。然諸佛神力、功德,平等無[9]異。

[*]【經】

「我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時,以無量阿僧祇聲聞為僧;我一說法時,便於座上盡得阿羅漢[10]者,當學般若波羅蜜!」

[*]【論】

有佛以聲聞[11]為僧,有數有限。如釋迦文尼佛,[12]千二百五十比丘為僧。彌勒佛,初會僧九十九億,第二會九十六億,第三會九十三億。如是等諸佛僧,各各有限有數不同。以是故,菩薩願言:「我當以無量阿僧祇聲聞為僧。」

有佛為眾生說法,一說法得初道,異時更說,得二道、三道、第四道。如釋迦文尼佛為五比丘說法,得初道,異日得阿羅漢道;如舍利弗得初道,經半月然後得阿羅漢道;摩訶迦葉見佛得[13]初道,過八日已得阿羅漢;如阿難得須陀洹道,二十五歲供養佛已,佛般涅槃後得阿羅漢。如是等諸阿羅漢,不一時得四道。以是故菩薩願言:「我一說法時,便於座上盡得阿羅漢。」

[*]【經】

「我當以無量阿僧祇菩薩摩訶薩為僧;我一說法時,無量阿僧祇菩薩皆得阿鞞跋致!」

[*]【論】

菩薩所以作此願者,諸佛多以聲聞為僧,無別菩薩僧。如彌勒菩薩、文殊師利菩薩等,以釋迦文佛無別菩薩僧,故入聲聞僧中次第坐。有佛為一乘說法,純以菩薩為僧。有佛聲聞、菩薩雜以為僧;如阿彌陀佛國,菩薩僧多,聲聞僧少。以是故,願以無量菩薩為僧。

有佛初轉法輪時,無有人得阿鞞跋致,以是故,菩薩願言:「我一說法,無量阿僧祇人得阿鞞跋致。」

[*]【經】

「欲得壽命無量、光明具足者,當學般若波羅蜜!」

[*]【論】

諸佛壽命,有長、有短。如鞞婆尸佛,壽八萬四千歲;如拘樓餐陀佛,壽六萬歲;迦那伽牟尼佛,壽三萬歲;迦葉佛,壽二萬歲;釋迦文佛,壽百歲,少有過者;彌勒佛,壽八萬四千歲。如釋迦文佛常光一丈,彌勒佛常光十里。

諸佛壽命、光明,各有二種:一者、隱藏,二者、顯現;一者、真實,二者、為眾生故隱藏。真實者,無量、顯現;為眾生者,有限有量。

實佛壽不應短。所以者何?諸佛長壽業因緣具足故。

如婆伽梵宿世救一聚落人命,故得無量阿僧祇壽命。梵世中壽法不過半劫,而此梵天壽獨無量,以是故生邪見言:「唯我常住!」佛到其所,破其邪見,說其本緣:救一聚落,其壽乃爾。何況佛世世救無量阿僧祇眾生:或以財物救濟,或以身命代死,云何壽限不過百歲?

又不殺生戒是長壽業因緣;佛以大慈眾生,愛徹骨髓,常能為眾生故死,何況殺生!

又以諸法實相智慧真實不誑故,亦是長壽因緣。菩薩以般若波羅蜜和合持戒諸功德故,得[1]壽命無量,何況佛世世具足此諸無量功德而壽命有限!

復次,如一切色中,佛身第一;一切心中,佛心第一;以是故,一切壽命中,佛壽亦應第一。如世俗[2]人言:「人生於世,以壽為貴。」佛為人中之上,壽亦應長!

問曰:

佛雖有長壽業因緣,生於惡世,故壽命便短;以此短壽,能具佛事,何用長為?又佛以神通力故,一日之中能具佛事,何況百歲!

答曰:

此間閻浮提惡,故佛壽應短。餘處好,故佛壽應長。

問曰:

若然者,菩薩於此閻浮提淨飯王宮生,出家成道,是實佛;餘處皆是神通力變化作佛,以度眾生?

答曰:

此言非也!所以者何?餘處閻浮提,亦各各言:「我國是實佛,餘處為變化。」何以知之?若餘處國土,自知是化佛,則不肯信受教戒。

又[3]如餘國土人壽命一劫,若佛壽百歲,於彼裁無一日,眾生則起輕慢,不肯受教;彼則以一劫為實佛,以此為變化[4]化。如《首楞[5]嚴經》說:「神通遍照佛,壽七百[6]千阿僧祇劫。佛告文殊尸利:『彼佛則是我身。』彼佛亦言:『釋迦文佛則是我身。』」

以是故知,諸佛壽命實皆無量,為度人故,現有長短。

汝言:「釋迦文佛,以神通力故,所度眾生與[7]人壽不異者,則不須百歲,一日之中可具足佛事!」

如阿難一時心生是念:「如然燈世尊、一切勝佛、鞞婆尸佛,出於好世,壽命極多,能具佛事;我釋迦文佛出生惡世,壽命極短,將無世尊不能具足佛事耶?」

爾時,世尊入日出三昧,從身變化出無量諸佛及無量光明,普至十方;一一化佛在諸[*]世界,各作佛事:或有說法、或現神通、或現三昧、或現飯食。如是之比種種因緣,施作佛事而度眾生。

從三昧起,告阿難曰:「汝悉見聞是事不?」

阿難言:「唯然!已見!」

佛告阿難:「佛以如是神力,能具佛事不?」

阿難言:「假令佛壽一日,大地草木悉為可度眾生,則能度盡,何況百歲!」

以是故知,諸佛壽命皆悉無量,為度人故,現有長短。譬如日出,影現於水,隨水大小,水大則影久,水小則速滅;若照琉璃、頗[8]梨珠山,影則久住。又如火燒草木,然少則速滅,然多則久住;不可以滅處無火故,謂多然處亦無。

[9]光明長短義,亦如是。

[10]大智度論釋初[11]品中信持無三毒義[12]第五十二

[*]【經】

「我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時,[*]世界中無有婬欲、瞋恚、愚癡,亦無三毒之名。一切眾生成就如是智慧,善施、善戒、善定、善梵行、善不嬈眾生[*]者,當學般若波羅蜜。」

[*]【論】

問曰:

若[*]世界無三毒、亦無三毒名者,佛為何等故出生其國?

答曰:

貪欲、瞋恚、愚癡名為三不善根,是欲界繫法。佛若說貪欲、瞋恚、愚癡,是欲界繫不善;若說染愛、無明,是則通三界。有佛[*]世界純諸[13]欲人,為是眾生故,菩薩願言:「我成佛時,國無三毒及三毒之名。」

復有清淨佛國,純阿鞞跋致、法性生身菩薩,無諸煩惱,唯有餘習,是故言「無三毒之名」。

若有人言:如菩薩願言「我當度一切眾生」,而眾生實不盡度;此亦如是,欲令世界無三毒之名,亦應實有三毒不盡。若無三毒,何用佛為?如地無大闇,則不須日照。如經所說:「若無三法則佛不出世,若三法不斷則不得離老、病、死。」「三法」者則是三毒,如《三法經》,此中應廣說。

復次,有[*]世界,眾生分別諸法是善、是不善,是縛、是解等,於一相寂滅法中而生戲論;菩薩以是故願言:「令我[*]世界[14]中眾生不生三毒,知三毒實相即是涅槃。」

問曰:

一切眾生[15]得如是智慧,是何等智慧?

答曰:

智慧是世間正見。世間正見中,說有布施、有罪福、有今世後世、有阿羅漢。信罪福故,能善布施。信有阿羅漢故,能善持戒、善禪定、善梵行。得正見力故,能善不嬈眾生。

世間正見是無漏智慧根本,以是故說「國中無三毒之名」。貪欲有二種:一者、邪貪欲,二者、貪欲。瞋[16]恚有二種:一者、邪瞋恚,二者、瞋恚。愚癡有二種:一者、邪見愚癡,二者、愚癡。是三種邪毒眾生難可化度,餘三易度。

「無三毒名」者,無[17]邪三毒之名。

「善布施」等五事,如上〈放光品〉[18]中說。

[*]【經】

「使我般涅槃後,法無滅盡,亦無滅盡之名,當學般若波羅蜜。」

[*]【論】

問曰:

佛為法[1]王尚自滅度,云何言「法無滅盡」?

答曰:

如上[2]說,是菩薩願事不必實。一切有為法,從因緣和合生,云何常住而不滅?佛如日明,法如日沒餘光,云何日沒而餘光不滅?但久住故,無能見滅者,故名不滅。

復次,[3]是菩薩見諸佛法住有多有少,如迦葉佛法住七日,如釋迦牟尼佛法住千歲;是故菩薩發是願言:「法雖有為,願令相續不滅;如火得薪,相傳不絕。」

復次,諸法實相名為佛法。是實法相,不生不滅、不斷不常、不一不異、不來不去、不受不動、不著不依、無所有,如涅槃相。法相如是,云何有滅?

問曰:

[4]法相如是者,一切佛法皆應不滅!

答曰:

如所言,諸法實相無有滅者。有人憶想分別取諸法相、壞實法相,用二法說,是故有滅;實相法中無有滅也。

復次,[5]行般若波羅蜜無礙法、集無量功德故,隨其本願,法法相續,無有見其滅者;譬如仰射虛空,箭去極遠,[6]人雖不見,要必當墮。

[*]【經】

「『我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7]提時,十方如恒河沙等[*]世界中眾生聞我名者,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欲得如是[8]等功德[*]者,當學般若波羅蜜。」

[*]【論】

問曰:

有人生值佛世,在佛法中,或墮地獄者,如提婆達、俱迦[9]利、訶多釋子等,[10]三不善法覆心故墮地獄。此中云何言「去佛如恒河沙等[*]世界,但聞佛名便得道」耶?

答曰:

上已說有二種佛:一者、法性生身佛,二者、隨眾生優劣現化佛。為法性生身佛故,說「乃至聞名得度」;為隨眾生現身佛故,說「雖共佛住,隨業因緣有墮地獄者」。

法性生身佛者,無事不濟、無願不滿。所以者何?於無量阿僧祇劫積集一切善本功德,一切智慧無礙具足,為眾聖主,諸天及大菩薩希能見者。譬如如意寶珠難見、難得,若有見者,所願必果。如喜見藥,其有見者,眾患悉除。如轉輪聖王,人有見者,無不富足。如釋提桓因,有人見者,隨願悉得。如梵天[*]王,眾生依附,恐怖悉除。如人念[11]觀世音菩薩[12]名者,悉脫[13]厄難。是事尚爾,何況諸佛法性生身!

問曰:

釋迦文佛亦是法性生身分,無有異體;何以故佛在世時,有作五逆罪人、飢餓、賊盜如是等惡?

答曰:

釋迦文佛本誓:「我出惡世,欲以道法度脫眾生,不為富貴世樂故出。」若佛以力與之則無事不能。

又亦是眾生福德力薄、罪垢深重故,不得隨意度脫。

又今佛但說清淨涅槃,而眾生譏論誹謗言:「何以多畜弟子化導人民?此亦是繫縛法。」但以涅槃法化猶尚譏謗,何況雜以世樂!

如提婆達欲令足下有千輻相輪故,以鐵作模燒而[14]爍之,[*]爍已,足壞,身惱大[15]呼。爾時阿難聞已涕泣白佛:「我兄欲死,願佛哀救!」佛即伸手就摩其身,發至誠言:「我看羅睺羅與提婆達等者,彼痛當滅。」是時提婆達眾痛即除;執手觀之,知是佛手,便作是言:「淨飯王子以此醫術足自生活。」佛告阿難:「汝觀提婆達[16]不?用心如是,云何可度?」

若好世人則無是咎。如是眾生,若以世樂,不得度也。是事種種因緣上已廣說。

以是故說:「聞佛名有得道者,有不得者。」

復次,佛身無量阿僧祇種種不同:有佛為眾生說法令得道者;有佛放無量光明,眾生遇之而得道者;有以神通變化指示其心而得道者;有佛但現色身而得道者;有佛遍身毛孔出眾妙香,眾生聞之而得道者;有佛以食與眾生令得道者;有佛眾生但念而得道者;有佛能以一切草木之聲而作佛事令眾生得道者;有佛眾生聞名而得道者,為是佛故說言:「我作佛時,其聞名者皆令得度。」

復次,聞名,不但[17]以名便得道也;聞已修道,然後得度。如須達長者,初聞佛名,內心驚喜,詣佛聽法而能得道。又如貰夷羅婆羅門,從雞[18]泥耶結髮梵志所初聞佛名,心即驚喜,直詣佛所,聞法得道。是但說聞名,聞名為得道因緣,非得道也。

問曰:

此經言「聞諸佛名即時得道」,不言「聞名已修道乃得」。

答曰:

今言「即時」,不言「一心中」;但言更無異事[19]聞之,故言「即時」。譬如經中說:「修慈心時即修七覺意。」

難者言:「慈三昧,有漏,是緣眾生法,云何[20]得即時修七覺?」

答者言:「從慈起已即修七覺,更無餘法,故言即時。即時有二種:一者、同時,二者、雖久,更無異法。即是心而得修七覺亦[21]名即時。」

復次,有眾生福德淳熟、結使心薄,應當得道,若聞佛名,即時得道。

又復以佛威力故,聞即得度;譬如熟癰,若無治者,得小因緣而便自潰;亦如熟果,若[1]人無取,微風因緣,便自[A1]墮落;譬如新淨白[2]㲲易為受色。為是人故,說若聞佛名即時得道。譬如鬼神著人,聞仙人呪名,即時捨去。

問曰:

過如恒河沙等[*]世界,誰傳此名令彼得聞?

答曰:

佛以神力舉身毛孔放無量光明,一一光上皆有寶華,一一華上皆有坐佛,一一諸佛各說妙法以度眾生,又說諸佛名字,以是故聞。如〈放[3]光〉中說。

復次,諸大菩薩以本願欲至無佛法處稱揚佛名,如此品[4]中說者,[5]是故得聞。復有大功德人從虛空中聞佛名號,如薩陀波[6]崙菩薩。又有從諸天聞,或從樹木音聲中聞,或從夢[7]中。

復次,諸佛有不可思議力[8]故自往語,或以聲告。

又如菩薩作願誓度一切眾生,以是故說:「我成佛時,過如恒河沙等[*]世界眾生聞我名皆得成佛。欲得是者,當學般若波羅蜜。」

問曰:

上欲得諸功德及諸所願,是諸事皆是眾行和合所成,何以故但說「當學般若波羅蜜」?

答曰:

是經名「般若波羅蜜」,佛欲解說其事,是故品品中皆讚般若波羅蜜。

復次,般若波羅蜜是諸佛母,父母之中母功最重,是故佛以般若為母、般[9]舟三昧為父。三昧[10]唯能攝持亂心令智慧得成,而不能觀諸法實相。般若波羅蜜能遍觀諸法分別實相,無事不達、無事不成;功德大故,名之為母。以是故,行者雖行六波羅蜜及種種功德和合能具眾願,而但說「當學般若波羅蜜」。

復次,如《般若》後品中說:「若無般若波羅蜜,餘五事不名波羅蜜。」雖普修眾行,亦不能滿具諸願;如種種畫[11]彩,若無膠者,亦不中用。眾生從無始世界中來,雖修布施、持戒、忍辱、精進、一心、智慧,受世間果報已而復還盡。所以者何?離般若波羅蜜故。今以佛恩,以般若波羅蜜修行六事故得名波羅蜜,成就佛道,使佛佛相續而無窮盡。

復次,菩薩行般若波羅蜜時,普觀諸法皆空,空亦復空,滅諸觀,得無礙般若波羅蜜,以大悲方便力還起諸功德業;此清淨業因緣故,無願不得。餘功德離般若波羅蜜,無有無礙智慧,云何言「欲得諸願,當學檀波羅蜜等」?

復次,又以五波羅蜜離般若,不得波羅蜜名字;五波羅蜜如盲,般若波羅蜜如眼;五波羅蜜如坏瓶盛水,般若波羅蜜如[12]盛熟瓶;五波羅蜜如鳥無[13]兩翼,般若波羅蜜如有翼之鳥。

如是等種種因緣故,般若波羅蜜能成大事,以是故言:「欲得諸功德及願,當學般若波羅[14]蜜。」

大智度論卷第三十四
↑回到頂端↑
#2229254 - 2024-02-05 21:58:23 大智度論卷第三十五 [Re: yichinyichin]
yichinyichin 離線
飛龍在天
註冊: 2023-12-15
文章數: 468
大智度論釋報應品第二(卷三十五)

聖者龍樹造

後秦龜茲國三藏鳩摩羅什譯

【經】

佛告舍利弗:「若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能作是功德,是時四天王皆大歡喜,意念言:『我等當以四鉢奉上菩薩,如前天王奉先佛鉢。』」

【論】

問曰:

前品說已具,今何以重說?

答曰:

前雖歎般若波羅蜜,事未具足,聞者無厭,是故復說。

復次,初品但讚般若波羅蜜力,今讚行者能作是功德,四天王等歡喜奉鉢。

復次,以菩薩能具諸願行,故佛安慰、勸進,言有此果報,終不虛也。

復次,般若波羅蜜有二種果:一者、成佛度眾生;二者、雖未成佛,受世間果報——轉輪聖王、釋、梵天王[24]主三千世界,世間福樂供養之事,悉皆備足。今以世間果報以示眾生,故說是事。

復次,世間欲成大業,多有壞亂者;菩薩則不然,內心既定,外事亦應。

如是等因緣,故說此品。

問曰:

菩薩增益六波羅蜜時,諸天、世人何因緣故喜?

答曰:

諸天皆因十善、四禪、四無量故生;是諸功德,皆由諸佛菩薩故有。

若佛出世,增益諸天眾,減損阿修羅種;若佛不在世,阿修羅種多,諸天減少;以種[25]雜福不清淨故。

若諸佛出世,能斷諸天疑網,能成大事。如釋提桓因命欲終時,心懷怖畏,求佛自救,遍不知處。雖見出家之人,山澤閑處,所供養者,皆亦不能斷其疑網。爾時毘首羯磨天白釋提桓因言:「尸毘王苦行奇特,世所希有!諸智人言:『是人不久當得作佛!』」釋提桓因言:「是事難[26]辦!何以知之?如魚子、菴羅樹華、發心菩薩,是三事因時雖多,成果甚少。今當試之!」帝釋自化為鷹,毘首羯磨化作鴿,鴿投於王,王自割身肉,乃至舉身上稱以[27]代鴿命,地為震動。是時釋提桓因等心大歡喜,散眾天華,歎未曾有;如是決定大心,成佛不久!

復次,凡[28]夫人肉眼,無有智慧,苦身求財,以自生活;聞菩薩增益六波羅蜜,成佛不久,猶尚歡喜,何況諸天!

問曰:

四天王天、三十三天有阿修羅難;上諸天等無有此患,何以歡喜?

答曰:

上諸天雖無阿修羅患,若佛不出世,生其天上者少;設有生者,五欲不妙。所以者何?但修不淨福故。色界諸天宮殿,光明、壽命,亦復如是。

復次,諸天中有智慧者,能知禪味、五欲悉皆無常;唯佛出世,能令得常樂涅槃。以世間樂、涅槃樂皆由佛菩薩得,是故歡喜。譬如甘美果樹茂盛成就,人大歡喜,以樹有種種利益:有庇其蔭者,有用其華,食其果實。菩薩亦如是,能以離不善法蔭遮三惡苦熱,能與人天富樂之華,令諸賢聖得三乘之果,是故歡喜。

問曰:

諸天供養事多,何以奉鉢?

答曰:

四天王奉鉢,餘天供養。諸天供養,各有定法:如佛初生時,釋提桓因以天衣奉承佛身,梵天王躬自執蓋,四天王四邊防護。淨居諸天欲令菩薩生厭離心故,化作老、病、死人及沙門[1]身。又出家時,四天王勅使者捧舉馬足,自四邊侍護菩薩。天帝釋取髮,於其天上城東門外立髮塔;又持菩薩寶衣,於城南門外立衣塔;[2]佛至樹下時,奉上好草。執金剛菩薩常執金剛衛護菩薩;梵天王請佛轉法輪。如是等,各有常法。以是故,四天王奉鉢。

四鉢義,如先說。

問曰:

佛一身何以受四鉢?

答曰:

四王力等,不可偏[3]受。

又令見佛神力,合四鉢為一,心喜信淨,作是念:「我等從菩薩初生至今成佛,所修供養,功德不虛。」

問曰:

四天王壽命五百歲,菩薩過無量阿僧祇劫然後成佛;今之四天,非是[4]後天,何以故喜?

答曰:

同一姓故;譬如貴姓胤流百世,不以遠故為異。或時行者,見菩薩增益六波羅蜜時,心作是願:「是菩薩成佛時,我當奉鉢。」是故得生。

復次,四天王壽五百歲;人間五十歲,為四天王處一日一夜;亦三十日為一月,十二月為一歲;以此歲壽五百歲,為人間[5]九百萬歲。菩薩能作是功德者,或近成佛,初生四天王,足可得值。

問曰:

如摩訶衍經中說:有佛以喜為食,不食揣食。如天王佛衣服儀容,與白衣無異,不須鉢食,何以言「四天王定應奉鉢」?

答曰:

定者,為用鉢者故,不說不用。

復次,用鉢諸佛多,不用鉢者少,是故以多為定。

[*]【經】

「三十三天乃至他化自在天亦皆歡喜,意念言:『我等當給侍供養菩薩,減損阿修羅種,增益諸天眾。』三千大千世界,四天王天乃至阿迦尼吒天皆大歡喜,意念言:『我等當請是菩薩轉法輪。』」

[*]【論】

釋曰:

是諸天等,以華香瓔珞,禮拜恭敬,聽法讚歎等供養;亦作是念:「人修淨福,阿修羅種減,增益三十三天,我諸天亦得增益。」

問曰:

上六種天已說,何以故更說「三千大千世界中,乃至阿迦[6]尼吒天歡喜供養」?

答曰:

先說一須彌山上六天,此說三千大千世界諸天;先但說欲界,今此說欲界、色界諸天請佛轉法輪;上雖說淨居諸天種種供養勸助,今請轉法輪事[7]大故。

問曰:

三藏中但說「梵天請轉法輪」,今何以說「四天王乃至阿迦[8]尼吒天」?

答曰:

欲界天近故前來。色界都名為梵,若說梵王請佛,已說餘天。又梵為色界初門,說初故,後亦說。

復次,眾生有佛無佛常識梵天,以梵天為世間祖父,為世人故說梵天。

法輪相,如先說。

[*]【經】

「舍利弗!是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增益六波羅蜜時,諸善男子、善女人各各歡喜,意念言:『我等當為是人作父母、妻子、親族、知識。』」

[*]【論】

問曰:

前已說「能作是功德」,[9]今何以復說「增益六波羅蜜」?

答曰:

先說總相,今說別相。

復次,前所說功德中[10](前品中功德也)種種無量,聞者厭惓;今但略說六波羅蜜,則盡攝諸功德。

復次,為天說故,「能作諸功德」;為人說故,「增益六波羅蜜」。何以知之?如後說「善男子、善女人」,以是故知。

問曰:

四天王天乃至阿迦[*]尼吒天,何以不說「善天」,而但人中說「善男子、善女人」?

答曰:

諸天皆有天眼、天耳、他心智,知供養菩薩,故不別說其善。

人以肉眼[11]見,無知;善者,能知供養,以少故,別說善者。

善者,從佛聞法,或從弟子、菩薩聞;或聞受記當作佛,又聞佛讚歎其名者,故知修善。

問曰:

何以但說男子、女人善,不說二根、無根者善?

答曰:

無根,所謂無得道[12]相,是故不說。如毘尼中不得出家,以其失男女[*]相故。其心不定,以小因緣故便瞋;結使多故,著於世事;多懷疑網,不樂道法;雖能少修福事,智慧淺薄,不能深入;本性轉易,是故不說。聲聞法如是說。

摩訶衍中,譬如大海,無所不容;是無根人或時修善,但以少故不說。所謂少者,於男女中,是人最少,是人修善者少;譬如白人,雖[1]復[2]鬚髮、黶子黑,不名黑人。

二根人結使多雜,亦行男事、亦行女事,其心邪曲,難可[3]勉濟;譬如稠林曳木,曲者難出。又如阿修羅,其心不端故,常疑於佛,謂佛助天。佛為說五眾,謂有六眾,不為說一;若說四諦,謂有五諦,不說一事。二根人亦如是,心多邪曲故,不任得道。

以是故,但說男子、女人中善者。

善[4]相者,有慈悲心,能忍惡罵。如《法句.罵品》中說:「[5]能忍惡罵人,是[6]名人中上!」譬如好良馬,可中為王乘。

復次,以五種邪語及鞭杖、打害、縛繫等不能毀壞其心,是名為善相。

復次,三業無失,樂於善人;不毀他善,不顯己德;隨順眾[7]人,不[8]說他過;不著世樂,不求名譽,[9]信樂道德之樂;自業清淨,不惱眾生;心貴實法,輕賤世事;唯好直信,不隨他誑;為一切眾生得樂故,自捨己樂;令一切眾生得離苦故,以身代之。

如是等無量名為善人相。是相多在男、女,故說「善男子、善女人」。

問曰:

善男子、善女人何[10]因能作是願?

答曰:

善男子、善女人自知福薄、智慧尠少,習近菩薩,欲求過度;譬如沈石雖重,依船得度。

又善男子、善女人聞菩薩不從一世、二世而得成道,無[11]央數世往來生死,便作是念:「我當與為因緣。」

復次,菩薩積德厚故,在所生處,眾生皆來敬仰菩薩,以蒙利益重故。若見菩薩捨壽,則生是願:「我當與菩薩作父母、妻子、眷屬。」所以者何?知習近善人,增益功德故;譬如積集眾香,香氣轉多。

如菩薩先世為國王太子,見閻浮提人貧窮,欲求如意珠,入於大海,至龍王宮。龍見太子威德殊妙,即起迎逆,[12]延前供養,而問之言:「何能遠來?」太子答曰:「我[13]憐閻浮提眾生故,欲求如意寶珠以饒益之!」龍言:「能住我宮,受供一月,當以相與!」太子即住一月,為龍王讚歎多聞,龍即與珠;是如意珠,能雨一由旬。龍言:「太子有相,不久作佛,我當作多聞第一弟子。」時,太子復至一龍宮得珠,雨二由旬,二月讚歎神通力。龍言:「太子作佛不久,我當作神足第一弟子。」復至一龍宮得珠,雨三由旬,三月讚歎智慧。龍言:「太子作佛不久,我當作智慧第一弟子。」諸龍與珠已,言:「盡汝壽命,珠當還我。」菩薩許之。太子得珠,至閻浮提;一珠能雨飲食,一珠能雨衣服,一珠能雨七寶,利益眾生。

又如須摩提菩薩,見燃燈佛,從須羅[14]娑女買五莖花,不[15]肯與之;即以五百金錢得五莖花,女猶不與,而要之言:「願我世世常為君妻,當以相與!」菩薩以供養佛故,即便許之。

又妙光菩薩,長者女見其身有二十八相,生愛敬心,住在門下。菩薩既到,女即解頸琉璃珠,著菩薩鉢中,心作是願:「我當世世為此人婦!」此女二百五十劫中,集諸功德;後生喜見婬女園蓮花中,喜見養育為女,至年十四,女工、世智,皆悉備足。爾時,有閻浮提王,名為財主,太子名德主,有大悲心,時出城入[*]園遊觀,諸婬女等導引歌讚。德主太子散諸寶物、衣服、飲食;譬如龍雨,無不周遍。喜德女見太子,自造歌偈而讚太子,愛眼視之,目未曾眴,而自發言:「世間之事,我悉知之,以我此身,奉給太子!」太子問言:「汝為屬誰?若有所屬,此非我宜。」爾時,喜見婬女答太子言:「我女生年日月時節,皆與太子同。此女非我腹生,我晨朝入[*]園,見蓮花中有此女生,我因養育,畜以為女。無以我故而輕此女!此女六十四[16]能,無不悉備;女工[17]技術、經書、醫方,皆悉了達;常懷慚愧,內心忠直,無有嫉妬,無邪婬想。我女德儀如是,太子必應納之!」德主太子答語女言:「姊!我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修菩薩道,無所愛惜。國財妻子,[18]象馬七珍,有所求索,不逆人意;若汝生男女及以汝身,有人求者,當以施之,莫生憂悔!或時捨汝出家,為佛弟子,淨居山藪,汝亦勿愁!」喜德女答言:「假令地獄火來,燒滅我身,終亦不悔!我亦不為婬欲戲樂故而以相好,我為勸助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奉事正士!」女又白太子言:「我昨夜夢見妙日身佛,坐道樹下,[19]可往觀之!」太子見女端正,又聞佛出,以此二因緣故,共載一車,俱詣佛所。佛為說法,太子得無量陀羅尼門;女得調伏心志。太子爾時,以五百寶花供養於佛,以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太子白父王言:「我得見妙日身佛,大得善利。」父王聞已,捨所愛重之物以與太子,與其官屬國內人民,俱詣佛所。佛為說法,王得一切法無闇燈陀羅尼。時王思惟:「不可以白衣法攝治國土、受於五欲而可得道!」作是思惟已,立德主太子為王,出家求道。是時太子於月十五日六寶來應,喜德妻變為寶女。如《不可思議經》中廣說如是等因緣。

故知善男子、善女人世世願為菩薩父母、妻子、眷屬。

[*]【經】

「爾時,四天[1]王乃至阿迦[*]尼吒天皆大歡喜,各自念言:『我等當作方便,令是菩薩離於婬欲,從初發意常作童真,莫使與色欲共會;若受五欲,障生梵天,何況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以是故,舍利弗!菩薩摩訶薩斷婬欲出家者,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非不斷[2]欲。」

[*]【論】

問曰:

諸天何以作是願?

答曰:

世間中[3]有五欲第一,無不愛樂;於五欲中,觸為第一,能繫人心;如人墮在深泥,難可拯濟。以是故,諸天方便,令菩薩遠離婬欲。

復次,若受餘欲,猶不失智慧;婬欲會時,身心[4]慌迷,無所省覺,深著自沒!以是故,諸天令菩薩離之。

問曰:

云何令離?

答曰:

如釋迦文菩薩在淨飯王宮欲出城遊觀,淨居諸天化為老、病、死人,令其心厭;又令夜半見諸宮人妓直惡露不淨、涕唾流涎、屎尿塗漫;菩薩見已,即便穢厭。或時諸天令女人惡心妬忌,不識恩德,惡口欺誑,無所省察;菩薩見已,即生念言:「身雖似人,其心可惡!」即便捨之。欲使菩薩從初發心,常作[5]童真行,不與色欲共會。何以故?婬欲為諸結之本!佛言:「寧以利刀割截身體,不與女[6]人共會!刀截雖苦,不墮惡趣;婬欲因緣,於無量劫數受地獄苦。」人受五欲,尚不生梵世,何況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或有人言:「菩薩雖受五欲,心不著故,不妨於道。」以是故經言:「受五欲尚不生梵世。梵世,無始眾生皆得生中;受五欲者[7]尚所應得[8]而不得之,何況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本所不得而欲得之!」以是故,菩薩應作[*]童真,修行梵行,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梵行菩薩,不著世間故,速成菩薩道;若婬欲者,譬如膠漆,難可得離。所以者何?身受欲樂,婬欲根深!是故出家法中,婬戒在初,又亦為重。

[*]【經】

舍利弗白佛言:「世尊!菩薩摩訶薩要當有父母、妻子、親族、知識耶?」

佛告舍利弗:「或有菩薩有父母、妻子、親族、知識;或有菩薩,從初發意斷婬欲,修[9]童真行,乃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犯色欲;或有菩薩方便力故,受五欲已,出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論】

釋曰:

是三種菩薩,初者、如世間人受五欲,後捨離出家,得菩提道。

二者、大功德牢固,初發心時斷於婬欲,乃至成佛[10]道。是菩薩,或法身,或肉身;或離欲,或未離欲。

三者、清淨法身菩薩,得無生法忍,住六神通。為教化眾生故,與眾生同事而攝取之。或作轉輪聖王,或作閻浮提王、長者、剎利,隨其所須而利益之。

[*]【經】

「譬如幻師、若幻弟子,善知幻法,幻作五欲,於中共相娛樂。於汝意云何?是人於此五欲,頗實受不?」

舍利弗言:「不也!世尊!」

佛告舍利弗:「菩薩摩訶薩以方便力故化作五欲,於中受樂,成就眾生,亦復如是。是菩薩摩訶薩不染於欲,種種因緣,毀訾五欲:欲為熾然,欲為穢惡,欲為毀壞,欲為如怨!是故,舍利弗!當知菩薩為眾生故受五欲。」

[*]【論】

問曰:

三種菩薩中,何以獨為一種菩薩作譬喻?

答曰:

一者、如人法,不斷婬欲;二者、常斷婬欲,修於淨行;三者、亦修淨行,現受婬欲——以人不了故,為作譬喻。

問曰:

何以不以夢、化等為喻?

答曰:

夢非五情所知,但內心憶想故生;人以五情所見,變失無常,可以得解。化雖五情所知,而見者甚少。佛為度可度眾生,幻是眾人所信,是故為喻。

如幻師以幻術故,於眾人中現希有事,令人歡喜;菩薩幻師亦如是,以五神通術故,於眾生中化作五欲,共相娛樂,化度眾生。眾生有二種:在家、出家。為度出家眾生故,現[11]作聲聞、辟支佛、[12]佛及諸出家外道師;在家眾生,或有見出家者得度,或有見在家同受五欲而可化度。

菩薩常以種種因緣,毀訾五欲。

「欲為熾然」者,若未失時,三毒火然;若其失時,無常火[13]然。二火[*]然故,名為「熾然」,都無樂時。

「欲為穢惡」者,諸佛、菩薩、阿羅漢等諸離欲者,皆所穢賤。譬如人見狗食糞,賤而愍之不得好食,而噉不淨;受欲之人,亦復如是,不得內心離欲之樂,而於色欲不淨求樂。

「欲為毀壞」者,著五欲因緣故,天王、人王、諸富貴者,亡國、危身,無不由之!

「欲如怨」者,失人善利;亦如刺客,外如親善,內心懷害;五欲如是,喪失善心,奪人慧命。五欲之生,正為破壞眾善、毀敗德業故出。又知五欲如鉤賊魚、如[1]摾害鹿、如燈焚蛾,是故說「欲如怨」。怨家之[2]害,不過一世;著五欲因緣,墮三惡道,無量世受諸苦毒。

[*]【經】

舍利弗白佛言:「菩薩摩訶薩云何應行般若波羅蜜?」

佛告舍利弗:「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時,不見菩薩,不見菩薩字,不見般若波羅蜜,亦不見我行般若波羅蜜,亦不見我不行般若波羅蜜。何以故?菩薩、菩薩[3]字性空,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離色亦無空,離受、想、行、識亦無空。空即是色,色即是空;空即是受、想、行、識,受、想、行、識即是空。何以故?舍利弗!但有名字故謂為菩提,但有名字故謂為菩薩,但有名字故謂為空。所以者何?諸法實性,無生、無滅、無垢、無淨故。菩薩摩訶薩如是行,亦不見生,亦不見滅;亦不見垢,亦不見淨。何以故?名字是因緣和合作法,但[4]以分別憶想假名說。是故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時,不見一切名字,不見故不著。」

[*]【論】

問曰:

是事,舍利弗上已問,今何以重問?

答曰:

先因佛說「欲以一切種知一切法,當學般若波羅蜜」故問,非自意問。

復次,[5]今舍利弗[6]聞上種種讚般若功德,心歡喜,尊重般若故,問「云何應行」;如病人聞歎良藥,便問「云何應服」。

問曰:

先已[7]問「住不住法,行檀波羅蜜,施者、受者、財物不可得故,如是等為行般若」,今何以復問行?

答曰:

上總問諸波羅蜜,此但問般若;上廣讚歎般若為主,此直問行般若。

復次,上雖廣歎般若波羅蜜,時會渴仰欲得;是故舍利弗為眾人故,問「行般若波羅蜜」。般若波羅蜜功德無量無盡,佛智慧亦無量無盡;若舍利弗不發問,則佛讚歎無窮已;若舍利弗不問者,則無因緣故[8]則不應止。

問曰:

般若功德尊重,若佛廣讚有何不可?

答曰:

讚歎般若,聞者歡喜尊重,則增其福德;若聞說般若,則增其智慧。不但[9]以福德因緣故可成佛道,要須智慧得成;是故不須但讚歎。

人聞讚歎,心已[10]清淨,渴仰欲得般若;如為渴人,廣讚歎美飲,不解於渴,即便[11]應與之。如是等因緣故,舍利弗今問行般若。

問曰:

如人有眼見,方知所趣處,然後能行。菩薩亦如是,先念佛道,知般若,見[A1]已,身然後應行;今何以言「不見菩薩及般若」?若不見,云何得行?

答曰:

此中不言常不見,但明入般若觀時,不見菩薩及般若波羅蜜;般若波羅蜜為令眾生知實法故出。此菩薩名字,眾緣和合假稱。如後品中廣說。般若波羅蜜名字亦如是,眾法和合故,假名[12]為般若波羅蜜。般若波羅蜜雖是假名,而能破諸戲論;以自性無故,說言「不可見」。如火從眾緣和合,假名為火,雖無實事而能燒物。

問曰:

若入般若中不見,出則便見,何者可信?

答曰:

上言「般若為實法故出」,是則可信;出般若波羅蜜,不實,故不可信。

問曰:

若「入般若中不見,出則見」者,當知非[13]法常空,以般若力故空!

答曰:

世俗法故,言行、[14]言入般若波羅蜜;諸觀戲論滅故,無出、無入。若[15]諸賢聖不以名字說,則不得以教化凡夫;當取說意,莫著語言!

問曰:

若般若中貴一切法空,此中何以先說眾生空破我?

答曰:

初聞般若,不得便說一切法空。我,不[16]可以五情求得,但憶想分別生我想,無而謂有。又意情中無有定緣,但憶想分別、顛倒因緣故,於空五眾中而生我想。若聞無我,則易可解。色等諸法,現眼所見;若初言空無,則難可信。今先破我,次破我所法;破我、我所法故,則一切[17]法盡空。如是離欲,名為得道。

復次,般若波羅蜜,無一定法故。

「不見我行般若,不見不行」者,如凡夫不得般若,故名「不行」;菩薩則不然,但行空般若,故說「不見不行」。

復次,佛為法王,觀餘菩薩其智甚少,雜諸結使,不名為行。譬如國王雖得少物,不名為得;佛亦如是教諸菩薩,雖有少行,不名為行。

復次,行般若波羅蜜者生憍[18]慢,言「我有般若波羅蜜」,取是相;若不行者,心自懈沒而懷憂悴。是故[19]言「不見我行與不行」。

復次,「不見我行般若波羅蜜」者,破著有見;「不見我不行般若波羅蜜」者,破著無見。

復次,不見我行般若波羅蜜者,止諸法戲調;不見我不行者,止懈怠[20]心故。譬如乘馬,疾則制之,遲則鞭之。

如是等分別「行」、「不行」。

復次,佛自說因緣,所謂「菩薩、[21]菩薩字性空」。是中雖但說菩薩字空,而五眾亦空。

「空中無色,[1]離色亦無空」者,「空」名法空,法空中乃無一[2]毫法,何況麁色!「空亦不離色」,所以者何?破色故有空,云何言離色!受、想、行、識亦如是。何以故?佛自更說因緣,所謂「但有名字謂為菩提,但有名字謂為菩薩,但有名字謂為空」。

問曰:

先已說此事,今何以重說?

答曰:

先說「不見菩薩,不見菩薩字,不見般若波羅蜜」;今說「不見」[3]因緣,所謂「但有名謂為菩提,但[4]有名謂為菩薩,但[*]有名謂為空」。

上菩薩、此菩薩義同。「菩薩字」,即如「菩薩」中說。

般若波羅蜜分為二分:成就者名為「菩提」,未成就者名為「空」。

「生相」實不可得故,名為「無生」。所以者何?若先生後法,若先法後生,若生法一時,皆不可得,如先說。無生故「無滅」,若法不生不滅如虛空,云何有垢有淨?譬如虛空,萬歲雨亦不[5]濕、[6]大火燒不熱、烟亦不著。所以者何?本自無生故。

菩薩能如是觀,不見離是不生不滅法有生有滅、有垢有淨。何以故?佛自說因緣:「一切法皆憶想分別,因緣和合故,強以名說。」不可說者是實義,可說者皆是名字。

「菩薩行般若波羅蜜,不見一切名字」者,先略說名字,所謂菩薩、菩薩字,般若波羅蜜、[7]菩提字;今廣說一切名字皆不可見,不見[8]故不著——不著者,不可得故。如諸眼中,慧眼第一;菩薩以慧眼遍求[9]不見,乃至不見細微一法,是故不著。

問曰:

若菩薩一切法中不著,何得不入涅槃?

答曰:

是事處處已說,今此中略說:大悲心故,十方佛念故,本願未滿故,精進波羅蜜力故,般若波羅蜜、方便二事和合故,所謂不著於不著故。如是等種種因緣故說「菩薩雖不著諸法,而不入涅槃」。

[10]大智度論釋習相應品第三之一

[*]【經】

佛告舍利弗:「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時,應如是思惟:『菩薩但有字,佛亦但有字,般若波羅蜜亦但有字;色但有字,受、想、行、識亦但有字。』舍利弗!如我但有字,一切我常不可得,眾生、壽者、命者、生者、養育、眾數、人、作者、使作者、起者、使起者、受者、使受者、知者、見者,是一切皆不可得;不可得空故,但以名字說。菩薩摩訶薩亦如是行般若波羅蜜,不見我、不見眾生,乃至不見知者、見者,所說名字亦不可見。」

[*]【論】

問曰:

第二品末已說空,今何以重說?

答曰:

上多說法空,今雜說法空、眾生空。行者觀外法盡空無所有,而謂能知空者不空,是故復說「觀者亦空」。是[11]眾生空,聲聞法中多說,一切佛弟子皆知諸法中無我。佛[12]滅後五百歲分為二分:有信法空;有但信眾生空,言「五眾是定有法」,但受五眾者空。以是故佛說眾生空以況法空。

復次,我空易知,法空難見。所以者何?我以五情求之不可得,但以身見力故憶想分別為我。法空者,色可眼見、聲可耳聞,是故難知其空。是二事般若波羅蜜中皆空,如「十八空」義中說。

問曰:

如我乃至知者、見者,為是一事?為各各異?

答曰:

皆是一我,但以隨事為異。於五眾中,我、我所心起,故名為「我」。五眾和合中[13]生故,名為「眾生」。命根成就故,名為「壽者」、「命者」。能起眾事,如父生子,名為「生者」。乳哺、衣、食因緣得長,是名「養育」。五眾、十二入、十八界等諸法因緣,是眾法有數,故名「眾數」。行人法故,名為「人」。手足能有所作,名為「作者」。力能役他故,名「使作者」。能造後世罪福業故,名「能起者」。令他起後世罪福業故,名「使起者」。後身受罪福果報故,名「受者」。令他受苦樂,是名「使受者」。目覩色,名為「見者」。五識知,名為「知者」。復次,用眼見色,以五邪見觀五眾,用世間、出世間正見觀諸法,是名「見者」,所謂眼根、五邪見、世間正見、無漏見,是名「見者」。餘四根所知及意識所知,通名為「知者」。如是諸法皆說是「神」。

此神,十方三世諸佛及諸賢聖求之不可得,但憶想分別,強為其名。諸法亦如是,皆空無實,但假為其名。

問曰:

是神但有十六名字?更有餘名?

答曰:

略說則十六,廣說則無量。隨事起名,如官號差[14]別、工能智[A2]巧、出家得道,種種諸名,皆是因緣和合生故無自性,無自性故畢竟空。

生空故法空,法空故生亦空。

[*]【經】

「菩薩摩訶薩作如是行般若波羅蜜,除佛智慧,過一切聲聞、辟支佛上,用不可得空故。所以者何?是菩薩摩訶薩諸名字法、名字所著處亦不可得故。舍利弗!菩薩摩訶薩能如是行,為行般若波羅蜜。譬如滿閻浮提竹、麻、稻、[15]茅,諸比丘其數如是,智慧如舍利弗、目連等,欲比菩薩行般若波羅蜜智慧,百分不及一,千分、百千分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何以故?菩薩摩訶薩用智慧度脫一切眾生故。」

[*]【論】

釋曰:

有二因緣故,菩薩智慧勝聲聞、辟支佛:一者、以空知一切法空,亦不見是空;空以不空等一不異。二者、以此智慧,為欲度[1]脫一切眾生令得涅槃。聲聞、辟支佛智慧但觀諸法空,不能觀世間、涅槃為一。譬如人出獄,有但[2]穿牆而出自脫身者;有破獄壞鎖,既自脫身,兼濟眾人者。

復次,菩薩智慧入二法中故勝:一者、大悲,二者、般若波羅蜜。

復有二法:一者、般舟三昧,二者、方便。

復有二法:一者、常住禪定,二者、能通達法性。

復有二法:一者、[3]能代一切眾生受苦,二者、自捨一切樂。

復有二法:一者、慈心,無怨無恚;二者、乃至諸佛功德,心亦不著。

如是等種種功德莊嚴智慧故勝聲聞、辟支佛。

問曰:

諸鈍根者可以為喻,舍利弗智慧利根何以為喻?

答曰:

不必以鈍根為譬喻,譬喻為莊嚴論議、令人信著;故以五情所見以喻意識,令其得悟。譬如登樓,得梯則易上。

復次,一切眾生著世間樂,聞道[4]得涅槃則不信不樂;以是故以眼見事,喻所不見。譬如苦藥,服之甚難;假之以蜜,服之則易。

復次,舍利弗於聲聞中智慧第一,比諸佛菩薩未有現焉。

「如閻浮提」者,「閻浮」,樹名,其林茂盛,此樹於林中最大。「提」名為洲。此洲上有此樹林;林中有河,底有金沙,名為閻浮檀金;以閻浮樹故,名為「閻浮洲」。此洲有五百小洲圍繞,通名閻浮提。

問曰:

諸弟子甚多,何以故說「舍利弗、目[5]揵連等,滿閻浮提中,如竹、麻、稻、[6]茅」?

