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 蒙卦六三「金夫」之象

貼文者 : : 明陽

探 蒙卦六三「金夫」之象 - 2018-01-25 21:16:12

去年中秋節前的某天,帶了茶葉去看一位對易學有研究的鶴溪前輩
,鶴溪的高齡已80好幾,身體還很硬朗,視力也不錯.......。

這天鶴老60分鐘午休後,正在客廳看《周易正義》.......。寒暄過
後鶴老提到蒙卦六三「見金夫」,問我對「金夫」二字在各書的註解有
何看法?

我見桌上有一張鶴老寫的筆記,就隨手拿來參考:

*****************************

  蒙卦六三:「勿用取女;見金夫,不有躬,无攸利。」
  象曰:「勿用取女,行不順也。」


東漢.王弼 有關「金夫」則是指上九,又稱上九為「剛夫」(六三與上九對)。

唐.李鼎祚《周易集解》引 虞翻曰:謂三誡上也。金夫謂二(九二)。

宋.程頤:「女之從人,當由正禮,乃見人之多金,說而從之,
不能保有其身者也,无所往而利矣。」

宋.朱熹說:「六三陰柔,不中不正,女之見金夫而不能有其身
之象也。占者遇之,則其取女必得如是之人,無所利矣。金夫,
蓋以金賂己而挑之。」

近人尚秉和:「金夫者美稱,《詩》有:匪君子,如金如錫,如圭如璧。
........案此爻舊解,虞翻以三為金,謂三為二所淫。朱子謂金夫,
蓋以金賂己而挑之,若魯秋胡之事。均堪噴飯。若夫王弼以金夫
為剛夫,毛大可、惠棟等用卦變,又以兌陽為金,皆非。故夫卦象
一失傳,無論若何推測,皆不能當,其關係之重若是。」

*****************************

我答:鶴老 依我的淺見,王弼 將「金夫」說成「剛夫」,
那「剛夫」是武夫還是今人所謂的猛男?兩位宋代的理學家
程頤與朱熹,都說「金夫」是多金的有錢人,會利用金錢以遂
苟且行為........。若以八宮卦爻辰來探討,蒙卦屬離宮四世卦,
離宮五行屬火,蒙卦六三爻辰午化酉,酉屬金,為蒙卦之財。
又「之卦」為蠱卦,蠱卦為巽宮歸魂卦,巽宮五行屬木,酉金為
蠱卦之夫,正好與「金夫」巧合。若說女子見到有錢男人就不能
自主而失身,那應該是「之卦」為蠱卦的原因.........。

語畢!鶴老並沒有針對我的回答作回應,卻又接著提出問題來......。

鶴老:蒙卦六三「勿用取女」,表示不適於結婚,所遇到女人她的
行為不端正,會有遺憾的事發生。那麼!是如何看出有「結婚」
的徵兆呢?這是此爻的重點.........。

我一下子轉不過來,不知如何回應!!

(待續)
貼文者 : : 明陽

Re: 探 蒙卦六三「金夫」之象 - 2018-01-26 10:06:16

鶴老見我愣愣地,直視著他的講話,答不上來的感覺.......

於是鶴老接著說:

蒙卦六三爻辰為午,依卦氣看,「結婚」的象當在節氣
交夏至過後......。

我問鶴老是怎麼推的?

鶴老說:
咸卦《卦辭》:「亨,利貞,取女吉。」(取通娶)咸卦在卦氣屬
「夏至初候」(夏至後一至六日)。

咸卦《彖辭》曰:「咸,感也。柔上而剛下,二氣感應以相與,
止而說,男下女,是以亨利貞,取女吉也。天地感而萬物化生,
聖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觀其所感,而天地萬物之情可見矣!」

咸之上卦為兌、下卦為艮,兌為少女、艮為少男,為「柔上而剛下,
二氣感應以相與」,所以「取女吉」。

鶴老喝了口茶接著說:
蒙卦六三爻動成蠱卦,蠱之上卦為艮、下卦為巽,艮為少男在上、
巽為長女在下,為「剛上而柔下」。
段玉裁《說文》注:在《周易》女惑男、風落山謂之蠱。.......蠱、惑亂也。
萬事從惑而起,故以蠱爲事。

我回了一句:
所以蠱卦《象辭》強調「君子以振民育德」。

這時鶴老拿起桌上的《周易正義》,翻到姤卦拿給我看:

姤卦《卦辭》曰:「女壯,勿用取女。」
[疏]《正義》曰:「姤,遇也。」此卦一柔而遇五剛,故名為「姤」。
施之於人,則是一女而遇五男,為壯至甚,故戒之曰「此女壯甚,
勿用取此女」也。

我看到「勿用取女」立即反應道:
與蒙卦六三同是「勿用取女」,而下卦都與巽卦有聯繫,
嘿!蒙卦六三有猛男,姤卦遇猛女!

鶴老開朗地笑出聲,然後把《周易正義》放回桌上,
喝了口茶,思索了一下說道:
前面我說「蒙卦六三爻辰為午,依卦氣看,結婚的象當在節氣交夏至過後」,
而姤卦的卦氣是接著咸卦在卦氣之後為「夏至二候」(夏至後七至十二日)。
在《周易》經文中就上述三處講到「取女」:

蒙卦六三:「勿用取女;見金夫,不有躬,无攸利。」
咸卦《卦辭》:「亨,利貞,取女吉。」
姤卦《卦辭》曰:「女壯,勿用取女。」

你問我是怎麼推的?理由就如上所述。


(抱歉!邊寫邊回憶,速度較慢.......請待續......)
貼文者 : : 明陽

Re: 探 蒙卦六三「金夫」之象 - 2018-01-27 00:31:16

我對 鶴老 提出請教:
三國時代.虞翻 說:「金夫謂二。初發成兌,故三稱女。兌為見。陽稱金。」
金夫並非指多金言,何以宋朝理學家 程頤 與 朱熹 都說「金夫」是
多金的有錢人......?

鶴老說:
虞翻解易參用兩漢的象數學,虞翻是史上赫赫有名的易學專家,
他為孫權作的易占在正史裡有載:
關羽旣敗,權使翻筮之,得《兌》下《坎》上,《節》,五爻變之《臨》,
翻曰:「不出二日,必當斷頭。」果如翻言。(三國志-吳書.虞翻傳)

虞翻筮得「節之臨」卦,節卦九五爻辰為戌化亥,
臨卦在象數學是每月9日的白天,依序卦之次,觀卦是9日的夜晚,
噬嗑卦是10日的白天,賁卦是10日的夜晚【註】,

而在臨卦、觀卦、噬嗑、賁卦四個卦中,只有噬嗑的卦氣
是應節卦九五爻辰化亥(噬嗑的卦氣主「立冬三候」,為亥月),
由臨9旦到噬嗑10旦「不出二日」,

虞翻再參雜其他象數學而推:

「不出二日,必當斷頭。」

哇!扯遠了!

回到 蒙卦六三的「金夫」,
蒙卦六三之蠱卦,蠱卦卦氣應蒙卦九二爻辰為辰(蠱卦的卦氣主
「清明三候」,為辰月),
蒙卦六三爻辰為午化酉,酉為九二之「桃花」,
再配合「納甲法」飛布,就會有 虞翻 所陳述之象:
「金夫謂二..........三逆乘二陽,所行不順,為二所淫。」

宋朝理學家 程頤與朱熹都說「金夫」是多金的有錢人,
這個象就是你前面提過的:
蒙卦屬離宮四世卦,離宮五行屬火,蒙卦六三爻辰 午化酉,
酉屬金,為蒙卦之財。


註:

東漢.魏伯陽《周易參同契》,在「總敘章」中說:「朔旦屯直事,
至暮蒙當受,晝夜各一卦,用之依次序。既 未至晦爽,終則復更始,
日月為期度,動靜有早晚。」
64卦除去乾、坤、坎、離四卦剩六十卦,初一白天配屯卦、
晚上配蒙卦…….三十日白天配既濟、晚上配未濟,晝夜各一卦,
依序卦30日配60卦完成一太陰月循環。

待續......
貼文者 : : 明陽

Re: 探 蒙卦六三「金夫」之象 - 2018-01-27 17:11:47

接著 鶴老 針對我前面的回應,提出看法:

你說「酉金為蠱卦之夫,正好與“金夫”巧合」,酉屬金,
為蒙卦之財沒問題的,但酉金為「之卦」蠱卦之夫,這個「金夫」
要如何與「主卦」的蒙卦作聯繫?在我看來蒙卦六三的「金夫」,
如此取象,是值得商榷的。

尚秉和先生說「金夫」是美稱,如古詩對君子所作的比喻,
「如金如錫,如圭如璧」。且他說朱子蒙卦六三的批註令人噴飯,
都未必中肯。


我雙手作揖,感謝 鶴老 的指教,並說到:
請教鶴老!「見金夫」的「見」,它的卦象是怎麼取的 .......

鶴老 說:

「見」字是由蒙卦九二來的,

蒙卦九二之剝卦,剝卦為「觀象」(「見」)、為「小人」,
蒙卦初六之損卦(《象辭》說「君子以懲忿窒欲」),
從蒙卦六三「勿用取女,行不順也」的《象辭》
來與剝卦的「觀象」、「小人」,損卦的「君子以懲忿窒欲」相對照,
可以看出聖人在卦爻「繫」辭時用心之深!


鶴老 請你也談談「金夫」與「剛夫」如何?

於是 鶴老 應我的要求說:

王弼23歲就過世(紀元226—249),王弼玄學來源於他的博聞廣識
,王弼出身官宦世家,劉表是王弼的曾外祖父,「建安七子」之一的王粲
是王弼的叔叔,蔡邕(133年-192年 熹平石經)曾經送給王粲(177年-217年)

大批的書籍(6000卷),這些書籍後來都成為了王弼的財富,
因此王弼從小就生長在一個具有非常好的學習氛圍的家庭之中,
家中大量的書籍使得王弼可以廣泛的涉獵,因此王弼玄學可以說
就來自於這些書籍的滋養。

王弼不喜歡兩漢以來的“象數學”,乾脆來個大“掃象”!
不用兩漢的“卦氣”、“爻辰”、“納甲”、“卦變”等來解《周易》
,我想重點應該是用這些“象數學”,是否也能以統一的邏輯解

《周易》的其他卦爻辭?兩漢的“象數學”之所以被感覺亂,
其實都是不明白理論根據為何?以致不會用、不敢用?

假設兩漢流行的“象數學”可以統一的邏輯闡述《周易》,
那麼我們也不禁會懷疑所謂兩漢流行的“象數學”原本就存在!
這也是《周易》作者「繫」上卦爻辭的理論依據!

下段是《王弼周易注》蒙卦六三注文:

「童蒙之時,陰求於陽,晦求於明,各求發其昧者也。六三在下卦之上
,上九在上卦之上,男女之義也。上不求三,而三求上,女先求男者也。
女之為體,正行以待命者也,見剛夫而求之,故曰“不有躬”也。施之
於女,行在不順,故勿用取女,而(無)攸利。」

咸卦《彖辭》說「二氣感應以相與」,是指九、六相應位的互動,
是「相與」不是一方來求另一方,不管是在下方或上方........

《易經》被王弼這一大“掃象”,

簡直把類似唯識學的《易經》化成不立文字的禪宗!
貼文者 : : 明陽

Re: 探 蒙卦六三「金夫」之象 - 2018-01-31 06:56:43

我跟鶴老倒上新沏茶,接著說:

王弼是魏晉玄學的首倡者之一,其玄學主要體現在
王弼對《周易》、《老子》的注釋,並且著有《論語釋疑》,
王弼在這些著作中以道家思想解釋儒家經典。

他對《周易》有所謂的「得象在忘言」、「得意在忘象」,我拿出
平板電腦,找一篇 杜保瑞教授《王弼易學的知識意義》給鶴老看。

杜教授:「....我們可以見出王弼作為一位《周易》的讀者及詮釋者
,他所關切的問題是《周易》經文中的文句義理的合理解釋的問題......
在卦理爻變的《周易》經文結構中到底應該怎麼理解的問題。......
王弼拒絕互卦、變卦等象數易的思維模式,全經之注釋皆由爻位彼此之間
的陰陽剛柔乘承遠近內外初上等位與位的關係中見出道理,而這些時位的
關係中所顯現的變化之道全等同於其作用於人心上的反應結果,是產生
在人心上的情偽變化藉由爻位關係而發展成卦爻辭的文句義理。」

杜教授:「王弼注易全然不重視六十四卦的陰陽爻象的任何象數學
上的關係,亦即一切關乎宇宙論思維的認識進路皆為其所排除,如此則
序卦即無意義,六十四卦只是六十四套人事情境的教材,卦序的排列並
沒有任何義理上的意義,於是一切藉由卦序以論宇宙發生說及氣候占變
說的宇宙論進路的易學詮釋體系便不發生在王弼注易的系統中。」


鶴老看了這篇經過我整理過的資料後,他也拿起桌上的《周易正義》
翻到《繫辭上傳》第十一章:

「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
吉凶生大業。是故法象莫大乎天地;變通莫大乎四時;縣象著明
莫大乎日月......。是故,天生神物,聖人則之。天地變化,聖人效之。
天垂象,見吉凶,聖人象之。河出圖,洛出書,聖人則之。
易有四象,所以示也。繫辭焉,所以告也。定之以吉凶,所以斷也。」

鶴老有感地說:

「法象莫大乎天地」,「繫」在《周易》的卦爻辭,會因「歲差」的緣故
而鬆解,今日所見之《周易》卦爻辭,是「殷之末世」的「法象」,
所「繫」的辭“危”!且看《繫辭傳》怎麼說。

《繫辭下傳.第十一章》載:
「易之興也,其當殷之末世,周之盛德邪?
當文王與紂之事邪?是故其辭危。」

因「歲差」的緣故,所以《繫辭下傳》第八章又強調:

「易之為書也,不可遠;為道也屢遷。」

「屢」、「遷」是指「春分點」向西移動:

孔子贊《周易》時,春分點約在28宿的婁6°,
「屢」 小篆从居省(省居下古)、从婁、亦从婁聲。
「遷」 古文拪,从手西。
因「歲差」每71.6年春分點向西移動1度,
時間一久相應的卦氣就會轉換。

鶴老說:
王弼不重視「卦序的排列」,以為「卦序」並沒有任何義理上的意義,
那麼《繫辭傳》為什麼說「剛柔者,晝夜之象也」?
為什麼說「君子所居而安者,易之序也」?」

《繫辭上傳》第二章:
「聖人設卦觀象,繫辭焉而明吉凶,剛柔相推而生變化。.......
剛柔者,晝夜之象也。六爻之動,三極之道也。是故,
君子所居而安者,易之序也。所樂而玩者,爻之辭也。」


「晝夜之象」與「易之序」是《周易參同契》所說的嗎?

東漢.魏伯陽《周易參同契》,在「總敘章」中說:「朔旦屯直事,
至暮蒙當受,晝夜各一卦,用之依次序。既 未至晦爽,終則復更始,
日月為期度,動靜有早晚。」
貼文者 : : 明陽

Re: 探 蒙卦六三「金夫」之象 - 2018-02-01 17:40:33

「序」卦 與 「學」爻

我滑動平板電腦,找尋自己編寫的資料,

檔名“《易經》經傳中與數理有連繫的文字”,

找到跟序卦的「序」相關聯的字給鶴老看:

序卦的「序」有下列諸義:

《爾雅.釋宮》:東西牆謂之序。《註》所以序別內外。
《疏》此謂室前堂上東廂西廂之牆也。

段玉裁《說文解字》注:
《周禮》、《儀禮》「序」字注多釋爲 次弟(第)是也。

《孟子.梁惠王篇》有「謹庠序之教」,
注家說:庠序皆鄉學之名也,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


殷商時代鄉學之名稱作「序」,即今天的學校。

《說文解字》「學」本義作「覺悟」解,覺悟在使受教育者去其蒙蔽。

甲骨文的「學」字直接作 爻。

「覺」,小篆作 覐 从見从爻。

段玉裁《說文解字》注:覺,悟也。悟者、覺也。二字爲轉注。

鶴老口中念了「覺悟.......見爻.......是易!......是佛!......」

拿起茶杯喝了一口茶......

我撫著鶴老的手臂,說:「歷史就是....如是我聞!....昔......」

鶴老窩心的回盼,略帶微笑........
貼文者 : : 明陽

Re: 探 蒙卦六三「金夫」之象 - 2018-02-02 22:19:09

我點開平板電腦資料檔中《周易參同契》,
「總敘章」裡晝夜各配一卦我已將它表列出來:

乾 坤
屯1旦、蒙1夜 需2旦、訟2夜 師3旦、比3夜 小畜4旦、履4夜
泰5旦、否5夜 同人6旦、大有6夜 謙7旦、豫7夜 隨8旦、蠱8夜
臨9旦、觀9夜 噬嗑10旦、賁10夜 剝11旦、復11夜 无妄12旦、大畜12夜
頤13旦、大過13夜 坎 離 咸14旦、恆14夜 遯15旦、大壯15夜
晉16旦、明夷16夜 家人17旦、睽17夜 蹇18旦、解18夜 損19旦、益19夜
夬20旦、姤20夜 萃21旦、升21夜 困22旦、井22夜 革23旦、鼎23夜
震24旦、艮24夜 漸25旦、歸妹25夜 豐26旦、旅26夜 巽27旦、兌27夜
渙28旦、節28夜 中孚29旦、小過29夜 既濟30旦、未濟30夜


我請教鶴老有關《周易》的 小畜上九、歸妹六五、中孚六四,
這三個爻都談到「月幾望」,「月幾望」的卦象是否與《周易參同契》
「總敘章」裡「咸14旦 恆14夜、遯15旦 大壯15夜」有聯繫?

鶴老思索了一下,說:
有些書說十四日“幾望”,十五日“望”,十六日“既望”,
其實《周易》「月幾望」並沒有指說14或15,而是表示月還未正圓,
像最近媒體報導說:

「“十五月亮十六圓”,今年的中秋節更過份,2017/10/4是
農曆八月十五日中秋節,但真正月圓的滿月時間卻
是在2017/10/6的02:40,日期上晚了2天。」

那你說「月幾望」該是哪一天?

小畜上九、歸妹六五、中孚六四,這三個卦的爻動後,
無論是「主卦」、「之卦」都沒有出現「總敘章」裡
「咸14旦 恆14夜、遯15旦 大壯15夜」四個卦。
如果以「納甲」來看:

《周易參同契.聖人上觀章》:
「聖人不虛生,上觀顯天符。天符有進退,屈伸以應時。
故易統天心,復卦建始萌,長子繼父體,因母立兆基。
消息應中律,升降據斗樞。三日出為爽,震庚受西方。
八日兌受丁,上弦平如繩。十五乾體就,盛滿甲東方。
蟾蜍與兔魄,日月炁雙明,蟾蜍視卦節,兔者吐生光。
七八道已訖,曲折低下降,十六轉受統,巽辛見平明,
艮直於丙南,下弦二十三,坤乙三十日,東北喪其朋。
節盡相禪與,繼體復生龍,壬癸配甲乙,乾坤括始終。」



「十五乾體就」:
小畜上九動為需卦,歸妹六五之兌卦,中孚六四世爻之履卦,
需之下卦為乾卦,履之上卦為乾卦,但兌卦的上下卦都不是乾卦
無法符合........

我回應鶴老的論述:
那就是說「總敘章」的晝夜配卦不能與《周易》「月幾望」作聯繫??


鶴老說:
大家都說五術源於易經,那麼「七政四餘」、「紫微斗數」的星宿
是否也如28宿一樣,可轉化為「卦氣」?
如果理論可行,《周易》六十四卦也都該具備與十二宮位的互動關係,
本宮或本卦可由星斗飛布在錯綜爻變中獲得到更多的象數,
作為論斷的參可......。

鶴老暫停申論,要我搜尋西漢.焦延壽《易林》的「北辰紫宮」四字。
【《易林》有4096卦條,即64卦 × 64
(任何一卦都可變成64卦)= 4096】

搜尋結果:
在《易林》坤之觀、坤之解、需之夬、履之需、豐之蹇、謙之坤
諸卦條下有這一條占辭:

「北辰紫宮,衣冠立中,含和建德,常受天福。」

這占辭充滿了星斗的味道。又有「日食」占辭如:

《易林》比之萃:團團白日 為月所食 損上毀下 鄭昭出走。

鶴老說:
《易林》占辭中有天文景觀的繫辭,自然是有他的一套數理,
王弼 在《周易》 “月幾望”的三條註解是:
「陰之盈盛」、「極陰之盛」、「陰德之盛」,這是「得意而忘象」!
貼文者 : : 明陽

Re: 探 蒙卦六三「金夫」之象 - 2018-02-09 20:25:27

文王演《周易》陰陽
箕子敘《鴻範》五行

在上一貼文,
我曾問鶴老《周易參同契》「總敘章」的晝夜配卦能不能與
《周易》「月幾望」作聯繫?
此刻他回應說:
我可以舉明夷卦作討論,但不知這是不是巧合?

《周易正義》孔穎達 疏:孔子作《彖辭》,《彖辭》統論一卦之義,
或說其卦之德,或說其卦之義,或說其卦之名......。

孔子贊《周易》距周文王演《周易》已經600年,在《彖辭》中
明夷卦很值得吾人注意,因為在明夷卦的《彖辭》裡,
演《周易》陰陽與敘《鴻範》五行的文王與箕子,
在明夷卦的《彖辭》中同時出現,這有何象徵意義呢?

程石泉教授說:
「請看孔子於《論語》、《易繫辭傳》、《文言傳》及
《禮記‧禮運篇》、《中庸篇》所談的「人性之所以」、
「幸福的依歸」、「王道之準則」、「大同世界之階晉」,無不與
《洪範》中思想一脈相承,且得互相發明。」【註】

又說:「孔子時代《周易》已成為一哲學之書。孔子贊易之說,
應不容懷疑。其見於《文言傳》及《繫辭傳》直接徵引孔子之言者
(皆冠之以「子曰」)共有二十餘處。而其蘊藏之哲學含義較諸孔子
之言論之見於《論語》、《禮記》、《左傳》中者,不僅毫無相互矛盾
之處,且為儒家哲學奠定其理論基礎。.......... 孔子對於《尚書》、
《易經》,皆有闡發。分見於《禮記》《禮運篇》、《中庸篇〉、《論語》
各篇及《易》之《繫辭傳》、《文言傳》。其所發揮之精義,
漢儒名之為“微言大義”。」



周文王演《周易》時在明夷六五爻繫上「箕子之明夷,利貞」之辭,
孔子贊《周易》時又在《彖辭》裡加進周文王,將兩位
受難於「殷之末世」的聖賢用明夷卦來說明蒙難與解困........。


鶴老拿起桌上的《周易正義》翻到明夷卦.......

明夷《彖辭》曰:「明入地中,明夷。內文明而外柔順,以蒙大難,
文王以之。利艱貞,晦其明也,內難而能正其志,箕子以之。」


明夷六五:「箕子之明夷,利貞。」
象曰:「箕子之貞,明不可息也。」

周武王 滅商之後,把被 紂王囚禁的大臣 箕子 從監獄中釋放。
箕子不願臣服於周朝,率商朝遺民出走東方的「朝鮮」。周武王
聽說之後,便以「朝鮮」之地封之,成為朝鮮侯。(根據漢代幽州刺史部
的行政區資料,北朝鮮大部分面積屬「九州」之一的幽州。)

根據《呂氏春秋.有始覽》、《史記.天官書》載:
28宿的尾宿、箕宿在「分野」上配「九州」之一的幽州。
西周初期,28宿之一的箕宿(箕1°→9°)約在赤經227°→236°,
太陽周年視運行到此為「立冬二候、三候」,應既濟、噬嗑卦氣。

《易.雜卦傳》:「既濟定也。」
(雜念清除,《廣韻》箕,箕帚,清除垃圾的器具。)

我點開平板電腦《大學》首章: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知止而后定,
定而后能靜,靜而后能安,安而后能慮,慮而后能得。物有本末,
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

思索「既濟定也」與「知止而后定,定而后能靜,靜而后能安」的比較,

既濟《彖辭》曰「剛柔正而位當也」,《象辭》曰「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
明夷《彖辭》曰「內文明而外柔順,以蒙大難,文王以之」、
「利艱貞,晦其明也,內難而能正其志,箕子以之」,

孔子《彖辭》是以明夷卦的卦象喻文王,
文王以明夷六五之既濟喻 箕子。

鶴老將手中《周易正義》翻到明夷六五.......

明夷六五:「箕子之明夷,利貞。」
象曰:「箕子之貞,明不可息也。」

《周易正義》疏:「箕子之明夷」者,六五最比闇君,
似箕子之近殷紂,故曰「箕子之明夷」也。

鶴老開始討論這個階段的主題,他說:

明夷六五之既濟,明夷六五爻辰為亥化戌,既濟卦氣應明夷六五爻辰亥。
(周文王時代,太陽周年視運行到「箕」宿為「立冬二候」,
卦氣應既濟為亥月。)

據《周易參同契.大易總敘章》:「朔旦屯直事,至暮蒙當受,
晝夜各一卦用之依次序。」
既濟主每月30旦,如果當月是29日的小月,30日即進一日為下月初一。


明夷六五象曰「明不可息」,明夷六四之豐卦,豐卦與日月食有聯繫;
明夷六五之既濟,若為初一則有日食的可能。

且看豐卦《彖辭》:
「豐,大也。明以動,故豐。王假之,尚大也。
勿憂宜日中,宜照天下也。日中則昃,月盈則食,天地盈虛,與時消息,
而況人於人乎?況於鬼神乎?」

文王在明夷六五爻辭說「箕子之明夷」,孔子在明夷六五的象辭說「明不可息也」。


我雖不是理解得透測,但還是很感激鶴老的指點,
幫鶴老到上了一杯熱茶以表心意......



註:
見 程石泉教授
“〈洪範〉與《易經》― 中國最古老的哲學寶典”一文。
貼文者 : : 明陽

Re: 探 蒙卦六三「金夫」之象 - 2018-02-12 21:51:33

鶴老接過我為他倒的茶,喝上了一口,略作思索而說到:

《周易》除了「卦序」之外還得講究「爻序」,
卦辭之「繫」要參考前後之「序卦」,
爻辭之「繫」要參考前後之「序爻」,
這是來自《鴻範》的精神,甚麼是《鴻範》的精神?

就是 以「鴻」為「範」!!!

  漸卦《彖辭》曰:「漸之進也,女歸吉也。進得位,往有功也。
進以正,可以正邦也。其位,剛得中也。止而巽,動不窮也。」

  漸卦初六「鴻漸于干」
  漸卦六二「鴻漸于磐」
  漸卦九三「鴻漸于陸」
  漸卦六四「鴻漸于木」
  漸卦九五「鴻漸于陵」
  漸卦上九「鴻漸于陸,其羽可用為儀,吉。」
象曰:「其羽可用為儀吉﹔不可亂也。」(「不可亂」就是「爻序」

我不自主的反覆說:「序卦.....序爻.......!」

鶴老見我的窘相,莞爾一笑!接著又說:

儒家建立倫常與家庭制度的禮教,其基礎就在婚姻制度的「夫婦之道」,
《序卦傳》說:「夫婦之道,不可以不久也,故受之以恆。」
恆為常(指制度面)久(制度不可輕易改變),在《周易》第53卦漸
漸,斬水;「抽刀斷水水更流」,什麼東西斬不斷?親情!
侯鳥遷徙靠磁波導航!
),用鴻雁的遷徙配合卦爻來探索夫婦子女
的相處。在《周易》第61卦中孚,中孚是指信息,通訊、導航,
中孚利用鶴的恩愛表現,來強調「夫婦之道」;
為什麼《周易》以鴻雁與鶴來表現,來強調
「夫婦之道」與親子互動呢?


我點開平板電腦,查詢有關雁、鶴的資料:

雁、鶴等是屬於一夫一妻制的鳥類,一旦結為配偶後,便形影不離
,終生相隨,是標準的恩愛夫妻。根據日本S.H.K.的資料,
每年3月中旬(卯月)結群遷飛到繁殖地後,逐漸分散成對活動。
發情交尾的時間一般在上午。雌鶴先發出求偶鳴叫,
然後雌雄二鶴嘴和頸向上直伸,同時跳躍著扇動兩翅,
這就是所謂的“鶴舞”。
大約二、三個月之後(巳、午月間),幼鶴才能夠伸展雙翅,
翱翔青空。但是,即使幼鶴已能自在飛翔,幼鶴和親鶴仍然保持
親密的關係,並不離家獨力謀生。這種親子關係,
往往維持到幼鶴自組家庭時才結束。

鶴老又經由漸卦「卦氣」導出與儒家文化密不可分的需卦:

奎1°→15°,從周文王到孔子六百多年間,太陽周年視運行到奎宿
,節氣皆與「雨水」有應,「雨水初候」卦氣應漸卦、「雨水二候」卦氣
應泰卦(物候「鴻雁來」)、「雨水三候」卦氣應需內卦。
值得注意的「雨水三候」卦氣應需卦,需卦與儒家文化密不可分。
儒,从人需聲。


家庭制度的「家」:

家 小篆从宀、豭ㄐㄧㄚ省(省豭右叚)聲,本義作「居」解,
(見說文許著)乃人所居屋,故从宀。徐灝氏以為「家从豕者,
人家皆有畜豕也,《曲禮》曰,『問庶人之富數畜(以豕代眾畜)以對。』」
(豭為雄豬)
十二地支配十二生肖,豕配亥,亥為甲木之「長生」,乾納甲,
後天乾配亥位,以表「自彊不息」、「生生不息」。

《彖辭》的「彖」:
彖 小篆从彑ㄐㄧˋ、豕省,(省豕上一)彑為豕頭,
豕走時其頭搖晃而嘴不斷出聲,故著其頭,以示豕之走,
本義作「豕走」解,(見通訓定聲)乃豕搖晃前行之意;
其从彑从豕省為省文會意。彑 《說文》彐本作彑。豕之頭,
象其銳而上見也。

二十八宿中的「奎宿」有封豕之稱,因豕性喜嬉水,遇雨不前,
故卦以坎為雨、為豕之象。彖為「豕走」,當亦有遇雨不前之象(執著)
,12肖亥屬豕(直到璧宿替代奎宿為「雨水」三候後,亥次於是
與「豕」有了聯繫。這與12生肖之創作時間可能有聯繫。)


《史記.天官書》:「奎曰封豕,為溝瀆。」
《正義》:「奎天之府庫,一曰天豕,亦曰封豕,
(封,大也,大豕是也。)主溝瀆,西南大星所謂天豕目。」

我在鶴老喝茶時提出一個多年的疑問,就有關
需卦六四爻是否在初夜行「周公之禮」時的情境........

  需卦六四:「需于血,出自穴。」
  象曰:「需于血,順以聽也。」

鶴老笑稱那是六十年前的事囉!!
貼文者 : : 明陽

Re: 探 蒙卦六三「金夫」之象 - 2018-02-13 19:13:02

「卦序」、「爻序」

鶴老又轉回「卦序」、「爻序」的題材:

《周易》卦辭之「繫」要參考前後之「序卦」,
爻辭之「繫」要參考前後之「序爻」。

明夷六五「箕子之明夷」與明夷六四「獲明夷之心」是有聯繫的!
明夷六四「獲明夷之心」與明夷九三之復卦是有聯繫的!
(復卦《彖辭》「復其見天地之心乎!」)

明夷九三:「明夷于南狩,得其大首,不可疾貞。」
象曰:「南狩之志,乃大得也。」

明夷九三之復卦(復卦卦氣應「冬至二候」),冬至日在黃道為最南
,為「明夷于南狩」之象。(《爾雅•釋天》冬獵爲狩。)
「復其見天地之心乎!」(復卦《彖辭》)

「不可疾貞」:

明夷九三爻辰為亥,若卦氣與大過卦有聯繫,
問疾病逢大過,則主死亡入土之象。
(大過卦氣應「小雪初候」,在亥月。)

「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葬之中野,不封不樹,喪期无數,
後世聖人易之以棺槨,蓋取諸大過。」(《繫辭下傳》第二章)


明夷六四:「入于左腹,獲明夷之心,于出門庭。」
象曰:「入于左腹,獲心意也。」


「獲」,是指打獵有所得,主財物有得。明夷六四之豐卦,
明夷六四世爻爻辰化午,午為明夷卦之財爻(水克火為財)。
《禮記.月令》:「季秋之月,......天子乃教于田獵。」
(戌月是狩獵的季節,「寒露三候」為戌月,明夷卦氣應戌月。)

周文王時代,太陽周年視運行到心宿為「寒露三候」,應明夷卦氣,
故稱「明夷之心」。卯時初太陽出來前,見到心宿在地平上的乙方
(「入于左腹」),那時就應「寒露三候」的明夷卦氣。
明夷六四世爻爻辰為丑,丑月太陽早晨從乙方出(「于出門庭」)。

又孔子在爻象中補充解釋「入于左腹,獲心意也」,“意”小篆从心从音
,「音」與坎卦有聯繫。《易.說卦傳》:坎為耳、為月、為心病.......。

明夷九三爻辰為亥,明夷六四世爻爻辰為丑化午,
形成「律呂隔八相生」之象,所以“意”字的小篆从心从音。
(《象傳》中有兩處出現「意」字,另一處在蠱卦初六象曰:
「幹父之蠱,意承考也。」)

明夷九三之復卦(復卦卦氣應「冬至二候」),
「復其見天地之心乎!」(復卦《彖辭》)
明夷六四「獲明夷之心」,與明夷九三之復卦是有聯繫的!!

「律呂隔八相生」:

明夷九三爻辰為亥,「應鐘」 上生→「蕤賓」 下生→「大呂」

「應鐘」 上生→
(亥 子 丑 寅 卯 辰 巳 午「隔八相生」)

→ 「蕤賓」 下生
(午 未 申 酉 戌 亥 子 丑「隔八相生」,明夷六四世爻爻辰化午)

→ 「大呂」
(明夷六四世爻爻辰為丑)


十二律呂配12月

子 丑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戌 亥
黃 大 太 夾 姑 中 蕤 林 夷 南 无 應
鐘 呂 簇 鐘 洗 呂 賓 鐘 則 呂 射 鐘


明夷六五:「箕子之明夷,利貞。」
象曰:「箕子之貞,明不可息也。」


明夷六五象曰「明不可息」,明夷六四之豐卦,豐卦與日月食有聯繫;
明夷六五之既濟,若為初一則有日食的可能。
文王在明夷六五爻辭說「箕子之明夷」,
孔子在明夷六五的象辭說「明不可息也」。

鶴老一口氣補充了「卦序」、「爻序」的論述,為了前面因先講
「鴻範的精神」而段落給叉開........

鶴老強調說:所以爻辭之「繫」要參考前後之「序爻」。
貼文者 : : 明陽

Re: 探 蒙卦六三「金夫」之象 - 2018-02-25 04:07:37

豐卦初九「雖旬无咎」

我對鶴老說:鶴老您在解

明夷六四:「入于左腹,獲明夷之心,于出門庭。」

時說到:
周文王時代,太陽周年視運行到心宿為「寒露三候」,應明夷卦氣,

故稱「明夷之心」。

又鶴老在解

賁卦上九象曰:「白賁无咎,上得志也。」

時說到:
賁卦上九之明夷,上九爻辰為寅化酉,明夷為16夜月相

(參《周易參同契》「總敘章」),酉月16月相分外皎潔,

“十五月亮十六圓”,故稱「白賁」。

即:
明夷卦卦氣為「寒露三候」,明夷卦的月相為16夜。

那像豐卦初九以過不過「旬」為災咎的判別,很多注家都以

「旬均也」作注,極少數以「十日爲旬」作注。

《說文解字》「旬」字之解釋:徧也。十日爲旬。从勹日。

《說文段注》:周禮均人,豐年則公旬用三日焉。

注曰:旬均也。......《易》坤爲均,今書亦有作旬者。......知

古 旬 勻二篆、相假爲用。十日爲旬。此徧中之一義也。

而必言之者、說此篆从勹日之意也。日之數十、自甲至癸而一徧。

从勹日。勹日猶勹十也。



豐卦初九的「旬」字如果是「十日爲旬」,那與「卦氣」、「月相」

的系統又將如何聯繫?



鶴老拿起桌上的《周易正義》翻到豐卦......
 
豐卦初九:「遇其配主,雖旬无咎,往有尚。」

象曰:「雖旬无咎,過旬災也。」


鶴老說:

在西漢.孟喜的「六十四卦用事配七十二候圖」中,豐卦卦氣主

「小暑二候」,物候「蟋蟀居壁」。據二千多年前的古籍所載,

在中原地方,節氣到「小暑二候」時,雨季到來,蟋蟀都往屋子牆壁

上爬,即《禮記.月令》所謂「蟋蟀居壁」。「小暑二候」約為陽曆的

7月9日至15日,距離立秋尚有21天。在台灣蟋蟀大多在入秋之

後開始交配,公蟋蟀在求偶時,會優雅的振動翅膀,發出溫和而有

規律的聲音。交配完後,大約九天之後,母蟋蟀會產卵,產完卵不久

後便會死去。豐卦初九「遇其配主」、「雖旬无咎,過旬災也」,

這與物候「蟋蟀居壁」皆取象自蟋蟀的生活史。

《詩經》有句:「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戶,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此時六月,它仍穴居,但時逢雨季,土壤濕潤而往高處爬。



我點開平板電腦,查詢唐.孔穎達、李鼎祚,宋.朱熹等家的注解:

注家都以「旬均也」作注,如唐.孔穎達、宋.朱熹 等,

少數以「十日爲旬」作注,如三國時代的虞翻。

唐.孔穎達《周易正義》疏:「遇其配主」者,豐者文明以動,
尚乎光大者也。初配在四,俱是陽爻,以陽適陽,以明之動能相
光大者也,故曰遇其配主也。「雖旬无咎往有尚」者,旬均也,俱
是陽爻,謂之為均,非是陰陽相應,嫌其有咎,以其能相光大,
故雖均,可以无咎,而往有嘉尚也,故曰「雖均无咎,往有尚」也。

唐.李鼎祚《周易集解》引:
虞翻曰:妃嬪,謂四也。四失位在震,為主;五動體姤遇
,故遇其配主也。虞翻曰:謂四失位,變成坤,應初。坤數十,
四上之五,成離。離為日。(引別版補:體大過,故過旬災,
四上之五,坎為災也。)

朱熹《周易本義》:配主,謂四,旬,均也,謂皆陽也。當豐之時
,明動相資,故初九之遇九四,雖皆陽剛,而其占如此也。


鶴老喝了口熱茶,然後要我用平板點開「六十四卦用事配七十二候圖」

、《周易參同契》「總敘章」的月相表。


乾 坤
屯1旦、蒙1夜 需2旦、訟2夜 師3旦、比3夜 小畜4旦、履4夜
泰5旦、否5夜 同人6旦、大有6夜 謙7旦、豫7夜 隨8旦、蠱8夜
臨9旦、觀9夜 噬嗑10旦、賁10夜 剝11旦、復11夜 无妄12旦、大畜12夜
頤13旦、大過13夜 坎 離 咸14旦、恆14夜 遯15旦、大壯15夜
晉16旦、明夷16夜 家人17旦、睽17夜 蹇18旦、解18夜 損19旦、益19夜
夬20旦、姤20夜 萃21旦、升21夜 困22旦、井22夜 革23旦、鼎23夜
震24旦、艮24夜 漸25旦、歸妹25夜 豐26旦、旅26夜 巽27旦、兌27夜
渙28旦、節28夜 中孚29旦、小過29夜 既濟30旦、未濟30夜



*六十四卦用事配七十二候圖*

二十四節氣 初 候 二 候 三 候
冬至(十一月中) 蚯蚓結 公中孚 麋角解 辟復 水泉動 候屯內
小寒(十二月節) 雁北鄉 侯屯外 鵲始巢 大夫謙 雉始雊 卿暌
大寒(十二月中) 雞始乳 公升 鷙鳥厲疾 辟臨 水澤堅腹 候小過內
立春(正月節) 東風解凍 候小過外 蟄蟲始振 大夫蒙 魚上水 卿益
雨水(正月中) 獺祭魚 公漸 候雁北 辟泰 草木萌動 候需內
驚蟄(二月節) 桃始華 候需外 倉庚鳴 大夫隨 鷹化為鳩 卿晉
春分(二月中) 元鳥至 公解 雷乃發聲 辟大壯 始電 候豫內
清明(三月節) 桐始華 候豫外 田鼠化鴽 大夫訟 虹始見 卿蠱
穀雨(三月中) 萍始生 公革 鳴鳩拂羽 辟夬 戴勝降桑 候旅內
立夏(四月節) 螻蟈鳴 候旅外 蚯蚓出 大夫師 王瓜生 卿比
小滿(四月中) 苦菜秀 公小畜 靡草死 辟乾 麥秋至 侯大有內
芒種(五月節) 螳螂生 候大有 鵙始鳴 大夫家人 反舌無聲 卿井
夏至(五月節) 鹿角解 公咸 蜩始鳴 辟姤 半夏生 侯鼎內
小暑(六月節) 溫風至 候鼎外 蟋蟀居壁 大夫 鷹乃學習 卿渙
大暑(六月中) 腐草為螢 公履 土潤溽暑 辟遯 大雨時行 侯恆內
立秋(七月節) 涼風至 候恆外 白露降 大夫節 寒蟬鳴 卿同人
處暑(七月中) 鷹祭鳥 公損 天地始蕭 辟否 禾乃登 侯巽內
白露(八月節) 鴻雁來 候巽外 元鳥歸 大夫萃 群鳥養羞 卿大畜
秋分(八月中) 雷乃收聲 公賁 蟄蟲坯戶 辟觀 水始涸 侯歸妹內
寒露(九月節) 鴻雁來賓 候歸妹外 雀入大水化為蛤 大夫无妄 菊有黃花 卿明夷
霜降(九月中) 豺乃祭獸 公困 草木黃落 辟剝 蟄蟲咸伏侯 艮內
立冬(十月節) 水始水 候艮外 地始凍 大夫既濟 雉為蜃 卿噬嗑
小雪(十月中) 虹藏不見 公大過 天氣上騰地氣下降 辟坤 閉塞成冬 侯未濟
大雪(十一月節) 鶡鶪不鳴 候未濟 虎始交 大夫蹇 荔挺出 卿頤

鶴老說:

以「六十四卦用事配七十二候圖」看,一卦分配6又80分之7日,

「旬」為10日,將是豐卦卦氣「小暑二候」,再來的渙卦卦氣

「小暑三候」,渙卦為洪澇之象。

「刳木為舟,剡木為楫,舟楫之利,以濟不通,致遠以利天下,
蓋取諸渙。」(《繫辭下傳》第二章)

在雨季遇渙卦為洪澇成災之象,《禮記.月令》所謂「蟋蟀居壁」,而
孟喜的「六十四卦用事配七十二候圖」也與豐卦的物候為「蟋蟀居壁」。

豐卦初九之小過,小過為29夜之月相。

小過29夜 + 9日 隨8旦、蠱8夜 = 10日(旬) 以大月30日計

小過29夜 + 10日 臨9旦、觀9夜= 11日(過旬) 以大月30日計


「蟋蟀交配完後,大約九天之後,母蟋蟀會產卵,產完卵不久
後便會死去」,這生物自然的蕃演,不可謂之災,豐卦初九的
「過旬災也」,是指洪澇天災。

10日所逢的月相卦為隨卦、蠱卦,隨卦、蠱卦卦氣所主的五行「不應下雨」,

而11日(過旬)所逢的月相卦為觀卦,觀卦卦氣所主的五行「應下雨」,

所以說「過旬災也」。
貼文者 : : 明陽

Re: 探 蒙卦六三「金夫」之象 - 2018-02-26 18:11:10

虞翻注《易》是否先有了答案再作布置

在鶴老休息喝茶時,我提出問題:
這樣看來,無論是用「卦氣」或「月相配日」推「過旬災也」,
都有象數可以吻合.......。

鶴老說:易經卦象之擇取,這原本就時常會發生的現象,
但是取象有細膩度的區別,.......
正如 達摩祖師 所謂得皮、得肉、得骨有所不同!

