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悟

貼文者 : : rblin

實悟 - 2020-02-14 06:33:25


《竹窗隨筆》為明末高僧蓮池大師晚年的隨筆文集,辨禪、教、淨之正知見,乃至對佛儒融合也有一番精闢論述。而其中談到修行人生活行止的部分,更可以看到一代大師的風骨,真堪作我等佛子最佳典範。

竹窗隨筆(初筆)白話解–實悟

明雲棲寺沙門祩宏 著 華藏講記組 恭譯

【原文】

妙喜云:「若是乾屎橛如是說得落時,如鋸解稱鎚、麻三斤、

狗子佛性等,皆可如是說得。既不可如是說,須是悟始得。你若實得悟,師家故言不是,亦招因果不小。」學者當切記妙喜此語,息卻口頭三昧而求實悟。

【註釋】

① 妙喜:宋朝大慧宗杲禪師,字曇晦,號妙喜,又號雲門。十七歲出家。與圓悟克勤住開封,大悟後,乃嗣圓悟之法,圓悟並以所著《臨濟正宗記》付囑之。靖康元年(公元一一二六年),承相呂舜徒奏賜紫衣,並得「佛日大師」之賜號。晚年,住徑山,四方道俗聞風而集,座下恆數千人,時有「徑山宗杲」之稱。孝宗皈依之,並賜號「大慧禪師」。世壽七十五,法臘五十八。諡號「普覺禪師」。(摘自《佛光大辭典》)

五代以來,禪宗祖師的語錄愈積愈多,標榜「不立文字」的

禪宗,已經文字山積,而禪門中更興起註解闡釋古人禪語的風氣,真實參禪者漸少,背離了禪宗原來的宗旨,大慧宗杲禪師有鑒於此,乃力倡看話禪,即專就一則古人之話頭,歷久真實參究終於獲得開悟,此種禪風稱為看話禪。看話禪之起源可追溯至唐代趙州從諗之「狗子無佛性」為始,而於唐末五代,拈提古則公案以摧破知覺情識之風極為興盛。至宋代大慧宗杲則極力主張專門參看一則話頭,後之臨濟宗皆奉為圭臬。(摘自《中華佛教百科全書》、《佛光大辭典》)

② 乾屎橛:讀音「甘使決」,禪林用語。原指拭淨人糞之橛(如廁後用以拭穢之木竹小片),臨濟宗為打破凡夫之執情,並使其開悟,對審問「佛者是何物」者,每答以「乾屎橛」。蓋屎橛原係擦拭不淨之物,非不淨則不用之,臨濟宗特提此最接近吾人之物,以教斥其專遠求佛而反不知清淨一己心田穢污之情形,並用以打破學人之執著。(摘自《佛光大辭典》)

③ 鋸解稱槌:禪宗公案名。唐代之大愚山守芝禪師,因僧問:「如何是佛?」大愚禪師曰:「鋸解稱槌。」鋸解,讀音「句解」,鋸斷樹木的工具。稱,通「秤」,衡器;稱槌,秤砣。(摘自《五燈會元》、《成語辭典》、《漢語大詞典》)

④ 麻三斤:禪宗公案名。即五代宋初雲門宗洞山守初禪師顯示盡大地無一不是佛之當體之公案。《碧巖錄》第十二則:「僧問洞山:『如何是佛?』山云:『麻三斤。』」蓋麻三斤乃彼時洞山眼前之物,洞山以此作答,用以表示佛法之真實,意謂身旁無論何物均是佛法。(摘自《佛光大辭典》)

⑤ 狗子佛性:「狗子有無佛性?」自古為禪宗破除執著於有、無之公案。又作趙州狗子,趙州無字。《五燈會元》第四曰:「僧問狗子還有佛性也無?師曰無。僧曰:上自諸佛下至螻蟻,皆有佛性,狗子為什麼卻無?師曰:為伊有業識性在。又有僧問狗子還有佛性也否?師曰有。僧曰:既是佛性,為什麼撞入這個皮袋裹?師曰為他知故犯。」此則公案中,趙州從諗係藉狗子之佛性以打破學人對於有無之執著。而趙州所指之有無,非為物之有無,乃表超越存在的佛性之實態。(摘自《丁福保佛學大辭典》、《佛光大辭典》)

【譯文】

妙喜禪師說:「參禪的人如果能夠道出『乾屎橛』這樣含有禪機的話,那麼類似『鋸解稱槌』、『麻三斤』、『狗子佛性』等話頭,當然也都可以說得出來。既然不可以只是會說而已,那就必須要有真參實悟才能得道。反而言之,你如果確實得悟,為人師者卻故意加以否定,這位老師也會招致不輕的因果。」

學禪的人應當切記妙喜禪師這段話,不可耍弄口頭三昧,而要務求實悟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