損己利人

貼文者 : : rblin

損己利人 - 2020-05-24 06:45:18


《竹窗隨筆》為明末高僧蓮池大師晚年的隨筆文集,辨禪、教、淨之正知見,乃至對佛儒融合也有一番精闢論述。而其中談到修行人生活行止的部分,更可以看到一代大師的風骨,真堪作我等佛子最佳典範。

竹窗隨筆(初筆)白話解–損己利人 明雲棲寺沙門祩宏 著 華藏講記組 恭譯

【原文】

智者入滅,曰:「吾不領眾,必淨六根;由損己利人,止登五品。」南嶽亦自言:「坐是止證鐵輪。」二師雖是謙己誨人,然亦實語;但與我輩之損不同耳。何以故?我輩損則誠損,二師雖損而不損也。今以喻明:如一富室、一窘人,二俱捐財濟眾,其損不異。然窘人則窘益甚,富室則富自若也。又如溝渠江海,均用汲灌,而溝渠減涸,江海自若也。既無所損,何為限於五品、鐵輪?噫!天下以聖歸仲尼,仲尼言聖我不能;天下以道屬文王,文王顧望道未見。增上慢比丘,可弗思乎?

【譯文】

智者大師將入滅時,有人問他修證的品位,他答道:「我如果沒領眾的話,必定能證六根清淨;因為領眾的緣故,損己利人,所以僅居外凡五品弟子位。」南嶽慧思禪師也說他自己:「僅居十信鐵輪位而已。」

這兩位大師雖自謙以教導後人,然而所說的也是實話,但是與我們領眾造成自己道業受損的程度不同,為什麼呢?我們領眾對於自己的道業及品位確實受影響,而兩位大師雖然品位看來受影響,實際上道業卻絲毫未損。

今用比喻說明:譬如一個富人,一個窮人,二人捐出相同的錢財救濟大眾,但是他們財產受損的程度卻不同;窮人是因此更窮,富人則仍維持富有。又如溝渠或江海,同樣被人取水用於灌溉,溝渠裡的水會因水量減少而乾涸,而江海的水卻仍是充盈的。

既然兩位大師的道業不曾受損,為什麼又謙稱自己僅證五品位和鐵輪位呢?唉!天下人都稱許孔子是聖人,而孔子卻說:「我哪有什麼資格稱為聖人?」天下人都認定大道歸屬於文王,而文王卻謙稱:「我還未見道在哪裡呢?」所以,對於上聖之法未得謂得、未證謂證的增上慢出家人,能不加以省思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