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寶 序
孔丘嘗言不知命無以為君子,唯君子不知命者,眾矣。
或云:「子不語怪力亂神!」孰不知呂氏春秋有言:「審堂下之陰,當知日月之行、陰陽之變,見瓶水之冰,即知天下之寒、魚鱉之藏也」察卦中陰陽可鑒人事,明六爻動變而知災異,焦贛得隱者之傳,京房述之,此古之大儒所學,實非市井末技。
漢初論《易》原承義理之說,唯春秋戰國百家爭鳴此去不遠,孟喜始以象數解易,焦贛得隱者之傳,京房嘗從學楊何正統易學,詣訪孟喜、焦贛而明災異之變,宋衷、虞翻、劉歆、鄭玄皆傳。
或云:「吉凶禍福乃天命,不可違也!」孰不知吾人學易即可明吉凶吝悔、趨福避禍之道,不然聖人作易何用?蓋伏羲作卦仰觀俯察,必是先見物象,後有意念,夏商周筮官,積前人鑽甲刻骨之作而集成,文王周公辨遠古筮占而精微。《論語.子罕篇》云:子曰「鳳鳥不至,河不出圖,吾已矣夫!」唯卜筮一道可盡知人事天異。《觀物篇》云:「天下之數出於理,違乎理則入於術。」蓋易理僅以人知感悟推陳天命,不過三八四爻、四○九六變,卜術則有億萬之類化,論天下之人事,猶綽綽有餘。
葉柏賢君嘗購得吾書,來電欲從吾學,余曰
「有基礎否?」
「自學易理多年,尚無小成。」
「汝學筮占,意欲為何?」
「不外正德、利用、厚生耳!」
「義理易足以正德,唯利用、厚生則不堪用,何不它求。占筮一道,不容於學術殿堂久矣,汝從吾學,恐有阻滯。」
「無妨,當效刺股懸樑,必求精勵圖進。」
遂於高級班中途入學,並收為關門第子。
葉君從學之初甚難入門,或云:「此末技耳」、或云:「此匹夫之見耳」、或云:「此不合孔氏之論耳」,同門遂屢有責難。某日課後,余召之逐論而開導,談及深夜,葉君突自悟:「學易經當用理學而非科學的態度!」自此筮技一日千里,幾盡得吾道也。
年初攜卷來訪,余視曰:「此現代網路之戲文耳,不該浪費人生撰此稿件。」盡毀之。孟夏末又請余評論,風格不同於往前,只見行墨間言之有物,字辭中屢有創獲,辨者必有數理之辨、論者必集眾家之論,卓然成一家之言。
書中〈基礎篇〉參考〈啟蒙節要〉,去難解之冗枝,酌易懂之詮釋,方便初學入門。〈成卦篇〉中匯集多家古今心得,排卦原理條列成序,簡單易記令人難忘。自古筮占程序為天人交流之藉,行之千年遂有流弊,〈筮法篇〉中,苦心用數理推導眾多古筮之理,得以澄清前人不解不證之弊,廓除今人毀之謗之積習,筮法精微自此定矣。〈成卦篇〉中,除勉勵學子徒手成卦外,並獨創口訣一首,免除吾人翻閱萬年曆之不便。又如〈斷驗篇〉中,以「互動關係」講解,創「爻力分析」概念,匯整科學與理學之專長,淺顯卦理輕易可解,實初學者之福也。全書且將古訣散置適當之處,方便後人學習,嘉惠吾輩研究,吾道東矣!
葉君為工學碩士,某國立大學博士班研究生,現為科技公司部門經理,前人經典浩瀚,咀嚼古文卻能吐探芬芳,實屬難得,本身雖有科學基礎,為文卻不失理學真髓。
聊表數語,引述推薦,是為序。語末讚曰:
「注重古籍原典,屢有創新獨見。
科學觀念闡述,遠古精神感應。
探究古人源由,解析現代思維。
比對相關字義,援例考古證據。
引介互動關係,綜合多門流派。
獨創爻力分析,專攻五行易筮。」
黃金寶
壬午年丙午月己未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