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stinyNet 命理網



專業諮詢首選:命理網論命平台



議題選項
議題評分
#2236876 - 2024-05-17 18:22:33 談易經中的萃卦與升卦(十二)
valley 離線
一元復始
註冊: 2003-04-16
文章數: 1285
現在Youtube的傳播力量可以說非常大 尤其一些網紅的節目
我也看到了自說自話的總裁所播的陝西挖出周文王的秘密日記
聽這個節目也好長一些時間 只是最近就比較沒有關注了

解釋易經內容最關鍵的是每一個都要對得上 這也是我自己檢視易經文章的基本要求
基本上還是要依循周易作者安排的編輯架構來解析
當然這裡面的難度非常高 有興趣的網友可以仔細看我這幾篇對於豐卦的完整說明

我想只要有正常的判斷常識與理智 仔細看完我寫的豐卦完整說明與解析
一定能明白 周易其實就是一個歷史的記載 沒有什麼玄奇奧妙
只是利用卦象 很巧妙的把周朝開國這段歷史分門別類的整理記載下來

我上網查了一下歷史研究者李碩對於需卦解釋為捕俘技術
他參考前人對於孚的解釋為俘虜 進而認為在需卦中有很多記載有關設伏和誘敵的技巧
初九爻曰:“需于郊,利用恒。無咎。”大意是,在郊野設伏,必須有耐心,結果沒有災禍。
九二爻曰:“需于沙,小有言,終吉。”大意是,在沙地設伏,但周人為此發生了小的爭論(可能是對設伏地點有不同意見),最終的結果吉利,有俘獲。
九三爻曰:“需於泥,致寇至。”大意是,在泥濘中設伏,終於等到敵寇進入伏擊圈。
六四爻曰:“需於血,出自穴。”可能是說,在襲擊敵村落的戰鬥結束後,地上還有流血的伏屍,但有些周軍不急於撤走,並在村內再次設伏,等藏匿者(逃入地窖中)出現時將其捉獲。
九五爻曰:“需于酒食,貞吉。”可能是說,假意舉行招待宴會以誘俘對方,占卜的結果吉利。
這種天馬行空的發揮 沒法通行整個周易內容 連本身的六個爻辭都無法合理解釋
郊野根本不會有人 設伏有什麼用 沙地根本很難行走 設伏也是多餘
泥地就比沙地更麻煩 要怎麼在泥地挖洞設伏
戰鬥結束殘存的敵人一定都跑光 有誰會再回到原地
這些看著字面想像出來的解釋 根本無法經得起基本常識的檢視

需卦記載的是周族尋找資源發展的六個階段 也完全吻合周族人不斷遷徙的過程
前一卦是蒙 也就是定居後開始逐步發展
蒙卦的上九 擊蒙 不利為寇 利禦寇 又與需卦的九三 需于泥 致寇至 相互呼應
後一卦是訟 當衣食無虞 就會有許多爭權奪利的事情出現
需卦的九二 需于沙 小有言 終吉 又連結到訟卦的初六 不永所事 小有言 終吉

這裡面還要能很清楚的說明 為何需于泥會致寇至 又為何需于沙會小有言
這都是後話了

只要明白周易作者編寫的架構與原則 解析易經的內容就不會離譜到外太空去了
因為除了一組對卦之間彼此的相互關係之外 卦序的安排又存在了彼此的連結關係

周文王遷都到豐邑後 發生了日全蝕的天文異象
豐卦完整且寫實的紀錄了日全蝕三個主要過程的景象
怎麼知道發生日全蝕呢 這個由爻辭的日中見斗 日中見沬 日中見斗就可以知道
我從Youtube找到一部一分鐘的日全蝕 當太陽完全被遮住時 周邊還是會有些像泡沫的光影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azOq97SxZI

古人往往終其一生也沒有看過日全蝕 所以無法理解豐卦爻辭對於日全蝕現象的描述
現代透過Youtube 我們可以很清楚的觀察到日全蝕的現象 很快就能明白爻辭的記載

目前史學家對於武王伐紂的確實年份往往有四五十種說法
而夏商周斷代工程所論定的年份 也受到許多的質疑
這部分周易中的記載 其實可以提供更明確的年份確認 因為日全蝕的發生是很容易計算的出來
另外武王伐紂的當天 一定是在沒有月亮的甲子日 也就是農曆三十或者是初一
這樣夜間偷襲進攻才有機會以寡敵眾 以少勝多 這就是蠱卦卦辭的先甲三日 後甲三日

日全蝕現象對於當時的人來說都是非常凶惡的徵兆 而且文王也在發生日全蝕後過世
從迷信的看法 象徵了周族未來的命運非常堪憂 可能會有滅族之災
但是周族有一套獨特的人生哲學 不同於商朝的大迷信 周人並不迷信而是用理智來決定事情
周人相信歷史會不斷重覆 只要明白歷史的規則 治理國家就不容易犯錯
這就是易經中為何那麼多的無咎
整個易經的哲學 可以說是無咎的哲學 這是後話了

文王一生崇拜商朝的高宗 也依照他的治國方法與理念帶領周族的發展
高宗治國有兩個特色 一個是用人唯才 另一個則是統一戰線

這也是周文王治理周族一個很重要的精神原則 這就是卦辭用宜日中來總結這個日全蝕天象的看法
明明對當時的人來說 都是一個可怕的異象 象徵周族國運堪憂與滅亡
但是周王室的領導人卻完全不迷信 反而認為是個好的現象
這個好現象的理由就記述在六二 六三及九四爻辭