答曰:

一切佛弟子中,智慧第一者舍利弗,神足第一者目[*]揵連;[7]此二人於佛法中大,於外法中亦大。富樓那、迦[8]郗那、阿那律等,於佛法中雖大,於外法[9]中不如。

又此二人常在大眾助佛揚化,破諸外道;富樓那等比丘無是功德,是故不說。

復次,若說舍利弗則攝一切智慧人,若說目揵連則攝一切禪定人。

譬喻有二種:一者、假以為喻,二者、實事為喻。今此名為假喻。所以不以餘物為喻者,以此四物[10]叢生稠[11]緻、種類又多故。

舍利弗、目連等比丘滿閻浮提,如是諸阿羅漢智慧和合不及菩薩智慧百分之一,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

問曰:

何以不但說「算數譬喻所不能及」,而說「百分、千分不及一」?

答曰:

「算數譬喻所不能及」者,是其極語。譬如人有重罪,先以打縛楚毒,然後乃殺。如聲聞法中,常以「十六不及一」為喻;大乘法中,則以「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

[*]【經】

「舍利弗!置閻浮提滿中如舍利弗、目連等。若滿三千大千世界如舍利弗、目連等;復置是事,若滿十方如恒河沙等世界如舍利弗、目連等智慧,欲比菩薩行般若波羅蜜智慧,百分不及一,千分百千分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

[*]【論】

釋曰:

此義同上閻浮提,但以多為異。

問曰:

舍利弗、目連等雖多智慧無異,何以[12]以多為喻?

答曰:

有人謂少無力,多則有力。譬如水少,其力亦少。又如絕健之人,少眾力寡不能制之,大軍攻之則伏。

有人謂一舍利弗智慧少,則不及菩薩,多或能及。佛言:「雖多不及。」故以多為喻。如一切草木力不如火,一切諸明勢不[13]及日。亦如十方世界諸山,不如一金剛珠。所以者何?菩薩智慧是一切諸佛法本,能令一切眾生離苦得樂。[14]如迦陵毘伽鳥子雖未出[15]𣫘,其音勝於眾鳥,何況出[*]𣫘!菩薩智慧亦如是,雖未出無明[*]𣫘勝一切聲聞、辟支佛,何況成佛!

又如轉輪聖王太子,雖未成就,福祚威德勝於一切諸王,何況作轉輪聖王!菩薩亦如是,雖未成佛,無量阿僧祇劫集無量智慧福德故,勝於聲聞辟支佛,何況成佛!

[*]【經】

「復次,舍利弗!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一日修智慧,出過一切聲聞、辟支佛上。」

[*]【論】

問曰:

先已說除佛智慧,過一切聲聞、辟支佛上,今何以復重說?

答曰:

非重說也!上總相說,今別相說。

先言「一切聲聞、辟支佛不及菩薩智慧」,今但明「不及一日智慧」,何況千萬歲!

[*]【經】

舍利弗白佛言:「世尊!聲聞所有智慧——若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辟支佛智慧,佛智慧,是諸眾智無有差別,不相違背,無生、性空。若法不相違背、無生、性空,是法無有別異;云何世尊言『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一日修智慧,出過聲聞、辟支佛上』?」

[*]【論】

問曰:

上佛已說「菩薩摩訶薩修智慧出過聲聞、辟支佛上」,今舍利弗何以故問?

答曰:

不問智慧勢力能度眾生,今但問佛及[16]六子智慧體性法中無有差別者。以諸賢聖智慧皆是諸法實相慧,皆是四諦及三十七品慧,皆是出三界、入三脫門、成三乘果慧,以是故說無有差別。

復次,如須陀洹以無漏智滅結得果,乃至佛亦如是;如須陀洹用二種解脫果:有為解脫、無為解脫,乃至佛亦如是;如佛入涅槃,須陀洹極遲不過七世。

皆同事、同緣、同行、同果報,以是故言「無相違背」。所以者何?不生、性空故。

問曰:

破無明、集諸善法故生智慧;是智慧,心相應、心共生、隨心行,是中云何說「智慧無生、性空,無有別異」?

答曰:

智慧緣滅諦是「不生」;因緣和合故無有自性,是名「性空」,無所分別。智慧隨緣得名,如眼緣色生眼識,或名眼識、或名色識。智慧雖因緣和合作法,以緣無生、性空故名為「無生」、「性空」。

問[1]曰:

諸賢聖智慧皆緣四諦生,何以但說滅諦?

答曰:

四諦中滅諦為上。所以者何?是三諦皆屬滅諦故。譬如人請天子[2]併食群臣,亦名供養天子。

復次,滅諦故說「無生」,三諦故說「性空」。

復次,有人言:是諸[3]智慧性自然不生、性自空。所以者何?一切法[4]皆因緣和合故無自性,無自性故不生。

問曰:

若爾者,智慧、愚癡無有別異!

答曰:

諸法如,入法性中無有別異;如火各各不同,而滅相無異。譬如眾川萬流,各各異色異味,入於大海,同為一味一名;如是愚癡、智慧,入於般若波羅蜜中,皆同一味、無有差別。如五色近須彌山,自失其色,皆同金色;如是內外諸法入般若波羅蜜中皆為一味。何以故?般若波羅蜜相畢竟清淨故。

復次,愚癡實相即是智慧;若分別著此智慧即是愚癡。如是愚癡、智慧有何別異?

初入佛法,是癡、是慧;轉後深入,癡、慧無異。

以是故,是諸眾智無有別異、不相違背、不生、性空,故無咎。

[*]【經】

佛告舍利弗:「於汝意云何?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一日修智慧,心念:『我行道慧益一切眾生,當以一切種智[5]知一切法、度一切眾生。』諸聲聞、辟支佛智慧為有是事不?」

舍利弗言:「不也!世尊!」

[*]【論】

釋曰:

有四種論:一者、必定論,二者、分別論,三者、反問論,四者、置論。

「必定論」者,如眾生中世尊為第一,一切法中無我,世間不可樂,涅槃為安隱寂滅,業因緣不失。如是等名為「必定論」。

「分別論」者,如無畏太子問佛:「佛能說是語令他人瞋不?」

佛言:「是事當分別答。」

太子言:「諸尼[6]健子輩了矣!佛或時[7]無憐愍心故,出眾生於罪中,而眾生瞋,然眾生後當得利。」

爾時無畏之子坐其膝上。

佛問無畏:「汝子或時吞諸瓦石草木,汝聽咽不?」

答言:「不聽。先教令吐;若不肯吐,左手捉耳,右手擿口,縱令血出亦不置之。」

佛言:「汝不愍之耶?」

答[8]言:「愍之深故,為出瓦石,雖當時痛,後得安隱。」

佛言:「我亦如是。若眾生欲作重罪,善教不從,以苦言諫之,雖起瞋恚,後得安隱。」

又如五比丘問佛:「受樂得道耶?」

佛言:「不必定。有受苦得罪,受苦得樂;有受樂得罪,受樂得福。」

如是等名為「分別論」。

「反問論」者,還以所問答之。

如佛告比丘:「於汝意云何?是色常耶?無常耶?」

比丘言:「無常。」

「若無常,是苦不?」

答言:「苦。」

「若法是無常、苦,聞法聖弟子著是法,言『是法是我、是我所』不?」

答曰:「不也!世尊!」

佛告比丘:「從今已後,所有色,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好、若醜,是色非我所,我非此色所,如是應以正實智慧知;受、想、行、識亦如是。」

如是等名「反問論」。

「置論」者,如十四難:世間有常、世間無常、世間有邊、世間無邊。如是等是名為「置論」。

今佛以反問論答舍利弗。以舍利弗智於事未悟,佛反問事端,令其得解。

菩薩度眾生智慧名為「道慧」。如後品中說:「薩婆若慧[9]是聲聞辟支佛事,一切種智慧是諸佛事,道種慧是菩薩事。」

復次,八聖道分為實道;令眾生種種因緣入道,是名「道慧」。

令眾生住於道中,是為「利益」聲聞種、辟支佛種、佛種。

又復一切智慧無所不得,是名「一切種」。若有為、若無為,用一切種智知。

得佛道已,應度一切眾生、利益一切眾生,或大乘、或聲聞乘、或辟支佛乘;若不入三乘道,教修福德,受天上人中富樂;若不能修福,以今世[10]利益之事——衣、食、臥具等;若復不得,當以慈悲心利益。是名「度一切眾生」。

問曰:

若佛知一切聲聞、辟支佛不能為眾生,何以故[11]問?

答曰:

佛意如是,欲令舍利弗口自說「諸聲聞、辟支佛不如菩薩」,是故佛問。

舍利弗言:「不也!世尊!」

所以者何?聲聞、辟支佛雖有慈心,本不發心願度一切眾生,亦不迴善根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以是故,菩薩一日修智慧,過聲聞、辟支佛上。

[*]【經】

「舍利弗!於汝意云何?諸聲聞、辟支佛頗有是念『我等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度一切眾生,令得無餘涅槃』不?」

舍利弗言:「不也!世尊!」

佛告舍利弗:「以是因緣故,當知諸聲聞、辟支佛智慧欲比菩薩摩訶薩智慧,百分不及一,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

[*]【論】

問曰:

上已反問舍利弗事已定,今何以復問?

答曰:

以舍利弗欲以須陀洹同得解脫故,與諸佛菩薩等,而佛不聽。譬如有人欲以毛孔之空與虛空等。以是故佛重質其事。

復次,雖同一事,義門各異。先言「智慧,為一切眾生故」,今言「頗有是念:『我[1]等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令一切眾生得無餘涅槃』?」

「無餘涅槃」[2]者,義如先說。

復次,[3]一聲聞、辟支佛尚不作是念,何況一切聲聞、辟支佛!

[*]【經】

「舍利弗!於汝意云何?諸聲聞、辟支佛頗有是念:『我行六波羅蜜,成就眾生,莊嚴世界,具佛十力、四無所畏、四無礙智、十八不共法,度脫無量阿僧祇眾生令得涅槃』不?」

舍利弗言:「不也!世尊!」

[*]【論】

釋曰:

先略說「我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今廣說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因緣,所謂六波羅蜜乃至十八不共法。

「六波羅蜜」義,如先說。「教化眾生、淨佛世界」,後當說。餘「十力」等,如先說。

[*]【經】

佛告舍利弗:「菩薩摩訶薩能作是念:『我當行六波羅蜜乃至十八不共法,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度脫無量阿僧祇眾生令得涅槃。』譬如螢火虫不作是念:『我力能照[4]一閻浮提普令大明。』諸阿羅漢、辟支佛亦如是,不作是念:『我等行六波羅蜜乃至十八不共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度脫無量阿僧祇眾生令得涅槃。』」

[*]【論】

釋曰:

所以十方恒河沙舍利弗、目連不如一菩薩者,譬如[5]螢火虫,雖眾多各有所照,不及於日。[*]螢火虫亦不作是念:「我光明能照[*]一閻浮提。」諸聲聞、辟支佛不作是念:「我智慧能照無量無邊眾生。」

如[*]螢火虫,夜能有所照,日出則不能。諸聲聞、辟支佛亦如是,未有大菩薩時,能師子吼說法教化;有菩薩出,不能有所作。

【經】

「舍利弗!譬如日出時,光明遍照閻浮提,無不蒙明者;菩薩摩訶薩亦如是,行六波羅蜜乃至十八不共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度脫無量阿僧祇眾生令得涅槃。」

【論】

釋曰:

如日天子憐愍眾生故,與七寶宮殿俱繞四天下,從初至終常不懈息,為眾生除諸冷濕、照諸闇冥,令各得所。菩薩亦如是,從初發心,常行六波羅蜜乃至十八不共法,為度眾生無有懈息,除不善冷,乾竭五欲泥,破愚癡無明,教導修善業,令各得所。

又日明普照,無憎無愛,隨其高下深淺悉照。菩薩亦如是,出於世間,住五神通,處於虛空,放智慧光,照明諸罪福業及諸果報。

菩薩以智慧光明滅眾生邪見戲論;譬如朝露,見日則消。

大智度論卷第三十五(釋第二品訖第三品上)
↑回到頂端↑
#2229255 - 2024-02-05 22:00:15 大智度論卷第三十六 [Re: yichinyichin]
yichinyichin 離線
飛龍在天
註冊: 2023-12-15
文章數: 468
大智度論釋習相應品第三之餘(卷三十六)

聖者龍樹造

後秦龜茲國三藏鳩摩羅什譯

【經】

舍利弗白佛言:「云何菩薩摩訶薩過聲聞、辟支佛地,住阿鞞跋致地,淨佛道?」
【論】

問曰:

舍利弗何因作是問?

答曰:

舍利弗上問眾智無異,佛既種種譬喻明菩薩智勝;意既已解,今問:「云何能過二乘,住阿毘跋致地,淨佛道?」

問曰:

小乘不住成佛,何以故問淨佛道事?

答曰:

舍利弗者,是隨佛轉法輪將,雖自無益,為利益求佛道眾生故問。

又以菩薩大悲,多所利益,是故問菩薩事以益眾生。

復次,舍利弗蒙佛恩故,破諸邪見,得成道果;欲報恩故問菩薩事。

又舍利弗於聲聞地中究盡邊際,所未了者唯菩薩事,是故復問。

又以菩薩法甚深微妙,雖不能得,愛樂故問;譬如見人妙寶已,雖自無,愛樂故問。

【經】

佛告舍利弗:「菩薩摩訶薩從初發意行六波羅蜜,住空、無相、無作法,能過一切聲聞、辟支佛地,住阿毘跋致地,淨佛道。」

【論】

問曰:

是三事後品中各有因緣,佛今何[18]以併說?

答曰:

是中略說,後當廣說三事因緣。又今但說空、無相、無作因緣,後當說種種功德,故合說三事。

問曰:

入三解脫門則到涅槃,今云何以空、無相、無作能過聲聞、辟支佛地?

答曰:

無方便力故,入三解脫門,直取涅槃。若有方便力,住[1]三解脫門,見涅槃;以慈[2]悲心故,能轉心還[3]起,如後品中說。譬如仰射虛空,箭箭相[4]拄,不令墮地;菩薩如是,以智慧箭仰射三解脫虛空,以方便後箭射前箭,不令墮涅槃之地。是菩薩雖見涅槃,直過不住,更期大事,所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今是觀時,非是證時。如是等應廣說。

若過是二地,知諸法不生不滅,即是阿毘跋致地。

住阿毘跋致地中,教化眾生、淨佛世界,是為能淨佛道。

復次,菩薩住三解脫門,觀四諦,知是聲聞、辟支佛法;直過四諦,入一諦,所謂一切法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來不去等。

入是一諦中,是名「阿毘跋致地」。

住是阿毘跋致地,淨佛道地,滅除身、口、意麁惡之業,及滅諸法中從初[5]已來所失之事,是名「淨佛道地」。

[*]【經】

舍利弗白佛言:「菩薩摩訶薩住何等地能為諸聲聞、辟支佛作福田?」

[*]【論】

釋曰:

舍利弗深心恭敬菩薩,故今問:「菩薩漏結未盡,住何功德,能為諸聲聞辟支佛作福田?」

[*]【經】

佛告舍利弗:「菩薩摩訶薩從初發意行六波羅蜜,乃[6]至坐道場,於其中間常為諸聲聞、辟支佛作福田。」

[*]【論】

釋曰:

佛以是義示舍利弗:「雖三解脫門、涅槃事同,而菩薩有大慈悲,聲聞、辟支佛無;菩薩從初發心行六波羅蜜乃至十八不共法,欲度一切眾生、具一切佛法故勝。」

【經】

「何以故?以有菩薩摩訶薩因緣故,世間諸善法生。」

[*]【論】

釋曰:

佛先已以一因緣[7]益,行眾行故,為諸聲聞、辟支佛作福田;今說菩薩外益因緣故,世間有一切諸善法。所以者何?菩薩發心雖未成佛,令可度眾生住三乘道;不得三乘者令住十善道,何況成佛!

問曰:

聲聞、辟支佛因緣故,亦使世間得善法,何以但說菩薩能令世間有善法?

答曰:

因聲聞、辟支佛世間有善法者,亦皆由菩薩故有。若菩薩不發心者,世間尚無佛道,何況聲聞、辟支佛!佛道是聲聞、辟支佛根本故。

復次,雖因聲聞、辟支佛有善法,少,以少故不說。尚不說聲聞、辟支佛,何況外道諸師!

[*]【經】

「何等是善法?所謂十善道、五戒、八分成就齋,四禪、四無量心、四無色定,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覺分、八聖道分,盡現於世;以菩薩因緣故,六波羅蜜、十八空,佛十力、四無所畏、四無礙智、十八不共法、大慈、大悲、一切種智,盡現於世;以菩薩因緣故,有剎利大姓、婆羅門大姓、居士大家,四天王天乃至非有想非無想天,皆現於世;以菩薩因緣故,有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辟支佛、佛,皆現於世。」

[*]【論】

問曰:

以菩薩因緣故有善法於世,可爾;剎利大姓、婆羅門大姓、居士大家,若世無菩薩亦有此貴姓,云何言皆從菩薩生?

答曰:

以菩薩因緣故,世間有五戒、十善、八齋等;是法有上、中、下:上者得道,中者生天,下者為人,故有剎利大姓、婆羅門大姓、居士大家。

問曰:

若世無菩薩,世間亦有五戒、十善、八齋、剎利等大姓!

答曰:

菩薩受身種種,或時受業因緣身、或受變化身,於世間教化,說諸善法及世界法、王法、世俗法、出家法、在家法、種類法、居家法,憐愍眾生、護持世界,雖無菩薩法,常行世[8]法。以是因緣故,皆從菩薩有。

問曰:

菩薩清淨、行大慈悲,云何說世俗諸雜法?

答曰:

有二種菩薩:一者、行慈悲直入菩薩道;二者、敗壞菩薩,亦有悲心,治以國法,無所貪利,雖有所惱,所安者多,治一惡人,以成一家——如是立法,人雖不名為清淨菩薩,得名敗壞菩薩。以是因緣故,皆由菩薩有。

世間諸富貴皆從二乘道有,二乘道從佛有,佛因菩薩有。

若無菩薩說善法者,世間無有天道、人道、阿修羅道,無有樂受、不苦不樂受,但有苦受,常有地獄啼哭之聲。菩薩如是大利益故,云何不名為世間作福田!

舍利弗聞是菩薩有大功德,應當供養,心念:「煩惱未盡,雖有大福,不能消其供養。如人雖噉好食,以內有病故,不能消化。」以是故——

[*]【經】

舍利弗白佛言:「菩薩摩訶薩淨畢施福不?」

佛言:「不也!何以故?本以淨畢故。」

[*]【論】

釋曰:

以菩薩從初發心時,便為一切眾生供養之上首。所以者何?[9]以決定為無量無邊阿僧[10]祇眾生代受勤苦。又[11]利益無量阿僧[*]祇眾生,令得度脫。欲取一切諸佛法大智慧力故,能令世間即是涅槃。如是種種因緣故言「本已淨畢」。

復次,佛重說消施因緣故。

[*]【經】

「舍利弗!菩薩摩訶薩為大施主,施何等?施諸善法。何等善法?十善道、五戒乃至十八不共法、一切種智,以是施與。」

[*]【論】

釋曰:

先說「由菩薩因緣,世間有善法」,今說「菩薩施善法之主」,是為差別。

【經】

舍利弗白佛言:「世尊!菩薩摩訶薩云何習應般若波羅蜜,與般若波羅蜜相應?」

[*]【論】

釋曰:

上說「一日修般若波羅蜜勝聲聞、辟支佛」,從是因緣來,佛種種讚歎菩薩。如是大功德皆從般若波羅蜜生,是故今問:「云何菩薩習行是般若波羅蜜,與般若波羅蜜相應?」

復次,舍利弗知般若波羅蜜難行難得、如幻如化、難可受持,恐行者違錯,故問習應。

[*]【經】

佛告舍利弗:「菩薩摩訶薩習應色空,是名與般若波羅蜜相應;習應受、想、行、識空,是名與般若波羅蜜相應。

「復次,舍利弗!菩薩摩訶薩習應眼空,是名與般若波羅蜜相應;習應耳、鼻、舌、身、心空,是名與般若波羅蜜相應。習應色空,是名與般若波羅蜜相應;習應聲、香、味、觸、法空,是名與般若波羅蜜相應。

「習應眼界空、色界空、[1]眼識界空,是名與般若波羅蜜相應;習應耳聲識[2]界、鼻香識[*]界、舌味識[*]界、身觸識[*]界、意法識[*]界空,是名與般若波羅蜜相應。

「習應苦空,是名與般若波羅蜜相應;習應集、滅、道空,是名與般若波羅蜜相應。

「習應無明空,是名與般若波羅蜜相應;習應行、識、名色、六處、觸、受、愛、取、有、生、老死空,是名與般若波羅蜜相應。

「習應一切諸法空,若有為、若無為[3]空,是名與般若波羅蜜相應。」

[*]【論】

釋曰:

五眾者,色、受、想、行、識。

色眾者,[4]是可見法;是色[5]因緣故,亦[6]有不可見有對;有對[7]雖[8]不可見,亦名為色。如得道者名為道人;餘出家未得[9]道者,亦名為道人。

何等是可見?一處,是可見有對色[10]小分,[11a]一入攝。餘九處及無作業,名不可見色。

[11b]
有對者十處,無對者唯無作色。

有漏、無漏等分別亦如是。

如經說:「色有三種:有色可見有對,有色不可見有對,有色不可見無對。」是[12]故[13]當知非但[14]眼見故是色,內外十處能起五識者皆名色;因是色分故生無作色。

[15]復有四種[16]色:內有受、不受,外有受、不受。

復有五種色,所謂五塵。

復有一種色,[17]如經說[18]惱壞相。眾生身色名為[*]惱壞相;非眾生色亦[19]名惱壞相,惱相因緣故亦名惱。譬如有身,則有飢、渴、寒、熱、老、病、刀、杖等苦。

復有二種色,所謂四大、四大造色;內色、外色,受色、不受色,繫色、不繫色,有色能生罪、有色能生福,業色、非業色,業色、果色,業色、報色,果色、報色,隱沒無記色、不隱沒無記色,可見色、不可見色,有對色、無對色,有漏色、無漏色。如是等二種分別色。

復有三種色,如上可見有對中說。

復有三種色:善色、不善色、無記色,學[*]色、無學[*]色、非學非無學色,從見諦所斷生色、從思惟所斷生色、從無斷生色。

復有三種色:欲界繫色、色界繫色、不繫色,有色能生貪欲、有色能生瞋恚、有色能生愚癡,三結、三漏等亦如是。有色能生不貪善根、不瞋善根、不愚癡善根;如是等諸三善[20]根應廣說。有色能生隱沒無記法、能生不隱沒無記法——不隱沒無記有二種:有報生、有非報生者,如是等二種無記。

復有四種色,如上受、不受中說;四大[21]及造色三種——善、不善、無記;身業作、無作色、口業作、無作色;受色(受戒時得律儀[22]色)、止色(惡不善[23]禁止也)、用色(如眾僧受用檀越所施之[24]物)、不用色(餘無用之[25]色)。如是[26]等四種色。

復有五種色:身作、無作色,口作、無作[27]色,及非業色;五情、五塵;麁色、動色、影色、像色、誑色。

「麁色」者,可見、可聞、可嗅、可味、可觸,如土石等。

「動色」者有二種:一者、眾生動作,二者、非眾生動作——如水、火、風動作,地依[28]他故動;下有大風動水,水動地。風之動樹,[29]如[30]酒自[31]沸動,如磁石[32]吸鐵,如真珠、玉、車渠、馬碯夜能自行,皆是眾生先世福德業因緣,不可思議。

問曰:

影色、像色不應別說!何以故?眼、光明對清淨鏡故,反自照見;影亦如是,遮光故影現,無更有法。

答曰:

是事不然!如油中見像黑,則非本色。如五尺刀中,橫觀則面像廣,縱觀則面像長,則非本面。如[33]大秦水精中玷,玷[34]中皆有面像,則非一面像。以是因緣故,非還見本像。

復次,有鏡、有人、有持者、有光明,眾緣和合故有像生;若眾緣不具則像不生。是像亦非無因緣,亦不在因緣中;如是別自有法,非是面也。此微色,生法如是,不同麁色;如因火有煙,火滅煙在。

問曰:

若爾者,不應別說影!同是細色故。

答曰:

鏡中像有種種色,影則一色,是故不同。是二雖待形俱動,形質各異:影從遮明而現,像則從種種因緣生。雖同細色,各各差別。

「誑色」者,如炎、如幻、如化、如乾闥婆城等,遠誑人眼,近無所有。

如是等種種無量色總名色眾。

受眾者,[1a]如經說:「因眼緣色生眼識,三事和合故生觸,是觸即時三眾共生,所謂受、想、行。」

[1b]
問曰:

眼識亦與三眾作因,何以但說「觸」?

答曰:

眼識少時住,見色便滅;次生意識,能分別色好醜。是故不說眼識。因眼、色、識三事和合故生觸,觸生心數法。眼識因緣遠故不說。

問曰:

一切識皆有觸,何以但「觸因緣生心數法」?

答曰:

心有二種:一者、念念生滅心,二者、次第相續心。觸亦如是,次第相續觸麁故,說因觸生心數法;念念觸微細,亦共生心數法,不了故不說。若情、塵、識三事和合能受苦樂,爾時觸法了了,以是故說因觸生心數法。

如色法從因緣和合生;心數法亦如是,從觸法和合生。如色法從和合生,無和合則不生;心數法亦如是,有觸則生,無觸則不生。

此受眾:一種,所謂受相。

復有二種受:身受、心受,內受、外受,麁、細,遠、近,淨、不淨等。

[2]復有三種受:苦、樂、不苦不樂;善、不善、無記;學、無學、非學非無學;見諦所斷、思惟所斷、不斷;因見諦所斷生受、因思惟所斷生受、因不斷生受;或因身見生、不還與身見作因,或因身見生、還與身見作因,或不因身見生、不還與身見作因;復有三種受:欲界繫、色界繫、無色界繫。如是等三種受。

復有四種受:內身受、外身受、內心受、外心受;四正勤、四如意足等相應受,及四流、四縛等相應受。是名四種受。

復有五種受:樂根、苦根、憂根、喜根、捨根;見苦所斷相應受,乃至思惟所斷相應受;五蓋、五結諸煩惱相應受亦如是。

復有六受眾:六識相應受。

[3]復有意識分別為十八受,所謂眼見色思惟分別心生喜,眼見色思惟分別心生憂,眼見色思惟分別心生捨,乃至意識亦如是。

是十八受中有淨、有垢,為三十六。

三世各[4]有三十六,為百八。

如是等種種因緣分別[5]受義無量,名為受眾。

想眾、相應行眾、識眾亦如是分別。何以故?與受[6]眾相應故。

復次,佛說有四種想:有小想、大想、無量想、無所有想。

「小想」者,覺知小法。如說小法者,小欲、小信、小色、小緣[7]相,名為「小想」。

復次,欲界繫想[8]名為「小」,色界繫想名為「大」,三無色天繫想名為「無量」,無所有處繫想是名「無所有想」。

復次,煩惱相應想名為「小想」,煩惱覆故;有漏無垢想名為「大想」;諸法實相想名為「無所有想」;無漏想名為「無量想」,為涅槃無量法故。

復次,佛說有六想:「眼觸相應生想,乃至意觸相應生想。」[9]如是等名為想眾。

行眾者,佛或時說一切有為法名為行。

或說三行:身行、口行、意行。「身行」者,出入息。所以者何?息屬身故。「口行」者,覺觀。所以者何?先覺觀,然後語言。「意行」者,受、想。所以者何?受苦樂,取相心發,是名意行。心數法有二種:一者、屬見,二者、屬愛。屬愛主名為「受」,屬見主名為「想」。以是故說是二法為「意行」。

佛或說十二因緣中三行:福行、罪行、無動行。「福行」者,欲界繫善業;「罪行」者,不善業;「無動行」者,色、無色界繫業。

阿毘曇除受、想,餘心數法及無想定、滅盡定等心不相應法,是名為行眾。

識[10]眾者,內外六入和合故生六覺,名為識;以內緣力大故,名為眼識乃至名為意識。

問曰:

意即是識,云何意緣力故生意識?

答曰:

意生滅相故,多因[11]前意故,緣法生意識。

問曰:

前意已滅,云何能生後識?

答曰:

意有二種:一者、念念滅,二者、心[12]次第相續名為一。為是相續心故,諸心名為一意,是故依意而生識無咎。意識難解故,九十六種[13]外道不說依意故生識,但以依神為本。

此五眾,四念處中廣說。所以者何?身念處說色眾,受念處說受眾,心念處說識眾,法念處說想眾、行眾。

問曰:

不應有五眾,但應有色眾、識眾!識眾隨時分別故有異名,名為受、想、行。如不淨識名為煩惱,淨識名為善法。

答曰:

不然!所以者何?若名異故實亦異;若無異法,名不應異。若唯有心而無心法者,心不應有垢、有淨。譬如清淨池水,狂象入中,令其混濁;若清水珠入,水即清淨,不得言水外無象、無珠。心亦如是,煩惱入故能令心濁;諸慈悲等善法入心,令心清淨。以是故不得言「煩惱、慈悲等法即是心」。

問曰:

汝不聞我先說「垢心即是煩惱,淨心即是善法」?

答曰:

若垢心次第云何能生淨心?淨心次第云何當生垢心?以是故,是事不然!汝但知麁現之事,不知心數法;不可以不知故便謂為無,當知必有五眾。

問曰:

若有者,何以不多不少但說五?

答曰:

諸法各有定限。如手法五指,不得求其多少。

復次,有為法雖復無量,佛分判為五分[1]則盡。

問曰:

若爾者,何以故復說十二入、十八界?

答曰:

眾義應爾;入、界義異。佛為法王,為眾生故,或時略說、或時廣說。

有眾生於色、識中[2]不大邪惑,於心數法中多有錯謬,故說五眾。

有眾生心、心數法中不生邪惑,但惑[3]於色;為是眾生故,說色為十處,心、心數法總說二處。

[4]或有眾生於心數法中少生邪惑,而多不了色、心;為是眾生故,說心數法為一界,色、心為十七界。

或有眾生不知世間苦法生滅、不知離苦道;為是眾生故說四諦:世間及身皆為是苦,愛等煩惱是苦因,煩惱滅是苦滅,滅煩惱方便法是名道。

或有眾生著吾我故,於諸法中邪見生一、異相;[5]或言世間無因無緣,或墮邪因緣;為是眾生故,說十二因緣。

有人說常法:或說神常,或說一切法常,但滅時隱藏微細,非是無也,若得因緣會還出,更無異法。為是人故,說:「一切有為法皆是作法,無有常定。譬如木人,種種機[6]關,木[7]楔和合故能動作,無有實事,是名有為法。」

問曰:

是中說五眾有何次第?

答曰:

行者初習觀法,先觀麁法,知身不淨、無常、苦、空、無我等,身患如是。

眾生所以著此身者,以能生樂故;諦觀此樂,有無量苦常隨逐之,此樂亦無常、空、無我等。

六塵中有無量苦,眾生何因緣生著?以眾生取相故著。如[8]人身一種偏有所著,能沒命隨死取相。

受苦樂,發動生思等諸行。

心行發動時,識知離苦得樂方便,是為識。

復次,眾生,五欲因緣,故受苦樂;取相因緣,故[9]深著是樂;以[*]深著樂故,或起三毒、若三善根,是名為行;識為其主,受用上事。五欲即是色,色是根本,故初說色眾,餘次第有名。

餘入、界諸法等皆由五眾次第有,唯法入、法界中增無為法,四諦中增智緣滅。

入、界,乃至有為、無為法如上說。

今五眾等諸法皆是空。何以故?聖主說故。聖有三種下、中、上,佛為其主。如星宿月中,日為其最,光明大故。佛得一切智慧故名為聖主。聖主所說故,應當是實。

復次,以[10]有十八空故一切法空。若[11]但以性空能空一切法,何況十八!若以內空、外空能空一切法,何況十八!

復次,若有法[12]不空,應[13]當有二種:色法、非色法。是色法分別破裂乃至微塵,分別微塵亦不可得,終[14]卒皆空。無色法,[15]乃至念念生滅故皆空。如四念處中說。

復次,諸法性空,但名字,因緣和合故[16]有。如山、河、草、木、土地、人民、州郡、城邑名之為「國」,巷、里、市陌、廬館、宮殿名之為「都」,梁柱、椽棟、瓦竹、壁石名之為「殿」,上、中、下分和合名之為「柱」,片片和合故有「分」名,眾札和合故有「片」名,眾微和合故有「札」名。[17]是微塵有大、有中、有小:大者,遊塵可見;中者,諸天所見;小者,上聖人天眼所見。慧眼觀之則無所見。所以者何?性實無故。若微塵實有即是常,不可分裂、不可毀壞,火不能燒、水不能沒。

復次,若微塵有形、無形二俱有過。若無形,云何是色?若微塵有形,則與虛空作分,亦有十方分;若有十方分,則不名為[18]微。佛法中「色」,無有遠、近、麁、細是常者。

復次,離是因緣名字則無有法。今除山、河、土地因緣名字更無國名,除[19]廬里、道陌因緣名字則無都名,除梁椽、竹瓦因緣名字更無殿名,除三分[20]因緣名字更無柱名,除片因緣名字則無分名,除札因緣名字則無片名,除眾微因緣名字則無札名,除中微塵名字則無大微塵名,除小微塵名字則無中微塵名,除天眼妄見則無小微塵名。

如是等種種因緣義故,知諸法[21]畢竟空。

問曰:

若法畢竟空,何以有名字?

答曰:

名字若是有,與法俱破;若無則不應難。名字與法俱無有異,以是故知一切法空。

復次,一切法實空。所以者[22]何?無有一法[23]定故,皆從多法和合生。若無[24]有一,亦無有多。譬如樹,根、莖、枝、葉和合故有假名樹;若無樹法,根、莖、枝、葉為誰和合?若無和合則無一法;若無一法則亦無多,初一、後多故。

復次,一切諸觀語言戲論皆無[25]實者,若世間常亦不然,世間無常亦不然;有眾生、無眾生,有邊、無邊,有我、無我,諸法實、諸法空皆不然。如先種種論議門中說。若是諸觀戲論皆無者,云何不空?

問曰:

汝言「諸法實、諸法空皆不然」者,今云何復言「諸法空」?

答曰:

有二種空:一者、說名字空,但破著有而不破空;二者、[1]以空破有,亦無有空。

如小劫盡時,刀兵、疾疫、飢餓,猶有人、物、鳥、獸、山、河;大劫燒時,山河樹木乃至金剛地下大水亦盡,劫火既滅,持水之風亦滅,一切廓然無有遺餘。

「空」亦如是,破諸法皆空,唯有「空」在,而取相著之。「大空」者,破一切法,空亦復空。以是故汝不應作是難!若滅諸戲論,云何不空?

如是等種種因緣,處處說空,當知一切法空。

「習」者:隨般若波羅蜜修習行觀,不息不休,是名為「習」。

譬如弟子隨順師教、不違師意,是名「相應」。如般若波羅蜜相,菩薩亦隨是相,以智慧觀,能得、能成就,不增不減,是名「相應」;譬如函、蓋,大小相稱。

雖般若波羅蜜滅諸觀法,而智慧力故,名為無所不能、無所不觀;能如是[2]知,不墮二邊,是為「與般若相應」。

[*]【經】

「復次,舍利弗!菩薩摩訶薩習應性空,是名與般若波羅蜜相應。如是,舍利弗!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習應七空,所謂性空、自相空、諸法空、不可得空、無法空、有法空、無法有法空,是名與般若波羅蜜相應。」

[*]【論】

問曰:

何以不說住十八空,但說住七空名與般若波羅蜜相應?

答曰:

佛法中廣說則十八空,略說則七空;如廣說助道法則有三十七品,略說則七覺分。

復次,是七空多用利益眾生故。如「大空」、「無始空」,或時有眾生起是邪見,為是故說。

「性空」者,一切諸法性本末[3]尚自空,何況現在!因緣[*]尚空,何況果報!「自相空」者,諸法總相、別相盡觀其空,心則遠離。用是二空,諸法皆空,是名「諸法空」。

從「性空」故有相,「相空」故諸法皆空;「諸法空」故,更無所得,是名「不可得空」。

用是四種空破一切有法;若以有法、有相為過者,取於無法,是故說「無法空」。若以無法為非,還欲取有法,是故說「有法空」。

先說四空雖破有法,行者心則離有而存於無,是則說「無法空」。若說無法為非,心無所寄,還欲存有,是故略說「有法空」,以存有心薄故。

「無法有法空」者,行者以無法空為非,心還疑有;若心觀有,還疑無法;是故有、無俱觀其空,如內外空觀。

以是故但說七空。

問曰:

汝言「知一切法空,滅諸觀,是名與般若波羅蜜相應」,如是觀是名相應,不如是觀則不相應,分別是非故,即亦是觀,云何言「滅」?

答曰:

以是故——

[*]【經】

佛告舍利弗:「菩薩摩訶薩習應七空時,不見色若相應若不相應,不見受、想、行、識若相應若不相應;不見色若生相若滅相,不見受、想、行、識若生相若滅相;不見色若垢相若淨相,不見受、想、行、識若垢相若淨相。」

[*]【論】

釋曰:

「[4]不見色若生相若滅相」者,不見五眾有生有滅。若五眾有生滅相即墮斷滅中;墮斷滅故,則無罪無福;無罪無福故與禽獸無異。

「[5]不見色若垢[*]若[6]淨」,不見五眾有縛有解。若五眾是縛性,無有得解脫者;若五眾是淨性[7]者,則無有學道法。

[*]【經】

「不見色與受合,不見受與想合,不見想與行合,不見行與識合。何以故?無有法與法合者,其性空故。」

[*]【論】

釋曰:

心、心數法無形,無形故則無住處,以是故色不與受合。

如四大及四大所造色二觸和合;心心數法中無觸法,故不得和合。

問曰:

若爾者,何以說受、想、行、識不共和合?

答曰:

佛此中自說無有法與法合者。何以故?一切法性常空故。

若無法與法合,亦無有離。

復次,佛自說因緣:

[*]【經】

「舍利弗!色空中無有色,受、想、行、識空中無有識。」

[*]【論】

[8]釋曰:

何以故?色與空相違。若空來則滅色,云何色空中有色?譬如水中無火,火中無水,性相違故。

復次,有人言:「色非實空,行者入空三昧中見色為空。」以是故言:「色空中都無有色;受、想、行、識亦如是。」

【經】

「舍利弗!色空故無惱壞相,受空故無受相,想空故無知相,行空故無作相,識空故無覺相。」

[*]【論】

問曰:

此義有何次第?

答曰:

先說五眾空中無五眾,[9]今是中說其因緣。五眾各各自相不可得故,故言「五眾空中無五眾」。

[*]【經】

「何以故?舍利弗!非色異空,非空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如是。」

[*]【論】

釋曰:

佛重說因緣。若五眾與空異,空中應有五眾;今五眾不異空、空不異五眾,五眾即是空、空即是五眾。以是故空不破五眾。

所以者何?是中佛自說因緣:

[*]【經】

「舍利弗!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是空法,非過去、非未來、非現在。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1]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亦無智、亦無得,無須陀洹、無須陀洹果,無斯陀含、無斯陀含果,無阿那含、無阿那含果,無阿羅漢、無阿羅漢果,無辟支佛、無辟支佛道,無佛、亦無佛道。舍利弗!菩薩摩訶薩如是習[2]應,是名與般若波羅蜜相應。」

[*]【論】

問曰:

人皆知空中無所有,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無一切法,佛何以分別說五眾等諸法各各空?

答曰:

有人雖復習空,[3]而想空中猶有諸法;如行慈人,雖無眾生而想眾生得樂,自得無量福故。以是故佛說:諸法性常自空,非空三昧故令法空——如水冷相,火令其熱。若言「以空三昧故令法空」者,是事不然!

「智」者,是無[4]漏八智。「得」者,初得聖道須陀洹果乃至佛道。[5]是義先已廣說。

[*]【經】

「舍利弗!是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不見般若波羅蜜若相應若不相應,不見檀波羅蜜、尸波羅蜜、羼提波羅蜜、毘梨耶波羅蜜、禪波羅蜜若相應若不相應,亦不見色若相應若不相應,不見受、想、行、識若相應若不相應,不見眼乃至意、色乃至法、眼色識界乃至意法識界若相應若不相應,不見四念處乃至八聖道分、佛十力乃至一切種智若相應若不相應。如是,舍利弗!當知菩薩摩訶薩與般若波羅蜜相應。」

[*]【論】

釋曰:

菩薩得諸法實相,入般若波羅蜜,即於般若波羅蜜不見定相,若相應、若不相應,何況見有餘法!

云何不見般若相應、不相應?

不見如是行,為應般若波羅蜜;不見不如是行,為不應般若波羅蜜。

如常、樂、我行,不應般若波羅蜜;無常、苦、無我行,為應般若波羅蜜。

若行實,不應般若波羅蜜;若行空,為應般若波羅[6]蜜。

如有無行,為不應般若波羅蜜;如非有非無行,為應般若波羅蜜。

般若波羅蜜中皆無是事,般若波羅蜜相畢竟清淨故。

五波羅蜜、五眾,乃至一切種智亦如是。

問曰:

般若波羅蜜畢竟清淨應爾,五波羅蜜及餘法云何清淨?

答曰:

先說:「五事離般若波羅蜜不名波羅蜜,與般若波羅蜜和合[7]故名波羅蜜。」如《般若波羅蜜.初品》中說:「云何名檀波羅蜜?不見施者、不見受者、無財物故。」

五眾法是菩薩觀處,與般若波羅蜜和合故、畢竟清淨故,不見相應、不相應。十二入、十八界、十二因緣亦如是。是諸法無有定性、無有定法,以是故不見若相應、若不相應。

十八空、四念處,乃至大慈、大悲、一切種智,不見若相應、若不相應。

問曰:

是菩薩非聲聞、辟支佛,云何有三十七品?未得佛道,云何有十力、四無所畏?

答曰:

是菩薩[8]雖非聲聞、辟支佛,亦觀聲聞、辟支佛法,欲以聲聞、辟支佛道度眾生故。

復有人言:「行聲聞、辟支佛道,但不取證。如後品中說:『入空、無相、無作三昧,菩薩住是三解脫門,作是念言:「今是觀時,非是證時。」』」

或有新發意菩薩聞有聲聞、辟支佛三十七品法,[9]讀誦、正憶念、分別。

以是故說菩薩有三十七品。

佛十力等亦如是。菩薩自於菩薩十力、四無所畏、十八不共法中住,住是法中,若聞、若憶想、分別佛十力、四無所畏、十八不共法等,甚深微妙,亦是我分。

復次,是菩薩無量阿僧祇劫來,修習佛十力、四無所畏等,坐[10]佛樹下時,得無礙解脫故增益清淨。譬如勳勞既立,然後受其功賞;菩薩亦如是,有是功德乃受其名。

是功德皆是般若波羅蜜勢力合故,不見若相應、若不相應。

此諸法義,從六波羅蜜乃至一切智,先已說。

[*]【經】

「復次,舍利弗!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時,空不與空合,無相不與無相合,無作不與無作合。何以故?空、無相、無作無有合與不合。舍利弗!菩薩摩訶薩如是習應,是名與般若波羅蜜相應。」

[*]【論】

問曰:

一心中無有二空,云何說空不與空合?

答曰:

空有二種:一者、空三昧,二者、法空。空三昧不與法空合。何以故?若以空三昧力合法空者,是法非自性空。

又空者,性自空,不從因緣生;若從因緣生,則不名性空。行者若入時見空,出時不見空,當知是虛妄。

復次,佛自說因緣:「空中無合無不合,無相、無作亦如是。舍利弗!菩薩如是習[11]應,是名與般若波羅蜜相應。」

問曰:

但一處說「不見與般若波羅蜜相應不相應」便足,何以故復更種種說「相應不相應因緣」?若一處應,餘則皆應;若一處不應,餘亦不應。譬如一盲無[12]見,千盲俱爾。

答曰:

不然!若欲以戲論求勝,應如是難。諸法相雖不可說,佛以大慈大悲故種種方便說。

又佛說法,為一種眾生得道,為未悟者重說。又復一說為斷見諦結使,二說為斷思惟結使,復更說為諸餘結使分分皆斷。又一說有人得聲聞道,一說種辟支佛道因緣,更一說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更一說行六波羅蜜,更一說行方便、得無生忍。更一說得初住地,更一說乃至十住地。更一說為人故,更一說為天故。

復次,是般若波羅蜜相甚深,難解難知,佛知眾生心根有利鈍:鈍根[1]者,少智為其重說;若利根者,一說二說便悟,不[2]須種種重說。譬如[3]駛馬,下一鞭便走;駑馬,多鞭乃去。

如是等種種因緣故,經中重說無咎。

[*]【經】

「復次,舍利弗!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時,入諸法自相空。入已,色不作合,不作不合;受、想、行、識不作合,不作不合。色不與前際合。何以故?不見前際故。色不與後際合。何以故?不見後際故。色不與現在合。何以故?不見現在故。受、想、行、識亦如是。」

[*]【論】

釋曰:

先說「空、無相、無作,無合無不合」,今更說因緣:入自相空故,五眾不作合、不作不合。若一切法自相空,是中無有合、不合。「合」者,諸法如其相。如地堅相,識知相,如是等自相不在異法,是名為「合」。「不合」者,自相不在自法中。略說諸法相,不增不減。

色[4]不與前際合。何以故?前際空無所有,但有名字;若色入過去,則滅無所有,云何與前際合?後際者,未有未生,色不應與後際合。現在色,生滅不住故,不可取相,色不應與現在合。

復次,佛自說因緣:「色不與前際合,非不合。何以故?前際不可見故。色不與後際合,非不合。何以故?後際不可見故。色不與現在合,非不合。何以故?現在不可見故。受、想、行、識亦如是。」

[*]【經】

「復次,舍利弗!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前際不與後際合,後際不與前際合,現在不與前際、後際合,前際、後際亦不與現在合,三[5]際名空故。舍利弗!菩薩摩訶薩如是習應者,是名與般若波羅蜜相應。」

[*]【論】

問曰:

云何前際、後際合?