鶴老接著又說:

虞翻雖沒有迴避「十日爲旬」的主題,但他的注解很難看懂.........

鶴老於是在虞翻豐卦初九的注解後面加疏:

豐卦初九:「遇其配主,雖旬无咎,往有尚。」

象曰:「雖旬无咎,過旬災也。」

虞翻曰:妃嬪,謂四也。(括弧內為鶴老疏:九四爻辰午為妻妾)
四失位在震,為主(謂四失位,「謂四失位,變成坤」,上卦變成坤,
則成為明夷卦,明夷六四為世爻,世爻為主)

;五動體姤遇(五爻動為革卦,革之二至五互體為姤,姤為遇)
故遇其配主也。
謂四失位,變成坤(九四爻辰午化丑),應初(明夷初九為應爻)
坤數十(謂四失位,變成坤而成為明夷卦,明夷16夜月相,由明夷16夜
月相→豐卦26旦月相,共10日足,為一旬)
,四上之五,成離。離為日。
體大過(本卦豐之二至五互體為大過),故過旬災,
四上之五,坎為災也。(四之五成既濟,上卦為坎。)

虞翻是由豐卦找尋互體為大過,不明所由,來個「四之五成既濟」
,布置出一個坎卦,「坎為雨」逢大過,那不就是在雨季遇大過
為洪澇成災之象嗎?

我傾聽鶴老解說到此,實在是 忍不住,不提問不快.......!
利用空檔急著將問題拋出.......

我說:鶴老指稱虞翻「四之五成既濟,布置出一個坎卦」
那顯然是背後另有資料可作參考...... 鶴老和虞翻居然摸出
洪澇之災的相同象,嘿!這不應該是「瞎子摸象」啊!

鶴老倒了一杯熱茶,邊喝邊思索,沒發表意見......

對長輩我也不好強加追問?於是轉了個話題。

請教鶴老:

在《周易》的384條爻辭中,有11條爻辭出現豐卦初九
「遇其配主」的「遇」字,而虞翻《周易》爻辭注,稱
「體姤遇」(互體為姤,姤為遇)只有三條,那無法「體姤遇」
的8條,其「遇」之象又將如何解?

鶴老將手中《周易正義》翻到姤卦:

姤卦《彖辭》曰:「姤,遇也,柔遇剛也。......天地相遇,
品物咸章也。」

鶴老說:姤卦的「遇」是指天文景觀,為「柔遇剛」、
為「天地相遇」必須講究卦氣與節氣。

同人九五:「同人,先號咷而後笑,大師克相遇。」
虞翻曰:應在二。巽為號咷,乾為先,故先號咷。師震在下,
故後笑。震為後笑也。乾為大,同人反師,故大師。
二至五,體姤遇也,故相遇。

鶴老疏:同人九五之離卦,離卦卦氣應夏至午月,姤卦的卦氣應午月。



豐卦初九:「遇其配主,雖旬无咎,往有尚。」
虞翻曰:妃嬪,謂四也。四失位在震,為主;五動體姤遇
(五動為革卦,革之二至五互體為姤,姤為遇),故遇其配主也。

鶴老疏:豐卦初九之小過,小過初六為應爻,對九四世爻爻辰為午,
姤卦的卦氣應午月。



小過六二:「過其祖,遇其妣;不及其君,遇其臣;无咎。」
虞翻曰:祖謂祖母,初也。母死稱妣。謂三坤為喪,為母,折入大過死
,故稱祖也。妣二過初,故過其祖。五變,三體姤遇,故遇妣也。
虞翻曰:五動為君,晉坎為臣;二之五隔三;艮為止,故不及其君,止如。
承三得正,體姤遇象,故遇其臣,无咎也。

鶴老疏:小過六二爻辰為午,姤卦的卦氣應午月。


鶴老說:而其他8條「遇」字的取象,條件各有不同,就不一一論述。


老規矩,奉上剛沏熱茶,以感謝鶴老的指導!
貼文者 : : 許志輝

Re: 探 蒙卦六三「金夫」之象 - 2018-02-27 00:02:20

周易參同契注解
周者乃常道也。易者變改之義也。言造大還丹運火皆用一周天故曰周易。汞為日為離南方屬己太陽之精為青龍。鉛為月北方坎水屬戊太陰之精為白虎亦為丹砂為月。故日月為易字亦為龍虎,古文龍虎經皆如是注。

乾坤者易之門戶,眾卦之父母。
易者,乾坤謂鼎器,乾為上釡,坤為下釡,乾形借西北陽而居,坤形借西南陰而居,而陽位故乾借陰,而陰位故坤借陽。乾者五月,乃由乾坤合體,往來闔閉謂之門戶。由一陰一陽交錯而生八卦,再由八卦互生六十四卦,乾生:震,坎,艮。坤生:巽,離,兌。乾坤為眾卦之父母。

坎離匡郭,運轂正軸
第一句以乾坤為門戶,再由四周保護著城門,以坎離匡正城外,由道駕御著車而不使其脫離軌道,以坎離運轉其正中心軸。若以丹道來講,以乾坤為鼎器,鼎中加水,以爐火加熱。郭、即廓也,城在內郭在外。若以氣功來講,丹田又為稱為氣海,兩腎中間有一點又稱命門,命門是先天之氣,是任督二脈傳輸,由丹田吸氣納氣,轉化到命門,再由命門循環任督二脈,在人體有十二經脈,除十二經脈外,還有奇經八脈,一般寫武俠很多未把人體經脈搞清楚,談奇經八脈好像煞有其事,真正人體經脈一打通,會產生很多變化,具有神通力,夜裡能目視,耳能遠聞,不過這些都不能了脫生死,畢竟擺脫不了名利權勢的誘惑,很多具有神通力大玩神通來謀取利益,這是違反自然法則。坤之中爻藏於離,乾藏於坎,好比車之軸在運轉。坎為月,離為日,日月行於黃道,往來循環無窮。老子曰:【三十輻共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有人把三十輻解釋為三十天,以六十卦每日值兩卦,以易為車轂,以六十卦為根柱,如此旋轉不休,它的中心點小圓孔,支柱外面的大圓圈,有三十根柱子,只要有一根斷裂,就會失去平衡,雖然中心無物,但是用起來,且妙用無窮。用來比喻坎離最恰當不過。

牝牡四卦,為橐為籥,覆冒陰陽
乾純陽為牡卦,坤純陰為牝卦。籥為虛器,坎、離為水火之氣,運轉其中,包含萬物陰陽。乾坎為陽卦,坤離為陰卦。老子曰:【天地之間,其猶籥乎?虛而不屈,動而愈出。】天地之間就好像籥一樣,籥就是現在的鼓風箱,用來做比喻,以乾坤坎離四卦來比喻鼓風箱,鼓風箱裏面中空,兩旁靠著一片一片的扇葉,扇葉呈斜角,如果搖動把手,風就會往風口吹出。為什麼要以乾坤坎離來做比喻,下一句是覆冒陰陽,籥是一種樂器,聲音出於中冬,則萬物出於中,坎離中爻為一陰一陽,如此的解釋,似乎有些勉強。老子則說:虛而不屈,動而愈出,這虛字應以靜來解釋比較恰當,就是在靜止時不受任何影響,靜者恒靜,萬物靜觀皆自得;動而愈出,如果受任何事物的影響,它就愈動愈表現出來,動者恒動。上一句以車轂來做比喻,但車輪是圓的,可是根柱且是橫直的,而鼓風箱的扇葉,且是呈斜角形,上一句只用坎離,而本句且用牝牡四卦,當然有一定的差別,其分別是以坎水離火,做為昇降調和之用,如果水太多或火太猛,就失去其正,不偏不倚才是中庸之道。本句以四卦覆冒陰陽,這覆字,單單來講以涵蓋比較恰當,這冒字,是以帽子來講,可以包括所有一切。

道猶御者,執銜轡淮,繩墨隨軌轍,處中而制外,數在於曆紀
接下來這個道,御者就是駕車,古代只有皇帝能用御字,如果做為比喻就如御飛或御龍,這個道,駕著車,隨著一定的軌跡在行駛,天道循環,地道變化,人道遵守,不踰越道規矩法則。記載道的法則,數字上應有記載來表示,以天干,地支,五行陰陽,0123456789,青赤白黑黃,道執行這些法則,而不踰越其道的範疇,也就不會脫離陰陽五行的範疇,以數在曆記來詮釋,否則單單一個道字,人們根本不知它是什麼東西,成天整日談道論道,道字只是一個名詞而已,假如沒有一些規則和定律,人類就無所遵循它的目標和理想。

月節有五六,經緯奉日使,兼開六十四卦,剛柔為表裏,朔旦屯直事,至暮蒙當受,畫夜各一卦,用之如次序,即未晦爽終,終則復更始
接下來,以上句數據來表示,把每年、每月、每日、每一時辰、及東南西北緯度以卦爻來做比喻,道即無極,無極而生太極,太極而生兩儀,到六十四卦,每月有三十天,五乘以六等於三十,三十天剛好為一個月。卦爻為經,律數為緯,經為乾南坤北,緯為離東坎西,經緯各家說法不一,但是若以緯度來講,應該以東西南北,每日的變化,應以卦爻和曆法來計算,乾坤坎離除外,六十卦每日值兩卦,共三十天;在天為陰陽,在地為剛柔,在人為仁義,以金木水火土為表裏,白天一卦,晚上一卦,從屯卦和蒙卦開始,到即濟和未濟兩卦,如此終而復始循環。
【一日】朝用屯卦,夕用蒙卦。【二日】朝用需卦,夕用訟卦。【三日】朝用師卦,夕用比卦。而一日至三日震動,每月初三到初七,入戍時,月明一分,故納庚是震卦,初九庚子爻從坤卦初六爻消出。【四日】朝用小畜,夕用履卦。【五日】朝用泰卦,夕用否卦。【六日】朝用同人,夕用大有。【七日】朝用謙卦,夕用豫卦。【八日】朝用隨卦,夕用蠱卦。每月上弦,八日見上弦丁地,自初八到十二,入戍時,月明二分,象兌卦在丁方,故兌納丁,兌卦九二爻從震卦六二爻消出。【九日】朝用臨卦,夕用觀卦。【十日】朝用噬嗑卦,夕用賁卦。【十一日】朝用剝卦,夕用復卦。【十二日】朝用無妄卦,夕用大畜卦。【十三日】朝用頤卦,夕用大過卦。【十四日】朝用咸卦,夕用恒卦。【十五日】朝用遯卦,夕用大壯。十五日二弦合其精氣,於是乾坤之體合成。【十六日】朝用晉卦,夕用明夷。【十七日】朝用家人,夕用睽卦。每月十三到十七,入戍時,月光盡明,象乾在東方,乾納甲,乾卦九三爻從兌卦六三爻消出。【十八日】朝用蹇卦,夕用解卦。【十九日】朝用損卦,夕用益卦。【二十日】朝用夬卦,夕用姤卦。【二十一日】朝用萃卦,夕用升卦。【二十二日】朝用困卦,夕用井卦。每月十八到二十二,出卯時,月暗一分,象巽卦在辛方,故巽納辛,巽卦從乾卦初九爻消出。【二十三日】朝用革卦,夕用鼎卦。【二十四日】朝用震卦,夕用艮卦。【二十五日】朝用漸卦,夕用歸妹。【二十六日】朝用豐卦,夕用旅卦。【二十七日】朝用巽卦,夕用兌卦。每月二十三到二十七,日出卯時,月暗二分,象艮卦在丙方,故艮納丙,艮卦從巽卦九二爻消芔。【二十八日】朝用夬渙卦,夕用節卦。【二十九日】朝用中孚,夕用小過。【三十日】朝用既濟,夕用未濟。每月二十八到初二,出卯時,月光盡,象坤卦在乙方,故坤納乙,坤卦從艮卦六三爻消出。

(剛好看到此文~~這是以前所寫~~我只貼一部份~~在我測試版那裡~~把它拿過來~~給大家參考~~)
貼文者 : : 許志輝

Re: 探 蒙卦六三「金夫」之象 - 2018-02-27 00:13:45

西元前三十七年(甲申年),東郡人京房,東郡就是現在河北濮陽縣,追隨梁國焦延壽學習易經,焦延壽常說:【得到我的學問而喪失生命的,就是京房。】京房可以從易經上推算出天災人禍,共分六十卦輪流交替的指定日期,用風雨冷熱作為驗證,都很準確,京房對易經的功力極為深厚。被地方推舉為小官如當今村里幹事。最後到了中央政府充當為中級官員,屢次上書給皇帝,議論天象變異,十分靈驗,皇帝非常欣賞,不斷的召見他,向他詢問。京房回答說:【古代帝王在功勞中選拔賢能,萬事都有成就,祥瑞出現。到了近代,任用官員,全看他受到讚賞,所以政治腐敗,天變不止,最好是考查文武百官的行政效率和工作成績,天變才會停止】。

皇帝就命京房負責主持這件事,京房擬定(考績條例)呈報。皇帝在未央宮前殿溫室殿,舉行討論會,由京房跟部長級官員出席。大家都認為京房的辦法過於瑣碎,使上級跟下屬互相監督偵察,不可施行。當時,正好各州督導官向中央作例行報告,集中首都長安。皇帝召見他們,命京房向他們宣佈(考績條例)的實行細則,督導官員們也認為不可施行。

這時,中央掌權者石顯,石顯的好友五鹿充宗,是宮廷秘書長,二人密切合作,權傾朝野。
有一次京房單獨晉見皇帝說:【幽王和厲王二人,為什麼把國家搞得那麼糟,他們任用那些人?】
皇帝說:【君王昏庸,任用的又是奸佞。】
京房說:【君王是明知奸佞仍用他們?或是認為賢能才用他們?】
皇帝說:【當然認為他們賢能。】
京房說:【可是,為什麼我們郤說他們奸佞?】
皇帝說:【當時局勢混亂,君王身處險境。而我們事後旁觀,看得清清楚楚。】
京房說:【如果是這樣的話,可以肯定,任用賢能時,國家必定清明,任用奸佞時,國家必定混亂,既然這道理這麼簡單明瞭,為什麼幽王和厲王不任用賢,郤用奸佞,最後弄到狼狽不堪的地步?】
皇帝說:【亂世君王,都認為他任用的官員,全是賢能,如都能覺悟到自己的錯誤,他們豈不全了英主,怎麼還有亡國之君?】
京房說:【姜小白(齊國國君)、秦二世,也知道幽王和厲王的故事,而且還譏笑過他們。可是姜小白郤任用豎刁、秦二世郤任用趙高,以致全國混亂,小偷強盜,滿山遍野。為什麼不能把幽王和厲王當一面鏡子,而覺悟到用人不當。】
皇帝說:【只有高度有智慧的君王,才能吸取歷史的教訓】。
京房脫下官帽,叩頭說:【春秋一書,記載二百四十二年間的天變災難,用來警告後代君王,陛下自登極以來,日蝕月蝕,星辰逆轉運作,互相重疊,山崩泉湧,大地震動,天落隕石,夏季降雪,冬季響雷,春季百花凋謝,秋季樹葉茂盛,霜雪不能肅殺害蟲。水災、旱災、螟災,人民饑饉,瘟疫流行,盜賊遍地,受過刑罰的人,滿街皆是,春秋所記載的天災人禍,現在應有盡有,皇帝陛下,你認為當是治世,還是亂世?】
皇帝說:【當然是亂世,而且亂到極點,這還用問?】
京房說:【那麼,皇帝陛下現在所任用都是什麼些人?】
皇帝說:【還好的是,幸而比前代高明。而且,責任也不在他們身上。】
京房說:【前世那些君王,也是皇帝陛下這種想法。我恐怕後代人看現代,猶如現代人看古代】
皇帝思索了一會兒,說:【現代擾亂國家的,是誰?】
京房說:【皇帝陛下英明,自會知道。】
皇帝說:【我怎麼會知道,如果知道,還會用他?】
京房說:【皇帝陛下最信任,跟他在密室之中,共商國家大事,掌握用人權柄的人,應該是他。】京房很明白的指出是石顯,皇帝果然恍然大悟,對京房說:【我知道了】京房告退。其實皇帝還是對石顯信用如故。京房對皇帝規勸苦口婆心,而皇帝把京房的話全當耳邊風,這些事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常遇到。

皇帝命京房推薦他的學生中,了解(考績條例),有行政經驗的人才,準備試辦。京房推薦禁任良、姚平。建議:【任用他們當督導官,先在各地方建立考績制度。請准許我留在中央,轉報他們的奏章,免得下情不能上達,被人隔阻。】然而,石顯和五鹿充宗已把京房當成死敵,決心要使京房遠離皇帝,以便下手除掉,於是向皇帝建議,應任命京房當郡長。
京房不能推辭,只好請求:【年終時候,請准許我乘坐政府驛馬車,到首都長安,向陛下面報。】皇帝答應。京房自知已死亡之險,跟石顯怨恨仇隙已成,不想遠離皇帝。於是上【親啟密奏】:(我一出京師,怕當權者會派人下手,身死而事敗,所以到年終時向皇帝報告事情,得以乘坐政府驛馬車,到首都面向陛下奏事,幸能蒙皇帝應許。然而,二月八日,陰雲亂風又起,太陽光芒暗淡,顯示高級官員覆蓋天子,而天子心存懷疑。二月十六日、十七之間,定有權貴離間,撤銷我乘坐政府驛馬車的承諾。)京房還沒出發,皇帝命王鳳通知京房,果然撤銷京房年終乘坐驛馬車回京晉見皇帝的承諾。京房發現他已面臨生死關頭,十分驚恐。

秋天。京房出發,走到新豐(陝西省)託政府信差,再上【親啟密奏】:(我於六月間曾上書陛下,指出『遯卦』有誤。我認為:有道行的人離去,天氣寒冷,水湧出成災)到了七月,果然大水湧出。我的學生姚平告訴我:【你可以說洞察到天地奧秘,但也不要太相信其中道理。你所預測的天災人禍,沒有一件不應驗。現在,大水已經湧出,豈不是有道行的人接著就要被放逐,死在外邊,還有什麼話可說。】我說:【皇上大仁大愛,對我尤其寬厚,既令因進言而死,我還是要進言。】姚平又說:【你這話只算小忠,不算大忠。從前,秦王朝時,有一位叫正先的人,因譏諷趙高,而被處死。趙高的權勢從此高漲,所以秦王朝的衰亂,正先使之加快。】而今,我離開首都,擔任郡長,自願力全報效,只恐怕還沒著手,就被誅殺。唯求陛下不要使我應驗大水上湧的預言,充當正先的角色,讓姚平作為笑料。)
京房到了河南省陝縣,再上【親啟密奏】:(我以前推薦任良可以負責官員考績制度,使我留在中央政府,這樣作對我一利,而且政府中不可能發生隔絕蒙蔽事情。一致認為,與其學生出面,不如師傅親自主持。可是,如派我當督導官,又怕我面見陛下奏事。於是又說:『當督導官,可能郡長不肯合作,不如索性當郡長。』目的是在於隔絕我們君臣,使我無法面見陛下。陛下忽略了他們的用心,接受他們的建議。這正是陰雲亂風所以不散,太陽失去光芒的原因。我離開首都長安越遠,太陽的暗灰顔色越重。盼望陛下不要把我徵還京師,去違背天意。邪惡陰謀,人雖不覺,上天郤必有反應。可以欺人,不可欺天,請陛下詳察。)
月餘之後,皇帝下令逮捕京房,押回首都長安監獄審訊。

原來,准陽王劉欣(皇帝的弟弟)的舅父張博,是一位聰明伶俐危險人物,向劉欣要了很多金銀珠寶,到了首都長安,活動劉欣入朝。張博追隨京房學易經,而且把女兒嫁給京房,京房每次朝見,回家之後,往往把皇帝間問答的話,告訴岳父大人。張博暗中記下京房的機密言語,拜託京房代劉欣作一份請求入朝的奏章。把機密語錄,跟奏章草稿,送給劉欣過目,作為他工作的證明。石顯得到這個情報,指控:【京房跟張博通謀,誹謗政府,把罪惡推到皇帝頭上,欺騙親王。】
京房跟張博同時入獄,綁赴街巿斬首,妻子放逐邊境。

抄自資治通鑑~~從測試版轉過來~~
貼文者 : : 明陽

Re: 探 蒙卦六三「金夫」之象 - 2018-02-28 01:04:13


性、道、教

《中庸》:「天命之謂,率性之謂,脩道之謂

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
(第一章)
貼文者 : : 明陽

Re: 探 蒙卦六三「金夫」之象 - 2018-03-10 00:44:06


卜 居

《卜居》是《楚辭》篇名。篇中寫屈原被放逐﹐“三年不得復見”﹐

爲此心煩意亂﹐不知所從﹐就前去見太卜鄭詹尹﹐請他決疑。

屈原先述世道不清﹑是非善惡顛倒的一連串疑問﹐

然後太卜詹尹表示:

夫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數有所不逮,

神有所不通。用君之心,行君之意。龜策誠不能知此事。
貼文者 : : 玄易

Re: 探 蒙卦六三「金夫」之象 - 2018-03-10 09:22:38

文章很精彩很有內容,兩位大大易學修為了得 讚
貼文者 : : 明陽

Re: 探 蒙卦六三「金夫」之象 - 2018-03-15 07:11:41


易來又易去

玄易大大!曾蒙謬讚,我個人已退休多年,
元月份寒流來,在家整理過去約50年的《易經》筆記,
才動了練習貼文的念頭,在這之前從來沒有過.......

對了“來自:易來又易去”,“易來又易去”是不是「憧憧往來」之意?

《繫辭下傳》第五章:
易曰:「憧憧往來,朋從爾思。」
子曰:「天下何思何慮?天下同歸而殊途,一致而百慮,天下何思何慮?」
「日往則月來,月往則日來,日月相推而明生焉。寒往則暑來,暑往則
寒來,寒暑相推而歲成焉。往者屈也,來者信也,屈信相感而利生焉。」
「尺蠖之屈,以求信也。龍蛇之蟄,以存身也。精義入神,以致用也。
利用安身,以崇德也。過此以往,未之或知也。窮神知化,德之盛也。」

貼文者 : : 許志輝

Re: 探 蒙卦六三「金夫」之象 - 2018-03-16 01:16:07

周易參同契注解
貼文者 : : 許志輝

Re: 探 蒙卦六三「金夫」之象 - 2018-03-16 01:17:03

周易參同契注解
貼文者 : : 明陽

Re: 探 蒙卦六三「金夫」之象 - 2018-03-20 09:38:00


由「卦氣」推《西遊記》中丹法之作為 丘處機 師徒

※※※※※※※※※※※※※※※※※※※※※※※※※※※※※※※※※

原本此貼該貼在「心情分享版」的“《山海經》與《西遊記》”
回覆文,但恐此文多涉《易經》的專門術語與推論,會被感覺
貼錯版位,只好移到「易卦研究版」........

※※※※※※※※※※※※※※※※※※※※※※※※※※※※※※※※※


以下所述為前輩的筆記,僅供參考,若有遺誤,尚請各位看官海涵........


節錄 西遊記 第一回片段作引言:

猴王聞之,滿心歡喜道:「我明日就辭汝等下山,雲遊海角,遠涉天涯
,務必訪此三者,學一個不老長生,常躲過閻君之難。」
.......
..........................
猴王參訪仙道,無緣得遇。在於南贍部洲,串長城,遊小縣,不覺
八九年餘。忽行至西洋大海,他想著海外必有神仙。獨自個依前
作栰,又飄過西海,直至西牛賀洲地界。登岸遍訪多時,忽見一座
高山秀麗,林麓幽深。他也不怕狼蟲,不懼虎豹,登上山頂上觀看。
..............
............................
樵夫道:「不遠,不遠。此山叫做靈臺方寸山,山中有座斜月三星洞
那洞中有一個神仙,稱名須菩提祖師。」
...............

*****************************

靈臺方寸山,斜月三星洞,這裡藏了大秘密.......

「靈臺」為星宿名,「靈臺」有三星屬太微垣,在明堂西,
《晉書.天文志》曰:“靈台,觀台也,主觀雲物,察符瑞,候災變也。”

「靈臺」入翼宿初度,1220年(丘處機西遊見成吉思汗時)
入赤經154°,昏見南中,為「小滿初候」,應小畜卦氣。

「斜月」是指西斜的落月,小畜應4旦月相,必須在酉時後才能見到
月相在申方、庚方出現,過了戌時中以後,初4月相即沒入西方地平。
「三星洞」的「三」即28宿之一的「參」宿,當戌時後見「參」宿
在申方時,為「雨水初候」,應漸卦卦氣,漸之下卦艮為山,而有「山洞」
之象,故「三星洞」之取象應漸卦。


清.悟一子.陳士斌的《西遊真詮》:「歷代仙師又以坤方為月生之地,
以偃月為象。一勾為偃月,三點為三星(按:“”字為一勾三點)。
月受真陽之氣而生明,中有精氣神三星之象。」
(《周易參同契.聖人上觀章》:「三日出為爽,震庚受西方。」)


下以 小畜之漸(小畜應「靈臺」、漸卦應「斜月三星洞」)

查西漢.焦延壽《易林》的“小畜之漸”林條如下:

學靈三年 聖且神明 光見善祥 吉喜褔慶 鹿鳴鴻飛 鳴見善祥。

《易林》的“小畜之漸”林條所載,與孫悟空之參訪仙道,是有吻合。


如果以吳承恩的年代1550年推,「靈臺」入赤經159°,昏見南中,
為「小滿二候」,應乾卦卦氣。


下以 乾之漸(乾應「靈臺」、漸卦應「斜月三星洞」)

查西漢.焦延壽《易林》的“乾之漸”林條如下:

陽低頭 陰仰首 水為災 傷我足 進不利 難生子。

以吳承恩的年代1550年推,卦象與《西遊記》內容不符。倒是從
他的生平來看,「進不利,難生子」卻與吳承恩生平的遭遇吻合。

吳承恩從小即聰敏多慧,他十九歲左右即考中秀才,入了府學,在淮安
享有文名。但是他在科場卻不得意,八次上南京應試,都不幸落榜。
後來舉貢入京,約六十五歲的時候,終於獲得了長興縣丞(相當今日的
副縣長)的任命。一年多後,他辭官移居杭州。
放浪詩酒,賣文為生。家貧無子,逝世後,遺稿多散佚。

以“歲差”查“靈臺”相應卦氣,推《西遊記》中丹法

之作者為丘處機或其師徒所共同完成!!!
貼文者 : : Amychen

Re: 探 蒙卦六三「金夫」之象 - 2018-03-25 06:30:16


大大在「心情分享版」“就從「十萬八千里」談起”貼文針對Amychen的回應:

-------------------------------
《周髀算經》用八尺之「表」於中午時測24節氣之日晷影長,黃昏後則
測28宿上中天的星,以作為定季節的參數。

「一等星」參宿為28宿之一,屬於西方的白虎七宿,配在「先天八卦圖」
巽申的位置,《說卦傳》:「巽為木、為風......為繩直、為工。」
(「中正表」,用繩繫其表顛,為觀天象的工具。)

又參宿的五行屬水,「星獸」為猿,通稱「參水猿」,在特定的年代,
「參水猿」與一等星心宿(28宿之一)連結,就會有《西遊記》所描述
的「心猿」、「靈山」之象。

在《周易》64卦中,是以觀卦與益卦卦象,
為「日晷儀」與「中正表」的象徵。

觀卦之上卦為巽,下卦為坤,
《說卦傳》:「巽為木、為風......為繩直、為工。」
又曰:「坤為地......為文。」(中正表立於地上以察天文。)

益卦《彖辭》的「中正有慶」
觀卦《彖辭》的「中正以觀天下」,
這兩卦的「中正」二字都是象徵「中正表」之義。
益卦初九之觀卦,象徵由白天測太陽時角,到晚上觀星象定節氣;
觀卦初六之益卦,則是由晚上觀星象定節氣,到白天測太陽時角。

這是由「」而演的數:
伍以變,錯綜其數。」(《繫辭上傳》第十章)
天兩地而倚數」(《說卦傳》第一章)

我就暫且作此回應,本版不適合推論易卦,恐對其他網友無禮.....
有機會我會在「易經易卦研究版」再作補充......謝謝!


-------------------------------

希望大大能在此「易經易卦研究版」進一步補充,謝謝!!
貼文者 : : 明陽

Re: 探 蒙卦六三「金夫」之象 - 2018-03-25 23:06:12



《周髀算經》用八尺之「表」於中午時測24節氣之日晷影長,
黃昏後則測28宿上中天的星,以作為定季節的參數。

「一等星」參宿為28宿之一,屬於西方的白虎七宿,配在
「先天八卦圖」巽申的位置,《說卦傳》:「巽為木、為風......
為繩直、為工。」(「中正表」,用繩繫其表顛,為觀天象
的工具。)在《周易》64卦中,是以觀卦與益卦卦象,
為「日晷儀」與「中正表」的象徵。


而「天文」一詞,最早出現於《周易.賁卦彖傳》:

「賁,亨;柔來而文剛,故亨。分,剛上而文柔,
故小利有攸往,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
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分,剛上而文柔......天文也」:

「分」即春秋二分之意,這是天文的現象;因為赤道與黃道有交角,
才產生春秋二分南北極的晝夜更替。「剛上而文柔」是指賁卦六四
應爻(為「剛上」之象),賁卦六四動為離卦,賁卦六四應爻爻辰
為戌化酉。賁卦卦氣主秋分應賁卦六四應爻爻辰化酉。

「觀乎天文,以察時變」:

賁卦卦氣主「秋分初候」,觀卦卦氣主「秋分二候」,秋分後太陽周年視
運行過天球赤道到「外衡」(南半球),故曰「觀乎天文,以察時變」。

「文明以止,人文也」:

「人文」指賁卦九三、六四人爻,賁卦九三之頤卦,頤卦卦氣主
「大雪三候」界冬至,賁卦六四之離卦,離卦卦氣主夏至,冬夏二至點
為太陽周年視運行的終始點,亦即太陽直射南北回歸線,是「文明以止」。

「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人文」指賁卦九三、六四人爻,賁卦六四之離卦,離卦卦氣主夏至。.

離卦《彖辭》曰:「離,麗也﹔日月麗乎天,百穀草木麗乎土,
重明以麗乎正,乃化成天下。」



觀卦《彖辭》曰:「大觀在上,順而巽,中正以觀天下。觀,
盥而不薦,有孚顒若,下觀而化也。觀天之神道,而四時不
忒,聖人以神道設教,而天下服矣。」

觀卦上卦為巽,下卦為坤,《說卦傳》:「巽為木、為風......為繩直、
為工。」(「中正表」,用繩繫其表顛,為觀天象的工具。)
又曰:「坤為地......為文。」(中正表立於地上以察天文。)
上卦巽之爻辰與下卦坤之爻辰完全一樣,周文王時代春分點在胃宿,
天文「十二次」屬「大梁」之次,春分時卦氣應觀卦上九爻辰為卯,
故稱:「大觀在上,順而巽,中正以觀天下。」

「有孚顒若」:
春分應觀卦六三民爻與上九宗廟爻辰為卯。
「下觀而化」是指觀卦六三民爻而言。

  觀卦六三:「觀我生,進退。」
  象曰:「觀我生,進退﹔未失道也。」

觀卦六三之漸卦,漸卦九三為世爻,世爻為「我」,故曰「觀我生」。
漸卦《象辭》曰:「山上有木,漸;君子以居賢德善俗。」

「觀天之神道」:
是指觀卦上九宗廟而言。

  觀卦上九:「觀其生,君子无咎。」
  象曰:「觀其生,志未平也。」

觀卦上九之比卦,比卦上六為應爻,應爻為「其」,故曰「觀其生」。

觀卦《象辭》曰:「風行地上,觀;先王以省方,觀民設教。」

「下觀而化」是指觀卦六三民爻而言,觀卦六三之漸卦,
漸卦《象辭》曰:「山上有木,漸;君子以居賢德善俗。」

《中庸》:「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脩道之謂教.......。」(第一章)

因「歲差」的緣故,所以《繫辭下傳》第八章又強調:
「易之為書也,不可遠;為道也屢遷。」
「屢」、「遷」是指「春分點」向西移動,因「歲差」每71.6年
春分點向西移動1度,時間一久相應的卦氣就會轉換,它會影響
到《月令》的推行(參《禮記.月令》)。所以要教導官吏百姓
如何作校正,即「觀民設教」、「脩道之謂教」。


益卦《彖辭》曰:「益,損上益下,民說无疆,自上下下,
其道大光。利有攸往,中正有慶。利涉大川,木道乃行。益動
而巽,日進无疆。天施地生,其益无方。凡益之道,與時偕行。」

《繫辭下傳》第二章:「包羲氏沒,神農氏作,斲木為耜,
揉木為耒,耒耨ㄋㄡˋ之利,以教天下,蓋取諸益。」

  益卦初九:「利用為大作,元吉,无咎。」
  象曰:「元吉无咎,下不厚事也。」

益卦卦氣應「立春三候」,初九爻辰子主「春雨」(父母主雨),
益卦初九之觀卦,初九爻辰子化未(財爻主晴),春雨見晴
「利用為大作」,「作」指耕作。

《彖辭》「自上下下,其道大光」:六四未下至初六,寅時末天亮放晴。

「益動而巽,日進无疆」:
日晷的晷影隨太陽的時角而變換,太陽的時角沒入地平後,
並不是不見就沒有,而是「日進无疆」。

「天施地生,其益无方」:
春雨為「天施」,上卦巽納辛,辛之「長生」在初九子為「地生」。
初九爻辰子化未,未為財爻主收成。


周文王時代,參宿約在赤經度41度,太陽周年視運行到參宿1度
為「榖雨三候」,應旅之內卦氣卦。(「榖雨三候」物候為「戴勝降於桑」。)
蠶食桑,參宿與桑蠶有聯繫,「參蠶」與後世之「參禪」為諧音!

《康熙字典》引《集韻》曰:「參古作朁。」(朁音慘)

蠶 小篆从二虫朁聲,本作「任(妊)絲蟲」解(見通訓定聲)。

「參伍以變,錯綜其數,通其變,遂成天地之文;極其數,
遂定天下之象。非天下之致變,其孰能與於此。易无思也,
无為也,寂然不動,感而遂通天下之故。」(《繫辭上傳》第十章)

「昔者聖人之作易也,幽贊神明而生蓍。參天兩地而倚數,
觀變於陰陽而立卦;發揮於剛柔,而生爻;和順於道德,
而理於義;窮理盡性,以至於命。」(《說卦傳》第一章)


這是由「」(「中正以觀」)而演的數:
「參伍以變,錯綜其數」、「參天兩地而倚數」
春分時卦氣應觀卦上九爻辰為卯,故稱:「大觀在上,順而巽,
中正以觀天下。」觀卦上九之比卦,比卦上六為應爻,比卦《卦辭》
「原筮元永貞」(「原筮」是以春分點為原點),「參伍以變,錯綜其數」、
「參天兩地而倚數」,都是「」的現象!


或有不能盡釋......
貼文者 : : 明陽

Re: 探 蒙卦六三「金夫」之象 - 2018-03-31 20:21:36


30幾年前我在國家圖書館影印了西漢.焦延壽的《易林》一書,
那些年並未能在書店找到該書。又過了幾年,請了三位親友分工
幫我把《易林》作成WORD檔,以便能搜尋各種卦象,來作為研判
與分析,.........現在回憶,底確發揮了很大的作用,下面我將
舉一例以供網友們參考:

這一例就是前一貼文,賁卦《彖辭》的「文明以止,人文也」。

賁卦《彖辭》曰:「賁,亨;柔來而文剛,故亨。分,剛上
而文柔,故小利有攸往,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
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文明以止,人文也」:

「人文」指賁卦九三、六四人爻,賁卦九三之頤卦,頤卦卦氣
主「大雪三候」界冬至,賁卦六四之離卦,離卦卦氣主夏至,
冬夏二至點為太陽周年視運行的終始點,亦即太陽直射南北回
歸線,是「文明以止」。

在《易林》「夬之頤」條則說「二至靈臺,文所止遊」,「之卦」頤卦
卦氣主「大雪三候」界冬至,應「之卦」頤卦初九與六五爻辰為子,
「二至靈臺」當然就是指冬夏二至點,是為太陽周年視運行的終始
點,所以說是「文所止遊」。

從《易林》「夬之頤」條「二至靈臺,文所止遊」,在比較賁卦
《彖辭》「文明以止,人文也」,就會讓人聯想到賁卦三爻、四爻動的
「之卦」卦氣,巧合的賁卦九三之頤卦,賁卦六四之離卦,「之卦」
卦氣與冬夏二至點有聯繫.........於是就能有信心於取象上的判斷.........
就是如地摸索易象......慢慢累積經驗.........

《易林》夬之頤:「二至靈臺,文所止遊,雲物備故,長樂无憂。」

貼文者 : : 明陽

Re: 探 蒙卦六三「金夫」之象 - 2018-10-09 20:14:29


造易八元


《易林》共有4096條卜辭,其中以「謙之升」與「艮之蠱」的卜辭最引人注意,這兩條卜辭內容是:


謙之升:「七竅龍身 造易八元 法天則地 順時施恩 富貴長存。」

艮之蠱:「七竅龍身 造易八元 法則天地 順時施恩 利以長存。」

甚麼是「造易八元」?是《易經》畫卦繫辭的八大原理嗎?
甚麼是「法天則地」?易學前輩鶴溪說:「根據《周髀算經》的理論,是指夏至日中觀測地日晷的影長,“法”為夏至,“則”為日晷的刻度........。」

鶴老說:可以參考西漢.揚雄《太玄》的「法」首。

按:
《太玄》「法」首:
法  陽高縣 厥法物 仰其墨 莫不被則。〈「法」首準《易經》井卦,井卦卦氣界夏至,改邑不改井,無喪無得,往來井井;有法之象。〉

《易林》著作時代,太陽周年視運行到井24°為「夏至」,而井卦卦氣界「夏至」,井卦卦氣應謙卦六二應爻爻辰午(地爻)。
.
貼文者 : : 明陽

Re: 探 蒙卦六三「金夫」之象 - 2018-10-10 11:23:22


造易八元(一)


我問鶴老:「七竅」、「八元」的數字是否《洛書》「九宮」之象?

而九宮之說首見於《大戴禮記.明堂篇》,其中言到,明堂有“九室”(見下圖),其形上圓下方,其數為:“二四九,七五三,六一八。”其中所記載的九疇、祠廟、太廟、明堂等建築都用此方法。之後,九宮結構多被用於皇帝的宮室中。《管子.幼官》、《呂氏春秋.十二紀》、《禮記.月令》等典籍中都有關於天子在一年四季分居九個不同宮室的記載,是屬於禮法..........。

《禮記.禮運》曰:「是故夫禮,必本於大一(大音太),分而為天地,轉而為陰陽,變而為四時,列而為鬼神。其降曰命,其官於天也。夫禮必本於天,動而之地,列而之事,變而從時……。」

《天官書》:中宮天極星,其一明者,太一常居也。


鶴老說:「明堂九宮」屬於禮法,你知道《洛書》圖案為何由神龜來背負嗎?

我搖頭說:「不知......」

鶴老說:《西遊記》唐僧最後一難(八十一難),師徒一行連帶佛經(法)被大黿(黿【音元】,大鼈也)沉到河裡.........他四眾檢看經本,一一曬晾..........

神龜來背負《洛書》象徵「禮法」,大黿駝佛經象徵「佛法」。


「龜星」與「鱉星」

「龜星」入尾宿8.5°,周文王時代,昏見「龜」星南中為「大暑初候」,應履卦卦氣。(「履,禮也。」)

「鱉星」入斗5度,以西元1220年(丘處機西遊見成吉思汗時)為「歲差」的推算年代【參本議題03/20/18 09:38 AM 貼文“由「卦氣」推《西遊記》中丹法之作為 丘處機 師徒”】,昏見「鱉星」(赤經272°)南中為「秋分初候」,應賁卦卦氣,《雜卦傳》:「賁无色也。」(無色)

「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 遠離顛倒夢想...........」

占卜用「龜」不用「鱉」...........外型、字形皆有別...........
貼文者 : : 明陽

Re: 探 蒙卦六三「金夫」之象 - 2018-12-02 10:36:51


其旋元吉

在上一貼文中提到了「龜星」與「鱉星」,其中「龜星」的入宿度所應之卦氣,與象徵「禮法」的履卦有聯繫。(「履,禮也。」)

在此想藉「龜星」與「禮法」的聯繫,順便也一談《山海經》中的「旋龜」........
在《山海經.南次一經》中有提到一種「鳥首虺尾」的神龜...........