余光中有首詩 江湖上 裡面寫到 答案啊答案,在茫茫的風裡
這首詩的發想 應該是由 Blowing in the Wind來的
易經這些艱深簡短的卦爻辭答案在哪邊呢 答案啊答案 就在易經裡面
這也是周易作者一個很巧妙的編排方式

六二,豐其蔀,日中見斗。往得疑疾,有孚發若,吉。
說明了文王在建設豐邑時 發生了日全蝕的天象 而且舊疾復發
但是文王在這時指定了武王發作為王位的繼承人 周族的發展還是能延續

九三,豐其沛,日中見沬。折其右肱,无咎。
文王因為舊疾復發 這疾病導致文王走路跌倒 使得右手骨折 但是生命還是無礙的

易經為何無法註解 我們來看看 這一個只是單純記述文王發生骨折的歷史 古人是怎麼胡亂編的
《象》曰:「豐其沛」,不可大事也;「折其右肱」,終不可用也。

來知德
人之所賴以作事者在右肱也,今三為時所廢,是有用之才,而置無用之地,如人折右肱矣,所以終不可用。

東坡易傳
君子不畏其蔽,而畏其雜,以為無時而可發也,為之用乎則不可,不為之用乎則不敢,故折其右肱,以示必不可用而後免也。

現代的解釋
折其右肱,折斷右手臂,喻指君王失去右輔的大臣。折,折斷。肱,音弓,手臂。右肱,喻指輔佐君王的重要大臣。

問題來了 為何九三爻象徵君王失去右輔的大臣 那麼爻辭結尾為何是無咎呢
既然是豐卦 代表豐盛的意義 又為何會有君王失去右輔的大臣的現象呢
這種單句爻辭望文生義的解釋 完全無法通行全部六十四卦的爻辭

九四,豐其蔀,日中見斗,遇其夷主,吉。
這個爻辭就更神奇了 出現了遇其夷主這句話
這就又更難了 不過反正難不倒那些編想大師 這個我就不再google了
大家可以自己看看 這些胡亂編出來的解釋

因為夷主不好編 而且就算勉強編出來 初九還有個遇其配主 還要能同時合理解釋這個遇字
我看到網路上解釋配主 說是遇到自己搭配的主人 也有說是招待的女主人
象傳因為無法合理解釋配主 乾脆就避而不談 直接說 雖旬无咎,過旬災也。

遇其夷主為何是吉呢 這其實是跟下一爻辭的來章,有慶譽,吉 相互連結的
在我最早的易經文章中有提到 爻辭的編排 有時間序 事件序等等
豐卦的爻辭是按著時間序來編排 關鍵是要能明白講的是文王遷都的歷史事件

關於遇其夷主及遇其配主 因為說明起來比較長 我放在下一篇來談
因為這個必須要說明人事時地物 就能夠明白爻辭中所記述的事件
↑回到頂端↑
#2237004 - 2024-05-19 12:04:52 Re: 談易經中的萃卦與升卦(十二) [Re: valley]
cheng1969 離線
或躍在淵
註冊: 2018-05-26
文章數: 237
要不去當YOUTUBER?比valley還valley,看看人家怎樣扯的吧,google好好用,好好學,資料至少比youtube扎實,比較像樣。還是那位總裁是哪位學術大老易容,甲骨的權威?不是騙流量的標題黨。而且看看自己寫的跟別人寫的,會不會生起頭撞豆腐的衝動?

【典故】

豐卦典故應與文王作豐邑有關,卦辭「王假之」即指文王之至。

清華簡卦名作酆,酆字其實就是「豐邑」兩字所組成,所以《說文》說:「酆,周文王所都,在京兆杜陵西南,从邑豐聲。」

段玉裁註:「《詩》、《書》皆作豐,《左傳》:酆,文之昭也。字從邑。前後二志亦作酆。《大雅》曰:既伐于崇,作邑于豐。」「今陜西西安府府東南十五里有故杜陵城。」

根據《史記.周本紀》,文王是在征伐崇侯虎之後建立豐邑,但隔年就駕崩:「伐崇侯虎,而作豐邑。自岐下而徙都豐。明年,西伯崩,太子發立,是為武王。」

此事《詩經.文王有聲》也有記載:

文王受命,有此武功,既伐于崇,作邑于豐,文王烝哉。
築城伊淢,作豐伊匹,匪棘其欲,遹追來孝,王后烝哉。
王公伊濯,維豐之垣,四方攸同,王后維翰,王后烝哉。


不過,這些事件在《今本竹書紀年》中有些出入:

帝辛三十三年,密人降於周師,遂遷於程。
三十五年,周大飢,西伯自程遷於豐。
四十一年春三月,西伯昌薨。


根據《竹書紀年》,文王是在遷至豐邑之後六年才死的。與《史記》說的「明年」不同。值得注意的是「三十五年,周大飢,西伯自程遷於豐」一句,文王之所以遷到豐邑,似乎與在程遇到大饑荒有關,那麼建立豐邑或許就有期望豐衣足食之義。

另外《竹書紀年》也紀載了後來的周王至豐邑的事,以下摘錄幾則:

武王十二年夏四月,王歸於豐,饗於太廟。命監殷。遂狩于管。作《大武》樂。
成王七年周公復政于王。春二月,王如豐。
十一年春正月,王如豐。唐叔獻嘉禾,王命唐叔歸禾於周文公。王命周平公治東都。
十二年夏六月壬申,王如豐,錫畢公命。秋,毛懿公薨。