答曰:

有人說:「三世諸法皆是有,未來法轉為現在,現在轉為過去。如泥[6]揣現在,瓶為未來,土為過去;若成瓶時,瓶為現在,泥[*]揣為過去,瓶破為未來。如是者是為合。」若有三世相,是事不然,以多過故,是為不合。

復次,三世合者,如過去法與過去、未來、現在世作因,現在法與現在、未來世作因,未來[7]世法與未來世作因。又過去心、心數法緣三世法,未來、現在心心數法亦如是。斷心心數法能緣不斷法,不斷心心數法[8]能緣可斷法。如是等三世諸法因緣[9]果報共相和合,是名為合。

菩薩不作是合。何以故?如先說:「過去已滅,云何能為因、能為緣?未來未有,云何為因緣?現在乃至一念中不住,云何為因緣?」是名不合。

復次,佛自說因緣:「三世及名字空故,云何言合?」

大智度論卷第三十六
↑回到頂端↑
#2229438 - 2024-02-07 20:14:13 大智度論卷第三十七 [Re: yichinyichin]
yichinyichin 離線
飛龍在天
註冊: 2023-12-15
文章數: 468
大智度論釋習相應品第三之餘(卷三十七)

聖者龍樹造

後秦龜茲國三藏鳩摩羅什譯

【經】

「復次,舍利弗!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薩[16]婆若不與過去世合。何以故?過去世不可見,何況薩[*]婆若與過去世合!薩婆若不與未來世合。何以故?未來世不可見,何況薩婆若與未來世合!薩婆若不與現在世合。何以故?現在世不可見,何況薩婆若與現在世合!舍利弗!菩薩摩訶薩如是習[17]應,是名與般若波羅蜜相應。」

【論】

釋曰:

菩薩行般若波羅蜜,不觀薩婆若與過去世同。何以故?過去世是虛妄,薩婆若是實法;過去世是生滅相,薩婆若非生滅相。過去世及法求覓不可得,何況薩婆若與過去世合!

復次,佛自說因緣:「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不見過去世,何況薩婆若與過去世合!」

未來、現在世亦如是。未來世[19]除生滅相,其餘義同。

復次,以時故說有三世:過去、未來、現在。「時」義,如「一時」中說。

復次,薩婆若是十方三世諸佛真實智慧;三世者,從凡夫虛妄生,云何與薩婆若合?譬如真金不與弊鐵同相。

問曰:

如〈隨喜品〉中說「菩薩摩訶薩念過去、現在諸佛薩婆若智慧等諸功德,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云何言「過去、現在世不與薩婆若合」?

答曰:

若以著心取相念薩婆若者,不名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譬如雜毒食,初雖香美,後不便身。若菩薩分別過去、現在諸佛薩婆若者,應與三世合;今不取相故,則無有合。

問曰:

菩薩亦念「未來世當成佛薩婆若」,亦自念「我當[1]得薩婆若」,是名與未來世薩婆若合,云何言「不合」?

答曰:

薩婆若過三界,出三世,畢竟清淨相;行者但以憶想分別:「我當得是薩婆若。」如世間法,憶想當有所得,而是事未生未有,時節未至,因緣未會,都無處所,云何當與合?如明當服[2]蘇,今已[3]憶臭。

又如迦[4]栴延弟子輩言:「未來世中菩提語菩薩言:『若能修相好身者,我當來處之。』如[5]貴家女自恣無難,遣使語貧家子言:『汝好莊嚴房舍幃帳,種種備具,我當來處汝家中。』」如是說者,是不[6]如法。

以是故,不得以薩婆若與三世合。

問曰:

餘法甚多,何以但說薩婆若?

答曰:

是薩婆若,菩薩所歸趣,深心欲得,於三世中求索故。

問曰:

何以不於有為、無為法中求?

答曰:

後當說一切法中求。

[*]【經】

「復次,舍利弗!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色不與薩婆若合,色不可見故;受、想、行、識亦如是。眼不與薩婆若合,眼不可見故;耳、鼻、舌、身、意亦如是。色不與薩婆若合,色不可見故;聲、香、味、觸、法亦如是。舍利弗!菩薩摩訶薩如是習應,[7]名與般若波羅蜜相應。」

[*]【論】

問曰:

何以但說五眾、十二入,不說十八界、十二因緣?

答曰:

應當說!或時誦者忘失。何以知之?佛所說五眾、十二入、十八界、十二因緣,事、垢、淨。五眾、十八界、十二入、十二因緣名為事;不定[8]是垢、不定是淨;是中或有結使生,或有善[9]法生;如田定能生物,隨種皆生。眾、界、入、十二因緣,是為事;六波羅蜜乃至一切種智,是為淨種。所以不說垢者,是菩薩結使已薄,不以自惱,是故不說。又菩薩智慧深入,解諸法空,無諸煩惱,但集諸功德。以是故,應說十八界、十二因緣。

[10]如色等事中不應有薩婆若合。所以者何?是薩婆若,三世中不可得故;色等事中亦不可得,是皆世間因緣和合,無有定性。

[*]【經】

「復次,舍利弗!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檀波羅蜜不與薩婆若合,檀波羅蜜不可見故;乃至般若波羅蜜亦如是。四念處不與薩婆若合,四念處不可見故;乃至八聖道分亦如是。」

[*]【論】

問曰:

五眾等是世間法,可不與薩婆若合,六波羅蜜云何不與合?

答曰:

六波羅蜜有二種:一者、世間,二者、出世間。為世間檀波羅蜜故,說不與合;出世間[11]檀波羅蜜,應與合。

復次,菩薩行六波羅蜜,漏結未盡,不得與佛薩婆若合。

復次,佛說六波羅蜜空,尚不可見,何況與薩婆若合!

三十七品亦如是。

問曰:

是六波羅蜜,雜有道、俗故;三十七品趣涅槃道,云何不合?

答曰:

三十七品是二乘法,但為涅槃;菩薩為佛道,是故不合。

問曰:

〈摩訶衍品〉中有三十七品,亦是菩薩道,云何不與薩婆若合?

答曰:

有菩薩以著心故,行三十七品,多迴向涅槃,[12]是故佛說不合。

[*]【經】

「[13]佛十力,乃至十八不共法不與薩婆若合,佛十力乃至十八不共法不可見故。舍利弗!菩薩摩訶薩如是習[14]應,是名與般若波羅蜜相應。」

[*]【論】

釋曰:

是十力乃至十八[15]不共法,雖是妙法,為薩婆若故行;以菩薩漏結未盡,故不應與薩婆若合。

復次,佛十力等法有三種:一者、菩薩所行,雖未得佛道,漸漸修習;二者、佛所得,而菩薩憶想分別求之;三者、佛心所得。上二種不應[16]與合;下一種雖可合,而菩薩未得,是故不合。

復次,空故不可見,不可見故不合。是以皆言「不可見故」。

[*]【經】

「復次,舍利弗!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佛不與薩婆若合,薩婆若不與佛合;菩提不與薩婆若合,薩婆若不與菩提[17]合。」

[*]【論】

問曰:

菩薩及菩薩法可不與薩婆若合,云何佛及菩提復不與合?

答曰:

佛是人,薩婆若是法;人是假名,法是因緣。眾生乃至知者、見者無故,佛亦無——眾生中尊上第一,是名為佛,是故不合。

復次,得薩婆若故名為佛。若佛得薩婆若,先以是佛,不須薩婆若;若非佛得薩婆若者,何以言「佛得薩婆若」?以是故,和合因緣生,不得言先後。

復次,離佛無薩婆若,離薩婆若無佛;得薩婆若故名佛,佛所有故名薩婆若。

問曰:

佛是人故可不與合,菩提是無上道,云何不合?

答曰:

菩提名為佛智慧,薩婆若[18]名為佛一切智慧;十[19]力智為菩提,第十一如實智名為薩婆若——二智不得一心中生。

復次,是十力等諸佛法及佛菩提,皆是菩薩憶想分別非實,唯佛所得薩婆若是實。今此菩提,是菩薩菩提,是心中虛妄未實,云何與薩婆若合?

復次,此經中,佛自說不合因緣:

[1]【經】

「何以故?佛即是薩婆若,薩婆若即是佛;菩提即是薩婆若,薩婆若即是菩提。舍利弗!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如是習[*]應,是名與般若波羅蜜相應。

「[2]復次,舍利弗!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不習色有、不習色無,受、想、行、識亦如是;不習色有常、不習色無常,受、想、行、識亦如是;不習色苦、不習色樂,受、想、行、識亦如是;不習色我、不習色非我,受、想、行、識亦如是;不習色寂滅、不習色[3]非寂滅,受、想、行、識亦如是;不習色空、不習色非空,受、想、行、識亦如是;不習色有相、不習色無相,受、想、行、識亦如是;不習色有作、不習色無作,受、想、行、識亦如是。是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時,不作是念:『我行般若波羅蜜、不行般若波羅蜜、非行非不行般若波羅蜜。』舍利弗!菩薩摩訶薩如是習[*]應,是名與般若波羅蜜相應。」

[*]【論】

釋曰:

若菩薩觀五眾非有、非無,於是亦不著;爾時,與般若波羅蜜相應。所以者何?一切世間著二見:若有,若無。順生死流者多著有,逆生死流者多著無;我見多者著有,[4]邪見多者著無。

復次,四見多者著有,[*]邪見多者著無。[5]二毒多者著有,無明多者著無。不知五眾因緣集生[6]著有,不知集者著無。近惡知識及[*]邪見外書故,墮斷滅、無罪福中,無見者著無;餘者著有。或有眾生謂一切皆空,心著是空;著是空故,名為「無見」。或有眾生謂一切六根所知法皆有,是為「有見」。愛多者著有見,見多者著無見。

如是等眾生著有見、無見。

是二種見,虛妄非實,破中道。譬如人行狹道,一邊深水,一邊大火,二邊俱死;著有、著無,二事俱失。所以者何?若諸法[7]定實有,則無因緣;若從因緣和合生,是法無自性,若無自性即是空!若無法是實,則無罪[8]福、無縛無解,亦無諸法種種之異。

復次,有見者與無見者相違,相違故有是非,是非故共諍,有諍故起諸結[9]使,結使故生業,生業故開惡道門;實相中無有相違、是非、鬪諍!

復次,著有者,事若無常,則生憂惱;若著無者,作諸罪業,死墮地獄受苦。

[10]不著有[11]無者,無有如是等種種過失;應捨是,則得實。

復次,是五眾若常、若無常,是事不然!所以者何?若五眾常,則無生無滅,無生無滅故則無罪福,無罪福故則無善惡果報,世間如涅槃不壞相。如是妄語,誰當信者!現見死亡啼哭,是則眾生無常;如草木彫落、華果磨滅,是[12]則外物無常;大劫盡時,一切都滅,是為大無常。如是等種種因緣,[13]如是五眾常不可得。

復次,無常破常,不應以無常為是。所以[14]者何?若諸法無常相,念念皆滅,則六情不能取六塵。所以者何?內心、外塵俱無住故,不應得緣、不應得知,亦無修習因緣果報!因緣多故,果報亦多,此事不應得。

又以有常見與無常見共諍。

如是等種種因緣,五眾無常則不可得。

苦樂、我非我、若空若實、有相無相、有作無作,此義如先處處說。

「五眾寂滅」者,因緣生故無性,無性故寂滅,寂滅故如涅槃。

三毒熾然故不寂滅,無常[15]火然故不寂滅,不著三毒實相故不寂滅,三毒各各分別相故不寂滅。此義先未說,故今是中說。

若菩薩摩訶薩能如是離二邊、行中道,「行般若波羅蜜」亦不著。所以者何?菩薩不可得,般若波羅蜜亦不可得故。

「不行般若波羅蜜」亦不著。所以者何?餘諸凡[16]夫不能如菩薩觀諸法實相,云何當[17]言「我不行般若波羅蜜」?

「行、不行」亦不著,二俱過故。

是[18]名與般若波羅蜜相應[19]相。

[*]【經】

「復次,舍利弗!菩薩摩訶薩不為般若波羅蜜故行般若波羅蜜,不為檀波羅蜜、尸羅波羅蜜、羼提波羅蜜、毘梨耶波羅蜜、禪波羅蜜故行般若波羅蜜。不為阿鞞跋致地故行般若波羅蜜,不為成就眾生故行般若波羅[20]蜜,不為淨佛[21]世界故行般若波羅蜜。不為佛十力、四無所畏、四無礙智、十八不共法故行般若波羅蜜。不為內空故行般若波羅蜜,不為外空、內外空、空空、大空、第一義空、有為空、無為空、畢竟空、無始空、散空、性空、諸法空、自相空、不可得空、無法空、有法空、無法有法空故行般若波羅蜜。不為如、法性、實際故行般若波羅蜜。何以故?是菩薩[22]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時,不壞諸法相故。如是習[*]應,是名與般若波羅蜜相應。」

[*]【論】

問曰:

六波羅蜜乃至如、法性、實際,此是佛法。菩薩若不為是[23]佛法故行般若波羅蜜,更有何法可為行般若波羅蜜?

答曰:

如佛此中自說:「諸法無有破壞者,不壞諸法相故;亦不分別是檀、是慳,乃至是三界、是實際。」

復[1]次,有菩薩於此善法,深心繫著,以繫著故能生罪;為是人故,說:「是六波羅蜜乃至實際皆空,無有自性,如夢如幻,汝莫生著!真菩薩不為是故行。」有菩薩心無所著,行六波羅蜜乃至實際;為是人故,說為是事故行般若波羅蜜。如後品中說:「為具足六波羅蜜,乃至為教化眾生、淨佛[*]世界故,行般若波羅蜜。」

[*]【經】

「復次,舍利弗!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不為如意神通故行般若波羅蜜,不為天耳故、不為他心智故、不為宿命智故、不為天眼故、不為漏盡神通故行般若波羅蜜。何以[2]故?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尚不見般若波羅蜜,何況見菩薩神通!舍利弗!菩薩摩訶薩如是行,是名與般若波羅蜜相應。」

[*]【論】

問曰:

先說「禪波羅蜜」中[3]已具說五神通,今何以復重說?

答曰:

彼中總相說,不[4]列名字;此中別相說。

復次,功德果報,所謂五神通;菩薩得是五神通,廣能利益眾生。

復次,雖有慈悲、般若波羅蜜,無五神通者,如鳥無兩翼,不能高翔;如健人無諸器[5]杖而入敵陣;如樹無華果,無所饒益;如枯渠無水,無所潤及;以是故重說五神通,及餘無量佛法中別說,無[6]咎。

問曰:

若爾者,佛何以言「莫為五神通故行般若波羅蜜」?

答曰:

多有無方便菩薩,得五神通,輕餘菩薩,心生憍高,為是故說。所以者何?菩薩於般若波羅蜜諸佛之母尚不著,何況五神通!

[*]【經】

「復次,舍利弗!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不作是念:『我以如意神通,飛到東方,供養恭敬如恒河沙等諸佛;南西北方、四維、上下亦如是。』

「復次,舍利弗!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不作是念:『我以天耳,聞十方諸佛所說法。』不作是念:『我以他心智,當知十方眾生心所念。』不作是念:『我以宿命通,知十方眾生宿命所作。』不作是念:『我以天眼,見十方眾生死此生彼。』舍利弗!菩薩摩訶薩如是行,[7]是[8]名與般若波羅蜜相應,亦能度無量阿僧祇眾生。」

[*]【論】

釋曰:

先雖說五神通名,今此中說其功用。

問曰:

菩薩何以故不作是念——「我以如意神通,飛到十方供養恭敬如恒河沙等諸佛」?

答曰:

已拔我見根本故,已摧破憍慢山故,善修三解脫門、[9]三三昧故。佛身雖妙,亦入三解脫門;如熱金丸,雖見色妙,不可手觸。

又諸法如幻如化,無來無去,無近無遠,無有定相。如幻化人誰去誰來?不取神通、國土、此彼、近遠相,故無咎!

若能在佛前住於禪定,變為無量身,至十方供養諸佛,無所分別,已斷法愛故。

餘通亦如是。

菩薩得是五神通,為供養諸佛故,變無量身,顯大神力,於十方[*]世界三惡趣中,度無量眾生,如〈往生品〉中說。

[*]【經】

「舍利弗!菩薩摩訶薩能如是行般若波羅蜜,惡魔不能得其便;世間眾事,所欲隨意;十方各如恒河沙等諸佛,皆悉擁護是菩薩,令不墮聲聞、辟支佛地;四天王天乃至阿迦[10]尼吒天,皆亦擁護是菩薩,不令有礙;是菩薩所有重罪,現世輕受。何以故?是菩薩摩訶薩用普慈加眾生故。舍利弗![11]是菩薩摩訶薩如是行,是名與般若波羅蜜相應。」

[*]【論】

釋曰:

今讚是菩薩,如上行般若波羅蜜得大功德,是名菩薩智慧功力果報,得此五利。

問曰:

魔是欲界主,菩薩是人,肉眼不得自在,云何不能得其便?

答曰:

如此中佛自說:「諸佛、諸大天擁護故。」

復次,是菩薩行畢竟不可得自相空故,於一切法中皆不著;不著故無違錯;無違錯故,魔不能得其便。譬如人身[12]不瘡,雖臥毒屑中,毒亦不入;若有小瘡則死[13]無疑。

又是菩薩於諸佛中心不著、於諸魔中心不瞋,是故魔不得便。

復次,菩薩深入忍波羅蜜、慈三昧故,一切[14]外惡不能中傷,所謂水火、刀兵等。

世間眾事者,資生所須,所謂治生諧[15]偶,種[16]蒔果樹,[17]曠路作井,安立客舍,如法理事,皆得如意。若欲造立塔寺作大福德,若作大施,若欲說法教度眾生,皆得如意。

如是等世間眾事,若大、若小,皆得如法隨意。所以者何?是菩薩世世集無量福德、智慧因緣故。

復次,是菩薩行般若波羅蜜,於一切法中心不著,心不著故結使薄,結使薄故能生深厚善根,深厚善根生故所願如意。

復次,是菩薩行般若波羅蜜故,諸大天皆敬念是菩薩,讚歎稱揚其名;諸龍鬼等聞諸天稱說,亦來助成其事,是故世間眾事皆得如意。

復次,[18]是菩薩為諸佛所念、威德所加,皆得如意。

問曰:

十方諸佛心等,何以偏念是菩薩?

答曰:

是菩薩智慧功德大故,諸佛心雖平等,法應念是菩薩,以勸進餘人。

又是菩薩得佛智慧氣分故,[1]別知善惡,賞念好人,無過於佛,是故佛念。

復次,佛念不欲[2]令墮聲聞、辟支佛故。所以者何?入空、無相、無作,以佛念故而不墮落;譬如魚子,母念[3]故得生,不念則壞。

「諸大天擁護」者,不欲令失其所行,諸天效佛念故。

[4]又諸天以菩薩行般若波羅蜜,都無所著,不樂世樂,但欲教化眾生故,住於世間,知其尊貴故念。

「所有重罪」者,先世重罪,應入地獄,以行般若波羅蜜故,現世輕受;譬如重[5]囚應死,有勢力者護,則受鞭杖而已。又如王子雖作重罪,以輕罰除之,以是王種中生故;菩薩亦如是,能行[*]是般若波羅蜜得實智慧故,即入佛種中生;佛種中生故,雖有重罪,云何重受?

復次,譬如鐵器[6]中空故,在水能浮,中實則沒。菩薩亦如是,行般若波羅蜜智慧心虛故,不沒重罪;凡人無智慧故,沈沒重罪。

復次,佛此中自說因緣:所以得五功德者,用普慈加眾生故。

問曰:

先言「行般若波羅蜜故,具五功德」,今何以言「用普慈加眾生故」?

答曰:

能生無量福,無過於慈;是慈因般若波羅蜜生,得無量利益。

復次,惡魔不得便、諸佛所念、重罪今世輕受,是般若波羅蜜力;世間眾事所欲隨意、諸天擁護,是大慈力。

復次,有二種緣:一者、眾生,二者、法。是菩薩若緣眾生則是慈心,若緣法則是行般若波羅蜜。

是慈從般若波羅蜜生,隨順般若波羅蜜教,是故說慈無咎。

[*]【經】

「復次,舍利弗!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時,疾得諸陀羅尼門、諸三昧門。[7]在所生處常值諸佛,乃至[8]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9]初不離見佛。舍利弗!菩薩摩訶薩如是習[*]應,是名與般若波羅蜜相應。」

[*]【論】

釋曰:

「陀羅尼、三昧門」,如先說。

「疾得」者,福德因緣故心柔[10]軟;行深般若波羅蜜故,智慧心利;以是故疾得。如上說五功德故疾得。

「所生處常值諸佛」者,[11]是菩薩除諸佛母般若波羅蜜,其餘一切眾事皆不愛著;[12]是以在所生處,常值諸佛。如人常喜鬪諍,生還活地獄,復執刀[13]杖共相加害。婬欲多故,常受胞胎,又作婬鳥。瞋恚多故,還生毒獸、蛇虺之屬。愚癡多者,如燈蛾赴火、地中隱蟲等。

是諸菩薩愛敬於佛及實相般若波羅蜜、及修念佛三昧業故,所生處常值諸佛。

復次,如先「菩薩願見諸佛」中說。

「終不離見佛」者。

又人雖一世見佛,更不復值。如毘婆尸佛時,王師婆羅門,雖[*]得見佛及僧,而惡口毀呰,言:「此人等[14]如畜生,不別好人,見我不起。」以是罪故,[15]經九十一劫墮畜生中。

復次,深念佛故,終不離佛;世世善修念佛三昧故;不失菩薩心故;[16]作不離佛願;願生在佛世故;種[17]值佛業[18]緣常相續不斷故,乃至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終不離見佛。

問曰:

此[19]是果報事,云何說「與般若波羅蜜相應」?

答曰:

般若波羅蜜相應故值佛,或時果中說因故。

相應有二種:一者、心相應;二者、應菩薩行,所謂生好處,值遇諸佛,常聞法,正憶念——是名相應。

[*]【經】

「復次,舍利弗!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時,不作是念:『有法與法若合若不合、若等若不等。』何以故?是菩薩摩訶薩,不見[*]是法與餘法若合若不合、若等若不等。舍利弗!菩薩摩訶薩如是習[*]應,[20]是[*]名與般若波羅蜜相應。」

[*]【論】

釋曰:

一切法,無有法與法共合者。何以故?諸法無少分合故。譬如二指有四方,其一方合,三方不合;不合多故,何以不名為不合?

問曰:

以有合處故名為合,云何言「不合」?

答曰:

合處不為指,是指分;但是指分,更無指法。以二指相近故,假名為合,更無合法。

復次,色、香、味、觸,總名為指;但觸有合力,餘三無合。以是故,不得言指合。

復次,如異類同處,不名為合,相各異故;諸法亦爾,地相地中、水相水中、火相火中,如是性異,不名為合。

以是故言「無有法與法合,[21]若合、若不合」。

「等」者,一切法一相故名「等」。以皆是有相,皆是無常相,皆是苦相,皆是空無我相,皆是不生不滅相,事無異故名為「等」。

「不等」者,各各別相故。如色相、無色相,堅相、濕相,如是等各異不同,是名「不等」。

菩薩不見等與不等。何以故?一切法無故,自性空故無法,無法故不可見,不可見故無等、不等。

等與合,是習相應;不合、不等,是不相應。

問曰:

何以不說相應竟,然後讚歎?

答曰:

聽者厭懈,是故佛讚歎果報功德,聞者心得悅樂故。

[*]【經】

「復次,舍利弗!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不作是念:『我當疾得法性,若不得。』何以故?法性非得相故。舍利弗!菩薩摩訶薩如是習[*]應,[1]是名與般若波羅蜜相應。」

[*]【論】

釋曰:

「法性」者,諸法實相。除心中無明諸結使,以清淨實觀,得諸法本性,名為「法性」。「性」名真實,以眾生邪觀故縛,正觀故解。

菩薩不作是念:「我疾得法性。」何以故?法性無相,無有遠近。亦不言:「我久久當得。」何以故?法性無遲無久。

「法性」義,如如、法性、實際義中說。

[*]【經】

「復次,舍利弗!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時,不見有法出法性者。如是習[*]應,是名與般若波羅蜜相應。」

[*]【論】

釋曰:

無明等諸煩惱入一切法中故,失諸法自性;自性失故,皆邪曲不正。聖人除却無明等,諸法實性還得明顯;譬如陰[2]雲覆虛空清淨性,除陰雲則虛空清淨性現。

若有法無明不入者,是則出於法性;但是事不然!無有法出無明者,是故菩薩不見是法出法性者;譬如眾流皆歸於海,如粟散小王皆屬轉輪聖王,如眾小明皆屬於日。

[*]【經】

「復次,舍利弗!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時,不作是念:『法性分別諸法。』如是習[*]應,是名與般若波羅蜜相應。」

[*]【論】

問曰:

何以故不作是念:「法性分別諸法」?

答曰:

為著法性、貴於法性,以是因緣生諸結使,是故不作是念。

問曰:

若法性空,一相無相,云何分別諸法?

答曰:

得是法性,滅無明等諸煩惱破諸法實相者,然後心清淨,智慧明了,知諸法[3]實;隨法性者為善,不隨法性者為不善。

如婆蹉梵志問佛世尊:「天地間有善惡、好醜不?」

佛言:「有。」

婆蹉言:「我久歸命佛,願為我善說!」

佛言:「有三種惡、三種善;十種惡、十種善,所謂貪欲是惡,除貪是善;瞋恚、愚癡是惡,除恚癡是善。殺生是惡,除殺生是善;乃至邪見是惡,除邪見是善。能如實分別善惡,是我弟子,入於法性,名為得道。」

[*]【經】

「復次,舍利弗!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時,不作是念:『是法能得法性,若不得。』何以故?是菩薩不見用是法能得法性,若不得。舍利弗!菩薩摩訶薩如是習[*]應,是名與般若波羅蜜相應。」

[*]【論】

釋曰:

云何「得法性」?行八聖道分,得諸法實相,所謂涅槃,是名「得法性」。

復次,「性」名諸法實相,「法」名般若波羅蜜。菩薩不作是念:「行般若波羅蜜得是諸法性。」何以故?般若波羅蜜及諸法性,是二法無有異,皆畢竟空故,云何以般若波羅蜜得達法性?

[*]【經】

「復次,舍利弗!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時,法性不與空合,空不與法性合。如是習[*]應,是名與般若波羅蜜相應。」

[*]【論】

釋曰:

菩薩不觀法性是空,不觀空是法性。行空得法性,緣法性得空,以是故無異。所以者何?是二畢竟空故。

[*]【經】

「復次,舍利弗!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時,眼界不與空合,空不與眼界合;色界不與空合,空不與色界合;眼識界不與空合,空不與眼識界合;乃至意界不與空合,空不與意界合;法界不與空合,空不與法界合;意識界不與空合,空不與意識界合。是故,舍利弗!是空相應,名為第一相應。」

[*]【論】

釋曰:

「眼界不與空合、空不與眼界合」者,眼是有,空是無,空、有云何合?

復次,菩薩種種因緣分別:散滅是眼,眼則空;空無眼名,因本故有眼空。空[4]亦無分別:是眼空,是非眼空。是則眼不與空合。

又空不從眼因緣生。何以故?是二法本自空故。

乃至意識界亦如是。

問曰:

此中何以不說五眾等諸法,但說十八界?

答曰:

應說!或時誦寫者忘失。

復有人言:若說十八界,則攝一切法。有眾生於心色中錯,心法中不錯,應聞十八界得度,是故但說十八界。

問曰:

何以名為[5]第一[6]相應?

答曰:

空是十方諸佛深奧之藏,唯一涅槃門,更無餘門能破諸邪見戲論;是相應不可壞、不可破,是故名為第一。

[7]復次,佛自說第一因緣,所謂:

[8]【經】

「舍利弗!空行菩薩摩訶薩不墮聲聞、辟支佛地,能淨[9]佛土,成就眾生,疾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舍利弗!諸相應中,般若波羅蜜相應為最第一,最尊、最勝、[10]最妙,為無有上!何以故?是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相應,所謂空、無相、無作,當知是菩薩如受記無異,若近受記。舍利弗!菩薩摩訶薩如是相應者,能為無量阿僧祇眾生作益厚。是菩薩摩訶薩亦不作是念:『我與般若波羅蜜相應,諸佛當授我記,我當近受記,我當淨[*]佛土,我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當轉法輪。』何以故?是菩薩摩訶薩不見[1]有法出法性,亦不見[2]有法行般若波羅蜜,亦不見[3]有法諸佛授記,亦不見[4]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何以故?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時,不生我相、眾生相,乃至知者、見者相。何以故?眾生畢竟不生不滅故,眾生無有生無有滅;若[5]法無有生[6]相滅相,云何[7]是法當行般若波羅蜜?如是,舍利弗!菩薩摩訶薩不見眾生故,為行般若波羅蜜;眾生不受故、眾生[8]空故、眾生不可得故、眾生離故,為行般若波羅蜜。舍利弗!菩薩摩訶薩於諸相應中為最第一相應,所謂空相應,是空相應勝餘相應。菩薩摩訶薩如是習空,能生大慈大悲。菩薩摩訶薩習是相應,不生慳心,不生犯戒心,不生瞋心,不生懈怠心,不生亂心,不生無智心。」

[*]【論】

釋曰:

「不墮聲聞、[9]辟支佛地」者,空相應有二種:一者、[10]但空,二者、不可得空。但行空,墮聲聞、[*]辟支佛地;行不可得空,空亦不可得,則無處可墮。

復有二種空:一者、無方便空,墮二地;二者、有方便空,則無所墮,直至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復次,本有深悲心,入空則不墮;無大悲心則墮。

如是等因緣,不墮二地。

「能淨佛[11]世界、成就眾生」者,菩薩住是空相應中,無所復礙;教化眾生,令行十善道及諸善法。以眾生行善法因緣故,[*]佛土清淨;以不殺生故,壽命長;以不劫不盜故,[12]佛土豐樂,應念[13]即至。如是等眾生行善法,則[*]佛土莊嚴。

問曰:

教化眾生則[*]佛土淨,何以別說?

答曰:

眾生雖行善,要須菩薩行願、迴向方便力因緣故,[*]佛土清淨;如牛力挽車,要須御者,乃得到所至處,以是故別說。

「疾得」者,行是空相應,無有障礙,則能疾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問曰:

先說「空相應」,今說「般若波羅蜜相應」,後說「無相、無作相應」,有何差別?

答曰:

有二種空:一者、般若空,二者、非般若空。先言「空相應」,聽者疑謂「一切空」,故說是「般若波羅蜜空」。

[14]復有人疑:「但言空第一,無相、無作非第一耶?」是故說:「空、無相、無作相應,[15]亦是第一。」何以故?空則是無相,若無相則是無作,如是[16]為一,名字為別。

最上故言「尊」;破有故言「勝」;得是相應不復樂餘,是為「最妙」。如一切眾生中,佛為無上;一切法中,涅槃無上;一切有為法中,善法習相應為「無上」。

餘義如〈讚般若品〉中說。

問曰:

若能行如是空相應,便應受記,云何言「如受記無異,若近受記」?

答曰:

是菩薩新行道,[17]肉身,未得無生法忍,未得般舟三昧,但以智慧力故,能如是分別深入空;佛讚其入空功德,故言「如受[18]記無異」。

有三種菩薩:得受記者,如受記者,近受記者。得受記者,如〈阿毘跋致品〉中說;[19]三種,如此中說。

問曰:

如此說相應,第一無上,云何不與受記?

答曰:

餘功德、方便、禪定等未集,但有智慧,是故未與受記。

復次,是菩薩雖復利根智慧,餘功德未熟故,聞現[20]前受記,或生憍慢,是故未與受記;所以讚歎者,欲以勸進其心。

利根者行是空相應,如受記無異;鈍根者行是空相應,若近受記。

令眾生常安隱、得涅槃,是名「利益」。復有二種利益:一者、離苦,二者、與樂。復有二種:滅眾生身苦、心苦。復有三種:天樂、人樂、涅槃樂。復有三種:離三界,入三乘。如是菩薩摩訶薩無量阿僧祇[21]利益眾生。

「眾生」義如先說。

世人有大功勳,則生憍心,求其報賞;以求報故,則為不淨。菩薩則不然,雖與般若波羅蜜相應,利益無量眾生,無我心、無憍慢,故不求功報;如地雖利物功重,不求其報。以是故說是菩薩不作是念:「我與般若相應,諸佛當[22]受我記,若近受記;我當淨[23]佛土,得無上道,轉法輪。」

「[24]轉法輪」義,如先說。

問曰:

何等法出法性?

答曰:

此中佛說,所謂行般若波羅蜜者。行般若波羅蜜者即是菩薩;「知者、見者」,即是眾生。法性中,眾生變為法性;以是故菩薩自不生高心,不從眾生求恩分,不見諸佛與受記。如菩薩空,佛亦如是;如行者空,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亦空。

何以故?佛自說:「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不生眾生相,乃至知者、見者相。」菩薩行般若波羅蜜,尚不生法相,何況眾生相!

何以故?佛自說因緣:「是眾生畢竟不生,不生故不滅。」若法不生不滅,即是法性相,法性即是般若波羅蜜,云何般若波羅蜜行般若波羅蜜?

菩薩「不受眾生」者,不受神,但有虛妄計我。「眾生空」者,眾生法無所有故。「眾生不可得」者,以實智求索不可得故。「眾生離」者,一切法自相離故。一切離自相者,如火離熱相等,如「相空」中廣說。

「第一相應,勝餘相應」,如上說。

菩薩行是眾生空、法空,深入空相應,憶本願度眾生;見眾生狂惑顛倒,於空事中種種生著,即生大悲心:「我雖知是事,餘者不知。」以教化故,生大慈大悲。

亦能常不生破六波羅蜜法。所以者何?初發心菩薩行六波羅蜜,以六惡雜行故,六波羅蜜不增長;不增長[2]故不疾得道。今知諸法相,拔是六惡法根本。所以者何?菩薩知布施為善,慳心不善,能墮餓鬼貧窮中。知慳貪如是,自惜其身、著世間樂故,還生慳心。是菩薩輕物能施,重物不能;外物能,內物不能。以著我、著受者,以取相著財物,以是故破檀波羅蜜,雖有所施而不清淨。是菩薩行空相應故,不見我,亦不見世間樂,云何生著而破檀波羅蜜!

問曰:

若不見我、不見世間樂故不破,亦應不見檀,云何行布施?

答曰:

是菩薩雖不見布施,以清淨空心布施,作是念:「是布施空無所有,眾生須故施與。」如小兒以土為金銀,長者則不見是金銀,便隨意與,竟無所與。

餘五法亦如是。

以是故,雖同空,破慳而不破檀。舍利弗!菩薩摩訶薩住是空相應中,能常不生是六惡心。

大智度論卷第三十七
↑回到頂端↑
#2229441 - 2024-02-07 20:15:58 大智度論卷第三十八 [Re: yichinyichin]
yichinyichin 離線
飛龍在天
註冊: 2023-12-15
文章數: 468
大智度論釋往生品第四之上(卷三十八)

聖者龍樹造

後秦龜茲國三藏鳩摩羅什譯

【經】

舍利弗白佛言:「世尊!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能如是習相應者,從何處終,來生此間?從此間終,當生何處?」

佛告舍利弗:「是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能如是習相應者,或從他方佛國來生此間,或從兜率天上來生此間,或從人道中來生此間。

「舍利弗!從他方佛國來者,疾與般若波羅蜜相應;與般若波羅蜜相應故,捨身來生此間,諸深[10]法[11]要[12]皆現在前,後還與般若波羅蜜相應,在所生處常值諸佛。

「舍利弗!有一生補處菩薩,兜率天上終,來生是間;是菩薩不失六波羅蜜,隨所生處,一切陀羅尼門、諸三昧門疾現在前。

「舍利弗!有菩薩人中命終、還生人中者,除阿毘跋致,是菩薩根鈍,不能疾與般若波羅蜜相應,諸陀羅尼門、三昧門不能疾現在前。」

【論】

問曰:

是般若波羅蜜中,眾生畢竟不可得;如上品說:「舍利弗![14]如一切眾生不可得,壽者、命者乃至知者、見者等眾生諸異名字,皆空無實。」此[15]中何以問「從何所來,去至何所[16]上」?眾生異名即是菩薩,眾生無故,菩薩亦無。又此經中說:「菩薩但有名字,無有實法。」今舍利弗何以作此問?

答曰:

佛法中有二諦:一者、世諦,二者、第一義諦。為世諦故,說有眾生;為第一義諦故,說眾生無所有。

復有二種:有知名字相,有不知名字相;譬如軍立密號,有知者,有不知者。

復有二種:有初習行,有久習行;有著者,有不著者;有知他意[17]者,[18]有不知他意者(雖有言辭,知其寄言以宣[19]理)。

為不知名字相、初習行、[20]著、不知他意者,故說「無眾生」。

為知名字相、久習行、不著、知他意者,故說言「有眾生」。

舍利弗以天眼明,見六道眾生生死善惡,於此無疑;但不知從他方無量阿僧祇[21]世界諸菩薩來者,故問。有諸大菩薩從此間終,生他方無量阿僧祇佛國,舍利弗天眼所不見,故問。

復次,有聲聞人見菩薩行六波羅蜜,久住生死中,漏未盡故,集種種智慧、內外經書,而不證實際,未[22]免生老病死,愍而輕之言:「此等命終,以三毒未盡故,當墮何處?如佛說:『諸凡夫人,常開三惡道門;於三善道為客,於三惡處為家。三毒力強,過去世無量劫罪業積集,而不取涅槃,將受眾苦,甚可[A1]愍之!』」如是等小乘人,輕愍是菩薩。

舍利弗於一切聲聞中為第一大法將,知有是事,欲令眾生起敬心於菩薩,故問。

佛以三事答:一、從他方佛國來生,二、從兜率天上來,三、從人道中來。

問曰:

如從他方佛國來者,以遠故,舍利弗不知;兜率天上、人道中來者,何以不知?

答曰:

舍利弗不知他方佛國來者故問;佛為如所應分別,答有三處來。

問曰:

世間有六道,何以故於天中[23]別說兜率天來,人道中不分別處所,他方佛國來者亦不分別天道、人道?

答曰:

六趣中,三是惡道;惡道中來,受苦因緣,心鈍故,不任得道,是故不說。

問曰:

三惡道中來,亦有得道者。如舍利弗大弟子牛足比丘,五百世牛中生,末後得人身,足猶似牛,而得阿羅漢道。復有摩偷婆尸他比丘,五百世生獼猴中,末後得人身,得三明、六神通阿羅漢,猶好跳[1]躑,以有餘習故。如是等皆得道,何以言不任?

答曰:

雖有得者,少不足言。又此人先世深種涅槃善根,小有謬錯,故墮惡道中;償罪既畢,涅槃善根熟故,得成道果。

此中不說聲聞道,但為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前身、後身次第。譬如從垢心起,不得次第入無漏,中間必有善有漏心,以無漏心貴故,言:「於三惡道出,不[2]任次第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天、人、阿修羅則不然。

下三天結使利而深,上二天結使深而不利,兜率天結使不深不利。所以者何?常有菩薩說法故,是故不說餘處;或有,少故不說。

色界[3]諸天,得道者不復來下;未得道者,樂著禪味故不下,以著味故,智慧亦鈍,是故不說。

阿修羅同下二天,故不說。

他方佛國來者,從諸佛前來生是間,諸根猛利。所以者何?除無量阿僧祇劫罪故;又遇諸佛隨心教導故,如刀得好石則利;又常聞、誦、正憶念般若波羅蜜故利。如是等因緣,則菩薩心利。

人中來者,此間佛弟子聽般若波羅蜜,集諸功德,捨身還生是間,[4]或於異國土。雖無有佛,值遇佛法,聽、受、書寫、正憶念,隨力[5]多少,修福德、智慧。是人諸根雖鈍,堪受般若波羅蜜;以不見現在佛故心鈍。

他方佛國來者利根故,修行般若波羅蜜疾得相應;以相應故,常值諸佛。值佛因緣,如先說。

問曰:

兜率天上,何以但說一生補處,不說二生、三生?

答曰:

人身罪結煩惱處所,唯大菩薩處之則無染累。如鵝入水,[6]水不令濕;如是菩薩,一切世間法所不能著。所以者何?佛自說因緣:「不失六波羅蜜,諸陀羅尼門、諸三昧門疾現在前。」是菩薩於是[*]世界應利益眾生,其餘菩薩分布十方;譬如大智慧人已在一處,其餘大智則至[7]異處,是故不說。

復次,有人言:但說大者,不限於小。

復次,餘天中來[8]生者,餘處當廣說。

人中死人中生者,不如上二處。何以故?以人身地大多故,身重心鈍,以心、心數法隨身強弱故;又諸業結使因緣生故。

彼二處來者,是法身菩薩,變身無量以度眾生,故來生是間。人道中者,皆是肉身。

問曰:

阿毘跋致菩薩不以結業受身,何以[9]故人道中說?

答曰:

來生此間,得阿毘跋致,未捨肉身故。以鈍根故,諸陀羅尼、三昧門不疾現在前;不疾現在前故,不疾與般若相應。

[*]【經】

「舍利弗!汝所問『菩薩摩訶薩與般若波羅蜜相應,從此間終當生何處』者,舍利弗!此菩薩摩訶薩,從一佛國至一佛國,常值諸佛,終不離佛。

「舍利弗!有菩薩摩訶薩不以方便入初禪乃至第四禪,亦行六波羅蜜;是菩薩摩訶薩得禪故,生長壽天,隨彼壽終來生是間,得人身,值諸佛,是菩薩諸根不[10]利。

「舍利弗!有菩薩摩訶薩入初禪乃至第四禪,亦行般若波羅蜜;不以方便故,捨諸禪,生欲界,是菩薩諸根亦鈍。

「舍利弗!有菩薩摩訶薩入初禪乃至第四禪,入慈心乃至捨,入虛空處乃至非有想非無想處,修四念處乃至八聖道分,行十力乃至大慈大悲;是菩薩用方便力,不隨禪生,不隨無量心生,不隨四無色定生;在所有佛處於中生,常不離般若波羅蜜行。如是菩薩,賢劫中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論】

問曰:

舍利弗[11]今問前世、後世,佛何以故前世中三種答,後世中廣分別?

答曰:

人以肉眼不見過去、未來故而生邪疑;雖疑二處,而未來世當受,故廣分別。譬如已滅之火,不復求救,但多方便防未來火;又如治病,[12]已滅之病不復加治,但[13]治將生之病。

復次,佛無量辯才自恣,舍利弗所問雖少,佛廣為其說。如問「與般若波羅蜜相應」一事,而佛種種分別。如貧者從大富好施者乞,所乞雖少,所與甚多。佛亦如是,有無量無漏佛法具足之富,以大慈悲好行施惠;因舍利弗少問故,佛為大眾廣分別說。

復次,是般若波羅蜜中,種種因緣譬喻,多說空法。有新發意者,取空相,著是空法,於生死業因緣中生疑:「若一切法畢竟空,無來無去,無出無入相,云何死而有生?現在眼見法尚不應有,何況死後餘處生不可見而有!」如是等種種邪疑顛倒心。為斷是故,佛種種因緣廣說有死有生。

問曰:

無有死生因緣。何以故?人死歸滅,滅有三種:一者、火燒為灰,二者、虫食為糞,三者、終歸於土。今但見其滅,不見更有出者受於後身!以不見故,則知為無!

答曰:

若汝謂「身滅便無」者,云何有眾生先世所習憂喜怖畏等?如小兒生時,或啼或笑,先習憂喜故,今無人教而憂喜續生。又如犢子生知趣乳;猪羊之屬,其生未幾,便知有牝牡之合。

子同父母,好醜貧富,聰明闇鈍,各各不同;若無先世因緣者,不應有異!如是等種種因緣,知有後世。

又汝先言「不見別有去」者,人身中非獨眼根能見,身中六情各有所知:有法可聞、可嗅、可味、可觸、可知者;可聞法尚不可見,何況可知者!有生有死法,亦可見、亦可知;汝肉眼故不[1]見,天眼者了了能見。如[2]見人從一房出,入一房;捨此身至後身,亦如是。若肉眼能見者,何用求天眼?若爾者,天眼、肉眼,愚聖無異;汝以畜生同見,何能見後世?

可知者,如人死生雖無來去者,而煩惱不盡故,於身情意相續,更生身情意;身情意造業,亦不[3]至後世,而從是因緣更生,受後世果報。譬如乳中著毒,乳變為酪,酪變為[4]酥;乳非酪、[*]酥,酪、[*]酥非乳,乳、酪雖變而皆有毒。此身亦如是,今世五眾因緣故,更生後世五眾,行業相續不異故,而受果報。又如冬木,雖未有花葉果實,得時節會,則次[A2]第而出。

如是因緣,故知有死生。

復次,現世有知宿命者,如人[5]行,疲極睡臥,覺已,憶所經由。

又一切聖人內外經書,皆說後世。

復次,現世不善法,動發過重,生瞋恚、嫉妬、疑悔內惱故,身則枯悴,顏色不悅。惡不善法,受害如是,何況起身業、口業!若生善法,淨信業因緣,心清淨,得如實智慧,心則歡悅,身得輕軟,顏色和[6]適。以有苦樂因緣故,有[7]善不善;今定有善不善故,當知必有後世。但眾生肉眼不見,智慧薄故而生邪疑,雖修福事,所作淺薄。譬如藥師為王療病,王密為起宅,而藥師不知;既歸見之,乃悔不加意盡力治王。

復次,聖人說今現在事實可信故,說後世事亦皆可信;如人夜行嶮道,導師授手,知可信故,則便隨逐。

比智及聖人語,可知定有後世。汝以肉眼重罪、比智薄故,又無天眼,既自無智,又不信聖[8]人語,云何得知後世?

復次,佛法中諸法畢竟空,而亦不斷滅;生死雖相續,亦不是常;無量阿僧祇劫業因緣雖過去,亦能生果報而不滅;是為微妙難知。

若諸法都空者,此品中不應說往生,何有智者前後相違?若[9]死生相實有,云何言「諸法畢竟空」?但為除諸法中愛著邪見顛倒故,說畢竟空,不為破後世故說。汝無天眼[10]明故疑後世,欲自陷罪惡!遮是罪業因緣故,說種種往生。

佛法不著有,不著無,有無亦不著,非有非[11]無亦不著,不著亦不著;如是人則不容難!譬如以刀[12]斫空,終無所傷。為眾生故隨緣說法,自無所著。以是故《中論》中說:

「一切諸法實, 一切法虛妄,
諸法實亦虛, 非實亦非虛!
涅槃際為真, 世間際亦真,
涅槃世無別, 小異不可得!」
是為畢竟空相。畢竟空,不遮生死業因緣,是故說往生。

問曰:

[13]若般若波羅蜜一相,所謂無相,云何「與般若相應,從一佛國至一佛國,常值諸佛」?