《山海經.南次一經》——
又東三百七十里,曰杻陽之山,
其陽多赤金,其陰多白金。
……
怪水出焉,而東流注於憲翼之水。
其中多旋龜,其狀如龜而鳥首虺尾
其名曰旋龜,其音如判木
佩之不聾(聰),可以為底。


而「龜星」與象徵「禮法」的履卦,在履卦上九爻的爻辭中卻出現了「旋」字,似乎是有「旋龜」之象...........
貼文者 : : 明陽

Re: 探 蒙卦六三「金夫」之象 - 2018-12-02 10:43:19


其旋元吉(一)
貼文者 : : 明陽

Re: 探 蒙卦六三「金夫」之象 - 2019-05-13 22:59:14


有上下,然後禮義有所錯


坤卦《象辭》曰:「地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地勢坤」

「勢」一星入翼2度,周文王時代在赤經125度。
周文王時代,日中見「勢」南中為「大暑初候」,應履卦卦氣。



《說卦傳》:「離為。」

「龜星」入尾宿8.5°,周文王時代,昏見「龜」星南中為「大暑初候」,應履卦卦氣。(「履,禮也。」)「龜星」入尾宿8.5°,周文王時代,昏見「龜」星南中為「大暑初候」,應履卦卦氣。(「履,禮也。」)

又《周易.序卦傳》下篇說:『有天地,然後有萬物;有萬物,然後有男女;有男女,然後有夫婦;有夫婦,然後有父子;有父子,然後有君臣;有君臣,然後有上下;有上下,然後禮義有所錯。』這段敘述也等於是給「君子以辯上下定民志」一句作了注解。

-------------------------

坤卦初六「霜」、離卦初九「錯然」


  坤卦初六:「履霜,堅冰至。」
象曰:「履霜堅冰,陰始凝也。馴致其道,至堅冰也。」

《象辭》「地勢坤」,「勢」星應履卦卦氣,履卦卦氣應坤卦初六爻辰為未。所以坤卦初六爻辭用「履霜」。


  離卦初九:「履然,敬之,无咎。」
象曰:「履錯之敬,以辟咎也。」

履卦《彖辭》曰:「履,柔履剛也。」履卦初九為晝夜更迭之象。

「履錯然」,離卦初九之旅卦,「九宮飛布」,旅卦(山上有火)應賁卦(山下有火),為「」之象。又賁卦與乾卦有聯繫,乾卦卦卦氣應離卦上九宗廟爻辰為巳,乾卦屬「十二辟卦」,故象曰:「履錯之敬,以辟咎也。」
.
貼文者 : : homvine

Re: 探 蒙卦六三「金夫」之象 - 2019-05-14 09:51:03

張貼者: 明陽


《象辭》「地勢坤」,「勢」星應履卦卦氣,履卦卦氣應坤卦初六爻辰為[未]。所以坤卦初六爻辭用「履霜」。



有人説乾凿度是伪托及置疑


坤贞予六月[未],右行,阴时六,以奉顺成其岁

对照《象辭》。

其实都是同样的意思!!!



貼文者 : : homvine

Re: 探 蒙卦六三「金夫」之象 - 2019-05-14 10:10:04

張貼者: 明陽


七竅龍身 造易八元 法則天地 順時施恩 利以長存

.


我的认为

七竅是斗应七星(见医书)。龙身就是极星

造易八元:龙身,七竅合为八(八卦)

法则天地

我认为依乾坤[天地]定位,这条线(准绳)

法,从水。[规]也 龜也

则,汉书·叙传下:作坠势,高下[九]则。 则有九州意思(九宫)

法则天地

就是

天圆(规) 地方(九则)


也就是规天矩地

我为何不以夏至説,因为节气为黄道系统

天以赤道系统先言,后以黄道系统

法又从水,水是[子]也

貼文者 : : 噹哥

Re: 探 蒙卦六三「金夫」之象 - 2019-06-01 00:19:53

張貼者: 明陽
去年中秋節前的某天,帶了茶葉去看一位對易學有研究的鶴溪前輩
,鶴溪的高齡已80好幾,身體還很硬朗,視力也不錯.......。

這天鶴老60分鐘午休後,正在客廳看《周易正義》.......。寒暄過
後鶴老提到蒙卦六三「見金夫」,問我對「金夫」二字在各書的註解有
何看法?

我見桌上有一張鶴老寫的筆記,就隨手拿來參考:

*****************************

  蒙卦六三:「勿用取女;見金夫,不有躬,无攸利。」
  象曰:「勿用取女,行不順也。」




納婦吉,子克家,勿用取女-------這是一個段句
意思就是說,納婦是OK的,但若有子克家,就勿用取女了
當然,你要把前一句包蒙吉放在本段,或單獨一段,均無不可

見金夫,不有躬,无攸利----這是下一個段句
意思就是說,見金夫這件事,因為不有躬,所以無關利
攸者,所謂攸關也
所以,是見金夫,無關利
而不是勿用娶女的女不好

連段句都段錯,那解什麼都是白解,都是枉然

所以蒙卦六三,根本就是段錯句
(當然,六三段錯句,代表九二也是段錯句)

孔子在易經裡分卦段錯句,還蠻多地方的
就像他把詩經亂搞一通一樣

貼文者 : : 明陽

Re: 探 蒙卦六三「金夫」之象 - 2019-06-02 12:39:51

張貼者: 噹哥


納婦吉,子克家,勿用取女-------這是一個段句
意思就是說,納婦是OK的,但若有子克家,就勿用取女了
當然,你要把前一句包蒙吉放在本段,或單獨一段,均無不可

見金夫,不有躬,无攸利----這是下一個段句
意思就是說,見金夫這件事,因為不有躬,所以無關利
攸者,所謂攸關也
所以,是見金夫,無關利
而不是勿用娶女的女不好

連段句都段錯,那解什麼都是白解,都是枉然

所以蒙卦六三,根本就是段錯句
(當然,六三段錯句,代表九二也是段錯句)

孔子在易經裡分卦段錯句,還蠻多地方的
就像他把詩經亂搞一通一樣



在本版“探蒙卦六三「金夫」之象”之議題,樓主旨在探諸家對「金夫」取象的說法………..

  蒙卦六三:「勿用取女;見金夫,不有躬,无攸利。」

在本版“《周易》的嫁娶”之議題,正好引

蒙卦九二:「包蒙吉;納婦吉;子克家。」


致於噹哥兄對孔夫子是否斷章取義一事,我尊重你的看法,但不能苟同……

《周易》經文之繫辭,有卦象作輔助………


.
貼文者 : : 明陽

Re: 探 蒙卦六三「金夫」之象 - 2019-06-03 05:04:49


《周易》的經文如何繫上的?



在「陰陽五行」版,“孔子對占卜的態度”的議題中,有子題“「雲雷」、「經綸」”,在“「雲雷」、「經綸」(七)”有如下敘述:


豫卦象徵「立地之道」,在觀測地「中央土」觀測天象,豫卦之卦氣應昏見「黃龍體」南中,這個時候天文「四象」就定位,據此河南的“豫”字之意,當然可以解為“天象”。但以《周易》卦象來看,64卦皆有“象”,唯獨在序卦第十六的豫卦,卦名直接與“象”結合,而“豫”從“予”,前述學者有解釋成為“我”或“手”的,如果“豫卦象徵「立地之道」,在觀測地「中央土」觀測天象”的推論無誤的話,那麼觀測者的第一人稱當然是“予”!


.
貼文者 : : 噹哥

Re: 探 蒙卦六三「金夫」之象 - 2019-06-03 13:52:08

張貼者: 明陽
張貼者: 噹哥


納婦吉,子克家,勿用取女-------這是一個段句
意思就是說,納婦是OK的,但若有子克家,就勿用取女了
當然,你要把前一句包蒙吉放在本段,或單獨一段,均無不可

見金夫,不有躬,无攸利----這是下一個段句
意思就是說,見金夫這件事,因為不有躬,所以無關利
攸者,所謂攸關也
所以,是見金夫,無關利
而不是勿用娶女的女不好

連段句都段錯,那解什麼都是白解,都是枉然

所以蒙卦六三,根本就是段錯句
(當然,六三段錯句,代表九二也是段錯句)

孔子在易經裡分卦段錯句,還蠻多地方的
就像他把詩經亂搞一通一樣



在本版“探蒙卦六三「金夫」之象”之議題,樓主旨在探諸家對「金夫」取象的說法………..

  蒙卦六三:「勿用取女;見金夫,不有躬,无攸利。」

在本版“《周易》的嫁娶”之議題,正好引

蒙卦九二:「包蒙吉;納婦吉;子克家。」


致於噹哥兄對孔夫子是否斷章取義一事,我尊重你的看法,但不能苟同……

《周易》經文之繫辭,有卦象作輔助………


.

你不用茍同我,我也沒特意要你認同的意思

見金夫那三句,跟嫁娶完全無關
不然,勿用取女,就變成是倒裝句,結論句放段首了
所以說,孔子解的似是而非
只求掰的過去
整個根源....就是他根本錯解蒙卦的蒙字的意思

似是而非的地方多的是
像無攸利....指無關好處,跟好處無關
意思就是說見金夫這件事,看起來似乎是好的,但實際上,根本與好處無關
但孔夫子卻解成此女子不好、不宜
這就是混水摸魚,勉強凹過去的手法了

因為孔子不懂蒙字的意思
所以把整個蒙卦的爻文解的支離破碎
一下子講這件事,突然一下子講另一件事
易經64卦裡
到處都是這種被孔子解的支離破碎的地方
這件事,我在高中就發覺了
只是當時年紀小,還以為是易經博大精深之故
貼文者 : : 明陽

Re: 探 蒙卦六三「金夫」之象 - 2019-06-03 19:42:53


孔子不懂“蒙”字的意思?……….

願聞子之志……

何謂:「山下出泉,蒙;君子以果行育德。」

不知上句《象辭》是否孔丘所言?……..

我也很小就學易經……….我很敬畏……….誠心

非家學淵緣……..我的家長教育程度不高………

幾十年的因緣,我只知道靈山頂上好謙卑……..

傻人傻福……

.
貼文者 : : 噹哥

Re: 探 蒙卦六三「金夫」之象 - 2019-06-03 23:01:38

初六,發蒙
九二,包蒙、納婦吉
六三,見金夫
六四,困蒙
六五,童蒙
上九,擊蒙

蒙卦有6個主題
如果搞不清楚蒙字的意思
硬是要凹,整篇就變成是鬼扯蛋
不知道在講什麼跟什麼
解對蒙字,6個主題就可以全部串連起來
怎麼,你從小抱著誠心看易經
都沒有覺得易經不知道在講什麼嗎
都沒有覺得易經一下子講這裡,一下子又講到別的事
前後句根本不連貫嗎?

山下出泉,蒙;君子以果行育德---->根本就是鬼扯蛋,因為根本套不進主題啊
貼文者 : : 噹哥

Re: 探 蒙卦六三「金夫」之象 - 2019-06-03 23:18:17

勿用取女
勿:不要
用:用來
取:娶
女:女人

所以句意完整的說法是..勿用之以娶女
白話就是說,不要把這件事用來當做是娶女的依據
這件事是什麼事呢?
就是段首那一句...納婦吉

所以整段的句意邏輯...
納婦吉這件事,如果有子克家的話,那你就不能當做娶女的依據
而且如果你仔細揣摩句義
子克家,勿用取女...既然有子,表示這個取女是指--->妾、小老婆
------------------------------

照孔子的解法,有下列二者不當之處
其一,勿用取女這句結論句,會倒裝放段首
其二,"用"這字便會顯得累贅、突兀
此處,閣下可多加揣摩

-------------------------------------------

知識的進步,是來自懷疑,而不是謙卑
貼文者 : : 明陽

Re: 探 蒙卦六三「金夫」之象 - 2019-06-06 06:59:48


《文心雕龍.原道》:

文之為德也大矣,與天地并生者何哉?夫玄黃色雜,方圓體分,日月疊璧,以垂麗天之象;山川煥綺,以鋪理地之形:此蓋道之文也。仰觀吐曜,俯察含章,高卑定位,故兩儀既生矣。惟人參之,性靈所鍾,是謂三才。為五行之秀,實天地之心,心生而言立,言立而文明,自然之道也。傍及萬品,動植皆文:龍鳳以藻繪呈瑞,虎豹以炳蔚凝姿;雲霞雕色,有踰畫工之妙;草木賁華,無待錦匠之奇。夫豈外飾,蓋自然耳。至於林籟結響,調如竽瑟;泉石激韻,和若球鍠:故形立則章成矣,聲發則文生矣。夫以無識之物,鬱然有采,有心之器,其無文歟?

人文之元,肇自太極,幽贊神明,《易》象惟先。庖犧畫其始,仲尼翼其終。而《乾》、《坤》兩位,獨制《文言》。言之文也,天地之心哉!若乃《河圖》孕八卦,《洛書》韞乎九疇,玉版金鏤之實,丹文綠牒之華,誰其尸之?亦神理而已。自鳥跡代繩,文字始炳,炎皞遺事,紀在《三墳》,而年世渺邈,聲采靡追。唐虞文章,則煥乎始盛。元首載歌,既發吟詠之志;益稷陳謨,亦垂敷奏之風。夏后氏興,業峻鴻績,九序惟歌,勳德彌縟。逮及商周,文勝其質,《雅》、《頌》所被,英華曰新。文王患懮,繇辭炳曜,符采復隱,精義堅深。重以公旦多材,振其徽烈,剬詩緝頌,斧藻群言。至若夫子繼聖,獨秀前哲,熔鈞六經,必金聲而玉振;雕琢性情,組織辭令,木鐸啟而千里應,席珍流而萬世響,寫天地之輝光,曉生民之耳目矣。

爰自風姓,暨于孔氏,玄聖創典,素王述訓,莫不原道心以敷章,研神理而設教,取象乎《河》、《洛》,問數乎蓍龜,觀天文以極變,察人文以成化;然后能經緯區宇,彌綸彝憲,發揮事業,彪炳辭義。故知道沿聖以垂文,聖因文以明道,旁通而無滯,日用而不匱。《易》曰:「鼓天下之動者存乎辭。」辭之所以能鼓天下者,乃道之文也。

贊曰:道心惟微,神理設教。光采元聖,炳耀仁孝。龍圖獻體,龜書呈貌。天文斯觀,民胥以效。



《文心雕龍》作者劉勰(約四六六 -- 約五二二),字彥和,東莞莒(今山東)人。世居京口(今江蘇鎮江)。早孤,篤志好學,家貧不能結婚,依當時和尚僧侶十多年,博通佛教經論。梁以後,做過記室、參軍等小官,兼東宮通事舍人,深得太子蕭統器重。晚年出家,更名慧地,不久死去。約在齊朝末年,他在三十幾歲時,寫成了中國最早的一部文學理論和文學批評的巨著《文心雕龍》,前人評它為「體大而慮周」。

.
貼文者 : : 明陽

Re: 探 蒙卦六三「金夫」之象 - 2019-06-07 09:23:17


《文心雕龍》原道第一【附注釋與翻譯】

摘自網路
https://www.gushiwen.org/GuShiWen_7851535cd4.aspx

作者:劉勰

【原文】
文之為德也大矣,與天地並生者,何哉?夫玄黃色雜,方圓體分;日月疊璧①,以垂麗天之象;山川煥綺②,以鋪理地之形。此蓋道之文也。仰觀吐曜③,俯察含章④,高卑定位,故兩儀既生矣。惟人參之,性靈所鐘,是謂三才。為五行⑤之秀,實天地之心。心生而言立,言立而文明,自然之道也。傍及萬品,動植皆文:龍鳳以藻繪呈瑞,虎豹以炳蔚凝姿;雲霞雕色,有逾畫工之妙;草木賁華⑥,無待錦匠之奇。夫豈外飾,蓋自然耳。至於林籟結響,調如竽瑟;泉石激韻,和若球鍠⑦。故形立則章成矣,聲發則文生矣。夫以無識之物,鬱然⑧有彩,有心之器,其無文歟?

【注釋】
①璧:環狀的玉。疊璧:《尚書》中曾傳說日月曾一度像璧那樣重疊起來。
②煥綺:光彩綺麗。煥,光彩;綺,有花紋的絲織品,此處用來指文采。
③吐曜(yào):即發光,指日、月、星。曜,光明照耀。
④含章:蘊涵著美,多指地理風光。章,文采。
⑤五行:金、木、水、火、土,古人認為這是組成天地萬物的五種元素。
⑥賁(bì):裝飾。華:花。
⑦球:玉磬,一種敲擊樂器。鍠:鐘聲。
⑧鬱然:草木茂盛的樣子,形容文采之盛。

【譯文】
文章的屬性是多麼普遍啊!它和天地一起產生,為何這麼說呢?從天地產生之時起就有了黑色和黃色、圓形和方形的區別。日月有如重疊的璧玉,來顯示附在天上的形象;山川好像燦爛的錦繡,來顯示大地的形貌富有紋理,這些都是大自然的文章啊!向上看天空,日月發射出耀眼的光芒;向下看大地,山川萬物蘊涵著豐富的文采。天高地卑的位置確定了,於是產生了天地“兩儀”。只有人與天、地相配,他們身上才孕育天地的靈性,這就是“三才”。人為萬物之靈,實際是有思想的天地之心。有了思想活動,語言才得以跟著確立,語言確立了,文章才能鮮明,這是自然的道理。推廣到萬物,不論動物、植物都有文采:龍鳳以五彩的顏色顯示它們的祥瑞,虎豹以斑斕的花紋構出它們的雄姿;精心雕繪的雲霞,色彩繽紛勝過畫工設色的巧妙;鮮花滿綴的草木,如同刻意裝飾過一般,不需工匠手藝的神奇。這些難道都是外界強加修飾的嗎?是它們本身自然形成的罷了。至於風吹山林發出的聲響,諧和的有如吹竽鼓瑟的樂調;泉水擊岩石的韻律,猶若扣磬鳴鐘的和聲。所以形體確立,聲韻激發,文章就出現了。無知的自然之物還都富有豐富的文采,有心智的人難道還沒有文章嗎?

【原文】
人文之元,肇自太極,幽贊神明,易象惟先。庖犧①畫其始,仲尼翼其終。而《乾》《坤》兩位,獨制《文言》。言之文也,天地之心哉!若乃《河圖》孕乎八卦,《洛書》韞乎九疇②,玉版金鏤之實,丹文綠牒之華,誰其屍之?亦神理而已。
自鳥跡代繩,文字始炳。炎皞遺事,紀在《三墳》,而年世渺邈,聲采靡追。唐虞文章,則煥乎始盛。元首載歌,既發吟詠之志;益稷陳謨③,亦垂敷奏之風。夏後氏興,業峻鴻績,九序惟歌,勳德彌縟。逮及商周,文勝其質,《雅》《頌》所被④,英華曰新。文王患憂,繇辭炳曜,符采複隱,精義堅深。重以公旦多材,振其徽烈⑤,剬詩緝頌,斧藻群言。至夫子繼聖,獨秀前哲,熔鈞六經,必金聲而玉振;雕琢性情,組織辭令,木鐸啟而千里應,席珍流而萬世響⑥,寫天地之輝光,曉生民之耳目矣。


【注釋】
①庖(páo)犧:即伏羲,傳說中的“三皇”之一。
②洛書:相傳大禹治水時有神龜獻出書來,大禹取法而制訂了《九疇》。九疇:九類,指治理天下的各類大法。九是虛數,指各類。
③益稷:舜的大臣,伯益和後稷。陳謨:陳述計謀。謨,計謀,謀議。
④《雅》《頌》:《詩經》中的《雅》詩和《頌》詩。被:及,這裡指影響所及。
⑤振:振興、發揚。徽:美。烈:功業。
⑥席珍:儒者講席上有珍貴的道德學問供別人請教。席,坐具,指傳教講學的講席。流:流行傳佈。

【譯文】
人類文章的開端,起源於天地未分之前的一團元氣,深刻地說明這個神理的,要算《易經》的卦象最早。那時伏羲畫了八卦的圖像,孔子最後加上輔助性的解說《十翼》。而其中的《乾》《坤》兩卦,孔子特地用《文言》加以解釋。可見語言要很有文采,才算是順乎天地自然的心靈吧!至於傳說中黃河裡有龍獻圖,伏羲氏效法《河圖》畫出了八卦,洛水裡有龜獻書,夏禹根據《洛書》,醞釀出包含九類治國的大法,還有玉石書版的金字內容,綠色簡牒上丹紅文字的文采,這些又是誰在主宰著呢?是神妙的啟示罷了。
自從倉頡創造出文字,代替了結繩記事,文字的作用開始彰顯。炎帝神農氏和太皞伏羲氏的事蹟,記載在《三墳》這部古書上,可是年代太久遠了,事蹟渺茫,文章文采也已無從追尋。唐堯和虞舜時代的文章,文采才開始煥發豐富起來。天子大舜開始唱和的歌詞,已經發出了唱歎的情志;伯益和後稷陳進的計謀,也傳下了敷陳進奏的風氣。夏後氏大禹興起,事業崇高而功績巨大,各項工作都有秩序而受到歌頌,勳德日益豐富。到了商朝和周朝,文章的文采勝過了前代的質樸。《雅》詩和《頌》詩,影響所及,使文章辭采顯得愈發新穎。周文王被殷紂王拘押在羑裡受難時作《周易》,卜辭光彩照耀,像寶玉的文采一樣,內容含蓄豐富,義理精微深刻。加以周公旦多才多藝,發揚周文王美善事業,製作詩歌,輯錄《周頌》,修潤各種文辭。到了孔子承繼以前的聖人,獨有他超過了從前的聖哲。他編訂“六經”,像打鐘開始擊磬結束一般集經典之大成;他陶冶性情,組織辭令;這些經典就同施政教時所用的木舌銅鈴一樣,只要一開啟振動,千里回應,又像儒者講席上的珍寶一般流傳下來,真可以說是發揚了天地的光輝,啟發了人們的聰明才智啊!

【原文】
爰自風姓①,暨②于孔氏,玄聖③創典,素王④述訓:莫不原道心以敷章⑤,研神理而設教,取象⑥乎河洛,問數乎蓍龜⑦,觀天文以極變,察人文以成化;然後能經緯區宇⑧,彌綸彝憲⑨,發輝⑩事業,彪炳11辭義。故知道沿聖以垂文,聖因文而明道,旁通而無滯12,日用而不匱13。易曰:“鼓天下之動者存乎辭14。”辭之所以能鼓天下者,乃道之文也。

【注釋】
①爰(yuán):於是。風姓:指伏羲,伏羲為風姓。
②暨(jì):及。
③玄聖:遠古的聖人,指伏羲等人。玄,遠。
④素王:空王,指孔子,漢代人認為孔子有帝王之道而無王位,所以稱之為素王。
⑤道心:指自然之道的精神。這個“心”和上文“天地之心哉”的“心”意思一致。敷:作“裁”。
⑥取象:取法。
⑦數:術數,指未來的命運。蓍:草名,古時用它的梗來占卜吉凶。龜:龜甲,古代在龜甲上鑽孔再燒,看它的裂紋來蔔吉凶。這句是說從蓍草和龜甲中去求知定數,指占卜吉凶。
⑧經緯:織布的經線和緯線縱橫交織,指治理。區宇:區域空間,指疆土、國家。
⑨彌綸:包舉、綜合的意思。彝憲:常法,經久不變的大經大法。彝,常;憲,法。
⑩輝:作“揮”。
11彪炳:像虎紋般光彩鮮明。彪,虎紋;炳,光明。
12旁通:廣通。滯:停留,阻礙。
13匱(kuì):竭,缺乏。
14辭:《易•繫辭上》的原意指卦、爻辭,劉勰借用來泛指一般的文辭。

【譯文】
從伏羲到孔子,前者開創,後者發揮,沒有不根據自然之道的精神來進行創作的,也沒有不鑽研精深的道理來設置教化從事教育的。他們效法《河圖》《洛書》,用蓍草和龜殼來占卜問謁事物未來的變化,觀察天文以窮究各種變化,學習過去的典籍來完成教化;然後才能治理天下,制訂出恒久的根本大法,發揮光大聖人的事業,使文辭義理發揮最大的作用。由此得知,自然之道是依靠聖人而表現于文章著作裡面,聖人也通過文章著作才得以闡明自然之道,到處都行得通而無所阻礙,天天可以運用也不會覺得匱乏。《周易•繫辭上》裡說:“能夠鼓動天下的東西,主要在於文辭。”文辭之所以能夠鼓動天下,就是因為它是符合自然之道的緣故。

【原文】
贊①曰:道心惟微,神理設教。光采玄聖②,炳耀仁孝③。龍圖獻體,龜書呈貌。天文斯觀,民胥④以效。

【注釋】
①贊:助,明。古代一些文章末尾有贊文,用以總括說明全篇大意。《文心雕龍》每篇都有贊。
②玄聖:指孔子。
③仁孝:泛指古代聖賢提出來的倫理道德。
④胥(xū):全,都。

【譯文】
總結:
那自然之道啊精深微妙,
窮究這神理並因之來設教。
它既使偉大的聖人發出光芒,
又使仁義忠孝的道德得以宣揚。
黃河裡龍馬負圖獻出八卦的形體,
洛水中神龜負書呈上九疇的相貌。
觀察天地自然的文采的同時,
也應習人文來完成教育。

【評析】
《原道》《征聖》《宗經》《正緯》《辨騷》五篇,是《文心雕龍》的“樞紐”,即總論部分。
《原道》的“原”,意為本、根源,“道”指“自然之道”。“原道”即文章根源于“自然之道”。所謂“自然之道”,劉勰用來指宇宙間萬事萬物的自然規律;所謂有道之文,大多源于萬物的文采。這樣,劉勰就主張文章應該有動人的文采,強調藝術技巧;但又反對過分雕琢的創作傾向,因為這樣違反了“自然之道”。這就是劉勰論文要首標“原道”的主要原因。
《原道》全篇分為三部分:一、講“文”和“自然之道”的關係。劉勰從天地自然之道,說到人必然有“文”;萬物所有的文采都不是人為的、外加的,而是自然而然形成的。二、講“人文”的起源及其發展。從人類之文的起源,講到孔子的集人類文化之大成。三、講“自然之道”和“聖”的關係。劉勰認為,古代的聖人是根據“自然之道”的基本精神來著述的,“自然之道”是通過古代聖賢的文章來得到闡明的。只有這樣的文章,才能起到教化天下的作用。


.
貼文者 : : 明陽

Re: 探 蒙卦六三「金夫」之象 - 2019-06-07 20:12:48


許慎《說文解字序》:

  古者庖犧氏之王天下也,仰則觀象于天,俯則觀法于地,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于是始作易八卦,以垂憲象。及神農氏,結繩爲治,而統其事 。庶業其繁,飾僞萌生。黃帝史官倉颉,見鳥獸蹄迒之迹,知分理可相别異也,初造書契。百工以乂,萬品以察,蓋取諸夬。「夬,揚于王庭」,言文者,宣教明化于王者朝庭,「君子所以施祿及下,居德則(明)忌」也。

  倉颉之初作書也,蓋依類象形,故謂之文。其後形聲相益,即謂之字。文者,物象之本;字者,言孳乳而浸多也。着于竹帛謂之書。書者,如也。以迄五帝三王之世,改易殊體,封于泰山者七十有二代,靡有同焉。

  周禮:八歲入小學,保氏教國子,先以六書。一曰指事。指事者,視而可識,察而見意,「上、下」是也。二曰象形。象形者,畫成其物,随體詰詘,「日、月」是也。三曰形聲。形聲者,以事爲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四曰會意。會意,比類合誼,以見指撝,「武、信」是也。五曰轉注。轉注者,建類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六曰假借。假借者,本無其事,依聲托事,「令、長」是也。及宣王太史籀,着大篆十五篇,與古文或異。至孔子書六經,左丘明述春秋傳,皆以古文,厥意可得而說也。

  其後諸侯力政,不統于王。惡禮樂之害己,而皆去其典籍。分爲七國,田疇異畝,車塗異軌,律令異法,衣冠異制,言語異聲,文字異形。秦始皇帝初兼天下,丞相李斯乃奏同之,罷其不與秦文合者。斯作倉颉篇。中車府令趙高作爰曆篇。大史令胡毋敬作博學篇。皆取史籀大篆,或頗省改,所謂小篆也。
  是時,秦滅書籍,滌除舊典。大發吏卒,興戍役。官獄職務繁,初有隸書,以趣約易,而古文由此而絕矣。自爾秦書有八體:一曰大篆,二曰小篆,三曰刻符,四曰蟲書,五曰摹印,六曰署書,七曰殳書,八曰隸書。

  漢興有草書。尉律:學童十七以上始試。諷籀書九千字,乃得爲史。又以八體試之。郡移太史并課。最者以爲尚書史。書或不正,輒舉劾之。今雖有尉律,不課,小學不修,莫達其說久矣。

  孝宣皇帝時,召通倉颉讀者,張敞從受之。涼州刺史杜業,沛人爰禮,講學大夫秦近,亦能言之。孝平皇帝時,征禮等百餘人,令說文字未央廷中,以禮爲小學元士。黃門侍郎揚雄,采以作訓纂篇。凡倉颉以下十四篇,凡五千三百四十字,群書所載,略存之矣。

  及亡新居攝,使大司空甄豐等校文書之部。自以爲應制作,頗改定古文。時有六書:一曰古文,孔子壁中書也。二曰奇字,即秦隸書。秦始皇帝使下杜人程邈所作。五曰缪篆,所以摹印也。六曰鳥蟲書,所以書幡信也。
  壁中書者,魯共王壞孔子宅,而得禮記、尚書、春秋、論語、孝經。又北平侯張蒼獻春秋左氏傳。郡國亦往往于山川得鼎彜,其銘即前代之古文,皆自相似。雖叵復見遠流,其詳可得略說也。

  而世人大共非訾,以爲好奇者也,故詭更正文,鄉壁虛造不可知之書,變亂常行,以耀于世。諸生競逐說字,解經誼,稱秦之隸書爲倉颉時書,云:「父子相傳,何得改易!」乃猥曰:「馬頭人爲長,人持十爲鬥,蟲者,屈中也。」廷尉說律至以字斷法:「苛人受錢,苛之字止句也。」若此者甚衆,皆不合孔氏古文,謬于史籀。鄙夫俗儒,翫其所習,蔽所希聞。不見通學,未嘗睹字例之條。怪舊埶而善野言,以其所知爲秘妙,究洞聖人之微恉。又見倉颉篇中「幼子承詔」,因曰:「古帝之所作也,其辭有神仙之術焉。」其迷誤不諭,豈不悖哉!

  書曰:「予欲觀古人之象。」言必遵修舊文而不穿鑿。孔子曰:「吾猶及史之闕文,今亡矣夫。」蓋非其不知而不問。人用己私,是非無正,巧說邪辭,使天下學者疑。蓋文字者,經藝之本,王政之始。前人所以垂後,後人所以識古。故曰:「本立而道生。」知天下之至赜而不可亂也。今叙篆文,合以古籀。博采通人,至于小大。信而有證,稽撰其說。將以理群類,解謬誤,曉學者,達神恉。分别部居,不相雜廁也。萬物咸睹,靡不兼載。厥誼不昭,爰明以喻。其稱易孟氏、書孔氏、詩毛氏、禮周官、春秋左氏、論語、孝經,皆古文也。其于所不知,蓋闕如也。


.
貼文者 : : 明陽

Re: 探 蒙卦六三「金夫」之象 - 2019-06-08 10:05:40


《周易參同契》提到 孔子 與《易》學



《周易參同契》又名《參同契》,是一本講煉丹術著作,被稱為「萬古丹經王」。作者是東漢的魏伯陽。《周易參同契》的書名中「參」為「三」《周易三同契》,指周易、黃老、爐火三事。

《周易參同契》最早出現在東漢末期。作者魏伯陽的事跡在正史中並沒有記載,大致生活在漢桓帝(公元147年 - 167年)時期。
《周易參同契》託名陰長生注本序云∶「蓋聞《參同契》者,昔是古《龍虎上經》,本徐真人。徐真人,青州從事,北海(今山東昌樂)人也。後因越上虞人魏伯陽,造《五相類》以解前篇,遂改為《參同契》。更有淳于叔通, 補續其類……叔通親事徐君,習此經。」


在《周易參同契》一書有幾個章節提到仲尼、孔子、夫子,下面將引出供網友參考,一睹道家對孔子與《易》學的看法,並引 上陽子 陳致虛(1290~?)所作的註………。




聖人上觀章第四

於是仲尼讚鴻濛,乾坤德洞虛,稽古當元皇,關睢建始初,冠婚氣相紐,元年乃芽滋,聖人不虛生,上觀顯天符,天符有進退,屈伸以應時,故易統天心,復卦建始萌,長子繼父體,因母立兆基,消息應鐘律,升降據斗樞,三日出為爽,震受庚西方,八日兌受丁,上弦平如繩,十五乾體就,盛滿甲東方,蟾蜍與兔魄,日月氣雙明,蟾蜍視卦節,兔者吐生光,七八道已訖,屈折低下降,十六轉受統,巽辛見平明。艮直於丙南,下弦二十三,坤乙三十日,陽路喪其朋,節盡相禪與,繼體復生龍,壬癸配甲乙,乾坤瓜始終,七八數十五,九六亦相應,四者合三十,陽氣索滅藏,八卦布列曜,運移不失中,元精眇難覩,推度效符証,居則觀其象,准擬其形容,立表以為範,占侯定吉凶,發號順時令,勿失爻動時,上察河圖文,下序地形流,中稽於人心,叁合考三才,動則循卦節【卦氣】,靜則因彖辭,乾坤用施行,天下然後治。



[上陽子註譯]
翼曰:易有太極,是生兩儀,是仲尼讚鴻濛也。乾坤之德,混沌虛妙,元皇為盤古,開闢之初,是仲尼稽古也。關睢者,男女人倫之正,夫婦冠婚之首,仲尼定詩先。夫婦者,正陰陽無邪之道。仲尼翼易,先乾坤者,明剛柔,必配之理。是繫辭曰:易與天道准,故能彌綸天地之道,仰以觀於天文,俯以察於地理。是知幽明之故,原始返終,故知生死之說。何謂原始??#92;順行陰陽之道,以生人物,故云冠婚氣相紐也,是之謂知生也。何謂返終?能逆行先天之道,超凡入聖,故云元年乃芽滋,是之謂知死也。昔者子路問死?子曰:未知生,焉知死。聖人好問好察,惜子路當時不就,問生死之說,以發露易之道,使後世人,知有順死逆生之道,知有和順道德之義,知有窮理盡性,以至於命之道,是以聖人之降世也。仰觀俯察,精審陰陽,以陰為符,以陽為命。何謂上觀顯天符?
陰氣在天地間曰:天符。
陽氣在天地間,曰:天命。
陰氣在人身中,曰:火符。
陽氣在人身中,曰:性命。
若陰陽屈伸之時,則符為進退之侯。符侯準,乃不失時。故易之道統乎天心,天心乾之正位。子為天心,陽生之戶。乾為陽物,天符統陰,乾陽初生而二陰之下為震,震為長子,復生於坤。復者;一陽伏五陰也。坤為母,?G曰;因母立兆基也。鍾律應斗樞者,黃鍾之律在乎子,斗樞之運建子,皆應一陽始萌之時,即於三日之晡。月之微陽,生於西南,陽生於月之下比震,故云:震庚受西方,八日上弦,兌受丁火。陽升至半,其平如繩,十五對望。日西月東,月兔盡吐其光,陽滿卦體成乾,十六平明,巽見丁辛,陰符包陽,使無奔逸,二十三日,陰符半裏,光止下弦,坤乙三十日,月體全晦,白靜黑純,光向於天,東北喪朋,東北為艮。箕水之鄉,艮為鬼路,即於人身,癸滿經行,喪其損氣,節盡癸竭,一陽復生,故以壬癸配甲乙。如乾始復,七八九六,數終三十,終則成坤,真氣龜藏,是知八卦,乾坎居北,艮震歸東,巽離返南,坤兌還西,交怖列曜,運用推移,不失其中。中乃天心,即太中極,元精之物,眇不可覩。天生聖人,推考度量,以效為驗,以符為證。觀日月之象,擬諸其形容,若司天者,立表測彰,以為格範。占知時候,察定吉凶。若一發號,必順時令,準擬爻動,則知陽生。上察河圖,明乾象陰陽之交會。下序地形,詳坤體金水之妙化。中稽人心,應時發號,動循卦節,復震從先,靜因篆辭,大哉乾元,雲行雨施,品物流行,含弘光大,柔順利貞。天交既察,地形已序,人心又正,則乾坤之門,施陰陽之道,使天地人物,皆得自然之治矣。此章引聖人稽古,觀天之喻,明日月之合,體乾坤之用。使世人辯陰陽,識進退,明造化,擬形容,應符節,謹動靜,如是而此一身之天地治矣,非有龍虎鼎中抽添之語。



三聖前識章第十三

若夫至聖,不過伏犧。始畫八卦,效法天地。文王帝之宗,結體演爻辭。庶聖雄,十翼以輔之,三君天所梃,迭興更御時,優劣有步驟,德不相殊,制作有所踵,推度審分殊,有形易忖量,無兆難慮謀,作事令可法,為世定此書,素無前識資,因師覺悟之,皓若褰帷帳,瞋目登高臺,火記六百篇,所趣等不殊,文字鄭重說,世人不熟慮,尋度其源流,幽明本共居,竊為賢者談,曷敢輕為書,若遂結舌瘖,絕道獲罪誅,寫情著竹帛,又恐泄天符,猶豫增歎息,俛仰綴斯愚,陶冶有法度,未可悉陳敷,略述其綱紀,枝條見扶疎。



[上陽子註譯]
八章言前卻違黃老者, 黃帝老 君二大聖,至此詳明。三聖人之立言垂訓,其尊崇前聖後聖之意,回視後之末學,總無所知,妄誕相高,開口謗毀者,其罪當何如哉?經曰:若夫至聖,不過伏羲。伏羲亦作庖犧,亦作伏戲。孔子翼曰:古者庖犧氏之,王天下也,仰則觀象於天,俯則取法地,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於是始畫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文王結體演爻辭,示西南得朋之妙。何謂十翼以輔之,易之書也。伏羲畫卦,文王繇辭,周公爻辭,共為二篇曰:正經。仲尼於是正經之後,翼以十篇曰上篆傳,下篆傳,大象傳,小象傳,繫辭傳,上繫辭傳,下文言傳,說卦傳,上中下十篇,是為十翼。本釋易,乃不曰釋,而曰翼者,以輔易之道也。聖人上祖下法,經自為經,翼自為翼。欲使後之學者,知聖人不敢先於前聖,亦不紊亂正經,傳自商瞿,至於費孟梁丘。費之言曰:篆辭所以解經,乃分二翼,於各卦之下,費之易行,聖經亂矣。費真不明聖人不先不紊之意,若正經可紊,則仲尼蚤分而釋疑之矣。費傳至鄭康成,鄭主費也。鄭之言曰:文言傳者,所以釋乾坤二卦,乃移於乾坤上卦之後,至於王弼,王弼主費鄭,弼之言曰:象傳所以釋爻,乃移於各?躞膉妨寣A各添象曰,篆曰字數,百年間已三紊亂,既亂正經,又失翼傳,費直作俑,鄭王和之。今之易,非周易,乃王弼之易也。先賢欲復周易之翼多矣。只如宋李焘晁說之,歐陽修諸公,皆嘗校定周易,以為古易。燾曰:周易十二篇,始紊於費鄭,大亂於王弼,乃復校定名曰:古易。板於州學,晁說之,再定古易,正經二篇,十翼十篇,巳亡說卦二篇。歐陽修曰:秦火易之正經,以下筮存,是則十翼之書,散於人間,漢文帝廣求文字,十翼所存,惟篆象繫辭文言語耳。後至漢宣帝時,河上女子掘冡,得全書上之,內說卦中下二篇朽壞,不過可能復識,如是則十翼。果亡二翼,後人以序卦,雜卦是十翼者,非也。其辭膚淺,後之儒者,唯相附和。獨程氏有卓然之見,其遺書曰:序卦非易之蘊,此不合道。後橫渠以大匠一斧辯之,更非是。惟程氏知亡二篇也。朱震曰:獨乾一卦,是周易之本文,弼不敢紊。朱熹曰:周易上下二篇,經則伏羲之畫,文王周公之辭,並孔子所作之傳十篇,凡十二篇,中間頗為諸儒所亂,今悉整而正之,定著為經二卷,傳十卷,以復孔子之舊。自熹到今,已二百年,竟不復舊者,其有以夫。易非十翼,則易之道何以明?言辭何以通?變動何以識?制器何以象< /SPAN>?為道而不通言,辭則不得情性之感,為道而不知變動,則不得金水之化,為道而不工制器,則不得鼎爐之用,為道而不達吉凶,則不得逆順之理,翼曰:易有聖人之道,四焉者此也。是以君子有為有行,必於恍惚杳冥之中,而逐知來源物,非天下之至經,其孰能與此。

仙翁謂十翼以輔之,斯言盡矣。聖人之用?#92;,均沾後世。但恐後學,無大福德,無大智慧,不足承當,千般蔽阻,無由見聞。三聖迭興,制作推度,萬世師法,伏惟至道,天生聖哲,奚存自悟,必資師授,縱負聰明,謀慮肘度,如有所障。若有仁賢,研心究竟,忽得師旨,心胸豁然,猶如室中,褰去帷帳,分明洞達,一似嗔目,上登高台,何所不見?人不求師,奚自覺悟,倘有所師,先以參同契一書辯之。若句句能明,章章洞曉,方是真正。茍有一句麼鑼含糊,便難信受。若除此書,謂別有途,可成道者,此大狂人。何以故?此書文王周公孔子祖述伏羲者也。故仙翁曰:夫子庶聖雄,萬世之下,孰能超乎孔子彈也哉。且 黃帝 陰符三百,老子道德五千,符合不差,惟明此道,是以老祖天師,葛?#92;浮丘,諸仙皆從此入,又如紫陽悟真篇,緣督子金丹難問等書,皆祖參同也。參之佛典道經,俱契於此。若有人曰;某師誰氏?又復師誰?其說如流,問其參同,多所不曉?此皆地獄種子,反謂至道不在文書,誑妄盲引。孰知此書,參堪真實,方可下手。況乎火記六百,時節爻符,密言妙語,從首至尾,鄭重而說,人不熟思,求其源流,以頤幽門共居之。故此書為賢者談,曷肯輕述,果若結舌,道惡乎傳,盡露竹帛,又泄天符,猶豫增歎息者,猶乃獸名。此獸性多疑,居山聞有聲,則豫上樹下,非一故,不能自決者,名之曰:猶豫。仙翁自說趑趄,涉川喂隣,自增咨歎,俛仰再三,綴譔斯文也。然陶冶後來,有隱露法度,其口訣未紀,畧見枝條耳。


如審遭逢章第二十五

如審遭逢,睹其端緒。以類相況,揆物終始。五行相克,更為父母。母含滋液,父主秉與,凝精流形,金石不朽。審專不洩,得為成道。立竿見影,呼谷傳響。豈不靈哉!天地至象。若以野葛一寸,巴豆一兩,如喉輒僵,不得俯仰。當此之時,周文揲蓍,孔子占象,扁鵲操鍼,巫咸扣鼓,安能令蘇,復起馳走?