「王如豐」類似於卦辭所說的「王假之」,言王至於豐。

【卦義】

豐富,盛大。

豐卦卦義,孔穎達所說最為貼切:「豐者多大之名,盈足之義,財多德大,故謂之為豐。」

傳統多依《彖傳》及《序卦》將豐解釋為大,然而,豐之為大,是因為豐富,特別是指人的財富或道德。

卦象下離明而上震動,明以動,明和動相得益彰,可光可大,所以有盛大之象。

雷電齊發,自古有「執法」的意象,因此《象傳》說:「雷電皆至,豐。君子以折獄致刑。」豐卦為上震下離,噬嗑卦則是上離下震,兩卦都是雷電齊發。豐卦是明以動,《象傳》說「君子以折獄致刑」;噬嗑卦是動以明,卦辭說「利用獄」,《象傳》說「明罰敕法」。兩卦皆有明、動的特質,所以都適於做懲奸除惡、使用刑罰的任務。

得豐卦事情可以高調行之,不要畏首畏尾,要光明正大地去做。卦辭「宜日中」指行事最佳時機是日正當中時,但這也是一種比喻,喻指光明正大而高調之外,同時必需以明快的判斷與執行力把握事情的最佳時機。又《雜卦》說:「豐,多故也。」事情盛大,則難免狀況多,所以還必需要有事情多而雜的準備。

豐卦是繼歸妹卦而來,《序卦》:「得其所歸者必大,故受之以豐。」歸妹即帝乙歸妹,則豐卦有可能是講帝王婚禮之豐盛,所以有「王假之」。

豐富盛大之人,當明「日中則昃,月盈則食」之戒,《序卦》說的:「窮大者必失其居,故受之以旅。」這也是為什麼豐卦多告誡之辭,《日講易經解義》所說的:

卦為豐亨之象,而爻多警戒之辭,深慮豐之不可長保,必在明以善動,動合至明,撤蔀屋之蔽,取來章之益,則盈虛消息,皆自我操,而常如日中之照天下矣。

豐亨,王假之。勿憂,宜日中。

《彖》曰:豐,大也。明以動,故豐。王假之,尚大也;勿憂,宜日中,宜照天下也。日中則昃,月盈則食,天地盈虛,與時消息,而況於人乎?況於鬼神乎?

《象》曰:雷電皆至,豐,君子以折獄致刑。

豐富盛大,亨通,大王親自蒞臨,不要擔憂,事情適於在日正當中的時候進行。

《彖傳》說「王假之,尚大也」,得豐卦事情宜盛大舉行。「宜日中,宜照天下也」,宜日中象徵的是這事宜於召告天下讓天下皆知,光明正大地去做。後文又說:「日中則昃,月盈則食,天地盈虛,與時消息,而況於人乎?況於鬼神乎?」太陽過中之後就會西下,月亮滿月之後就會月蝕,天地都會消息盈虛了,更何況於人和鬼神?此一方勉勵人做事當把握最佳時機,也就是日正當中的那一刻。事情要趁著最佳時機順水推舟,需有聰明的判斷力加上雷震般的行動力。另一方面也告誡君子當明盛衰循環的天地消息之理。

【字義】

假:一、假為「徦」,通格,至、到的意思。王假之,「王至之」,大王到這裡。虞翻:「 假,至也。」王弼:「大者王之所尚,故至之也。」程頤:「假,至也。」二、假為「嘏」,大的意思。王假之,王大之,讚歎義。馬融:「假,大也。」三、假為「嘉」。王假之,王嘉之。經文出現「假」者,另還有家人九五王假有家,萃及渙卦王假有廟。

折獄致刑:判決罪刑,執行刑罰。折,斷,裁斷。獄,罪刑的判決。折獄,斷獄,判決刑責罪刑。執行或使用型罰。《日講易經解義》:「折,謂剖斷其曲直。致,謂推致其重輕。」

初九,遇其配主,雖旬无咎。往有尚。

《象》曰:雖旬无咎,過旬災也。

遇到匹配的主人,雖然停留一旬,不會有罪咎,前往能得到獎賞。然而若是久留過旬,則會有災難。

九四「遇其夷主」,與初九兩爻皆言遇主。通說以為,初九之配主即九四,而九四之夷主即初九。

惠士奇《易說》依鄭玄注認為,此爻所言為古代朝聘之禮:「往有尚,謂朝聘也。鄭康成曰:『初修禮,上朝四,以匹敵恩意待之,雖留十日,不為咎。』正以旬日者,朝聘之禮,止於主國以為限,聘禮畢歸。《大禮》曰:『旬而稍。』旬之外為非常。賈公彥曰:『旬而稍者,賓客之道。十日為正,一旬之後,或逢凶變,不得時反,則有稍禮。』」

【字義】

配主:《說文》:「配,酒色也。」段玉裁:「本義如是,後人借為妃字,而本義廢矣。妃者匹也。」配本義為酒色,那麼配主即酒色之主。配後來用作妃而本義不見,又從妃引申為匹配。配主,一般也都解釋為匹配之主,指身份上相當的主人,並以九四陽爻比之。主人,接待、招待的主人。漢易多以配為妃,配主為女主人,如鄭玄:「遇其妃主,嘉耦曰妃。」虞翻:「妃嬪,謂四也。」高亨:「配借字,妃本字。配主蓋謂女主人也。」帛書作「禺其主」,通「遇其妃主」。