答曰:

般若波羅蜜攝一切法,譬如大海,以是故不應作難!

復次,汝自說「般若波羅蜜一相,無相」,若無相,云何有難?汝則無相中取相,是事不然。

復次,因般若波羅蜜故,行念佛三昧等諸善法,生值諸佛。

復次,行般若波羅蜜者,深入大悲;如慈父見子為無所直物故死,父甚愍之,此兒但為虛誑故死!諸佛亦如是,知諸法畢竟空不可得,而眾生不知;眾生不知故,於空法中[14]深著,[15]著因緣故,墮大地獄。是故深入大悲;以大慈悲因緣故,得無量福德;得無量福德故,生值諸佛,從一佛國至一佛國。是菩薩從此[16]間死,彼間生;彼間死,復至彼間生;如是乃至得佛,終不離佛。譬如有福之人,從一大會至一大會。或有是間死,彼間生,於彼以五神通力故,從一佛國至一佛國,供養諸佛,度脫眾生——是初菩薩。

「佛國」者,十方如恒河沙等諸三千大千[*]世界,是名一佛土。

諸佛神力雖能普遍自在無礙,眾生度者有局。

「諸佛現在」者,佛現在其佛國土中者。

第二菩薩無方便入初禪,乃至行六波羅蜜。

「無方便」者,入初禪時,不念眾生,住時、起時亦不念眾生;但著禪味,不能與初禪和合行般若波羅蜜。是菩薩慈悲心薄故,功德薄少;功德薄少故,為初禪果報所牽,生長壽天。

復次,不能以初禪福德與眾生共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如是等無量無方便義。

「長壽天」者,非有想非無想處,壽八萬大劫。

或有人言:一切無色定通名長壽天;以無形不可化故不任得道,常是凡夫處故。

或說無想天名為長壽,亦不任得道故。

或說從初禪至四禪,除淨居天,皆名長壽;以著味、邪見,不能受道者。

「還生人間值佛」者,以本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故,或於禪中集諸福德。所以者何?彼[1]間著味,善心難生故。如經中說:「如佛問比丘:『甲頭土多?地上土多?』諸比丘言:『地[2]土甚多,不可為喻!』佛言:『天上命終,還生人中者,如甲頭土;墮地[3]獄者,如地土。』」

問曰:

「鈍根」者,二十二根中何者是?

答曰:

有人言:慧根能觀諸法,以久受著禪味故鈍。

有人言:信等五根皆助成道法,以受報著味故鈍。

有人言:菩薩清淨福德、智慧因緣故,十八根皆利;罪故則鈍。眼等六根,如《法華經》說。命根不為老、病、貧、窮等所惱,安隱受樂,是為命根利。[4]喜、樂等五根了了覺知,故言利。復次,受樂時知樂無常等過隨逐,不生貪欲故利;餘受亦如是。信根牢堅深固,難事能信,故言利。[5]餘亦[6]應如是隨相分別。男根淨者,得陰藏相;不著細滑故,知欲為過,是為利。

復次,三善根利,故名為利;菩薩或時於三無漏根不[7]證實際故利。

與利相違故鈍。

問曰:

第三菩薩若能捨禪,云何言「無方便」?

答曰:

是菩薩命終時,入不善心,捨諸禪定方便。

菩薩若入欲界繫善心、若無記心而捨諸禪,入慈悲心,憐愍眾生,作是念:「我若隨禪定生,不能廣利益眾生。」

生欲界者,有十處:四天下人,六欲天。三惡道,菩薩所不生。

鈍根者,如第二菩薩說。

第四菩薩,入位,得菩薩道,修三十七品,能住十八空乃至大慈大悲,此名方便。

上二菩薩,但有禪定,直行六波羅蜜,以是故無方便。

第四菩薩,方便力故,不隨禪、定、無量心生。所以者何?行四念處乃至大慈大悲故;命終時憐愍眾生,願生他方現在佛國,續與般若波羅蜜相應。所以者何?愛樂隨順般若波羅蜜故。

問曰:

此[8]是何等菩薩?

答曰:

佛自說[9]跋陀劫中菩薩,或有非[*]跋陀劫中菩薩,但取其大者。

問曰:

云何名[*]跋陀?云何名劫?

答曰:

如經說:「有一比丘問佛言:『世尊!幾許名劫?』佛告比丘:『我雖能說,汝不能知,當以譬喻可解:有方百由旬城,溢滿芥子,有長壽人過百歲持一芥子去;芥子都盡,劫猶不[10]澌。又如方百由旬石,有人百歲持迦尸輕[11]軟疊衣一來拂之;石盡,劫猶不[*]澌。』」

時中最小者,六十念中之一念;大時名劫。

劫有二種:一為大劫,二為小劫。

大劫者,如上譬喻。劫欲盡時,眾生自然心樂遠離;樂遠離故,除五蓋,入初禪,是人離生喜樂;從是起已,舉聲大唱言:「諸眾生!甚可惡者是五欲,第一安隱者是初禪。」眾生聞是唱已,一切眾生心皆自然遠離五欲,入於初禪;自然滅覺觀,入第二禪,亦如是唱;或離二禪、三禪亦如是。三惡道眾生,自然得善心,命終皆生人中;若重罪者,生他方地獄,如〈泥[12]犁品〉中說。是時三千大千[*]世界,無一眾生在者;爾時,二日出,乃至七日出,三千大千[*]世界地,盡皆燒盡。如「十八空」中,廣說劫生滅相。

復有人言:四大中三大有所動作,故有三種劫——或時火劫起,燒三千大千[*]世界,乃至初禪四處;或時水劫起,漂壞三千大千[*]世界,乃至二禪八處;或時風劫起,吹壞三千大千[*]世界,乃至三禪十二住處。

是名大劫。

小劫亦三種:外三大發,[13]故[*]世界滅;內三毒發,故眾生滅,所謂飢餓、刀兵、疾病。

復有人言:時節歲數,名為小劫。如《法華經》中說:「舍利弗作佛時,正法[*]住[14]世二十小劫,像法住[*]世二十小劫。佛從三昧起,於六十小劫中說《法華經》。」是眾小劫和合,名為大劫。

「劫簸」,秦言分別時節。

「[*]跋陀」者,秦言善。

有千萬劫過去,空無有佛;是一劫中有千佛興,諸淨居天歡喜,故名為善劫。淨居天何以知此劫當有千佛?前劫盡已,廓然都空;後有大水,水底涌出有千枚七寶光明蓮華,是千佛之相;淨居諸天因是知有千佛。

以是故說「是菩薩於此劫中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經】

「舍利弗!有菩薩摩訶薩,入初禪乃至第四禪,入慈心乃至捨,入空處乃至非有想非無想處;以方便力[15]故不隨禪生,還生欲界[16]若剎利大姓、婆羅門大姓、居士大家,成就眾生故。」

[*]【論】

問曰:

菩薩有二種:一者、隨業生;二者、得法性身,為度眾生故,種種變化身生三界,具佛功德,度脫眾生。故二[1]者之中,今是何者?

答曰:

是菩薩是業因緣生身。所以者何?入諸禪方便力故,不隨禪生。法身菩薩變化自在,則不大須方便。

入禪方便義,先已說。

問曰:

若不隨禪定,何以生於欲界,不生他方清淨[2]世界?

答曰:

諸菩薩行[3]各不同。或有菩薩於禪轉心,生他方佛國;菩薩迴心生欲界,亦如是。

問曰:

生他方佛國者,為是欲界、非欲界?

答曰:

他方佛國,雜惡不淨者,則名欲界。若[4]清淨者,則無三惡道、三毒,乃至無三毒之名,亦無二乘之名,亦無女人。一切人皆有三十二相,無量光明,常照世間;一念之頃,作無量身,到無量如恒河沙等[*]世界,度無量阿僧祇眾生,還來本處。如是[*]世界在地上故,不名色界;無欲故,不名欲界;有形色故,不名無色界。

諸大菩薩福德清淨業因緣故,別得清淨[*]世界,出於三界。

或有以大慈大悲心憐愍眾生故,生此欲界。

問曰:

若命終時,捨此禪定,初何以求學?

答曰:

欲界心狂不定,為柔軟攝心故入禪;命終時,為度眾生起欲界心。

問曰:

若生人中,何以故正生剎利等大家,不生餘處?

答曰:

生剎利,為有勢力;生婆羅門家,為有智慧;生居士家,為大富故,能利益眾生。貧窮中自不能利,何能益人?

生欲界天,次當說。

[*]【經】

「舍利弗!復有菩薩摩訶薩,入初禪乃至第四禪,入慈心乃至捨,入空處乃至非有想非無想處,以方便力故不隨禪生;或生四天王天處,或生三十三天,夜摩天、兜率陀天、化樂天、[5]他化自在天。於是中成就眾生、亦淨佛[*]世界,常值諸佛。」

[*]【論】

是義同上,生天為異。

問曰:

欲界諸天,情著五欲,難可化度,菩薩何以生彼,而不生人中?

答曰:

諸天著心雖大,菩薩方便力亦大。如說三十三天上,有須浮摩樹林,天中聖天,厭捨五欲,在中止住,化度諸天。兜率天上,恒有一生補處,諸菩薩常得聞法。密迹金剛力士,亦在四天王天上。如是等教化諸天。

[*]【經】

「復次,舍利弗!有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以方便[6]力入初禪,此間命終,生梵天處,作[7]大梵天王。從梵天處,遊一佛國至一佛國,[8]在所有諸佛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未轉法輪者,勸請令轉。」

[*]【論】

問曰:

若隨初禪生,有何方便?

答曰:

雖生而不著味,念佛道,憶本願,入慈心,念佛三昧,[9]時與禪和合,故名為方便。

問曰:

何以故作梵王?

答曰:

菩薩集福德因緣大故,世世常為物主,乃至生鹿中,亦為其王。

復次,是菩薩本願,欲請佛轉法輪,不應作散天。

或時此中三千大千[*]世界無佛,從一佛國至一佛國,[10]求[11]見初成佛未轉法輪者。所以者何?梵天王法,常應勸請諸佛轉法輪故。

[*]【經】

「舍利弗!有菩薩摩訶薩[12]三生補處,行般若波羅蜜,以方便[*]力入初禪乃至第四禪,入慈心乃至捨,入空處乃至非有想非無想處,修四念處乃至八聖道分,入空三昧、無相、無作三昧,不隨禪生,生有佛處,修梵行。

「若生兜[13]率天上,隨其壽終,具足善根,不失正念;[14]與無數百千億萬諸天,圍繞恭敬,來生此間,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論】

問曰:

是[*]三生菩薩,在十住地,已具足諸功德,今何以修習諸行?

答曰:

心未入涅槃,要有所行,所謂四禪乃至三三昧。

復次,是菩薩於天、人中,示行人法,修行求道。

復次,是菩薩雖在十住地,猶有煩惱習在;又於諸法猶有所不知,是故修[15]道。

復次,是菩薩雖行深行,三十七品、三解脫門等,猶未取證;今為證故,更修諸行。

復次,雖是大菩薩,於佛猶小;譬如大聚火,雖有[16]能照,於日則不現。如《放鉢經》中,彌勒菩薩語文殊尸利:「如我後身[17]作佛,如恒河沙等文殊尸利,不知我舉足下足事!」以是故,雖在十住,猶應修行。

問曰:

[18]三生菩薩,何以不廣度眾生,而要生佛前?

答曰:

[19]是菩薩所度已多,今垂欲成佛,應在佛前。所以者何?非但度眾生得成佛,諸佛深法,應當聽聞故。

問曰:

若為諮問佛事故在佛前者,何以故釋迦[20]文佛作菩薩時,在迦葉佛前,惡口毀呰?

答曰:

是事先已說,法身菩薩種種變化身以度眾生。或時行人法,有飢渴、寒熱、老病,憎愛、瞋喜、讚歎、呵罵等,除諸重罪,餘者皆行。

是釋迦文菩薩,爾時為迦葉佛弟,名欝多羅。兄智慧熟,不好多語;弟智慧未備故,多好論議,時人謂弟為勝。兄後出家,得成佛道,號名迦葉;弟為閻浮提王訖梨机師,有五百弟子,以婆羅門書,教授諸婆羅門,諸婆羅門等不好佛法。爾時,有一陶師,名難陀婆羅,迦葉佛五戒弟子,得三道,與王師欝多羅為善友,以其心善淨信故。爾時,欝多羅乘金車,駕四白馬,與弟子俱出城門;難提婆[1]羅於路相逢,欝多羅問言:「從何所來?」答言:「汝兄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我供養還,汝可共行覲見於佛,故來相迎!」欝多羅作是念:「若我徑到佛所,我諸弟子當生疑怪:『汝本論[2]議、智[3]慧恒勝,今往供養,將是親屬愛故?』必不隨我。」恐破其見佛因緣故,住諸法實相智中,入無上方便慧,度眾弟子故,口出惡言:「此禿頭人,何能得菩提道!」

爾時,難提婆羅善友,為如瞋狀,捉頭挽言:「汝不得止?」欝多羅語弟子言:「其事如是,吾不得止!」即時師徒俱行詣佛;見佛光相,心即清淨,前禮佛足,在一面坐。佛為隨意說法,欝多羅得無量陀羅尼門,諸三昧門皆開;五百弟子還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欝多羅從坐起,白佛言:「願佛聽我出家作比丘!」佛言:「善來!」即成沙門。

以是方便故,現出惡言,非是實也。虛空可破,水可作火,火可作水,[4]三生菩薩於凡[5]夫中瞋心叵得,何況於佛!

問曰:

若爾者,佛何以受第八罪報六年苦行?

答曰:

小乘法與大乘法異,若無異者,不應有大、小。

小乘法中,不說「法身菩薩祕奧深法、無量不可思議神力」;多說「斷結使、直取涅槃法」。

復次,若佛不受[6]是第八罪報,有諸天、神、仙、龍、鬼諸長壽者,見有此惡業而不受罪報,謂為無業報因緣;以是故,雖現[7]在[8]無惡業,亦受罪報。

又有今世因緣:諸外道等信著苦行,若佛不六年苦行,則人不信,言「是王子[9]串樂,不能苦行」,以是故佛六年苦行。有外道苦行者,或三月、半歲、一歲,無能六年日食一麻一米者;諸外道謂此為苦行之極,是人若[10]言無道,真無道也。於是信受,皆入正道。

以是二因緣故六年苦行,非實罪也。何以故?諸佛斷一切不善[11]法、成就一切善法故;佛若實受罪報,不[12]得言「成一切善法,斷一切不善法」。

復次,小乘法中,佛為小心眾生故,說[13]二生菩薩猶惡口毀佛。[*]二生菩薩,尚不罵小兒,云何實毀佛?皆是方便為眾生故。何以知之?是釋迦[*]文佛,毘婆尸佛時作大婆羅門,見佛眾僧食疾而發是言:「如是[14]人輩,應食馬麥!」因此罪故,墮黑繩等地獄,受無量世苦已;餘罪因緣,雖成佛道,而三月食馬麥。

又聲聞法中說:「佛過三阿僧祇劫,常為男子,常生貴處,常不失諸根,常識宿命,常不墮三惡道中。」

從毘婆尸佛來,九十一劫。如汝法,九[15]十劫中,不應墮惡道,何況末後一劫!以是故知非[16]是實也,方便故[17]說。

問曰:

佛二罪,毘尼、雜藏中說,是可信受。三阿僧祇後百劫不墮惡道者,從初阿僧祇亦不應墮惡道,若不墮者,何以但說百劫?佛無是說,但是阿毘曇鞞婆沙論議師說!

答曰:

阿毘曇是佛說,汝聲聞人隨阿毘曇論議,是名鞞婆沙,不應有錯!

又如薄拘盧,以一訶梨勒果施僧,於九十一劫中不墮惡道,何況菩薩無量世來以身布施、修諸功德而以小罪因緣墮在地獄!

如是事,鞞婆沙不應錯!以是故,小乘人不知菩薩方便。

復次,聽汝鞞婆沙不錯,佛自說菩薩本起:「菩薩初生時,行七步,口自說言:『我所以生者,為度眾生故。』言已,默然。乳[18]餔三年,不行、不語;漸次長大,行、語如法。」一切嬰孩,小時未能行、語,漸次長大,能具人法;今云何菩薩初生能行、能語,後便不[19]能?當知是方便力故。若受是方便,一切佛語[20]悉皆得通;若不受者,一實一虛!

如是種種因緣,知為度眾生故現行惡口。

問曰:

[*]三生菩薩何以但生兜率天上,不生餘處?

答曰:

若在他方[*]世界來者,諸長壽天龍鬼神求其來處不能知,則生疑心,謂為幻化。

若在人中死人中生,然後作佛者,人起輕慢,天則不信;法應天來化人,不應人化天也!是故天上來生,則是從天為人,人則敬信。

無色界中無形,不得說法,故不在中生。

色界中雖有[21]色身,可為說[22]法,而深著禪味,不能大利益眾生故,是故不在中生。

下三欲天,深厚結使,麁心錯亂;上二天結使既厚,心[23]軟不利。

兜率天上,結使薄,心[*]軟利,常是菩薩住處。譬如太子將登王位,先於靜室七日齋潔,然後登正殿受王位。補處菩薩亦如是,兜率天上如齋處,於彼末[1]後受天樂;壽[2]終來下,末後受人樂,便成阿毘三佛。

無量百千萬億諸天圍遶,來生是間。以菩薩先常於無始生死中,往反天上人間,今是末後天身,不復更來生天,是故咸皆侍送。菩薩於彼壽盡,當下作佛;諸天壽有盡者、不盡者,作願下生,為菩薩檀越。

復次,諸天下者,欲常侍衛菩薩,以有百億魔怨,恐來惱亂菩薩故。

此菩薩生人中,厭老病死,出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如《菩薩本起[3]經》中說。

[*]【經】

「[4]復次,舍利弗!有菩薩摩訶薩得六神通,不生欲[5]界、色界、無色界;從一佛國至一佛國,供養恭敬尊重讚歎諸佛。

「舍利弗!有菩薩摩訶薩遊戲神通,從一佛國至一佛國,所至到處,無有聲聞、辟支佛乘,乃至無二乘之名。

「舍利弗!有菩薩摩訶薩遊戲神通,從一佛國至一佛國,所至到處,其壽無量。

「舍利弗!有菩薩摩訶薩遊戲神通,從一[6]佛國至一佛國,所至到處,有無佛、法、僧處,讚佛、法、僧功德;諸眾生等[7]以聞佛名、法名、僧名故,於此命終,生諸佛前。」

[*]【論】

釋曰:

菩薩有二種:一者、生身菩薩,二者、法身菩薩。一者、斷結使,二者、不斷結使。

法身菩薩斷結使,得六神通;生身菩薩不斷結[8]使,或離欲得五神通。

「得六神通」者,不生三界,遊諸[*]世界,供養十方諸佛。

「遊戲神通」者,到十方[*]世界度眾生,雨七寶;所至[*]世界,皆一乘清淨,壽無量阿僧祇劫。

問曰:

菩薩法應度眾生,何以但至清淨無量壽佛[*]世界中?

答曰:

菩薩有二種:一者、有慈悲心,多為眾生;二者、多集諸佛功德。

樂多集諸佛功德者,至一乘清淨無量壽[*]世界;好多為眾生者,至無佛法眾處,讚歎三寶之音,如後章說。

[*]【經】

「舍利弗!有菩薩摩訶薩初發意時,得初禪乃至第四禪,得四無量心,得四無色定,修四念處乃至十八不共法;是菩薩不生欲界、色[9]界、無色界中,常生有益眾生之處。」

[*]【論】

釋曰:

此菩薩或生無佛[*]世界,或生有佛[*]世界。

[*]世界不淨,有三惡道,貧窮下劣;或生清淨[*]世界。

至無佛[*]世界,以十善道、四禪乃至四無色定,利益眾生;令信向三寶,稱說五戒及出家戒,令得禪定、智慧功德。

不清淨[*]世界有二種:有現在佛,及佛滅度後。佛滅度後,或時出家,或時在家,以財施、法施種種利益眾生。若佛在世,作種種因緣引導眾生,令至佛所。

清淨[*]世界者,眾生未[10]具功德者,令其滿足,是名「在所生處利益眾生」。

[*]【經】

「舍利弗!有菩薩摩訶薩,初發意時,行六波羅蜜,[11]上菩薩位,得阿毘跋致地。

「舍利弗!有菩薩摩訶薩,初發心時,便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12]提,轉法輪,與無量阿僧祇眾生作益厚已,入無餘涅槃;是佛般涅槃後,餘法[13]若住一劫,若減一劫。

「舍利弗!有菩薩摩訶薩,初發意時,與般若波羅蜜相應,與無數百千億菩薩,從一佛國至一佛國,[14]為淨佛[15]世界[16]故。」

[*]【論】

釋曰:

有[17]三種菩薩,利根心堅,未發心前,久來集諸無量福德智慧;是人遇佛,聞是大乘法,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即時行六波羅蜜,入菩薩位,得阿鞞跋致地。所以者何?先集無量福德,利根心堅,從佛聞法故。

譬如遠行,或有乘羊而去,或有乘馬而去,或有神通去者。乘羊者久久乃到,乘馬者[18]差速,乘神通者發意頃便到,如是不得言:「發意間云何得到?」神通相爾,不應生疑!菩薩亦如是,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時,即入菩薩位。

有菩薩初發意,初雖心好,後雜諸惡,時時生念:「我求佛道,以諸功德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19]是人久久無量阿僧祇劫,或至或不至。先世福德因緣薄,而復鈍根,心不堅固,如乘羊者。

有人前世,少有福德利根,發心漸漸行六波羅蜜,若三、若十、若百阿僧祇劫,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如乘馬者,必有所到。

第三乘神通者,如上說。

是三種發心:一者、罪多福少,二者、福多罪少,三者、但行清淨福德。

清淨有二種:一者、初發心時,即得菩薩道;二者、小住,供養十方諸佛,通達菩薩道故,入菩薩位,即是阿鞞跋致地。

「阿鞞跋致地菩薩」義,如先說。

次後菩薩,大厭世間,世世已來,常好真實,惡於欺誑。是菩薩亦利根、堅心,久集無量福德、智慧。初發心時,便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即轉法輪,度無量眾生,入無餘涅槃;法住若一劫、若減一劫,留化佛度眾生。佛有二種神通力:一者、現在時,二者、滅後。「劫」義,如上說。劫中所度眾生,亦復不少!

次後菩薩,亦利根、心堅,久集福德;發心即與般若波羅蜜相應,得六神通;與無量眾生,共觀十方清淨[*]世界,而自莊嚴其國。如阿彌陀佛,先世時作法藏比丘,佛將導遍至十方,示清淨國,令選擇淨妙之國,以自莊嚴其國。

大智度論卷第三十八
↑回到頂端↑
#2229443 - 2024-02-07 20:18:46 大智度論卷第三十九 [Re: yichinyichin]
yichinyichin 離線
飛龍在天
註冊: 2023-12-15
文章數: 468
大智度論釋往生品第四之中(卷三十九)

聖者龍樹造

後秦龜茲國三藏鳩摩羅什譯

【經】

「舍利弗!有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7]時,[8]得四禪、四無量心、四無色定,遊戲其中——入初禪,從初禪起入滅盡定,從滅盡定起乃至入四禪,從四禪起入滅盡定,從滅盡定起入虛空處,從虛空處起入滅盡定,從滅盡定起乃至入非有想非無想處,從非有想非無想處起入滅盡定。如是,舍利弗!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以方便力故入超越定。」

【論】

問曰:

若凡夫人不能入滅盡定,云何菩薩從初禪起入滅盡定?

答曰:

《阿毘曇鞞婆沙》中小乘如是說,非佛三藏說。

又,是菩薩,聖人尚不及,何況當是凡夫!譬如六牙白[12]象,雖被毒箭,猶憐愍[13]怨賊!如是慈悲心,阿羅漢所無。畜生中猶尚如是,何況作人身離欲入禪而不得滅盡定!

問曰:

若菩薩得滅盡定,可爾;超越定法不能過二,若言「從初禪起乃至入滅盡定」,無有是法!

答曰:

餘人雖有定法,力少故,不能遠超;菩薩無量福德智慧力,深入禪定,心亦不著,故能遠超。譬如人中力士,[14]趠不過三四丈;若天[15]中力士,無復限數。

小乘法中,超一者是定法;菩薩禪定力大,心無所著,故遠近隨意。

問曰:

若爾者,超越者是大,次第定不應為大?

答曰:

二俱為大。所以者何?從初禪起至二禪,更無餘心,一念得入,乃至滅盡定皆爾。超越者,從初禪起入第三禪,亦不令餘心雜,乃至滅盡定,逆順皆爾。

有人言:超越定勝。所以者何?[16]但無餘心雜而能超越故;譬如槃馬迴轉隨意。[17]◎

◎[18]【經】

「舍利弗!有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19]時,修四念處乃至十八不共法,不取須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羅漢果、辟支佛道;以方便力,為[20]度眾生故起八聖道分,以是八道,令得須陀洹果乃至辟支佛道。」

佛告舍利弗:「一切阿羅漢、辟支佛果及智,是菩薩摩訶薩無生法忍。舍利弗!當知是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在阿鞞跋致地中住。」

[*]【論】

問曰:

何以不說是菩薩行六波羅蜜,而但說得四念處?

答曰:

若說、若不說,當知[21]是菩薩皆行六波羅蜜,於三十七品或行、或不行。

不證聲聞、辟支佛道者,有大慈大悲、深入方便力等,如先說。

問曰:

自不得諸道果,云何能以化人?

答曰:

佛自說因緣,所謂聲聞、辟支佛果及智,皆是菩薩法忍,但不受諸道果名字,果及智皆入無生法忍中。

復次,唯不取證,餘者皆行。

得菩薩道故,名為「阿鞞跋致」。

[*]【經】

「舍利弗!有菩薩摩訶薩住六波羅蜜淨兜率天道,當知是賢劫中菩薩。」

[*]【論】

釋曰:

菩薩有各各道、各各行、各各願。是菩薩修業因緣,生兜率天上,入千菩薩會中,次第作佛。如是相,當知是賢劫中菩薩。

[*]【經】

「舍利弗!有菩薩摩訶薩修四禪乃至十八不共法,未證四諦,當知是菩薩一生補處。」

[*]【論】

問曰:

是一生補處菩薩應生兜率天,云何說得四禪等?

答曰:

是菩薩生兜率[22]天上,離欲得四禪等。

復次,是補處菩薩離欲來久具足佛法,以方便力,隨補處法,生兜率天。

「未證四諦」者,故留不證。若取證者,成辟支佛;[23]欲成佛故不證。

[*]【經】

「舍利弗!有菩薩摩訶薩無量阿僧祇劫[24]修行,得阿耨多[25]羅三藐三菩提。」

[*]【論】

釋曰:

是菩薩雖種善根,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以鈍根雜行故,久乃得[26]之。以深種善根,故必得。

[*]【經】

「舍利弗!有菩薩摩訶薩住六波羅蜜,常懃精進,利益眾生,不說無益之事。」

[*]【論】

釋曰:

是菩薩先有惡口故,發菩薩心願言:「我永離口四過,[27]行是道。」

復次,此菩薩知是般若波羅蜜中諸法,無有定相,不可著、不可說相故。如是知能[28]利益者,皆是佛法;若不能利益,雖種種好語,非是佛法。譬如種種好藥,不能破病,不名為藥;趣得土泥等能[29]差病者,是名為藥。以是故,恐其謬錯故,不說無益之事。

[*]【經】

「舍利弗!有菩薩摩訶薩行六波羅蜜,常懃精進,利益眾生,從一佛國至一佛國,斷眾生三惡道。」

[*]【論】

釋曰:

是菩薩住六神通,到十方世界,遮上、中、下三種不善道。

[*]【經】

「舍利弗!有菩薩摩訶薩住六波羅蜜,以檀為首,安樂一切眾生:須飲食與飲食,衣服、臥具、瓔珞、花香、房舍、燈燭,隨[1]其所須皆給與之。」

[*]【論】

釋曰:

菩薩有二種:一者、能令眾生離苦,二者、能與樂。

復有二種:一者、憐愍三惡道眾生,二者、憐愍人。

是菩薩與眾生樂,[2]憐愍人故,隨所須皆與之。

[*]【經】

「舍利弗!有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時,變身如佛,為地獄中眾生說法,為畜生、餓鬼中眾生說法。」

[*]【論】

問曰:

是菩薩何以[3]故變作佛身,似不尊重[4]佛?

答曰:

有眾生見佛身得度者,或有見轉輪聖王等餘身得度者,以是故變身作佛。

復次,世間稱佛名字是大悲、是世尊。若以佛身入地獄者,則閻羅王諸鬼神不遮礙——是我所尊者師,云何可遮!

問曰:

若地獄中火燒,常有苦痛,心常散亂,不得受法,云何可化?

答曰:

是菩薩以不可思議神通力,破鑊滅火,禁制獄卒,放光照[5]之,眾生心樂,乃為說法,聞則受持。

問曰:

若爾者,地獄眾生有得道者不?

答曰:

雖不得道,種得道善根因緣。所以者何?以重罪故,不應得道。

畜生道中當分別:或得者,或不得者。如阿那婆達多龍王、[6]沙竭龍王等得菩薩道。

鬼神道中,如夜叉、[7]密迹金剛、鬼子母等,有得見道,[8]是大菩薩。

[*]【經】

「舍利弗!有菩薩摩訶薩行六波羅蜜時,變身如佛,遍至十方如恒河沙等諸佛世界,為眾生說法;亦供養諸佛及淨佛世界,聞諸佛說法;觀採十方淨妙[9]國土相而[10]已,自起殊勝世界。其中菩薩摩訶薩皆是一生補處。」

[*]【論】

釋曰:

是菩薩遍為六道說法,以佛身為十方眾生說法。若眾生聞弟子教者,不能信受;若聞佛獨尊自在者說法,信受其語。

是菩薩二事因緣故,供養諸佛、莊嚴世界:聞莊嚴世界法,到十方佛國取清淨世界相。

行業因緣,轉復殊勝,光明亦多。所以者何?此國[11]土中皆一生補處菩薩。

問曰:

若先[A2]已說「兜率天上一生補處菩薩」,今云何說「他[12]方世界菩薩皆一生補處」?

答曰:

兜率天上一生補處者,是三千世界常法;餘處不定。

所謂第一清淨者,轉身成[13]佛故。

[*]【經】

「舍利弗!有菩薩摩訶薩行六波羅蜜時,成就三十二相,諸根淨利。諸根淨利故,眾人愛敬;以愛敬故,漸以三乘法而度脫之。如是,舍利弗!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時,應學身清淨、口清淨。」

[*]【論】

釋曰:

是菩薩欲令眾生眼見其身得度故,以三十二相莊嚴身。

「諸根淨利」者,眼等諸根明利,出過餘人;信、慧根諸心數根等,利淨第一。見者歎其希有:「我無此事!」愛敬是菩薩,信受其語,世世具足道法,以三乘道入涅槃。

是三十二相、眼等諸根,皆從身口業因緣清淨得,以是故,佛說:「菩薩應當淨身口業。」

[*]【經】

「舍利弗!有菩薩摩訶薩行六波羅蜜[14]時得諸根淨,以是淨根而不自高,亦不下他。」

[*]【論】

釋曰:

是菩薩常深淨行六波羅蜜故,得眼等諸根淨利,人皆愛敬;慧等諸心數法根,淨利無比,為度眾生故。世間常法,若得殊異,心則自高,輕諸餘人,作是念:「汝無此事,我獨有此!」以是因緣故,還失佛道。

如經中說:「菩薩輕餘菩薩,念念一劫,遠於佛道;經爾所劫,更修佛道。」以是故而不自高,亦不下他。

[*]【經】

「舍利弗!有菩薩摩訶薩從初發心住檀波羅蜜、尸羅波羅蜜,乃至阿鞞跋致地,終不墮惡道。」

[*]【論】

釋曰:

是菩薩從初已來,[15]性畏惡道,所作功德,願不墜墮。

「乃至阿鞞跋致地」者,以未到中間,畏墮惡道故作願。菩薩作是念:「若我墮三惡道者,自不能度,何能度人?又受三惡道苦惱時,以瞋惱故,結使增長,還起惡業,復受苦報;如是無窮,何時當得修行佛道?」

問曰:

若持戒果報不墮惡道者,何以復說布施?

答曰:

持戒是不墮惡道根本,布施亦能不墮。

復次,菩薩持戒,[16]雖[17]不墮惡道中,生人中貧窮,不能自利,又不益人;以是故行布施。

餘波羅蜜,各有其事。

[*]【經】

「舍利弗![18]有菩薩摩訶薩,從初發心乃至阿鞞跋致地,常不捨十善行。」

[*]【論】

釋曰:

佛說持戒故不墮惡道,布施隨逐;今不知云何行尸羅波羅蜜,乃至阿鞞跋致地,是故復說「常行十善」。

復次,先菩薩持戒不牢固,布施隨助;今說但持戒牢固,不捨十善,不墮三惡道。

[*]【經】

「舍利弗!有菩薩摩訶薩,住檀波羅蜜、尸羅波羅蜜中,作轉輪聖王,安立眾生於十善道,亦以財物布施眾生。」

[*]【論】

釋曰:

是檀、尸波羅蜜因緣故,作轉輪聖王。行尸羅波羅蜜故,能令眾生信受十善。行檀波羅蜜故,以財寶給施眾生亦不可盡。

問曰:

一切菩薩皆行是二波羅蜜作轉輪聖王不?

答曰:

不必然也!何以故?如此品中,諸菩薩種種法入佛道。有菩薩聞轉輪聖王儀法,在此處能利益眾生,故作是願;或有菩薩種轉輪聖王因緣,雖不作願,亦得轉輪聖王報。

自行二波羅蜜故,作轉輪聖王,亦教一切眾生行十善道,亦自行布施。

聞者生疑:「為一世作?為世世作?」以是[1]故——

[*]【經】

[2]佛告舍利弗:「有菩薩摩訶薩,住檀波羅蜜、尸羅波羅蜜,無量千[3]萬世作轉輪聖王,值遇無量百千諸佛,供養恭敬,尊重讚歎。」

[*]【論】

釋曰:

若菩薩知作轉輪聖王大益眾生者,便作轉輪聖王;若自知餘身益大,亦作餘身。

復次,欲以世間法大供養佛故,作轉輪聖王。

[*]【經】

「舍利弗!有菩薩摩訶薩常為眾生以法照明,亦以自照;乃至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終不離照明。舍利弗!是菩薩摩訶薩於佛法中已得尊重。舍利弗!以是故,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時,身口意不淨不令妄起。」

[*]【論】

釋曰:

上菩薩行檀、尸波羅蜜作轉輪聖王;是菩薩但分別諸經,[4]讀誦、憶念、思惟、分別諸法,以求佛道。以是智慧光明,自利益,亦能利益眾生;如人闇道中然燈,亦能自益,亦能益人。

「終不離」者,是因緣故,終不離智慧光明,乃至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復次,是菩薩清淨法施,不求名利供養恭敬,不貪弟子,不恃智慧,亦不自高輕於餘人,亦不譏刺;但念十方諸佛慈心[5]念眾生,我亦如是學佛道:說法無所依止,適無所著,但為眾生,令知諸法實相。如是清淨說法,世世不失智慧光明,乃至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已得尊重」者,上諸菩薩能如是者,於諸眾生皆為尊重。

「身口意不淨不令妄起」者,能以清淨法施者,不應雜起身口意惡業。所以者何?若起身口意惡者,聞者或不信受。若意[6]業不淨,智慧不明;智慧不明不能善行菩薩道。

復次,不但此一菩薩,上來菩薩能行此法者,皆名尊重佛教。若菩薩欲行菩薩道,皆不應雜罪行;一切惡罪業,不令妄起。雜行者,於行道則難,不能疾成佛道,罪業因緣壞諸福德故。

[*]【經】

舍利弗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薩身業不淨、口業不淨、意業不淨?」

[*]【論】

問曰:

舍利弗智慧第一,何以故不識身口意惡業?

答曰:

舍利弗於聲聞法中則知,菩薩事異故不知;如說若菩薩生聲聞、辟支佛心,是為菩薩破戒。以是故舍利弗疑,不知何者是菩薩罪、非罪。

復次,舍利弗知身三不善道、口四不善道、意三不善道,是為身口意罪。此中佛答:「若菩薩取身口意相,是則為菩薩身口意罪。」

如是等因緣故,舍利弗問。

[*]【經】

佛告舍利弗:「若菩薩摩訶薩作是念:『是身、是口、是意。』如是取相作緣;舍利弗!是名菩薩身口意罪。舍利弗!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時,不得身、不得口、不得意。舍利弗!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時,若得身、得口、得意,用是得身口意故,能生慳心、犯戒心、瞋心、懈怠心、亂心、癡心。當知是菩薩行六波羅蜜時,不能除身口意麁業。」

[*]【論】

釋曰:

佛示舍利弗:「法空中菩薩,不見是三業,是為無罪;若見是三業,是為罪。」

聲聞法中,十不善道是為罪業;摩訶衍中,見有身、口、意所作是為罪。所以者何?有作、有見,作[7]者、見者皆是虛誑故。

麁人則麁罪,細人則細罪。如離欲界[8]欲時,五欲、五蓋為惡罪,初禪攝善覺觀為無罪;離初禪入二禪時,覺觀為罪,二禪所攝[9]善憙為無罪;乃至非有想非無想處亦如是。入諸法實相中,一切諸觀、諸見、諸法皆名為罪。

小乘人,畏三惡道故,以十不善業為罪;大乘人,以一切能生著心取相法,與三解脫門相違者名為罪。以是事異,故名為大乘。

若見有是三業,雖不起惡,亦不名牢固;不見是身口意是[10]三業根本,是為牢固。是菩薩法空故,不見是三事;用是三事,起慳貪相、犯戒相、瞋[11]恚相、懈怠相、散亂相、愚癡相。因無故果亦無,如無樹則無蔭;若能如是觀者,則能除身口意麁業。

問曰:

先說罪業,今何以故言麁業?

答曰:

麁業、罪業無異,罪即是麁,不名為細。

復次,聲聞人以身、口不善業名為麁,意不善業名為細;瞋恚、邪見等諸結使名為麁罪,愛、慢等結使名為細罪;三惡覺,所謂欲覺、瞋覺、惱覺名為麁,親里覺、國土覺、不死覺名為細,但善覺名為微細——於摩訶衍中盡皆為麁,以是故,此說麁罪。

[*]【經】

舍利弗白佛言:「世尊!菩薩摩訶薩云何除身口意麁業?」

佛告舍利弗:「若菩薩摩訶薩不得身、不得口、不得意,如是菩薩摩訶薩能除身口意麁業。復次,舍利弗!菩薩摩訶薩從初發意行十善道,不生聲聞心、不生辟支佛心,如是菩薩摩訶薩能除身口意麁業。」

[*]【論】

問曰:

何等身、口、意細業與相違者為麁?

答[1]曰:

如[2]前所說者是。

復次,凡夫人業於聲聞業為麁,聲聞業於大乘為麁。

復次,垢業為麁,非垢業為細;能生苦受因緣業為麁,不生苦受因緣業為細;有覺有觀業為麁,無覺無觀業為細。

復次,見我乃至知者、見者為麁;若不見我乃至知者、見者,但見三業處、五眾、十二入、十八界為細。

復次,有所見者名為麁,無所見者名為細。

以是故,佛告舍利弗:「若菩薩不得身口意,是時則除三麁業。」

復次,初發意[3]住畢竟空中,一切法不可得,而常行十善道,不起聲聞、辟支佛心;以不取相心,一切諸善根皆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名菩薩除身口意[4]麁業罪,名為清[5]淨。

[*]【經】

「舍利弗!有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淨佛道時,行檀波羅蜜、尸羅波羅蜜、羼提波羅蜜、毘梨耶波羅蜜、禪波羅蜜,[6]是名菩薩摩訶薩除身口意麁業。」

舍利弗白佛言:「世尊!何等是菩薩摩訶薩佛道?」

佛告舍利弗:「佛道者,[7]若菩薩摩訶薩不得身、不得口、不得意,不得檀波羅蜜乃至不得般若波羅蜜,不得聲聞、辟支佛,不得菩薩,不得佛。舍利弗!是名菩薩摩訶薩佛道,所謂一切諸法不可得故。」

[*]【論】

釋曰:

是菩薩依六波羅蜜總相淨佛道。

問曰:

舍利弗從佛聞除三惡、三麁即是淨佛道,今何以更問?

答曰:

先說三業清淨相,今說一切法清淨相;先略說,今說別相。先但不得三業;今不得六波羅蜜、諸賢聖菩薩及佛,是名淨佛道,一切法皆不可得故。不得身乃至不得般若波羅蜜,是名法空;不得聲聞乃至佛,是名眾生空。菩薩住是二空中,[8]漸得一切不可得空,不可得空即是諸法實相。是「不可得空」義,如先「十八空」中說。

[*]【經】

「舍利弗!有菩薩摩訶薩行六波羅蜜時,無能壞者。」

舍利弗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薩摩訶薩行六波羅蜜時,無能壞者?」

佛告舍利弗:「若菩薩摩訶薩行六波羅蜜時,不念有色乃至識,不念有眼乃至意,不念有色乃至法,不念有眼界乃至法界,不念有四念處乃至八聖道分,不念有檀波羅蜜乃至般若波羅蜜,不念有十力乃至十八不共法,不念有須陀洹果乃至阿羅漢果,不念有辟支佛乃至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舍利弗!菩薩摩訶薩如是行,增益六波羅蜜,無能壞者。」

[*]【論】

釋曰:

佛為舍利弗種種分別諸菩薩,次為說有菩薩發心時無有能壞者。

舍利弗驚喜恭敬諸菩薩,是故問:「菩薩結使未斷,未於實[9]相法作證,何因緣故不可破壞?」

佛答:「若菩薩不念有色,乃至不念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得是法空故,亦得眾生空。若是法空,觀空者亦空。住是無礙般若波羅蜜中,無有能壞者。」

[*]【經】

「舍利弗!有菩薩摩訶薩住般若波羅蜜中,具足智慧。以是智慧,常不墮惡道,不生[10]弊惡人中,不作貧窮人;所受身體,不為人、天、阿修羅所憎惡。」

[*]【論】

釋曰:

此菩薩先世來愛樂智慧,學一切經書,觀察思惟,聽採諸法,自以智力推求一切法中實相。得是一切法實相故,為諸佛深心愛念。是無量智慧[11]福德因緣故,身心具足,常受富樂,無諸不可。

[*]【經】

舍利弗白佛言:「世尊!何等是菩薩摩訶薩智慧?」

佛告舍利弗:「菩薩摩訶薩用是智慧,成就見十方如恒河沙等諸佛、聽法、見僧,亦見嚴淨佛土。菩薩摩訶薩以是智慧,不[12]作佛想,不作菩薩想,不作聲聞、辟支佛想,不作我[13]想,不作佛國想。用是智慧行檀波羅蜜亦不得檀波羅蜜,乃至行般若波羅蜜亦不得般若波羅蜜;行四念處亦不得四念處,乃至[14]行十八不共法亦不得十八不共法。舍利弗!是名菩薩摩訶薩智慧。用是智慧,能具足一切法,亦不得一切法。」

[*]【論】

釋曰:

是中佛說二種智慧:一者分別破壞諸法而不取相,二者不著心、不取相見十方諸佛聽法。

問曰:

云何行檀波羅蜜而不得檀?

答曰:

不得檀中若一若異、若實若空。是檀從和合因緣生,於是檀中令眾生得富樂,及勸助佛道;以是故,行檀亦不得檀。「不得」義,如上說。

乃至十八不共法,亦如是。是名「菩薩智慧能具足一切法而不得諸法」。

[*]【經】

「舍利弗!有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時,淨於五眼: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

舍利弗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薩摩訶薩肉眼淨?」

佛告舍利弗:「有菩薩肉眼見百由旬,有菩薩肉眼見二百由旬,有菩薩肉眼見一閻浮提,有菩薩肉眼見二天下、三天下、四天下,有菩薩肉眼見小千世界,有菩薩肉眼見中千世界,有菩薩肉眼見三千大千世界。舍利弗!是為菩薩摩訶薩肉眼淨。」

[*]【論】

問曰:

佛何以不說行般若波羅蜜生五眼,而說淨五眼?

答曰:

菩薩先有肉眼,亦有四眼分,以諸罪結使覆故不清淨。如鏡性有[1]照明,垢故不見;若除垢,則[2]照明如本。菩薩行六波羅蜜,滅諸垢法故,眼得清淨。

肉眼,業因緣故清淨;天眼,禪定及業因緣故清淨;餘三眼,修無量智慧、[3]福德因緣故清淨。

最大菩薩,肉眼最勝見三千大千世界。

問曰:

若三千大千世界中,百億須彌山,諸山鐵圍、[4]山阜、樹木等,是事障礙,云何[5]得遍見?若能得見,何用天眼?若不能見,此中云何說「見三千大千世界」?

答曰:

不以障礙故見;若無障[6]礙,[7]得見三千世界,如觀掌無異。

復次,有人言:「菩薩天眼有二種:一者、從禪定力得,二者、先世行業果報得。業報生天眼,常在肉眼中,以是故三千世界所有之物,不能為礙;因天眼開障,肉眼得見。是故肉眼得名果報生天眼,常現在前,不待攝心。」

問曰:

佛為世尊,力皆周遍,何以但見一三千大千世界,不能見多?

答曰:

若肉眼能過三千大千世界復有所見者,何用天眼?以肉眼不能及故,修學天眼。

復次,三千大千世界,劫初一時生,劫盡一時滅;世界之外,無央數由旬皆是虛空,空中常有風。肉眼與風相違,以相違故,不能得過見異世界。或有菩薩住三千世界境上,計其道數,亦應見他方近世界。

問曰:

菩薩及佛,何以不集無量清淨福德令肉眼遠有所見?

答曰:

是肉眼因緣虛誑不淨,天眼因緣清淨;若無天眼,當修肉眼,強令遠見。

復次,如經中說極遠見三千世界;佛法不可思議,經法甚多,或能遠見,但此中不說。

小遠[8]見佛道菩薩,見二千中世界,[9]不能種清淨業因緣故小;復不如者,見小千世界;復不如者,見四天下、一須彌山、一日月處;又見三天下、二天下、一天下、千由旬,乃至百由旬。是名最小肉眼淨。

問曰:

何以不說九十、八十等由旬以為小?