[上陽子註譯]
此章乃謂人若遇師,先須審察,睹其端緒。是正是邪,將此《參同契》勘,果是名師問無不知,略無留滯;若是盲師,十不知九。百端捏怪,引人落草,或以無言是道;或惟打坐觀空。問其砂汞虎龍,金木間隔,三日震象,逆用先天,不曉丹經,啞口無對。世之愚夫,但聞何人打坐幾年,某人入闤幾處,便紛言其有道。他豈知馬祖南嶽磨磚之誚乎?他豈知陰陽吞啖生殺之理乎?有輩俗子,略記前人口滓,自(一為日)惟說禪,鋒辯橫論,喚作性宗,指此為道,以愚世人,尤為可笑。彼烏知禪有性哉?何謂性?即乾用九,其動也直,若能了此,即正法眼藏也。何謂禪?即坤用六,其動也辟。若能知此,即涅架妙心也。禪與性合,以土製鉛也。金木相投,以鉛伏汞也。仁與義施,以直養炁也。故一陰一陽,易之道也。離宮修定,禪之宗也;水府求玄,丹之府也。名雖分三,道惟一爾。睹其三教修養之端緒,皆要同類方能成功,此雲「以類相況」也。何謂「揆物終始」?當揆度其生人生物,陰陽始終消息之因。是以五行相生相剋,一旺一衰,劫劫更易而為父母。上聖至人,所行之道,陰陽而已。其主含儲滋液之炁者,坤兌更易而為聖母也。其生稟與生成之妙者,乾震更易而為靈父也。氣液凝精,流而成形,以結為丹,如金石之固而不朽也。審察專一,方乃不泄,可得成道。若立百尺之竿而見影,如呼千岩之谷而傳響。陰陽自然,影響交感,最為靈驗,以合天地造化之至象也。野葛巴豆,無情之草木(一為焉),尚爾殺人。文王大聖,周公孔子庶聖,扁鵲神醫,巫咸賢師,蓍占針禱,其毒氣不可療。況乎真陰真陽之炁,同類有情之物以相匹配,安有不結靈丹者乎?


上陽子,俗名陳致虛(1290~?),字觀吾,江右廬陵(今江西吉 安)人,元代著名內丹家。好道,通群籍。天歷二年(1329),遇趙友欽(字緣督)于湖南衡陽,受其所 傳金丹之道。其後,又遇青城老仙,傳以"先天一氣坎月離日金丹之旨"。于是精研道 要,勤于著述,成為元代著名的內丹理論家。

著有《金丹大要》十六卷,《金丹大要圖》一卷,《金丹大要仙派》一卷,《元始 無量度人上品妙經註解》三卷,《參同契分章註》三卷,《悟真篇註》若幹卷。後人將 其後一著作與薛道光(實為翁葆光)、陸墅註合為一書,稱《悟真篇三註》。


.
貼文者 : : 明陽

Re: 探 蒙卦六三「金夫」之象 - 2019-06-09 05:32:19



《易傳》七種十篇何以稱作“十翼”



上陽子在《周易參同契》的註譯裡,常見「翼曰」二字,「翼」是指《易傳》。

《易傳》一共七種十篇,分別是:

《彖》上下篇、
《象》上下篇、
《文言》、
《繫辭》上下篇、
《說卦》、《雜卦》、《序卦》。

古人把這十篇「傳」叫作“十翼”。


為什麼稱作“翼”?意思是說「傳」是附屬于「經」的羽翼,即用來解說「經」的內容的。

其實後人稱十篇「傳」叫作“十翼”,是與星宿有關。

周文王時代,翼宿1°→18°(赤經124°→141°),

「昏見」翼宿1°→18°南中為「穀雨初、二、三候」、「立夏初、二候」,應革、夬、旅、師卦卦氣;

「日中」翼宿1°→2°南中為「大暑初候」,應履卦卦氣。翼宿10°→15°南中為「大暑三候」、「立秋初候」,應恆之內外卦卦氣。


許慎《說文解字序》:
  古者庖犧氏之王天下也,仰則觀象于天,俯則觀法于地,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于是始作易八卦,以垂憲象。及神農氏,結繩爲治,而統其事 。庶業其繁,飾僞萌生。黃帝史官倉颉,見鳥獸蹄迒之迹,知分理可相别異也,初造書契。百工以乂,萬品以察,蓋取諸夬。「夬,揚于王庭」,言文者,宣教明化于王者朝庭,「君子所以施祿及下,居德則(明)忌」也。


【候鳥隨季節遷徙,翼宿與夬卦有聯繫!《繫辭下傳》第二章:「上古結繩而治,後世聖人易之以書契,百官以治,萬民以察,蓋取諸夬。」】


《文心雕龍》原道第一:
人文之元,肇自太極,幽贊神明,易象惟先。庖犧畫其始,仲尼其終。而《乾》《坤》兩位,獨制《文言》。言之文也,天地之心哉!若乃《河圖》孕乎八卦,《洛書》韞乎九疇,玉版金鏤之實,丹文綠牒之華,誰其屍之?亦神理而已。自鳥跡代繩,文字始炳。
【「鳥跡」,候鳥隨季節遷徙,與翼宿與夬卦有聯繫!】



易學前輩鶴老曾經教誨我學《易》要明「謙卑」,一開始以為是單指為人處事這面………經過多年的循循善誘………原來是指「圖書」而不是「謙卑」二字的表義………


《繫辭上傳》第一章:「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陳,貴賤位矣。」

「天高」一星入畢宿6度,周文王時約在赤經29.41度,太陽周年視運行到畢宿6度界「榖雨」。「右尊左卑」,尊應天氣溫日行黃道右,卑應天氣寒日行黃道左。高低相對, 小篆从人氐、亦从氐聲;周文王時代秋分點在氐宿1度,春秋時代大角星的赤經度曾經為秋分點,據此「陳」有由低而高「布列」之象,故稱「卑高以陳」。

…………..
…………………….
《繫辭下傳》第八章:「易之為書也,不可遠;為道也屢遷。變動不居,周流六虛,上下无常,剛柔相易,不可為典要,唯變所適。其出入以度,外內使知懼,又明於憂患與故,无有師保,如臨父母。初率其辭,而揆其方,既有典常。苟非其人,道不虛行。」

因為「不可遠」,時間一久遠就有「歲差」的問題,在天文上,因為春分點沿著黃道相對於背景的恆星向西移動,與太陽在黃道上的運動相反。每71.6年差1°,孔子(前552年-前479年)贊《周易》約在西元前470年(距周文王作易相去約600年多年,赤經度差9°多,那文王作《易》與孔子贊《周易》,在天文配卦氣的取象上已經差了九天多……….

鶴老說:「其出入以度.........初率其辭,而揆其方,既有典常」,「率其辭,揆其方」這不是指「圖書」嗎?

《易》之「圖書」太深奧了!「苟非其人,道不虛行!」



.
貼文者 : : 噹哥

Re: 探 蒙卦六三「金夫」之象 - 2019-06-10 13:34:06

易經爻文出於周文王之前
距離孔子已是五六百年前的事了
你確定易經爻文的原義,就像孔子說的那堆?
什麼....山下出泉,蒙;君子以果行育德
稍稍為用腦袋想一想也知道,好嗎?

易經裡面有很多通假字
蒙,就是個通假字
孔子根本沒搞懂
所以解出一堆不知什麼跟什麼
所以九二、六三才會分錯段
貼文者 : : 噹哥

Re: 探 蒙卦六三「金夫」之象 - 2019-06-10 13:40:23

繫辭下傳》第八章:「易之為書也,不可遠;為道也屢遷。變動不居,周流六虛,上下无常,剛柔相易,不可為典要,唯變所適。其出入以度,外內使知懼,又明於憂患與故,无有師保,如父母。初率其辭,而揆其方,既有典常。苟非其人,道不虛行。」
-------------------------------------------------

就像這個
臨字,古字有的意思
古書裡有太多句例了
你可以盡管去查
咱們這位半路出家的孔大聖人
卻把臨字當做是面臨、到臨
你看看臨卦...寫那一堆到底是什麼狗屁???



--------------------------
古書例:
”有“”的意思。
左傳》宣公十二年“楚子圍鄭,旬有七日,鄭人卜行成,不吉;卜於大宮,且巷出車,吉。國人大,守陴者皆哭。”杜預注:“臨,哭也。”
楚國圍鄭,鄭有亡國之虞,於大宮,當是以喪禮居之。
簡大王泊旱》簡大王泊旱,命龜尹羅貞于大夏,王自卜。王嚮日而立,王汗至帶。

所以,當你把臨卦用哭來解
禁臨、咸臨、甘臨、至臨、知臨...
整個臨卦爻文的字義豁然全通
所以為什麼知臨,稱之為有大君之宜
跟孔子寫的那堆狗屁十翼,簡直不可同日而語
貼文者 : : 明陽

Re: 探 蒙卦六三「金夫」之象 - 2019-06-10 16:05:37

張貼者: 噹哥
繫辭下傳》第八章:「易之為書也,不可遠;為道也屢遷。變動不居,周流六虛,上下无常,剛柔相易,不可為典要,唯變所適。其出入以度,外內使知懼,又明於憂患與故,无有師保,如父母。初率其辭,而揆其方,既有典常。苟非其人,道不虛行。」
-------------------------------------------------

就像這個
臨字,古字有的意思
古書裡有太多句例了
你可以盡管去查
咱們這位半路出家的孔大聖人
卻把臨字當做是面臨、到臨
你看看臨卦...寫那一堆到底是什麼狗屁???



--------------------------
古書例:
”有“”的意思。
左傳》宣公十二年“楚子圍鄭,旬有七日,鄭人卜行成,不吉;卜於大宮,且巷出車,吉。國人大,守陴者皆哭。”杜預注:“臨,哭也。”
楚國圍鄭,鄭有亡國之虞,於大宮,當是以喪禮居之。
簡大王泊旱》簡大王泊旱,命龜尹羅貞于大夏,王自卜。王嚮日而立,王汗至帶。

所以,當你把臨卦用哭來解
禁臨、咸臨、甘臨、至臨、知臨...
整個臨卦爻文的字義豁然全通
所以為什麼知臨,稱之為有大君之宜
跟孔子寫的那堆狗屁十翼,簡直不可同日而語


閣下對《周易》的經傳有研究心得,若能用專題發表,應可嘉惠更多網友!

.
貼文者 : : Amychen

Re: 探 蒙卦六三「金夫」之象 - 2019-06-15 09:26:23


不能直接套在卦上強說解

臨卦《卦辭》曰:「臨,元亨,利貞。至于八月有凶。」

臨 《說文解字》:監臨也,从臥品聲。乃據他物上以下視之意,以其屈體而視,故从臣。

《詩經.大雅.大明》:“上帝女,無貳爾心。”
鄭玄.箋:“臨,視也。”

【左傳·宣十二年】楚子圍鄭,旬有七日。鄭人卜行成,不吉。卜于大宮,且巷出車,吉。【註】臨,哭也。

「上帝臨女」、「卜臨于大宮」的「臨」都與《周易》的臨卦無關,因此不能在章句中看到「臨」字就引臨卦《卦辭》「至于八月有凶」,同理古書中與《周易》卦名相同的字,也不能直接套在卦上強說解………

畢竟臨卦《卦辭》「至于八月有凶」,是有象、數、理………

唐.李鼎祚《周易集解》:
引虞翻曰:陽息至二,與遯旁通。剛浸而長,乾來交坤,動則成乾,故元亨利貞。
引虞翻曰:與遯旁通,臨消於遯,六月卦也。于周為八月。遯弑君父,故至于八月有凶。荀公以兌為八月,兌于周為十月。言八月,失之甚矣。
引鄭玄曰:臨,大也。陽氣自此浸而長大,陽浸長矣。而有四德,齊功於乾,盛之極也。人之情盛則奢淫,奢淫則將亡,故戒以凶。臨卦斗建丑而用事,殷之正月也。當文王之時,紂為无道,故于是卦為殷家著興衰之戒,以見周改殷正之數云。臨自周二月用事,訖其七月,至八月而遯卦受之,此終而復始,王命然矣。
貼文者 : : 明陽

Re: 探 蒙卦六三「金夫」之象 - 2019-06-18 16:05:06



象數與德氣



通行本《周易》依「乾、坤、屯、蒙………中孚、小過、既濟、未濟」64卦之序編排……

儒家作有《序卦傳》,以闡釋64卦的排序………,但64卦的排序並非儒家或孔子所為………


號稱「萬古丹經王」的《周易參同契》,在開宗明義「大易總敘章第一」就提出:

「朔旦屯直事,至暮蒙當受,晝夜各一卦,用之依次序。既 未至晦爽,終則復更始,日月為期度,動靜有早晚。」

64卦除去乾、坤、坎、離四卦剩六十卦,初一白天配屯卦、晚上配蒙卦……三十日白天配既濟、晚上配未濟,晝夜各一卦,是依通行本《周易》64卦之序,30日配60卦完成一太陰月循環。

接著也依《周易》64卦之序,查臨卦序在蠱卦之後,即蠱卦→臨卦,這兩卦卦辭所謂「先甲三日,後甲三日」、「至于八月有凶」,在《周易》的象數之學,算是分量重的兩個卦………

  蠱卦《卦辭》曰:「元亨,利涉大川。先甲三日,後甲三日。」

  臨卦《卦辭》曰:「元,亨,利,貞。至于八月有凶。」


唐.李鼎祚《周易集解》,對臨卦「至于八月有凶」有引虞翻之注解:

「陽息至二,與遯旁通。剛浸而長,乾來交坤,動則成乾,故元亨利貞。」
「與遯旁通,臨消於遯,六月卦也。于周為八月。遯弑君父,故至于八月有凶。荀公【註】以兌為八月,兌于周為十月。言八月,失之甚矣。」

說明:

臨卦卦氣為「大寒二候」,應臨卦六三、六四人爻爻辰為丑(三、四為人爻),而丑為臨之上卦坤納癸之「羊刃」、丑為臨之下卦兌納丁之「飛刃」。

虞翻注:「與遯旁通,臨消於遯,六月卦也。于周為八月。遯弑君父,故至于八月有凶。」
遯卦卦氣為「大暑二候」,為未月,虞翻為何如此解??

易學前輩說:「未月與卦之“納甲”羊刃逢沖………。」

蠱卦卦辭所謂「先甲三日,後甲三日」,未月的天德方在甲。
巽卦九五之蠱卦,所謂「先庚三日,後庚三日」,丑月的天德方在庚。
巽之外卦卦氣應「白露初候」,白露「天帝」到庚山……

從易學前輩的透露:「先甲後甲」、「先庚後庚」有月相的方位角以及「天德方」的考量………

  蠱卦六五:「幹父之蠱,用譽。」
  象曰:「幹父之蠱,承以也。」
(「天德」)

蠱卦六四之鼎卦(鼎卦六五爻辰為未),蠱卦六五之巽卦(巽卦六四爻辰為未,未月天德在甲方),六五「承」六四之鼎卦未月天德在甲方。

  巽卦九五:「貞吉悔亡,无不利。无初有終,先庚三日,後庚三日,吉。」
  象曰:「九五之吉,位正中也。」


「无初有終」:「初」指月初、「終」指月終,指29夜之月相,《周易參同契》「大易總敘章第一」,29夜之月相應小過卦。



【註】:

「荀公以兌為八月」,「荀公」即東漢.荀爽。
《玉函山房輯佚書》有《周易荀氏注三卷》荀爽 撰。
荀爽(128年-190年),一名諝,字慈明,出身於著名世家潁川荀氏,是荀子的後代。其父是號稱「神君」的當世名士荀淑。荀爽和七個兄弟俱有才名,並稱為「八龍」。
荀爽年幼好學,十二歲即通曉《春秋》、《論語》。太尉杜喬見了他之後稱讚他「可為人師」。
貼文者 : : 元利

Re: 探 蒙卦六三「金夫」之象 - 2019-06-18 23:58:07

張貼者: 明陽


  蠱卦六五:「幹父之蠱,用譽。」
  象曰:「幹父之蠱,承以也。」
(「天德」)




若這"德"是指與天德有關的話,"用譽"與天德又是什麼關聯呢?
為什麼天德會與幹父之蠱有關呢?
貼文者 : : 元利

Re: 探 蒙卦六三「金夫」之象 - 2019-06-19 00:01:37

張貼者: 噹哥

咱們這位半路出家的孔大聖人


不知道孔子是向誰學易呢? 誰是孔子的易學老師呢? joyful
貼文者 : : 明陽

Re: 探 蒙卦六三「金夫」之象 - 2019-06-19 16:45:19

張貼者: 元利

 
若這"德"是指與天德有關的話,"用譽"與天德又是什麼關聯呢?
為什麼天德會與幹父之蠱有關呢?


"天德"

乾卦《文言》:「飛龍在天,乃位乎天德。」

孔穎達《周易正義》疏:「乃位乎天德」者,位當天德之位,言九五陽居於天,照臨廣大,故云天德也。

乾卦《文言》在敘說「飛龍在天,乃位乎天德」的「九宮飛布」之象時,有如下的闡述:

『飛龍在天,利見大人。何謂也?』子曰:『同聲相應,同氣相求;水流濕,火就燥;雲從龍,風從虎;聖人作,而萬物睹;本乎天者親上,本乎地者親下;則各從其類也。』」
「夫大人者,與天地合其德,與日月合其明,與四時合其序,與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違,後天而奉天時。天且弗違,而況於人乎?況於鬼神乎?」


乾卦九五之大有(6夜月相,時角加亥時,6夜月相在西方地平上),乾卦九五爻辰為申化未,申月之天德方在癸,未月之天德方在甲,這是「飛龍在天,乃位乎天德」的基本象………


"用譽"

小篆 :从卜、中,本義為可施行。段玉裁《說文注》:衞宏說「⺊中則可施行」,故取以會意。

動詞,「稱贊」。如:「稱譽」。
名詞,美好的名聲。如:「名譽」、「聲譽」。

  坤卦六四:「括囊,无咎无。」
  蠱卦六五:「幹父之蠱,用。」
  大過九五:「枯楊生華,老婦得其士夫,无咎无。」
  蹇卦初六:「往蹇,來。」
  豐卦六五:「來章,有慶,吉。」
  旅卦六五:「射雉一矢亡,終以命。」

以上六條有「譽」字的爻辭,其「本卦」與「之卦」爻辰所應「天德方」互有聯繫………

「譽」本為「稱贊」,坤卦六四、大過九五「无咎无譽」,是「本卦」與「之卦」爻辰雖應「天德方」,但還有其他負面的象………

以上所言引用前輩之筆記節錄………未能詳敘……抱歉…...


小篆 从蟲从皿。皿,物之用也。腹中蟲也。《春秋傳》曰:“皿蟲爲蠱。”“晦淫之所生也。” 《序卦傳》:「蠱者,事也。」( 小篆 从史,之省聲,職也。)《爾雅•釋詁》蠱,疑也。《左傳註》蠱,惑疾,心志惑禮之疾也。段注:在周易、女惑男、風落山謂之蠱。...... 蠱、惑亂也。萬事从惑而起。故以蠱爲事。
心宿1°→8°(赤經202°→209°)
昏見心宿8°南中(中心)為小暑三候,應渙卦卦氣「中央土」。又《周易》經文「中心」一詞或取象心宿應二分卦氣。
夜半南中應訟卦、蠱卦。【心月狐】
太陽周年視運行到此應无妄、明夷。

.
貼文者 : : 元利

Re: 探 蒙卦六三「金夫」之象 - 2019-06-19 19:36:42

張貼者: 元利
張貼者: 明陽


  蠱卦六五:「幹父之蠱,用譽。」
  象曰:「幹父之蠱,承以也。」
(「天德」)




若這"德"是指與天德有關的話,"用譽"與天德又是什麼關聯呢?
為什麼天德會與幹父之蠱有關呢?


在此謝謝您的回覆和解惑! joyful
或許我沒有問得清楚!

我的意思是如果這個"德"字是指與天德有關的話,那麼為什麼與天德有關時,
卻是使用"用譽"二字?如何來用譽?

為什麼天德會與幹父之蠱有關呢?是指問為什麼天德會與幹蠱之事有關?而且還是與
幹父之蠱有關?而不是與幹母之蠱有關?那麼初六的幹父之蠱與天德是否有關?若有關?為什麼沒提及?

張貼者: 明陽



"用譽"

小篆 :从卜、中,本義為可施行。段玉裁《說文注》:衞宏說「⺊中則可施行」,故取以會意。

動詞,「稱贊」。如:「稱譽」。
名詞,美好的名聲。如:「名譽」、「聲譽」。

  坤卦六四:「括囊,无咎无。」
  蠱卦六五:「幹父之蠱,用。」
  大過九五:「枯楊生華,老婦得其士夫,无咎无。」
  蹇卦初六:「往蹇,來。」
  豐卦六五:「來章,有慶,吉。」
  旅卦六五:「射雉一矢亡,終以命。」

以上六條有「譽」字的爻辭,其「本卦」與「之卦」爻辰所應「天德方」互有聯繫………


恰巧您列舉了上述的例子,
坤之六四,使用了"无"譽二字,
蠱卦六五,使用了"用"譽二字,
大過九五,使用了"无"譽二字,
蹇卦初六,使用了"用"譽二字,
豐卦六五,有"慶"譽三字,
旅卦六五,譽"命"二字,

既是與爻辰所應「天德方」互有聯繫,那麼它們各自的聯繫又是什麼呢?
為什麼會使用不同的"无","用","慶","命"字來與譽字相配呢?
像同為"无咎无譽"的坤之六四與大過九五,為什麼坤之六四是臨坤卦,而大過之九五是臨兌卦?
貼文者 : : 元利

Re: 探 蒙卦六三「金夫」之象 - 2019-06-20 17:25:24

更正一下我昨天所打的錯字,將來譽的來字打成用字了! SORRY!
------------------------------------------
張貼者: 元利

恰巧您列舉了上述的例子,
坤之六四,使用了"无"譽二字,
蠱卦六五,使用了"用"譽二字,
大過九五,使用了"无"譽二字,
蹇卦初六,使用了"來"譽二字,
豐卦六五,有"慶"譽三字,
旅卦六五,譽"命"二字,

既是與爻辰所應「天德方」互有聯繫,那麼它們各自的聯繫又是什麼呢?
為什麼會使用不同的"无","用","來","慶","命"字來與譽字相配呢?
像同為"无咎无譽"的坤之六四與大過九五,為什麼坤之六四是臨坤卦,而大過之九五是臨兌卦?
貼文者 : : 明陽

Re: 探 蒙卦六三「金夫」之象 - 2019-06-20 18:40:02

張貼者: 元利

既是與爻辰所應「天德方」互有聯繫,那麼它們各自的聯繫又是什麼呢?
為什麼會使用不同的"无","用","慶","命"字來與譽字相配呢?
像同為"无咎无譽"的坤之六四與大過九五,為什麼坤之六四是臨坤卦,而大過之九五是臨兌卦?



因為「本卦」、「之卦」所應「天德方」還有相應的卦,「天德方」當視如宮位,

宮位所在還有卦,這些卦與「本卦」、「之卦」會起作用……
貼文者 : : 明陽

Re: 探 蒙卦六三「金夫」之象 - 2019-06-20 18:50:23

張貼者: 元利


為什麼天德會與幹父之蠱有關呢?是指問為什麼天德會與幹蠱之事有關?而且還是與
幹父之蠱有關?而不是與幹母之蠱有關?那麼初六的幹父之蠱與天德是否有關?若有關?為什麼沒提及?



  蠱卦初六:「幹父之蠱,有子,考无咎,厲終吉。」
蠱卦初六動為大畜,「九宮飛布」大畜應頤卦,頤卦卦氣應子月,子為蠱卦之父

  蠱卦九二:「幹母之蠱,不可貞。」
孔穎達《周易正義》疏:居內處中,是幹母事也。不可貞者,婦人之性,難可全正,宜屈己剛,不可固守貞正,故云不可貞也。

蠱卦九二動為艮卦,艮之外卦卦氣應蠱卦九二爻辰為亥,亥為蠱卦之母

  蠱卦九三:「幹父之蠱,小有悔,无大咎。」
蠱卦九三動為蒙卦,「九宮飛布」蒙卦應蹇卦,蹇卦卦氣應子月,子為之蠱卦之父


  蠱卦六四:「裕父之蠱,往見吝。」
蠱卦六四動為鼎卦,蠱卦六四爻辰為戌化酉……
「九宮飛布」大畜應需卦、蹇卦,蹇卦卦氣應子月,子為蠱卦之父,與大畜卦氣應酉月有聯繫,酉為「之卦」之財爻(酉為蠱之上卦艮納丙之「貴人」、為蠱之下卦巽納辛之「祿」),故稱「裕父」。


  蠱卦六五:「幹父之蠱,用譽。」
  象曰:「幹父之蠱,承以德也。」

蠱卦六五之巽卦,蠱卦六五爻辰為子化巳。
「九宮飛布」屯卦應師卦,屯之內卦卦氣應蠱卦六五爻辰為子,師卦卦氣應蠱卦六五爻辰化巳,子為蠱卦之父

巳月天德在辛方,蠱卦六五之巽卦,巽納辛(干,幹也),為「幹父之蠱」之象。

蠱卦六五動,上卦艮(納丙)化巽(納辛),子為丙之「飛刃」化為辛之「長生」,子為丙之「飛刃」化巳為丙之「祿」,與「天德」有聯繫,「門風」(艮為門、巽為風)即將改變,故稱「用譽」。

「九宮飛布」巽卦應鼎卦,鼎之外卦卦氣應未月,未月天德在方,蠱卦六五之巽卦,「山下有風」終於透氣了「隨風」(巽卦卦象「隨風,巽」),出「蠱」了!這是孔門儒家的「易象」!儒家的「易象」很耐尋味………謙「卑」……


以上所述,為前輩之筆記節錄,謬誤難免,僅供參考!
貼文者 : : 噹哥

Re: 探 蒙卦六三「金夫」之象 - 2019-06-21 11:57:40

張貼者: Amychen

不能直接套在卦上強說解

臨卦《卦辭》曰:「臨,元亨,利貞。至于八月有凶。」

臨 《說文解字》:監臨也,从臥品聲。乃據他物上以下視之意,以其屈體而視,故从臣。

《詩經.大雅.大明》:“上帝女,無貳爾心。”
鄭玄.箋:“臨,視也。”

【左傳·宣十二年】楚子圍鄭,旬有七日。鄭人卜行成,不吉。卜于大宮,且巷出車,吉。【註】臨,哭也。

「上帝臨女」、「卜臨于大宮」的「臨」都與《周易》的臨卦無關,因此不能在章句中看到「臨」字就引臨卦《卦辭》「至于八月有凶」,同理古書中與《周易》卦名相同的字,也不能直接套在卦上強說解………

其一、查古書例,只是證實該字有這樣的用法。
其二、到底要引用哪個字義,還是要套入易經爻文裡解釋,解釋要能通順合理


畢竟臨卦《卦辭》「至于八月有凶」,是有象、數、理………

唐.李鼎祚《周易集解》:
引虞翻曰:陽息至二,與遯旁通。剛浸而長,乾來交坤,動則成乾,故元亨利貞。
引虞翻曰:與遯旁通,臨消於遯,六月卦也。于周為八月。遯弑君父,故至于八月有凶。荀公以兌為八月,兌于周為十月。言八月,失之甚矣。
引鄭玄曰:臨,大也。陽氣自此浸而長大,陽浸長矣。而有四德,齊功於乾,盛之極也。人之情盛則奢淫,奢淫則將亡,故戒以凶。臨卦斗建丑而用事,殷之正月也。當文王之時,紂為无道,故于是卦為殷家著興衰之戒,以見周改殷正之數云。臨自周二月用事,訖其七月,至八月而遯卦受之,此終而復始,王命然矣。

恐於爻詞解釋不通



貼文者 : : 噹哥

Re: 探 蒙卦六三「金夫」之象 - 2019-06-21 13:05:13

張貼者: 元利
張貼者: 噹哥

咱們這位半路出家的孔大聖人


不知道孔子是向誰學易呢? 誰是孔子的易學老師呢? joyful


一、首先,易經爻文應出於『商末帝乙』時代商朝人之手,這點從泰卦的『帝乙歸妹 以祉元吉』,『以祉元吉』這樣的說法,約略可得知是那個時代從商朝人角度記載這件事

二、其次,眾所皆知,殷人崇信鬼神,凡事都要經過占卜,但重點是….殷人占卜的方式,是『龜甲』,也就是在天然的骨材上用火燒灼求兆,用燒裂的紋路貞吉兇,這點可以從大量出土的商朝甲骨卜辭文物得知,此外,易經瞪卦中『遇元夫』一詞,可知,龜甲卜卦早就流行於市井之間,並非王室高官貴族專屬特權。重點是…沒看過商朝有易經卜卦的記載或相關文物出土…大致判斷,易經爻文出於商;卦,則始於周。

三、再來說到孔子,孔子自己曾說,花在占卜陰陽、術算二三十年,無所得也。約略判斷,易卦,在孔子之前,約略已有一套易卦占卜方式,但孔子嘗試研究以自己的方法搞出一套理論,花了很長的時間。

四、孔子出身:年少也鄙,一句話,窮。先秦時代書籍取得不易,教育也不普及,不像現在,隨時可以查電腦資料,所以真正有『典籍學問』的人,通常是貴族、學官之類的人,因為這類人才有『大量藏書可供閱讀』,才是受過正統的書本教育訓練。
我承認孔子是一個力爭上游的人,一生都在想出頭,但畢竟沒受過正統教育訓練,所以書本學問嘛,就差正統教育訓練出來有典籍底子的人一截了,所以…為什麼十翼會解的亂七八遭,因為他根本搞不清楚那個字在典籍裡有哪些用法,或者是說,沒人教他,他根本不知道典籍中那個字的意思,要自己猜….
我說的半路出家,主要是指這裡

五、至於誰是孔子的易經老師,我想這跟孔子的出身環境有關,孔子小時家窮,經常要靠幫忙鄉里間的喪葬事來賺生活費,這樣的環境,會和占卜結緣,真的是剛剛好而已,至於誰是他的老師,我上面說過,易卦在中、晚周時期應該已經逐漸形成一套占卜模式了
如果你仔細注意孔子的眾多說詞,經常會出現占、卜這類字眼,我說過,孔子根本超愛占卜,或是說他根本就是靠這個吃飯的啊
貼文者 : : Amychen

Re: 探 蒙卦六三「金夫」之象 - 2019-06-22 13:23:25

帝乙歸妹是怎麼回事?

張貼者: 噹哥
一、首先,易經爻文應出於『商末帝乙』時代商朝人之手,這點從泰卦的『帝乙歸妹 以祉元吉』,『以祉元吉』這樣的說法,約略可得知是那個時代從商朝人角度記載這件事



「帝乙歸妹」的「帝乙」未必就是「商末帝乙」?

--------------------


帝乙歸妹是怎麼回事?(轉貼)
http://www.magigugu.com/vbforums/showthread.php?t=5114&goto=nextoldest

宋方吉,不可與也。微子啟,帝乙之元子也。宋、鄭,甥舅也。祉,祿也。若帝乙之元子歸妹而有吉祿,我安得吉焉?

左傳.哀公九年


周易泰卦與歸妹卦的六五爻辭都出現了 "帝乙歸妹" 的敘述,古代對於帝乙是何人一直存在這兩種說法,一種認為是商湯;另一種則是上面那段左傳哀公九年的見解: 商紂的父王帝乙。

然後,近代國學大師顧頡剛把帝乙歸妹跟詩經大雅裡頭的<大明>聯繫起來,於是開啟了爭論不休的"商周聯姻"假說!

現在來聊聊,無聊男 野人 的外行看法吧!

首先,帝乙是否是商湯的說法 - 商湯又名天乙湯,如史記:天乙立,是為成湯。與司馬遷約略時期(約略晚了兩代)的劉向在他的世本裡則寫道"天乙,成湯也。故稱帝乙。";但這不一定就是先秦時期通行的說法,因此我們仍無法得知在周易撰著的漫長年代裡,是否曾指稱商湯為帝乙,而且到目前為止,甲骨刻辭仍沒有這樣的佐證材料。從史記、甲骨文記載,我們知道商朝歷代以乙為天干名(可能跟生日有關,也可能跟後世享祭日有關)的帝王不少,所以光從名號上看,需要更多證據來聯繫"帝乙=商湯"這個觀點。

其次,帝乙歸妹 是否等同 商湯嫁女

漢上易轉引自子夏易傳的註解,認為帝乙歸妹就是商湯嫁女(子夏曰:帝乙歸妹,湯之歸妹也。),但今天流傳的子夏易傳,已經被歷代許多人認定為後世託名贗作(唐代就有人懷疑了),而漢上易又是距今只有九百年前的南宋初期作品,所以引用的子夏傳來歷其實是頗令懷疑的。(可以參考《經義考》札迻(陳鴻森.經學研究期刊第五期))

除此之外,帝乙歸妹可能是"商湯嫁女"史影的依據還有哪些呢?

同樣南宋時期的《困學紀聞》轉引《京房易傳》:

京房載湯歸妹之辭曰:「無以天子之尊而乘諸侯,無以天子之富而驕諸侯,陰之從陽,女之順夫,本天地之義也。往事爾夫,必以禮義。」

不過,現在流傳的京房易傳並沒有這段話就是。另外困學紀聞還接著指出東漢荀爽也在"對策"提到過,看來他所知的典故應該就是東漢荀爽傳的一段話(後漢書.荀韓鐘陳列傳第五十二):

《易》曰:「帝乙歸妹,以祉元吉。」婦人謂嫁曰歸,言湯以娶禮歸其妹于諸侯也。

從這兩段簡短描述與引申,隱約能了解到商湯嫁女是當時以貴為天子的商湯,把自己的女兒下嫁給諸侯的事蹟。而如果困學紀聞沒瞎唬弄我們的話,不僅僅東漢的荀爽認為帝乙歸妹= 商湯嫁女;即便更早的西漢京房也是抱持相同的看法的 - 從京房到荀爽,時代有一百多年的間隔,可能至少這一百多年裡,當時很多人都是同樣的觀點吧?


那麼,左傳哀公九年的敘述又是怎麼一回事呢?
左傳哀公九年把帝乙歸妹解釋為帝乙之元子(=微子啟)歸妹,字面上理解似乎是微子啟嫁女。但這是一段完全在目前史料上找不到類似記載的孤證。帶給我們的意義有兩層:第一層是可能曾經存在著一段微子啟嫁女或他老爸帝乙嫁女,然後又跟他有關的史影。第二層則是:至少左傳作者或他所掌握的材料來源,採用的是帝乙歸妹=紂王父帝乙(也就是微子啟父)的觀點。不過呢,左傳的觀點仍不能輕易當作先秦時的一種觀點,因為連它自己本身都還沒能擺脫後世偽作的爭議哩。

其實,撇開左傳素材來源不說,光從語境上考慮,把帝乙歸妹等同帝乙元子微子啟歸妹,實在有很大的問題。一來這明顯是指稱不同的兩人(至少微子啟不曾為帝,不可能有帝的頭銜),二來如微子啟已是諸侯國,無論翦商前還是周代興後,他嫁女兒予其他諸侯國,在相對身份上不可能類同"帝乙歸妹"那種以尊就卑的處境。如果文字沒有闕漏誤植,是否存在一種可能,亦即的確是微子啟嫁女兒,然後決定並主持這件事的是女兒的阿公.... ,不知道!公堂之上假設一下囉!

所以,到底帝乙歸妹是成湯嫁女,還是商紂父帝乙嫁女,甚或是微子啟嫁女,
除非有其他旁證足以推翻或成立其中任一觀點;否則這三種說法到目前為止都必需審慎對待。


--------------------


“帝乙歸妹是怎麼回事?”一文的結論強調:
「到底帝乙歸妹是成湯嫁女,還是商紂父帝乙嫁女,甚或是微子啟嫁女,
除非有其他旁證足以推翻或成立其中任一觀點;
否則這三種說法到目前為止都必需審慎對待。」

更何況以「帝乙歸妹」為時間點,推斷
“易經爻文應出於『商末帝乙』時代商朝人之手”的結論?
實有待商榷!!!

貼文者 : : 元利

Re: 探 蒙卦六三「金夫」之象 - 2019-06-23 10:25:54

張貼者: 明陽

  蠱卦初六:「幹父之蠱,有子,考无咎,厲終吉。」
蠱卦初六動為大畜,「九宮飛布」大畜應頤卦,頤卦卦氣應子月,子為蠱卦之父

  蠱卦九二:「幹母之蠱,不可貞。」
孔穎達《周易正義》疏:居內處中,是幹母事也。不可貞者,婦人之性,難可全正,宜屈己剛,不可固守貞正,故云不可貞也。

蠱卦九二動為艮卦,艮之外卦卦氣應蠱卦九二爻辰為亥,亥為蠱卦之母


再次地感謝您的回覆!

為什麼子為蠱卦之父,而亥為蠱卦之母呢?
照您所言六五象辭所用"德"字,是指天德,
那麼初六之"子"字,如六五象辭所用"德"字來替,豈不是更能直接表達?
就不需要再將其變卦所得的大畜卦,再去對應另一卦頤卦,用頤卦的卦氣應子月,以
闡釋爻辭有"子"字的來源!似乎在多轉一圈的感覺!
若照您所言"子"字為蠱卦之父,那麼"幹父之蠱,有子,"又作白話何解?

至於您舉出孔穎達對蠱卦九二之疏義,您同意他這麼解疏嗎?
居內處中,是爻位卦象之述,但是未必是與母事有關?照他所言,是因為"婦人之性,難可
全正,宜屈己剛,",若果真已屈己剛,就九二變六二,成艮卦!艮卦之六二卻是"六二,
艮其腓,不拯其隨,其心不快。",這麼一來已屈己剛的結果,未必有良好的結果!

張貼者: 明陽

蠱卦初六:「幹父之蠱,有子,考无咎,厲終吉。」
蠱卦初六動為大畜,「九宮飛布」大畜應頤卦,頤卦卦氣應子月,子為蠱卦之父

  蠱卦九三:「幹父之蠱,小有悔,无大咎。」
蠱卦九三動為蒙卦,「九宮飛布」蒙卦應蹇卦,蹇卦卦氣應子月,子為之蠱卦之父

  蠱卦六五:「幹父之蠱,用譽。」
  象曰:「幹父之蠱,承以德也。」

蠱卦六五之巽卦,蠱卦六五爻辰為子化巳。
「九宮飛布」屯卦應師卦,屯之內卦卦氣應蠱卦六五爻辰為子,師卦卦氣應蠱卦六五爻辰化巳,子為蠱卦之父

巳月天德在辛方,蠱卦六五之巽卦,巽納辛(干,幹也),為「幹父之蠱」之象。

蠱卦六五動,上卦艮(納丙)化巽(納辛),子為丙之「飛刃」化為辛之「長生」,子為丙之「飛刃」化巳為丙之「祿」,與「天德」有聯繫,「門風」(艮為門、巽為風)即將改變,故稱「用譽」。


蠱卦初六,為了有"幹父之蠱"之象,所以用了蠱卦初六動為大畜,以變卦大畜卦來轉換,
是為轉換第一次,再以大畜卦透過「九宮飛布」,對應到頤卦,是為轉換第二次,再以
卦氣對應月份方式,得出了頤卦卦氣應子月,是為轉換第三次!轉換了三次,就為了得出
有"子"之字象,及子為蠱卦之父的意象,以引出"幹父之蠱"之字象來!

蠱卦九三,為了有"幹父之蠱"之象,所以用了蠱卦九三動為蒙卦,以變卦蒙卦來轉換,
是為轉換第一次,再以蒙卦透過「九宮飛布」,對應到蹇卦,是為轉換第二次,再以
卦氣對應月份方式,得出了蹇卦卦氣應子月,是為轉換第三次!轉換了三次,就為了得出
有"子"之意象,及子為蠱卦之父的意象,以引出"幹父之蠱"之字象來!

觀您解初六及九三之方式,都要轉換三次才得出您要的意象,以用來得出爻辭中的字象!

蠱卦六五,就與初六及九三之解法不同了,不沿用初六及九三之方式,不用六五發動後的
變卦巽卦去透過「九宮飛布」來得出另一卦以對應卦氣月份得"子"之意象,及子為
蠱卦之父的意象,以引出"幹父之蠱"之字象來!為何不沿用初六及九三之方式來解,就
未見您的說明了!

而是利用蠱卦六五發動,其上卦由艮化巽,六五爻的爻支由子支化為已支,再用「九宮飛
布」屯卦應師卦,試問這屯卦與師卦與蠱卦六五有何關聯?以「九宮飛布」,多了屯卦與
師卦的出現,再說"屯之內卦卦氣應蠱卦六五爻辰為子,師卦卦氣應蠱卦六五爻辰化
巳,子為蠱卦之父。",以屯卦卦氣及師卦卦氣去各自對應蠱卦六五爻支由子支化為已
支,似乎是改變解法方式及多轉數圈的感覺!六五爻爻支早已有出現子支,照您之前法,
早有子為蠱卦之父的意象,已經以引出"幹父之蠱"之字象來!連「九宮飛布」的轉換都
可以不用,何必多繞路?或許是想證明每爻都是透過「九宮飛布」的轉換去產生關聯吧!


或許是為了" 巳月天德在辛方,蠱卦六五之巽卦,巽納辛(干,幹
也),為「幹父之蠱」之象。
",其中的"巳月天德在辛方",已支可與屯卦有
關聯,辛方與巽卦納辛有關,才去動用到屯卦與師卦來做六五爻的爻支由子支化為已支
的意象橋樑吧!仍是有多繞路之感!至於"巽納辛(干,幹也),為「幹父之蠱」之
象。",因為巽納天干且是納辛干,以及干有幹的意思,所以就認定是幹蠱之象,太牽強
了!八卦的每一卦都有納天干,難道每一卦皆有幹事之意?干雖有幹的意思,幹未必是指
幹事之意,如何去確認它就是指幹事之意呢?


張貼者: 明陽

  蠱卦六四:「裕父之蠱,往見吝。」
蠱卦六四動為鼎卦,蠱卦六四爻辰為戌化酉……
「九宮飛布」大畜應需卦、蹇卦,蹇卦卦氣應子月,子為蠱卦之父,與大畜卦氣應酉月有聯繫,酉為「之卦」之財爻(酉為蠱之上卦艮納丙之「貴人」、為蠱之下卦巽納辛之「祿」),故稱「裕父」。


蠱卦六四,也是不沿用初六及九三之法,不用變卦鼎卦去透過「九宮飛布」來得出另一
卦以對應卦氣月份得"子"之意象,及子為蠱卦之父的意象!而是用「九宮飛布」大畜應
需卦、蹇卦,再用蹇卦卦氣應子月,以得到子為蠱卦之父的意象;為什麼不用變卦鼎卦
去透過「九宮飛布」來得出另一卦以對應卦氣月份得"子"之意象,及子為蠱卦之父的意
象呢?照您所言大畜卦可應到需卦及蹇卦,那麼需卦呢?怎麼沒用到需卦呢?

