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為什麼總愛檢討被害者?

貼文者 : : healer

大眾為什麼總愛檢討被害者? - 2020-04-17 08:17:04



這次我們喜樂來開講
要來聊一個還蠻重要的主題
就是我們這個社會上
都會有一種氛圍
都會習慣於檢討被害者

不知道各位有沒有發現到
有為數不少的這個網民都會在旁邊
去檢討這個事件發生的被害者
譬如說我們發生了這個強暴的案件
你就會發現這邊下面的就會一堆人說

唉呀!你看看啊!
那個人就誰,平時打扮太誇張了啦!
或者是穿得太清涼啦!
這個她一定是不注意自己的安全
隨隨便便的就一個人
走在一個少人的地方
所以她才會被強暴

甚至更可怕的還有講說
她一定是上輩子做什麼壞事
所以她才會得到這種報應

不知道各位朋友是不是有發現到
這樣的言論?
這是為什麼呢?
有哪些心理機轉?
讓喜樂為你說分明

申謝:感謝簡信忠先生支援攝影器材

https://youtu.be/BanPaELcdtw
貼文者 : : rblin

Re: 大眾為什麼總愛檢討被害者? - 2020-04-17 13:50:38


回應:
大眾為什麼總愛檢討被害者?


心理的東西我不懂,我比較相信這跟個人走運有關。

人走好運時,往往錦上又添花;走霉運時,屋漏偏逢連夜雨。既然會是受害人,肯定在走倒楣運,會被落井下石,或被捕踹幾腳,我認為是想當然耳。
貼文者 : : 禾羣

Re: 大眾為什麼總愛檢討被害者? - 2020-05-28 22:06:48

一個人經常不走運

身邊應該可以注意到問題

他的其他家人

還是他總是散發一種對他不友善,也不會威脅到自己的情況

職場就新進員工

團體就是落單者

群體效應人多就對的

海底群魚也是避免自己被大魚獵食的團體生活

視而不見 落井下石 都是群體的選擇 善良也只是另一種選擇

一直做沒前途的好人卡? 還是一直佔人便宜對自己有甚麼好處?
貼文者 : : healer

大眾為什麼總愛檢討被害者?(逐字稿) - 2020-06-02 09:44:57

【大眾為什麼總愛檢討被害者?】
  
這個社會上有一種習慣檢討被害者氛圍,不知道各位有沒有發現到?
  
有為數不少的網民都會在一旁檢討事件發生的被害者。譬如發生強暴案件,你就會發現一堆人說:

「唉呀!你看看啊!那個誰,平時打扮太誇張了啦!」、「穿得太清涼啦!她一定是不注意自己的安全,隨隨便便的就一個人走在人少的地方,所以她才會被強暴。」

甚至更可怕的還有講說:「她一定是上輩子做什麼壞事,所以她才會得到這種報應。」

不知道各位朋友是不是有發現到這樣的言論?
  
或者是在獨裁社會裡,有些人批評政府一些不恰當的政策,結果他就被政府抓了。接著你會發現旁邊的民眾不一定會去譴責政府,不會說政府的不是:「政府你怎麼可以抓人民呢!怎麼可以箝制言論自由呢?」

不會,他們不會這樣講。他們反而會說:「唉呀!你看那個人很笨喔!居然去批評政府,就算講的是對的也不應該講啊!政府會抓人欸!怎麼那麼蠢啊!跟政府對抗,真是蠢呆了。我們應該要趨吉避凶,幹嘛給自己找麻煩呢?你這樣子不僅是自己倒楣,你親朋好友跟著倒楣,真是的,真是一個笨蛋。」

這種言論非常非常的多。
  
各位有沒有發現,我們為什麼習慣於檢討受害者,卻不檢討也不批評加害者呢?你有沒有發現到這個奇妙的現象?