旬:《說文》:「徧也,十日為旬,从勹日。」段玉裁:「知古旬勻二篆,相假為用。十日為旬,此徧中之一義也。」「日之數十,自甲至癸而一徧,从勹日,勹日猶勹十也。」旬有十日、均二義。一旬為十日。《象》曰:「雖旬无咎,過旬災也。」古代以天干計日,一旬即天干走一遍,故《說文》說「徧也」。《禮記》:「凡卜筮日,旬之外曰遠某日,旬之內曰近某日。」旬在古時候為時間上久、不久的一個分界點。在旬之內則時間不會太久,仍不會有罪咎,但只要超過一旬,那麼就是時間拖久了,就會有災難。鄭玄以朝聘之事解釋說,在主國頂多停留十日,十日之內无咎,十日以外就有咎。旬古文與勻互通,勻為均,平均的意思。《釋文》:「荀作均,劉昞作鈞。」 王弼、程朱皆將旬解釋為為均,自此均成為通解。

尚:賞,獎賞。孔穎達:「往有嘉尚也。」程頤:「有可嘉尚也。」尚或作配。蘇軾:「尚,配也。」朱震:「尚亦配也,與尚于中行之尚同,故曰:往有尚也。」以尚為配是漢之後的用法,用於注解《周易》不宜。《漢書》

六二,豐其蔀,日中見斗,往得疑疾,有孚發若,吉。

《象》曰:有孚發若,信以發志也。

日食而豐大其遮蔽的陰影,以至於日正當中時竟然天黑,而可以見到斗星。貿然前往一定會遭到猜疑,但若能以誠信慢慢感化則吉。

前段言太陽因日食或被遮蔽而黯淡無光,比喻君王被小人所蒙蔽。後段言君子因被蒙蔽而有了疑心病,為臣者必需以誠信才能夠啟發君王。

【字義】

蔀:音部,諸家解釋相當分歧,或認為是一種草,或者是遮蔽陽光的草蓆,總之蔀都被當作是遮蔽到太陽的東西,或引申為遮蔽、覆蓋。王弼以蔀為覆蓋而遮蔽光明之物:「蔀,覆曖,鄣光明之物也。」朱熹:「蔀,障蔽也,大其障蔽,故日中而昏也。」相較之下虞翻說法較為可取:「日蔽雲中稱蔀。蔀,小,謂四也。」豐其蔀意指陽光被雲遮蔽的非常嚴重。因為後文有「日中見斗」,會讓整個天空變暗者,遮蔽物應該來自天上。遮蔽來自天上的可能有二:一是濃雲遮蔽,另一可能就是日蝕。李光地與惠棟則以為這是日食之象。李光地九三爻注:「以實象求之,則如太陽食時是也。食限多則大星見,食限甚則小星亦見矣。所以然者,陰氣蔽障之故,故所謂豐其蔀、豐其沛者,乃蔽日之物,非蔽人之物也。」惠棟《周易本義辨證》:「見斗、見沬,日食之徵。沬者斗杓後小星,小星見則日全食矣。」蔀在漢代可能作菩,鄭玄作「豐其菩」:「菩,小席。」《釋文》:「蔀,音部,王廙同,蒲戶反,王肅普荀反。《畧例》云:大暗之謂蔀。 馬云:蔀,小也。鄭薛作菩,云:小席。」《說文》無蔀字,其菩字曰:「艸也,从艸咅聲。」《周禮》大馭注:「行山曰軷。犯之者,封土為山象,以菩芻棘柏為神主,既祭之,以車轢之而去,喻無險難也。」古代在山中行走,怕觸犯山神,舉行軷祭。封土象徵山,再以菩草或刺柏作為神主,祭祀結束再用車子碾壓而過,象徵無災無難。帛書作「剖」,應是假借為蔀。

日中見斗:因為太陽受到遮蔽,以至於日正當中時竟然天黑有如夜晚,能夠見到斗星。此比喻君王被小人所蒙蔽。《釋文》:「見斗,孟作見主。」 惠棟《周易本義辨證》:「陸氏曰:孟作見主。晁氏曰:案:主古文斗字。愚案:古讀斗如主,字隨讀變,故斗或作主。非古文斗也。晁失之。」九四亦曰「日中見斗」,若以斗為主,六二與九四兩爻所見之主,當是初九,初九與六二比鄰,與九四位置相應,而曰「遇其配主」。

疑疾:疑心病。

有孚發若:孚,誠信。發本義為發射,此引申為啟發。王弼:「有孚可以發其志,不困於闇,故獲吉也。」程朱解釋為「感發」。《象》曰:「有孚發若,信以發志也。」誠信能夠啟發君王的志向。蒙初六,發蒙。

九三,豐其沛,日中見沬,折其右肱,无咎。

《象》曰:豐其沛,不可大事也;折其右肱,終不可用也。

天空更暗,以至於日正當中時還能夠見到小小的沬星。折斷他的右臂,沒有罪咎。

六二跟九四都說「豐其蔀,日中見斗」,九三說「豐其沛,日中見沬」,沬為斗杓後的小星,遠不如北斗明亮,則太陽被遮蔽的程度更嚴重,天色更暗。喻君王昏昧加重,以至於大臣蒙冤下台,君王失去右輔。

【字義】

沛:因遮蔽而黑暗、非常黑暗。虞翻:「日在雲下稱沛。沛,不明也。」《九家易》:「大暗謂之沛。」鄭玄以沛為巿,即困卦朱紱、赤紱的紱:「豐其芾。芾,祭祀之蔽膝。」子夏亦作芾:「芾,小也。」另沛也可解釋作幡幔,或作斾,王弼:「沛,幡幔,所以禦盛光也。」《釋文》:「沛,本或作旆,謂旛幔。」來知德則以「豐其沛」為雨水之豐沛,而沬則為細雨貌,日中見沬指的是下太陽雨。