"酉為「之卦」之財爻",財爻二字,此為六親法,況且由蠱卦變鼎卦,蠱卦六四爻是財爻
化官爻,除非單就鼎卦一卦而論鼎卦九四才是財爻!但是這麼一來,與原卦的蠱卦的納甲
六親就不會有直接關聯!因此若要以此,利用財爻之象來引出裕父之裕象是理不足的!

雖然您提到了貴人及祿,有貴祿之象,來引出裕父之裕象;但是此裕字之義未必是富裕之
裕義,也可以是裕和之義,或裕民之意等等,是可有富之義,亦可有寬之義,教導之意,未
必獨有一義!


貼文者 : : 噹哥

Re: 探 蒙卦六三「金夫」之象 - 2019-06-23 14:58:59

帝乙歸妹這件事
易經、詩經均有記錄
詩經記載時間...文王(周)嘉止,大邦(商帝乙)有子
易經記載原因...泰卦:帝乙歸妹,以祉元吉。城復于隍,勿用師

帝乙時代,商、周戰爭,商朝失敗,商王嫁女和親
和親的結果....城復于隍,勿用師
從結果推知,帝乙歸妹原因是商帝乙時代的商、周戰爭
此事,略記在泰卦之中

商朝算是很強悍的種族
北有戎、東有方、南有夷....西有周
周人在西邊,不斷侵擾商朝
這件事,從帝乙或更早就開始了
商之所以敗於周
有是南方侵擾,帝辛派大軍征討後
一時緩不過來
被西邊的周人侵襲得逞
商,算是被滅的很悲壯
被臭罵千年的妲己、惡臣飛廉、惡來
在國難中盡皆死節
貼文者 : : 噹哥

Re: 探 蒙卦六三「金夫」之象 - 2019-06-24 01:08:55

更正一下說法

易經爻文如是同一人所寫
則應屬帝辛末期
因為明夷卦有出現箕子名

若非屬同一人所寫
則時間可能涵蓋帝乙~帝辛

從泰卦...城復於隍,勿用師的語氣
應該是商朝人的角度來記錄
貼文者 : : Amychen

Re: 探 蒙卦六三「金夫」之象 - 2019-06-24 08:42:16

張貼者: 噹哥


二、其次,眾所皆知,殷人崇信鬼神,凡事都要經過占卜,但重點是….殷人占卜的方式,是『龜甲』,也就是在天然的骨材上用火燒灼求兆,用燒裂的紋路貞吉兇,這點可以從大量出土的商朝甲骨卜辭文物得知,此外,易經瞪卦中『遇元夫』一詞,可知,龜甲卜卦早就流行於市井之間,並非王室高官貴族專屬特權。重點是…沒看過商朝有易經卜卦的記載或相關文物出土…大致判斷,易經爻文出於商;卦,則始於周



  晉卦《卦辭》:「康侯用錫馬蕃庶,晝日三接。」

朱熹等謂「康侯」為「安國之侯」,一說「康侯」為「衛康侯」。1929年,顧頡剛先生就是據此把《周易》的年代定在「西周初葉」。兄台以為呢?

王弼注云:康,美之名也。順以著明,臣之道也。柔進而上行,物所與也。故得錫馬而蕃庶。以訟受服,則終朝三褫。柔進受寵,則一晝三接也。
唐.李鼎祚《周易集解》引虞翻曰:觀四之五。晉,進也。坤為康。康,安也;初動體屯,震為侯,故曰康侯。震為馬,坤為用,故用錫馬。艮為多,坤為眾,故繁庶。離日在上,故晝日。三陰在下,故三接矣。

宋.朱熹《周易本義》:晉,進也。康侯,安國之侯也。

康叔,是周武王的同母弟,獲武王封畿內之康國。周成王平定三監之亂後,徙封康叔於衞。他赴任時,周公旦作《康誥》、《酒誥》、《梓材》告誡他要愛護人民。


貼文者 : : 噹哥

Re: 探 蒙卦六三「金夫」之象 - 2019-06-24 10:54:15

張貼者: Amychen
張貼者: 噹哥


二、其次,眾所皆知,殷人崇信鬼神,凡事都要經過占卜,但重點是….殷人占卜的方式,是『龜甲』,也就是在天然的骨材上用火燒灼求兆,用燒裂的紋路貞吉兇,這點可以從大量出土的商朝甲骨卜辭文物得知,此外,易經瞪卦中『遇元夫』一詞,可知,龜甲卜卦早就流行於市井之間,並非王室高官貴族專屬特權。重點是…沒看過商朝有易經卜卦的記載或相關文物出土…大致判斷,易經爻文出於商;卦,則始於周



  晉卦《卦辭》:「康侯用錫馬蕃庶,晝日三接。」

朱熹等謂「康侯」為「安國之侯」,一說「康侯」為「衛康侯」。1929年,顧頡剛先生就是據此把《周易》的年代定在「西周初葉」。兄台以為呢?

王弼注云:康,美之名也。順以著明,臣之道也。柔進而上行,物所與也。故得錫馬而蕃庶。以訟受服,則終朝三褫。柔進受寵,則一晝三接也。
唐.李鼎祚《周易集解》引虞翻曰:觀四之五。晉,進也。坤為康。康,安也;初動體屯,震為侯,故曰康侯。震為馬,坤為用,故用錫馬。艮為多,坤為眾,故繁庶。離日在上,故晝日。三陰在下,故三接矣。

宋.朱熹《周易本義》:晉,進也。康侯,安國之侯也。

康叔,是周武王的同母弟,獲武王封畿內之康國。周成王平定三監之亂後,徙封康叔於衞。他赴任時,周公旦作《康誥》、《酒誥》、《梓材》告誡他要愛護人民。




晉卦《卦辭》:「康侯用錫馬蕃庶,晝日三接。」

就等於乾卦《卦辭》:「元亨利貞。」
就等於坤卦《卦辭》:「元亨,利牝馬之貞。君子有攸往,先迷,後得主利。西南得朋,東北喪朋,安貞吉。」
以此類推....
卦辭並非爻文本文,應是後人所加

所以我之前說...
易經各卦象辭多有錯解之處
其實...一開頭的卦辭就錯了
這裡所謂的錯,是卦辭意思指與爻文原意無關
舉個例子...
我先前說臨卦的臨是...哭的意思
可是卦辭卻寫...臨,元亨利貞,至于八月有凶。
不知道在寫什麼跟什麼?
這種狀況在易經裡算蠻常見



至於卦辭出於何人之手
這我就不知道了
貼文者 : : 明陽

Re: 探 蒙卦六三「金夫」之象 - 2019-06-24 22:58:39


未能詳敘……抱歉!

在2019-06-19 16:45:19的貼文,我強調:
「以上所言引用前輩之筆記節錄………未能詳敘……抱歉…... 」

在2019-06-20 18:50:23的貼文,我再次強調:
「以上所述,為前輩之筆記節錄,謬誤難免,僅供參考!」

因為「九宮飛布」是鶴老解卦爻辭時,運用卦序、爻序、爻辰、卦氣、納甲、星禽、太陰月相.等等,由「本卦」而「之卦」(「之」即「離此而往」,「之」不單指爻變,重點是要「如何之?」「之何方?」)………我說「節錄」,是將個人的體會部分再選擇扼要處作貼文……我自己通解了嗎?未必!
所以如此「九宮飛布」帶過,看官會有意見………本不想論及…… 但若全不涉獵………一年多來就沒必要在此胡扯……因為《易經》有很多卦象並不是文字敘述所能表達……不然就不會出現如東吳虞翻的解卦方式……

貼文技術不好,顯得零亂,就選擇重點處回應:

張貼者: 元利


或許是為了" 巳月天德在辛方,蠱卦六五之巽卦,巽納辛(干,幹
也),為「幹父之蠱」之象。
",其中的"巳月天德在辛方",已支可與屯卦有
關聯,辛方與巽卦納辛有關,才去動用到屯卦與師卦來做六五爻的爻支由子支化為已支
的意象橋樑吧!仍是有多繞路之感!至於"巽納辛(干,幹也),為「幹父之蠱」之
象。",因為巽納天干且是納辛干,以及干有幹的意思,所以就認定是幹蠱之象,太牽強
了!八卦的每一卦都有納天干,難道每一卦皆有幹事之意?干雖有幹的意思,幹未必是指
幹事之意,如何去確認它就是指幹事之意呢?



我所寫的完全無此意,你卻想像成這樣………我只能說抱歉!
你知道「」在《周易》是何意嗎?

  漸卦初六:「鴻漸于,小子厲,有言,无咎。」

漸卦初六之家人,家人卦卦氣應「芒種二候」午月,芒種「天帝」到丙山。
漸之下卦艮納丙,卦氣應午為艮納丙之「羊刃」,艮為「小子」,所以稱「鴻漸于干,小子厲」。



  蠱卦六五:「幹父之蠱,用譽。」
  象曰:「幹父之蠱,承以德也。」

巳月天德在辛方,蠱卦六五之巽卦,巽納辛(干,幹也),為「幹父之蠱」之象。
巽之外卦卦氣應酉月,酉為蠱之上卦艮納丙之「貴人」、酉為蠱之下卦巽納辛之「祿」,加上「之卦」納「天德」辛方德氣,以「德」化「蠱」,為「用譽」。

蠱卦六五之巽卦,取象卦之納干應德氣方

漸卦初六之家人,取象卦之納干應卦氣方


蠱卦六五動,爻辰為子化巳,

爻辰為子,即子月(大雪、冬至)
「大雪」所應之卦氣:未濟外卦、蹇卦、頤卦。
「冬至」所應之卦氣:中孚、復卦、屯之內卦。

爻辰化巳,即巳月(立夏、小滿)
「立夏」所應之卦氣:旅之外卦、師卦、比卦。
「小滿」所應之卦氣:小畜、乾卦、大有內卦。

而「九宮飛布」時,子月與巳月的相應卦氣,並不一定都出現,甚至也有都不出現的現象。
如:蠱卦初六見頤卦。
蠱卦九三、六四見蹇卦。
蠱卦六五見屯卦。
都是應子月(陽),應蠱卦之父象。
貼文者 : : 明陽

Re: 探 蒙卦六三「金夫」之象 - 2019-06-26 19:25:24


帝乙歸妹

張貼者: Amychen

“帝乙歸妹是怎麼回事?”一文的結論強調:
「到底帝乙歸妹是成湯嫁女,還是商紂父帝乙嫁女,甚或是微子啟嫁女,
除非有其他旁證足以推翻或成立其中任一觀點;
否則這三種說法到目前為止都必需審慎對待。」

更何況以「帝乙歸妹」為時間點,推斷
“易經爻文應出於『商末帝乙』時代商朝人之手”的結論?:
實有待商榷!!!




------------------------

我曾在「易經易卦研究版」“《周易》的嫁娶”議題裡,
談到“「鴻雁來賓」與「帝乙歸妹」”(2018-04-08 22:15:04貼文)

貼文中我回應鶴老說:
泰卦六五「帝乙歸妹」,歸妹六五「帝乙歸妹」,
這「帝乙」一說為紂王之父,一說為商朝的創建者 湯,鶴老您看
能否利用「歲差」與卦氣推出誰是?畢竟相差好幾百年......


-----------------------------


「鴻雁來賓」與「帝乙歸妹」(一)


………
……………


「64卦配72候卦氣圖」:「寒露初候」應歸妹外卦卦氣,物候「鴻雁來賓」。

「寒露初候」,物候「鴻雁來賓」,太陽到乙山。

泰卦六五「帝乙歸妹」,歸妹外卦卦氣應泰卦六五爻辰化戌。

歸妹六五「帝乙歸妹」,歸妹內卦卦氣應歸妹六五爻辰化酉。

泰卦《彖辭》曰:「泰......則是天地交,而萬物通也;上下交而其志同也。」

歸妹《彖辭》曰:「歸妹,天地之大義也。天地不交,而萬物不興,歸妹人之終始也。」

以序卦看 漸卦 → 歸妹
漸卦《彖辭》曰:「漸之進也,女歸吉也。」
《雜卦傳》:「漸女歸,待男行也。」
漸卦卦氣主「雨水初候」,而「雨水二候」為「鴻雁來」(「鴻雁來」為泰卦物候,鴻雁由南方陸續要返北方巢居地,途經觀測地),而歸妹外卦卦氣主「寒露初候」(應歸妹上六應爻爻辰戌),物候應「鴻雁來賓」(鴻雁由北方陸續到達觀測地)。聖人藉觀察自然界變遷之象,稱「天地不交,而萬物不興」,因此歸妹乃「天地之大義」。

漸卦六爻爻辭以「鴻」為「範」!

漸卦初六「鴻漸于干」
漸卦六二「鴻漸于磐」
漸卦九三「鴻漸于陸」
漸卦六四「鴻漸于木」
漸卦九五「鴻漸于陵」
漸卦上九「鴻漸于陸,其羽可用為儀,吉。」
象曰:「其羽可用為儀吉﹔不可亂也。」


古人婚禮須先請媒人到女方家提親,如果女方同意,過後就使人納其采擇之禮,納采必須用雁,東漢大儒鄭玄注說『納采而用雁為摯者,取其順陰陽往來』。

白露後氣候轉涼,鴻雁開始由北方南下避冬,到寒露時將飛抵觀測地『陽城』,所以物候取『鴻雁來賓』。漸卦上九『鴻漸于陸,其羽可用為儀吉。』就是《彖辭》所說『漸,之進也,女歸吉也』,而舉行婚禮的禮節要按照古禮來進行,不可胡亂來!如果沒有建立婚禮制度,一切禮儀都會出問題。

小篆从心、雁聲,本義作「合」解,(見通訓定聲)乃指兩方面互相一致之意;心合而後言行皆合,故應从心。又以雁為合群之候鳥,飛翔有序,求眾相合,故應从雁聲。(按:小篆、金文應字从心、雁,草書於雁上多加一點。)
漸卦強調依序漸進,有鴻雁之象,故漸卦六爻皆用「鴻漸」來形容;應字即从心、雁聲也,此亦有宗教「應心」之意。
在殷商時代(約前1600—前1046),心宿1°→8°(約入赤經195°→202°)。太陽周年視運行到此為24節氣中的「寒露」,「卦氣」應歸妹卦。心宿「卦氣」應歸妹卦,歸妹卦物象為「鴻雁來賓」,所以「應」字造字當源自「心」與「雁」之取象。
周文王時代,心宿1°→8°(約入赤經202°→209°)。


雁、鶴、天鵝等是屬於一夫一妻制的鳥類,一旦結為配偶後,便形影不離,終生相隨。遷徙時排列成省時省力的「人」字型,嘆古聖造字取象喻意之深遠!

待續
貼文者 : : 明陽

Re: 探 蒙卦六三「金夫」之象 - 2019-06-26 20:14:30


帝乙歸妹(1)



「鴻雁來賓」與「帝乙歸妹」(二)

………
……………
鶴老用了點心後接著說:

「64卦配72候卦氣圖」中藉著鴻雁的遷徙來與婚姻制度的配合,
其實這與「乾坤策數」有聯繫!即《繫辭上傳》第九章所說的:

「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天數五,地數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天數二十有五,地數三十,凡天地之數,五十有五,此所以成變化而行鬼神也。
大衍之數五十,其用四十有九。分而為二以象兩,掛一以象三,揲之以四以象四時,歸奇於扐以象閏,五歲再閏,故再扐而後卦。
乾之策,二百一十有六。坤之策,百四十有四。凡三百有六十,當期之日。二篇之策,萬有一千五百二十,當萬物之數也........。」

我回應說:
泰卦六五「帝乙歸妹」,歸妹六五「帝乙歸妹」,
這「帝乙」一說為紂王之父,一說為商朝的創建者 湯,鶴老您看
能否利用「歲差」與卦氣推出誰是?畢竟相差好幾百年......

鶴老回答:
三國.虞翻以帝乙為紂王之父者,
西漢.京房章句載有「湯嫁妹」之辭,京房以帝乙為湯。
要作考證雖說困難,但也不是完全不可能......

鶴老說:
我大約的解說一下「鴻雁策數」:

泰卦六五「帝乙歸妹」,

泰卦六五動為需卦,泰卦六五爻辰亥化戌。

漸卦卦氣主「雨水初候」
泰卦卦氣主「雨水二候」(「鴻雁來」,鴻雁由低緯度往高緯度回到繁殖地,途經觀測地時稱「鴻雁來」;還有一次是在「白露初候」,鴻雁由高緯度往低緯度避冬,途經觀測地時稱「鴻雁來」。)
需卦卦氣主「雨水三候」

「鴻雁來」為泰卦物候:泰卦六五動為需卦(需卦卦氣主「雨水三候」,應泰卦九二爻辰為寅),泰卦六五爻辰為亥化戌(歸妹外卦卦氣主「寒露初候」,應泰卦六五爻辰化戌,「寒露初候」太陽到乙山)。


春分→秋分有186天(187),
秋分→春分有179天(178)。
泰卦卦氣為「雨水二候」,由「雨水三候」→「春分」有18.47天,歸妹外卦卦氣主「寒露初候」,「秋分」→「寒露初候」有18.3天,為「天地交」之象。


歸妹六五「帝乙歸妹」

歸妹六五之兌卦(歸妹為兌宮歸魂卦),歸妹六五爻辰為申化酉(兌宮酉為申之妹)。歸妹內卦卦氣主「秋分三候」應歸妹六五爻辰化酉。

泰卦卦氣主「雨水二候」(「鴻雁來」)、歸妹內卦卦氣主「秋分三候」
而乾之策216的當期日數所應之卦氣,即由「雨水三候」→歸妹內卦「秋分三候」之日數;
365.25日 ÷ 360策 =1.01458日(一策之當期日)
1.01458日 × 216策=219.15日

18.47(「雨水三候」→「春分」) + 186(春分→秋分)
+ 15.2(秋分初候→秋分三候) =219.67日(由需卦卦氣到歸妹內卦卦氣的日數)


坤之策144的當期日數所應之卦氣,即由歸妹外卦「寒露初候」→「雨水三候」之日數。
1.01458日 × 144策=146.1日

179 (秋分→春分)- 15.2(秋分初候→秋分三候)
- 18.47(「雨水三候」→「春分」) =145.33日

鶴老對我說:年紀老邁,數字細微,恐有誤植,尚請諒解!


-----------------------------


下面資料為
2019/6/26補:

鶴老說:如果據上述資料推算無誤,
一等星「心宿」應歸妹卦氣的年代當在殷初。

待 續
貼文者 : : 元利

Re: 探 蒙卦六三「金夫」之象 - 2019-06-26 23:09:31

張貼者: 明陽

未能詳敘……抱歉!

在2019-06-19 16:45:19的貼文,我強調:
「以上所言引用前輩之筆記節錄………未能詳敘……抱歉…... 」

在2019-06-20 18:50:23的貼文,我再次強調:
「以上所述,為前輩之筆記節錄,謬誤難免,僅供參考!」

因為「九宮飛布」是鶴老解卦爻辭時,運用卦序、爻序、爻辰、卦氣、納甲、星禽、太陰月相.等等,由「本卦」而「之卦」(「之」即「離此而往」,「之」不單指爻變,重點是要「如何之?」「之何方?」)………我說「節錄」,是將個人的體會部分再選擇扼要處作貼文……我自己通解了嗎?未必!
所以如此「九宮飛布」帶過,看官會有意見………本不想論及…… 但若全不涉獵………一年多來就沒必要在此胡扯……因為《易經》有很多卦象並不是文字敘述所能表達……不然就不會出現如東吳虞翻的解卦方式……


以象數來解出易辭,本來方式就多種!會用多種方法來解釋,不外乎一個理由,任何
一種方法都無法一以貫之穿過易經卦爻辭全場!您PO出文章來,自然會有閱讀者!
閱讀者在閱讀您的PO文,會有所疑問或質疑也是很自然又必然的情形!又怎能摒除閱
讀者的問題提問呢?

況且,基本上我是假定您對您PO文的內容是有所瞭解和清楚的,所以我向您請教的問題
都是從您的PO文範圍來向您請教的!並沒有脫離您PO文的範圍來問您什麼,所以沒有要
考您的意思,也沒有要求您得去做所謂的通解全經!

況且虞翻的解卦方式,那是他的方式,只是象數法則的一種運用,目前也尚未竟全貌!
更不能說虞氏解易就是易經解法!

以象數卦氣納甲爻辰等等多種方法去解易辭,無論如何解出,最終還是得回歸到一個
層級,那就是以白話的解讀是什麼?就如同前述所提問的『若照您所言"子"字為蠱卦之
父,那麼"幹父之蠱,有子,"又作白話何解?"』,想看看您的白話作解是什麼?如此而
已!

例如您在前述舉出孔穎達對蠱卦九二之疏義,似乎是同意他的解法,否則您不會舉出!
因此,我才會問您是否同意他這麼解疏嗎?孔氏之疏解是較為白話的解義,但是以此例
來說,解之不合理處是有的,所以在這點上的解義他的確讓人有所疑義的!當白話作解
有所疑義時,就是在告知人這個解法是有疑或有誤的!

張貼者: 明陽

巽之外卦卦氣應酉月,酉為蠱之上卦艮納丙之「貴人」、酉為蠱之下卦巽納辛之「祿」,加上「之卦」納「天德」辛方德氣,以「德」化「蠱」,為「用譽」。

就像這個例子,以德化蠱,故曰用譽,白話一點的來說就是要用德!既然如此,為什麼
古代易經作者為何不寫成"蠱卦六五:「幹父之蠱,用。」"呢?不是更直接,何必拐彎抹角呢?


張貼者: 明陽


張貼者: 元利


或許是為了" 巳月天德在辛方,蠱卦六五之巽卦,巽納辛(干,幹
也),為「幹父之蠱」之象。
",其中的"巳月天德在辛方",已支可與屯卦有
關聯,辛方與巽卦納辛有關,才去動用到屯卦與師卦來做六五爻的爻支由子支化為已支
的意象橋樑吧!仍是有多繞路之感!至於"巽納辛(干,幹也),為「幹父之蠱」之
象。",因為巽納天干且是納辛干,以及干有幹的意思,所以就認定是幹蠱之象,太牽強
了!八卦的每一卦都有納天干,難道每一卦皆有幹事之意?干雖有幹的意思,幹未必是指
幹事之意,如何去確認它就是指幹事之意呢?



我所寫的完全無此意,你卻想像成這樣………我只能說抱歉!


PO文不就是要讓人閱覽嗎?我所言,只是閱覽之後的推想和疑問而已!

其實,我會進來討論是看到噹哥之言,他提到了對易辭及孔子的看法,畢竟閱讀您的PO文
之後,還是有些疑問,想說來問問您PO文內容好了!!
沒想到卻看到了噹哥和Amychen的精彩對話,呵呵!

此外,我並沒有想要打擾您的後續PO文和介紹!如果讓您有所誤會的話,向您說聲抱歉! joyful


貼文者 : : 天醫

Re: 探 蒙卦六三「金夫」之象 - 2019-06-28 08:27:36

善問者,如攻堅木,先其易者,後其節目,及其久也,相說以解;不善問者,反此。善待問者如撞鐘,叩之以小者則小鳴,叩之以大者則大鳴,待其從容,然後盡其聲;不善荅問者,反此。此皆進學之道也。

鼓勵明陽大師繼續PO文,鼓勵元利大師繼續質問,鼓勵其他大師踴躍發表看法。現在的好文已經不多了。希望明陽大師善扣大鐘,元利與諸大師善攻堅木。
貼文者 : : 明陽

Re: 探 蒙卦六三「金夫」之象 - 2019-06-28 19:05:47

張貼者: 天醫


鼓勵明陽大師繼續PO文,鼓勵元利大師繼續質問,鼓勵其他大師踴躍發表看法。現在的好文已經不多了。希望明陽大師善扣大鐘,元利與諸大師善攻堅木。



天醫大!

我對五術所知有限,用心於《周易》的經傳比較多,不要稱我為大師,

來D網學習貼文應屬偶然,實是去年冬天為躲寒流,才將舊文整理,

就這樣嘗試PO文……有時間我會繼續嘗試,謝謝指教!
貼文者 : : Amychen

Re: 探 蒙卦六三「金夫」之象 - 2019-06-29 09:36:03

張貼者: 明陽


  蠱卦六五:「幹父之蠱,用譽。」
  象曰:「幹父之蠱,承以德也。」

巳月天德在辛方,蠱卦六五之巽卦,巽納辛(干,幹也),為「幹父之蠱」之象。
巽之外卦卦氣應酉月,酉為蠱之上卦艮納丙之「貴人」、酉為蠱之下卦巽納辛之「祿」,加上「之卦」納「天德」辛方德氣,以「德」化「蠱」,為「用譽」。


蠱卦六五之巽卦,取象卦之納干應德氣方

漸卦初六之家人,取象卦之納干應卦氣方



先生說:“納「天德」辛方德氣,以「德」化「蠱」,為「用譽」。”

納「辛方德氣」,這就是 朱熹 等人所謂「先甲三日」的辛嗎?



《子夏傳》云:先甲三日者,辛、壬、癸也。後甲三日者,乙、丙、丁也

孔穎達《周易正義》疏:「先甲三日,後甲三日」者,甲者創制之令,既在有為之時,不可因仍舊令。今用創制之令以治於人,人若犯者,未可即加刑罰,以民未習,故先此宣令之前三日,殷勤而語之,又於此宣令之後三日,更丁寧而語之,其人不從,乃加刑罰也………甲前三日,取改過自新,故用辛也。後三日,取丁寧之義,故用丁也。今案:輔嗣《注》「甲者,創制之令」,不云創制之日。又《巽卦》九五「先庚三日,後庚三日」,輔嗣《注》「申命令謂之庚」。輔嗣又云:「甲、庚皆申命之謂」。則輔嗣不以甲為創制之日,而諸儒不顧輔嗣《注》旨,妄作異端,非也。


宋.朱熹《周易本義》:
蠱壞之極,亂當復治,故其占為元亨,而利涉大川。甲,日之始,事之端也。先甲三日,辛也,後甲三日,丁也。前事過中而將壞,則可自新以為後事之端,而不使至於大壞,後事方始而尚新。然更當致其丁寧之意,以監其前事之失,而不使至於速壞。聖人之戒深也。
貼文者 : : 明陽

Re: 探 蒙卦六三「金夫」之象 - 2019-06-30 10:43:51


Amychen好!

張貼者: Amychen


先生說:“納「天德」辛方德氣,以「德」化「蠱」,為「用譽」。”

納「辛方德氣」,這就是 朱熹 等人所謂「先甲三日」的辛嗎?





類似問題有兩位研究生曾和易學前輩鶴溪討論過:

………
……………
研究生小王說:
如果「辛方德氣」是表「先甲三日」的辛,那「後甲三日」的丁呢?,

研究生小張說:
蠱卦上九應爻爻辰為寅,寅月之天德方在丁,丁為「後甲三日」……

這時鶴老接話問到:用何卦來納干?

小張說:當然是以上卦有兑的卦才能為用!

鶴老問到:「上卦有兑的卦才能為用」,是指何卦?

小張說:
我是根據蠱卦六五之巽卦,巽納辛方天德之氣,蠱卦上九爻辰為寅,
寅月之天德方在丁,所以我說「上卦有兑的卦才能為用」………

鶴老追問小張:那是何卦?

小張無言以對………

鶴老說:
蠱卦六五之巽卦,巽納辛正好是天德方之氣,蠱卦上九之升卦,
升之上卦為坤,坤納癸,不是納丁……怎麼辦?

蠱卦上九爻辰寅,寅月所應的六個卦氣為:
「立春卦氣」:小過外卦、蒙卦、益卦。
「雨水卦氣」:漸卦、泰卦、需之內卦。

這六個卦氣上卦都不是兑卦,因為只有兑能納丁方德氣。
再看蠱卦上九之升卦,蠱卦上九應爻爻辰為寅化酉,

「之卦」上爻爻辰為酉,酉月所應的六個卦氣為,
「白露卦氣」:巽之外卦、萃卦、大畜。
「秋分卦氣」:賁卦、觀卦、歸妹內卦。

這六個卦氣中只有萃卦的上卦為兑,兑能納丁方德氣。


--------------------

如果「九宮飛布」不見萃卦出現,並與相應,
那小張以蠱卦上九爻辰寅推天德方在丁,丁為「後甲三日」,就不能成立……

問題是,當時這兩位研究生並不知道鶴老的「九宮飛布」用法,

突然提「九宮飛布」見萃卦,取象卦之納干丁應德氣方,

鐵定被他們認為是瞎掰........


鶴老於是把話題引到鄭玄、馬融、虞翻、朱震、來知德
對「先甲三日」、「後甲三日」的註解,作諸家的比較......


有空再聊

.
貼文者 : : Amychen

Re: 探 蒙卦六三「金夫」之象 - 2019-07-01 10:27:11


謝謝先生的指點………

張貼者: 明陽


鶴老於是把話題引到 鄭玄、馬融、虞翻、朱震、來知德
對「先甲三日」、「後甲三日」的註解,作諸家的比較......




煩請先生也把鶴老對諸家註解的比較評論,略作介紹為荷!
貼文者 : : 元利

Re: 探 蒙卦六三「金夫」之象 - 2019-07-02 15:28:12

張貼者: 天醫
善問者,如攻堅木,先其易者,後其節目,及其久也,相說以解;不善問者,反此。善待問者如撞鐘,叩之以小者則小鳴,叩之以大者則大鳴,待其從容,然後盡其聲;不善荅問者,反此。此皆進學之道也。

鼓勵明陽大師繼續PO文,鼓勵元利大師繼續質問,鼓勵其他大師踴躍發表看法。現在的好文已經不多了。希望明陽大師善扣大鐘,元利與諸大師善攻堅木。



天醫大忒謙,您才是一位大師,易辭您也是頗有研究的,您才是善攻堅木之人! 呵呵.... joyful
我不是什麼大師,我只是一位剛好路過一下來問一些問題的人而已!
看到明陽大大之PO文有所感,發現一些問題,才進來問一些問題!

經是經,傳是傳,經與傳的作者都不是同一人!象傳之言未必就是卦爻辭之原意!只能
視為一說罷了!傳雖是可用來解經,但是,傳之言不一定就是對的!傳之言尚且如此,疏之
言也是如此!

傳之作者的"看法",未必是經之作者的真正"想法"!例如承德是承德,用譽是用譽,兩者
並非相同之意或象!把傳之作者的"看法",當作必然是經之作者的真正"想法",是會有
不少的問題,也表示在觀念上是有待商榷的!解得象傳之字之源出,未必能解得經中卦爻
辭之字之源出,當有此問題時,便是在告知吾人此解象傳之法存在一些疑點或有問題的!
看了不少後世象數學家試圖來解出易經卦爻辭字句之秘,總免不了看到不少看似精
妙"合理"之解法,但是細究其看似"合理"之處,卻也顯示出其解易之法本身的不少問題
處!

此外,孔子五十好易,那麼在他五十歳以前的易學又是如何呢?程度是好還是不好?如果
程度是很好的,為什麼他要到五十歳才好易呢?早在五十歳以前就足以好易了,沒道理直
到五十歳才好易?他又是師易於何人呢?與春秋戰國之卜官的用易又有何異同之處呢?如
果孔子易學之用與春秋戰國之卜官的用易之法是不太一樣的時候,那就產生了孔子易學
的正統性問題了!就算是孔子可以看到易經原本,也不代表他對易經的見解和解讀就是
對的,或者是真正全然地理解了易經作者的原意!

貼文者 : : 明陽

Re: 探 蒙卦六三「金夫」之象 - 2019-07-04 10:41:45



「先甲三日」、「後甲三日」諸家註解比較(一)


張貼者: Amychen


張貼者: 明陽


鶴老於是把話題引到 鄭玄、馬融、虞翻、朱震、來知德
對「先甲三日」、「後甲三日」的註解,作諸家的比較......




煩請先生也把鶴老對諸家註解的比較評論,略作介紹為荷!



鶴老首先舉鄭玄的注說:

東漢.鄭玄《周易鄭康成注》:「先甲三日,後甲三日。甲者,造作新令之日。先之三日而用辛也,欲取改過自新之義。後之三日而用丁也,取其丁寧之義。」


唐.孔穎達《周易正義》疏:「先甲三日,後甲三日」者………甲前三日,取改過自新,故用辛也。後三日,取丁寧之義,故用丁也。

鶴老說:鄭玄注「先甲三日,後甲三日」,是直接以天干之排序,取甲干的前三位辛為「先甲三日」,取甲干的後三位丁為「後甲三日」,而直接取辛為「自新」之象、丁為「丁寧」之象,簡略了納甲、卦氣、五行方位等象數用語……….。而 唐.孔穎達《周易正義》疏,亦採此義。


鶴老對兩位研究生說:
在此要特別指出,鄭玄注《禮記.月令》的「其日甲乙」內容值得注意,因為鄭玄注《周易》「先甲三日,後甲三日」,直接取辛為「自新」之象、丁為「丁寧」之象,簡略納甲、卦氣、五行方位等象數用語……….而鄭玄注《禮記.月令》「其日甲乙」的內容或可窺知鄭玄對天干的用法,又鄭玄注「其日甲乙」牽涉到史上有爭議的「月行九道」之說………。



《禮記.月令》:「孟春之月.日在營室.昏參中.旦尾中.其日甲乙.其帝大皞.其神句芒.其蟲鱗.其音角.律中大蔟.其數八.其味酸……。」

「孟春之月」即寅月,太陽周年視運行正午時間在28宿的「營室」,黃昏後會見到一等星參宿上中天,若是在天亮前,則是見到28宿之一的尾宿在中天。(這是日中以太陽定季節,昏與晨以28宿定季節。)
「孟春之月.日在營室.昏參中.旦尾中」接下來即「其日甲乙」,「其日甲乙」是何義?


鄭玄注:乙之言軋也,日之行,春東從青道,發生萬物,月為之佐。時萬物皆解孚甲,自抽軋而出,因以為日名焉。乙不為月名者,君統臣功也。

孔穎達《五經正義》疏:其當孟春、仲春、季春之時,日之生養之功謂為甲乙。

何謂「日之行,春東從青道」?

孔穎達《五經正義》疏:
乙、軋聲相近,故云「乙之言軋也」。云「日之行,春東從青道」者,以星辰之次謂之黃道,春時星辰西遊,黃道近西。黃道之東,謂之青道,日體不移,依舊而行,當青道之上,故云「東從青道」。云「月為之佐」者,以日月皆經天而行,月亦從青道,陰佐於陽,故云「月為之佐」。知月亦從青道者,以《緯》云「月行九道,九道者並與日同,而青道二,黃道東;赤道二,黃道南;白道二,黃道西;黑道二,黃道北;並黃道而為九道也」,並與日同也。

《漢書.天文志》:「日有中道,月有九行。中道者,黃道。一曰光道。…… 月有九行者:黑道二,出黃道北;赤道二,出黃道南;白道二,出黃道西;青道二,出黃道東……立春、春分,月東從青道;立秋、秋分,西從白道;立冬、冬至,北從黑道;立夏、夏至,南從赤道。」

鶴老問兩位研究生說:

《五經正義》疏:“云「日之行,春東從青道」者,以星辰之次謂之黃道,春時星辰西遊,黃道近西。黃道之東,謂之青道,日體不移,依舊而行,當青道之上,故云「東從青道」。”

這一段話看得懂嗎?若不能理解,再找資料研究………有圖示更好……
貼文者 : : 明陽

Re: 探 蒙卦六三「金夫」之象 - 2019-07-04 19:36:32



我臨時找了一張圖,希望有助解讀


http://tupian.baike.com/s/%E9%BB%84%E9%81%93/xgtupian/1/3?target=a2_08_95_01300000164586121836952375716.jpg
貼文者 : : 明陽

Re: 探 蒙卦六三「金夫」之象 - 2019-07-05 10:29:40


「先甲三日」、「後甲三日」諸家註解比較(二)

唐.李鼎祚《周易集解》引馬融的註解曰:
甲在東方,艮在東北,故云先甲。巽在東南,故云後甲。所以十日之中唯稱甲者。甲為十日之首,蠱為造事之端,故舉初而明事始也。言所以三日者,不令而誅謂之暴,故令先後各三日,欲使百姓遍習,行而不犯也。

鶴老說:馬融將「先甲三日」的「甲」附上方位意義……「方位」即有圖象之義。假設「甲」方的月相是15日,則12日的月相在辰方(「先甲三日」),18日的月相在寅方(「後甲三日」),與馬融所說「甲在東方,艮在東北,故云先甲。巽在東南,故云後甲」,在月相方位則不同。(太陰行度:太陰一日行十三度,兩日半行一宮,一月行一周天。)

如果「甲」方是言卦氣,「驚蟄天帝到甲山」,那應當是指「驚蟄」的前後三日,應需之內、外卦卦氣。需之內卦卦氣與泰卦卦氣相界,泰卦卦氣所應的物候「鴻雁來」。(「鴻雁來」,鴻雁由低緯度往高緯度回到繁殖地,途經觀測地時稱「鴻雁來」。)

如果「庚」方是言卦氣,「白露天帝到庚山」,那應當是指「白露」的前後三日,應巽之內、外卦卦氣。巽之外卦卦氣所應的物候「鴻雁來」。(「白露初候」,鴻雁由高緯度往低緯度避冬,途經觀測地時稱「鴻雁來」。)

鴻雁途經觀測地時稱「鴻雁來」,其往返與乾坤策數有聯繫!



唐.李鼎祚《周易集解》引虞翻曰:
震,庚也。謂變初至二成離,至三成震,震主庚。離為日,震三爻在前,故先庚三日。謂益時也。動四至五成離,終上成震,震三爻在後,故後庚三日也。巽初失正,終變成震,得位,故无初有終,吉。震究為蕃鮮,白,謂巽也。巽究為躁卦。躁卦,謂震也。與蠱「先甲三日,後甲三日」同義。五動成蠱,乾成於甲,震成於庚,陰陽天地之始終,故經舉甲庚於《蠱.彖》、巽五也。

鶴老說:《周易集解》只引虞翻注解「先庚三日,後庚三日」,虞翻用「納甲」的角度看「甲」、「庚」,「納甲」的相應月相,有基本圖譜「方位」之義,不離大小潮汐之取象。

鶴老特別點出:由「甲」看「卑」(謙卑),由「庚」看「庸」(中庸)。

「驚蟄天帝到甲山」,字書「甲」與「卑」有聯繫。

「白露天帝到庚山」,字書「庚」與「庸」有聯繫。白露為酉月,「尊」與酉有聯繫。



秦漢的座次尊卑,室內座次以西邊(坐西向東)為最尊,其次為坐北朝南,再次為坐南朝北,東邊的位置最卑。

........... 午
........... ︱
(卑)卯──︱──酉(尊)
........... ︱
........... 子(次尊)



《繫辭上傳》第一章:「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陳,貴賤位矣。動靜有常,剛柔斷矣。方以類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在天成象,在地成形,變化見矣。是故剛柔相摩,八卦相盪,鼓之以雷霆,潤之以風雨,日月運行,一寒一暑,乾道成男,坤道成女。」

兩位少年ㄟ!《繫辭傳》首章像不像是描述「圖書」之象……

沒有圖書,那經與傳將何以聯繫……
貼文者 : : 明陽

Re: 探 蒙卦六三「金夫」之象 - 2019-07-05 22:45:42




「先甲三日」、「後甲三日」諸家註解比較(三)


宋.朱震《漢上易傳》說:

蠱,東方卦也,巽,西方卦也,甲者,事之始,庚者,事之終,始則有終,終則更始,往來不窮。以日言之,春分旦出於甲,秋分暮入於庚,以月言之,三日成震,震納庚,十五成乾,乾納甲,三十日成坤,滅藏於癸,復為震。甲庚者,天地之終始也。蠱,事之壞也,巽,行事也,變更之始,當慮其終,事久而蠱當圖其始,先甲三日,圖其始也。蠱一變大畜,乾納甲,再變賁,離為日,乾三爻在先,先甲三日也。三變頤,四變噬嗑,離為日,五變无妄,乾納甲,乾三爻在後,後甲三日也。先甲者,先其事而究其所以然,後甲者,後其事而慮其將然。究其所以然,則知救之之道,慮其將然,則知備之之方。一日二日至於三日,慮之深,推之遠,故能革前弊、彌後患,久而可行,圖始者至矣。漢嘗削諸侯之地矣,唐嘗討弑君之賊矣,令下而兵起,言出而禍隨,昧治蠱之道也。不曰乾行者,周而復始也。納甲之說,乾納甲子、甲寅、甲辰,而壬在其中,納壬午、壬申、壬戌,而甲在其中。坤納乙、癸亦然。易傳曰:後之治蠱者,不明乎聖人先甲後甲之戒,慮淺而事近,故勞於革亂,而亂不革,功未及成而弊已生矣。夫蠱言先甲後甲於彖,巽言先庚後庚於九五一爻,何也?曰:蠱者,巽九五之變也,上剛下柔,巽而止,所以為蠱也。巽則九五,位乎中正,事有過中而當變更,則更之以適於中,蠱何由生乎?明此九五之功也。以卦氣言之,三月卦,故太玄準之以務事。

鶴老說:宋.朱震《漢上易傳》說「蠱,東方卦也,巽,西方卦也」,這是以卦氣言之,蠱卦卦氣應三月屬東方,巽卦卦氣應八月屬西方………「卦氣」有「方位」圖象之義。
「以日言之,春分旦出於甲」,「驚蟄天帝到甲山」、「春分天帝到乙山」,所以說「春分旦出於甲」(春分日出卯時中)。
「三日成震,震納庚,十五成乾,乾納甲」,「納甲」的相應月相有「方位」圖象之義。



明•來知德《周易集註》:
「利涉大川者,中爻震木,在兌澤之上也。先甲後甲者,本卦艮上巽下,文王圓圖艮巽夾震木于東之中,故曰先甲後甲,言巽先于甲,艮後于甲也。巽卦言先庚後庚者,伏羲圓圖艮巽夾兌方于西之中,故曰先庚後庚,言巽先于庚,艮後于庚也。分甲于蠱者,本卦未變,上體中爻震木,下體巽木也。分庚于巽者,本卦未變,上體綜兌金,下體綜兌金也。十干獨言甲庚者,乾坤乃六十四卦之祖,甲居于寅,坤在上乾在下為泰,庚居于申,乾在上坤在下為否,大往小來,小往大來,天地之道,不過如此。物不可以終通,物不可以終否,易之為道,亦不過如此,所以獨言甲庚也。曰先三後三者六爻也,先三者下三爻也,巽也,後三者上三爻也艮也。不曰爻而曰日者,本卦綜隨,日出震東,日沒兌西,原有此象,故少不言一日二日,多不言九日十日,而獨言先三後三者,則知其為下三爻上三爻也明矣。以先甲用辛,取自新,後甲用丁,取丁寧,此說始于鄭玄,不成其說矣。」


鶴老說:來知德以「先三者下三爻也,巽也」、「後三者上三爻也艮也」,而反對鄭玄的說法,「先甲用辛,取自新,後甲用丁,取丁寧」。



鶴老結語說:

上引諸家象數不離圖書……圖書本不立文字,你們是研究生,若能跳脫學院的制式研究,用不同的角度去看象數……

《易經》經文之繫不離「象」、「數」、「理」…….
《易傳》傳文之繫亦不離「象」、「數」、「理」…….