答曰:

轉輪聖王所見,過於餘人。又人先世然燈等因緣故,得堅固眼根,能遠有所見;雖遠,終不能見百由旬。以是故,菩薩小者見百由旬。

問曰:

日月在上,去地四萬二千由旬,人皆能見,何以不能見百由旬?見百由旬何足稱?

答曰:

日月雖遠,自有光明還照其形,人得見之;餘色不然。又日月遠故,雖見而顛倒。所以者何?日月方圓五百由旬,而今所見,不過如扇;大而見小,顛倒非實。菩薩肉眼則不然!

問曰:

菩薩既得肉眼,能見何事?

答曰:

見可見色。「色」義,「色眾」中廣說。

[*]【經】

舍利弗白佛言:「[10]世尊!云何菩薩摩訶薩天眼淨?」

佛告舍利弗:「菩薩摩訶薩天眼,見[11]一切四天王天所見,[12]見三十三天、夜摩天、兜率陀天、化樂天、他化自在天所見,[*]見梵天王所見乃至阿迦[13]尼吒天所見。菩薩天眼所見者,四天[*]王[14]天乃至阿迦[*]尼吒天[15]所不知、不見。舍利弗!是菩薩摩訶薩天眼,見十方如恒河沙等諸佛世界中眾生死此生彼。舍利弗!是為菩薩摩訶薩天眼淨。」

[*]【論】

釋曰:

菩薩天眼有二種:一者、果報得,二者、修禪得。果報得者,常與肉眼合用,唯夜闇天眼獨用。

諸人得果報天眼,見四天下、欲界諸天,見下不見上;菩薩所得果報天眼,見三千大千世界。

禪定離欲天眼所見,如先「十力天眼[16]明」中說。

菩薩用是天眼,見十方如恒河沙等世界中眾生生死、善惡好醜及善惡業因緣,無所障礙。一切皆見四天王天乃至阿迦[*]尼吒天所見,又能過之;是諸天不能知菩薩天眼所見。何以故?是菩薩出三界、得法性生身、得菩薩十力故。如是等因緣,菩薩天眼淨。

餘菩薩天眼論議,如「讚菩薩五神通」中說。

[*]【經】

舍利弗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薩摩訶薩慧眼淨?」

佛告舍利弗:「慧眼菩薩不作是念:有[17]法若有為、若無為,若世間、若出世間,若有漏、若無漏。是慧眼菩薩,無法不見,無法不聞,無法不知,無法不識。舍利弗!是為菩薩摩訶薩慧眼淨。」

[*]【論】

釋曰:

肉眼不能見障外事,又不能遠見,是故求天眼。天眼雖復能見,亦是虛誑,見一異相,取男女相,取樹木等諸物相;見眾物和合虛誑法,以是故求慧眼;慧眼中無如是過。

問曰:

若爾者,何等是慧眼相?

答曰:

有人言:八聖道中正見是慧眼相,能見五受眾實相、破諸顛倒故。

有人言:能緣涅槃慧,名為慧眼;所緣不可破壞故,是智慧非虛妄。

有人言:三解脫門相應慧,是名慧眼。何以故?是慧能開涅槃門故。

有人言:智慧現前,能觀實際,了了深入,通達悉知,是名慧眼。

有人言:能通達法性,直過無礙。

有人言:定心知諸法相如,是名慧眼。

有人言:法空是名慧眼。

有人言:不可得空中,亦無法空,是名慧眼。

有人言:十八空皆是慧眼。

有人言:癡、慧非一非異。世間法不異出世間,出世間法不異世間;世間法即是出世間,出世間法即是世間。所以者何?異不可得故。諸觀滅,諸心行轉還無所去,滅一切語言,世間法相如涅槃不異,[1]如是智慧,是名慧眼。

復次,此中佛自說:「慧眼菩薩,一切法中不念有為、若無為,若世間、若出世間,若有漏、若無漏等。」是名慧眼。若菩薩見有為、世間、有漏,即墮有見中;若見無為、出世間、無漏,即墮無見中。是有無二見捨,以不戲論慧,行於中道,是名慧眼。得是慧眼,無法不見、無法不聞、無法不知、無法不識。所以者何?得[2]是慧眼,破邪曲諸法、無明諸法。總相、別相各皆如[3]是。

問曰:

阿羅漢、辟支佛亦得慧眼,何以不說「無法不見、無法不聞、無法不知、無法不識」?

答曰:

慧眼有二種:一者、總相,二者、別相。聲聞、辟支佛見諸法總相,所謂無常、苦、空等;佛以總相、別相慧觀諸法。聲聞、辟支佛雖有慧眼,有量有限。

復次,聲聞、辟支佛慧眼,雖見諸法實相,因緣少故,慧眼亦少,不能遍照法性;譬如燈油炷雖淨,小故不能廣照。

諸佛慧眼,照諸法實性,盡其邊底,以是故無法不見、無法不聞、無法不知、無法不識;譬如劫盡,火燒三千世界,明無不照。

復次,若聲聞、辟支佛慧眼無法不知者,與一切智人有何等異?菩薩世世集福德、智慧苦行,何所施用?

問曰:

佛用佛眼,無法不知,非是慧眼,今云何言「慧眼無法不知」?

答曰:

慧眼,成佛時變名佛眼,無明等諸煩惱及習滅故,一切法中皆悉明了。如「佛眼」中說:「無法不見、聞、知、識。」以是故,肉眼、天眼、慧眼、法眼,成佛時失其本名,但名佛眼。譬如閻浮提四大河,入大海中,則失其本名。何以故?肉眼,諸煩惱有漏業生故,虛誑不實;唯佛眼無誑法。天眼,亦從禪定因緣和合生故,虛誑,不能如實見事。慧眼、法眼,煩惱習未盡故,不畢竟清淨故捨。佛眼中無有謬錯,盡其邊極!

以是故阿羅漢、辟支佛慧眼不能畢竟清淨,故不能無法不見。

問曰:

佛現得果報肉眼,能見色,是事云何?

答曰:

肉眼雖生眼識,而佛不隨其用,不以為實;如「聖自在神通」中說,佛告阿難:「所見好色中生厭惡心,眼見惡色生不惡厭心;或時見色不生污穢、不污穢,但生捨心。」如是則肉眼無所施用。

復次,有人言:得聖道時,五情清淨異本。

復次,諸法畢竟空及諸法通達無礙,是二總為慧眼。

大智度論卷第三十九
↑回到頂端↑
#2229444 - 2024-02-07 20:21:23 大智度論卷第四十 [Re: yichinyichin]
yichinyichin 離線
飛龍在天
註冊: 2023-12-15
文章數: 468
大智度論釋往生品第四之下(卷四十)

聖者龍樹造

後秦龜茲國三藏鳩摩羅什譯

【經】

舍利弗白言:「世尊!云何菩薩摩訶薩法眼淨?」

佛告舍利弗:「菩薩摩訶薩以法眼知是人隨信行、是人隨法行、是人無相行,是人行空解脫門、是人行無相解脫門、是人行無作解脫門,得五根,得五根故得無間三昧,得無間三昧故得解脫智,得解脫智故[11]斷三結:有眾見、疑、齋戒取,是人名為須陀洹;是人得思惟道,薄婬、恚、癡,當得斯陀含;增進思惟道,斷婬、[12]恚,[13]得阿那含;增進思惟道,斷色染、無色染、無明、慢、掉,得阿羅漢。是人行空、無相、無作解脫門,得五根,得五根故得無間三昧,得無間三昧故得解脫智,得解脫智故知所有集法皆是滅法,作辟支佛。是為菩薩法眼淨。

「復次,舍利弗!菩薩摩訶薩知是菩薩初發意行檀波羅蜜乃至行般若波羅蜜,成就信根、精進根,善根純厚;用方便力故,為眾生受身;若生剎利大姓,若生婆羅門大姓,若生居士大家;若生四天王天處乃至他化自在天處;是菩薩於其中住,成就眾生,隨其所樂,皆給施之;亦淨佛世界,值遇諸佛,供養、恭敬、尊重、讚歎,乃至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亦不墮聲聞、辟支佛地;是為菩薩摩訶薩法眼淨。

「復次,舍利弗!菩薩摩訶薩[1]如是知是菩薩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退、知是菩薩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退,知是菩薩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2]提記、知是菩薩未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知是菩薩到阿鞞跋致地、[3]知是菩薩未到阿鞞跋致地,知是菩薩具足神通、知是菩薩未具足神通;知是菩薩[4]已具足神通,飛到十方如恒河沙等世界,見諸佛供養恭敬,尊重讚歎;知是菩薩未得神通、當得神通;[5]知是菩薩當淨佛世界、[6]未淨佛世界,[7]是菩薩成就眾生、未成就眾生,[*]是菩薩為諸佛所稱譽、所不稱譽,[*]是菩薩親近諸佛、不親近佛,[*]是菩薩壽命有量、壽命無量,[*]是菩薩得佛時,比丘眾有量、比丘眾無量;[*]是菩薩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時,以菩薩為僧、不以菩薩為僧;[*]是菩薩當修苦行難行、不修苦行難行,[*]是菩薩一生補處、未一生補處,[*]是菩薩受最後身、未受最後身,[*]是菩薩能坐道場、不能坐道場,[*]是菩薩有魔、無魔。如是,舍利弗!是為菩薩摩訶薩法眼淨。」

【論】

釋曰:

菩薩摩訶薩初發心時,以肉眼見世界眾生,受諸苦患,心生慈愍;學諸禪定,修得五通,以天眼遍見六道中眾生受種種身心苦,益加憐愍[9]故,求慧眼[10]以救濟之。得是慧眼已,見眾生心相種種不同,云何令眾生得是實法,故求法眼,引[11]導眾生令入法中,故名法眼。

所謂「是人隨信行,是人隨法行」,初入無漏道——鈍根者名隨信行,是人初依信力故得道,名為隨信行;利根者名隨法行,是人分別諸法故得道,是名隨法行。是二人,十五心中亦名為無相行。過是已往,或名須陀洹,或名斯陀含,或名阿那含。十五心中疾速,無人能取其相者,故名無相。

有人無始世界來,性常質[12]直,好樂實事者;有人好行捨離者;有人世世常好善寂者。好實者,用空解脫門得道,以諸實中空為第一故;好行捨者,行無作解脫門得道;好善寂者,行無相解脫門得道。

問曰:

何以說「得五根」?

答曰:

有人言:一切聖道名為五根,五根成立故。八根雖皆是善,而三無漏根無有別異,以是故但說五根。

取果時相應三昧,名「無間三昧」;得是三昧已,得解脫智,以是解脫智斷三結,得果證。

「有眾見」者,於五受眾中,生我若我所。

「疑」者,於三寶、四諦中不信。

「齋戒取」者,九十六種外道法中,取是法,望得苦解脫。[15]◎

◎[16]問曰:

見諦所斷十結,得須陀[17]洹果,何以[18]故但說三、不說七?

答曰:

若說有眾見,已說一切見結,如經說「有眾見為六十二見根本」故。

若人著我,[19]復思惟:我為是常?為是無常?若謂無常,墮斷滅中而生邪見,無有罪福。若謂為常,墮常見中而生齋戒取;計望得道,或修後世福德樂;欲得此二事故取戒。求苦樂因緣故,謂天所作,[20]便生見取。若說有眾見,則攝是二見:邊見、邪見。若說齋戒取,已說見取。餘四結未拔根本,故不說。

是十結於三界四諦所斷,分別有八十八。

須陀洹乃至辟支佛,分別聲聞、辟支佛道,如先說。

菩薩法眼有二種:一者、分別知聲聞、辟支佛方便得道門,二者、知菩薩方便[21]行道門。聲聞、辟支佛[22]事先已處處說,今當分別菩薩法。

若菩薩知是菩薩深行六波羅蜜,[23]薄諸煩惱故,用信根、精進根及方便,為度眾生故受身。是菩薩生死肉身,未得法性神通法身,以是故不說三根,未離欲故。今世行布施功德,信[24]根、精進根,後世生剎利大姓乃至他化自在天。先知因,後知果。

復次,「是菩薩不退」者,如先說「不退[25]轉相」,亦如後〈阿鞞跋致品〉中說;與此相違,名為退。

不退菩薩有二種:一者、受記,二者、未受記。如《首楞嚴三昧》四種受記中說。

「具足神通」者,於十方恒河沙世界中,一時能變化無量身,供養諸佛、聽法,說法度眾生。[26]如是等,除佛無能及者,是為末後身菩薩;與此相違者,名不具足。

復次,各各自地中無所少,名為具足;各[27]各地中未成就,是不具足。

「得神通」有二種:有用者,[28]有不用者。

「未得神通」者,有菩薩新發意故,未得神通;或未離欲故、懈怠心故、行餘法故,是為未得;與上相違,是為「得」。

「淨佛世界、未[29]淨世界」,如先說。

「成就眾生」者有二種:有先自成功德,然後度眾生者;有先成就眾生,後自成功德者。如寶華佛欲涅槃時,觀二菩薩心,所謂彌勒、釋迦[1]文菩薩。彌勒菩薩自功德成就,弟子未成就;釋迦文菩薩弟子成就,自身未成就。成[2]就多人難,自成則易。作是念已,入雪山谷寶窟中,身放光明。是時釋迦文菩薩見佛,其心清淨,一足立,七日七夜,以一偈讚佛;以是因緣故,超越九劫。如是等,知成就眾生、不成就眾生者。

「諸佛稱譽」,如先說;與此相違,名為「不稱譽」。

「親近諸佛」、「無量壽[3]命」、「無量比丘僧」、「純菩薩為僧」、「不修苦行」,如〈初品〉末說。

「一生補處」者,或以相知者,如阿私陀仙人觀其身相,知今世成佛。珊若婆羅門見乳糜,知今日成佛者應食。如遍吉菩薩、觀世音菩薩、文殊師利菩薩等,見是菩薩如諸佛相,知當成佛,如是等。

「坐道場」者,有菩薩見菩薩行處,地下有金剛地持是菩薩;又見天龍鬼神持種種供養具,送至道場,如是等,知坐道場。

「有魔」者,宿世遮[4]他行道及種種求佛道因緣,不喜行慈,好行空等餘法,如是等因緣,以宿世破他行道,故有魔破壞。

問曰:

云何末後身菩薩受惡業報、[5]為魔來壞?

答曰:

菩薩以種種門入佛道,或從悲門,或從[6]精進、智慧門入佛道。

是菩薩行精進、智慧門,不行悲心,好行精進、智慧故。譬如貴人,雖有種種好衣,或時著一,餘者不著;菩薩亦如是,修種種行以求佛道,或行精進、智慧道,息慈悲心。

破行道者,增上慢故。諸長壽天、龍、鬼神不識方便者,見作惡行因緣,若不受報,生斷滅見,是故佛現受報。是故雖無罪因緣實魔來,以方便力故現[7]有魔。

如是等一切聲聞、辟支佛、[8]諸菩薩種種方便門,令眾生入道,是名「法眼淨」。

[*]【經】

舍利弗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薩摩訶薩佛眼淨?」

佛告舍利弗:「有菩薩摩訶薩求佛道心,次第入如金剛三昧,得一切種智。爾時,成就十力、四無所畏、四無礙智、十八不共法、大慈大悲。是菩薩摩訶薩用一切[9]種,一切法中,無法不見,無法不聞,無法不知,無法不識。舍利弗!是為菩薩摩訶薩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時佛眼淨。如是,舍利弗!菩薩摩訶薩欲得五眼,當學六波羅蜜。何以故?舍利弗!是[10]六波羅蜜中,攝一切善法,若聲聞法、辟支佛法、菩薩法、佛法。舍利弗!若有實語,能攝一切善法者,般若波羅蜜是。舍利弗!般若波羅蜜能生五眼,菩薩學五眼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論】

釋曰:

菩薩住十地中,具足六波羅蜜乃至一切種智。菩薩入如金剛三昧,破諸煩惱習,即時得諸佛無礙解脫,即生佛眼,所謂一切種智、十力、四無所畏、四無礙智乃至大慈大悲等諸功德,是名「佛眼」。

問曰:

智慧、見物是眼相,云何大[11]慈悲等名為「眼」?

答曰:

諸功德皆與慧眼相應故,通名為眼。

復次,慈悲心有三種:眾生緣、法緣、無緣。

凡夫人,眾生緣;聲聞、辟支佛及菩薩,初眾生緣,後法緣;諸佛善修行畢竟空,故名為無緣,是故慈悲亦名佛眼。

已說佛眼,今說佛眼所用:是眼無法不見、[12]不聞、不知、不識。

復次,有人謂:「十住菩薩與佛無有差別,如遍吉、文殊師利、觀世音等,具足佛十力功德等而不作佛,為[13]廣度眾生故。」是故生疑。以是故說佛眼相——十方眾生及諸法中,無不見、無不聞。是諸菩薩,於餘菩薩為大,比於佛不能遍知;如月光明雖大,於日則不現。

問曰:

眼為見相,云何說「聞」?

答曰:

眾生智慧,從六情生,知六塵。人謂佛有所不聞,如外經書中[14]言或有所不聞;是故佛智慧無所不聞。又耳識因緣生智慧,智慧所[15]知,言「無法不聞」。

問曰:

何以故三識所知合為一,三識所知別為三——眼名為見,耳名為聞,意知名為識,鼻、舌、身識名為覺?

答曰:

是三識助道法多,是故別說;餘三識不爾,是故合說。

是三識但知世間事,是故合為一;餘三亦知世間,亦知出世間,是故別說。

復次,是三識但緣無記法;餘三識或緣善,或緣不善,或緣無記。

復次,是三識能生三乘因緣,如眼見佛及佛弟子,耳聞[16]法,心籌量、正憶念。如是等種種差別,以是故,六識所知事[17]分為四分。

一切種智者,如人眼見近不見遠,見[18]內不見[19]外,見麁不見細,見東不見西,見此不見彼,見[20]和合不見散,見生[21]時不見[22]滅。

肉眼見,天眼不見:眼根成就,未離欲凡夫人故無天眼。

天眼見,慧眼不見:凡夫人得天眼神通故無慧眼。

慧眼見,法眼不見:未離欲聲聞聖人,不知種種度眾生道故無法眼。

法眼見,佛眼不見:菩薩得道種智,知種種度眾生道,未成佛故無佛眼。

復次,肉眼、天眼見,慧眼、法眼、佛眼不見:凡夫人眼根成就,得天眼神通故,無慧眼、法眼、佛眼。

肉眼、慧眼見,法眼、佛眼不見:眼根成就聲聞聖人;不知種種度眾生道故無法眼,聲聞人故無佛眼。

肉眼、法眼見,佛眼不見:初得無生忍、未受法性生身菩薩,得道種智;未成佛故無佛[1]眼。

天眼、慧眼見,法眼、佛眼不見:離欲聲聞聖人得天眼神通;非菩薩故無道種智,無道種智故無法眼,聲聞人故無佛眼。

天眼、法眼見,佛眼不見:得菩薩神通,知種種度眾生道;未成佛故無佛眼。

慧眼、法眼見,佛眼不見:菩薩得無生法忍,得無生法忍已,能觀一切眾生得道因緣,以種種道而度脫之;未成佛故無佛眼。

復次,肉眼、天眼、慧眼見,法眼、佛眼不見:眼根成就聲聞聖人得天眼神通;無道種智故無法眼,聲聞人故無佛眼。

天眼、慧眼、法眼見,佛眼不見:法性生身菩薩,具六神通,以種種道度眾生;未成佛故無佛眼。

復次,肉眼、天眼、慧眼、法眼見,佛眼不見:初得無生法忍菩薩,未捨肉身,得菩薩神通,無生法忍、道種智具足;未成佛故無佛眼。

如是等,不名「無法不見聞覺識」。若以佛眼觀諸法,是名「無所不見,無所不聞,無所不覺,無所不識」。

五塵隨義分別,亦如是。

三[2]乘等諸善法,是五眼因緣。諸善法[3]皆六波羅蜜攝;是六波羅蜜,般若波羅蜜為本。以是故說「般若波羅蜜能生五眼;菩薩漸漸學是五眼,不久當作佛」。

[*]【經】

「舍利弗!有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時,修神通波羅蜜。以是神通波羅蜜,受種種如意事:能動大地;變一身為無數身,無數身還為一身;隱顯自在;山壁樹木,皆過無礙,如行空中;履水如地;[4]凌虛如鳥;出沒地中,如出入水;身出烟炎,如大火聚;身中出水,如雪山水流;日月大德,威力難當,而能摩捫;乃至梵天,身得自在。亦不著是如意神通,神通事及己身皆不可得;自性空故、自性離故、自性無生故。不作是念:『我得如意神通。』除為薩婆若心。如是,舍利弗!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時,得如意神通智證。

「是菩薩以天耳淨,過於人耳,聞二種聲:天聲、人聲。亦不著是天耳神通,天耳與聲及己身皆不可得,自性空故、自性離故、自性無生故。不作是念:『我有是天耳。』除為薩婆若心。如是,舍利弗!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時,得天耳神通智證。

「是菩薩如實知他眾生心:若欲心,如實知欲心;離欲心,如實知離欲心;瞋心,如實知瞋心;離瞋心,如實知離瞋心;癡心,如實知癡心;離癡心,如實知離癡心;渴愛心,如實知渴愛心;無渴愛心,如實知無渴愛心;有受心,如實知有受心;無受心,如實知無受心;攝心,如實知攝心;散心,如實知散心;小心,如實知小心;大心,如實知大心;定心,如實知定心;亂心,如實知亂心;解脫心,如實知解脫心;不解脫心,如實知不解脫心;有上心,如實知有上心;無上心,如實知無上心。亦不著是[5]心!何以故?是心非心相不可思議故,自性空故、自性離故、自性無生故。不作是念:『我得他心智證。』除為薩婆若心。如是,舍利弗!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時,得他心神通智證。

「是菩薩以宿命智證通,念一心乃至百心,念一日乃至百日,念一月乃至百月,念一歲乃至百歲,念一劫乃至百劫、無數百劫、無數千劫、無數百千劫,乃至無數百千萬億劫世;我是處如是[6]姓、如是名、如是生、如是食、如是久住、如是壽限、如是長壽、如是受苦樂;我是中死、生彼處,彼處[7]死、生是處,有相有因緣。亦不著是宿命神通,宿命神通事及己身皆不可得,自性空故、自性離故、自性無生故。不作是念:『我有是宿命神通。』除為薩婆若心。如是,舍利弗!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時,得宿命神通智證。

「是菩薩以天眼見眾生死時、生時,端[8]政、醜陋,惡處、好處,若大、若小;知眾生隨業因緣:是諸眾生身惡業成就、口惡業成就、意惡業成就故,謗毀聖人、受邪見因緣故,身壞[9]命終墮惡道,生地獄中;是諸眾生身善業成就、口善業成就、意善業成就,不謗毀聖人、受正見因緣故,命終入善道,生天上。亦不著是天眼[10]神通,天眼[*]神通事及己身皆不可得,自性空故、自性離故、自性無生故。不作是念:『我有是天眼神通。』除為薩婆若心。如是,舍利弗!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時,得天眼神通智證。亦見十方如恒河沙等[11]世界中眾生生死,乃至生天上。四神通亦如是。

「是菩薩摩訶薩漏盡神通,雖得漏盡神通,不墮聲聞、辟支佛地;乃至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亦不依異法。亦不著是漏盡神通,漏盡神通事及己身皆不可得,自性空故、自性離故、自性無生故。不作是念:『我得漏盡神通。』除為薩婆若心。如是,舍利弗!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時,得漏盡神通智證。

「如是,舍利弗!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時,具足神通波羅蜜;具足神通波羅蜜已,增益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論】

釋曰:

如大海中有種種寶珠:有能殺毒,有能遮鬼,有能破病,有能除寒熱、飢渴,有能隨人所願皆能與者;如是等無量無數寶珠。

大乘海中亦如是,有種種菩薩寶:有菩薩能破三惡[1]道,有能開三善門,有能生五眼,有能修行神通波羅蜜。是故諸菩薩能為奇特希有之事,所謂取[2]空相多、地相少,則能隨意動地。一身能多,多身能一;虛空中常有微塵滿中;是人離欲、福德因緣故,集諸微塵以為諸身,令皆相似。

有人言:諸非人恭敬是離欲菩薩,入其身中,隨其意所欲變化則皆能化。轉輪聖王未離欲,少有福德因緣故,諸鬼神[3]尚為其使,何況離欲行無量心人!

復次,是心相無有住處,若內、若外,若大、若小,以禪定力故,其心調柔,疾遍諸身,還復亦速。譬如千頭龍,眼、耳各有二千,及有千口,心一時用;龍[4]是麁身尚爾,何況菩薩!

有人言:坐禪人事,所有力勢,不可思議;故一身為無量身,無量身為一身。

石壁無礙者,取石壁虛空相,微塵開闢,如撅入土。

履水者,取地相多故,履水如地;取水相多故,入地如水;取火相多故,身出烟[5]火。

捫摸日月者,神通不可思議力故,令手及日月,入火定故,月不能令冷;入水定故,日不能令熱。

問曰:

是神通力乃至四禪中,此何以言「但至梵世,身得自在」?

答曰:

此先已說,梵是初門故,言「梵世」則[6]攝一切色界。又世人皆貴梵王,以為世界主故。又是菩薩不欲於欲界散亂心現其自在,是故乃至離欲人中能有所作。

如是神通相無量無數,為易解故,少說譬喻。

諸外道於此神通有二事錯:一者、起吾我心,我能起[7]此事而生憍慢;二者、著是神通,譬如貪人著寶。以是故外道神通,不及聖人神通。

菩薩於是神通力知一切法自性不生,故不著;但念一切種智,為度眾生故。

餘五神通亦如是,[8]如其法分別,先說其相,後皆說空。

六神通餘義,如〈讚菩薩品〉中五神通義[9]說。

以是六神通廣[10]利益眾生,故說:「具足得如是神通,增益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經】

「舍利弗!有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時,住檀波羅蜜,淨薩婆若道,畢竟空,不生慳心故。

「舍利弗!有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時,住尸羅波羅蜜,淨薩婆若道,畢竟空,罪不罪不著故。

「舍利弗!有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時,住羼提波羅蜜,淨薩婆若道,畢竟空,不瞋故。

「舍利弗!有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時,住毘梨耶波羅蜜,淨薩婆若道,畢竟空,身心精進不懈[11]息故。

「舍利弗!有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時,住禪波羅蜜,淨薩婆若道,畢竟空,不亂不[A1]味故。

「舍利弗!有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時,住般若波羅蜜,淨薩婆若道,畢竟空,不生癡心故。

「如是,舍利弗!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時,住六波羅蜜,淨薩婆若道,畢竟空故,不來不去故,不施不受故,非戒非犯故,非忍非瞋故,[12]不進[*]不怠故,不定不亂故,不智不愚故。

「爾時,菩薩摩訶薩不分別布施不布施、持戒犯戒、忍辱瞋恚、精進懈怠、定心亂心、智慧愚癡,不分別毀害、輕慢、恭敬。何以故?舍利弗!無生法中,無有受毀者、無有受害者、無有受輕慢恭敬者。

「舍利弗!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得如是諸功德,聲聞、辟支佛所無有。得是功德具足,成就眾生,淨佛[*]世界,得一切種智!」

[*]【論】

釋曰:

是菩薩初發[13]意,行般若波羅蜜,[14]漸行餘功德,所謂檀波羅蜜等。菩薩住檀波羅蜜,修治薩婆若道,觀一切法畢竟空、不生慳貪心,以是二事故,開薩婆若道。所以者何?畢竟空中,無有慳貪;慳貪根本斷故,具足檀波羅蜜;具足檀波羅蜜故,莊嚴般若波羅蜜;乃至般若波羅蜜畢竟空故,常不生癡心。所以者何?此中佛自說:「一切法不來不去,無施無受故,乃至不智不愚故。」

問曰:

若能如是觀,行六波羅蜜,得何等利益?

答曰:

此中佛自說:[15]此菩薩不念有所施與、無所施與。若念有施,入虛[16]妄法中,又著布施,心生憍慢。若念無所施,即墮邪見中。是布施論議,是佛法中初門,云何言無?乃至不念有癡、有慧。

是人如金剛山,四面風起,不能令動。是菩薩爾時若有罵詈、讚歎,心無有異。何以故?此中佛自說:「無生法中無有罵者、無[1]有[2]害者、無恭敬者。」聲聞、辟支佛,有加[*]害者,不能深有慈悲心,若默然、若遠離。菩薩則不然,能深加慈心,愛之如子,方便度之,是故勝一切聲聞、辟支佛,而能教化一切眾生,忍辱、慈悲、方便深故,隨願清淨業因緣故,能淨佛世界。是法具足故,不久當得一切種智。

[*]【經】

「復次,舍利弗!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時,一切眾生中生等心;一切眾生中生等心已,得一切諸法等;得一切諸法等已,立一切眾生於諸法等中。是菩薩摩訶薩,現世為十方諸佛所念,亦為一切菩薩、一切聲聞、辟支佛所念。是菩薩在所生處,眼終不見不愛色,乃至意不覺不愛法。如是,舍利弗!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不[3]減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論】

釋曰:

佛若廣說諸菩薩相,則窮劫不盡,今佛此品末略說其相。是相[4]足為諸菩薩所通行,所謂大慈悲故,初發度一切眾生心故,學諸佛等心觀眾生故,一切法自性空故——如是等因緣故,於一切眾生中生等心;得是等心已,得一切諸法等。

「一切法等」者,如先說眾生等、法等義,今當更說。慈愍四生眾生,一心欲利益,名眾生等。[5]觀四念處亦不見身名[6]為法等,四正懃[7]等諸四法亦如是。

復次,念五道中眾生皆沒無常老、病、死,是名眾生等。行是信等五根、若五神通,一心欲度是眾生,是名法等。

復次,眾生中行忍辱、慈悲等福,功德無量;功德無量故心柔軟,心柔軟故疾得禪定,修禪定故心如意調柔,心如意調柔故破世間長短、男女、白黑等,入一相法,所謂無相。得是法等已,令一切眾生得是法等。

是菩薩得是二等,成就無量福德智慧故,得現世果報,為諸佛所念、餘人所念。

愛著生念者,皆是虛妄;唯諸佛念,是為實念,不愛著故。是人諸佛尚念,何況聲聞、辟支佛、菩薩!聲聞、辟支佛斷結者猶尚愛念,何況凡夫未離欲者!

以菩薩福德因緣生故,[8]得如是等無量今世果報。

後世所生處,眼終不見惡色。惡色者,所謂能生苦受;聲、香、味、觸、法,乃至能生憂心者。如六[9]欲天,六情所對淨妙[10]五欲,隨意歡喜。眾生種少福德,生天上如是,何況菩薩福德、實智慧無量無邊,[11]為十方諸佛、諸餘賢聖所念!

[*]【經】

說是〈般若波羅蜜品〉時,三百比丘從坐起,以所著衣上佛,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佛爾時微笑,種種色光從口中出。

[12]爾時,慧命阿難從坐起,整衣服,合掌,右膝著地,白佛言:「佛何因緣微笑?」

佛告阿難:「是三百比丘從是已後六十一劫當[13]得作佛,皆號名大相。是三百比丘捨此身[14]已,當生阿閦佛[15]國;及六萬欲天子皆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於彌勒佛法中出家行佛道。」

是時,佛之威神故,此間四部眾見十方面各千佛;是十方[*]世界嚴淨,此娑婆世界所不[16]能及。

爾時,十千人作願[17]言:「我等修淨願行,[18]以淨願行故,當生彼佛[19]世界。」

爾時,佛知是善男子[20]深心,而復微笑,種種[21]色光從口中出。

阿難整衣服,合掌白佛:「佛何因緣微笑?」

佛告阿難:「汝見是十千人不?」阿難言:「見!」

佛言:「是十千人於此壽終,當生彼[*]世界,終不離諸佛;後當作佛,皆號莊嚴[22]王。」

[*]【論】

問曰:

如佛結戒,比丘三衣不應少,是諸比丘何以[23]故破尸羅波羅蜜,作檀波羅蜜?

答曰:

有人言:「佛過十二歲然後結戒,是比丘施衣時未結戒。」

有人言:「是比丘有淨施衣,心生當受,以是故施。」

有人言:「是諸比丘多知多識,即能更得,事不經宿。」

復次,有人言:「是諸比丘聞佛說『諸菩薩行檀波羅蜜,[24]諸功德力勢無量故,得與般若波羅蜜相應』,心大踊躍,即以衣施,無復他念,不[25]故破戒。」

復次,諸比丘知佛法畢竟空,無所著,斷法愛;為世諦故結戒,非第一義。是比丘從佛聞第一義及布施[26]等六波羅蜜;聞諸菩薩種種大威力,愍念眾生為諸煩惱所覆,不能得是菩薩功德;是故生大悲心,為眾生故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意;以是故,以衣布施。

若人以貪欲、瞋恚、怖畏、邪見、不恭敬心、輕佛語[27]而不持[28]戒,是名為破戒;是諸比丘都無此心,是故無破戒罪。

問曰:

佛何以[29]故微笑?

答曰:

[30]笑有種種:有人見妓樂事而笑,有[31]人內懷瞋恚而笑,有人憍慢故笑,有人輕物故笑,有人事辦[32]歡[33]喜故笑,有人見不應作而作故笑,有人懷詐揚善故笑,有人見希有事故笑。

佛今見比丘以一袈裟施[*]故,未來世中成辦佛事,是為希有,以是故笑。

問曰:

阿難何[*]以常問佛笑,而餘比丘不問?

答曰:

是諸比丘不親近佛、又敬難心[1]多故,不敢自問。阿難善知人相,知諸比丘意;又見佛笑,疑故,作是念:「佛無眾生相、無有法相,知三界如夢、如幻,今有何事能令佛笑?佛如須彌山王、大地、大海,不以小因緣故動。」以是故問笑因緣。

佛告阿難:「業因緣果報相續,不可思議!是三百比丘却後六十一劫當得作佛,號名大相(施以手舉物顯示為相[2]故,因以為[3]名);六十一劫中,是人利根,值佛說法,與般若波羅蜜相應故,是諸人疾得作佛。」是諸比丘未得天眼故,自疑不知生何處,恐不能得集諸功德,不得至道;是故佛言:「捨是身,當生阿閦佛世界。」

六萬欲天子,必是宿世共福德因緣故,與三百比丘俱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是彌勒所應度,是故佛[4]說:「彌勒時當出家。」

今佛記諸比丘生阿閦[5]佛世界,故諸人咸欲見諸佛清淨世[6]界;是故佛令大眾見十方面各千佛。是四眾見是清淨莊嚴佛世界,見諸佛身大於須彌山者,一生補處菩薩大眾圍繞,以梵音[7]聲徹無量無邊世界;各自鄙薄其身,憐愍眾生故,為求無量佛法,作願生彼佛世界,如清淨世界行願中說。

笑因緣,如先說。

是十千人於此壽終,當生彼國。隨生彼國行業因緣具足故,此間集深厚無量福德故,終不離諸佛。見諸莊嚴佛世界發心故,皆號莊嚴王佛。

[8]大智度論釋歎度品第五

[*]【經】

爾時,慧命舍利弗、慧命目[9]犍連、慧命須菩提、慧命摩訶迦葉,如是等諸多知識比丘及諸菩薩摩訶薩、諸優婆塞、優婆夷從坐起,合掌白佛言:「世尊!摩[10]訶波羅蜜,是菩薩摩訶薩般若波羅蜜。尊波羅蜜、第一波羅蜜、勝波羅蜜、妙波羅蜜、無上波羅蜜、無等波羅蜜、無等等波羅蜜、如虛空波羅蜜,是菩薩摩訶薩般若波羅蜜。世尊!自相空波羅蜜,是菩薩摩訶薩般若波羅蜜。世尊!自性空波羅蜜,是菩薩摩訶薩般若波羅蜜。諸法空波羅蜜、無法有法空波羅蜜、開一切功德波羅蜜、成就一切功德波羅蜜、不可壞波羅蜜,是諸菩薩摩訶薩般若波羅蜜。

「諸菩薩摩訶薩行是般若波羅蜜,無等等布施,具足無等等檀波羅蜜,得無等等身,得無等等法,所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尸羅波羅蜜、羼提波羅蜜、毘梨耶波羅蜜、禪波羅蜜、般若波羅蜜亦如是。

「世尊本亦復行此般若波羅蜜,具足無等等六波羅蜜,得無等等法;得無等等色,無等等受、想、行、識,佛轉無等等法輪。過去佛亦如是行此般若波羅蜜,具足無等等布施,乃至轉無等等法輪。未來世佛亦行此般若波羅蜜,當作無等等布施,乃至當轉無等等法輪。以是故,世尊!菩薩摩訶薩欲度一切法彼岸,當習行般若波羅蜜!

「唯!世尊!是行般若波羅蜜菩薩摩訶薩,一切世間天及人、阿修羅應當[A2]禮敬供養。」

佛告眾弟子及諸菩薩摩訶薩:「如是!如是!諸善男子行[11]是般若波羅蜜者,一切世間天及人、阿修羅應當禮敬供養。何以故?因菩薩來故,出生人道、天道,剎利大姓、婆羅門大姓、居士大家、轉輪聖王、四天王天乃至阿迦尼吒天;出生須陀洹乃至阿羅漢、辟支佛、諸佛。因菩薩來故,世間便有飲食、衣服、臥具、房舍、燈燭、摩尼、真珠、毘琉璃、珊瑚,金銀等諸寶物生。舍利弗!世間所有樂具,若人中、若天上、若離欲樂,是一切樂具,皆由菩薩有。何以故?舍利弗!菩薩摩訶薩行菩薩道時,住六波羅蜜,自行布施,亦以布施成就眾生;乃至自行般若波羅蜜,亦以般若波羅蜜成就眾生。舍利弗!是故菩薩摩訶薩為安樂一切眾生故出現於世。」

[*]【論】

問曰:

五千比丘中,上有千餘上座,所謂[12]漚樓頻螺迦葉等;何以[13]止說此四人名?

答曰:

是四比丘,[14]是現世無量福田。舍利弗是佛右面弟子;目揵連是佛左面弟子;須菩提修無諍定,行空第一;摩訶迦葉行十二頭陀第一,世尊施衣分坐,常深心憐愍眾生。佛在世時,若有人欲求今世果報者,供養是四人,輒得如願。是故,是多知[*]多識比丘及四眾,讚般若波羅蜜。

問曰:

是阿羅漢最後身,所作已辦,何以復讚歎般若波羅蜜?

答曰:

[15]人皆知阿羅漢得無漏道,以菩薩智慧雖大,結使未斷故不貴。又以是阿羅漢有慈悲心,助佛揚化故以之為證。

佛道於世間中最大,是般若能與此事,故名為「大波羅蜜」。

一切法中智慧第一,故言「尊波羅蜜」。

能正導五度,故名「第一波羅蜜」。

五度不及,故名為「勝波羅蜜」,如五情不及意。

能自利利人,故名為「妙波羅蜜」。

一切法中無有過者,故名「無上波羅蜜」。

無有法與同者,故名「無等波羅蜜」。

諸佛名無[1]等,從般若波羅蜜生,故名「無等等波羅蜜」。

是般若波羅蜜畢竟清淨,不可以戲論破壞,故名「如虛空波羅蜜」。

般若波羅蜜中一切法自相不可得,故名為「自相空波羅蜜」。

此波羅蜜中一切法自[2]性空故,諸法因緣和合生,無有自性,故名為「自性空波羅蜜」。

諸法中無有自法,故名為「諸法空波羅蜜」。

以此眾生空、法空故破諸法令無所有,無所有亦無所有,是名「無法有法空波羅蜜」。

菩薩行是般若[3]波羅蜜,無有功德而不攝者,如日出時華無不敷,故名「開一切功德波羅蜜」。

是菩薩心中般若波羅蜜日出,成就一切諸功德,皆令清淨;般若波羅蜜是一切善法之本,是故名為「成就一切功德波羅蜜」。

世間無有法能傾動者,故名「不可破壞波羅蜜」。

是諸阿羅漢讚歎因緣,所謂三世佛皆從般若波羅蜜生,所謂無比布施乃至無比智慧;世間中無有與等者,故言「無比」;是六波羅蜜,畢竟清淨,無有[4]過失,故名為「無比」,「無比」即是「無等等」。

復次,「無等等」——諸佛名「無等」;與諸佛等,故名為「無等等」。

問曰:

三世諸佛中,已有釋迦[*]文佛,何以別說?

答曰:

今座上眾皆由釋迦文佛得度,感恩重故別說。如舍利弗說:「我師不出者,我等永為盲冥!」

諸阿羅漢知三世諸佛皆從般若波羅蜜中出,以是故諸阿羅漢說:「世尊!諸菩薩摩訶薩欲遍知一切法,當習般若波羅蜜。」

阿羅漢讚歎菩薩時,心生恭敬,是故說「禮敬供養」。

「天、人、阿修羅」者,說三善道;三惡道無所別知,故不說。

佛聞羅漢讚歎已,[5]佛印可言:「如是!如是!應當禮敬供養行般若波羅蜜者。」汝雖無一切智慧,而說不錯,故重言:「如是!如是!」

何以故?此中佛自說:「因菩薩故,出生人道、天道,乃至一切諸菩薩為安樂一切眾生故說。」

剎利大姓乃至阿迦[6]尼吒,須陀洹乃至諸佛,皆如先說。

問曰:

若因菩薩,有飲食等及諸寶物,人何以力作求生,受諸辛苦乃得?

答曰:

飢餓劫時,人雖設其功力,亦無所得,以眾生罪重故。菩薩世世讚歎布施、持戒、善心,是三福因緣故有上、中、下。上者,念便即得;中者,人中尊重,供養自至;下者,施功力乃得。以是故說「因菩薩得」,實而不虛。

樂因緣甚多,不可稱計;今佛略說:「天樂、人樂、涅槃樂,皆由菩薩得。」

此中佛自說:「菩薩住六波羅蜜,自行布施,亦教眾生行布施。」雖眾生自行布施,無菩薩教導則不能行。

問曰:

除解脫樂,此二種樂是眾生生結使處;貪欲因緣故生恚,菩薩何以教導此結使因緣?

答曰:

菩薩無咎!所以者何?菩薩慈悲清淨心,與眾生樂因緣,[7]教修福事;若眾生不能清淨行福德者,於菩薩何咎!如人好心作井,盲人墮中而死,作者無罪!如人設好食施人,不知量者,多食致患,施者無罪!

復次,若諸佛菩薩不教眾生作福德因緣,則無天、無人、無阿修羅;但長三惡道,無從罪得出者。

復次,眾生樂因緣故生貪,貪因緣故生恚,恚因緣故生苦,苦因緣故生罪;今欲[8]免眾生於第五罪中,是故與樂。

復次,非定樂因緣生貪欲。或正憶念故,樂為善福因緣;邪憶念故生貪欲。今為正憶念樂故,令生福德因緣。

復次,唯佛一人無錯無失。是菩薩未成就佛道、未得佛眼故,以三種樂故教化可度眾生;諸佛但以解脫樂教化眾生。[9]◎

[10]大智度論釋舌相品第六

◎[11]【經】

爾時,世尊出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從其舌相出無數無量色光明,普照十方如恒河沙等諸佛[12]世界。是時,東方如恒河沙等[*]世界中[13]無量無數諸菩薩見是大光明,各各白其佛言:「世尊!是誰[14]神力故,有是大光明,普照諸[15]佛[*]世界?」

[16]諸佛告諸菩薩言:「諸善男子!西方有世界名娑婆,是中有佛名釋迦牟尼,是其舌相出大光明,普照東方如恒河沙等諸佛[*]世界;南西北方、四維、上下,亦復如是;為諸菩薩摩訶薩說般若波羅蜜故。」

是時,諸菩薩各白其佛言:「我欲往供養釋迦牟尼佛及諸菩薩摩訶薩,并欲聽般若波羅蜜!」

諸佛告諸菩薩:「善男子!汝自知時!」

是時,諸菩薩摩訶薩持諸供養具、無量華蓋、幢幡、瓔珞、眾香、金銀、寶花,向娑婆世界,詣釋迦牟尼佛所。爾時,四天王諸天乃至阿迦尼吒諸天,各持天上天香、末香、澤香、天樹香、葉香、天種種蓮華——青、赤、紅、白,向釋迦牟尼佛所。是諸菩薩摩訶薩及諸天所散諸華,於三千大千世界虛空中化成四柱大[17]寶臺,種種異色,莊嚴分明。

是時,釋迦牟尼佛眾中,有十萬億人皆從坐起,合掌白佛言:「世尊!我等於未來世中,亦當得如是法,如今釋迦牟尼佛!弟子、侍從、大眾,說法,亦爾!」

是時,佛知善男子至心,於一切諸法不生不滅、不出不作,得是法忍。佛便微笑,種種色光從口中出。

阿難白佛言:「世尊!何因緣故微笑?」

佛告阿難:「是眾中十萬億人,於諸法中得無生忍。是諸人於未來世過六十八億劫當[1]得作佛,劫名華積,佛皆號覺花。」

[*]【論】

問曰:

初品中佛已出舌相,今何以重出?

答曰:

是事非一日一坐說。

前出舌相,為和合大會,度一切眾生,舍利弗問,佛答。今此異時,更為餘人;須菩提巧說空故,佛命令更說,是故出舌相光明。

問曰:

舍利弗智慧第一,竟何所少,而復命須菩提?

答曰:

佛弟子眾多,一人說已,次命一人;譬如王者,群臣眾多,次第共語。

問曰:

若爾者,目連、迦葉等甚多,何以不次[2]第皆與語?