沬:音妹,小星。虞翻:「沬,小星也。」《九家易》:「斗杓後小星也。」今之易學家或誤作「沫」,泡沫之沫,非。沬或作昧,《子夏傳》:「昧,星之小者。」《釋文》:「馬融曰:昧星之小者。鄭作昧。服虔曰:昧日中而昏也。薛氏曰:昧,輔星也。王肅:沬,音妹。」王弼或取昧義:「沬,微昧之明也。」《說文》:「沬,洒面也。」「昧,爽,旦明也。从日未聲,一曰闇也。」依《說文》,暗取的應是昧義,而不是沬。帛書作茉。

折其右肱:折斷右手臂,喻指君王失去右輔的大臣。折,折斷。肱,音弓,手臂。帛書作弓。右肱,喻指輔佐君王的重要大臣。古人以肱股喻大臣,《尚書.益稷》:「臣作朕股肱耳目。」《易經》經文唯此言「右」,大有上九「自天祐之」的祐古文作右,大有卦卦名秦簡作「右」,清華簡作「少右」。另外,師六四師左次,明夷六二夷於左股,六四入于左腹。

九四,豐其蔀,日中見斗,遇其夷主,吉。

《象》曰:豐其蔀,位不當也;日中見斗,幽不明也;遇其夷主,吉行也。

豐大到日食的陰影,以至於日正當中時竟然天黑,可以見到斗星。遇到昏暗時代中的主人,吉。

九四爻變,卦成明夷。初九曰遇其配主,九四曰遇其夷主。通論認為,初九所遇之配主即九四,而九四之夷主為初九。

豐卦六二至九四三爻似在講日食之過程。巽似乎有烏雲或蒙蔽之象,故小畜說「密雲不雨」,六二至九四互體為巽。互體兌又為暗昧,下有離日,故六二至九四皆言離日被蒙蔽。此或以烏雲之蔽日在強調日食之過程,六二是日食之開始,所以往得疑疾。而九四是即將結束,意謂日將重明,因此「遇其夷主」。

【字義】

豐其蔀,日中見斗:詳解見六二爻辭。

夷:爻變成明夷,明夷為亂世,昏亂的時代。夷主,昏亂時代中能夠賞識人才的君主。孔穎達解釋為平,夷主則是均平之主,即初九說的「配主」:「二陽體敵,兩主均平,故初謂四為旬,而四謂初為夷也。」程朱以夷為等夷,可視為孔穎達說的演繹。程頤:「夷主,其等夷也,相應故謂之主。」朱熹:「夷,等夷也。謂初九也。」李鼎祚以夷為傷:「夷者,傷也。」夷傷取的是痍義。夷古文作?,通仁,夷主或有仁主之義。夷古文?亦通尸,夷主即尸主。蔀或作菩。《周禮》大馭注:「以菩芻棘柏為神主。」尸主即神主。夷字義詳見明夷卦。

六五,來章,有慶譽,吉。

《象》曰:六五之吉,有慶也。

章美之來,得到慶賀與讚譽,吉。

【字義】

來章:章,美,引申為顯耀。虞翻:「在內稱來。章,顯也。」王弼:「能自光大,章顯其德,獲慶譽也。」魏晉之前,章解釋為彰顯,指彰顯君王之德。至宋明,章解釋為美,指的是賢才、人才,來章即招來章美之人才。程頤:「若能來致在下章美之才而用之,則有福慶,復得美譽,所謂吉也。」朱熹:「質雖柔暗,若能來致天下之明,則有慶譽而吉矣。」坤六三含章可貞,姤九五含章。

慶譽:福慶,可慶賀的事。譽:名譽,好的名聲。

上六,豐其屋,蔀其家,闚其戶,闃其无人,三歲不覿,凶。

《象》曰:豐其屋,天際翔也;闚其戶,闃其无人,自藏也。

盛大其住屋,覆蓋其住家。窺探他家門戶,空空不見人影。三年都看不到人,凶。

此言住屋豪華極奢,但將家裡封閉起來,隔絕於外。外人只能偷窺他的門戶,裡面空空不見人影,如此自絕,久當遭禍,三年必將應驗。

【字義】

豐其屋:豐大其屋,指房屋相當奢華。豐《說文》引作「寷」:「寷,大屋也。从宀豐聲。《易》曰:寷其屋。」段玉裁:「宀,屋也。豐,大也。故寷之訓曰大屋。」

蔀:音部,覆蓋。蔀其家,將住家覆蓋、封閉起來,與世隔絕。或以蔀為小,虞翻:「豐,大。蔀,小也。」六二、九四「豐其蔀」。鄭玄作「豐其菩」:「菩,小席。」 馬融:「蔀,小也。」鄭薛亦作菩,云:「小席。」詳解見六二。

闚其戶:窺視他家裡的門戶。《說文》:「闚,閃也。」「閃,闚頭門中也。从人在門中。」闚為頭在門中,即透過門縫看,觀卦六二「闚觀」。闚或解釋為小視,此借作窺。段玉裁闚字注:「此與窺義別,窺,小視也。」《說文》:「戶,護也,半門曰戶。」單扇的門為戶,雙扇的門為門。戶一般在內室,而門為大門,對外。節卦初九不出戶庭,九二不出門庭。