雖有「歲差」問題但「易理」則一,可以調適…….

用謙卑的角度去尋覓圖書之迹……..才能見到「易理」…….



《繫辭下傳》第八章:「易之為書也,不可遠;為道也屢遷。變動不居,周流六虛,上下无常,剛柔相易,不可為典要,唯變所適(从辵聲)。其出入以度,外內使知懼,又明於憂患與故,无有師保,如臨父母。初率其辭,而揆其方,既有典常。苟非其人,道不虛行。」
貼文者 : : 太乙漫士

Re: 探 蒙卦六三「金夫」之象 - 2019-07-08 17:37:27

明陽大師..睜大眼看下去寫些什麼光怪陸離.千百言不能了一義.分析剖判
愈辯愈脢.愈辨愈淆.勿用取女.見金夫.不有躬.旡攸利.如果.見金..夫不有躬
解法又大不同. .至於歸妹卦.帝乙歸妹.從庚丁.武乙.太丁.帝乙到帝辛.帝辛也就是紂
王..從公亶父.季歷到周文王姬昌到周武王姬發.文王父季歷能力強越來越強大.太丁就把
季歷囚起來殺了到了繼任者帝乙.姬昌這個諸侯越來越強.怕姬昌報仇就把太丁的一個
美麗又端莊女兒也就是帝乙的妹妹.嫁給了姬昌.太丁.有的史書稱文丁所以說紂王與武王之戰
不過是表兄弟 的戰爭 還有正月天德在丁.六月天德在甲這是擇日也不是卦理
蠱卦下次再說.沒人打字太累
貼文者 : : Amychen

Re: 探 蒙卦六三「金夫」之象 - 2019-07-08 20:32:53


蒙先生在酷暑長篇回應,感謝!
貼文者 : : 噹哥

Re: 探 蒙卦六三「金夫」之象 - 2019-07-11 01:57:23

張貼者: 太乙漫士
明陽大師..睜大眼看下去寫些什麼光怪陸離.千百言不能了一義.分析剖判
愈辯愈脢.愈辨愈淆.勿用取女.見金夫.不有躬.旡攸利.如果.見金..夫不有躬
解法又大不同. .至於歸妹卦.帝乙歸妹.從庚丁.武乙.太丁.帝乙到帝辛.帝辛也就是紂
王..從公亶父.季歷到周文王姬昌到周武王姬發.文王父季歷能力強越來越強大.太丁就把
季歷囚起來殺了到了繼任者帝乙.姬昌這個諸侯越來越強.怕姬昌報仇就把太丁的一個
美麗又端莊女兒也就是帝乙的妹妹.嫁給了姬昌.太丁.有的史書稱文丁所以說紂王與武王之戰
不過是表兄弟 的戰爭 還有正月天德在丁.六月天德在甲這是擇日也不是卦理
蠱卦下次再說.沒人打字太累



其一
妹者,女兒也
所以,詩經才說...大邦有子
同一件事,這不難啊
現在會把帝乙歸妹的妹錯解成妹妹的人不多了
真的是愈辯愈脢.愈辨愈淆

其二
真正以帝乙歸妹為主題的是....泰卦
至於歸妹卦
雖然也講到帝乙歸妹
但反而與帝乙歸妹這件事無關
只是借用比喻歸妹這件事而已
爻文內容寫的很清楚

其三
既然講到歸妹卦的帝乙歸妹
那順便把這句再看一下
"帝乙歸妹,其君之袂不如其娣之袂良"
這裡的袂,字面上意思雖然是衣襟
但卻當做配偶的意思來用,所謂連袂是也
娣者,小老婆、妾也
所以...這樣解,就完全合乎歸妹卦的主題了

貼文者 : : Amychen

Re: 探 蒙卦六三「金夫」之象 - 2019-07-11 20:03:44

張貼者: 噹哥
張貼者: 太乙漫士
明陽大師..睜大眼看下去寫些什麼光怪陸離.千百言不能了一義.分析剖判
愈辯愈脢.愈辨愈淆.勿用取女.見金夫.不有躬.旡攸利.如果.見金..夫不有躬
解法又大不同. .至於歸妹卦.帝乙歸妹.從庚丁.武乙.太丁.帝乙到帝辛.帝辛也就是紂
王..從公亶父.季歷到周文王姬昌到周武王姬發.文王父季歷能力強越來越強大.太丁就把
季歷囚起來殺了到了繼任者帝乙.姬昌這個諸侯越來越強.怕姬昌報仇就把太丁的一個
美麗又端莊女兒也就是帝乙的妹妹.嫁給了姬昌.太丁.有的史書稱文丁所以說紂王與武王之戰
不過是表兄弟 的戰爭 還有正月天德在丁.六月天德在甲這是擇日也不是卦理
蠱卦下次再說.沒人打字太累



其一
妹者,女兒也
所以,詩經才說...大邦有子
同一件事,這不難啊
現在會把帝乙歸妹的妹錯解成妹妹的人不多了
真的是愈辯愈脢.愈辨愈淆



轉貼論文,僅供參考:

主要論點:

《易經》的“帝乙歸妹”與《詩經·大明》描寫的周文王迎娶“大邦”之女一事無關!

--------------------


論“帝乙歸妹”與商周聯姻無關(轉貼)

https://www.douban.com/group/topic/22623516/
作者:劉 明 芝
摘要:本文對“商王帝乙嫁女于周文王”的說法提出質疑,認為《易經》的“帝乙歸妹”與《詩經·大明》描寫的周文王迎娶“大邦”之女一事無關,不宜將兩者聯繫起來理解並據以說明其他歷史問題

《易經》之《泰》和《歸妹》兩卦的六五爻辭都曾提到“帝乙歸妹”一語,其中的“妹”是指“少女”,“歸妹”即嫁女之意。關於這句爻辭的史實背景,古代學者除對“帝乙”的身份有不同看法外(一般認為此處“帝乙”指商紂王之父帝乙,一說指商湯“天乙”。)〔1〕,沒有作更多的說明。1929年,顧頡剛先生在一篇論文中將“帝乙歸妹”同《詩經·大明》描寫的周文王成婚一事聯繫起來理解, 認為“帝乙歸妹”說的是古書失載的商王帝乙嫁女于周文王的故事〔2〕。此後,不少學者根據顧說解釋《周易》或進一步說明晚商時期的商周關係和婚姻制度等問題〔3〕 〔4〕 〔5〕 〔6〕 〔7〕 〔8〕 〔9〕。顧說雖然影響很大,但細加推敲可以發現它的立說依據並不充分,它對《大明》詩的解釋尤其值得商榷。現將商榷意見詳述如下,不當之處請方家指正。

一、《大明》不可能讚頌帝乙之女。

《大明》是《詩經·大雅》中一首歌頌周文王、周武王及其母后的詩。為便於討論,下面先抄列原詩,並在全詩每章之前加標序號:

(1)明明在下,赫赫在上。天難忱斯,不易維王。天位殷適,使不挾四方。

(2)摯仲氏任,自彼殷商,來嫁于周,曰嬪於京。乃及王季,維德之行。大任有身,生此文王。

(3)維此文王,小心翼翼。昭事上帝,聿懷多福。厥德不回,以受方國。

(4)天監在下,有命既集。文王初載,天作之合:在洽之陽,在渭之涘。文王嘉止,大邦有子。

(5)大邦有子,俔天之妹。文定厥祥,親迎於渭。造舟為梁,丕顯其光。

(6)有命自天,命此文王,于周於京。纘女維莘,長子維行,篤生武王。保右命爾,燮伐大商。

(7)殷商之旅,其會如林。矢於牧野,維予侯興。上帝臨女,無貳爾心。

(8)牧野洋洋,檀車煌煌,駟騵彭彭。維師尚父,時維鷹揚,涼彼武王,肆伐大商,會朝清明。(這裡採用朱熹《詩集傳》的分章。孔穎達《毛詩正義》的分章稍有不同,如將“文王嘉止,大邦有子”劃屬第(5)章等。)

該詩第(4)、(5)、(6)三章集中描寫文王婚配情況,是顧頡剛先生對“帝乙歸妹”作出新解的主要依據。顧氏將詩中的“俔天之妹”與《易經》“帝乙歸妹”聯繫起來,將“大邦有子”同《尚書.周書》習稱殷國為“大邦”的記載聯繫起來,又聯繫“纘女維莘”等詩句,才作出帝乙曾嫁女于周文王的推論。筆者認為,所有這些聯繫其實只是字面的關聯。單從《大明》的主題思想來看,被詩人贊為“ (似)天之妹”的“大邦”女子就不可能是指商王帝乙之女。

《毛詩序》總結《大明》詩意說:“《大明》,文王有明德,故天覆命武王也。”這個概括基本準確。《大明》一詩的主旨是歌頌文王的美德和武王的業績,而為表現文王、武王來歷不凡,又同時歌頌了他們的母親——文王之母大任和武王之母大姒。根據《大明》首章“天位殷適(嫡),使不挾四方”和最後兩章對牧野之戰的詳細描寫,該詩又側重于讚美武王推翻商朝的業績。為突出武王的地位,自然要著力描寫武王之母大姒的來歷,所以詩人以(4)、(5)、(6)三章的篇幅反復吟詠文王的婚姻情況,包括大姒的母國位置及國家地位、大姒的儀容風采和排行情況、文王親迎場面的隆重、武王的出生等內容。從歌頌王季之妃文王之母大任到歌頌文王,從歌頌文王之妃武王之母大姒到歌頌武王,全詩的思想脈絡一貫而清晰。很難想像,《大明》在剛說完大姒的出生和母國位置(第(4)章“文王初載”至“在渭之涘”)後會突然打斷上述思路,無端在第(5)章插入一段與文王受命和武王出生毫不相關的故事即所謂帝乙嫁女于周文王的故事。
貼文者 : : Amychen

Re: 探 蒙卦六三「金夫」之象 - 2019-07-11 20:08:18



論“帝乙歸妹”與商周聯姻無關(一)



《詩經·大雅》的其他詩篇也歌頌過周族先妣,如《綿》篇詠及大王之妃王季之母大姜,《思齊》詠及大任、周姜和大姒,《生民》詠及周人始祖母姜嫄,等等。這些先妣,無一例外都是生育過著名君王並對周族發展有重大影響的婦女。《大明》對大任和大姒的歌頌也是遵循同一原則。而假設中文王所娶的帝乙之女,既沒有為周族繁育君王之功,也沒有其他嘉言懿行,先秦文獻中甚至找不到她的名字和稱號。即使按顧頡剛先生的猜測,她也只是在嫁給文王不久就已去世或被休棄。《大明》作者絕不可能將這樣一位沒有結果、不見下文的人物列為與文王之母大任、武王之母大姒並駕齊驅的先妣而大加讚頌。

《詩經·大雅》的前三篇《文王》、《大明》和《綿》都是內容莊重、風格典雅的周族開國史詩,寫作年代都在周人滅商以後。到春秋時期,這三首配樂詩歌已成為“兩君相見”時成組演唱的固定曲目,號稱“《文王》之三”(《國語·魯語下》,《左傳·襄公四年》)。滅商後的周朝詩人竟然在《大明》中專用一章多的篇幅濃墨重彩地描寫周文王同所謂帝乙之女的婚姻關係和結婚場面,並且誇張地形容此女美若天仙,而寫到武王之母大姒時卻只用“纘女維莘”等三句話一筆帶過——這種情形,除非《大明》作者和世代吟唱該詩的周朝貴族都有意違背常理或混沌無知,否則是不可能出現的。

總之,《大明》第(4)、(5)兩章的內容與《易經》“帝乙歸妹”根本無關,它所反映的不過是文王與大姒成婚的史實。古代學者對該詩的解說本來大體順暢,今人將它同“帝乙歸妹”相牽連反而使詩意窒礙難通。《易》與 《詩》也許有相通之處,但是就“帝乙歸妹”和《大明》而言,它們的關係可以說是離則兩全、合則兩傷。

二、《大明》中的“大邦”是指莘國

《尚書·召誥》曾說“天既遐終大邦殷之命”,《顧命》篇也提到“皇天改大邦殷之命”。顧頡剛先生據此認為,《大明》所說的“大邦”也是指殷商政權或商王室而言;既然“大邦有子,俔天之妹”是寫商族女子,它就可能與《易經》的“帝乙歸妹”相關聯。對“大邦”的這種理解成為顧氏提出新說的重要理由之一。

其實,周初人所說的“大邦”並非殷商的專稱。《詩經·皇矣》所記“王此大邦,克順克比”、“密人不共,敢距大邦,侵阮徂共”,就是周人自稱姬周為“大邦”。“大邦”的具體含義,應當視它所處的語言環境而確定,不能看到“大邦”字樣就一律將它同《尚書》中的“大邦殷”等同起來。

《大明》所謂“大邦”不是指殷商政權而是指莘國,這在詩中已有明確的表述。《大明》第(4)章:“文王初載,天作之合:在洽之陽,在渭之涘。文王嘉止,大邦有子。”大意是說,周文王出生不久,上天就為他創造了未來的配偶,此女生于洽水之陽、渭水沿岸;到文王成年、將要婚配時,這位生於大邦的女子也正好長大成人。(前人對“文王初載”一句有不同解釋,這裡採用鄭玄《毛詩傳箋》、戴震《毛鄭詩考證》、馬瑞辰《毛詩傳箋通釋》的說法。)“大邦”的地理位置“在洽之陽,在渭之涘”,因此可以斷定它既不是指洹水南岸的殷虛,也不是指位於河、淇之間的朝歌(一說商紂王曾遷都於此),總之與晚商都城無關。“在洽之陽,在渭之涘”的“大邦”無疑是指莘國即大姒的出生地,其地在今陝西省合陽(舊作郃陽)縣境。對此,歷代地理書和解詩者均無異說。例如,《水經注》卷四說:“河水又經郃陽縣東……舊有莘邑矣,為大姒之國。詩云:‘在郃(洽)之陽,在渭之涘。’又曰:‘纘女維莘,長子維行。’謂此也。”《元和郡縣誌》卷二說:“夏陽縣,古有莘國,漢郃陽縣之地……(唐肅宗)乾元三年改為夏陽縣。縣南有莘城,即古莘國,文王妃大姒即此國之女也。”《大明》所說“大邦”的地理位置如此清楚,豈能只根據字面聯繫就將“大邦有子,俔天之妹”同《尚書》的“大邦殷”和《易經》的“帝乙歸妹”混為一談?“帝乙歸妹”確應包含一段湮沒無聞的帝乙嫁女的故事,但是這個故事卻不可能與周文王成婚有什麼關聯。

按孔穎達《毛詩正義》對《大明》的分章,“文王嘉止,大邦有子”被劃屬第(5)章,這句詩便不上接“在洽之陽,在渭之涘”而是另一章的首句。也許有人會以此為據,強調“大邦有子”仍有可能指商王帝乙之女。這種假設也不能成立。詩歌創作雖有較大跳躍性,但不是沒有理路、不講章法,像《大明》這種質樸的史詩更是如此。如上文所述,詩人剛說到“文王初載,天作之合:在洽之陽,在渭之涘”,怎麼會突然調轉方向說起與“天作之合”無關的另一位“大邦之女”?又怎麼可能不寫文王與“天作之合”的婚禮而專去渲染文王與另一女子的結婚場面?《大明》第(5)章“親迎於渭”顯然與第(4)章“在渭之涘”相照應,(4)、(5)、(6)三章的女主人公無疑是同一人物,這個人物只能是被譽為“天作之合”的大姒。

認為“大邦”專指殷商的學者還指出,莘國規模較小,最多只是與周邦“國際地位平等”的國家,似乎難當“大邦”之名。實際上詩人稱莘為“大邦”自有道理,無須置疑。莘是大姒的母國,《大明》為讚美大姒的出身高貴不凡,自然要連帶推崇莘國,即使略有誇飾和抬高也很正常。其次,所謂“大邦”並不僅指國家疆域的廣袤和軍事力量的強大,有時也指社會發展程度或文明程度而言。這種意義上的“大邦”不過是現代俗語“大地方”、“大城市”的意思。周文王時的周邦雖然號稱“三分天下有其二”,但在文化上仍屬後進國家,而莘國步入文明的歷史卻早得多。莘族姒姓,相傳是夏啟的後裔。莘氏祖先曾是一代天子,莘國與夏朝的輝煌歷史相聯繫,其地位和聲望當然與眾不同。在重視血緣身份的時代,僅憑這種歷史淵源就足以使僻處於西北邊遠地區的周人仰慕不已。晚商時期,莘國貴族憑藉深厚的文化底蘊先後在商、周政權中擔任重要官職,如莘國的辛甲先在商王朝擔任史官,投奔周邦後繼續擔任大史之職,很受周文王的倚重。從文化發展程度來看,莘確實無愧於“大邦”之稱。最後,《大明》稱莘為“大邦”還可以與第(2)章“摯仲氏任,自彼殷商,來嫁于周”相參照。大任是摯國任姓之女,與子姓商族血緣不同,可能是由於摯氏貴族在商朝任職,詩人就直接將大任視為來自“殷商”的女子,比照此例,大姒又何嘗不可以說是來自“殷商”或“大邦”?不過,這種泛稱意義上的“殷商”或“大邦”顯然不是實指商王室或商王族,其具體含義仍是指殷商屬下的摯國、莘國或在商朝任職的摯氏、莘氏宗族。
貼文者 : : Amychen

Re: 探 蒙卦六三「金夫」之象 - 2019-07-11 20:11:35


論“帝乙歸妹”與商周聯姻無關(二)



三、關於“大姒繼妃說”和“纘女維莘”

“帝乙嫁女于文王”說的提出另有一個重要理由,即《大明》第(6)章述及文王與大姒的婚姻時有“纘女維莘”的說法。顧頡剛先生說:“纘者,繼也。大姒若為文王的元配,為什麼要說繼?……如果直講為繼配,則大邦之子或死或大歸,而後文王續娶於莘,遂生武王,文義便毫無 格。”〔2〕

在討論這種意見之前,有必要對問題的由來和發展略作回顧。

明代以前,沒有人對大姒的元配身份提出懷疑。毛亨《毛詩故訓傳》、劉向《列女傳·周室三母》、鄭玄《毛詩傳箋》都肯定“大邦有子”和“親迎於渭”是對文王與大姒關係的描寫,都認為“纘女維莘”的“纘”(繼續、繼承之意)是說大姒繼承了大任的美德,可見漢代經師對《大明》詩意的理解基本一致。

據陳奐《毛詩傳疏》介紹,所謂“大姒非文王元妃”一說出自明人鄒忠允。《四庫全書總目》卷一七《詩類存目》著錄有鄒氏的《詩傳闡》二十三卷和《闡餘》二卷,鄒氏對“纘女維莘”的新解當即見於這兩部書。《詩類存目》評介說:“是書即豐坊偽《詩傳》每章推演其義,而豐坊偽《詩說》則深斥其妄。一手所造之書,而目為一真一贗,真不可理解之事矣。”《詩傳》和《詩說》是明人豐坊依託子貢、申培之名偽造的兩部解釋《詩經》的書,《四庫全書總目》卷一七《詩類存目》也有著錄。據《明史》卷一九一《豐熙傳》附《豐坊傳》說,豐坊性好投機,“晚歲改名‘道生’,別為《十三經訓詁》,類多穿鑿語。”追溯淵源,鄒忠允的“大姒繼妃說”可能又是從豐坊偽《詩傳》那裡轉抄而來。

清代以來,不少學者對“繼妃說”表示贊同。〔10〕(卷十三)〔11〕(卷二)〔12〕(卷二十一)〔13〕其中,王先謙對“繼妃說”作過比較全面的闡述,他認為此說於“經義、史年一一吻合,事在不疑,可質後世矣”。今人陳子展《詩經直解》也把“纘女”釋為繼妃,並稱此說“殆成定論”。〔14〕應當說明的是,上述贊成“繼妃說”的學者都還沒有將“纘女維莘”與“帝乙歸妹”相牽連,他們只說大姒是繼妃,並未考究誰是文王的元配。受“帝乙歸妹”的啟發從而提出大姒是繼妃、帝乙之女是元配,這是顧頡剛先生對“繼妃說”的進一步引申。

按王先謙的概括,“繼妃說”的依據不外就是“史年”和“經義”兩方面。由於對事實理解有誤,“繼妃說”支持者所看重的這兩類證據均不成立,他們對問題作出“事在不疑”、“殆成定論”等斷語也未免論定過早。

所謂“史年”問題主要是指文王迎娶大姒或生育武王時的年齡。《尚書·無逸》載:“文王受命唯中身,厥享國五十年。”這條記載按文獻時代說最為可信,然而它被後人誤解的程度也最深。“中身”指中年即四十歲左右,這沒有太大爭議,問題在於如何理解“受命”的含義。早在戰國時代,就有人將文王“受命”之年看成即位之年,結果便得出文王中年即位,再加享國五十年,共用年九十多歲的結論。《孟子·公孫丑上》“(文王)百年而後崩”,《禮記·文王世子》“文王九十七乃終”,都是因誤解“受命”之年而形成的訛傳。持“繼妃說”的學者進一步考證說,從《大明》看,文王娶大姒在即位之後,這時文王已步入中年,按先秦貴族婚姻慣例,文王不可能遲至中年才首次結婚,這就意味著大姒只能是繼妃而非元配。這類考證看似有理,其實它的出發點就不正確。《尚書·無逸》所謂“受命”,不是指文王繼承君位之年,而是指公開稱王、宣佈取代商朝和接受天命之年。《史記·周本紀》對此有明確記載:“(文王)蓋受命之年稱王而斷虞芮之訟,後十年而崩。”(“十”當為“七”)如果曲解“受命”為即位,相信文王活了九十七歲的說法,則無異于說文王九十六歲時還能東征西討(《史記·周本紀》記載,文王去世前一年伐崇國,作豐邑),這肯定有悖事理。王國維《觀堂集林·別集》卷一《周開國年表》、楊寬《西周史》第三章〔15〕已對《無逸》“受命”之義作過辨析,斷定“文王中年即位”之說出於誤解。文王即位時年紀尚輕,即位後迎娶元配大姒順理成章,試圖通過“史年”推證“繼妃說”是沒有意義的。


關於大姒的元配身份,《大明》已經有所暗示。戴震《毛鄭詩考證》曾就“文王初載,天作之合……文王嘉止,大邦有子”解釋說:“天若早為之生配,是故適及文王嘉事至止之年,而大邦有子,亦在許字之年也。”戴氏對詩意的體會細緻入微,分析十分精闢。《大明》的上述描寫確有文王與大姒年齡相當、同時長大成人的意思。如果文王中年以後娶大姒為繼妃,兩人年齡必有較大差異,詩人絕不會說“文王初載,天作之合”。

“繼妃說”的所謂“經義”依據只有“纘女維莘”一句話。“繼妃說”出現後,一些反對此說的學者也感到漢代經師對“纘女”的解釋(鄭玄等認為“纘女維莘”指大姒繼承大任的德行)比較牽強,開始另闢蹊徑提出新說。馬瑞辰《毛詩傳箋通釋》卷二四釋“纘”為“ ”(美好),認為“纘女”即“好女”,意思與淑女、碩女、靜女相近。俞樾《群經平議》卷十一釋“纘”為“薦”,認為“纘女維莘”猶言“薦女維莘”。吳闓生《詩意會通》釋“纘”為“紹”(輔佐),認為“纘女維莘”即“佐汝維莘”,是上天告知文王之詞。〔16〕筆者認為,這些解釋雖然意在排拒“繼妃說”,但具體結論都不可取。《毛詩》訓“纘”為繼本無問題,無需運用通假改字求解。準確理解“纘女”的關鍵,在於把“女”字看作動詞,釋為“嫁女”。“纘女”即繼續嫁女,“纘女維莘”則可今譯為:繼續嫁女于周邦的就是莘國。詩人將莘國嫁女于周稱為“纘女”,是與第(2)章“摯仲氏任,自彼殷商,來嫁于周,曰嬪於京”相對應的。在詩人看來,摯和莘都是可以代表“殷商”文化的“大邦”,摯氏先嫁女于王季,莘氏又繼摯氏之後嫁女于文王,這就是“大邦”相繼與周聯姻。所謂“纘女維莘”,正是針對這種相繼關係而言的。學者誤以為“纘女”有後世的繼室、續弦之義,由此推出“大姒繼妃說”,又進而推出帝乙之女為文王元配的說法,可以說是一連串的訛誤。

綜上所述,將《易經》的“帝乙歸妹”解釋為商周聯姻,是一種難以信據的假說。如果沒有更充分的資料和更周密的論證,就不宜再用這種假說去解釋《周易》、《詩經》和商周歷史上的其他問題。



參考文獻:
〔1〕劉大鈞.周易概論〔M〕.濟南:齊魯書社,1986.260.
〔2〕顧頡剛.周易卦爻辭中的故事〔J〕.燕京學報,1929,(6).
〔3〕李鏡池.周易筮辭考〔A〕.古史辨:第三冊〔C〕.北京:樸社,1931.208.
〔4〕高亨.周易古經今注〔M〕.北京:中華書局,1984.195.
〔5〕唐明邦.周易評注〔M〕.北京:中華書局,1995.143.
〔6〕傅斯年.新獲卜辭寫本後記跋〔J〕.南京:歷史語言研究所安陽發掘報告,1930,(2).
〔7〕張光直.殷周關係的再檢討〔A〕.中國青銅時代〔C〕.北京:三聯書店,1984.88-90.
〔8〕許倬雲.西周史〔M〕.北京:三聯書店,1994.64.
〔9〕宋鎮豪.夏商社會生活史〔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4.162-163.
〔10〕魏源.詩古微〔M〕.清經解續編:第五冊〔M〕.上海:上海書店.
〔11〕梁玉繩.漢書古今人表考〔M〕.北京:中華書局,1982.
〔12〕王先謙.詩三家義集疏〔M〕.北京:中華書局,1987.
〔13〕牟庭.詩切〔M〕.濟南:齊魯書社.1983.1795.
〔14〕陳子展.詩經直解〔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1983.866.
〔15〕楊寬.西周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83-84.
〔16〕吳闓生.詩義會通〔M〕.北京:中華書局,1959.202.
貼文者 : : 噹哥

Re: 探 蒙卦六三「金夫」之象 - 2019-07-13 00:20:29

時間概算,沒有十分精準,以事件定位

一切以周滅商之牧野之戰為基準點,往回推....以下時間以...牧+-N表示

1.周武王,在位約13年,滅商後2~3年,武王亡,所以...
牧-11...武王即西伯位(意即文王亡)
牧+0....即周天子
牧+2....武王崩

2.商帝辛,在位約30年,牧野戰敗亡,所以...
牧-30...帝辛即位(亦即帝乙亡)
牧+0....帝辛亡
所以文王與與帝辛約有近20年重疊

3.周文王,在位約50年,所以...
牧-11-50=牧-60年...文王即西伯位

4.商帝乙,在位約近30年,所以...
牧-30-30=牧-60.....帝乙即位

得出一個結果.....周文王與商帝乙即位的時間點,應該非常近
根據....《竹書紀年》:帝乙處殷二年,周人伐商。
此事極有可能是文王傑作
背景是商朝同時被東邊的人方騷擾,周人亦趁機伐商(或報季歷之仇)

其次,文王年紀,有人說九十幾,但亦有多人考證是75~80之間
可見文王即西伯位,約25~30歲左右
貼文者 : : 噹哥

Re: 探 蒙卦六三「金夫」之象 - 2019-07-13 00:54:48

這篇論文,部份可接受,部份似稍嫌武斷
但結論是...
易經帝乙歸妹確實有可能與詩經大邦有子..非屬同一件事
但不能證明,帝乙歸妹不是嫁給文王

帝乙歸妹....應該是正室
而太姒....反而是繼室
這從易經歸妹卦的比喻手法可以看的出來

帝乙歸妹,其君之袂(正妻),不如其娣(妾)之袂良(寵愛)。月幾望,吉。

也就是說,帝乙把女兒嫁過去,雖然不如妾的受寵
從娣的對比反推,帝乙嫁女兒....是正室
所以,才有月幾望的說法
也就是說,世界上沒有十全十美的
雖然沒有妾的受寵,但有正妻的地位,這才是重要的,算是將近滿月了...

用這個對比喻,來強化前面的的爻文

歸妹以須,反歸以娣,歸妹愆期,遲歸有時

須,似同嬃字,妻中的姐姐,妻之長也,指正室
娣,妻中的妹妹,妻之幼也,指妾

所以,反歸以娣的時候,愆期,遲歸的氣話都出來了
並且再舉帝乙歸妹的例子
說,你看,要嫁女兒,就要像我們的王上帝乙嫁女兒一樣
要嫁就當正室,就算不像妾的受寵,但也算是快要十全十美了



貼文者 : : 噹哥

Re: 探 蒙卦六三「金夫」之象 - 2019-07-13 02:20:07

回到本次問題討論的起點
源於前一頁一位太乙漫士君,一出場,便氣勢不凡,傲視環宇
說要......睜大眼看下去寫些什麼光怪陸離
但隨即自己就把帝乙歸妹說成帝乙的妹妹了
在下出言指正
並且以詩經大邦有子為例

接著...Amychen君加入
舉論文說明...帝乙歸妹≠大邦有子
在下認同其部份觀點
並再提出另外推論

但在下認為,這另外開闢的討論
這並不影響...妹為女兒之說法
因為詩經大明本身即有...大邦有子...俔天之妹之字句
當然,網路上還有一大堆考證文章,歡迎自行查看
貼文者 : : 噹哥

Re: 探 蒙卦六三「金夫」之象 - 2019-07-13 02:34:06

再回來看泰卦....

帝乙歸妹,以祉元吉,城復于隍,勿用師。

城復于隍...失去的城池,又收回來了
勿用師...可以不用再打仗
所以,這是商朝打敗仗之下的和親
不是什麼默默無名的帝乙歸妹(連一堆老百姓都知道了,並寫文記載這件事了)

縱觀商朝周邊..西周、北戎、東夷(方)為主要大敵
在下認為,東邊、北邊、小諸侯的可能性較低
而西周的可能性甚高
再搭配帝乙即位初期周伐商的記載
以及帝乙、文王在位時間推算
帝乙歸妹是周文王原配的可能性相當高


------------------------------
帝辛是文王的大舅子
卻不是武王的舅舅
貼文者 : : 噹哥

Re: 探 蒙卦六三「金夫」之象 - 2019-07-13 03:08:38

所以....
咱們家孔子大人,又不知道在亂扯什麼鬼東西了
從六五..帝乙歸妹,以祉元吉
到上六..城復于隍,勿用師。
這都是一系列的事情一路下來
有其一連串的語意邏輯
帝乙歸妹,都已經元吉了
元吉指的就是...城復于隍,勿用師。
怎麼還會...《象》曰:城復于隍,其命亂也。
依係咧供啥小
(六五的象和上六的象,各講各的,語意連不起來,這就是我常講的..孔子把易經解的支離破碎,到處都是)
貼文者 : : Amychen

Re: 探 蒙卦六三「金夫」之象 - 2019-07-14 06:53:27


飛龍在天,乃位乎「天德」



乾卦九五:「飛龍在天,利見大人。」
象曰:「飛龍在天,大人造也。」
《文言》曰:「飛龍在天,乃位乎天德。」



張貼者: 太乙漫士
還有正月天德在丁.六月天德在甲這是擇日也不是卦理


乾卦九五之大有,大有之外卦卦氣應「芒種」為午月,午月「天德」在方,
請問「飛龍在天,乃位乎天德」不是卦理嗎?……
貼文者 : : 太乙漫士

Re: 探 蒙卦六三「金夫」之象 - 2019-07-14 10:54:50

閣下要怎解釋我無意見乾卦裏有天德龍德君德
卦辭爻辭無.他是在象傳裏.天德不可為首也.
是五月嗎.看周易大傳怎寫.飛龍在天.乃位乎天德
立乎天德謂成乎天德.九五是陽爻上升至甚高之位
象陽氣上升而大盛.此時當周歷之九月十月.夏歷七月
八月草木長成.天德之功己成.龍飛於天.故曰.飛龍在天
乃位乎天德.可能周易大傅跟我都解錯.大師您對的
貼文者 : : 明陽

Re: 探 蒙卦六三「金夫」之象 - 2019-07-14 16:44:51


龍與鳳的變換


有研究生傳訊給易學前輩鶴老,提問:

乾卦稱龍,初九稱「潛勿用」,初九之姤,
而西漢中期焦延壽的《易林》,在「乾之姤」的林條下是這麼繫辭:

「仁政不暴,鳳凰來舍,四時順節,民安其處。」

《易林》時代距周文王時代約1000年,這龍與鳳的變換,又是如何…….

本議題中網友對於易傳是否有符經義,提出了寶貴意見……
正好有此訊息,也順便提出供研討……


.
貼文者 : : 噹哥

Re: 探 蒙卦六三「金夫」之象 - 2019-07-15 12:58:21

張貼者: 明陽

龍與鳳的變換


有研究生傳訊給易學前輩鶴老,提問:

乾卦稱龍,初九稱「潛勿用」,初九之姤,
而西漢中期焦延壽的《易林》,在「乾之姤」的林條下是這麼繫辭:

「仁政不暴,鳳凰來舍,四時順節,民安其處。」

《易林》時代距周文王時代約1000年,這龍與鳳的變換,又是如何…….

本議題中網友對於易傳是否有符經義,提出了寶貴意見……
正好有此訊息,也順便提出供研討……


.


乾卦稱龍,其實稱...雷。
龍者,雷之形象字也。
其形,似雷之分叉狀。
其音,似雷之轟隆聲。
其出,在風雲雨之間。
先民以為神獸出於雲雨之間,故仿其形、音,造龍字,稱主雨。


易經乾卦,旨於雷出之季,耕作有時。
初九,潛龍勿用。初春雷未出,不能擅動。
九二,見龍在田。春雷出,始耕。
------------------------------------------
一個自稱龍的子孫的民族
卻不知祖先造龍字的本意
這真是天底下最荒唐的事
貼文者 : : 明陽

Re: 探 蒙卦六三「金夫」之象 - 2019-07-15 13:22:49

張貼者: 噹哥


乾卦稱龍,其實稱...雷。
龍者,雷也。
其形,似雷之分叉狀。
其音,似雷之轟隆聲。
其出,在風雲雨之間。
先民以為神獸出於雲雨之間,故仿其形、音,造龍字,稱主雨。


易經乾卦,旨於雷出之季,耕作有時。
上九,潛龍勿用。初春雷未出,不能擅動。
九二,見龍在田。春雷出,始耕。
------------------------------------------
一個自稱龍的子孫的民族
卻不知祖先造龍字的本意
這真是天底下最荒唐的事


我不懂.....
貼文者 : : 噹哥

Re: 探 蒙卦六三「金夫」之象 - 2019-07-15 13:35:45

潛,藏也。
潛龍,冬季大雪覆蓋,雷久未出,稱潛龍。
勿用,初春之時,春雷未出,天氣尚不可知,不可隨便投入耕作。
遠古先民曆法未建,以雷出判耕,應屬合理。

坤卦
上六,龍戰于野,其血玄黃
龍戰于野,天上到處打雷,似龍交戰,指春雷際傾盆大雨。
血者,雨也。
玄者,黑也。
黃者,土也。
指大雨傾盆,天地黑暗,天地好像下著黑色的雨水,大地到處奔流夾帶泥土雨水。
之後,利耕。
貼文者 : : 明陽

Re: 探 蒙卦六三「金夫」之象 - 2019-07-15 13:53:24

張貼者: 明陽
張貼者: 噹哥


乾卦稱龍,其實稱...雷。
龍者,雷也。
其形,似雷之分叉狀。
其音,似雷之轟隆聲。
其出,在風雲雨之間。
先民以為神獸出於雲雨之間,故仿其形、音,造龍字,稱主雨。


易經乾卦,旨於雷出之季,耕作有時。
上九,潛龍勿用。初春雷未出,不能擅動。
九二,見龍在田。春雷出,始耕。
------------------------------------------
一個自稱龍的子孫的民族
卻不知祖先造龍字的本意
這真是天底下最荒唐的事


我不懂.....



上九,潛龍勿用。初春雷未出,不能擅動。



是上九嗎?


.
貼文者 : : 噹哥

Re: 探 蒙卦六三「金夫」之象 - 2019-07-15 13:56:59

喔,發現了,是初九,感謝幫更正
初、上,我有時會寫錯
貼文者 : : 太乙漫士

Re: 探 蒙卦六三「金夫」之象 - 2019-07-15 13:58:23

「仁政不暴,鳳凰來舍,四時順節,民安其處。」
請間這在卦辭.爻辭.系辭.文言.說卦.雜卦.序卦裹有嗎
象傳.彖傳裏有嗎.你的鶴老是怎麼學易經.各人解各人的我都沒意見
知不知朱熹怎麼論易經的他老人家說易經不過是一本卜筮之書而己
再講曾仕強教授他把易經跟老莊連在一起講做人道理
我不是沒有易林四十年前中華書局買的
就像歐陽永叔他說易經是一本怪妄之書前後矛盾講一個倒底乾是龍
還是震是龍.說卦乾馬.震龍.有鳳凰來舍嗎.要講易經先把你的蠱卦講清
楚卦爻辭.象.彖你去請教怎講.我也講給你看如何
貼文者 : : 明陽

Re: 探 蒙卦六三「金夫」之象 - 2019-07-15 15:37:24

張貼者: 太乙漫士
「仁政不暴,鳳凰來舍,四時順節,民安其處。」
請間這在卦辭.爻辭.系辭.文言.說卦.雜卦.序卦裹有嗎
象傳.彖傳裏有嗎.你的鶴老是怎麼學易經.各人解各人的我都沒意見
知不知朱熹怎麼論易經的他老人家說易經不過是一本卜筮之書而己
再講曾仕強教授他把易經跟老莊連在一起講做人道理
我不是沒有易林四十年前中華書局買的
就像歐陽永叔他說易經是一本怪妄之書前後矛盾講一個倒底乾是龍
還是震是龍.說卦乾馬.震龍.有鳳凰來舍嗎.要講易經先把你的蠱卦講清
楚卦爻辭.象.彖你去請教怎講.我也講給你看如何




周文王距孔子約有600年,所以網友對經傳之間的聯繫有不同的意見……
我將研究生傳訊給鶴老的提問,拿出來是作討論用,無什別意!


「仁政不暴,鳳凰來舍,四時順節,民安其處。」
請問這在卦辭.爻辭.系辭.文言.說卦.雜卦.序卦裹有嗎?

沒有就不能討論嗎?時局不同與歲差因素不能比較嗎?

鶴老是怎麼學易經,我不知道?
我看到的他80幾歲,身體健康,樂善好施,他不是職業命師,只是公職退休後,同好們的切磋,他不收學生,也不收費,我與他也沒有師徒關係,賀老大我10來歲,字間常提起他,只是感懷而已……


而研究生傳訊給鶴老的提問,鶴老連甚麼意見都沒有說........

告訴你……我不是來打知名度..........也不為甚麼好處.......
無聊啦!可以嗎?
我的論述有礙到閣下嗎?有的話純屬無心.......


易經不過是一本卜筮之書而己.......

聽聽就好.......歷史上的易學名家各有說法........


蠱卦講清楚卦爻辭.象.彖你去請教怎講.我也講給你看如何

不用來找砸...........沒時間.......我還有老友要我照料,每天要買菜做飯,你相信嗎?........


鶴老曾說:
坤卦六四:「括囊,无咎,无譽。」
「囊」是甚麼顏色?
...............各有一說不是嗎?

.
貼文者 : : 太乙漫士

Re: 探 蒙卦六三「金夫」之象 - 2019-07-15 16:27:16

要比較是不是拿周易比較.我是不是拿元包易比較
你不是講與易傳是否有符經義.不是找砸.
那麼我誠心請教蠱卦怎解.80幾那更精於易經
朱夫子講的你不信.你信焦延壽.
貼文者 : : 太乙漫士

Re: 探 蒙卦六三「金夫」之象 - 2019-07-15 17:19:58


明陽.大師您繼續講少了您也太可惜鄙人退出議題不再進入
對鶴老說聲抱歉。
貼文者 : : 噹哥

Re: 探 蒙卦六三「金夫」之象 - 2019-07-16 01:29:09

鶴老曾說:
坤卦六四:「括囊,无咎,无譽。」
「囊」是甚麼顏色?
...............各有一說不是嗎?
--------------------------------------------------------------------

括者,捆束、收攏也。

《禮記·喪大記》:「括髮以麻,婦人髽帶麻于房中。」
明·謝良《中山狼傳》:「入狼於囊,遂括囊口,肩舉驢上。」

所以,括囊字面上的意思,就是把袋子束緊袋口

從六三,或從王事,无成有終。
到六四,括囊,无咎无譽。
括囊,疑似是稅吏收稅的比喻。
無咎,繳完稅,就不會有大礙。
無譽,但也不會得到特別的名譽。
貼文者 : : 明陽

Re: 探 蒙卦六三「金夫」之象 - 2019-07-17 18:48:41


潛龍與鳳凰

張貼者: 明陽

龍與鳳的變換


有研究生傳訊給易學前輩鶴老,提問:

乾卦稱龍,初九稱「潛勿用」,初九之姤,
而西漢中期焦延壽的《易林》,在「乾之姤」的林條下是這麼繫辭:

「仁政不暴,鳳凰來舍,四時順節,民安其處。」

《易林》時代距周文王時代約1000年,這龍與鳳的變換,又是如何…….

本議題中網友對於易傳是否有符經義,提出了寶貴意見……
正好有此訊息,也順便提出供研討……

.