這樣的現象的原因是什麼呢?它其實是有心理機轉的。
  
我們先來談為什麼我們的檢討目標是被害者而不是加害者。
  
1.焦點理論

第一個是焦點理論。當一個悲劇發生的時候,我們的意識焦點通常會聚焦在這一個悲劇的核心,也就是受害者身上,因為通常加害者已經不在現場了。

譬如這個婦女被強暴,強暴犯逃走了不在現場。那我們能夠訪問,能夠知道的就是這個被害者。所以我們意識焦點會不自覺的、被動的放在被害者的身上。

吸引到被害者的身上之後,我們就好像忘記加害者的存在。
  
也有可能,因為這一個加害者屬於不定的加害者,因為找不到,臨時抓不到他,你不知道他在哪裡,所以你也會下意識地忽略討論他。

彷彿他的行為你不是那麼Care,因為要被你討論的那個焦點,那個人不在。

再來就是加害者若是一個龐大的集團或是一個強大的勢力,我們也會下意識地忽略。例如,政府握有公權力,它可能來抓人,因為我們下意識地害怕我們會遭受政府的報復,所以我們就下意識當作政府好像不存在,它所做的行為也不存在了。

這是一個很奇妙的現象,我們的意識會自動挑選比較容易聚焦的對象來討論,那是因為吸力比較大,有固定可以抓取的對象。並且忽略掉不確定的對象和特別強大的對象。

譬如說黑社會,譬如說政府,我們會下意識地避掉這些事情。這個是焦點理論。
  
2.倒推回溯機制

第二個,為什麼我們除了關心被害者以外,還會產生批評檢討呢?

焦點聚在被害人上,也許是產生憐憫想要安慰他:「你好可憐喔!」、「我是不是能夠幫助你?」

可是你會發現其實不然,大眾反而是開始檢討他,那這就是一個很微妙的心理囉!

這個微妙的心理叫做「倒推回溯」的機制。
  
什麼叫做「倒推溯回溯機制」?通常我們做錯了事情,我們會得到一個不好的結果,所以我們就理所當然地以為,我們如果有不好結果,一定是我們做錯了什麼事情。

被害者也一樣,她既然被強暴了,一定是她有什麼原因,讓她被強暴,所以我們就開始在她的身上找原因。

譬如說,她是不是穿的太清涼或者打扮太漂亮,或者是她的言行舉止讓人家感覺很放蕩,所以強暴犯才會獸性大發去侵害她。
  
然而經過犯罪學的調查,強暴犯在挑選對象的時候,並沒有特別鎖定好身材或者是穿著暴露、比較性感的女生,並不是的。

因為不同的強暴犯被吸引的部分是不一樣的,甚至有的強暴犯會挑選看起來乖乖的,衣著保守的,因為他覺得這樣子比較安全。還有的強暴犯喜歡找年紀大或年紀特別小,比較沒有反抗能力的女性。

所以強暴犯不一定會挑那種身材火辣的女生,其實是不見得的。可是我們想要制止這個事情再度發生,但是我們也不知道怎麼辦,所以我們就會習慣性的檢討原因。

其實我們只是想要克服心中那份恐懼,也就是說,這件事情如果發生在我身上,我要怎麼辦?
  
為了避免這個狀況而開始列出原因,那這個列出原因的過程就好像在檢討被害者,好像都是被害者的錯,都是被害者引起的。往往原因不一定在被害者身上,而是在加害者本人。

加害者可能有妄想症,可能有什麼心理創傷,和被強暴的人其實沒有直接的關係,沒有特別的關係,沒有特別的相關性。
  
所以這種檢討被害者的行為,第一個它會造成受害者的二度傷害。他已經被傷害了,還要接受第二次輿論、言論的傷害,這是一個很不公平的事情。

而這樣的檢討其實也找不出真正的原因,因為真正的原因是在加害者身上,並不是在被害者的身上。被害者只是剛剛好碰上而已喔!不一定是被害者的錯。

所以我們必須要避免檢討被害者這樣的事情發生。
  
焦點理論跟逆推理論,其實是我們內心很基本的反應,是一個反射動作。

我們如何讓我們不至於陷入這樣的慣性動作當中呢?

很簡單,第一個我們要移開焦點。

也就是說既然有被害者,我們就得想到必然有加害者,要把焦點的注意力放到加害者的身上。

也許這個人是個不特定的人,我們沒有辦法去罵那個人,可是我們可以指責這樣的行為:人怎麼可以去侵害別人?我們要去處理這樣的人,我們要去譴責這樣的人,可是並不是去檢討被害者。

這樣子我們就不會下意識又開始檢討被害者,我們就會移到對加害者的行為上的批評。這是一個很重要的一個訓練,這樣子我們比較不容易失去平衡,完全都在指責被害者。
  
https://youtu.be/BanPaEL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