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不起, 如您覺得被冒犯了, 在下致歉.
文章是對事不對人, 文體如此, 非為譏諷.
讓我們來回顧抽樣用太歲入卦法的網友,怎麼回答問題的:
"對方是六十二年次, 那就算了"
"他是壬子年生的, 入卦後忌沖夫妻, 已埋禍根"
這會不會讓大家誤會, 誤導大家做結論?
尤其那些情竇初開, 左思右想, 鑽牛角尖的?
如果不是同年次便如此, 用太歲入卦法的網友,
在行文做因果推論時, 是不是更該小心點?
尤其成長中的青少年 and 小孩, 身邊都是同齡朋友,
吾等批命, 是否更要小心? 前陣子不是有個 Sylivia小姐
非要太歲入卦法, 來解三角習題?
本人也沒有渺視紫雲福耕的意圖. 相反的是敬佩.
他們為斗數現代化的貢獻, 比那些文抄公或潘子魚
一類, 要強太多也. 我了解紫雲寫出的太歲入卦,
只是一點點, 我只還在萬仞宮牆外窺視, 遑論登其堂,
入其室. 但我仍然堅持, 如果評命者也知道,
簡單地代入生年支, 不但不足以下結論, 甚至還會誤導人,
就該在行文下筆時小心, 或者就勤勞一點, 把另外還該用
的資訊帶入, 說明白.
我一向私心讚賞太公級前輩梁湘潤先生的看法:
"斗數非一人作品", 而更像一個 open platform
各類術數都可來在此 implement 一把, 太歲入卦當然有
他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