《易林》時代距周文王時代約1000年,「歲差」每71.6年差一度,赤經度約差14度。

中國古代天文學的二十八宿可以用於術數占算,特別是與七曜和動物配合,稱為「禽星」。

乾卦初九的「潛龍勿用」,《易林》「乾之姤」的「鳳凰來舍」,「龍」、「鳳」都可以由「禽星」來推…….

據此有必要先簡略介紹28宿與「禽星」……


節錄自「維基百科」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4%BA%8C%E5%8D%81%E5%85%AB%E5%AE%BF

二十八宿,是古代中國天文學的術語,有至少三個層面的意思。首先,二十八宿是將天球上黃道和天赤道附近的恆星劃分出的二十八個區域,也就是二十八個星座或星官。其次,二十八宿指的是二十八顆恆星,作為天文坐標,可以用來計量太陽、月亮、五大行星、彗星等運動天體的運行位置,也是觀測其他恆星的基礎。再次,二十八宿也用於排列和組織中國古代星座,表示包含多個星座的一片天區。
……….
與中國古代天文學的許多概念一樣,二十八宿也可以用於術數占算。特別是與七曜和動物配合,稱為「禽星」。


【補充資料】見貼圖


二十八宿又稱二十八舍或二十八次。「宿」、「舍」、「次」都可以表示住宿、旅居的處所,在此指的是日月星辰的住所。月亮繞著地球公轉,若以恆星為參照系,繞行一周後回到同一位置的周期是27.33天,即一個恆星月。月亮每一天所在的那片恆星,就被看成是月亮當天歇息的驛站或旅館,因此這些恆星就被分成27或28個星座,即二十七或二十八宿。中國古代早期也曾使用過二十七宿,後多以二十八為準。
……….

儘管「二十八」與月亮有關,但二十八宿的建立並不只是為了單獨記錄月亮的運動位置,也因此並不是簡單地將天空平均分成二十八份。實際上,每一宿所占跨度的差別非常之大。這麼做的目的是選擇二十八顆星作為標準點,由此建立一個完整的周天星座坐標體系,從而可以進一步認識太陽和月亮的相對關係,了解日、月、行星的運動。
最終,中國古人建立起了二十八宿體系。這是一個赤道坐標系統,以天赤道為平面,用赤經和赤緯來定位天體的位置。赤緯用「去極度」表示,也就是天體到北天極的角距離。赤經則用「入宿度」表示,也就是天體與其西側第一顆標準星的赤經角度差。這樣用來比較和計算赤經的標準星稱為「距星」,共計二十八顆,其所屬的星座就是二十八宿。距星和距星之間的赤經差稱為「距度」。雖然該體系以赤道坐標系統為基礎,但所選擇的二十八宿大約只有一半接近赤道,另一半則接近黃道,說明當時還沒能真正區分赤道和黃道。

起源時間
關於二十八宿的起源時間,眾說紛紜。古人可能很早就發現了黃道帶或赤道帶附近的個別亮眼的恆星和星座,但這不等於已經形成了黃道帶或赤道帶或二十八宿的整體概念。整體的二十八宿在文獻中最早出現於《周禮》中的「二十有八星」。完整的星名最早見於《呂氏春秋》……。

從天文學計算來推測,則可以將二十八宿體系的創立年代追溯得非常早。二十八星宿中的黃道星宿今天仍在黃道帶上,赤道星宿則由於歲差的存在,已經不再位於赤道帶上。根據馮時的計算,赤道星宿與赤道帶符合得最為理想的時間是公元前35世紀至前30世紀。竺可楨發現,牛宿和女宿原來指的是牽牛星和織女星,雖然現在織女星的赤經在牽牛星之前,但二十八星宿中卻是牛宿先於女宿。牽牛星和織女星赤經順序對調的時間約在公元前36世紀至前30世紀之間。


案:

馮時. 中國天文考古學. 北京: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2001. ISBN 7-80149-602-7.

竺可楨1918年獲美國哈佛大學博士學位。1936年到1949年,他擔任任國立浙江大學校長。1949年10月16日,任中國科學院副院長,籌建中國科學院地理研究所。竺可楨被公認為中國氣象、地理學界的「一代宗師」。


節錄自「百度百科」

四靈
又稱四相或四象,指的是天上四方星宿所組成的圖像, 即東方的青龍, 西方的白虎,南方的朱雀和北方的玄武,源於中國上古星宿崇拜,商周時已有記述。

二十八宿
亦稱“二十八舍”,或“二十八星”,古代為了觀測天象及日、月、五星的運行,選取二十八個星官作為觀測時的標誌,稱為“二十八宿”。它又平均分為四組,每組七宿,與東、西、南、北四個方位和蒼龍、白虎、朱雀、玄武(龜蛇合稱)等動物形象相配,稱為“四象”,道教名之為“四靈”。
………..


待 續
貼文者 : : 明陽

Re: 探 蒙卦六三「金夫」之象 - 2019-07-18 21:46:55


潛龍與鳳凰(一)

十二生肖



二十八宿:室璧奎婁胃昴畢觜參井鬼柳星張翼軫角亢氐房心尾箕斗牛女虛危
配……支:亥……戌…酉…申……未…午…巳……辰…卯…寅……丑…子
五……行:火……金…日…火……金…日…火……金…日…火……金…日
十二生肖:豬……狗…雞…猴……羊…馬…蛇……龍…兔..虎……牛…鼠



下面列出《周易》經文中的十二生肖,其中缺「兔」、「猴」,而以「它」為蛇,雞稱「翰音」,以「獨」為狗的象徵:


  晉卦九四:「晉如碩,貞厲。」

  无妄六三:「无妄之災,或繫之,行人之得,邑人之災。」

  大畜六四:「童牛之牿,元吉。」

  離卦《卦辭》:「利貞,亨。畜牝牛,吉。」

  遯卦六二:「執之用黃牛之革,莫之勝說。」

  睽卦六三:「見輿曳,其牛掣,其人天且劓,无初有終。」

  革卦初九:「鞏用黃牛之革。」

  旅卦上九:「鳥焚其巢,旅人先笑後號啕。喪牛于易,凶。」

  既濟九五:「東鄰殺牛,不如西鄰之禴祭,實受其福。」

  履卦《卦辭》曰:「履尾,不咥人,亨。」

  履卦六三:「眇能視,跛能履,履虎尾,咥人,凶。武人為于大君。」

  履卦九四:「履虎尾,愬愬終吉。」

  頤卦六四:「顛頤吉,虎視眈眈,其欲逐逐,无咎。」

  革卦九五:「大人虎變,未占有孚。」

缺「兔」

  乾卦初九:「潛,勿用。」

  乾卦九二:「見龍在田,利見大人。」

  乾卦九五:「飛龍在天,利見大人。」

  乾卦上九:「亢龍有悔。」

  用九:「見群龍无首,吉。」

  坤卦上六:「龍戰於野,其血玄黃。」


小篆从蟲而長,象冤曲垂尾形,本義作「蟲」解,《說文解字》:「蟲也,从蟲而長,象冤曲垂尾形,上古艸居患它,故相問無它乎?」,其同字作蛇,俗呼蛇為長蟲,初時蟲蛇實為一字,惟後歧為二音,其義亦別。殷墟卜辭亦有「有它」、「亡它」等記載。若發生意外之患,古人稱為它。中孚初九:「虞吉,有他不燕。」大過九四:「棟隆,吉。有它,吝。」

  比卦初六:「有孚比之,无咎。有孚盈缶,終來有它(蛇),吉。」

  大過九四:「棟隆,吉;有它吝。」

  坤卦《卦辭》曰:「元,亨,利牝之貞。君子有攸往,先迷後得,主利,西南得朋,東北喪朋。安貞,吉。」

  屯卦六二:「屯如邅如,乘馬班如,匪寇婚媾,女子貞不字,十年乃字。」

  屯卦六四:「乘馬班如,求婚媾,无不利。」

  屯卦上六:「乘馬班如,泣血漣如。」

  賁卦六四:「賁如皤如,白馬翰如,匪寇婚媾。」

  大畜九三:「良馬逐,利艱貞。曰閑輿衛,利有攸往。」

  晉卦《卦辭》:「康侯用錫馬蕃庶,晝日三接。」

  明夷六二:「明夷,夷于左股,用拯馬壯,吉。」

  睽卦初九:「悔亡,喪馬勿逐,自復;見惡人无咎。」

  渙卦初六:「用拯馬壯,吉。」

  中孚六四:「月幾望,馬匹亡,无咎。」

  大壯九三:「小人用壯,君子用罔,貞厲。羝觸藩,羸其角。」

  大壯六五:「喪羊于易,无悔。」

  大壯上六:「羝羊觸藩,不能退,不能遂,无攸利,艱則吉。」

  夬卦九四:「臀无膚,其行次且。牽羊悔亡,聞言不信。」

  歸妹上六:「女承筐无實,士刲羊无血,无攸利。」


缺「猴」


  中孚上九:「翰音登于天,貞凶。」
《禮》薦牲,雞稱翰音也。


獨 小篆从犬、蜀聲,本義作「相食而鬥」解,(見說文許著)乃指犬守護其所得食,以與他犬齧斗而言,故从犬。又以蜀本作「葵中蠶」解,乃盤曲葵中必食葵使盡始去者;犬相食而鬥,亦必有盡此食而後止意,故獨从蜀聲。

  復卦六四:「中行獨復。」(獨:犬相食而鬥。)

  夬卦九三:「壯于頄,有凶。君子夬夬,獨行遇雨,若濡有慍,无咎。」

  大畜六五:「豶之牙,吉。」

  睽卦上九:「睽孤,見豕負塗,載鬼一車。先張之弧,後說之弧,匪寇婚媾,
往遇雨則吉。」

  姤卦初六:「繫于金柅,貞吉,有攸往,見凶,羸豕孚蹢躅。」

待 續

.
貼文者 : : 明陽

Re: 探 蒙卦六三「金夫」之象 - 2019-07-19 07:58:34


潛龍與鳳凰(二)


  乾卦

《經》
初九:「潛龍勿用。」


28宿從角宿數起,角宿配五行與禽,稱「角木蛟」,蛟為龍屬。周文王時代,角宿初度約入赤經160°,昏見角初度南中為「小滿二候」,應乾卦卦氣。乾卦經文中的「龍」,就是如此取象…….

12生肖,「辰」屬龍,辰為季春三月。

《禮.月令》曰:
「季春之月……省婦使,以勸蠶事;蠶事既登,分繭稱絲效功……。」
又曰:「孟夏之月……蠶事畢.後妃獻繭……。」
(南方吳地以四月稱為「蠶月」。)

等星參宿為28宿之一

周文王時代,參宿約在赤經度41度,
太陽周年視運行到參宿1度為「榖雨三候」,應旅之內卦氣卦。
(「榖雨三候」物候為「戴勝降於桑」,食桑。)到參宿8度
為「立夏二候」,應師卦卦氣。

《康熙字典》引《集韻》曰:「參古作。」(朁音慘)

蠶 小篆从二虫朁聲,本作「任(妊)絲蟲」解(見通訓定聲)


《說文》:涉水也。一曰藏也。一曰漢水爲潛。从水朁聲。

「參」古作朁,當「朁」(參宿)在東方水平線時(為「潛」之象),象徵青龍的東方七宿全在地平下。這個季節在周文王時代,是指冬至前後太陽即將下山的申時時分,冬至則應乾卦初九爻辰為子。

甲骨文、金文、小篆龍字皆有「辛」,乾卦卦氣「小滿二候」為巳月,巳月「天德」方在辛,德氣應「龍星」,故稱「龍德」………。(參後「附加檔」)

小篆右像旗柄,左像旗之三游,本義作「大夫所建旗」解,(見通訓定聲)周禮有九旗,“勿”即大夫所建之旗名。以六爻卦為例(初爻為士、二爻為大夫、三爻為公、四爻為諸侯、五爻為君、上爻為宗廟),「大夫」是指第二爻。所以「勿用」精準地說是初九不可用,九二「見龍在田,利見大人」才能用,故曰「勿用」。

小篆从卜、中,本義為可施行。「勿用」是指第二爻爻辰寅。寅月“天德”在丁方,丁與未配(後天坤卦位,坤為田,「見龍在田」),故曰「隱而未見,行而未成」,此為「卜、中」之象。


《傳》
象曰:「潛龍勿用,陽在下也。」
文言:「初九曰潛龍勿用,何謂也?子曰:龍德而隱者也,不易乎世,不成乎名,遯世無悶,不見是而無悶,樂者行之,憂者違之,確乎其不可把潛龍也。」
「潛龍勿用,下也。」
「潛龍勿用,陽氣潛藏。」
「君子以成德為行,日可見之行也。潛之為言也,隱而未
見,行而未成,是以君子弗用也。」



「隱而未見,行而未成」的“未”是指方位,「勿用」是指九二「見龍在田」,乾卦九二爻辰為寅,寅月“天德”在丁方,丁與未配(後天坤卦位,坤為田,「見龍在田」),故曰「隱而未見,行而未成」。

「角木蛟」應乾卦卦氣,乾卦卦氣「小滿二候」為巳月,巳月「天德」方在辛(德氣應「龍星」,故稱「龍德」,而「龍」字的古文有「辛」)。乾卦初九爻辰子,子月「天德」方在巽。巽在左、辛在右,「龍德」為東北左阜所阻,故稱「龍德而隱者也」。


《繫辭下傳》第十一章:「易之興也,其當殷之末世,周之盛德邪?當文王與紂之事邪?是故其辭危。危者使平,易者使傾,其道甚大,百物不廢。懼以終始,其要无咎,此之謂易之道也。」

殷商衰亡與周之將興的時期,「是故其辭危...... 懼以終始,其要无咎,此之謂易之道也。」

引《繫辭下傳》第十一章為與《易林》「乾之姤」作對比:


「仁政不暴 鳳凰來舍 四時順節 民安其處。」


.
貼文者 : : 明陽

Re: 探 蒙卦六三「金夫」之象 - 2019-07-20 06:54:53


潛龍與鳳凰(三)



《焦氏易林》作者焦延壽。

焦延壽(生卒年不詳),名“贛”或“貢”,睢陽(今河南商丘)人。西漢中期(在漢武帝之後)著名哲學家。焦延壽因好學而得到梁敬王的資助。學成之後,為郡吏察舉,補小黃令(小黃,為西漢陳留郡之屬縣,今河南蘭考附近)。任職期間,常先知奸邪,而使為盜者不敢輕舉妄動。後因“愛養吏民,化行縣中”,被舉薦,升遷外地為官。他作官,政績很好。後來又專心讀書,尤其下工夫研究《易經》,一邊講授,一邊著書,著有《焦氏易林》。學生有京房。

《易林》乾之姤:「仁政不暴 鳳凰來舍 四時順節 民安其處。」

「畢月烏」1°→17°.4(《易林》時代,入赤經39°→56°),昏見畢5°南中為「大寒三候」,應小過內卦卦氣,小過內卦卦氣應乾卦初九爻辰化丑。
小過《卦辭》曰:「飛鳥遺之音,不宜上宜下,大吉。」


28宿排序最末的為軫宿,《易林》時代,軫宿1°→17°(入赤經156°→172°),昏見軫宿1°→17°南中為「小滿初、二、三候」、「芒種初、二候」,乾卦卦氣應「小滿二候」,約是昏見軫宿3°南中時候;這時乾卦卦氣已經與「龍」的「禽星」不相應。

《易林》乾之姤 所繫的「鳳凰」是由乾卦初九爻辰子化丑導出………

子月「大雪」所應卦氣:未濟外卦、蹇卦、頤卦。
「冬至」所應卦氣:中孚、復卦、屯內卦。

丑月「小寒」所應卦氣:屯外卦、謙卦、睽卦。
「大寒」所應卦氣:升卦、臨卦、小過內卦。

「九宮飛布」,小過應中孚與巽卦

中孚卦氣應乾卦初九爻辰為子(子為「之卦」姤之下卦巽納辛之「長生」,「孚乃化邦」),子月天德方在巽方而與中孚有聯繫…….

小過(「畢月烏」飛鳥之象)內卦卦氣應乾卦初九爻辰化丑(丑為乾之下卦乾納甲之「貴人」),丑月天德方在庚方而應巽卦

巽之內卦卦氣應乾卦九五君爻爻辰為申(申為「之卦」姤之上卦乾納壬之「長生」),九五君爻為政權……..

上述為「長生」、「天德方」、「貴人」相交互換,巽之內卦卦氣應乾卦九五君爻為政績…………

「畢月烏」由普通的飛鳥之象,因盤象的「長生」、「天德方」、「貴人」相交互換,而成為不世出的「鳳凰」。

漢武帝劉徹(前156年—前87年)在位五十四年。劉徹令到漢朝成為當時世上一大強國,締造盛世。

一說《易林》成書約在西元前40年,是漢武帝建立強大的帝國後不久,所以《易林》乾之姤 所繫的林條用上「仁政」、「鳳凰」.......

只有在君道清明,太平聖世之時,鳳凰才會飛臨世間………。




根據《山海經.南山經》對「鳳皇」的描述:
「丹穴之山,其上多金玉。丹水出焉,而南流注于渤海。有鳥焉,其狀如雞,五采而文,名曰鳳皇,首文曰德,翼文曰義,背文曰禮,膺文曰仁,腹文曰信。是鳥也,飲食自然,自歌自舞,見則天下安寧。」

.
貼文者 : : 明陽

Re: 探 蒙卦六三「金夫」之象 - 2019-07-20 22:05:07


龍 戰



《經》

  坤卦上六:「龍戰於野,其血玄黃。」

《傳》

象曰:「龍戰於野,其道窮也。」
文言:「陰疑於陽,必戰。為其嫌於无陽也,故稱龍焉。猶未離其類也,故稱血焉。夫玄黃者,天地之(五彩),天玄而地黃。」

《說文》 小篆从衣集聲。五彩相會。

《說卦傳》第五章:「帝出乎震,齊乎巽,相見乎離,致役乎坤,說言乎兌,戰乎乾,勞乎坎,成言乎艮。………戰乎乾,乾西北之卦也,言陰陽相薄也………。」


筆者以為「龍戰」與「極光」有聯繫!

故特轉貼「尋龍高手……」一文以供網友參考:

-------------------------

尋龍高手——在中國找到極光與龍捲風?

2009/04/10
趙丰 | 中央大學地球科學院(演講人)
https://scitechvista.nat.gov.tw/c/sWR9.htm


說到東方「龍」,便想到其彩麟蛇身與飛天遁地的形象,而從地球科學的角度,「龍」則是用來描述極光與龍捲風。中國古人在「幽冥無日之國」看見蛇身、紅色、身長千里的「燭龍」,在春分到秋分時節的華北地區看見大頭長尾、直立形之通天神物。但是極光與龍捲風怎麼會出現在中國呢?東方版「尋龍高手」傳說由地球科學驚艷發現。


追尋龍的起源不是現在才開始的,20 世紀許多研究者從人文觀點出發,已經產生各樣學說。倘若要從自然科學角度追尋龍的起源,首先要把心路思維拉到很久遠以前,那個屬於文化剛啟蒙的時代。但是早在 3 千多年前的中國古人,已經不知道龍的起源是什麼了。直到 20 世紀以後,西方科學方法導入中國人的思考體系中,才有人開始認真地問:「龍的起源到底是什麼?」我從地球科學角度追尋龍的過程,可用現代人追尋「燭龍」的思維模式做為參考。

北方幽冥之國有天上燭龍

東周(西元前 770 年~西元前 256 年)前後不知道哪些人寫了一部奇書《山海經》,裡面記載著千奇百怪的怪人、怪事、怪獸 …… 內容好像以訛傳訛,但也似乎有些道理,不像隨便說的。如《山海經‧西山經》提到,西域某山上有一種鳥,羽毛青色,喙紅色,看起來像鴞(ㄒㄧㄠ,貓頭鷹一類),能說人語,名字是鸚鵡。對於沒有見過鸚鵡說話的人,這段記載有可能被叱為胡說八道。《山海經‧大荒北經》提到的「燭龍」情況頗為類似。

《大荒北經》記載,赤水(中國北方的一條河流)北邊有章尾山(現今山西北邊的陰山),有神,人面,蛇身,紅色,身長千里,眼睛閉的時候是晚上,眼睛開的時候是白天,它不吃食物、不睡覺、不呼吸,名字是燭龍。由此可知,燭龍出現的地方,白天夜晚不是由太陽造成,而是由燭龍決定。

戰國時代(西元前 475 年~西元前 221 年)屈原在《楚辭‧天問》中問了 170 多個古傳說中的有趣問題,其中一個是,太陽照不到的地方燭龍怎麼去照呢?羲和(主日、月的神)都沒有去照,怎麼會發光呢?其後王逸為這一點做了注解,北方有一個沒有太陽的國度,那個地方有燭龍銜燭去照。

既然《大荒北經》和王逸的注解中都提到北方國度,那麼,當時的人認識的北方是哪裡呢?戰國古籍《淮南子‧地形訓》記載:「中國九州之正北泲州曰成土;其外北方曰大冥、曰寒澤;其外北方曰積冰、曰委羽(高注:委羽在北極之陰,不見日);其外北方曰北極之山、曰寒門。」又:「北方有不釋之冰,幽晦不明,天之所閉也,寒冰之所積也,蟄蟲之所伏也。」

我們知道,超過北極圈的北緯 66 度半再往北的地方沒有所謂的晝夜,冬季裡半年是晚上,那地方應該就是古人口中的「幽冥無日之國」。現在世界上發表的研究論文已經認定,這個蛇身、紅色、身長千里的「燭龍」就是「極光」。對於見到極光又不知道極光是什麼的古人來說,他們用一種神化的說法來描述這個現象應該是很自然的事。

燭龍的例子提供我們一個教訓和思考方向:古人記下了他們受到震撼卻不了解的東西,直到 20 世紀科學進步以後,我們才恍然大悟古人到底在說什麼。

磁場磁極點緩慢漂移

然而極光又是什麼呢?太陽會發光、發熱,同時發射出太陽風。太陽風是許多帶電粒子,這些粒子經由地球磁場引導,從高緯度的北極圈、南極圈附近進入地球高層大氣層。進入以後,帶電粒子因為撞擊到大氣層裡的空氣而發光,這些亮光就是極光,如果有人正好站在底下抬頭望天空就可看到。有趣的是:磁極點的北極和地球自轉的北極並不重合,地球磁場的磁極點長期都在南極、北極附近大約一、二千公里的範圍內,繞來繞去地漂移著。

現在的北方磁極點比較偏向西半球,因此不必跑到特別北方,在加拿大、阿拉斯加南部就能看到極光。可是如果現在要在亞洲看北極光,就必須跑到很北邊。這麼說來,中國古人怎能看到北極光,還把它記載下來呢?這應該代表兩層意義,一是當時中原人和北邊人有往來和交通。另一是,因為磁極點的漂移,有可能 3、4 千年前北方磁極點在亞洲這一側。

實際說來也真是這樣,現在的北方磁極點若依勢再繼續漂移,可能幾十年後就要越過北極移向西伯利亞。我猜測,很可能遠古時期就是如此,早期中原人只要更靠近北方一些,就有機會看到極光。因此我做了一個小結論:燭龍走了,到美國去了,但還是會回來的。
………..
………………..
【節錄】


-------------------------


「陰陽相薄」→「雷電合而章」

噬嗑《彖辭》曰:「頤中有物,曰噬嗑,噬嗑而亨。剛柔分(春秋二分,晝夜等分),動而明,雷電合而章(極光之象)。柔得中而上行,雖不當位,利用獄也。」


  噬嗑九四:「噬乾胏,得金矢,利艱貞,吉。」

  象曰:「利艱貞吉,未光也。」


噬嗑九四爻辰酉應秋分,秋分後北極永夜即將開始,「未光也」。


.
貼文者 : : 明陽

Re: 探 蒙卦六三「金夫」之象 - 2019-07-20 22:19:03


龍 戰 (一)

當太陽的許多磁力線纏繞在一起並爆炸,形成太陽黑子時,就會出現這樣的極光。帶電粒子從這些點湧出,在太陽風的推動下飛向太空深處。如果地球碰巧遇到這樣一場恆星能量風暴,這些粒子就會撞擊地球自身的磁場,穿過大氣層向兩極傾斜。在這一過程中,這些粒子與大氣中的氧、氮和其他元素分子相互作用,形成了我們稱之為極光的耀眼光芒。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science/9pzykrq.html
貼文者 : : 明陽

Re: 探 蒙卦六三「金夫」之象 - 2019-07-21 20:07:56


龍 戰 (二)


  坤卦上六:「龍戰於野,其血玄黃。」

象曰:「龍戰於野,其道窮也。」
文言:「陰疑於陽,必戰。為其嫌於无陽也,故稱龍焉。猶未離其類也,故稱血焉。夫玄黃者,天地之雜也(五彩),天玄而地黃。」

雜 小篆从衣集聲,為五彩相會之意。

《說卦傳》第八章:「乾為馬,坤為牛,震為龍………。」
《說卦傳》第十一章:「震為玄黃。」


「太陽風是許多帶電粒子(「離為日」、「離為電」,「巽為風」外來的),這些粒子經由地球磁場引導(「震為龍」,象徵地球磁場,本地的),從高緯度的北極圈、南極圈附近進入地球高層大氣層。進入以後,帶電粒子因為撞擊到大氣層裡的空氣而發光,這些亮光就是極光。」 (節自「尋龍高手……」一文,資料見前。)

《說卦傳》第三章:「天地定位,山澤通氣,雷風相薄(「震為龍」、「巽為風」,太陽風帶電粒子來的),水火不相射,八卦相錯,數往者順,知來者逆;是故,易逆數也。」

《說卦傳》第五章:「帝出乎震(「震為龍」)………戰乎乾(「龍戰於野」)………。萬物出乎震,震東方也。………戰乎乾,乾西北之卦也,言陰陽相薄也………。」


坤卦上六動為剝卦,坤卦上六世爻爻辰為酉化寅。(由秋分後3日至春分前3日北極永夜,由於太陽折射的原因,北極圈內的極晝時間會比理論上長一些,極夜時間會比理論上短一些,北極點在9月25日前後才會日落,3月18日前後就提前日出。)


龍戰於「野」:小篆从里、予聲。世爻即「予」(世爻為主、應爻為客),坤卦上六世爻爻辰為酉化寅,北極圈內極夜,而有極光的產生……。白天即使有極光出現,因白天陽光亮度大,極光亮度小,也不易看到極光。

.
貼文者 : : 明陽

Re: 探 蒙卦六三「金夫」之象 - 2019-07-22 07:34:15


位乎天德


這則回應已經寫好多天……一直沒機會貼出………

要用大有外卦卦氣應午月,還是大有內卦卦氣應巳月……

午月「天德」在乾方,巳月「天德」在辛方,辛與「龍」造字有聯繫……

「天德」與「禽星」相應而稱「龍德」……略為補述皆因與近幾天的貼文有聯

繫………




張貼者: Amychen

飛龍在天,乃位乎「天德」



乾卦九五:「飛龍在天,利見大人。」
象曰:「飛龍在天,大人造也。」
《文言》曰:「飛龍在天,乃位乎天德。」



張貼者: 太乙漫士
還有正月天德在丁.六月天德在甲這是擇日也不是卦理


乾卦九五之大有,大有之外卦卦氣應「芒種」為午月,午月「天德」在方,
請問「飛龍在天,乃位乎天德」不是卦理嗎?……



Amychen大:

乾卦九五之大有,乾卦九五爻辰申化未。「飛龍在天」的「飛」與28宿的「翼」宿有聯繫!

周文王時代,太陽周年視運行到翼12°為「立秋初候」(翼宿象徵「飛」之象),應恆之外卦卦氣,恆之外卦卦氣應乾卦九五天爻爻辰申;太陽周年視運行到翼9°為「大暑三候」,應恆之內卦卦氣,恆之內、外卦卦氣應乾卦九五爻辰申化未(申月之天德在癸方、未月之德氣在甲方)。「翼」為「飛」之象,恆之上卦震為「龍」、下卦巽為風,又與九五天爻有聯繫,故曰:「飛龍在天」。

【翼宿象徵「飛」之象,若是夜半見翼12°南中為「立春初候」,應小過外卦卦氣,小過《卦辭》曰:「飛鳥遺之音。」】

若只是直接以「之卦」大有外卦卦氣應午月,午月「天德」在乾方,就說「乃位乎天德」,在爻辰卦氣的取象上是不足的,因為大有外卦卦氣應乾卦九四爻辰而不是九五天爻,……….但「天德」在乾方,與「乃位乎天德」未必沒有聯繫……


乾卦九五之大有,大有外卦卦氣應午月,午月「天德」在乾方
乾卦九五爻辰化未,未月「天德」在甲方
乾方、甲方、丁方有三合的關係………

我只能回應到此………圖書飛布的部分,我未必盡解,無法盡述,………抱歉!


.
貼文者 : : Amychen

Re: 探 蒙卦六三「金夫」之象 - 2019-07-22 20:19:33


張貼者: 明陽


Amychen大:

乾卦九五之大有,乾卦九五爻辰申化未。「飛龍在天」的「飛」與28宿的「翼」宿有聯繫!

周文王時代,太陽周年視運行到翼12°為「立秋初候」(翼宿象徵「飛」之象),應恆之外卦卦氣,恆之外卦卦氣應乾卦九五天爻爻辰申;太陽周年視運行到翼9°為「大暑三候」,應恆之內卦卦氣,恆之內、外卦卦氣應乾卦九五爻辰申化未(申月之天德在癸方、未月之德氣在甲方)。「翼」為「飛」之象,恆之上卦震為「龍」、下卦巽為風,又與九五天爻有聯繫,故曰:「飛龍在天」。

【翼宿象徵「飛」之象,若是夜半見翼12°南中為「立春初候」,應小過外卦卦氣,小過《卦辭》曰:「飛鳥遺之音。」】

若只是直接以「之卦」大有外卦卦氣應午月,午月「天德」在乾方,就說「乃位乎天德」,在爻辰卦氣的取象上是不足的,因為大有外卦卦氣應乾卦九四爻辰而不是九五天爻,……….但「天德」在乾方,與「乃位乎天德」未必沒有聯繫……


乾卦九五之大有,大有外卦卦氣應午月,午月「天德」在乾方
乾卦九五爻辰化未,未月「天德」在甲方
乾方、甲方、丁方有三合的關係………

[/b]

.


謝謝先生的指教!

最近先生在本議題,貼文「潛龍與鳳凰」,將乾卦初九「潛龍勿用」,與西漢焦延壽《易林》「乾之姤」條的繫辭作比較…….

《易林》時代距周文王時代約1000年,「歲差」每71.6年差一度,赤經度約差14度。因為時局的差異,「禽星」因「歲差」關係而相應的卦氣不同,所繫之辭也就不同……

而《易經》與《易傳》相差約600年,所謂《傳》以解《經》,當然是以《經》為主,不宜參雜主觀的意見,但現在看來經、傳都隨個自的解讀……先生有何看法!……
貼文者 : : 天醫

Re: 探 蒙卦六三「金夫」之象 - 2019-07-23 09:02:53

明陽道兄:
觀看你所貼賀老資料都是照相檔,這些資料是不是都有圖書或是論文。我看好像都是紙版。如有出版,不妨告知大家。這樣你就不必再轉貼,討論時直接說看第幾頁,大家都方便。
貼文者 : : 明陽

Re: 探 蒙卦六三「金夫」之象 - 2019-07-23 17:09:40


張貼者: 天醫
明陽道兄:

觀看你所貼賀老資料都是照相檔,這些資料是不是都有圖書或是論文。我看好像都是紙

版。如有出版,不妨告知大家。這樣你就不必再轉貼,討論時直接說看第幾頁,大家

都方便。



天醫大:

這些資料都未曾發表,「資料都是照相檔」是因為中雜有圖片檔,才用照相貼圖處理,

貼圖技術上我不熟悉,特與說明。

.
貼文者 : : 明陽

Re: 探 蒙卦六三「金夫」之象 - 2019-07-24 08:56:26


《易經》與《易傳》

張貼者: 明陽

「先甲三日」、「後甲三日」諸家註解比較(二)

.......
..............


鶴老說:《周易集解》只引虞翻注解「先庚三日,後庚三日」,虞翻用「納甲」的角度看「甲」、「庚」,「納甲」的相應月相,有基本圖譜「方位」之義,不離大小潮汐之取象。

鶴老特別點出:由「甲」看「卑」(謙卑),由「庚」看「庸」(中庸)。

「驚蟄天帝到甲山」,字書「甲」與「卑」有聯繫。

「白露天帝到庚山」,字書「庚」與「庸」有聯繫。白露為酉月,「尊」與酉有聯繫。



秦漢的座次尊卑,室內座次以西邊(坐西向東)為最尊,其次為坐北朝南,再次為坐南朝北,東邊的位置最卑。

........... 午
........... ︱
(卑)卯──︱──酉(尊)
........... ︱
........... 子(次尊)



《繫辭上傳》第一章:「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陳,貴賤位矣。動靜有常,剛柔斷矣。方以類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在天成象,在地成形,變化見矣。是故剛柔相摩,八卦相盪,鼓之以雷霆,潤之以風雨,日月運行,一寒一暑,乾道成男,坤道成女。」

兩位少年ㄟ!《繫辭傳》首章像不像是描述「圖書」之象……

沒有圖書,那經與傳將何以聯繫……




鶴老說:

沒有圖書,那經與傳將何以聯繫……


黃龍,最初用於星座名和闡述哲學思想,後延伸為中國古代傳說中的一種神獸,經常被用到大眾文化中,與「四象」一起出現,是統御四象之神。有土德,為象徵五行中的土、五星中的鎮星、五神中的后土、方位中的「中央」的神獸。黃龍亦是黃帝軒轅氏的象徵,相傳黃帝最後乘黃龍飛升,《史記•天官書》記載:「權,軒轅。軒轅,黃龍體。」(維基百科)

周文王時代,軒轅星(「黃龍體」)入張宿2°(赤經108°),昏見軒轅星南中,為「清明初候」,應豫之外卦氣

豫卦象徵「立地之道」,在觀測地「中央土」觀測天象,豫卦之卦氣應昏見「黃龍體」南中,這個時候天文「四象」就定位,據此河南的“豫”字之意,當然可以解為“天象”。但以《周易》卦象來看,64卦皆有“象”,唯獨在序卦第十六的豫卦,卦名直接與“象”結合,而“豫”从“予”,學者有解釋成為“我”或“手”的,如果“豫卦象徵「立地之道」,在觀測地「中央土」觀測天象”的推論無誤的話,那麼觀測者的第一人稱當然是“予”!


  豫卦《卦辭》曰:「利建侯行師。」

  豫卦《彖辭》曰:「豫,剛應而志行,順以動,豫。豫,順以動,故天地如之,而況建侯行師乎?天地以順動,故日月不過,而四時不忒;聖人以順動,則刑罰清而民服。豫之時義大矣哉!」

豫卦《象辭》曰:「雷出地奮,豫。先王以作樂崇德,殷薦之上帝,以配祖考。」


時代背景:
中國被譽為禮儀之邦,最早追溯到周代的禮樂制度,武王滅商後,天子分封諸侯,把同姓宗親和異姓功臣分封到各地做諸侯,以屏周室,形成以周天子為中心的封建統治秩序,西周第一代周公姬旦,制定了各種典章制度,也稱禮樂制度,以維護其奴隸主貴族的統治地位。(百度百科)




孔子時代距周文王時代約600年,「歲差」影響赤經度約8°.4,軒轅星約入赤經116°),昏見軒轅星南中,為「清明三候」,應蠱卦卦氣。


 蠱卦《卦辭》曰:「元亨,利涉大川。先甲三日,後甲三日。」

蠱卦《彖辭》曰:「蠱,剛上而柔下,巽而止,蠱。蠱,元亨,而天下治也。利涉大川,往有事也。先甲三日,後甲三日,終則有始,天行也。」

蠱卦《象辭》曰:「山下有風,蠱;君子以振民育德
。」


時代背景:
自西元前770年周平王東遷洛邑以後,周王室更加衰微。從前是天子統帥和號令諸侯——“禮樂征伐自天子出”;而如今,這些權力已逐漸轉移到諸侯手中——“禮樂征伐自諸侯出”;而各諸侯國內也出現了君臣逆位的現象——“禮樂征伐自大夫出”;更甚至於一個諸侯國的大夫可以左右周王室的動向——“陪臣執國命”。鐵農具的出現提升了生產力,大量井田之外的土地被開墾,這成為諸侯國強大的主要原因。周王朝建立在宗法制和井田制基礎上的封建制度開始瓦解,出現了“禮壞樂崩”的動盪局面。王室、諸侯、卿大夫之間相互混戰,天下大亂。(百度百科)



  坤卦初六:「履霜,堅冰至。」

象曰:「履霜堅冰,陰始凝也。馴致其道,至堅冰也。」

《文言》曰:「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臣弒其君,子弒其父,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來者漸矣,由辯之不早辯也。易曰『履霜堅冰至』,蓋言順也。」



坤卦初六之復卦,復卦卦氣應坤卦初六爻辰化子,


「九宮飛布」坤卦應蠱卦,蠱卦卦氣應時代背景,故有《文言》之說……。




待 續

.
貼文者 : : 明陽

Re: 探 蒙卦六三「金夫」之象 - 2019-07-25 07:50:01


《易經》與《易傳》(一)


孔子問禮

在先秦典籍中,道家學派的《莊子》、儒家學派的《禮記》和綜合各家學派的《呂氏春秋》,都記載了孔子問禮於老子這一史實。

《莊子》中……有八條是記述孔子與老子之間的關係的。
…………..
……………….

關於孔子問禮於老子的時間,有四種說法:

(1)孔子十七歲時問禮于老子…….

(2)孔子三十四歲時問禮於老子…….

(3)孔子五十一歲問禮於老子。…….

孔子五十七歲時問禮於老子。………….

(4)《史記•孔子世家》說,孔子“居陳三歲”而老子是陳人(苦縣原屬陳),因此,孔、老也有在陳相遇的可能性。………..
……….
……….

以上節自【百度百科】


我比較重視的是孔子五十一歲與五十七歲的兩次問禮於老子…….

「《莊子•天運篇》說,“孔子五十有一,南之沛而問道於老子:求之於度數,求之於陰陽”。這裡的度數、陰陽便是《易經》的基本內容。因此孔子“晚年喜易”十分可能是受老子的啟發和影響…….。」(節自【百度百科】)



下面將《莊子•天運篇》孔子與老子的對話節錄:

  「天其運乎?地其運乎?日月其爭於所乎?孰主張是?孰維綱是?孰居無事推而行是?意者其有機緘而不得已邪?意者其運轉而不能自止邪?...........」
............
.........
  孔子行年五十有一而不聞道,乃南之沛見老聃。
老聃曰:「子來乎?吾聞子,北方之賢者也,子亦得道乎?」
孔子曰:「未得也。」
老子曰:「子惡乎求之哉?」
曰:「吾求之於度數,五年而未得也。
老子曰:「子又惡乎求之哉?」
曰:「吾求之於陰陽,十有二年而未得也。
老子曰:「然,使道而可獻,則人莫不獻之於其君;使道而可進,則人莫不進之於其親;使道而可以告人,則人莫不告其兄弟;使道而可以與人,則人莫不與其子孫。然而不可者,無它也,中無主而不止,外無正而不行。..........故曰:正者,正也。其心以為不然者,天門弗開矣。」
.........
.......


從文中無法得知老子是否有傳授孔子「絕學」……

孔子五十一歲問禮於老子,是在孔子五十五歲開始了長達14年的周遊列國之前…………“求之於度數?求之於陰陽?”…….

孔子五十七歲問禮於老子,是在孔子周遊列國兩年後………是否來CHECK “度數與陰陽”??


.
貼文者 : : 明陽

Re: 探 蒙卦六三「金夫」之象 - 2019-07-25 08:10:15


《易經》與《易傳》(二)



周遊列國與北極星仰角

由「陰陽五行」版,“孔子對占卜的態度”議題(轉貼)


《論語.為政》子曰:「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北辰」即北極星。)


孔子率眾弟子周遊列國,由最北的「曲阜」到最南的「信陽」緯度跨了3.52度。夫子他老人家由北方南下時,夜觀天象是否發現北極星往下掉了3度多.......當由南方返北時,夜觀天象是否發現北極星往上升高了3度多.........如有發現到這種天文現象,將會懷疑地表是否為曲面,地體是否為圓形的思索.......

若夫子已經發現了這種天文現象,無疑地,這對夫子於晚年之研《易》,將會起了重要的轉折..........

泰卦九三則強調地表不是平的、不是傾斜的.......,又說「无往不復」,「无往不復」先決條件只有地體是圓的。

《周易》泰卦九三:「无平不陂,无往不復.........。」

上述由北極星的「仰角」變化,推知地表為曲面..........而「地圓思想」在先秦時期是有人提出過的..........


且看先秦時期的名家惠施,他提出包含著地圓的思想。
“我知天下之中央,燕之北、越之南是也。”這裏的“天下”,是指“大地”而言的。大地不是一個平面,而是一個圓球。它有兩個中央,一個是在“燕之北”的北極,一是在“越之南”的南極。大地既然有南北兩極,那它就一定是球形的。
“南方無窮而有窮。”所謂“有窮”,是說南方有終點,這就是南極。一個人朝南方走,走到南極就轉而向北,走到北極又轉而向南。如果一直這樣走下去,他永遠也走不到盡頭,這就叫做“無窮”。其所以如此,是因為地是圓的。
到戰國中期,慎到指出:“天體如彈丸,其勢斜倚。”
(節自《先秦名家科學思想概論》)


地圓說,是一種認為大地是球形的理論,與地平說相對。
公元前六世紀的古希臘數學家畢達哥拉斯以科學的角度第一次提出大地是球體這一概念。亞里士多德總結出三個科學方法來證明大地是球形:
越往北走,北極星越高;越往南走,北極星越低,且可以看到一些在北方看不到的新的星星。
遠航的船隻,先露出桅杆頂,慢慢露出船身,最後才看得到整艘船。
在月食的時候,地球投到月球上的形狀為圓形。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貼文者 : : 噹哥

Re: 探 蒙卦六三「金夫」之象 - 2019-07-25 17:06:00

從文中無法得知老子是否有傳授孔子「絕學」……
孔子五十一歲問禮於老子,是在孔子五十五歲開始了長達14年的周遊列國之前…………“求之於度數?求之於陰陽?”…….
孔子五十七歲問禮於老子,是在孔子周遊列國兩年後………是否來CHECK “度數與陰陽”??