答曰:

此經名智慧,舍利弗智慧第一,是故問。

須菩提雖有種種因緣,以二因緣大故:一者、好行無諍定,常慈悲眾生,雖不能廣度眾生,而常助菩薩,以菩薩事問佛;二者、好深行空法,是般若中多說空法——是故[3]命須菩提說。

是「舌相光明」、「諸菩薩來往」義,乃至「華臺供養」義,如先說。

爾時,眾生見是大神通力,所謂十方如恒河沙等世界中諸佛,以諸佛及釋迦文佛出無量光明故,眾生蒙佛神力,見舌相覆三千大千世界,及聞見諸佛在大眾中說法,即得無生法忍,作是願言:「我等未來世神通變化,亦當如今佛。」

佛知眾生得無生法忍,故微笑。「笑」義,「佛答」,如先說。

是人過六十八億劫作佛,是人見十方諸菩薩持七寶華來供養,變成七寶花臺;因見是已,其心清淨,得無生法忍。是故作佛時,劫名華積,佛皆號覺華。

大智度論卷第四十
↑回到頂端↑
#2229445 - 2024-02-07 20:23:41 大智度論卷第四十一 [Re: yichinyichin]
yichinyichin 離線
飛龍在天
註冊: 2023-12-15
文章數: 468
大智度論釋三假品第七(卷第四十一)

龍樹菩薩造

後秦龜茲國鳩摩羅什奉 詔譯

【經】

爾時,佛告慧命須菩提:「汝當教諸菩薩摩訶薩般若波羅蜜,如諸菩薩摩訶薩所應成就般若波羅蜜!」

即時諸菩薩摩訶薩及聲聞大弟子、諸[6]天等作是念:「慧命須菩提自以智慧力當為諸菩薩摩訶薩說般若波羅蜜耶?為是佛[7]力?」

慧命須菩提知諸菩薩摩訶薩、大弟子、諸天心所念,語慧命舍利弗:「[8]敢佛弟子所說法、所教授,皆是佛力。佛所說法,法相不相違背;是善男子學是法,得證此法,佛說如燈。舍利弗!一切聲聞、辟支佛實無力能為菩薩摩訶薩說般若波羅蜜。」

爾時,慧命須菩提白佛言:「世尊所說菩薩、菩薩[9]字,何等法名菩薩?世尊!我等不見是法名菩薩,云何教菩薩般若波羅蜜?」

佛告須菩提:「般若波羅蜜,亦但有名字,名為般若波羅蜜;菩薩、菩薩字,亦但有名字;是名字不在內,不在外,不在中間。

「須菩提!譬如說我名,和合故有;是我名,不生不滅,但以世間名字故說。如眾生、壽、[10]命、生者、養育[11]者、眾數、人、作者、使作者、起者、使起者、受者、使受者、知者、見者等,和合法故有,是諸名,不生不滅,但以世間名字故說。般若波羅蜜、菩薩、菩薩字亦如是,皆和合故有,是亦不生不滅,但以世間名字故說。

「須菩提!譬如身和合故有,是亦不生不滅,但以世間名字故說。須菩提!譬如色、受、想、行、識,亦和合故有,是亦不生不滅,但以世間名字故說。須菩提!般若波羅蜜、菩薩、菩薩字亦如是,皆是和合故有,是亦不生不滅,但以世間名字故說。

「須菩提!譬如眼,和合故有,是亦不生不滅,但以世間名字故說;是眼不在內、不在外、不在中間。耳、鼻、舌、身、意,和合故有,是亦不生不滅,但以世間名字故說。色乃至法亦如是。眼界,和合故有,是亦不生不滅,但以世間名字故說。乃至意識界亦如是。須菩提!般若波羅蜜、菩薩、菩薩字亦如是,皆和合[12]故有,是亦不生不滅,但以名字故說;是名字[13]亦不在內、不在外、不在中間。

「須菩提!譬如內身,名為頭,但有名字,項、肩、臂、脊、[14]肋、[15]髀、[16][A1]𨄔、脚,是和合故有;是法及名字,亦不生不滅,但以名字故說;是名字亦不在內、不在外、不在中間。須菩提!般若波羅蜜、菩薩、菩薩字亦如是,皆和合故有,但以名字故說;是亦不生不滅,不在內、不在外、不在中間。

「須菩提!譬如外物,草、木、枝、葉、莖、節,[17]如是一切但以名字[18]故說;是法及名字,亦不生不滅,非內非外,非中間住。須菩提!般若波羅蜜、菩薩、菩薩字亦如是,皆和合故有;是法及名字,亦不生不滅,非內、非外、非中間住。

「須菩提!譬如過去諸佛,名[19]字和合故有,是亦不生不滅,但以名字[20]故說;是亦非內、非外、非中間住。般若波羅蜜、菩薩、菩薩字亦如是。

「須菩提!譬如夢、響、影、幻、炎、佛所化,皆是和合故有,但以名字說;是法及名字不生不滅,非內、非外、非中間住。般若波羅蜜、菩薩、菩薩字亦如是。

「如是,須菩提!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名假施設、受假施設、法假施設,如是應當學。」

【論】

問曰:

佛既不自說,諸菩薩摩訶薩福德、智慧、利根勝諸聲聞,何以故命須菩提令說?

答曰:

先「舌相」中,已有二因緣故,使須菩提說。

復次,佛威德尊重,畏敬心故,[24]不敢問[25]佛,畏不自盡。

復次,佛知眾中心所疑,眾人敬難佛故,不敢發問。所以者何?眾生見佛身過須彌山、舌覆三千大千世界、身出種種無量光明。是時眾會,心皆驚怖,不敢發問,各各自念:「我當云何從佛聞法?」以是故,佛命須菩提,令為眾人說法。言「汝所說者,皆是佛力」,如經中說。

復次,般若波羅蜜有二種:一者、共聲聞、菩薩合說,二者、但與諸法身菩薩說。

為雜說故,命須菩提為首,及彌勒、舍利弗、釋提桓因。

爾時,眾會聞佛命須菩提令說,心皆驚疑。須菩提知眾人心,告舍利弗等言:「一切聲聞所說、所知,皆是佛力。我等當承佛威神為眾人說,譬如傳語人。所以者何?佛所說法,法相不相違背。是弟子等[26]學是法,作證,[27]敢有所說,皆是佛力;我等所說,即是佛說。所以者何?現在佛前說,我等雖有智慧眼,不值佛法,則無所見。譬如夜行險道,無人執燈,必不得過;佛亦如是,若不以智慧燈照我等者,則無所見。」

又告舍利弗:「一切聲聞、辟支佛實無力能為諸菩薩說般若[28]波羅蜜,況我一人!」所以者何?菩薩智慧甚深,問答玄遠;諸餘淺近法,於菩薩邊說猶難,何況深法!如人能食一[1]斛飯,從有一[2]斗者索,欲以除飢,是不能除。

以是故說「聲聞、辟支佛無力能為菩薩說般若」。

須菩提大明菩薩[3]尊[4]貴,佛亦然可。[5]令須菩提欲於實相法中說,是故言:「一切法中求菩薩不可得,菩薩不可得故,字亦不可得;菩薩、菩薩字不可得故,般若波羅蜜亦不可得。是三事不可得故,我云何當教菩薩般若波羅蜜?」

問曰:

佛命須菩提為諸菩薩說般若,而須菩提言「無菩薩」,與佛相反,佛何以同之?

答曰:

有二種說:一者、著心說,二者、不著心說。今須菩提以不著心說空,佛不訶之。

復次,須菩提常行空三昧,知諸法空故。佛告須菩提:「為諸菩薩說般若波羅蜜。」而菩薩畢竟空,是故須菩提驚言:「云何[6]名菩薩?」佛即述成:「菩薩如是從發心[7]已來乃至佛道,皆畢竟空故不可得;若如是教者,是即教菩薩般若波羅蜜。」

復次,凡有二法:一者、名字,二者、名字義。如[8]火,能照、能燒是其義;照是造色,[*]燒是火大,是二法和合[9]名為火。若離是二法有火,更應有第三[10]用!除[*]燒、除照更無第三[11]業;以是故知二法和合假名為火。

是火名不在二法內。何以故?是法二,火是一;一不為二,二不為一。義以名二法不相合。所以者何?若二法合,說火時應燒口;若離,索火應得水!如是等因緣,知不在內。

若火在二法外,聞火名,不應二法中生火[12]想。

若在兩中間,則無依止處。一切有為法,無[13]有依止處;若在中間,則不可知!

以[14]是故,火不在三處,但有假名。

「菩薩」亦如是,二法和合[15]名菩薩,所謂名、色。色事異,名事異;若定有菩薩,應更有第三事!而無有事,則知假名是菩薩。「菩薩名」亦如是,不在內、不在外、不在兩中間。

是中佛說譬喻:「如五眾和合故名為我,實我不可得;眾生乃至知者、見者,皆是五眾因緣和合生假名法;是諸法實不生不滅,世間[16]但用名字說。菩薩、菩薩字、般若波羅蜜亦如是,皆是因緣和合假名法。」

是中佛更說譬喻。有人言:「但五眾和合有眾生,而眾生空,但有五眾法。」佛言:「眾生空,五眾亦和合故假名字有。」十二[17]處、十八界亦如是。

復次,菩薩有二種:一者、坐禪,二者、誦經。

坐禪者,常觀身、骨等諸分和合故名為身,即以所觀為譬喻,言頭骨分和合故名為頭,腳骨分和合故名為腳,頭、腳、骨等和合故名為身;一一推尋,皆無根本。所以者何?此是常習常觀故,以為譬喻。

不坐禪者,以草、木、[18]枝、葉、華、實為喻。

如過去諸佛亦但有名字,用是名字可說。

十譬喻亦但有名字,菩薩義亦如是。「十喻」義,如先說。

菩薩應如是學三種波羅聶提:

五眾等法,是名「法波羅聶提」。

五眾因緣和合故名為眾生,諸骨和合故名為頭骨,如根、莖、枝、葉和合故名為樹,是名「[19]受波羅聶提」。

用是名字取二法相,說是二種,是為「名字波羅聶提」。

復次,眾微[20]塵法和合故有麁法生,如微塵和合故有麁色,是名「法波羅聶提」,從法有法故。

是麁法和合有名字生,如能照、能燒有火名字生;名色有故為人,名色是法,人是假名,是為「[*]受波羅聶提」;取色取名,故名為「[*]受」。

多名字邊更有名字,如梁、椽、瓦等名字邊更有屋名字生,如樹枝、[21]樹葉名字邊有樹名[22]生,是為「名字波羅聶提」。

行[23]者先[24]壞名字波羅聶提,到[*]受波羅聶提;次破[*]受波羅聶提,到法波羅聶提;破法波羅聶提,到諸法實相中。

諸法實相,即是諸法及名字[25]空般若波羅蜜。

[*]【經】

「復次,須菩提!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26]時,不見色名字是常,不見受、想、行、識名字是常,不見色名[27]字無常,不見受、想、行、識名字無常;不見色名字樂,不見色名字苦;不見色名字我,不見色名字無我;不見色名字空,不見色名字無相,不見色名字無作;不見色名字寂滅;不見色名字垢,不見色名字淨;不見色名字生,不見色名字滅;不見色名字內,不見色名字外,不見色名字中間住。受、想、行、識亦如是。

「眼、色、眼識、眼[28]觸、眼觸因緣生諸受,乃至[29]意、[30]法、意識、意觸、意觸因緣生諸受亦如是。何以故?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般若波羅蜜字、菩薩、菩薩字,有為性中亦不見,無為性中亦不見。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是法皆不作分別。

「是菩薩行般若波羅蜜,住不壞法中,修四念處時,不見般若波羅蜜,不見般若波羅蜜字,不見菩薩,不見菩薩字;乃至修十八不共法時,不見般若波羅蜜,不見般若波羅蜜字,不見菩薩,不見菩薩字。菩薩摩訶薩如是行般若波羅蜜時,但知諸法實相;諸法實相者,無垢無淨。

「如是,須菩提!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時,當作是[1]知名字假施設。知假名字已,不著色,不著受、想、行、識;不著眼乃至意;不著色乃至法;不著眼識乃至不著意識;不著眼觸乃至不著意觸;不著眼觸因緣生受:若苦、若樂、若不苦不樂,乃至不著意觸因緣生受:若苦、若樂、若不苦不樂;不著有為性,不著無為性;不著檀波羅蜜、尸羅波羅蜜、羼提波羅蜜、毘梨耶波羅蜜、禪波羅蜜、般若波羅蜜;不著三十二相,不著菩薩身;不著菩薩肉眼,乃至不著佛眼;不著智波羅蜜,不著神通波羅蜜;不著內空乃至不著無法有法空;不著成就眾生,不著淨佛[2]世界,不著方便法。何以故?是諸法無著者、無著法、無著處,皆無故。

「如是,須菩提!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時,不著一切法,便增益檀波羅蜜、尸羅波羅蜜、羼提波羅蜜、毘梨耶波羅蜜、禪波羅蜜、般若波羅蜜,入菩薩位,得阿鞞跋致地,具足菩薩神通;遊一佛國,至一佛國,成就眾生,恭敬、尊重、讚歎諸佛;為淨佛世界、為見諸佛供養,供養之具,善根成就[3]故隨意悉得;亦聞諸佛所說法,聞已乃至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終不忘[4]失,得諸陀羅尼門、諸三昧門。

「如是,須菩提!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時,當知諸法名假施設!」

「須菩提!於汝意云何?色是菩薩不?受、想、行、識是菩薩不?」「不也!世尊!」

「眼、耳、鼻、舌、身、意是菩薩不?」「不也!世尊!」

「色、聲、[5]香、味、觸、法是菩薩不?」「不也!世尊!」

「眼識乃至意識是菩薩不?」「不也!世尊!」

「須菩提!於汝意云何?地種是菩薩不?」「不也!世尊!」

「水、火、風、空、識種是菩薩不?」「不也!世尊!」

「於須菩提意云何?無明是菩薩不?」「不也!世尊!」

「乃至老死是菩薩不?」「不也!世尊!」

「於須菩提意云何?離色[6]是菩薩不?」「不也!世尊!」

「乃至離老死是菩薩不?」「不也!世尊!」

「須菩提!於汝意云何?色如相[7]是菩薩不?」「不也!世尊!」

「乃至老死如相是菩薩不?」「不也!世尊!」

「離色如相乃至離老死如相是菩薩不?」「不也!世尊!」

佛告須菩提:「汝觀何等義言『色非菩薩,乃至老死非菩薩;離色非菩薩,乃至離老死非菩薩;色[8]如相非菩薩,乃至老死如相非菩薩;離色如相非菩薩,乃至離老死如相非菩薩』?」

須菩提言:「世尊!眾生畢竟不可得,何況當是菩薩!色不可得,何況色、離色、色如、離色如是菩薩!乃至老死不可得,何況老死、離老死、老死如、離老死如是菩薩!」

佛告須菩提:「善哉!善哉!如是,須菩提!菩薩摩訶薩、眾生不可得故,般若波羅蜜[9]亦不可得,當作是學!」

「於須菩提意云何?色是菩薩義不?」「不也!世尊!」

「受、想、行、識是菩薩義不?」「不也!世尊!」

「於須菩提意云何?色常是菩薩義不?」「不也!世尊!」

「受、想、行、識常是菩薩義不?」「不也!世尊!」

「色無常是菩薩義不?」「不也!世尊!」

「受、想、行、識無常是菩薩義不?」「不也!世尊!」

「色樂是菩薩義不?」「不也!世尊!」

「受、想、行、識樂是菩薩義不?」「不也!世尊!」

「色苦是菩薩義不?」「不也!世尊!」

「受、想、行、識苦是菩薩義不?」「不也!世尊!」

「色我是菩薩義不?」「不也!世尊!」

「受、想、行、識我是菩薩義不?」「不也!世尊!」

「色非我是菩薩義不?」「不也!世尊!」

「受、想、行、識非我是菩薩義不?」「不也!世尊!」

「於須菩提意云何?色空是菩薩義不?」「不也!世尊!」

「受、想、行、識空是菩薩義不?」「不也!世尊!」

「色非空是菩薩義不?」「不也!世尊!」

「受、想、行、識非空是菩薩義不?」「不也!世尊!」

「色相是菩薩義不?」「不也!世尊!」

「受、想、行、識相是菩薩義不?」「不也,世尊!」

「色無相是菩薩義不?」「不也!世尊!」

「受、想、行、識無相是菩薩義不?」「不也!世尊!」

「色作是菩薩義不?」「不也!世尊!」

「受、想、行、識作是菩薩義不?」「不也!世尊!」

「色無作是菩薩義不?」「不也!世尊!」

「受、想、行、識無作是菩薩義不?」「不也!世尊!」

乃至老死亦如是。

佛告須菩提:「汝觀何等義言『色非菩薩義,受、想、行、識非菩薩義;乃至色、受、想、行、識無作非菩薩義;乃至老死亦如是』?」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色畢竟不可得,何況[10]無色是菩薩義!受、想、行、識,亦如是。世尊!色常畢竟不可得,何況色無常,是菩薩義!乃至識亦如是。世尊!色樂畢竟不可得,何況色苦是菩薩義!乃至識亦如是。世尊!色我畢竟不可得,何況色非我是菩薩義!乃至識亦如是。世尊!色[11]有畢竟不可得,何況色空是菩薩義!乃至識亦如是。世尊!色相畢竟不可得,何況色無相是菩薩義!乃至識亦如是。世尊!色作畢竟不可得,何況色無作是菩薩義!乃至識亦如是。」

佛告須菩[12]提:「善哉!善哉!如是,須菩提!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色義不可得,受、想、行、識義[13]不可得;乃至無作義不可得,當作是學般若波羅蜜!

「須菩提!汝言:『我不見是法名菩薩。』須菩提!諸法不見諸法。諸法不見法性,法性不見諸法。法性不見地種,地種不見法性;乃至識種不見法性,法性不見識種。法性不見眼、色、眼識性,眼、色、眼識性不見法性;乃至法性不見意、法、[1]意識性,意、法、意識性不見法性。須菩提!有為性不見無為性,無為性不見有為性。何以故?離有為不[2]可說無為,離無為不[3]可說有為。

「如是,須菩提!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於諸法無所見,是時不驚、不畏、不怖,心亦不沒、不悔。何以故?是菩薩摩訶薩不見色、受、想、行、識故,不見眼乃至意,不見色乃至法[A2],不見淫、怒、癡,不見無[4]明乃至老死,不見我乃至知者、見者,不見欲界、色界、無色界,不見聲聞心、辟支[5]佛心,不見菩薩、不見菩薩法,不見佛、不見佛法、不見佛道。是菩薩一切法不見故,不驚、不畏、不怖、不沒、不悔!」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何因緣故[6]是菩薩心[7]不怖、不[8]沒、不[9]悔?」

佛告須菩提:「菩薩摩訶薩一切心心數法不可得、不可見,以是故,菩薩摩訶薩心[10]不怖、不沒、不悔。」

「世尊!云何菩薩心不驚、不畏、不怖?」

佛告須菩提:「是菩薩意及意界不可得、不可見,以是故不驚、不畏、不怖。如是,須菩提!菩薩摩訶薩一切法不可得故,應行般若波羅蜜。須菩提!菩薩摩訶薩一切行處,不得般若波羅蜜,不得菩薩名,亦不得菩薩心,即是教菩薩摩訶薩。」

[11]【論】

釋曰:

菩薩行般若波羅蜜,觀色法名字非常、非無常,乃至有為無[12]為性中,不見有菩薩、菩薩字;如先說「一切法中不作憶想分別」。

菩薩住不壞法中,行六波羅蜜,乃至十八不共法。以諸法實相智慧,於諸法中求,不見一定法,所謂般若波羅蜜,亦不見般若波羅蜜名字,又不見菩薩及菩薩名字。

用是智慧故,破無明等諸煩惱;用是不見亦不見智慧故,破著般若波羅蜜、般若波羅蜜名字、菩薩、菩薩名字。諸法實相清淨,通達無礙。菩薩得如是智慧,若見、若聞、若念,皆如幻化;若聞、見、念,皆是虛誑。以是故,不著色等。

住是無礙智慧中,增益六波羅蜜,入菩薩位,得如是等利益。

是一章,佛自教菩薩作如是觀。

次後章,人謂佛多說法空,故反問須菩提:「若諸法不空,頗有一法定[13]是菩薩不?所謂色是菩薩不?乃至如是菩薩不?」須菩提作是念:「諸法和合故有菩薩,我云何言一法定是菩薩?」以是故言:「不也!世尊!」須菩提[14]善得眾生空故,佛言:「善哉!善哉!」菩薩知眾生空不可得故,應行般若波羅蜜。

色是菩薩義,乃至無作,畢竟空亦如是。

須菩提入諸法深空中不疑故,能益諸菩薩,故佛讚言:「善哉!善哉!菩薩法應如是學一切法不可得空般若波羅蜜。」

如須菩提說「我不見是法[15]名為菩薩」,佛言「非但菩薩獨不可見,都無有法見法者」。

法性無量不可見故,是故「諸法[16]不見法性」。諸法因緣和合生,無有自性,畢竟空故,法性不見諸法。色[17]性不見法性,法性不見色性;乃至識性亦如是。五眾性與法性同名故名為性。十二[*]處、十八界、有為法、無為法亦如是。

略說因緣:離有為性,不得說無為性;離無為性,不得說有為性。是二法中攝一切法故。

是菩薩雖不見一切法,亦不怖畏。何以故?有所見、有所不見,則有恐畏;若都無所見,則無所畏,所謂五眾乃至十八不共法。

問曰:

若佛[18]已說不恐畏因緣,須菩提何[19]以故重問?

答曰:

須菩提若謂法都空無所有,恐墮邪見。所以者何?佛弟子得正見故名為行道人,云何言「都不可見」?

佛知須菩提意,故說言:「一切心心數法不可得、不可見,故無畏。」

凡夫人欲入空中,見心心數法可得、外法不可得,故恐怖。菩薩以心心數法虛妄不實,顛倒果報,不能示人實事,故不恐怖。

以是異義,故重問。

問曰:

若爾者,何以[20]復有第三問?

答[21]曰:

心心數法,意識中[22]可見;意及意識,是心心數法根本。所以者何?意識中多分別故生恐怖;五識時頃促故,無所分別。欲破怖畏根本,[23]以是故重問,無咎!

若菩薩能行如是般若波羅蜜,雖不見四種事:菩薩、菩薩字、般若波羅[24]蜜、般若波羅蜜字;能三種因緣不[25]畏,即是教菩薩般若波羅蜜。若但了菩薩般若波羅蜜相,是為行般若波羅蜜;不從十方求,亦無與者,亦非如金銀寶物力求而[26]得。

[27]大智度論釋勸學品第八

[*]【經】

爾[28]時,須菩提白佛言:「世尊!菩薩摩訶薩欲具足檀波羅蜜,當學般若波羅蜜!欲具足尸羅波羅蜜、羼提波羅蜜、毘梨耶波羅蜜、禪波羅蜜、般若波羅蜜,當學般若波羅蜜!

「菩薩摩訶薩欲知色,當學般若波羅蜜!乃至欲知識,當學般若波羅蜜!欲知眼乃至意,欲知色乃至法,欲知眼識乃至意識,欲知眼觸乃至意觸,欲知眼觸因緣生受乃至意觸因緣生受,當學般若波羅蜜!

「欲斷婬瞋癡,當學般若波羅蜜!菩薩摩訶薩欲斷身見、戒取、疑、婬欲、瞋恚,色愛、無色愛、掉、慢、無明等[1]一切[2]結使[3]及纏[4]等,當學般若波羅蜜!欲斷四縛、四結、四顛倒,當學般若波羅蜜!

「欲知十善道,欲知四禪,欲知四無量心、四無色定、四念處乃至十八不共法,當學般若波羅蜜!

「菩薩摩訶薩欲入[5]覺意三昧,當學般若波羅蜜!欲入六神通、九次第定、超越三昧,當學般若波羅蜜!欲得師子遊戲三昧,當學般若波羅蜜!欲得師子奮迅三昧,欲得一切陀羅尼門,當學般若波羅蜜!菩薩摩訶薩欲得首楞嚴三昧、寶印三昧、妙月三昧、月幢相三昧、一切法印三昧、觀印三昧、畢法性三昧、畢住相三昧、如金剛三昧、入一切法門三昧、三昧王三昧、王印三昧、淨力三昧、高出三昧、畢入一切辯才三昧、入諸法名三昧、觀十方三昧、諸陀羅尼門印三昧、一切法不忘三昧、攝一切法聚印三昧、虛空住三昧、三分清淨三昧、不退神通三昧、出鉢三昧、諸三昧幢相三昧——欲得如是等諸三昧門,當學般若波羅蜜!

「復次,世尊!菩薩摩訶薩欲滿一切眾生願,當學般若波羅蜜!」

[*]【論】

問曰:

初品中言:「種種欲有所得,當學般若波羅蜜。」今何以重說?

答曰:

先但讚歎「欲得是諸功德,當行般若波羅蜜」,未說般若波羅蜜;今已聞般若波羅蜜味,[6]因欲得餘功德,所謂六波羅蜜等,當學般若波羅蜜。

復次,上種種因緣說諸法空,有人謂:「佛法斷滅,無所復作。」為斷是人疑故言:「欲得布施等種種功德,當行般若波羅蜜。」[7]若般若波羅[8]蜜實空、無所有、斷滅者,不應說[9]應行布施等功德。有智者說,何緣初後相違?

復次,前廣說,此略說;彼是佛說,此是須菩提說。

復次,般若波羅蜜深妙,故重說;譬如讚德之美,故言:「善哉!善哉!」

「六波羅蜜」義,如先說。

「知五眾」者,見無常、苦、空,總[10]相、別相等。「六情」、「六塵」、「六識」、「六觸」、「六受」亦如是。一切世間繫縛,[11]受為主;以[*]受故,生諸結使:樂受生貪欲,苦受生瞋恚,不苦不樂受生愚癡;三毒起諸煩惱及業因緣。以是故但說「受」,餘心數法不說,所謂想、憶念等。

「三毒」、「十結」、「諸使」、「纏」,乃至「十八不共法」,如先說。

「覺意三昧」、「超越三昧」、「師子遊戲三昧」,是菩薩諸三昧,後當說。

「欲滿一切眾生願」,先已說。

[*]【經】

「欲得具足如是善根,常不墮惡趣;欲得不生卑賤之家,欲得不住聲聞、辟支佛地中,欲得不墮菩薩頂者,當學般若波羅蜜!」

爾時,慧命舍利弗問須菩提:「云何為菩薩摩訶薩墮頂?」

須菩提言:「舍利弗!若菩薩摩訶薩不以方便行六波羅蜜,入空、無相、無作三昧,不墮聲聞、辟支佛地,亦不入菩薩位,是名菩薩摩訶薩[12]法生,故墮頂。」

舍利弗問須菩提:「云何名菩薩生?」

須菩提答舍利弗言:「生名[13]愛法。」

舍利弗言:「何等法[*]愛?」

須菩提言:「菩薩摩訶[14]薩行般若波羅蜜,色是空,受念著;受、想、行、識[15]是空,受念著。舍利弗!是名菩薩摩訶薩順道法愛生。復次,舍利弗!菩薩摩訶薩,色是無相,受念著;受、想、行、識無相,受念著。色是無作,受念著;受、想、行、識無作,受念著。色是寂滅,受念著;受、想、行、識寂滅,受念著。色是無常,乃至識;色是苦,乃至識;色是無我,乃至識——受念著,是為菩薩順道法[*]愛生。是苦應知、集應斷、盡應證、道應修,是垢法、是淨法,是應近、是不應近,是菩薩所應行、是非菩薩所應行,是菩薩道、是[16]非菩薩道,是菩薩學、是非菩薩學,是菩薩檀波羅蜜乃至般若波羅蜜、是非菩薩檀波羅蜜乃至般若波羅蜜,是菩薩方便、是非菩薩方便,是[17]菩薩熟、是非[*]菩薩熟。舍利弗!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是諸法受念著,是為菩薩摩訶薩順道法愛生。」

[*]【論】

問曰:

何等善根故,不墮惡道、貧賤及聲聞、辟支佛,亦不墮頂?

答曰:

有人言:行不貪善根故,愛等諸結使衰薄,深入禪定;行不瞋善根故,瞋等諸結使薄,深入慈悲心;行不癡善根故,無明等諸結使薄,深入般若波羅蜜。如是禪定、慈悲、般若波羅蜜力故,無事不得,何況四事!

問曰:

何以四事中但問墮頂?

答曰:

三事先[18]已說,墮頂未說[19]故問。

問曰:

「頂」者是法位,此義先已說,今何以重說?

答曰:

雖說其義,名字各異。

無方便入三解脫門及有方便,先已說。

法愛,於無生[20]法忍中,無有利益,故名曰「生」。譬如多食不消,若不療治,於身為患。菩薩亦如是,初發心時,貪[21]受法食,所謂無方便行諸善法,深心繫著,於無生[22]法忍是則為生、為病。

以著法愛故,於不生不滅亦愛。譬如必死之人,雖加諸藥,藥[23]反成病;是菩薩於畢竟空不生不滅法忍中而生愛著,反為其患!法愛於[1]人天中為妙,於無生法忍為累。

一切法中憶[2]想分別,諸觀是非,隨法而愛,是名為「生」,不任盛諸法實相[3]水。與「生」相[4]違,是名「菩薩熟」。

問曰:

是一事,何以故名為「頂」、名為「位」、名為「不生」?

答曰:

於[5]柔順忍、無生忍中間所有法,名為「頂」;住是頂,上直趣佛道,不復畏[6]墮。譬如聲聞法中,煖、[7]忍中間名為頂法。

問曰:

若得頂不墮,今云何言「頂墮」?

答曰:

[8]垂近應得而失者,名為「墮」;得頂者,智慧安隱,則不畏墮。譬如上山,既得到頂,則不畏墮;未到之間,傾危畏墮。

頂增長堅固,名為「菩薩位」。入是位中,一切結使、一切魔民不能動搖,亦名「無生[*]法忍」。所以者何?異於「生」故。愛等結使雜諸善法,[9]名為「生」。

復次,無諸法實相智慧火,故名為「生」;有諸法實相智慧火,故名為「熟」。是人能信受諸[10]佛實相智慧,故[11]名為「熟」;譬如熟瓶能盛受水,生則爛壞。

復次,依止生滅智慧故得離顛倒,離生滅智慧故不生不滅,是名「無生法」。能信、能受、能持故,名為「忍」。

復次,「位」者,拔一切無常等諸觀法[12]故名為「位」;若不如是,是為順道法愛生。

[*]【經】

舍利弗問須菩提:「云何名菩薩摩訶薩無生?」

須菩提言:「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時,內空中不見外空,外空中不見內空;外空中不見內外空,內外空中不見外空;內外空中不見空空,空空中不見內外空;空空中不見大空,大空中不見空空;大空中不見第一義空,第一義空中不見大空;第一義空中不見有為空,有為空中不見第一義空;有為空中不見無為空,無為空中不見有為空;無為空中不見畢竟空,畢竟空中不見無為空;畢竟空中不見無始空,無始空中不見畢竟空;無始空中不見散空,散空中不見無始空;散空中不見性空,性空中不見散空;性空中不見諸法空,諸法空中不見性空;諸法空中不見自相空,自相空中不見諸法空;自相空中不見[13]不可得空,[*]不可得空中不見自相空;[*]不可得空中不見無法空,無法空中不見[*]不可得空;無法空中不見有法空,有法空中不見無法空;有法空中不見無法有法空,無法有法空中不見有法空。舍利弗!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得入菩薩位。

「復次,舍利弗!菩薩摩訶薩欲學般若波羅蜜,應如是學:不念色、受、想、行、識,不[14]念眼乃[15]至意,不念色乃至法,不念檀波羅蜜、尸[16]羅波羅蜜、羼提波羅蜜、毘梨耶波羅蜜、禪波羅蜜、般若波羅蜜乃至十八不共法。如是!舍利弗!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17]蜜,得是心,不應念、不應高;無等等心,不應念、不應高;大心,不應念、不應高。何以故?是心非心,心相常淨故。」

舍利弗語須菩提:「云何名心相常淨?」

須菩提言:「若菩薩知是心相,與婬、怒、癡不合不離;諸纏、流、縛等[18]諸結使、一切煩惱,不合不離;聲聞、辟支佛心,不合不離。舍利弗!是名菩薩心相常淨。」

舍利弗[19]語須菩提:「有是無心相心不?」

須菩提報舍利弗言:「無心相中,有心相、無心相可得不?」

舍利弗言:「不可得!」

須菩提言:「若不可得,不應問『有是[20]無心相[21]心不』!」

舍利弗復問:「何等是無心相?」

須菩提言:「諸法不壞不分別,是名無心相。」

舍利弗[22]問須菩提:「但[23]是心不壞不分別,色亦不壞不分別乃至佛道亦不壞不分別耶?」

須菩提言:「若能知心相不壞不分別,是菩薩亦能知色乃至佛[24]道不壞不分別。」

爾時,慧命舍利弗[25]讚須菩提:「善哉!善哉!汝真是佛子!從佛口生,從見法生,從法化生,取法分,不取財分,法中自信,身得證。如佛所說:『得無諍三昧中,汝最第一。』實如佛所[26]舉。須菩提!菩薩摩訶薩應如是學般若波羅蜜,是中亦當分別知。菩薩如汝所說行,則不離般若波羅蜜。須菩提!善男子、善女人欲學聲聞地,亦當應聞般若波羅蜜,持、[27]讀、誦、正憶念、如說行;欲學辟支佛地,亦當應聞般若波羅蜜,持、[*]讀、誦、正[28]憶念、如說行;欲學菩薩地,亦當應聞般若波羅蜜,持、[*]讀、誦、正[*]憶念、如說行。何以故?是般若波羅蜜中廣說三乘;是中,菩薩摩訶薩、聲聞、辟支佛當學!」

[*]【論】

釋曰:

內空中不見外空,外空中不見內空。

有人言:外四大飲食入[29]其身中,故名為內;若身死,還為外。一切法無來去相故,外空不在內空中。

餘十七空亦如是,不生不滅、無異相、無來去故,各各中不住。

復[30]次,菩薩位相,不念[31]一切色為有,乃至十八不共法亦不念是有。

「不念有」義,如先說。

問曰:

「菩提心」、「無等等心」、「大心」,有何差別?

答曰:

菩薩初發心,緣無上道,我當作佛,是名「菩提心」。「無[32]等」名為佛,所以者何?一切眾生,一切法,無與等者;是菩提[1]心與佛相似,所以者何?因似果故,是名「無等等心」。是心無事不行,不求恩惠,深固決定。

復次,檀、尸波羅蜜,是名「菩提心」。所以者何?檀波羅蜜因緣故,得大富無所乏少;尸波羅蜜因緣故,出三惡道人天中尊貴;住二波羅蜜果報力故,安立能成大事,是名「菩提心」。羼提、毘梨耶波羅蜜相,於眾生中現奇特事,所[2]謂人來割肉出髓,如截樹木,而慈念怨家,血化為乳;是心似如佛心,於十方六道中,一一眾生,皆以深心濟度;又知諸法畢竟空,而以大悲能行諸行,是為奇特!譬如人欲空中種樹,是為希有。如是等精進波羅蜜力勢,與無等相似,是名「無等等」。入禪定,行四無量心,遍滿十方,與大悲、方便合故,[3]拔一切眾生[4]苦;又諸法實相,滅一切觀,諸語言斷,而不墮斷滅中,是名「大心」。

復次,初發心名「菩提心」;行六波羅蜜名「無等等心」;入方便心中是名「大心」。

如是等各有差別。

復次,菩薩得[5]如是大智,心亦不高,心相常清淨故。

如虛空相常清淨,烟雲塵霧假來[6]故覆蔽不淨;心亦如是,常自清淨,無明等諸煩惱客來覆蔽故以為不[7]淨;除去煩惱,如本清淨。行者功夫微薄,此清淨非汝所作,不應自高、不應念。何以故?畢竟空故。

問曰:

舍利弗知心相常淨,何以故問?

答曰:

[8]以菩薩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深入深著故,雖聞心畢竟空、常清淨,猶憶想分別,取是無心相,以是故問:「是無心相心,為有、為無?若有,云何言無心相?若無,何以讚歎是無等等心當成佛道?」

[9]須菩提答[10]曰:「是無心相中畢竟清淨,有、無不可得,不應難!」

舍利弗復問:「何等是無心相?」

[*]須菩提答曰:「畢竟空,一切諸法無分別,是名無心相。」

舍利弗復問:「但心相不壞不分別,餘法亦如是?」

須菩提答言:「諸法亦如是。」若爾者,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亦如虛空,無壞無分別。

諸菩薩深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作是念:「諸凡夫法可言虛[11]誑,以不真實故;菩薩漏未盡故,亦可言不清淨;云何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亦復虛[12]誑?」是時心驚不[13]悅!

須菩提知其心已,思惟[14]籌量:「我今應為說實相法[15]不?」思惟已,自念:「今在佛前,當以實相答;若我有失,佛自當說。」重思惟竟,以是故說:「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雖是第一,亦從虛誑法邊生,故亦是空,不壞不分別相。」

以是故,行者當隨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相行,不應取相自高。

爾時,舍利弗讚須菩提言:「善哉!善哉!」

佛時默然,聽須菩提所答,亦可舍利弗所歎。

「從佛口生」者,有人言:婆羅門從梵天王口邊生故,於四[16]姓中第一。以是故,舍利弗讚言:「汝真從佛口生。」所以者何?見法知法故。

[17]有未得道者[18]亦依佛故得供養,是名「取財分」;[19]又如弊惡子不隨父教,但取財分。

「取法分」者,取諸禪定、根、力、覺、道種種善法,是名「取法分」。

得四信故,名為「法中自信」。

得諸神通、滅盡定等著身中故,是名「身得證」。

如舍利弗於智慧[20]中第一,目揵連神足第一,摩訶迦葉頭陀第一,須菩提得無諍三昧中第一。得無諍定阿羅漢者,常觀人心,不令人起諍。是三昧,根本四禪中攝,亦欲界中用。

問曰:

般若波羅蜜是菩薩事,何以言「欲得三乘者,皆[21]當習學」?

答[22]曰:

[23]般若波羅蜜中說「諸法實相即是無餘涅槃」,三乘人皆為無餘涅槃故精進習行。

復次,般若[24]波羅蜜中種種因緣說空解脫門義。如經中說:「若離空解脫門,無道、無涅槃。」以是故,三乘人皆應學般若。

復次,舍利弗自說因緣:「於般若波羅蜜中廣說三乘相,是中三乘人應學成。」

大智度論卷第四十(釋第七品訖第八品)
↑回到頂端↑
#2229446 - 2024-02-07 20:26:13 大智度論卷第四十二 [Re: yichinyichin]
yichinyichin 離線
飛龍在天
註冊: 2023-12-15
文章數: 468
大智度論釋集散品第九(卷第四十二)

龍樹菩薩造

後秦龜茲國鳩摩羅什奉 詔譯

【經】

爾時,慧命須菩提白佛言:「世尊!我不覺、不得是菩薩行般若波羅蜜,當為誰說般若波羅蜜?

「世尊!我不得一切諸法集散,若我為菩薩作字言菩[35]薩,或當有悔!世尊!是字不住,亦[36]不不住。何以故?是字無所有故。以是故,是字不住,亦不不住。

「世尊!我不得色集散乃至識集散,若不可得,云何當作名字?世尊!以是因緣故,是字不住,亦不不住。何以故?是[1]名字無所有故。

「世尊!我亦不得眼集散乃至意集散,若不可得,云何當作名字,言是菩薩?世尊!是眼名字乃至意名字不住,亦不不住。何以故?是名字無所有故。以是故,是字不住,亦不不住。

「世尊!我不得色集散乃至法集散,若不可得,云何當作名字,言是菩薩?世尊!是色字乃至法字不住,亦不不住。何以故?是字無所有故。以是故,是字不住,亦不不住。眼識乃至意識,眼觸乃至意觸,眼觸因緣生受乃至意觸因緣生受,亦如是。

「世尊!我不得無明集散,乃至不得老死集散。世尊!我不得無明盡集散,乃至不得老死盡集散。

「世尊!我不得婬怒癡集散、諸邪見集散,皆亦如是。

「世尊!我不得六波羅蜜集散,四念處集散乃至八聖道分集散,空、無相、無作集散,四禪、四無量心、四無色定集散,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捨、念天、念善、念入出息、[2]念身、念死集散;我亦不得佛十力乃至十八不共法集散。世尊!我若不得六波羅蜜乃至十八不共法集散,云何當作字,言[3]是菩薩?世尊!是字不住,亦不不住。何以故?是字無所有故。以是故,是字不住,亦不不住。

「世尊!我不得如夢五[4]陰集散,我不得如[5]響、如[6]影、如焰、如化五[7]陰集散,亦如上說。世尊!我不得離集散,我不得寂滅、不生不滅、不示、不垢不淨集、散。

「世尊!我不得如、法性、實際、法相、法位集散,亦如上說。

「我不得諸善不善法集散,我不得有為無為法、有漏無漏法集散,過去、未來、現在法集散,不過去、不未來、不現在法集散。何等是不過去、不未來、不現在?所謂無為法。世尊!我亦不得無為法集散。

「世尊!我亦不得佛集散。世尊!我亦不得十方如恒河沙等世界諸佛及菩薩、聲聞僧集散。世尊![8]我若不得諸佛集、散,云何當教菩薩摩訶薩般若波羅蜜?世尊!是菩薩字不住,亦不不住。何以故?是字無所有故。以是故,是字不住,亦不不住。

「世尊!我[9]亦不得是諸法實相集散,云何當與菩薩作字,言是菩薩?世尊!是諸法實相名字不住,亦不不住。何以故?是名字無所有故。以是故,是名字不住,亦不不住。」

[10]【論】

問曰:

先品中已說「不見菩薩、菩薩字、般若波羅蜜,一切諸法不內、不外、不中間」等,今何以重說?

答曰:

有四種愛:欲愛、有愛、[11]非有愛、法愛。欲愛,易見,其過不淨等。有愛,無不淨等,小難遣。非有愛,破[12]有,似智慧故,難遣。法愛者,愛諸善法利益道者。法愛中過患難見,故重說;譬如小草加功少易除,大樹功重難除。

復次,上法與此法有同、有異:彼[13]聞說「菩薩字不見」;此中說「菩薩字不覺、不得」,以不覺、不得故不見,非是智慧力少故不見。

問曰:

未行般若波羅蜜時,為有菩薩耶?今何以故言「不見菩薩行般若波羅蜜」?

答曰:

從無始已來眾生不可得,非行般若波羅蜜故不可得。但以虛誑顛倒,凡夫人隨是假名故謂為有;今行般若波羅蜜,滅[14]虛誑顛倒,了知其無,非本有今無;本有今無,則[15]墮斷滅。

復次,須菩提心悔,畏破妄語戒。所以者何?佛法中一切諸法決定無我,而我說言「有菩薩,為說般若波羅蜜」,則墮妄語罪,是故心悔。

復[16]次,有心悔因緣:一切法以不可得空故皆空。所以者何?無集、無散故。

譬如眼、色因緣生眼識,三事和合故生眼觸,眼觸因緣中即生受、想、思等心數法。是中邪憶念故,生諸煩惱罪業;正憶念故,生諸善法。善惡業受六道果報,從是身邊復種善惡業。如是展轉無窮,是名為「集」。餘情亦如是。

「散」者,是眼識等諸法,念念滅故、諸因緣離故。是眼識等法,生時無來處,非如田上穀,運致聚集;若滅時無去處,非如散穀與民。

是名略說諸法集散相。生時無所從來,散時無[17]所去,是諸法皆如幻化,但誑惑於眼!

問曰:

若爾,有集散相,須菩提何以言「不覺、不得」?

答曰:

無來處故,集不可得;無去處故,散不可得。

復次,生無故集不可得,滅無故散不可得。畢竟空故集不可得,業因緣不失故散不可得。

復次,觀世間滅諦故,集不可得;觀世[18]間集諦故,散不可得。

如是等義,當知集散不可得,云何當作菩薩字?若強[19]為名,是名亦無住,亦無不住。

問曰:

是名字何以故不住?

答曰:

名字在法中住,法[20]空故,名字無住處。如車,輪、輞、輻、轂等和合故有車名,若散是和合,則失車名。是車名非輪等中住,亦不離輪等中住;車名字,一、異中求,皆[21]不得!失車名[22]字故,名字無住處。因緣散時尚無,何況因緣滅!眾生亦如是,色等五眾和合故,有眾生[23]字;若五眾離散,名字無住處。五眾離散時尚無,何況無五眾!

問曰:

若散時名字不可得,和合未散時則有名字,何以言「不可得」?

答曰:

是菩薩名字一,五眾則有五,一不作五、五不作一。若五作一,如五匹物不得為一匹用;若一作五,如一匹物不得為五匹用。以是故,一菩薩字不得五眾中住。

「非不住」者,若名字因緣和合無,則世俗語言、眾事都滅;世諦無故,第一義諦亦無;二諦無故,諸法錯亂!

復次,若因緣中有名字者,如說火則燒口,說有則塞口。若名字不在法中者,說火不應生火想,求火亦可得水。從久遠已來,共傳名字故,因名則識事。以是故說「名字義非住非不住」。

復次,是中須菩提自說因緣:「無所有故,是名字非住非不住。」

如菩薩名字,五眾、十二入、十八界等諸法亦如是。

問曰:

如上來說「五眾諸法集散不可得」,今何以復說五眾?

答曰:

上直說五眾,今說五眾如夢、如幻。

復次,有人謂「凡夫人五眾虛誑不實,如夢,[1]聖人五眾非是虛誑」;以是故,須菩提說:「如夢、如幻,同皆不住。」

問曰:

十譬喻中何以但說五事?

答曰:

若說十事,無在;但以隨眾生心說五喻,事[2]辯故不盡說。或以五眾故說五喻。餘法亦如是。

「離」有二種:一者、身離,二者、心離。身離者,捨家恩愛世事等,閑居靜處;心離者,於諸結使,悉皆遠離。

復有二種「離」:一者、諸法離名字,二者、諸法各各離自相。

此中說後二種離。所以者何?此中破名字故,餘處自相離。小乘法中,多說前二離。

「寂滅」亦有二種:一者、淳善相寂滅惡事,二者、如涅槃寂滅相,觀世間諸法亦如是。此中但說後寂滅。

「不生」亦有二種:一者、未來、無為法名不生,二者、一切法實無生相,生不可得故。此中但說後不生。

「不滅」有三種:智緣滅,非智緣滅,無常滅。此中說無常滅;與此相違,故名「不滅」。

「不示」者,一切諸觀滅,[3]語言道斷故,無法可示是法如是相——若有、若無,[4]若常、若無常等。

「不垢不淨」、「如」、「法性」、「實際」、「法相」、「法位」義如先說。

問曰:

五眾法有集散,與此相違故言「不集不散」;如、法性、實際等無相違故,云何言「不集不散」?