闃:音去,寂靜、空蕩,空空無人的樣子。《象》曰:「闚其戶,闃其无人,自藏也。」之所以空空無人,是自己躲藏起來。《說文》:「闃,靜也,从門狊聲。」虞翻:「闃,空也。」孔穎達:「雖闚視其戶,而闃寂无人。」徐鉉認為「闃」當作「狊」,為張大眼睛看,對比於「闚」的小視、偷窺:「《易》:窺其戶,闃其無人。窺,小視也。狊,大張目也。言始小視之,雖大張目亦不見人也。義當只用狊字。」《說文》:「狊,犬視皃。」

三歲不覿:三年不見人。覿,音狄,《說文》:「見也。」困卦初六:「入于幽谷,三歲不覿。」

天際翔:形容豪宅屋簷穿入天際,有如在天空飛翔。程頤:「六處豐大之極,在上而自高,若飛翔於天際,謂其高大之甚。」朱子《語類》:「言其屋高大到於天際,卻只是自蔽障得闊。」《周易集解》作「天降祥」,引孟喜:「天降下惡祥也。」祥,吉祥,但不吉祥也是祥。《說文》:「祥,福也。從示,羊聲。一云:善。」段玉裁注:「凡統言則災亦謂之祥,析言則善者謂之祥。」《史記.殷本紀》:「亳有祥桑穀共生於朝。」孔安國:「祥,妖怪也。二木合生,不恭之罰。」

自藏:自我閉藏。王弼:「可以出而不出,自藏之謂也,非有為而藏。」朱熹:「藏,謂障蔽。」孔穎達:「深自幽隱,絕跡深藏也。」或作「自戕」,《釋文》:「眾家作戕,慈羊反。」《孫氏集解》:「 馬融王肅曰:戕殘也。 鄭康成曰:戕傷也。」



【彖傳】

《彖》曰:豐,大也。明以動,故豐。王假之,尚大也;勿憂,宜日中,宜照天下也。日中則昃,月盈則食,天地盈虛,與時消息,而況於人乎?況於鬼神乎?

豐,大也:豐為盛大。

明以動,故豐:以上下二體卦德解釋卦義。下卦離為明,上卦震為動,明以動之象。

王假之,尚大也:豐為大。王弼:「大者王之所尚,故至之也。」

勿憂,宜日中,宜照天下也:豐卦為日動、日行之象。離日動,宜照遍天下。豐卦由泰卦卦變而來,泰六四至二,泰下之乾變成離。

日中則昃,月盈則食,天地盈虛,與時消息:豐卦為日行之象,故以日行闡述天地消息之理。日中則昃,日中之後則開始偏西。


編輯者: cheng1969 (2024-05-19 12:15:04)
↑回到頂端↑
#2237007 - 2024-05-19 12:33:07 Re: 談易經中的萃卦與升卦(十二) [Re: valley]
cheng1969 離線
或躍在淵
註冊: 2018-05-26
文章數: 237
在看看經典的解易,因為易經卦名,多數取卦爻中的關鍵字,如豐,所以王弼解豐卦,從頭到尾都是圍繞著豐為大,而不視為文王首都的意義,因為易經彖傳: 豐,大也。明以動,故丰。王假之,尚大也。勿憂宜日中,宜照天下也。所以王弼解釋以豐大為王的行為準則,而不是說文王遷都到豐。這裡的王指稱的不是周文王。同時要將豐視為首都,後面要掰,掰不直了。但以大,盛大豐沛而言,就通順多了。



豐,亨。王假之,

【注】大而亨者,王之所至。

勿憂;宜日中。

【注】豐之為義,闡弘微細,通夫隱滯者也。為天下之主,而令微隱者不亨,憂未已也,故至豐亨,乃得勿憂也。用夫豐亨不憂之德,宜處天中以遍照者也,故曰宜日中也。

彖曰:豐,大也。

【注】音闡大之大也。

明以動故豐。王假之,尚大也。

【注】大者,王之所尚,故至之也。

勿憂,宜日中,宜照天下也。

【注】以勿憂之德,故宜照天下也。

日中則昃,月盈則食,天地盈虛,與時消息,而況於人乎?況於鬼神乎?

【注】豐之為用,困於昃食者也。施於未足則尚豐,施於已盈則方溢,不可以為常,故具陳消息之道者也。

象曰:雷電皆至,豐,君子以折獄致刑。

【注】文明以動,不失情理也。

初九,遇其配主,雖旬无咎;往有尚。

【注】處豐之初,其配在四,以陽適陽,以明之動,能相光大者也。旬,均也。雖均无咎,往有尚也。初,四俱陽爻,故曰均也。

象曰:雖旬无咎,過旬災也。

【注】過均則爭,交斯叛也。

六二,豐其蔀,日中見斗。往得疑疾;有孚發若,吉。

【注】蔀,覆暖,鄣光明之物也。處明動之時,不能自豐,以光大之德,既處乎內。而又以陰居陰,所豐在蔀,幽而無睹者也,故曰豐其蔀,日中見斗也。日中者,明之盛也。斗見者,暗之極也。處盛明而豐其蔀,故曰日中見斗。不能自發,故往得疑疾。然履中當位,處暗不邪,有孚者也。若,辭也。

有孚可以發其志,不困於暗,故獲吉也。

象曰:有孚發若,信以發志也。

九三:豐其沛,日中見沬;折其右肱,无咎。

【注】沛,幡幔,所以禦盛光也。沬,微昧之明也。應在上六,志在乎陰,雖愈乎以陰處陰,亦未足以免於暗也。所豐在沛,日中見沬之謂也。施明,則見沬而已;施用,則折其右肱。故可以自守而已,未足用也。

