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佛者應先發菩提心

貼文者 : : rblin

學佛者應先發菩提心 - 2020-01-20 06:31:13


學佛者應先發菩提心

夢參老和尚:

佛說一切法是因緣生的。諸法因緣生,一切法也是因緣滅的。我這次到北京治病,當初沒有設想到哪個地方去講一講,結結緣,沒有這個想法。但是因緣生了,就不得不隨緣了!

我在八十多歲時動過大手術,現在跟正常人不一樣的。但是因為我欠債,欠什麼債?欠說法的債,這中間我有三十三年不能說法了,因此這三十三年我想把它補償回來,所以九十多歲還在講,就是這個原因,這是我的願力也是大家的因緣促合。剛才我說一切法因緣生,現在這個因緣呢,就是大家要求跟我結個法緣說一說。但是年紀大了腦力也差了,有一些說得不如法的請原諒。

勸發菩提心

我今天先給大家講發菩提心。發菩提心得有因緣:無緣不生,無因不生,無緣不長,必須得有一個因緣。你們今天就有這麼一個因緣,所以我勸大家發菩提心!

發菩提心,好像是說我們就發一個心。不是的。發菩提心,在藏傳佛教它叫三要道,菩提心的三種要道。第一是厭離世間。第二是大悲心。第三是般若心。厭離世間對世間不貪戀,就是出離心;不貪戀世間,出離世間,但因一切眾生不了知佛法,也不能出離,因此就產生了菩薩的大悲心。

大悲心不能有愛見,愛見就是對自己親。有愛染的情緒那叫愛見心,不叫大悲心。大悲心得有智慧,沒有智慧的大悲心不能普度一切,有了智慧,就是般若心。

我們一般說的發心發什麼心?發成佛的心。發心有三個過程:第一個先厭離世間。你自己厭離了,自己脫離了世間,但眾生不得度啊!那就發起大悲心。

大悲心不是情感的,是智慧的,要有般若心,這三心都具足才叫發菩提心。菩提心的含義是覺悟的覺,明白的明。

一般人會問,你信佛了,學了佛法了。什麼叫佛法?我所聽到的很多答覆,答覆得不正確。認為信三寶信佛就是佛法,不是這個含義。佛是印度話不是中國話,印度話叫「佛陀耶」,翻成中國話就是覺悟的覺,明白的明。說你覺悟了明白了,你就是佛;你還沒覺悟沒明白,就是迷惑,那就不是佛。誰能夠覺悟,誰能夠明白,誰就是佛。

明白什麼?明白為什麼世界上這麼亂,刀兵、水火、饑饉;為什麼要有過去世、現在世、未來世。你能知道嗎?你能知道自己多生累劫以前,都幹過什麼?等你死之後,又到什麼地方去?是斷滅了嗎?絕不是斷滅了。等你明白了這些,就是有覺悟的人。

我們道友可能遇到過,別人知道你信佛,認為是迷信。你可以根據這個道理思惟一下,你要是明白覺悟了,那你就是佛了,也不用信不信。但是不明白不覺悟呢?就是迷了,迷了還能信嗎?信者決不迷,迷者決不信。怎樣能達到明白呢?它有方法的。

就像我們讀書,你選哪一科,你明白哪一科;沒學,沒學你就不明白。佛法也如是。你要想明白、覺悟,你得依佛的教導。依法明心,依法明心就是發心,發起一個覺悟明白的心,就叫發菩提心。發菩提心裡頭含著幾個內容,就是我上面所講的:一個是厭離心,出離世間;你自己厭離不行啊!整個世間這麼多的眾生,他們都在苦難當中,那就發起大悲心。

但是我們的大悲心沒有智慧,沒有般若的智慧,這個大悲心叫愛見大悲,不是真正的大悲心;必須得有般若,般若就是智慧。為什麼不翻智慧呢?在咱們中國一直都用印度的原文「般若」,因為這個智慧用來解釋般若義。有時候人們將世間的聰明,小聰明也叫智慧,不是的,所以不翻,就用原來的般若。

《華嚴經》裡講十種智慧。智慧含有方便、善巧、回向、力、願、智、悲、慈等多種意思。所以般若呢就不翻,就叫般若,沒翻成智慧,但是我們一般人,是以般若智慧為主的。

你有了智慧,依著大悲心利益一切眾生。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佛法是為度世間人的,你說得太高深了世間人沒辦法接受啊!所以又說,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相。因此在你生活當中,行動都應在佛法之內。一個覺,一個迷,迷了就背覺了,悟了就合覺了。

因此我們想覺悟,必須得發心。你連個最初的發心都沒有,怎麼能覺悟呢?這個心叫信心。我們一般把信心解釋成信佛,或者入了佛門了,有信心;實際含義不是這樣,而是問你有信心沒有,相信不相信你自己的心,是這麼個意思。說你的心跟佛、跟釋迦牟尼佛無二無別,沒有差別,相信你自己的心就是佛。

你以佛心看待一切法,那就叫佛法;如果你以一切眾生心看待一切法,那就叫生死法、染污法,這道理很簡單。因此,人家問你信不信佛,我相信我的心,我的心像佛,是這樣信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