答曰:

行者得如、法性等故名為「集」,失故名為「散」;如虛空雖無[5]集無[6]散,鑿戶牖名為「集」,塞故名為「散」。

「善」、「不善」,乃至「十方如恒河沙等諸佛」義,如先說。

是諸[7]佛法及佛名字,無所依止,故皆空,不住、非不住。

[*]【經】

「世尊!諸法因緣和合,假名施設,所謂菩薩。是名字於五[8]受[9]陰中不可說,十二入、十八[10]界,乃至十八不共法中不可說,於和合法中亦[11]不可說。世尊!譬如夢,於諸法中不可說;[12]響、影、焰、化,於諸法中[13]亦不可說;譬如[14]名虛空,亦無法中可說。

「世尊!如地、水、火、風名,亦無法中可說;戒、三昧、智慧、解脫、解脫知見名,亦無法中可說;如須陀洹名字,乃至阿羅漢、辟支佛名字,亦無法中可說;如佛[15]名、法名,亦無法中可說——所謂若善、若不善,若常、若無常,若苦、若樂,若我、若無我,若寂滅、若離,若有、若無。

「世尊!我以是義[16]故心悔:一切諸法集散相不可得,[17]若為菩薩作字,言是菩薩。世尊!是字不住,[18]亦不不住。何以故?是字無所有故。以是故,是字不住,亦不不[19]住。

「若菩薩摩訶薩聞作是說,般若波羅蜜如是相、如是義,心不沒、不悔、不驚、不畏、不怖,當知是菩薩必住阿鞞跋致性中,住不住法故。」

[*]【論】

釋曰:

上來「非住、非不住門」破菩薩名字及諸法;今以「異門」破菩薩名字,無法可說為菩薩。何以故?菩薩非是五眾,五眾非是菩薩;五眾中無菩薩,菩薩中無五眾;五眾不屬菩薩,菩薩不屬五眾;離五眾無菩薩,離菩薩無五眾。如是菩薩名字不可得,當知是空。乃至十八不共法亦如是。

譬如夢中有所見,皆是虛妄不可說,此夢中無有定法相——所謂五眾、十二入、十八界,但有[20]誑心。餘影、[21]響、焰、化,亦如是,但[*]誑耳目!

如虛空,一切法中不可說,無相故。虛空與色相違故,不得說名為色;色盡處亦非虛空,更無別法故。若謂入出為虛空相,是事不然!是身業非虛空相;若無相,則無法。以是故,虛空但有名字。菩薩名字亦如是。

問曰:

如夢、虛空等,可但有名字;云何地、水、火、風實法,亦但有名字?

答曰:

無智人謂地等諸物以為實;聖人慧眼觀之,皆是虛誑。譬如小兒見鏡中像,以為實,歡喜欲取,謂為真實;大人觀之,但誑惑人眼。諸凡夫人見微塵和合成地,謂為實地;餘有天眼者,散此地,但見微塵;慧眼分別破散此地,都不可得。

復次,初品論中種種破身相,如身破,地亦破。

復次,若地是實,云何一切火觀時皆是火?若以禪定觀為實,佛說「一切法空」為虛妄,但是事不然!

水、火、風亦如是。

如四大為身,本猶尚爾,何況身所作持戒等諸業而不空!如戒等麁業尚空,何況禪定、智慧、解脫、解脫[1]知見等而不空!

若戒等五眾空者,何況是因緣得諸聖道果而不空!若聖道果空者,何況須陀洹人乃至佛而不空!

以是故,菩薩名字雖善法乃至有無法中出,不名為善乃至不名為有無,集散不可得故。

須菩提知空相如是,云何說名菩薩為說般若波羅蜜?若菩薩聞是,不恐不畏,則是阿鞞跋致性中住,以如不住法住故。

「阿鞞跋致性」者,是菩薩未得無生法忍,未從諸佛[2]授記,但福德、智慧力故,能信樂諸法畢竟空,是名「阿鞞跋致性中住」,得阿鞞跋致氣分故;如小兒在貴[3]性中生,雖未成事,以[4]姓貴故便貴。

【經】

「復次,世尊!菩薩摩訶薩欲行般若波羅蜜,色中不應住,受、[5]想、行、識中不應住;眼、耳、鼻、舌、身、意中不應住,色、聲、香、味、觸、法中不應住;眼識乃至意識中不應住,眼觸乃至意觸中不應住,眼觸因緣生受乃至意觸因緣生受中不應住;地種,水、火、風、空、識種中不應住;無明乃至老死中不應住。何以故?世尊!色,色相空;受、[*]想、行、識,[6]識相空。世尊!色空不名為色,離空亦無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7]識空,不名為識,離空亦無識;識即是空,空即是識。乃至老死,老死相空。世尊!老死空不名[8]為老死,離空亦無老死;老死即是空,空即是老死。世尊!以是因緣故,菩薩摩訶薩欲行般若波羅蜜,不應色中住,乃至老死中[9]亦不應住。

「復次,世尊!菩薩摩訶薩欲行般若波羅蜜,四念處中不應住。何以故?四念處,四念處相空。世尊!四念處空不名為四念處,離空亦無四念處;四念處即是空,空即是四念處。乃至十八不共法亦如是。世尊!以是因緣故,菩薩摩訶薩欲行般若波羅蜜,四念處乃至十八不共法中不應住。

「復次,世尊!菩薩摩訶薩欲行般若波羅蜜,檀波羅蜜中不應住,尸羅波羅蜜、羼提波羅蜜、毘梨耶波羅蜜、禪波羅蜜、般若波羅蜜中不應住。何以故?檀波羅蜜,[10]檀波羅蜜相空;乃至般若波羅蜜,般若波羅蜜相空。世尊!檀波羅蜜空不名為檀波羅蜜,離空亦無檀波羅蜜;檀波羅蜜即是空,空即是檀波羅蜜。乃至般若波[11]羅蜜亦如是。世尊!以是因緣故,菩薩摩訶薩欲行般若波羅蜜,不應六波羅蜜中住。」

[*]【論】

釋曰:

上須菩提以「謙讓門」說般若,雖言不說,而實為[12]諸菩薩說般若波羅蜜。今須菩提以「不住門」直為菩薩說般若波羅蜜。

「般若波羅蜜」有種種名字:「觀」、「修」、「相應」、「合」、「入」、「習」、「住」等,是皆名「修行般若波羅蜜」;但種種名字說,聞者歡喜。

復次,小有差別:「行」名聽聞、[13]誦讀、書寫、正憶念、說、思惟、籌量、分別、修習等,乃至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總名為「行」。是行中分別故:初者名「觀」,如初始見物;日日漸學是名「習」;與般若[14]波羅蜜[15]相可,是名「合」;隨順般若波羅蜜,名「相應」;通徹般若波羅蜜,是名為「入」;分別取相有是事,名為「念」;常行不息,令與相似,是名為「學」;學已,巧方便觀,知是非得失,名為「思惟」;以禪定心共行,名為「修」;得是般若波羅蜜道不失,是名「住」;與住相違,名「[16]不住」。

問曰:

先說諸法空,即是不住,今何以說「諸法中不應住」?

答曰:

先雖說,著法愛心難遣故,今更說。

復次,有無相三昧,入此三昧,於一切法不取相而不入滅定。菩薩智慧不可思議,雖不取一切法相,而能行道。如鳥於虛空中,無所依而能高飛;菩薩亦如是,於諸法中不住,而能行菩薩道。

問曰:

人心得緣便起,云何菩薩於一切法不住而不入滅定中?

答曰:

[17]此中須菩提自說,所謂:「色、色相自空,色空為非色,亦不離空有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是義,第二品中已說。乃至不應六波羅蜜中住亦如是,以空故無所住。

[*]【經】

「復次,世尊!菩薩摩訶薩欲行般若波羅蜜,文字中不應住,一字門、二字門,如是種種字門中不應住。何以故?諸字,諸字相空故,[18]亦如上說。

「復次,世尊!菩薩摩訶薩欲行般若波羅蜜,諸神通中不應住。何以故?諸神通,諸神通相空。神通空不名為神通,離空亦無神通;神通即是空,空[19]即是神通。世尊!以是因緣故,菩薩摩訶薩欲行般若波羅蜜,諸神通中不應住。」

[*]【論】

釋曰:

有二種菩薩:一者、習禪定,二者、學讀。

[20]坐禪者,生神通;學讀者,知分別文字。「一字門」者,一字一語,如地名「浮」。「二字門」者,二字一語,如水名「闍藍」。「三字[21]門」者,如水名「波[1]尸藍」。如是等,種種字門。

復次,菩薩聞一字,即入一切諸法實相中。如聞「阿」字,即知諸法從本已來無生,如是等。如聞「頭[2]佉」,一切法中苦相生,即[3]時生大悲心。如聞「阿尼[4]吒」,知一切[5]法無常相,即時入道聖行。餘如「文字陀羅尼」中廣說。

「神通」義,先已說。

是二事畢竟空故,菩薩不於中住。

[*]【經】

「復次,世尊!菩薩摩訶薩欲行般若波羅蜜,色是無常不應住,受、想、行、識是無常不應住。何以故?無常,無常相空。世尊!無常空不名無常,離空亦無無常;無常即是空,空即是無常。世尊!以是因緣故,菩薩摩訶薩欲行般若波羅蜜,色是無常不應住,受、想、行、識是無常不應住。色是苦不應住,受、想、行、識是苦不應住;色是無我不應住,受、想、行、識是無我不應住;色是空不應住,受、想、行、識是空不應住;色是寂滅不應住,受、想、行、識是寂滅不應住,色是離不應住,受、想、行、識是離不應住,[6]亦如上說。

「復次,世尊!菩薩摩訶薩欲行般若波羅蜜,如[7]相中不應住。何以故?[8]如相,如相空。世尊!如相空不名[9]為如,離空亦無如;如即是空,空即是如。世尊!菩薩摩訶薩欲行般若波羅蜜,法性、法相、法位、實際[10]中不應住。何以故?實[11]際空。世尊!實際空不名為實際,[12]離空亦無實際;實際即是空,空即是實際。

「復次,世尊!菩薩摩訶薩欲行般若波羅蜜,一切陀羅尼門中不應住,一切三昧門中不應住。何以故?陀羅尼門,陀羅尼門相空;三昧門,三昧門相空。世尊!陀羅尼[13]門、三昧門空不名為陀羅尼門、三昧門,離空亦無陀羅[14]尼、三昧門;陀羅[*]尼、三昧門即是空,空即是陀羅[*]尼、三昧門。世尊!以是因緣故,菩薩摩訶薩欲行般若波羅蜜,[15]乃至陀羅[*]尼、三昧門中不應住。

「世尊!如菩薩摩訶薩欲行般若波羅蜜,無方便故,以吾我心,於色中住,是菩薩作色行;以吾我心,於受、想、行、識中住,是菩薩作識行。若菩薩作行者,不受般若波羅蜜,亦不具足般若波羅蜜;不具足般若波羅蜜故,不能得成就薩婆若。世尊!如[16]是菩薩摩訶薩欲行般若波羅蜜,無方便故,以吾我心,於十二入乃至陀羅尼、三昧門中住,是菩薩作十二入乃至[17]作陀羅尼、三昧門行。若菩薩作行者,不受般若波羅蜜,亦不具足般若波羅蜜;不具足般若波羅蜜故,不能得成就薩婆若。何以故?色是不受,受、想、行、識是不受。色不受則非色,性空故;受、想、行、識不受則非識,性空故。十二入是不受,乃至陀羅尼、三昧門是不受。十二入不受,則非十二入;乃至陀羅尼、三昧門不受,則非陀羅尼、三昧門,性空故。般若波羅蜜亦不受,般若波羅蜜不受,則非般若波羅蜜,性空故。如是菩薩摩訶薩欲行般若波羅蜜,應觀諸法性空。如是觀心無行處,是名菩薩摩訶薩不受三昧。廣大之用,不與聲聞、辟支佛共。是薩婆若慧亦不受,內空故,外空、內外空、空空、大空、第一義空、有為空、無為空、畢竟空、無始空、散空、性空、自相空、諸法空、不可得空、無法空、有法空、無法有法空故。何以故?是薩婆若不可以相行得,相行有垢故。何等是垢相?色相乃至[18]諸陀羅尼、三昧門相,是名垢相。是相若受若修,可得薩婆若者。」

[*]【論】

釋曰:

無常等聖行,及如、法性、實際、陀羅尼、三昧門,先已說。

問曰:

[19]垢法中不應住,以罪故;善、無記法中何故不應住?

答曰:

是雖非罪,而生罪因緣;如佛此中說:「有菩薩以吾我心行般若波羅蜜,住色中著色,為生色故作諸業;受、[20]想、行、識亦如是。為起五眾故行,是為不取般若波羅蜜。」是人雖言「我行般若波羅蜜」,是為世間行,不具足般若波羅蜜故,不能至一切智。乃至陀羅尼、三昧門亦如是。

此中須菩提自說不住因緣,所謂色是不受,若色不受則非色,性常空故。

問曰:

是色無常、苦、空等,過罪故不受;譬如熱金丸,雖有金可貪,但以熱故,[21]知不可取。如是者有何咎,而強破五眾法?

答曰:

有二種著:一者、欲著,二者、見著。有人觀是無常、苦等,破欲著,得解脫。[22]或有人雖觀無常等,猶著法生見;為是人故,分別色相空,如是則離見著。

乃至陀羅尼、三昧門亦如是。

問曰:

聲聞、辟支佛,一切法不受故漏盡;此中云何說「不受三昧,不與二乘共」?

答曰:

[23]彼雖有不受三昧,無有廣大之用,不利不深,亦不堅固。

復次,聲聞、辟支佛漏盡時,得諸法不受。菩薩久來知一切法不受,皆如無餘涅槃畢竟空,是故說「不與二乘共」。

復次,二乘有習氣,有礙有障故,雖有無受三昧,不清淨;如摩[24]訶迦葉聞菩薩伎樂,於坐處不能自安。諸菩薩問言:「汝頭陀第一,何故欲起似舞?」迦葉答言:「我於人天五欲中永離不動;此是大菩薩福德業因緣變化力,我未能忍!如須彌山王,四面風起,皆能堪忍;若隨嵐風至,不能自安。」聲聞、辟支佛習氣,於菩薩為煩惱。

復次,[1]此無受三昧,[2]惟佛遍知;菩薩求佛道故,雖不能遍,而勝於二乘,以是故說「不與二乘共」。以人貴重是不受三昧而生著心,是故須菩提說:「不但是三昧不受,色乃至一切種智皆不受。」所以者何?須菩提自說因緣,所謂「十八空故不受」。

問曰:

何以故用是十八空觀諸法皆空?

答曰:

此中須菩提自說因緣:「取相著故,生諸結使。」「相」者,色乃至陀羅尼門、諸三昧門相,皆是煩惱根本。若佛法中,乃至[3]無有法微相可取者。

[4]【經】

「先尼梵志於一切智中終不[5]生信。云何為信?信般若波羅蜜,分別解知,稱量思惟,不以相法,不以無相法。如是先尼梵志,不取相,住信行中;用性空智,入[6]諸法[7]相,不受色,不[8]受受、想、行、識。何以故?諸法自相空故,不可得受。是先尼梵志非內觀得故見是智慧,非外觀得故見是智慧,非內[9]非外觀得故見是智慧,亦不無智[10]慧觀得故見是智慧。何以故?梵志不見是法、[11]知者、知法、知處故。此梵志非內色中見是智[12]慧,非內受想行識中見是智[*]慧;非外色中見是智[*]慧,非外受[13]想行識中見是智[*]慧;非內外色中見是智[*]慧,非內外受想行識中見是智[*]慧;亦不離色、受、想、行、識中見是智[*]慧,內外空故。先尼梵志此中心得信解於一切智,以是故,梵志信諸法實相,一切法不可得故。如是信解已,無法可受,諸法無相、無憶念故。是梵志於諸法亦無所得,[14]若[15]取、若[16]捨,取、捨不可得故。[17]是梵[18]志[19]智[*]慧亦不念,諸法相[20]不念故。

「世尊!是名菩薩摩訶薩般若波羅[21]蜜,此彼岸不度故。是菩薩色、受、想、行、識不受,一切法不受故;乃至諸陀羅尼、三昧門亦不受,一切法不受故。是菩薩於是中亦不取涅槃,未具足四念處乃至八聖道分,未具足十力乃至十八不共法。何以故?是四念處非四念處,乃至十八不共法非十八不共法,是諸法非法,亦不非法。是名菩薩摩訶薩般若波羅[*]蜜,色不受乃至十八不共法不受。」

[*]【論】

問曰:

此[22]中何因緣說先尼梵志?

答曰:

此經種種因緣說法空,乃至無微相可取。[23]人心疑怪不信,是理難見,以畢竟無相故。[24]以是故須菩提引[25]證小乘中尚有法空,何況行大乘法者而不信法空!

復次,如[26]刪若[27]婆[28]婆羅門,善知一切智人相,見菩薩食乳糜,知今日當成佛。先尼,是其舅也。

耆年智德,有大名聞,出家廣讀一切經書,修心坐禪學道,時[29]時,欲[30]求智慧故,往詣論議堂。諸梵志言:「六師皆自稱一切智。不蘭迦葉有大名聞,是大眾師;其弟子死,若小、若大,皆不說其生處;餘五師弟子死,若小、若大,皆說其生處。佛亦是大師,有大名聞;其弟子死,小者說其生處,大者不說其生處。」先尼聞已,異時詣佛所,問訊已,一面坐。

問佛言:「佛聽,當問!」

佛言:「恣[31]汝所問。」

先尼言:「昔我一時曾到論堂,與諸人論[32]議;如昔所聞,具向佛說。是時我作是念:佛法說弟子小者更生,大者不生,何者為定?」

佛告先尼:「我法甚深,微妙難解!汝等長夜著諸異見、異欲、異法,汝於我法不能[33]自見!」

先尼梵志白佛言:「我心敬佛,願加愍念,為說妙法;[34]令我於坐得眼,無[*]令空起!」

佛問梵志:「於汝意云何?汝見是色如去不?」

[35]答言:「不也!」

「受、想、行、識如去不?」

答言:「不也!」

「色中如去不?」

答言:「不也!」

「受、想、行、識中如去不?」

答言:「不也!」

「離色如去不?」

答言:「不也!」

「離受、想、行、識如去不?」

答言:「不也!」

「汝更見無色,無受、想、行、識如去者不?」

答[36]曰:「不也!」

「若汝種種[37]門不見如去者,應生疑言:佛法何者為定?」

答曰:「不應!」

佛告先尼:「若我弟子是法中不了[38]了知者,說有後生,本來有我慢等殘故;若我弟子了了解知是義者,不說其生處,本來我慢等無殘故。」

先尼聞是已,即時得道;得道已,從坐起,白佛言:「願得出家為道!」即時[39]鬢髮自墮,便成沙門,不久得阿羅漢,從佛得眼不虛故。

是經論議:先尼信者,信「佛能令我得道」,是名初信。然後聞[40]佛破吾我,從本已來,常自無我;無我故,諸法無所屬、如幻、如夢、虛誑不實,不可得取。得是信力已,入諸法實相,不受色是如去乃至識是如去。

問曰:

梵志何以答佛皆言「不也」?

答曰:

梵志本總相為我,佛今一一別問,以是故[41]答佛言:「不也。」

復次,梵志聞人二種說我:或有說五眾即是我,或有說離五眾別有我。

若五眾即是我,則無別我。所以者何?我是[1]一,眾是五,一不作五,五不作一。復次,五眾無常生滅相,五眾是我亦應生滅;若[2]生滅者,則失罪福。是五眾從因緣和合生,不自在;我若爾者,何用我為!不自在故。如是等過罪故,不得說言「色如去,受、想、行、識如去」。

離五眾亦不應有我,無相故。若知、見、受等,是皆五眾相,非是我相,智者云何說「離五眾而有我」?以是故言「不也」。若有言「別更有我,無五眾」,是亦不然,皆是顛倒妄見分別。

如是種種因緣知無我,「我」即是「如去」。諸法亦爾,皆同如去;以無主故,法無所屬。

復次,梵志推求得道智慧,於四處求之,皆無定相,所謂觀自身五眾名為內,[3]外觀他身名為外,彼此名為內外——是三種智慧不得道,無智慧亦不得道。

復次,內者內六入,外者外六入。

復次,內名能觀智慧,外名所觀處。

是先尼知諸觀皆有過罪。何以故?內以智慧力故,謂外諸法是常、無常、有、無等,非外法有定相;若有定相,則無智用。又此智慧從外法因緣生,外法相不定故,智慧亦不定;如稱為物故、物為稱故,二事相[4]待,若離物無稱、離稱[5]無物。無量[6]教智名得道方便,[7]得名得聖道果。

復次,略說實智慧義,所謂不見內五眾中,不見外五眾中,亦不見內外五眾中,亦不見離五眾中,見是智慧為實。

以無常智慧觀五眾無常,是智慧從因緣和合故有不實。著觀者邪見,不著者得道;若無常相是實者,何故著而不得道?以是故,一切內外不見定智慧。

若離是無常等觀得道者,一切凡[8]人亦應得道,以是故說「離是智慧,亦無所得」。

爾時,梵志以是智慧,於一切法中心得遠離,於智慧亦復遠離;一切我見等取相邪見,一切皆滅,亦不從無智得。

爾時,梵志歡喜,觀無量法性相,佛真為大師!

「[9]不捨」者,諸法中皆有助道力故。

「不受」者,諸法實相畢竟空無所得故不受。

復次,諸結使煩惱,顛倒虛妄故無所捨;但知諸法如實相,無相,無憶念故。是名「菩薩不受、不捨波羅蜜」,名為般若波羅蜜。此彼岸不度故,世間即是涅槃相,涅槃相即是世間相,一相,所謂無相。若如是知,應當滅;以未具足諸功德故不滅,大慈悲、本願力故不滅。雖求佛道,於此法中亦無好醜相及受捨相。以是故,非法亦非非法。是名「菩薩般若波羅蜜,一切相不受」。

大智度論卷第四十二
↑回到頂端↑
#2229447 - 2024-02-07 20:28:24 大智度論卷第四十三 [Re: yichinyichin]
yichinyichin 離線
飛龍在天
註冊: 2023-12-15
文章數: 468
大智度論釋集散品第九下(卷第四十三)

]龍樹菩薩造

後秦龜茲國三藏鳩摩羅什譯

【經】

「復次,世尊!菩薩摩訶薩欲行般若波羅蜜,應如是思惟:『何者是般若波羅蜜?何以故名般若波羅蜜?是誰般若波羅蜜?』若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如是念:若法無所有、不可得,是般若波羅蜜。」

爾時,舍利弗問須菩提:「何等法無所有、不可得?」

須菩提言:「般若波羅蜜,是法無所有、不可得;禪波羅蜜、毘梨耶波羅蜜、羼提波羅蜜、尸羅波羅蜜、檀波羅蜜,是法無所有、不可得:內空故,外空、內外空、空空、大空、第一義空、有為空、無為空、畢竟空、無始空、散[16]空、性空、自相空、諸法空、不可得空、無法空、有法空、無法有法空故。舍利弗!色法,無所有、不可得;受、想、行、識法,無所有、不可得。內空法,無所有、不可得;乃至無法有法空[17]法,無所有、不可得。舍利弗!四念處法,無所有、不可得;乃至十八不共法,無所有、不可得。舍利弗!諸神通法,無所有、不可得;[18]如相法,無所有、不可得;法性、法相、法住、法位、實際法,無所有、不可得。舍利弗!佛,無所有、不可得;薩婆若法,無所有、不可得;一切種智法,無所有、不可得:內空乃至無法有法空故。舍利弗!若菩薩摩訶薩如是思惟、如是觀時,心不沒、不悔,不驚、不畏、不怖,當知是菩薩不離般若波羅蜜行。」

舍利弗問須菩提:「何因緣故,當知菩薩不離般若波羅蜜行?」

須菩提言:「色離色性,受、想、行、識離識性;六波羅蜜離六波羅蜜性,乃至實際離實際性。」

舍利弗復問須菩提:「云何是色性?云何是受、想、行、識性?云[19]何乃至實際性?」

[20]須菩提言:「無所有是色性,無所有是受、想、行、識性,乃至無所有是實際性。舍利弗!以是因緣故,當知色離色性,受、想、行、識離識性,乃至實際離實際性。舍利弗!色亦離色相,受、想、行、識亦離識相,乃至實際亦離實際相。相亦離相,性亦離性。」

舍利弗問須菩提:「菩薩摩訶薩若如是學,得成就薩婆若?」

須菩提言:「如是!如是!舍利弗!若菩薩摩訶薩如是學,得成就薩婆若。何以故?[1]以諸法不生、不成就故。」

舍利弗問須菩提:「[2]何因緣故,諸法不生、不成就?」

須菩提言:「色,色空,是色生、成就不可得;受、想、行、識,識空,是識生、成就不可得。乃至實際,實際空,是實際生、成就不可得。舍利弗!菩薩摩訶薩如是學,漸近薩[3]婆若,漸得身清淨、心清淨、相清淨。漸得身清淨、心清淨、相清淨故,是菩薩不生染心,不生瞋心,不生癡心,不生憍慢心,不生慳貪心,不生邪見心。是菩薩不生染心乃至不生邪見心故,終不生母人腹中,常得化生;從一佛國至一佛國,成就眾生、淨佛[4]世界,乃至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終不離諸佛。舍利弗!菩薩摩訶薩當作是行般若波羅蜜,當作是學般若波羅蜜。」

[5]【論】

問曰:

上來廣說般若波羅蜜,今須菩提何以作是言「菩薩摩訶薩應如是思惟:何者是般若波羅蜜」?

答曰:

須菩提上來「謙讓門」說,次「不住門」說,今明般若波羅蜜體——何等是般若波羅蜜?

「般若波羅蜜」者,是一切諸法實相,不可破,不可壞;若有佛、若無佛,常住諸法相、法位,非佛、非辟支佛、非菩薩、非聲聞、非天人所作,何況其餘小眾生!

復次,常是一邊,斷滅是一邊——離是二邊行中道,[6]是為般若波羅蜜。又復常無常、苦樂、空實、我無我等,亦如是。色法是一邊、無色法是一邊,可見法、不可見法,有對無對,有為無為,有漏無漏,世間出世間等諸二法,亦如是。

復次,無明是一邊,無明盡是一邊;乃至老死是一邊,老死盡是一邊;諸法有是一邊,諸法無是一邊——離是二邊行中道,是為般若波羅蜜。

菩薩是一邊,六波羅蜜是一邊;佛是一邊,菩提是一邊——離是二邊行中道,是為般若波羅蜜。

略說內六情是一邊,外六塵是一邊;離是二邊行中道,是名般若波羅蜜。

此般若波羅蜜是一邊,此非般若波羅蜜是一邊——離是二邊行中道,是名般若波羅蜜。如是等二門,廣說無量般若波羅蜜相。

復次,離有、離無、離非有非無,不墮愚癡而能行善道,是為般若波羅蜜。如是等三門,是般若波羅蜜相。

復次,須菩[7]提此中自說:「是法無所有、不可得。」是般若波羅蜜空故無所有;常無常等諸觀,求覓無定相故不可得。

復次,「無所有」者,此中須菩提自說:「般若波羅蜜乃至五波羅蜜法無所有。」不可取、不可受、不可著故。

復次,十八空故,是六波羅蜜無所有、不可得。譬如大風能[8]破散諸雲,亦如大火燒乾草木,如金剛寶摧破大山,諸空亦如是能破諸法。

「何以故名般若波羅蜜」[9]者,「般若」者[10](秦言智慧),一切諸智慧中最為第一,無上、無比、無等,更無勝者,窮盡到邊;如一切眾生中佛為第一,一切諸法中涅槃為第一,一切眾中比丘僧[11]為第一。

問曰:

汝先說諸法實相是般若波羅蜜,所謂法位、法住,有佛、無佛常住不異;[12]今何以說「諸智慧中般若波羅蜜第一,譬如諸法中涅槃為第一」?

答曰:

世間法,或時因中說果,或時果中說因,無咎。如人日食數匹布,[13]布不可食,從布因緣得食,是名因中說果;如見[14]好畫而言好手,是名果中說因。[15]因諸法實相生智慧,是則果中說因。

復次,是菩薩入不二[16]入法門,是時能[17]直行此般若波羅蜜,不分別是因是果、是緣是[18]知、是內是外、是此是彼等,所謂一相,無相。以是故不應難。

復次,世間三種智慧:一者、世俗巧便,博識文藝,仁智禮敬等;二者、離生智慧,所謂離欲界乃至無所有處;三者、出世間智慧,所謂離我及我所,諸漏盡聲聞、辟支佛智慧。般若波羅蜜為最殊勝,畢竟清淨、無所著故,為饒益一切眾生故。聲聞、辟支佛智慧,雖漏盡故清淨,無大慈悲,不能饒益一切故不如;何況世俗罪垢不淨、欺[19]誑智慧!三種智慧不及是智慧故,名為般若波羅蜜。

復次,是智慧為度一切眾生故、為得佛道故。是智慧相應受、想、行、識,及從智慧起身業、口業,及生、住等心不[20]相應諸行,是諸法和合,名為波羅蜜。是諸波羅蜜中,智慧多故,名為般若波羅蜜;念、定等多故,名為禪波羅蜜;餘波羅蜜義亦如是。

如是等種種無量因緣故,名為般若波羅蜜。

「是誰般若波羅蜜」者。

第一義中無[21]知者、見者、得者,一切法無我、無[22]我所相,諸法但空,因緣和合相續生。若爾!般若[23]波羅蜜當屬誰?

佛法有二種:一者、世諦,二者、第一義諦。為世諦故,般若波羅蜜屬菩薩。凡夫人法種種過罪,不清淨故,則不屬凡夫[24]人。般若波羅蜜畢竟清淨,凡夫所不樂;如蠅樂處不淨,不好蓮花。凡夫人雖復離欲,有[1]吾我心,著離欲法故,不樂般若波羅蜜。聲聞、辟支佛,雖欲樂般若波羅蜜,無深慈悲故,大厭世間,一心向涅槃,是故不能具足得般若波羅蜜。是般若波羅蜜,菩薩成佛時,轉名「一切種智」。以是故,般若不屬佛,不屬聲聞、辟支佛,不屬凡夫,但屬菩薩。

問曰:

此經中常說五眾在前、一切種智在後,今何以先說六波羅蜜?

答曰:

舍利弗問須菩提無所有義[2]解,五眾種種因緣觀,強令無所有,難解;般若波羅蜜即是無所有,易解。譬如水中月,易明其空;天上月,難令無所有。

五波羅蜜與般若波羅蜜[3]同名、同事,是故續說五波羅蜜,然後續說五眾乃至一切種智無所有、不可得。

菩薩入是門,觀諸法實相,不恐不怖者,當知是菩薩不離般若波羅蜜。「不離」者,常行般若波羅蜜不虛,必有果報。此中須菩提自說不離因緣,所謂「色離色性,色中無色相,虛誑無所有。」菩薩能如是知,不離實智慧;乃至實際亦如是。

菩薩能行是無障礙道,得至薩婆若,一切法不生、不出故。

舍利弗問須菩提:「云何一切法不生?」

須菩提答:「色,色相空,故色無生、無成就,乃至實際亦如是。」

若菩薩能如是行,是清淨第一,無上無比故,漸近薩婆若;漸近薩婆若故,心不生邪見煩惱戲論,即時得心清淨;心清淨果報故,得身清淨;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莊嚴其身。得三種清淨故,破諸虛誑取相之法,受法性生身,所謂常得化生,不[4]處胞胎。

問曰:

若有力如此,何用化生,貪著其身而不取涅槃?

答曰:

有二事因緣故:以諸佛是眾生中寶,欲供養無厭故;有本願度眾生、淨[5]佛世界未滿故。

是菩薩福德、方便力故,常不離諸佛。

[6]大智度論釋行相品第十

[7]【經】

爾時,須菩提白佛言:「世尊!若菩薩摩訶薩無方便欲行般若波羅蜜,若行色為行相,若行受、想、行、識為行相;若色是常行為行相,若受、想、行、識是常行為行相;若色是無常行為行相,若受、想、行、識是無常行為行相;若色是樂行為行相,若受、想、行、識是樂行為行相;若色是苦行為行相,若受、想、行、識是苦行為行相;若色是有行為行相,若受、想、行、識是有行為行相;若色是空行為行相,若受、想、行、識是空行為行相;若色是我行為行相,若受、想、行、識是我行為行相;若色是無我行為行相,若受、想、行、識是無我行為行相;若色是離行為行相,若受、想、行、識是離行為行相;若色是寂滅行為行相,若受、想、行、識是寂滅行為行相。世尊!若菩薩摩訶薩無方便行四念處為行相,乃[8]至十八不共法為行相。世尊!若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時,作是念『我行般若波羅蜜有所得行』,亦是行相。世尊!若菩薩摩訶薩作是念『能如是行,是修行般若波羅蜜』,亦是行相。當知是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無方便!」

須菩提語舍利弗:「若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時,色受念妄解;若色受念妄解,為色故作行;若為色作行,不得離生老病死憂悲苦惱及後世苦。若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時無方便,眼受念妄解乃至意,色乃至法;眼識界乃至意識界,眼觸乃至意觸,眼觸因緣生受乃至意觸因緣生受,四念處,乃至十八不共法受念妄解,為十八不共法故作行。若為作行,是菩薩不能得離生老病死、憂悲苦惱、及後世苦。如是菩薩尚不能得聲聞、辟支佛地證,何況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無有是處。舍利弗!當知是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無方便。」

舍利弗問須菩提:「云何當知[9]是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有方便?」

須菩提語舍利弗:「若菩薩摩訶薩欲行般若波羅蜜時,不行色,不行受、想、行、識;不行色相,[10]不行受、想、行、識相;不行色、受、想、行、識常,不行色、受、想、行、識無常;不行色、受、想、行、識樂,不行色、受、想、行、識苦;不行色、受、想、行、識我,不行色、受、想、行、識無我;不行色、受、想、行、識空,不行色、受、想、行、識無相,不行色、受、想、行、識無作;不行色、受、想、行、識離,不行色、受、想、行、識寂滅。何以故?舍利弗!是色空為非色,離空無色,離色無空,色即是空,[11]空即是色;受、想、行、識空為非識,離空無識,離識無空,空即是識,識即是空;乃至十八不共法空為非十八不共法,離空無十八不共法,離十八不共法無空,空即是十八不共法,十八不共法即是空。如是,舍利弗!當知是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有方便;是菩薩摩訶薩如是行般若波羅蜜,能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時,行亦不受,不行亦不受,行不行亦不受,非行非不行亦不受,不受亦不受。」

舍利弗語須菩提:「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時,何因緣故不受?」

須菩提言:「是[1]般若波羅蜜自性不可得故不受。何以故?無所有性是般若波羅蜜。舍利弗!以是故,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行[2]亦不受,不行亦不受,行不行亦不受,非行非不行亦不受,不受亦不受。何以故?一切法性無所有,不隨諸法行,不受諸法相故;是名菩薩摩訶薩諸法無所受三昧廣大之用,不與聲聞、辟支佛共。是菩薩摩訶薩行是三昧不離,疾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論】

釋曰:

前品用「空門」破諸法;此品欲以「無相門」破諸法。若菩薩無方便觀色,則[3]墮相中;[*]墮相中故,失般若波羅蜜行。所以者何?以一切法空故,無相可取。

問曰:

人知善惡果報,取果報相已,分別善、惡,善者取,惡者捨,是故行道;云何說諸法無相相?

答曰:

取相者為初學者說,無相者為行道、住解脫門者說,不應以麁事為難!今行者取善相、破不善相,所謂取男女等相生諸煩惱因緣,後以無相相破善法相。若破不善而不破善相者,善即為患,生諸著故。以無相相破[4]善法,無相亦自破。所以者何?無相,善法所攝故。譬如雹墮害穀,雹自消滅。

復次,一切法無相相為實。譬如身,不淨充滿,九孔常流,無有淨相;而人無明故,強以為淨,生煩惱,作諸罪。如小兒於不淨物中,取淨相以為樂;長者觀之而[5]笑,[6]知為虛妄。如是等種種取相,皆為虛妄。如頗梨[7]珠,隨前色變,自無定色;諸[8]法亦如是,無有定相,隨心為異,若常、無常等相。[9]如以瞋心,見此人為弊;若瞋心休息,婬欲心生,見此人還復為好。若以憍慢心生,見此人以為卑賤;聞其有德,還生敬心。如是等有理而憎愛、無理而憎愛,皆是虛妄憶想;若除虛誑相,亦無空相、無相相、無作相,無所破故。

是色從種種因緣和合而有,譬如水沫,如幻、如夢;若菩薩於色中取[10]一相,即失般若波羅蜜,色性是無相相故。受是色[11]相已,見[12]色散壞[13]磨滅,謂是無常;若見和合少許時住,謂為常[14]有。

常有二種:一者、若住百歲,千萬億歲,若一劫,若八萬劫,然後歸滅;二者、常住不壞。菩薩若邊、邪滅故,亦不復觀真實常;若觀常,知是久住故常,非是真實。若不滅邊、邪,觀色為真實常,作是念:草木零落還歸為土,但離合有時。是故說是菩薩無方便。

菩薩或觀色無常,無常亦有二種:一者、念念滅,一切有為法不過一念住;二者、相續法壞故名為無常,如人命盡,若火燒草木,如煎水消盡。若初發心菩薩行是相續,斷麁無常,心厭故;若久行菩薩,能觀諸法念念生滅無常。

是二菩薩皆墮取相中。所以者何?是色常、無常相不可得,如先說。

受、想、行、識亦如是。苦、樂、我、非我亦爾。

問曰:

是五眾可作常、無常等觀,云何言「五眾是寂滅、遠離相」?

答曰:

行者不見五眾常、無常相故,知是五眾離自相;若知五眾離自相,即是寂滅如涅槃。

問曰:

若爾者,初自無相,云何說言「無方便[*]墮相中」?

答曰:

是菩薩根鈍,不自覺,心離五眾著,轉復著遠離寂滅,於無相中而生著。

三十七品乃至十八不共法,亦應如是隨義分別。

若菩薩觀外諸法皆無相,言「我能作是觀」,以有我心殘故,亦[*]墮相中。

若菩薩能離此著相非道,行真淨無相智慧,作是念:「能如是內外清淨行,是為修行般若波羅蜜。」是人亦[*]墮相中。所以者何?不可著而著、不可取而取故。是菩薩名為無方便,依止愛見、著善法故。

是菩薩雖有福德,亦不得離老病[15]死、憂悲苦惱;雜行道故,尚不能得小乘,何況大乘!

與上相違,名為有方便。於一切法不[16]受不著,諸法和合因緣生,無自性故。

問曰:

前說無受三昧,此說不受三昧,有何等異?

答曰:

前者為空故,此為無相故。

「不遠離」者,常行不息不休,以大慈悲心故。

「疾得佛道」者,入是三昧無障礙故,所行智慧與佛相似,若無量阿僧祇劫應得,或時超[17]一阿僧祇劫、百劫,乃至六十一劫;如弗沙佛讚歎,釋迦文佛超越九劫。

[*]【經】

舍利弗言:「但不離是三昧,令菩薩[18]摩訶薩疾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更有[19]諸餘三昧?」

須菩提語舍利弗言:「更有諸[20]餘三昧,菩薩摩訶薩行是[21]三昧,疾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舍利弗言:「何等三昧,菩薩摩訶薩行是,疾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須菩提言:「諸菩薩摩訶薩有三昧名首楞嚴,行是三昧,令菩薩摩訶薩疾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有名寶印三昧、師子遊戲三昧、妙月三昧、月幢相三昧、諸法印三昧、觀頂三昧、[1]畢法性三昧、[*]畢幢相三昧、金剛三昧、入法印三[2]昧、三昧王安立三[3]昧、放光三昧、力進三昧、出生三昧、必入辯才三昧、入名字三昧、觀方三昧、陀羅尼印三昧、不[A1]忘三昧、攝諸法海印三昧、遍覆虛空三昧、金剛輪三昧、[4]寶斷三昧、[5]普照三昧、不求三昧、無處住三昧、無心三昧、淨燈三昧、無邊明三昧、能作明三昧、普遍明三昧、堅淨諸三昧三昧、無垢明三昧、作樂三昧、電光三昧、無盡三昧、威德三昧、離盡三昧、不動三昧、莊嚴三昧、日光三昧、月淨三昧、淨明三昧、能作明三昧、作行三昧、知相三昧、如金剛三昧、心住三昧、遍照三昧、安[6]立三昧、寶頂三昧、妙法印三昧、法等三昧、[7]生喜三昧、到法頂三昧、能散三昧、壞諸法處三昧、字等相三昧、離字三昧、斷緣三昧、不壞三昧、無種[8]相三昧、無處行三昧、離闇三昧、無去三昧、不[9]動三昧、度緣三昧、集諸[10]功德三昧、住無心三昧、妙淨華三昧、覺意三昧、無量辯三昧、無等等三昧、度諸法三昧、分別諸法三昧、散疑三昧、無住處三昧、一相三昧、[11]一性三昧、生行三昧、一行三昧、不一行三昧、妙行三昧、達一切有底散三昧、入言語三昧、離音聲字語三昧、然炬三昧、淨相三昧、破相三昧、一切種妙足三昧、不喜苦樂三昧、不盡行三昧、多陀羅尼三昧、[12]攝諸邪正相三昧、滅憎愛三昧、逆順三昧、淨光三昧、堅固三昧、滿月淨光三昧、大莊嚴三昧、能照一切世[13]三昧三昧等三昧、無諍[14]行三昧、無住處樂三昧、如住定三昧、壞身[15]衰三昧、壞語[16]如虛空三昧、離著[17]如虛空不染三昧。舍利弗!是菩薩摩訶薩行是諸三昧,疾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復有無量阿僧祇三昧門、陀羅尼門,菩薩摩訶薩學是三昧門、陀羅尼門,疾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慧命須菩提隨佛心言:「當知是菩薩摩訶薩行是[18]諸三昧者,[19]以為過去[20]諸佛[21]所授記,今現在十方諸佛亦授是菩薩記。是菩薩不見是諸三昧,亦不念是三昧;亦不念:『我當入是三昧,我今入是三昧,我已入是三昧。』是菩薩摩訶薩都無分別念。」

舍利弗問須菩提:「菩薩摩訶薩住是諸三昧已,從過去佛[22]授記耶?」

須菩提報言:「不也!舍利弗!何以[23]故?般若波羅蜜不異諸三昧,諸三昧不異般若波羅蜜;菩薩不[24]異般若波羅蜜[25]及三昧,般若波羅蜜[*]及三昧不異菩薩;般若波羅蜜即是三昧,三昧即是般若波羅蜜;菩薩即是般若波羅蜜及三昧,般若波羅蜜及三昧即是菩薩。」

舍利弗語須菩提:「若三昧不異菩薩,菩薩不異三昧,三昧即是菩薩,菩薩即是三昧,菩薩云何知一切諸法等三昧?」

須菩提言:「若菩薩入是三昧,是時不作是念:『我以是法入是三昧。』以是因緣故,舍利弗!是菩薩於諸三昧不知不念。」

舍利弗言:「何以故不知不念?」

須菩提言:「諸三昧無所有故,是[26]故菩薩不知不念。」

爾時,佛讚言:「善哉!善哉!須菩提!如我說汝行無諍三昧第一,與此義相應。菩薩摩訶薩應如是學般若波羅蜜、禪波羅蜜、毘[27]梨耶波羅蜜、羼提波羅蜜、尸羅波羅蜜、檀波羅蜜;四念處乃至十八不共法,亦應如是學!」

[*]【論】

問曰:

如佛說涅槃一道,所謂空、無相、無作,舍利弗何以更問「有餘三昧[28]令菩薩疾得佛不」?