象曰:豐其沛,不可大事也。

【注】明不足也。

折其右肱,終不可用也。

【注】雖有左在,不足用也。

九四,豐其蔀.日中見斗,遇其夷主,吉。

【注】以陽居陰,豐其蔀也;得初以發,夷主吉也。

象曰:豐其蔀,位不當也。日中見斗,幽不明也。遇其夷主,吉;行也。

六五,來章有慶譽,吉。

【注】以陰之質,來適尊陽之位,能自光大,章顯其德,獲慶譽也。

象曰:六五之吉,有慶也。

上六,豐其屋,蔀其家,闚其戶,闃其无人;三歲不覿。凶。

【注】屋,藏蔭之物。以陰處極,而最在外,不履於位,深自幽隱,絕跡深藏者也。既豐其屋,又蔀其家,屋厚家履,暗之甚也。雖闚其戶,闃其无人,棄其所處而自深藏也。處於明動尚大之時,而深自幽隱以高其行,大道既濟而猶不見,隱不為賢,更為反道,凶其宜也。三年,豐道之成,治道未濟,隱猶可也;既濟而隱,是以治為亂者也。

象曰:豐其屋,天際翔也。

【注】翳光最盛者也。

闚其戶,闃其无人,自藏也。

【注】可以出而不出,子藏之謂也。非有為而藏,不出戶庭,失時致凶,況自藏乎?凶其宜也。
↑回到頂端↑
#2237024 - 2024-05-19 14:33:22 Re: 談易經中的萃卦與升卦(十二) [Re: valley]
cheng1969 離線
或躍在淵
註冊: 2018-05-26
文章數: 237
摘錄一段怎樣學習易經,valley連寫一段完整段落都顯的非常困難,真讓人懷疑他的中文閱讀和理解能力:

解讀易經應該從多方面來考量,首先在文字上,對於古文字要有所了解,最好能夠熟悉甲骨文,甚至一些最新出土的資料。還要熟悉古代的經典。每個字義都必需經過多方的比較推敲,還不見得能夠下得了定論。其次,許多斷辭都有背後的原理,這些原理可以叫做「象」,這是更為複雜的,因為你要深入研究古人如何運用陰陽符號號的推理方式。

這些絕不是自己口口聲聲說我懂了,全世界只有我懂,全世界的人都不懂....然後就真的懂了,得到解答了。反而,真的懂越多的人,面對易經這本書,越是不敢說自己懂。謙虛是研究易學的基本態度。要看一個人的見解可不可信,看他文章端出什麼菜也可判斷。如果只會把名人稻草人拉出來打,你覺得這是真勇士嗎?口口聲聲說全世界只有他是正解,搬不出其他經典佐證,對文字的解釋只有那種樸素的聯想而沒有古文字的論證,這絕不是做學問的正確方法。古文字可不是靠現代人的樸素聯想就可以解讀的。

再者,易經是一本算命用的書,所以所使用的語言往往都是可以多方解釋的,這麼解釋也可以,那樣解釋也行,不會是單一解答。所以也不會是該文作者說的只有他一個標準答案。但即使是可多方解釋的,也絕不是可以無憑無據依自己的想象去拼湊。
↑回到頂端↑
#2237159 - 2024-05-21 11:15:26 日中見斗 [Re: valley]
Amychen 離線
或躍在淵
註冊: 2018-02-28
文章數: 276


日中見斗


張貼者: valley

周文王遷都到豐邑後 發生了日全蝕的天文異象
豐卦完整且寫實的紀錄了日全蝕三個主要過程的景象
怎麼知道發生日全蝕呢 這個由爻辭的日中見斗 日中見沬 日中見斗就可以知道
..............
...............
日全蝕現象對於當時的人來說都是非常凶惡的徵兆 而且文王也在發生日全蝕後過世



查「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趙永恆先生《唐虞夏商天象考》一文說到:
http://www.lamost.org/~yzhao/history/ysy2.html

古本《竹書紀年》記載:“帝受辛時,天大曀。” (曀 ㄧˋ,昏暗不明)劉次沅等人為“天大曀”很可能是食分很大的日食所造成的,並對周昭王時的“天大曀”做了推算。這樣,可以認為商紂時的“天大曀”也是一次食分很大的日食所造成的。

在商紂王時期,即西元前1075至前1046年間,在殷墟(河南安陽)所見食分大於0.8的日食有西元前1067年10月13日(食分0.90)西元前1055年8月31日(食分0.82)日環食相比較而言,西元前1067年10月13日的日環食發生于日出時,不甚引人注意;而西元前1055年8月31日的日環食發生于中午時分,則“天大曀”的效果會十分明顯。

周文王的年紀有多大?《禮記》中說“文王九十七乃終,武王九十三而終”,【維基百科】資料,周文王(前1152年—前1056年),虛歲即97歲。當然啦!周文王的年歲資料紛紜,僅能參考.........

在西元前1067年10月13日與西元前1055年8月31日發生的兩次日環食,周文王是否都遇上了,難以確定。而西元前1055年8月31日的「日環食」正好發生在中午時分(中午即「日中」)

日環食與日全食不同,日全食地球上的部分地點太陽光被月亮全部遮住的天文現象。日食的時候在偏食帶基本上看不到星星,在全食帶天色會變得足夠暗,足以看到最亮的恒星和行星.......

易友資料僅供參考!
↑回到頂端↑
#2237456 - 2024-06-06 13:21:34 日中見斗 [Re: valley]
Amychen 離線
或躍在淵
註冊: 2018-02-28
文章數: 276

日中見斗


有學者說《周易.豐卦》「日中見斗」是引“仲康日食”事件入於經文......

有關“仲康日食”的典故,據【維基百科】資料:

在古籍中仲康日食的記載主要有三處,分別出自

《左傳.昭公十七年》、《尚書.胤征》與《史記.夏本紀》中。

其中,《左傳》中的內容引自《夏書》,並沒有說明日食發生於仲康年間:

“故《夏書》曰:辰不集於房,瞽奏鼓,嗇夫馳,庶人走。此月朔之謂也。當夏四月謂之孟夏,平子弗從,昭子退日,夫子將有異志,不君君矣。”

《尚書.胤征》與《左傳》中相關內容基本相同,但點明發生於仲康年間,同時記季節為「季秋月朔」而非《左傳》中的「孟夏」。後世對仲康日食具體時間的推算也多以《尚書》中的「季秋」作為重要依據:

“惟仲康肇位四海……乃季秋月朔,辰弗集於房,瞽奏鼓,嗇夫馳,庶人走。羲和屍厥官,罔聞知,昏迷於天象,以干先王之誅。”

司馬遷在《史記•夏本紀》中雖未直接記錄日食,但其中「廢時亂日」一句被認為是暗指此次日食:

“帝仲康時,羲和湎淫,廢時亂日,胤往征之,作《胤征》。”

自南朝梁武帝時的虞𠠎認為這次日食發生於仲康元年之後,中國天文學家與近代西方學術界對於仲康日食的具體時間推算有超過十多種不同的結論。

唐代天文學家僧一行在編制《大衍曆》時使用古代的曆術推步進行推算,得到了「新曆仲康五年癸巳歲九月庚戌朔,日食在房二度」的結論,結果載於《新唐書•曆志》中。將其結果轉換為公元紀年為前2128年10月13日。其後,元代天文學家郭守敬在編制《授時曆》時對《大衍曆》進行核算,肯定了僧一行的結論。由於僧一行與郭守敬都是中國古代的知名天文學家,因而他們的結論得到了近代西方學者的普遍重視。.........分別得出了前2128年10月13日日食「在中國不可見」的結論,從而否定了僧一行、郭守敬的結果。1990年代,夏商周斷代工程也對兩人的結果進行了復原,推算出此時日食食分值僅為0.59,與記錄不符。
....................
....................................

據此,那《周易.豐卦》「日中見斗」又當作何解?
↑回到頂端↑



板主:  chu8, 孤隱者, 陳男網事 
Google 搜尋
七嘴八舌
Facebook 塗鴉牆
最多貼文者 (30 天內)
愛因斯坦 135
cheng1969 57
CHC 47
元利 44
rblin 38
Quantacy 37
jcj 34
禾平 28
hongrong51 25
kit13 24
迷路人乙 22
Pirosh 20
魯夫 20
ameliel 17
少室山野人 16
最新議題
離開這間公司,對我是不是比較好?
by ingdoing
昨天 at 20:46
請問今年世界首富會換成新人嗎?
by 一言
昨天 at 19:54
離開這間公司,自己開公司能不能成功?
by ingdoing
昨天 at 17:47
請問是否適合再生二胎?
by hongrong51
昨天 at 07:33
請問如何更容易賺錢
by Ellenchen
昨天 at 02:24
試占"中法合作 影響世界"之意象。以大陸為世,
法國為應。

by CHC
昨天 at 01:24
英文佳句:A bird in hand is worth two in the bush
by jwjwo
昨天 at 00:53
反聞聞自性
by rblin
2024-06-06 19:01:22
新公司對我未來發展
by jutfq
2024-06-06 09:34:44
未來會跟這男生交往嗎
by cassiopeia
2024-06-06 02:54:54
誰在線上
3 線上使用者 (愛因斯坦, 2 隱形), 102 Guests and 927 Spiders online.
Key: Admin, Global Mod, Mod
最新使用者
我的快樂時代, hihi0933729, derick, WolfTsai197802XXXX, a8565
81755 註冊使用者
討論區統計
81755 使用者
54 討論區
220980 議題
2142652 文章

最高線上使用者: 1308 @

本站是個命理討論的園地,如果您要問命,請務必詳閱各板板規,遵守發問規則,不要只留個生日或是命盤, 其他什麼都沒提。貼命盤的方法請特別注意算完命盤後的文字說明,不要貼個沒人看懂歪七扭八的命盤, 貼錯命盤及未遵守板規者,文章很有可能被不預警刪除 另外,如果您提了問題,而有人回覆的話,不論對與錯,請務必多上來回應論命者, 我們不歡迎那種提了問題就等人回答,也不回應的人。我們需要的是,「良好的互動」及「長期的追蹤」。
本站大多數的討論區都得要註冊才能發言,您若是要張貼討論,請務必註冊為使用者, 如果您忘了您的密碼,請在登入」的畫面, 輸入您的帳號,再按一下我忘記我的密碼了」, 此時系統會寄一封信到您當時註冊的 Email 信箱裡面, 裡面則附有一個臨時密碼,請您拿到密碼後用此臨時密碼登入。登入之後可以在 編輯個人檔案」裡面修改成您習慣的密碼。
本站推薦瀏覽器: Firefox Chrome Safari
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