答曰:

未近涅槃時,多有餘道;近涅槃時,[29]惟有一道:空、無相、無作;諸餘三昧,[30]皆入此三解脫門。譬如大城,多有諸門,皆得入城;又如眾川萬流皆歸於海。

何等餘三昧?所謂首楞嚴三昧等諸三昧,〈摩訶衍品〉中佛自說;有深難解者,彼中當說。

若菩薩能行是百八三昧等諸陀羅尼門,十方諸佛皆與[31]授記。所以者[32]何?是菩薩雖得是諸三昧,實無諸憶想分別我心故,亦不作是念:「我當入是三昧,今入、已入,我當住[33]是三昧,是我三昧。」以是心清淨微妙法不著故,諸佛[34]授記。

爾時,舍利弗還以空智慧難須菩提言:「菩薩住[*]是三昧,取是三昧相,得[*]授記耶?」

須菩提言:「不也!何以故?[35]三事不異[36]故:般[37]若不異三昧,三昧不異般若;般若不異菩薩、三昧,菩薩、三昧不異般若;般若、三昧即是菩薩,菩薩即是般若、三昧。[38]若三昧、菩薩異者,諸佛授其記;不異故,無授記。」

舍利弗復問:「若爾者,三昧及一切法平等不異?」

須菩提言:「諸菩薩有諸法等三昧,入是三昧中,諸法無異。」

復次,如先說:於諸三昧不作憶想分別[39]覺與不覺,諸三昧自性無所有故,菩薩不知不念。

佛以須菩提自未得是三昧,而善說菩薩微妙三昧、陀羅尼,般若波羅蜜中不念不著,是故讚言:「善哉!我說汝得無諍三昧第一,如我所讚不虛。」

[*]【經】

舍利弗白佛言:「世尊!菩薩摩訶薩如是學,為學般若波羅蜜耶?」

佛告舍利弗:「菩薩摩訶薩如是學,為學般若波羅蜜,是法不可得故;乃至學檀波羅蜜,是法[1]亦不可得故;學四念處乃至[2]學十八不共法,是法不可得故。」

舍利弗白佛言:「世尊!如是菩薩摩訶薩學般若波羅蜜,是法不可得耶?」

佛言:「如是!菩薩摩訶薩學般若波羅蜜,是法不可得。」

舍利弗言:「世尊!何等法不可得?」

[3]佛言:「我不可得,乃至知者、見者不可得,畢竟淨故。五[4]陰不可得,十二入不可得,十八界不可得,畢竟淨故。無明不可得,畢竟淨故;乃至老死不可得,畢竟淨故。苦諦不可得,畢竟淨故;集、滅、道諦不可得,畢竟淨故。欲界不可得,畢竟淨故;色界、無色界不可得,畢竟淨故。四念處不可得,畢竟淨故;乃至十八不共法不可得,畢竟淨故。六波羅蜜不可得,畢竟淨故。須陀洹不可得,畢竟淨故;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辟支佛不可得,畢竟淨故。菩薩不可得,畢竟淨故;佛不可得,畢竟淨故。」

舍利弗白佛言:「世尊!何等是畢竟淨?」

佛言:「不出、不生,無得、無作,是名畢竟淨。」

舍利弗白佛言:「世尊!菩薩摩訶薩若如是學,為學何等法?」

佛告舍利弗:「菩薩摩訶薩如是學,於諸法無所學。何以故?舍利弗!諸法相不如凡[5]夫所著。」

舍利弗白佛言:「世尊!諸法實相云何有?」

佛言:「諸法無所有,如是有;如是無所有,是事不知,名為無明。」

舍利弗白佛言:「世尊!何等無所有,是事不知,名為無明?」

佛告舍利弗:「色、受、想、行、識無所有,內空乃至無法有[6]法空故;四念處乃至十八不共法無所有,內空乃至無法有法空故。是中凡[*]夫以無明[7]力渴愛故,妄見分別,說是無明。是凡[*]夫為二邊所縛,是人不知不見諸法無所有,而憶想分別著色乃至十八不共法;是人著故,於無所有法而作識知見,是凡夫不知不見。何等不知不見?不知不見色,乃至十八不共法亦不知不見,以是故[*]墮凡夫數,如小兒。是人不出。於何不出?不出欲界,不出色界,不出無色界;聲聞、辟支佛法中不出。是人亦不信。不信何等?不信色空,乃至不信十八不共法空。是人不住。不住何等?不住檀波羅蜜,乃至不住般若波羅蜜;不住阿[8]毘跋致地,乃至不住十八不共法。以是因緣故,名為凡夫,如小兒,亦[9]名著[10]者。何等為著?著色乃至識,著眼入乃至意入,著眼界乃至意識界,著婬怒癡、著諸邪見,著四念處乃至著佛道。」

舍利弗白佛言:「世尊![11]若菩薩摩訶薩作如是學,亦不學般若波羅蜜,不得薩[12]婆若?」

佛語舍利弗:「菩薩摩訶薩作如是學,亦不學般若波羅蜜,不得薩婆若。」

舍利弗白佛言:「世尊!何以故菩薩摩訶薩亦不學般若波羅蜜,不得薩婆若?」

佛告舍利弗:「菩薩摩訶薩無方便故,想念分別,著般若波羅蜜,著禪波羅蜜、毘梨耶波羅蜜、羼提波羅蜜、尸羅波羅蜜、檀波羅蜜,乃至十八不共法、一切種智,[13]隨念分別著。以是因緣故,菩薩摩訶薩如是學,亦不學般若波羅蜜,不得薩婆若。」

舍利弗白佛言:「世尊!若菩薩摩訶薩如是學,[14]亦不學般若波羅蜜,不得薩婆若?」

佛告舍利弗:「菩薩摩訶薩如是學,不學般若波羅蜜,不得薩婆若。」

舍利弗白佛言:「世尊!菩薩摩訶薩今云何應學般若波羅蜜,得薩婆若?」

佛告舍利弗[15]言:「若菩薩摩訶薩學般若波羅蜜時,不見般若波羅蜜。舍利弗!菩薩摩訶薩如是學,[16]學般若波羅蜜,得薩婆若,以不可得故。」

舍利弗白佛言:「世尊!云何名不可得?」

佛言:「諸法內空乃至無法有法空故。」

[*]【論】

釋曰:

舍利弗上問:「但無受三昧疾得佛,[17]更有餘三昧?」

須菩提說:「更有餘三昧疾得佛。是菩薩不念、不著是三昧,過去、現在諸佛授記。」

佛讚言:「善哉!菩薩摩訶薩應如是學般若波羅蜜乃至一切佛法。」

是時,舍利弗作是念:「般若波羅蜜是空相,諸三昧種種分別相,云何學諸三昧[18]是為學般若波羅蜜?」是故問。

佛答舍利弗:「如是學般若波羅蜜,皆以不可得故。」以般若波羅蜜氣分相皆在諸三昧中,能如是學,是為學般若波羅蜜。乃至十八不共法。佛即可之。

[19]舍利弗復問:「何等法不可得?」

佛此中自說:「眾生空故,畢竟清淨故,我不可得,乃至知者、見者、須陀洹乃至佛不可得。法空故,畢竟清淨故,五眾不可得,乃至十八不共法不可得。」

「畢竟清淨」者,「不出不生、不得不作」等。

因[20]邊不起故,名為「不出」;緣[*]邊不起故,名為「不生」。定生相不可得故,名為「不出不生」。

不出不生故,名「不可得」;不可得故,名「無作無起」。

是起作法,皆是虛誑;離如是相,名「畢竟清淨」。

舍利弗問佛:「菩薩能如是行畢竟真淨道,為學何法?為得何法?」

佛答:「能如是學,為無所學、無所得。」

問曰:

菩薩用[1]是畢竟空學六波羅蜜乃至十八不共法,云何言「無法可學」?

答曰:

此中佛自說:「諸法不如凡[2]夫所著。」凡夫人心有無明、邪見等結使,所聞、所見、所知,皆異法相;乃至聞佛說法,於聖道中、果報中皆著,污染於道。

舍利弗白佛言:「若凡夫人所[3]見皆是不實,今是諸法云何有?」

佛言:「諸法無所有,凡夫人於無所有處亦[4]以為有。」

所以者何?是凡夫人離無明、邪見不能有所觀,以是故說:著無所有故,名為無明;譬如空拳以誑小兒,小兒著故,謂以為有。

舍利弗問佛:「何等法無所有,著故名無明?」

佛答:「色乃至十八不共法。」是中無明、愛故,憶想分別:是明、是無明,[5]墮有邊、無邊,失智慧[6]明;失智慧[*]明故,不見、[7]不知色畢竟空、無所有相,自生憶想分別而著,乃至識眾、十二入、十八界、十二因緣;或聞善法,所謂六波羅蜜乃至十八不共法,亦如世間法,憶想分別著聖法亦如是。以是故,名[*]墮凡夫數,如小兒,為人輕[8]笑。如人以指示月,愚者但看指,不看月;智者輕[*]笑言:「汝何不得示者意!指為知月因緣,而更[9]看指不知月。」諸佛[10]賢聖為凡夫人說法,而凡夫著音聲語言,不取聖人意,不得實義;不得實義故,還於實中生著。

佛今說凡[11]夫所失,故言「不能過三界,亦不能離二乘」。

不得聖人意故,聞說諸法空而不信,不信故不行、不住六波羅蜜乃至十八不共法。

以失如是功德故,名為「凡夫小兒」。是小兒著五眾、十二入、十八界、三毒諸煩惱,乃至六波羅蜜、十八不共法、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皆著,是故名為「著者」。

舍利弗問:「若菩薩如是行,是名不行般若波羅蜜?不行般若波羅蜜,不得薩婆若?」

佛可舍利弗言:「如是!如是!」

即為說因緣,所謂新行菩薩無方便力,聞是般若波羅蜜,憶想分別尋求欲取,作是念:「我捨世間樂,復不能得般若波羅蜜,是為兩失!」專求欲得。或謂說空是般若波羅蜜,或說空亦空是般若波羅蜜,或說諸法如實相是般若波羅蜜;如是用六十二見、九十八使煩惱心,著是般若波羅蜜,乃至一切種智亦如是。以是著心學諸法,不能得薩婆若。

與此相違者,能行般若波羅蜜,亦能得薩婆若,所謂不見般若波羅蜜,不見行者,不見緣法,不見亦不見。

舍利弗更問不見因緣。

佛答:是菩薩入十八空故不見,非以無智故不見。

大智度論卷第四十三
↑回到頂端↑
#2229875 - 2024-02-14 20:35:11 大智度論卷第四十四 [Re: yichinyichin]
yichinyichin 離線
飛龍在天
註冊: 2023-12-15
文章數: 468
大智度論釋幻人無作品第十一(卷第四十四)

龍樹菩薩造

後秦龜茲國鳩摩羅什奉 詔譯

【經】

爾時,慧命須菩提白佛言:「世尊!若當有人問言:『幻人學般若波羅蜜,當得薩婆若不?幻人學禪波羅蜜、毘梨耶波羅蜜、羼提波羅蜜、尸羅波羅蜜、檀波羅蜜,學四念處乃至十八不共法及一切種智,得薩婆若不?』我當云何答?」

佛告須菩提:「我還問汝,隨[19]汝意答我。須菩提!於汝意云何?色與幻有異不?受、想、行、識與幻有異不?」

須菩提言:「不也!世尊!」

佛言:「於汝意云何?眼與幻有異不?乃至意與幻有異不?色乃至法,與幻有異不?眼界乃至意識界與幻有異不?眼觸乃至意觸、眼觸因緣生受乃至意觸因緣生受與幻有異不?」

須菩提言:「不也!世尊!」

「於汝意云何?四念處與幻有異不?乃至八聖道分與幻有異不?」

「不也!世尊!」

「於汝意云何?空、無相、無作與幻有異不?」

「不也!世尊!」

「須菩提!於汝意云何?檀波羅蜜與幻有異不?乃至十八不共法與幻有異不?」

「不也!世尊!」

「須菩提!於汝意云何?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與幻有異不?」

「不也!世尊!何以故?色不異幻,幻不異色,色即是幻,幻即是色。世尊!受想行識不異幻,幻不異受想行識,識即是幻,幻即是識。世尊!眼不異幻,幻不異眼,眼即是幻,幻即是眼。眼[20]觸因緣生受乃至意觸因緣生受亦如是。世尊!四念處不異幻,幻不異四念處,四念處即是幻,幻即是四念處;乃至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異幻,幻不異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即是幻,幻即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佛告須菩提:「於汝意云何?幻有垢有淨不!」

「不也!世尊!」

「須菩提!於汝意云何?幻有生有滅不?」

「不也!世尊!」

「若法不生不滅,是法能學般若波羅蜜,當得薩婆若不?」

「不也!世尊!」

「於汝意云何?五受[1]陰假名是菩薩不?」

「如是!世尊!」

「於汝意云何?五受[*]陰假名有生滅、垢淨不?」

「不也!世尊!」

「於汝意云何?若法但有名字,非身非身業,非口非口業,非意非意業;不生不滅,不垢不淨;如是法能學般若波羅蜜,得薩婆若不?」

「不也!世尊!」

「菩薩摩訶薩若能如是學般若波羅蜜,當得薩婆若,以無所得故。」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菩薩摩訶薩應如是學般若波羅蜜,[2]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如幻人[3]學。何以故?世尊!當知五[*]陰即是幻人,幻人即是五[*]陰。」

佛告須菩提:「於汝意云何?是五[*]陰學般若波羅蜜,當得薩婆若不?」

「不也!世尊!何以故?是五[*]陰性無所[4]有,無所有性亦不可得。」

佛告須菩提:「於汝意云何?如夢五[*]陰學般若波羅蜜,當得薩婆若不?」

「不也!世尊!何以故?夢性無所[*]有,無所有性亦不可得。」

「於汝意云何?如響、如影、如焰、如化五眾學般若波羅蜜,當得薩婆若不?」

「不也!世尊!何以故?響、影、焰、化性無所[*]有,無所有性亦不可得。六情亦如是。世尊!識即是六情,六情即是五眾。[5]是法[6]皆內空故不可得,乃至無法有法空故不可得。」

[7]【論】

問曰:

須菩提何以故以是事問佛?若人問:「幻人學般若[8]波羅蜜得作佛不?」應答言:「不得。」幻人虛誑,無有本末。是事易答,何以故問佛?

答曰:

上品佛答舍利弗甚深空義,須菩提作是念:「諸法一相無分別。若爾者,幻人及實菩薩無異。而菩薩行諸功德得作佛;幻人無實,但誑人眼,不能作佛。」

問曰:

幻人不能行功德,以無心識,云何言行?

答曰:

雖實不行,人見似行,故名為行。如幻人以飲食、財物、七寶布施,出家持戒、忍辱、精進、坐禪、說法等,無智人謂是為行,不知是幻。

須菩提作是念:「若如佛說『諸法一相無所有,但是虛誑』,幻人及實菩薩乃至佛等無有異。如幻人亦幻作佛,行六波羅蜜,降魔兵,坐道場,成佛道,放光明,說法度人;實菩薩行實道,[9]得作佛,度眾生,有何差別?」

佛言:「我還問汝,隨汝意答我。」

問曰:

佛何以不直答,而還問令隨意答?

答曰:

須菩提以空智慧,觀三界五眾皆空,心生厭離;諸煩惱習故,雖能總相知諸佛法空,猶有所貴,不能觀佛法如幻無所有,以是故方喻說。如汝以五眾空為證,諸佛法亦爾;汝觀世間五眾為空,我觀佛法亦爾。

是故問須菩提:「於汝意云何?色與幻有異不?幻與色有異不?乃至受、想、行、識亦如是。」若異者汝應問,若不異不應作是問。

須菩提言:「不異。」

問曰:

若色不異幻可爾,幻人有色故,云何言受、想、行、識如幻不異?

答曰:

[*]幻人有喜、樂、憂、苦相,無智人見,謂為有受、想、行、識。

復次,[10]佛譬喻欲令[11]人知五受眾虛誑如幻;五受眾雖與幻無異,佛欲令解故,為作譬喻。眾生謂幻是虛誑;五受眾雖有,與幻無異。是故須菩提一心籌量,知「五眾與幻無異」。所以者何?如幻人色誑肉眼,能[12]令生憂、喜、苦、樂;五受眾亦能誑慧眼,令生貪欲、瞋惱諸煩惱等。如幻,因少許呪術、物事、語言為本,能現種種事,城[13]郭、廬觀等;五受眾亦以先世少許無明術因緣,有諸行、識、名色等種種,以是故說不異。

如人見幻事生著心,廢其生業,幻滅時生悔;五受眾亦如是,先業因緣幻生今[14]五眾,受五欲、生貪瞋,無常壞[15]時,心乃生悔:「我云何著是幻五眾,失諸法實相?」

佛[16]問,須菩提樂說門故答言:「幻與色不異。」

若不異,是[17]色法即是空,入不生不滅法[18]中;[19]法若不生不滅,云何行般若波羅蜜得作佛?

須菩提作是念:「若爾者,菩薩何以故種種行道,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佛知其念,即答:「五眾虛誑,但以假名故,號為菩薩。是假名中,無業、無業因緣,無心、無心數法,無垢、無淨,畢竟空故。」

佛言:「菩薩應如幻人行般若波羅蜜,五眾即是幻人無異,從先世業因緣、幻業出故。是五眾亦不能得成就佛。何以故?性無所有故。」餘夢、化、影、響等亦如是。

問曰:

何以故說「識即是六情,六情即是五眾」?

答曰:

是識,十二因緣中第三事,是中亦有色,亦有心數法,未熟故受識名,從識生六入,是二時俱有五眾。色成故名五情,名成故名意情;六情[1]不離五眾,以是故說識[2]即是六情。

問曰:

若爾者,十二因緣中處處皆有五眾,何以但[3]說六情有五眾?

答曰:

是識今身之本,眾生於現在法中多錯;名色未熟,未有所能故不說;六情受苦樂,能生罪福故說。其餘十[4]一因緣,故說五眾。

復次,佛知五百歲後,學者分別諸法相各異,離色法說識,離識法說色;欲破是諸見,令入畢竟空故,識中雖無五情,而說「識即是六情」;六情中雖不具[5]五眾,而說「六情即是五眾」。

復次,先世但有心住六情,作種種憶想分別故,[6]生今世六情、五眾身;從今世身起種種結使,造後世六情、五眾;如是等展轉。是故說「識即是六情,六情即是五眾」。

是法內空中不可得,乃至無法有法空中不可得。

[*]【經】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新發大乘意菩薩聞說般若波羅蜜,將無[7]驚、怖、[8]畏?」

佛告須菩提:「若新發大乘意菩薩於般若波羅蜜無方便,亦不得善知識,是菩薩或驚、或怖、或畏。」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何等是方便?菩薩行是方便,不驚、不畏、不怖?」

佛告須菩提:「有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應薩婆若心,觀色無常相,是亦不可得;觀受、想、行、識無常相,是亦不可得。須菩提!是名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中方便。

「復次,須菩提!菩薩摩訶薩應薩[9]婆若心,觀色苦相,是亦不可得,受、想、行、識亦如是;應薩婆若心,觀色無我相,是亦不可得,受、想、行、識亦如是。

「復次,須菩提!菩薩摩訶[10]薩應薩婆若心,觀色空相,是亦不可得;受、想、行、識亦如是。觀色無相相,是亦不可得;受、想、行、識亦如是。觀色無作相,是亦不可得;受、想、行、識亦如是。觀色寂滅相,是亦不可得,乃至識亦如是。觀色離相,是亦不可得,乃至識亦如是。是名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中方便。

「復次,須菩提!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觀色無常相,是亦不可得;觀色苦相、無我相、空相、無相相、無作相、寂滅相、離相,是亦不可得。受、想、行、識亦如是。是時菩薩作是念:『我當為一切眾生說是無常法,是亦不可得;當為一切眾生說苦相、無我相、空相、無相相、無作相、寂滅相、離相,是亦不可得。』是名菩薩摩訶薩檀波羅蜜。

「復次,[11]須菩提!菩薩摩訶薩不以聲聞、辟支佛心,觀色無常亦不可得;不以聲聞、辟支佛心,觀識無常亦不可得;不以聲聞、辟支佛心,觀色苦、無我、空、無相、無作、寂滅、離,亦不可得;受、[12]想、行、識亦如是。是名菩薩摩訶[13]薩尸羅波羅蜜。

「復次,須菩提!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是諸法無常相,乃至離[14]想,忍欲樂,是名菩薩摩訶薩羼提波羅蜜。

「復次,須菩提!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應薩婆若心,觀色無常相亦不可得,乃至離相亦不可得;受、想、行、識亦如是。應薩婆若[15]心,不捨不息,是名菩薩[16]摩訶薩毘梨耶波羅蜜。

「復次,須菩提!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不起聲聞辟支佛意及餘不善心,是名菩薩摩訶薩禪波羅蜜。

「復次,須菩提!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如是思惟:『不[17]以空色故色空,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如是。不以空眼故眼空,眼即是空,空即是眼;乃至意觸因緣生受,不以空受故受空,受即是空,空即是受。不以空四念處故四念處空,四念處即是空,空即是四念處;乃至不以空十八不共法故十八不共法空,十八不共法即是空,空即是十八不共法。』如是,須菩提!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不驚、不畏、不怖。」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何等是菩薩摩訶薩善知識守護故,聞說是般若波羅蜜,不驚、不畏、不怖?」

佛告須菩提:「菩薩摩訶薩善知識者,說色無常亦不可得,持是善根,不向聲聞、辟支佛道,但向一切智,是名菩薩摩訶薩善知識;說受、想、行、識無常亦不可得,持是善根,不向聲聞、辟支佛道,但向一切智,是名菩薩摩訶薩善知識。須菩提!菩薩摩訶薩復有善知識,說色苦亦不可得,說受、想、行、識苦亦不可得;說色無我[18]亦不可得,受、想、行、識無我亦不可得;說色空、無相、無作、寂滅、[19]離亦不可得,受想行識空、無相、無作,寂滅、[*]離亦不可得;持是善根,不向聲聞、辟支佛道,但向一切智。須菩提!是名菩薩摩訶薩善知識。須菩提!菩薩摩訶薩復有善知識,說眼無常乃至離亦不可得;乃至意觸因緣生受,說無常乃至離亦不可得;持是善根,不向聲聞、辟支佛道,但向一切智,是名菩薩摩訶薩善知識。須菩提!菩薩摩訶薩復有善知識,說修四念處法乃至離亦不可得;持是善根,不向聲聞、辟支佛道,但向一切智。須菩提!是名菩薩摩訶薩善知識。乃至說修十八不共法,修一切智亦不可得;持是善根,不向聲聞、辟支佛道,但向一切智,是名菩薩摩訶薩善知識。」

[*]【論】

問曰:

須菩提何以生此疑,問佛言「新發意菩薩聞是將無恐怖」?

答曰:

聞無有菩薩行般若波羅蜜者,但空五眾法亦不能行般若波羅蜜,以是故生疑:「[1]誰當行般若[2]波羅蜜?」是故問佛。

佛言:若菩薩內外因緣不具足,當有恐怖。內因緣者,無正憶念,無利智慧,於眾生中無深悲心,內無如是等方便。外因緣者,不生中國土,不得聞般若波羅蜜,不得善知識能斷疑者,無如是等外因緣。內外因緣不和合故,生驚、怖、畏。

今須菩提問是方便,佛答:「一切種智相應心觀諸法,亦不得諸法。」

問曰:

方便有觀色無常等種種相故不怖畏,今何以但說「薩婆若相應心觀諸法故,不恐[3]不怖」?

答曰:

菩薩先來但觀諸法空,心麁故生著;今憶想分別觀,如佛意:「於眾生中起大悲,不著一切法,於智慧無所[4]礙,但欲度眾生。以無常、空等種種觀諸法,亦不得是法。」

如是觀諸法已,作是念:「我以是法度眾生,令離顛倒。」以是故心不著,不見定實有一法;譬如藥師和合諸藥,冷病者與熱藥,於熱病中為非藥。

二施中法施大故,是名檀波羅蜜。

五波羅蜜亦如是隨義分別。

復次,菩薩方便者,非十八空故令色空。何以故?不以[5]是空相強令空故,色即是空;是色從本已來常自空,色相空故,空即是色;乃至諸佛法亦如是。

善知識者,教人令以是智慧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菩薩先知無常、空等諸觀,今[6]惟說「迴向」為異。

[*]【經】

須菩提白佛言:「[7]世尊!云何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無方便、隨惡知識,聞說是般若波羅蜜[8]驚、[9]怖、畏?」

佛告須菩提:「菩薩摩訶薩離一切智心,修般若波羅蜜,得是般若波羅蜜,念是般若波羅蜜;禪波羅蜜、毘梨耶波羅蜜、羼提波羅蜜、尸羅波羅蜜、檀波羅蜜,皆得、皆念。

「復次,須菩提!菩薩摩訶薩離[10]薩婆若心,觀色內空乃至無法有法空,觀受、想、行、識內空乃至[11]無法有法空;觀眼內空乃至無法有法空,乃至[12]觀意觸因緣生受內空乃至無法有法空;於諸[13]法空有所念、有所得。

「復次,須菩提!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離薩婆若心,修四念處,亦念、亦得;乃至修十八不共法,亦念、亦得。如是,[14]須菩提!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以無方便故,聞是般若波羅蜜,[*]驚、[*]怖、[15]畏。」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薩摩訶薩隨惡知識,聞般若波羅蜜[*]驚、[*]怖、[*]畏。」

佛告須菩提:「菩薩摩訶薩惡知識教離般若波羅蜜,[16]離禪波羅蜜、毘梨耶波羅蜜、羼提波羅蜜、尸[17]羅波羅蜜、檀波羅蜜。須菩提!是名菩薩摩訶薩惡知識。須菩提!菩薩摩訶薩復有惡知識,不說魔事、不說魔罪,不作是言:『惡魔作佛形像來教菩薩離六波羅蜜,語菩薩言:「善男子!用修般若波羅蜜為?用修禪波羅蜜、毘梨耶波羅蜜、羼提波羅蜜、尸羅波羅蜜、檀波羅蜜為?」』當[18]知是菩薩摩訶薩惡知識。

「復次,須菩提!惡魔復作佛形像到菩薩所,為說聲聞經:若修[19]妬路乃至[20]優[21]波提舍,教詔分別演說如是經;[22]終不為說魔事、魔罪,當知是菩薩摩訶薩惡知識。

「復次,須菩提!惡魔作佛形像到菩薩所,作是語:『善男子!汝無真菩薩心,亦非阿[23]毘跋致地,汝亦不能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為說如是魔事、魔罪,當知是菩薩惡知識。

「復次,須菩提!惡魔作佛形[24]像到菩薩所,語菩薩言:『善男子!色空,無我、無我所;受、想、行、識空,無我、無我所;眼空,無我、無我所;乃至意觸因緣生受空,無我、無我所;檀波羅蜜空,乃至般若波羅蜜空;四念處空,乃至十八不共法空;汝用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為?』如是魔事、魔罪,不說、不教,當知是菩薩惡知識。

「復次,須菩提!惡魔作辟支佛[25]身到菩薩所,語菩薩言:『善男子!十方皆空,是中無佛、無菩薩、無聲聞。』如是魔事、魔罪,不說、不教,當知是菩薩摩訶薩惡知識。

「復次,須菩提!惡魔作和[26]尚、阿闍梨[27]身到菩薩所,教離菩薩道,教離一切種智;教離四念處乃至八聖道分;教離檀波羅蜜,乃至教離十八不共法;教入空、無相、無作;作是言:『善男子!汝修念是諸法,得聲聞證,用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為?』如是魔事、魔罪,不說、不教,當知是菩薩惡知識。

「復次,須菩提!惡魔作父母形[*]像到菩薩所,語菩薩言:『子!汝為須陀洹果證故勤精進,乃至阿羅漢果證故勤精進,汝用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為?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當受無量阿僧祇劫生死,截手截腳,受諸苦痛!』如是魔事、魔罪,不說、不教,當知是菩薩惡知識。

「復次,須菩提!惡魔作比丘形[1]像到菩薩所,語菩薩言:『眼無常可得法,乃至意無常可得法;眼苦,眼無我,眼空、無相、無作、寂滅、離,[2]說可得法,乃至意亦如是。用有所得法,說四念處;乃至用有所得法,說佛十八不共法。』須菩提!如是魔事、魔罪,不教、不說,當知是菩薩惡知識。知已,當遠離之!」

[*]【論】

釋曰:

先略說無方便,今欲廣說無方便,所謂離一切種智相應心行般若[3]波羅蜜,取是般若波羅蜜[4]定相;五波羅蜜乃至諸佛法亦如是。[5]是[6]自無方便。又得惡知識教故。

復次,惡知識,大失利益,種種壞人,是大惡因緣故,佛更種種因緣說惡知識相。惡知識者,教人遠離六波羅蜜。或不信罪福報故,教遠離。或著般若波羅蜜故,言:「諸法畢竟空,汝何所行?」或讚歎小乘:「汝但自[7]免老、病、死苦,眾生何豫汝事?」如是等種種因緣教令遠離,是名惡知識。

復次,惡知識者,不教弟子令覺知魔是佛賊。魔[8]者欲界主,有大力勢,常憎行道者。佛威力大故,魔無所能,但能壞小菩薩。乃至作佛形像來壞菩薩行六波羅蜜。或讚歎、開解、論說隨聲聞所應學經法。或作佛身[9]來語之言:「汝不[10]任得佛。」或說:「眼等一切諸法空,何用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為?」或作辟支佛身,或說:「十方世界中三乘人空,求佛道者,但有空名,汝云何欲作佛?」或教令遠離菩薩三十七品,令入聲聞三解脫門中:「汝入是三門實際作證,得盡眾苦;汝勤精進,汝為得四果故,何用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為?」或作和[11]尚、阿闍梨、父母來,教令遠離佛道:「空當受是截手、腳、耳、鼻等以與求者。若[12]不與,則破求佛意;若與,則受是辛苦。」或時作阿羅漢比丘被服來,為說:「眼是[13]定無常相、苦空無[14]我相無作、寂滅、離,乃至諸佛法亦如是。」用有所得、取相憶念分別說。如是等種種無量魔事,不教令覺知,是為惡知識。

「遠離」者,以其無利益。如[15]軟語賊,轉[16]來親近,[17]近則害人,惡知識復過於是!所以者何?是賊但能害今世一身,惡知識則世世害人;賊但能害命、奪財,惡知識則害慧[18]念命根,奪佛法無量寶。知已,急當身、心遠離。

[19]大智度論釋句義品第十[20]二

[*]【經】

爾時,須菩提白佛言:「世尊!云何為菩薩句義?」

佛告須菩提:「無句義是菩薩句義。何以故?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中無有義處,亦無我;以是故,無句義是菩薩句義。

「須菩提!譬如鳥飛虛空無有[21]足跡,菩薩句義無所有亦如是。須菩提!譬如夢中所見無處所,菩薩句義無所有亦如是。須菩提!譬如幻無有實義,如焰、如響、如影、如佛所化無有實義,菩薩句義無所有亦如是。

「須菩提!譬如[22]如、法性、法相、法位、實際無有義,菩薩句義無所有亦如是。

「須菩提!譬如幻人色無有義,幻人受、想、行、識無有義;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時,菩薩句義無所有亦如是。須菩提!如幻人眼無有義乃至意無有義。須菩提!如幻人色無有義乃至法無有義,眼觸乃至意觸因緣生受無有義;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時,菩薩句義無所有亦如是。須菩提!如幻人行內空時無有義,乃至行無法有法空無有義;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時,菩薩句義無所有亦如是。須菩提!如幻人行四念處乃至十八不共法無有義;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時,菩薩句義無所有亦如是。

「須菩提!如多陀[23]阿伽度、阿羅訶、三藐三佛陀[24]色無有義,是色無有故;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時,菩薩句義無所有亦如是。須菩提!如多陀阿伽度、阿羅訶、三藐三佛陀受、想、行、識無有義,是識無有故;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時,菩薩句義無所有亦如是。須菩提!如佛眼無處所乃至意無處所,色乃至法無處所,眼觸乃至意觸因緣生[25]受無處所;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時,菩薩句義無所有亦如是。須菩提!如佛內空無處所,乃至無法有法空無處所;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時,菩薩句義無所有亦如是。須菩提!如佛四念處無處所,乃至十八不共法無處所;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時,菩薩句義無所有亦如是。

「須菩提!如有為性中無無為性義,無為性中無[26]有為性義;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時,菩薩句義無所有亦如是。

「須菩提!如不生不滅義無處所;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時,菩薩句義無所有亦如是。須菩提!如不作、不出、不得、不垢、不淨無處所,菩薩句義無所有亦如是。」

須菩提白佛言:「何法不生、不滅故無處所?何法不作、不出、不得、不垢、不淨故無處所?」

佛告須菩提:「色不[27]生不滅故無處所,受、想、行、識不生不滅故無處所,乃至不垢不淨亦如是。入、界不生不滅故無處所,乃至不垢不淨亦如是。四念處不生不滅故無處所,乃至不垢不淨亦如是。乃至十八不共[1]法不生不滅故無處所,乃至不垢不淨亦如是。須菩提!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時,菩薩句義無所有亦如是。

「須菩提!如四念處淨義畢竟不可得;[2]須菩提!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時,菩薩句義無所有亦如是。須菩提!如四正懃,乃至十八不共法淨義畢竟不可得;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時,菩薩句義無所有亦如是。

「須菩提!如淨中我不可得,我無所有故;乃至淨中知者、見者不可得,知、見無所有故。須菩提!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時,菩薩句義無所有亦如是。

「須菩提!譬如日出時無有黑[3]闇;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時,菩薩句義無所有亦如是。

「須菩提!譬如劫燒時無一切物;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時,菩薩句義無所有亦如是。

「須菩提!佛戒中無破戒。須菩提!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時,菩薩句義無所有亦如是。須菩提!如佛定中無亂心,佛慧中無[4]有愚癡,佛解脫中無不解脫,解脫知見中無不解脫知見。須菩提!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時,菩薩句義無所有亦如是。

「須菩提!譬如佛光中日月光不現,佛光中四天王天、三十三天、夜[5]磨天、兜率陀天、化樂天、他化自在天、梵眾天乃至阿迦尼[6]吒天光不現。須菩提!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時,菩薩句義無所有亦如是。

「何以故?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菩薩、[7]菩薩句義,是一切法皆不合、不散,無色、無形、無[8]對,一相,所謂無相。如是,須菩提!菩薩摩訶薩一切法無礙[9]相中應當學,亦應當知!」

[*]【論】

問曰:

上來佛與須菩提種種因緣破菩薩字,今何以問「菩薩句義」?

答曰:

須菩提破菩薩字,佛不破,言:「菩薩字從本已來畢竟空,但五眾中數假名菩薩,而眾生以假名為實。」佛言:「假名無實,但從諸法數和合為名。」

復次,諸佛法無量無邊不可思議,須菩提因菩薩字空說般若波羅蜜相;[10]今欲聞佛說菩薩字義,因是說般若波羅蜜。

復次,應問因緣無量無邊,所謂佛音聲有六十種莊嚴,能[11]令諸天專聽,何況人!但音聲令人樂聞,何況說大利益義!須菩提從佛聞是事,未發意人,[12]當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發意者,未行六波羅蜜,當[*]令行;行者,不清淨,當令清淨;清淨行者,當令住阿鞞跋致地,成就眾生,具足佛法,乃至一生補處。如是等種種無量因緣利益故,佛以須菩提為問主,語一切十方[13]世界在會眾生。

佛告須菩提:「無[14]句義是菩薩句義;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無處所,亦無我無名。」於是中無依止處即是法空,無我名[15]者,無得道者。

佛[16]謂:「須菩提!若汝知無我、無我所得阿羅漢者,菩薩亦如是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中無我、無我所。譬如鳥飛虛空無有足跡;菩薩[17]句義亦如是,行諸法虛空中無依止著處。以是故言無菩薩句義。」

問曰:

何等是「菩薩句[18]義」?

答曰:

天竺語法,眾字和合成語,眾語和合成句。如「菩」為一字,「提」為一字,是二不合則無語;若和合,名為「菩提」,秦言無上智慧。「薩埵」,或名眾生,或是大心。為無上智慧故,出大心,[19]名為「菩提薩埵」。願欲令眾生行無上道,是名「菩提薩埵」。

復次,此品佛及[20]佛弟子種種因緣說菩薩摩訶薩義。「菩提」一語,「薩埵」一語,二語和合故名為「義」。若說名字,語、句皆[21]同一事,無所在。

今須菩提問:「以何定相法為菩薩句義?」

天竺言「波陀」,秦言句。是波陀有種種義,如後譬喻中說。

問曰:

但以「鳥飛虛空」足明「句義」,何以種種廣說?

答曰:

眾生聽[22]受種種不同,有好義者,有好譬喻者。譬喻可以解義,因譬喻心則樂著;如人從生端[23]政,加以嚴[24]飾,益其光[25]榮。

此譬喻中多以[26]譬喻[27]明義,如後所說,所謂如夢、如影、如響、如佛所化,是事虛誑,如先說;菩薩義亦如是,但可耳聞,虛誑[28]無實,以是故,菩薩不應自高。

如、法性、法相、實際等句,無有定義。如幻人無五眾乃至諸佛法。如佛[29]無五眾乃至一切法。如有為法中無無為法,如無為法中無有為法。無為法不生不滅等,諸法中無不生[30]不滅相,亦無異相。如三十七品無清淨相。何以故?有人著是三十七品法,即是結使。如我乃至知者、見者,淨相不可得。

問曰:

我乃至知者、見者等云何淨?

答曰:

種種求覓我相不可得,是名我淨;第[31]一義中,無淨無不淨。譬如洗臭死狗,乃至皮毛、血肉、骨髓都盡;是時,非狗非猪,不得言淨,不得言不淨。我乃至知者、見者亦如是。以無我空智慧,求我相不可得,是時,非有我、非無我。

如日出無闇。劫盡時無一切物。如佛五眾,戒中破戒不可得。如日月、星宿、真珠等,諸天、鬼神、龍王光,於佛光中則不現,從大福德神通力生故;菩薩句義亦如是,入是般若波羅蜜智慧光中則不現。

因是譬喻,教諸菩薩,當學一切法不取相,無所得故。

[*]【經】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何等是一切法?云何一切法中無礙相應學、應知?」

佛告[1]須菩提:「一[2]切法者,善法、不善法,記法、無記法,[3]世間法、出世間法,有漏法、無漏法,有為法、無為法,共法、不共法。須菩提!是名為一切法。菩薩摩訶薩,是一切法無礙相中應學、應知!」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何等名世間善法?」

佛告須菩提:「世間善法者,孝順父母,供養沙門、婆羅門,敬事尊長;布施福處,持戒福處,修定福處,勸導福[4]事;方便生福德;世間十善道;九相:脹相、血相、壞相、膿爛相、青相、噉相、散相、骨相、[*]燒相;四禪,[5]四無量心,四無色[6]定;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捨、念天、念善、念安般、念身、念死。是名世間善法。」

「何等不善法?」

「奪他命,不與取,邪婬,妄語,兩舌,惡口,非時語,貪[7]欲,惱害,邪見;是十不善道等,是名不善法。」

「何等記法?」

「若善法、若不善法,是名記法。」

「何等無記法?」

「無記身業、口業、意[8]業,無記四大,無記五眾、十二入、十八界,無記報,是名無記法。」

「何等名世間法?」

「世間法者,五眾、十二入、十八界、十善道,四禪、四無量心、四無色定,是名世間法。」

「何等名出世間法?」

「四念處、四正懃、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覺分、八聖道分。

「空解脫門、無相解脫門、無作解脫門。

「三無漏[9]根:未知欲知根、知根、知[10]已根。

「三三昧:有覺有觀三昧、無覺有觀三昧、無覺無觀三昧。

「明、解脫、念、慧、正[11]憶。

「八背捨。何等八?色觀色,是初背捨;內無色相外觀色,是二背捨;淨背捨,身作證,是三背捨;過一切色相故,滅有對相故,一切異相不念故,入無邊虛空處,是四背捨;過一切無邊虛空處,入一切無邊識處,是五背捨;過一切無邊識處,入無所有處,是六背捨;過一切無所有處,入非有想非無想處,是七背捨;過一切非有想非無想處,入滅受想定,是八背捨。

「九次第定。何等九?離[12]欲離惡不善法,有覺有觀,離生喜樂入初禪;滅諸覺觀內清淨故一心,無覺無觀,定生喜樂入[13]第二禪;離喜故,行捨,受身樂,聖人能說[14]能捨,念、行樂,入第三禪;斷[15]苦樂故,先滅憂喜故,不苦不樂、捨,念淨,入第四禪;過一切色相故,滅有對相故,一切異相不念故,入無邊虛空處;過一切無邊[16]虛空處,入[17]一切無邊識處;過一切無邊識處,入無所有處;過一切無所有處,入非有想非無想處;過一切非有想非無想處,入滅受想定。

「復有出世間法:內空乃至無法有法空,佛十力、四無所畏、四無礙智、十八不共法,一切智,是名出世間法。」

「何等為有漏法?」

「五受眾、十二入、十八界,六種、六觸、六受,四禪乃至四無色定,是名有漏法。」

「何等為無漏法?」

「四念處乃至十八不共法,及一切[18]種智,是名無漏法。」

「何等為有為法?」

「若法生、住、滅,欲界、色界、無色界,五眾乃至意觸因緣生受,四念處乃至十八不共法及一切智,是名有為法。」

「何等為無為法?」

「不生、不住、不滅,若染盡、瞋盡、癡盡,如、不異、法相、法性、法[19]住、實際,是名無為法。」

「何等為共法?」

「四禪、四無量心、四無色定,如是等[20]是名共法。」

「何等[21]為不共法?」

「四念處乃至十八不共法,是名不共法。」

「菩薩摩訶薩於是自相空法中不應著,不動故;菩薩亦應知一切法不二相,不動故。是名菩薩義。」

[*]【論】

問曰:

須菩提何以[22]故先問「世間善法」,後問「出世間法」?

答曰:

先問麁,後當問細;先知世間相,後則能知出世間相。

世間善法者,知有罪、有福果報,有今世、後世,有世間、有涅槃,有佛等諸賢聖今世、後世及諸法實相證。所謂孝順父母等,乃至十念。

如法得物,供養供給沙門、[23]婆羅門。沙門名為出家求道人,婆羅門名為在家學問人。是二人於世間難為能為、利益眾生故,應當供養。尊長者,叔伯、姊兄等。恭敬供養,是一切修家法。

布施、持戒、修定、勸導,如初品中說。

方便生福德,如懺悔、隨喜,請佛久住不涅槃、轉法輪;如雖行空不著空,還修行諸善。如是等方便生諸福德。

十善道乃至四無色,如先說。

十念中,八事如先說。善念者,思惟分別善業因緣,制伏其心。復次,涅槃是真善法,常繫心念涅槃,是「善念」。

身念,即是身念處。

與善法相違,是名不善法。

無記法者,所謂威儀心、工巧心、變化心,及是起身業、口業;除善、不善五眾,餘五眾及虛空、非數緣滅等。

世間法者,五眾:或善,或不善,或無記。十二入:「八」無記,「四」三種。十八界:「八」無記,「十」三種。

十善道、四禪、四無量心、四無色定,是善法,凡夫人能得、[1]能成就故;又自不能出世間故,名[2]為「世間法」。

「出世間[3]法」者,三十七品,三解脫門,三無漏根,三三昧,如先說。明、解脫:明者,三明;解脫者,有為解脫、無為解脫。念者,十念。慧者,十一智慧。正憶者,隨諸法實相觀,如隨身法,觀一切善法之本。復次,八背捨、九次第[4]定、十八空、十力、四無所畏、十八不共法,如先義中廣說。

是四念處等,一心為道故;又八背捨、九次第[5]定等,凡夫[6]人所不得,名為出世間。念、慧、正憶,雖有二種:世間、出世間,此中說出世間。有漏法者,五眾等,四禪、[7]四無[8]量、四無色定。無漏法者,非世間,是四念處乃至十八不共法。有為法略說三相,所謂生、住、滅。三界繫,[9]乃至四念處,乃至十八不共法,雖為無[A1]漏法,以作法故,是為有為法。

與有為相違,是[10]為無為法。復次,滅三毒等諸煩惱,五眾等不次第相續;如、法相、法性、法[11]住、實際等,是名無為法。

問曰:

色如,色不離如,如不離色;色是有為,云[12]何是無為?

答曰:

色有二種:一者、凡夫肉眼憶[13]想分別色,二者、聖人心所知色實相如涅槃。凡[14]夫[15]人所知[16]色,名為色;是色入如中,更不生不滅。如有為雖是五眾,而有種種名字,所謂十二入、十八界、因緣等;無為法雖有三種,亦種種分別名字,所謂如、法[17]相、法[*]住、實際等。共法者,凡夫、聖人生處、入定處,共故,名為共法。

不共法者,四念處乃至十八不共法。

菩薩分別知此諸法各各相,是法皆從因緣和合生故無性,無性故自性空。菩薩住是無障礙法中不動,以不二入法門,入一切法不動故。

大智度論卷第四十四
↑回到頂端↑
Page 3 of 12 < 1 2 3 4 5 ... 11 12 >



板主:  deepblue 
Google 搜尋
七嘴八舌
Facebook 塗鴉牆
最多貼文者 (30 天內)
CHC 101
元利 78
kit13 76
bluenwater 71
愛因斯坦 67
Quantacy 60
rblin 53
jcj 51
紅兒 41
yungshow 40
小休 35
hui 32
圓仔寶寶 30
cheng1969 27
yichinyichin 27
最新議題
《玄空九運飛星圖要》本月出書
by 草山人
13:54
介聘是否會成功
by 花有重開日人可再少年
12:21
想問胃的不舒服是否會自癒
by CandyWu
08:18
學佛可別學成魔
by rblin
03:01
試占美國最近校園亂象。
by CHC
15:23
問5/2生活狀態:暑月途中熱不勝
by 圓仔寶寶
07:59
日籤:前生逋欠我深知
by 圓仔寶寶
07:54
佛渡不了不知世間是苦的人
by rblin
03:01
請教2024年事業、感情及家運如何?
by Serena
01:31
是否還會繼續聯繫
by warm
2024-05-01 22:13:50
我應該怎樣計劃我的將來?
by h0116
2024-05-01 21:15:10
第一階段能通過進入複試,進而被錄取嗎?
by YTL123
2024-05-01 16:25:44
試占柯文哲的官煞運,以柯文哲為世。
by CHC
2024-05-01 16:02:48
有關基隆市長謝國樑罷免行動的一個測字外應
by 天醫
2024-05-01 10:32:08
問弟弟的運勢:靈雞漸漸見分明
by 圓仔寶寶
2024-05-01 06:02:55
浪得虛名
by rblin
2024-05-01 03:02:41
今天又面試了一工作, 這個能成嗎?
by 百忍成金
2024-04-30 22:10:16
想請教各路大神關於小弟的姻緣
by 維謄
2024-04-30 19:38:05
母親開刀是否平安順遂
by jutfq
2024-04-30 16:35:52
我應該怎樣計劃我的將來?
by h0116
2024-04-30 11:12:23
心量要夠大
by rblin
2024-04-30 03:01:21
以"舒"測農曆四月份
運勢

by 雷克雅維克
2024-04-29 20:08:58
2024年5月20日前,中共會否引致台海
爆發戰爭?

by golden621
2024-04-29 15:39:01
試占"越南政局暗潮洶湧&quo
t;之意象。

by CHC
2024-04-29 10:35:26
占卜問這次4/9全球6億人可觀看的日全食
意象

by 一言
2024-04-29 06:17:19
誰在線上
7 線上使用者 ( keiya, braudel, Nguyễn DuyTuan, 4 隱形), 259 Guests and 48 Spiders online.
Key: Admin, Global Mod, Mod
最新使用者
維謄, Wush77, 劉劉, PG, fonien
81737 註冊使用者
討論區統計
81739 使用者
54 討論區
220799 議題
2141087 文章

最高線上使用者: 1162 @ 2018-05-29 02:51:45

本站是個命理討論的園地,如果您要問命,請務必詳閱各板板規,遵守發問規則,不要只留個生日或是命盤, 其他什麼都沒提。貼命盤的方法請特別注意算完命盤後的文字說明,不要貼個沒人看懂歪七扭八的命盤, 貼錯命盤及未遵守板規者,文章很有可能被不預警刪除 另外,如果您提了問題,而有人回覆的話,不論對與錯,請務必多上來回應論命者, 我們不歡迎那種提了問題就等人回答,也不回應的人。我們需要的是,「良好的互動」及「長期的追蹤」。
本站大多數的討論區都得要註冊才能發言,您若是要張貼討論,請務必註冊為使用者, 如果您忘了您的密碼,請在登入」的畫面, 輸入您的帳號,再按一下我忘記我的密碼了」, 此時系統會寄一封信到您當時註冊的 Email 信箱裡面, 裡面則附有一個臨時密碼,請您拿到密碼後用此臨時密碼登入。登入之後可以在 編輯個人檔案」裡面修改成您習慣的密碼。
本站推薦瀏覽器: Firefox Chrome Safari
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