------------------------------------------------------------------------------------------

度數,就是你看到的初六、九....一路到...上六、九,所謂術算也
陰陽,就是你看到的陰爻、陽爻
孔子在裏頭鑽研了二十幾年,想研發出一套占卜理論
無所得也
所謂無所得,是指那一套並沒有得到大家的認同,而他自己也混得很落魄

老子回答的也很間接含蓄,不忍心直接講太白....
意思就是說,你搞這些術算、陰陽的
怎麼能夠以此去求得宇宙人生的道理呢
真要是有用,人家早就拿去當傳家之寶了
也就是說,老子徹底否定易經占卜這一道
所謂的否定,並不是說準不準的層次
而是說,這根本不是求道的途徑

後記...
甚至後來孔子再跟老子說...仁義
這次老子就講得比較直接了
根本就跟糟糠一樣
你一講仁義,世界就被你玩的天下大亂了
就好像糟糠灑到眼睛裡一樣,眼中的世界一片模糊顛倒

----------------------------------------
所以....老子是否有傳授孔子「絕學」
我想老子還是多少有勸說孔子二句
叫他不要在那一套裡沉迷下去了
只是說者有意,聽者無心
貼文者 : : 噹哥

Re: 探 蒙卦六三「金夫」之象 - 2019-07-25 17:52:27

至於明道先生日前所整理的易經禽星、與十二生肖之說

我認為.....完 全 與 易 經 無 關

所謂與易經無關,是指前著、後傳,本意均未涉此

因為12生肖自有一套系統,甚至還配合五天、天干、地支

而孔子根本沒有針對生肖概念,整理出一套卜算理論

更不要說....更早600年的易經爻文原作者,其原意根本不是在寫這個

所以,不能說易經爻文出現牛、豬、龍...等動物,就說是在講生肖概念

只能歸類於後人之說
貼文者 : : 噹哥

Re: 探 蒙卦六三「金夫」之象 - 2019-07-25 17:57:05

至於...《周易》泰卦九三:「无平不陂,无往不復.........。」

陂,山坡、陡坡也

我想,此句只是在強調事情沒有一帆風順,可以一條平坦大道走到底的,總是會遇到一些陡坡的路

應該也是與地圓無關
貼文者 : : 噹哥

Re: 探 蒙卦六三「金夫」之象 - 2019-07-25 18:02:28

至於中華民族一直說...八卦出於伏羲....

我本人對此有很大懷疑

因為從甲骨文的出土....

從沒見過商朝人用過這種工具,或相關紀錄

甚至到春秋、戰國....似乎也是沒有

商、周二代沒紀錄的東西

突然在後世冒出來,說是伏羲氏所創

此真乃....上古神話之說也
貼文者 : : 噹哥

Re: 探 蒙卦六三「金夫」之象 - 2019-07-25 18:35:42

「《莊子•天運篇》說,“孔子五十有一,南之沛而問道於老子:求之於度數,求之於陰陽”。這裡的度數、陰陽便是《易經》的基本內容。因此孔子“晚年喜易”十分可能是受老子的啟發和影響…….。」
-----------------------------------------------------------------------

此說,恰恰好與記載的本意完全相反

因為孔子問老子,並不是.....求之於度數,求之於陰陽
而是老子一開始先客套的說,你是北方大賢,想必得道了
孔子自己才說,自己這幾十年來...求之於度數,求之於陰陽,但總未能得道
接下來,才有老子一番勸說

所以,並不是孔子去向老子求度數、陰陽
理所當然,老子也並不會教孔子度數、陰陽的絕招
老子當了周的藏書官一輩子,所看過的書,在當時天下,數一數二
就跟少林易筋經掃地僧一樣等級
孔子那一套,老子聽了,笑一笑而已

至於,孔子晚年喜易一說,也有偏差
試想,孔子在易經度數、陰陽搞了幾十年,從年輕到老
這已經不是喜不喜的問題,而是為了吃飯求出身的問題
所謂晚年喜易一說
只不過是在說....孔子到了五十幾歲以後,在易經裡加入他的仁義道德學說
才玩出一套看起來像是一方之家的東西
貼文者 : : 明陽

Re: 探 蒙卦六三「金夫」之象 - 2019-07-25 22:03:41



無奈的孔丘



度數,就是你看到的初六、九....一路到...上六、九,所謂術算也
陰陽,就是你看到的陰爻、陽爻
孔子在裏頭鑽研了二十幾年,想研發出一套占卜理論
無所得也


所謂無所得,是指那一套並沒有得到大家的認同,而他自己也混得很落魄



老子徹底否定易經占卜這一道



後記...
甚至後來孔子再跟老子說...仁義
這次老子就講得比較直接了
根本就跟糟糠一樣
你一講仁義,世界就被你玩的天下大亂了
就好像糟糠灑到眼睛裡一樣,眼中的世界一片模糊顛倒


至於明道先生日前所整理的易經禽星、與十二生肖之說

我認為.....完 全 與 易 經 無 關


因為12生肖自有一套系統,甚至還配合五天、天干、地支

而孔子根本沒有針對生肖概念,整理出一套卜算理論



至於...《周易》泰卦九三:「无平不陂,无往不復.........。」

陂,山坡、陡坡也

我想,此句只是在強調事情沒有一帆風順,可以一條平坦大道走到底的,總是會遇到一些陡坡的路

應該也是與地圓無關



至於中華民族一直說...八卦出於伏羲....
我本人對此有很大懷疑
因為從甲骨文的出土....
從沒見過商朝人用過這種工具,或相關紀錄
甚至到春秋、戰國....似乎也是沒有
商、周二代沒紀錄的東西
突然在後世冒出來,說是伏羲氏所創
此真乃....上古神話之說也



此說,恰恰好與記載的本意完全相反

因為孔子問老子,並不是.....求之於度數,求之於陰陽
而是老子一開始先客套的說,你是北方大賢,想必得道了
孔子自己才說,自己這幾十年來...求之於度數,求之於陰陽,但總未能得道
接下來,才有老子一番勸說



至於,孔子晚年喜易一說,也有偏差
試想,孔子在易經度數、陰陽搞了幾十年,從年輕到老
這已經不是喜不喜的問題,而是為了吃飯求出身的問題
所謂晚年喜易一說
只不過是在說....孔子到了五十幾歲以後,在易經裡加入他的仁義道德學說
才玩出一套看起來像是一方之家的東西

無奈又如何...........
貼文者 : : 明陽

Re: 探 蒙卦六三「金夫」之象 - 2019-07-25 22:10:11


誰告訴你的……………


度數,就是你看到的初六、九....一路到...上六、九,所謂術算也
陰陽,就是你看到的陰爻、陽爻
孔子在裏頭鑽研了二十幾年,想研發出一套占卜理論
無所得也

誰告訴你的……………

所謂無所得,是指那一套並沒有得到大家的認同,而他自己也混得很落魄

誰告訴你的……………


老子徹底否定易經占卜這一道

易理 咧?


後記...
甚至後來孔子再跟老子說...仁義
這次老子就講得比較直接了
根本就跟糟糠一樣
你一講仁義,世界就被你玩的天下大亂了(「混得很落魄」還有能力玩那麼大???)
就好像糟糠灑到眼睛裡一樣,眼中的世界一片模糊顛倒


至於明道(明陽)先生日前所整理的易經禽星、與十二生肖之說

我認為.....完 全 與 易 經 無 關

你認為「完 全 與 易 經 無 關」………..

誰告訴你的……………
貼文者 : : 噹哥

Re: 探 蒙卦六三「金夫」之象 - 2019-07-27 04:06:52

張貼者: 明陽

誰告訴你的……………

用眼睛看句子,用大腦想啊,大哥
腦袋是很好用的東西,別浪費了


度數,就是你看到的初六、九....一路到...上六、九,所謂術算也
陰陽,就是你看到的陰爻、陽爻
孔子在裏頭鑽研了二十幾年,想研發出一套占卜理論
無所得也

誰告訴你的……………

難道你在易經還有看到別的度數、陰陽?
還是你們家鶴老有研究出別的度數、陰陽????
我倒是想聽聽看



所謂無所得,是指那一套並沒有得到大家的認同,而他自己也混得很落魄

誰告訴你的……………

孔子曰:「未得也。」老子曰:「子惡乎求之哉?」曰:「吾求之於度數,五年而未得也。」老子曰:「子又惡乎求之哉?」 曰:「吾求之於陰陽,十有二年而未得也。」
孔子自己說的,不是嗎?
你自己才剛貼出來的,不是嗎?
你現在是在鬧脾氣對了
還是你自己都不看自己貼什麼內容


老子徹底否定易經占卜這一道
易理 咧?

你自己體會多翻翻書吧
老子道德經裡,似乎看不到有關易經的"技術分析"
什麼幾陽幾陰,位有沒有正??
人家老子根本不玩這些東東
你要說老子有講易理的話
行啊,翻出來給大家看啊



後記...
甚至後來孔子再跟老子說...仁義
這次老子就講得比較直接了
根本就跟糟糠一樣
你一講仁義,世界就被你玩的天下大亂了(「混得很落魄」還有能力玩那麼大???)
就好像糟糠灑到眼睛裡一樣,眼中的世界一片模糊顛倒


至於明道(明陽)先生日前所整理的易經禽星、與十二生肖之說

我認為.....完 全 與 易 經 無 關

你認為「完 全 與 易 經 無 關」………..

誰告訴你的……………


易經裡出現牛、羊、豬、馬的
就説易經在講十二生肖
這種牽強附會太幼稚

你有看到爻文、象傳文字裡
有在講十二生肖的命理理論嗎?



貼文者 : : 明陽

Re: 探 蒙卦六三「金夫」之象 - 2019-07-27 09:02:42


《易經》與《易傳》(三)



孔子周遊列國時到過杞、宋,得見《夏時》與《坤乾》等資料,《夏時》與《坤乾》的內容不可考?一說《夏時》的書,就是傳世的《夏小正》,《夏時》、《坤乾》可能與《周易》有聯繫……

《禮記.禮運》:
孔子曰:"我欲觀夏道,是故之杞,而不足徵也,吾得《夏時》焉。我欲觀殷道,是故之宋(西元前492孔子之宋),而不足徵也,吾得《坤乾》焉。《坤乾》之義《夏時》之等,吾以是觀之。
……….


《繫辭上傳》第九章:「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天數五,地數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天數二十有五,地數三十,凡天地之數,五十有五,此所以成變化而行鬼神也。

大衍之數五十,其用四十有九。分而為二以象兩,掛一以象三,揲之以四以象四時,歸奇於扐以象閏,五歲再閏,故再扐而後卦。」


《說卦傳》第一章:「昔者聖人之作易也,幽贊神明而生蓍。參天兩地而倚數,觀變於陰陽而立卦;發揮於剛柔,而生爻;和順於道德,而理於義;窮理盡性,以至於命。」

《說卦傳》第二章:「昔者聖人之作易也,將以順性命之理。是以立天之道,曰陰與陽;立地之道,曰柔與剛;立人之道,曰仁與義。兼三才而兩之,故易六畫而成卦。分陰分陽,迭用柔剛,故易六位而成章。」

《說卦傳》第三章:「天地定位,山澤通氣,雷風相薄,水火不相射,八卦相錯,數往者順,知來者逆;是故,易逆數也。


《說卦傳》第五章:「帝出乎震,齊乎巽,相見乎離,致役乎坤,說言乎兌,戰乎乾,勞乎坎,成言乎艮。萬物出乎震,震東方也……..。」


這些數據與圖書是孔子14年周遊列國「觀象」所得?還是旅程遇高人所傳授?

.
泰卦九三:「无平不陂,無往不復,艱貞無咎。勿恤其孚,于食有福。」
象曰:「无往不復,天地際也。」


泰卦九三動為臨卦,泰卦九三世爻爻辰為辰化丑,臨卦卦氣應泰卦九三世爻爻辰化丑與六四爻辰為丑。
九三爻辰化丑屬下卦,下卦乾為天,六四爻辰為丑屬上卦,上卦坤為地…………卦氣應上下卦人爻,「九宮飛布」,此為「天地之際」取象………

研究生小張問:「是赤道位嗎?」
先生未作答……


鶴老曾說:
坤卦六四:「括囊,无咎,无譽。」
」是甚麼顏色?
...............各有一說不是嗎?


《漢書.天文志》:「日有中道,月有九行。中道者,黃道。一曰光道。…… 月有九行者:黑道二,出黃道北;赤道二,出黃道南;白道二,出黃道西;青道二,出黃道東……立春、春分,月東從青道;立秋、秋分,西從白道;立冬、冬至,北從黑道;立夏、夏至,南從赤道。」

鶴老的回答:坤卦六四之豫卦,豫之內卦卦氣應卯月,豫之外卦卦氣應辰月,卯月、辰月為春季,「立春、春分,月東從道」。
貼文者 : : 噹哥

Re: 探 蒙卦六三「金夫」之象 - 2019-07-27 22:05:54

度數這邊...

應該是卜算所得之數

而非初、九六~上九六的分段

此部份稍作更正
貼文者 : : Amychen

Re: 探 蒙卦六三「金夫」之象 - 2019-07-29 09:19:09


彖 與 象


《傳》一共七種十篇,分別是:《彖》上下篇、《象》上下篇、《文言》、《繫辭》上下篇、《說卦》、《雜卦》和《序卦》。

【古人把這十篇「傳」叫做「十翼」,意思是說「傳」是附屬于「經」的羽翼,即用來解說「經」的內容的。】


-------------------------


〈彖傳〉是針對卦辭(一稱彖辭)作逐字解說的作品。有六十四卦即有六十四條〈彖傳〉條文,所以後來的編書者,就直接把〈彖傳〉之文字編於每卦的卦辭後,而成為今日我們熟悉的本子。而《彖》是專門對《易經》卦辭的注解。


〈大象傳〉是對六十四卦每一卦的全卦義理作解釋的短文,共有六十四條。(〈大象傳〉解卦之原理全是由上下兩卦的卦象著手以研究卦義,此一態度已表現出作者的《易》學世界觀是以上下兩卦所組合的卦象所象徵的意義來建構人事情境的認識原則。基本上每一個卦的卦義就是一個人事情境的認識原則,但其說明卦象義理的原理根據,則仍是儒家的原理,仍表現出豐富的德性規定義,而不因由卦象入手就轉向自然哲學的解說進路。)〈大象傳〉的上、下二傳,是配合《周易》經部上下篇的編排而設。〈大象傳〉後來亦被編排於經部〈彖傳〉之後。


〈小象傳〉是針對每一卦的每一爻再作義理的詮釋之作,是有三百八十四條短文的作品。(〈小象傳〉的解爻原理與〈大象傳〉不同,不是從爻象著手,而是類似於〈彖傳〉的從義理著手的解爻原理,是對爻辭再作解釋的作品。)上下兩傳也是配合《易經》之上下兩篇的。〈小象傳〉現皆已編入經部爻辭之後。


紅色虛線內文字「易經易傳」節自

https://sls.weco.net/node/16017
-------------------------


《繫辭上傳》第三章:「彖者,言乎象者也。


本義作「豕走」解,乃豕搖晃前行之意;其从彑从豕省為省文會意。《說文》彐本作彑。豕之頭,象其銳而上見也。

二十八宿中的「奎宿」有封豕之稱,因豕性喜嬉水,遇雨不前,故卦以坎為雨、為豕之象。彖為「豕走」,當亦有遇雨不前之象,12肖亥屬豕。(先生說:直到璧宿替代奎宿為「雨水」三候後,亥次於是與「豕」有了聯繫。這與12生肖之創作時間可能有聯繫。)



後天圖卦位:木局

震為龍(卯)、坤「井木犴」(未)、乾「室火豬」(亥)


先天圖卦位:金局

坎為豕(酉)、震為龍(丑)、…………「室火豬」(亥)→「翼火蛇」(巳)



其本義作「長鼻牙南越大獸」解,(見說文許著)乃產於南越鼻牙特長之大獸名。羅振玉氏曾提出「象為南越大獸,此後世事,古代則黃河南北亦有之……今殷墟遺物有鑲象牙禮器,又有象齒甚多…..卜辭卜田獵有『獲象』之語,知古者中原象至殷世尚盛也;王國維曰『呂氏春秋古樂篇‘商人服象,為虐於東夷,周公遂以師逐之,至於江南’』此殷代有象之確證矣;」羅說足證前人之失。


如此說來:

璧宿替代奎宿為「雨水」三候後,亥次於是與「豕」有了聯繫,隱喻〈彖傳〉有「歲差」之義………。

〈象傳〉也是藉大象的遷徙,隱喻有「歲差」之義………。




《漢·藝文志》:「小篆者,秦相李斯所作也。增損大篆、籀文,謂之小篆,亦曰秦篆,天下行之。畫如鐵石,字若飛動,作楷隸之祖,爲不易之法。其銘題鐘鼎,及作符節,至今用焉。」

篆 小篆从竹、彖聲,《說文》本義作「引書」解……..。

小篆與〈彖傳〉有聯繫?………
貼文者 : : Amychen

Re: 探 蒙卦六三「金夫」之象 - 2019-07-31 08:21:55


《易經》、《易林》中的「禽星」


《易經》、《易林》中的「禽星」只是「藉象取數」(卦氣)……與後來術家的「生肖」用法未必一樣………《史記》「天宮書」星辰名稱是如何來的……真令人好奇啊………?

《易林》時代距周文王時代約1000年,「歲差」每71.6年差一度,赤經度約差14度。因為時局的差異,「禽星」因「歲差」關係而相應的卦氣不同,所繫之辭也就不同……


下面錄《易林》部分「十二生肖」林條:

蒙之比:豕生魚魴 舞庭堂 奸佞施毒 上下昏荒 君失其國。
需之隨:田鼠野雞 意常欲逃 拘制籠檻 不得動搖。
履之否:怒非其怨 因拘有遷 貪妒腐鼠 而呼鴞鳶 失反被困。

乾之渙:跛踦相隨 日暮罷 陵遲後旅 失利亡雌。(泰之復)
屯之損:踦牛失角 下山傷軸 其其利祿 過在誰孰。
需之鼎 膠著木連 不出牛欄 斯饗羔羊 家室相安。

坤之中孚 安如泰山 褔喜屢臻 雖有豺 不致危身。
蒙之小過 雉兔之東 狼虎所從 貪叨凶惡 不可止息。
需之睽 齋貝贖狸 不聽我辭 係於虎鬚 牽不得來。

坤之蹇 三人逐 各爭有得 愛妾善走 多獲鹿子。
坤之困 兔置之容 不失其恭 和謙致樂 君子攸同。
屯之歸妹 樹我藿豆 鹿兔為食 君不恤護 秋無收入。

乾之否 載日晶光 驂駕六 祿命徹天 封為燕王。
乾之隨 乘龍上天 兩蛇為輔 湧躍雲大 遊觀滄海 安樂長處。
坤之屯 蒼龍單獨 與石相觸 摧折兩角 室家不足。

屯之井 大當路 使季畏懼 湯火之災 切近我膚 賴其天幸 趨於王廬。
師之咸 長尾委蛇 畫地成河 深不可涉 絕無以北 惆悵會息。
小畜之訟 蜲蛇循流 東求大魚 預且舉網 庖人歌謳。

乾之訟 罷上山 絕無水泉 喉焦唇乾 舌不能言。
蒙之解 望雞得雉 冀馬獲駒 大德生少 有瘳從居。
比之中孚 春鴻飛東 以馬質金 利得十倍 重載歸鄉。

乾之大畜 三爭雌 相逐奔馳 終日不食 精氣勞疲。
屯之復 牧羊稻園 聞虎呻喧 懼畏惕息 終無禍患。
履之臨 三羊俱亡 走奔南行 會暮失跡 不知所藏。

剝之隨 獮冠帶 盜載非位 眾犬共吠 倀狂蹶足。
无妄之困 鷹栖茂樹 猴雀往來 一擊獲兩 伏不枝梧。
坎之臨 羊驚狼虎 獼猴群走 無益於僵 為齒所傷。

乾之遯 弱無距 與鵲交鬥 翅折目盲 為鳩所傷。
蒙之解 望雞得雉 冀馬獲駒 大德生少 有瘳從居。
需之隨 田鼠野雞 意常欲逃 拘制籠檻 不得動搖。

乾之比 中夜吠 盜在墻外 神明祐助 銷散皆去。
坤之震 三年生狗 以戌為母 荊夷上 姬伯出走。
訟之旅 載金販狗 利棄我走 藏匿淵底 悔折為咎。

訟之鼎 虎聚摩牙 以待豚 往必傷亡 宜利止居。
師之旅 空槽住豬 豶彘不到 張弓祝雞 雄父飛去。
家人之鼎 向食飲酒 嘉賓聚會 牂羊大豬 君子饒用。


重點是「禽星」的排序與「物候」、「卦氣」的關係………
貼文者 : : 明陽

Re: 探 蒙卦六三「金夫」之象 - 2019-07-31 21:34:21


象,多識前言往行



張貼者: Amychen

彖 與 象



如此說來:

璧宿替代奎宿為「雨水」三候後,亥次於是與「豕」有了聯繫,隱喻〈彖傳〉有「歲差」之義………。

〈象傳〉也是藉大象的遷徙,隱喻有「歲差」之義………。






《呂氏春秋》載:“商人服象,為虐於東夷。”
據此學者稱:象不僅是家畜之一,同時以象牙為原料的手工業也很發達……。


大畜《象辭》曰:「天在山中,大畜;君子以多識前言往行,以畜其德。」


「天在山中」

大畜初九之蠱卦,「九宮飛布」蠱卦應大畜(大畜卦氣界秋分)。
大畜九二之賁卦,「九宮飛布」小過應蠱卦、賁卦(賁卦卦氣主秋分)。
大畜九三之損卦,「九宮飛布」損卦應賁卦(賁卦卦氣主秋分)。
大畜六四之大有,「九宮飛布」損卦遇兌卦(兌卦卦氣主秋分)。
大畜六五之小畜,「九宮飛布」小畜應家人、賁卦(賁卦卦氣主秋分)。
大畜上九之泰卦,「九宮飛布」泰卦應益卦、震卦(震卦卦氣主春分,「何天之衢,亨。」)


「多識前言往行」

研究大象的動物學家,都強調大象記憶絕佳。 一頭馴化的工作象,可以記得至少四十個來自象夫的指令;牠同時能辨認許多人、動物,以及生活的點點滴滴,即使平均壽命達五、六十年,一輩子也不會忘記牠曾經遭受過的恩惠與傷害。 而大象之所以有別於其他動物,就是因為牠們的腦子會在有生之年繼續發展,腦容量通常可以增加百分之六十五。

www.rhythmsmonthly.com/magazine/content/48/3/content48.htm
貼文者 : : 明陽

Re: 探 蒙卦六三「金夫」之象 - 2019-07-31 22:50:58


象,多識前言往行(一)


《道德經》說:「執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泰。樂與餌,過客止……。」(三十五章)
當然「執大象」不是去捕捉大象,也不是“手牽大象”,一般的註解稱「大象」為「大道」。

而《說文解字》稱「豫」:象之大者,從象予聲。

由觀星盤看:28宿中之星宿為「四中星」,屬周之分野(28宿之柳、星、張)。

周文王時代,軒轅星(「黃龍體」)入張宿2°(赤經108°),昏見軒轅星南中,為「清明初候」,應豫之外卦氣。

「象之大者」即昏見「黃龍體」南中,應豫之外卦氣。這個時候天上的28宿正是呈現著左青龍、右白虎、前朱雀、後玄武,天文的「四象」就定位,此即所謂「在天成象」


在《周易.序卦》第十六卦為豫卦,豫之上卦震為足,下卦坤為地,象徵吾人所站立的位置(是指觀測地,即「立地之道」),觀察日月的變遷,四時節氣的變化,候鳥的遷徙,植物的枯榮…..吾人當效法天地而「順以動」。


在商代的甲骨文書中,有許多關於象的記載,
如商王就曾在 沁陽附近的太行山南側一次獵獲7只野象。
當時不僅有象氏族,還馴養野象,有時打仗更出動象軍,
《呂氏春秋》載:“商人服象,為虐於東夷。”
象不僅是家畜之一,同時以象牙為原料的手工業也很發達……。

據學者考證,春秋後期(約西元500年前,孔子所屬時代)
黃河流域的氣候開始變冷,野象已南移到淮河下游南北。
因此在戰國時代,黃河下游的野象已是非常罕見了。

西元前214年,秦始皇在嶺南地區設置三郡,其中之一郡
與「象」有關係,稱作「象郡」(還有兩郡是桂林郡和南海郡)。
象郡的地理位置素有爭議,一說是在今日廣西與廣東雷州半島,
一說則指象郡包含了越南境內的北圻和中圻。
(據學者研究,嶺南氣候濕熱,森林茂密,且開發較晚,
因此野象一直生活到19世紀。19世紀30年代,廣西十萬大山一帶
的野象才最後滅絕。從此野象退縮于雲南一隅。近3000~4000年來,
中國亞洲象的分佈從北緯40°11′(河北陽原)縮至北緯23°20′
(雲南滄源),向南移了17個緯度,直線距離達2000公里。)

因此,東漢.許慎的《說文解字》,解釋「象」字說是「南越大獸」。


“想像”的一詞是吾人常用的語詞,「像」與「象」是有聯繫的,
據說東周時期人們依據死象之骨產生的意想。
《韓非子.解老篇》有一段記載,人們希望見到活生生的象,
沒能見得卻發現到象的骸骨,於是根據骸骨的形態來推想活象的樣子,
所以一般人對一些事物以己意推想,都稱作「象」。
至此,又造出個 “像” 字來。

《易傳》說「象」是比擬、是形容:

「聖人有以見天下之賾,而擬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謂之象。」
(《繫辭上傳》第八章)
貼文者 : : Amychen

Re: 探 蒙卦六三「金夫」之象 - 2019-08-02 19:54:05


「多識前言往行」與「深不可識」

張貼者: 明陽

象,多識前言往行(一)


《道德經》說:「執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泰。樂與餌,過客止……。」(三十五章)
當然「執大象」不是去捕捉大象,也不是“手牽大象”,一般的註解稱「大象」為「大道」。

而《說文解字》稱「豫」:象之大者,從象予聲。

由觀星盤看:28宿中之星宿為「四中星」,屬周之分野(28宿之柳、星、張)。

周文王時代,軒轅星(「黃龍體」)入張宿2°(赤經108°),昏見軒轅星南中,為「清明初候」,應豫之外卦氣。

「象之大者」即昏見「黃龍體」南中,應豫之外卦氣。這個時候天上的28宿正是呈現著左青龍、右白虎、前朱雀、後玄武,天文的「四象」就定位,此即所謂「在天成象」



看到先生「象,多識前言往行」的貼文,讓我聯想到《道德經》第十五章:
「古之善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識。夫唯不可識,故強為之容﹕兮若冬涉川;猶兮若畏四鄰;儼兮其若客;兮若冰之將釋;敦兮其若樸;曠兮其若谷;渾兮其若濁……。」


不知「大象」的「多識前言往行」與「善為道者」的「深不可識」有否聯繫?
因為接下來有「豫兮」、「渙兮」,「豫」、「渙」是卦名嗎?又如果「豫」、「渙」是卦名,那「四鄰」是否與「四象」有聯繫?

僅提疑問,並供網友參考………
貼文者 : : 明陽

Re: 探 蒙卦六三「金夫」之象 - 2019-08-04 07:37:35


《道德經》與《易傳》

張貼者: Amychen


不知「大象」的「多識前言往行」與「善為道者」的「深不可識」有否聯繫?
因為接下來有「豫兮」、「渙兮」,「豫」、「渙」是卦名嗎?又如果「豫」、「渙」是卦名,那「四鄰」是否與「四象」有聯繫?



Amychen大:

我也來談談《道德經》,首先我想提出《道德經》第三章的「不尚賢」,因為它與大畜卦《彖辭》的「尚賢」有聯繫,而「多識前言往行」正是大畜卦的《象辭》………。


《道德經》第三章:「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欲。使知者不敢為也。為無為,則無不治。」

我們也再次來看看大畜《卦辭》、《彖辭》、《象辭》:



  大畜《卦辭》曰:「利貞,不家食吉,利涉大川。」

大畜《彖辭》曰:「大畜,剛健篤實輝光,日新其德,剛上而尚賢。能止健,大正也。不家食吉,養賢也。利涉大川,應乎天也。」

大畜《象辭》曰:「天在山中,大畜;君子以多識前言往行,以畜其德。」




賢 本義作「多才」解,(見說文繫傳)乃多才識、才藝者之稱;國之於賢,欲其用之如貝之行,寶之如貝之積,故賢从貝。賢字的上部音坑、本作「堅」解,志堅定行堅忍者為賢。

天文上有一顆命名為「進賢」的星與「尚賢」有聯繫:

「進賢」入軫14°,

周文王時代,約在赤經155.7度,
昏見「進賢」南中為「小滿初候」,應小畜卦氣;
太陽周年視運行到此,為「處暑初候」,應損卦卦氣。

老子、孔子時代,約在赤經165度,
昏見「進賢」南中為「芒種初候」,應大有卦氣;
太陽周年視運行到此,為「白露初候」,應巽卦卦氣。

大畜六四之大有,老子、孔子時代,「進賢」星應大有卦氣。

大畜六五之小畜,周文王時代,「進賢」星應小畜卦氣。


《繫辭上傳》 第十二章
易曰:「自天佑之,吉无不利。」(大有上九)子曰:「佑者助也。天之所助者,順也;人之所助者,信也。履信思乎順,又以尚賢也。是以自天佑之,吉无不利也。」(《易傳》中只有這兩處稱「尚賢」,而都與「進賢」星應大有卦氣有聯繫!)
貼文者 : : 明陽

Re: 探 蒙卦六三「金夫」之象 - 2019-08-04 22:59:16


老 子


圖片中的長者「倒騎青牛」,據說已年逾百歲,實際年齡是幾歲?無從查詢,難以奉告........不過我知道老人家姓李名耳,世人稱呼他“老子”,嘿!.....夠“老”吧!

傳說老子見周朝衰敗,騎青牛過函谷關,往秦國西去,在函谷關留下五千言《道德經》時,已年逾百歲。“老子倒騎青牛圖”,青牛自東向西行,老子臉向東(地球運動的方向,為自西向東)........

顯然「老子倒騎青牛」,有其深意的引喻........

從《易經》卦象來看,以坤為地、為牛,在28宿中有“牽牛星”(曾經是冬至點),坤為地,喻牛耕地,誰在“牽”牛........。

坤卦《象辭》曰:「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勢」一星入翼2度,周文王時代在赤經125度。
周文王時代,日中見「勢」南中為「大暑初候」,應履卦卦氣。

履,為禮的象徵………

履卦《彖辭》「履帝位」,履卦《象辭》「辯上下,定民志」。
貼文者 : : 明陽

Re: 探 蒙卦六三「金夫」之象 - 2019-08-06 20:28:18


卦氣圖之「物候」與《周易》經文是否有聯繫?

張貼者: Amychen

《易經》、《易林》中的「禽星」


《易經》、《易林》中的「禽星」只是「藉象取數」(卦氣)……與後來術家的「生肖」用法未必一樣………《史記》「天宮書」星辰名稱是如何來的……真令人好奇啊………?

..........
................

重點是「禽星」的排序與「物候」、「卦氣」的關係………




轉貼 自:
「陰陽五行」版,“孔子對占卜的態度”議題

「雲雷」、「經綸」(二十五)

卦氣圖之「物候」與《周易》經文是否有聯繫?
下再舉例討論:

復卦卦氣之後接屯卦卦氣,復卦卦氣的物候「角解」,屯卦六三「即鹿無虞」。


「雲雷」、「經綸」(二十六)

卦氣圖之「物候」與《周易》經文是否有聯繫?
下再舉例討論:

漸卦卦氣之後接泰卦卦氣,漸卦卦氣的物候「獺祭魚」,泰卦卦氣的物候「鴻雁來」,而漸卦的六個爻全以鴻雁漸進遷徙來繫辭........

(「獺祭魚」:謂獺常捕魚陳列水邊,如同陳列供品祭祀。)


「雲雷」、「經綸」(二十七)

卦氣圖之「物候」與《周易》經文是否有聯繫?
下再舉例討論:

蹇卦卦氣之後接頤卦卦氣,蹇卦卦氣的物候「始交」,頤卦六四「視眈眈」..........



「雲雷」、「經綸」(三十一)

卦氣圖之「物候」與《周易》經文是否有聯繫?
下再舉例討論:

明夷卦卦氣之後接困卦卦氣,困卦卦氣為「霜降初候」,物候「豺乃祭獸」。


豺乃祭獸:豺將捕獵之物排放,猶若祭祀。
……
《序卦傳》:「晉者,進也。進必有所傷,故受之以明夷;
夷者,傷也。」

《雜卦傳》:「明夷誅也。」
……
…………
  明夷九三:「明夷于南,得其大首,不可疾貞。」(狩,獵也。
  象曰:「南狩之志,乃大得也。」



「雲雷」、「經綸」(三十二)

卦氣圖之「物候」與《周易》經文是否有聯繫?
下再舉例討論:


《周易.序卦》兌卦之後接渙卦,兌卦《象辭》曰:「麗澤,兌;君子以朋友講習。」渙卦卦氣為「小暑三候」,物候「鷹乃學習」。
貼文者 : : 紫色鳥

Re: 探 蒙卦六三「金夫」之象 - 2019-08-09 10:56:01

有此一說先天八卦是宋之後才有的
可是孔子的山澤通氣 水火不相射之類的
說的不就是先天八卦
是不是表示先天八卦本來就以經有的
貼文者 : : 明陽

Re: 探 蒙卦六三「金夫」之象 - 2019-08-09 18:18:19

張貼者: 紫色鳥
有此一說先天八卦是宋之後才有的
可是孔子的山澤通氣 水火不相射之類的
說的不就是先天八卦
是不是表示先天八卦本來就以經有的


《說卦傳》第三章:「天地定位,山澤通氣,雷風相薄,水火不相射,八卦相錯,數往者順,知來者逆;是故,易逆數也。」

《說卦傳》第三章所述,是否就是後來的「先天八卦圖」,有些學者有意見……看法有不同……


《說卦傳》第五章:「帝出乎震,齊乎巽,相見乎離,致役乎坤,說言乎兌,戰乎乾,勞乎坎,成言乎艮。萬物出乎震,震東方也……。」

《說卦傳》第五章所述,就是後來的「後天八卦圖」,這一章因卦位與方位配合述說,沒有問題………

又帛書《衷》也提到:“天地定立,火水相射,雷風相榑。”

李尚信先生“帛書 周易 卦序與宇宙論”一文說:
  帛書《衷》曰:“天地定立(位),[山澤通氣],火水相射,雷風相榑(薄)。”周立升先生說:這四句中的“火水”二字,“疑倒乙,現從今本乙正”⑦。李學勤先生也說:此二字“大約是誤倒,把它糾正過來,再改用卦名寫出”,便成為乾、坤、艮、兌、坎、離、震、巽(按:「天地定位」甲乙、「山澤通氣」丙丁、「水火不相射」戊己、「雷風相薄」庚辛),這正是帛書卦序的下卦之序。⑧劉大鈞先生則更進一步說:帛書中的“這四句話,估計起源是比較古的,它與今本《說卦》‘天地定位,山澤通氣,雷風相薄,水火不相射’從文字到內容都有不同。今本的‘雷風相薄’在‘水火不相射’之前,而帛本則是在‘火水相射’之後。同時,帛本‘火水相射’,今本則為‘水火不相射’。這些不同,絕不會是一般文字上的錯簡,而是道出了兩種截然不同的八卦成列系統。”
⑨(原載《中國哲學史》2009年1期)


前輩曾論述:

「天地位」怎麼「定」?
「山澤氣」怎麼「通」?
「雷風相」怎麼「薄」?
「水火不相」怎麼「射」?

似乎暗示著用的問題………..
貼文者 : : 紫色鳥

Re: 探 蒙卦六三「金夫」之象 - 2019-08-10 10:55:00

明白
謝謝指教
貼文者 : : 明陽

Re: 探 蒙卦六三「金夫」之象 - 2019-08-11 20:56:22


說 卦

張貼者: 明陽


前輩曾論述:

「天地位」怎麼「定」?
「山澤氣」怎麼「通」?
「雷風相」怎麼「薄」?
「水火不相」怎麼「射」?

似乎暗示著用的問題………..




當鶴老提出反問…….

「天地定位」怎麼「定」?
「山澤通氣」怎麼「通」?
「雷風相薄」怎麼「薄」?
「水火不相射」怎麼「射」?
………..
…….
鶴老語畢後,研究生小張提出問題:


《說卦傳》第三、四章像似為一組,第五、六章像似為一組………
而三、四章與五、六章的論述似乎是以第一、二章為前題,即「參天兩地而倚數」、「立天之道……立地之道……立人之道」………而如何「易六畫而成卦」…………… ?




《說卦傳》第一章:「昔者聖人之作易也,幽贊神明而生蓍。參天兩地而倚數,觀變於陰陽而立卦;發揮於剛柔,而生爻;和順於道德,而理於義;窮理盡性,以至於命。」


《說卦傳》第二章:「昔者聖人之作易也,將以順性命之理。是以立天之道,曰陰與陽;立地之道,曰柔與剛;立人之道,曰仁與義。兼三才而兩之,故易六畫而成卦。分陰分陽,迭用柔剛,故易六位而成章。」


第三、四章像似一組

《說卦傳》第三章:「天地定位,山澤通氣,雷風相薄,水火不相射,八卦相錯,數往者順,知來者逆;是故,易逆數也。」



乾為父(9)→震長男(8)→坎中男(7)→艮少男(6)
坤為母(1)→巽長女(2)→離中女(3)→兌少女(4)


《說卦傳》第四章:「雷以動之,風以散之,雨以潤之,日以晅之,艮以止之,兌以說之,乾以君之,坤以藏之。」

雷以動之(長男8)→風以散之(長女2)
雨以潤之(中男7)→日以晅之(中女3)
艮以止之(少男6)→兌以說之(少女4)
乾以君之(父9) →坤以藏之(母1)



第五、六章像似一組

《說卦傳》第五章:「帝出乎,齊乎,相見乎,致役乎,說言乎,戰乎,勞乎,成言乎。萬物出乎震,震東方也。齊乎巽,巽東南也,齊也者,言萬物之潔齊也。離也者,明也,萬物皆相見,南方之卦也,聖人南面而聽天下,嚮明而治,蓋取諸此也。坤也者地也,萬物皆致養焉,故曰致役乎坤。兌正秋也,萬物之所說也,故曰說言乎兌。戰乎乾,乾西北之卦也,言陰陽相薄也。坎者水也,正北方之卦也,勞卦也,萬物之所歸也,故曰勞乎坎。艮東北之卦也,萬物之所成終而所成始也,故曰成言乎艮。」

《說卦傳》第六章:「神也者,妙萬物而為言者也。動萬物者,莫疾乎雷(震);橈萬物者,莫疾乎風(巽);燥萬物者,莫熯乎火(離);說萬物者,莫說乎澤(澤);潤萬物者,莫潤乎水(坎);終萬物始萬物者,莫盛乎艮(艮)。故水火相逮,雷風不相悖,山澤通氣,然後能變化,既成萬物也。」
貼文者 : : 虛無實

Re: 探 蒙卦六三「金夫」之象 - 2019-08-11 20:58:49

讚 好文章 謝謝明陽大解說
貼文者 : : 明陽

Re: 探 蒙卦六三「金夫」之象 - 2019-08-14 05:10:05


說 卦(一)

張貼者: 明陽


《說卦傳》第五章:「帝出乎,齊乎,相見乎,致役乎,說言乎,戰乎,勞乎,成言乎。萬物出乎震,震東方也。齊乎巽,巽東南也,齊也者,言萬物之潔齊也。離也者,明也,萬物皆相見,南方之卦也,聖人南面而聽天下,嚮明而治,蓋取諸此也。坤也者地也,萬物皆致養焉,故曰致役乎坤。兌正秋也,萬物之所說也,故曰說言乎兌。戰乎乾,乾西北之卦也,言陰陽相薄也。坎者水也,正北方之卦也,勞卦也,萬物之所歸也,故曰勞乎坎。艮東北之卦也,萬物之所成終而所成始也,故曰成言乎艮。」

《說卦傳》第六章:「神也者,妙萬物而為言者也。動萬物者,莫疾乎雷(震);橈萬物者,莫疾乎風(巽);燥萬物者,莫熯乎火(離);說萬物者,莫說乎澤(澤);潤萬物者,莫潤乎水(坎);終萬物始萬物者,莫盛乎艮(艮)。故水火相逮,雷風不相悖,山澤通氣,然後能變化,既成萬物也。」




研究生小張接著又提出問題:

第六章依第五章「帝出乎震」之序,只提雷、風、火、澤、水、山,而不言天、地,天、地的功能似乎為「神」所代替………。


鶴老回應說:

《禮記.月令》未月稱「季夏之月」,而「季夏之月」後又有「中央土」,一說「中央土」是指未月的後18天………

《禮記.月令》:「季夏之月.日在柳.昏火中.旦奎中.其日丙丁.其帝炎帝.其神祝融.其蟲羽.其音徵.律中林鐘.其數七.其味苦.」

中央土.其日戊己.其帝黃帝.其神后土.其蟲倮.其音宮.律中黃鐘之宮.其數五.其味甘.」


將「後天八卦圖」搭配「洛書九宮數」,然後來研究《說卦傳》第五章:

「帝出乎震(3),齊乎巽(4),相見乎離(9),致役乎坤(2),說言乎兌(7),戰乎乾(6),勞乎坎(1),成言乎艮(8)………。」

《禮記.月令》「季夏之月」與「中央土」,是屬於坤卦位的未方,「中央土……….其數」,若將坤卦移位中宮「5」,則出現以下現象:
貼文者 : : 木易

Re: 探 蒙卦六三「金夫」之象 - 2019-11-19 14:39:22

前些時日得明陽大不少回復,原來在此篇都是早有行文。
此文一路延伸,俱以卦氣星象緊扣爻辭,實屬難得也...
易林一書難解。
明陽大若能有系統的試以卦氣星象為主幹,整理著述一番促進後學那就太好了

期待明陽大日後更多的分享 拍手

P"S:七竅龍身,造易八元;法則天地,順時施恩,利以長存。
此條很像蓋括性的總綱之說,在下還是不太明白何以特配給了"謙之升"及"艮之蠱"
又何以康有為特揮毫書此呢?
貼文者 : : 明陽

Re: 探 蒙卦六三「金夫」之象 - 2019-11-19 19:59:31

張貼者: 木易


P"S:七竅龍身,造易八元;法則天地,順時施恩,利以長存。

此條很像蓋括性的總綱之說,在下還是不太明白何以特配給了"謙之升"及"艮之蠱"

又何以康有為特揮毫書此呢?





「在下還是不太明白何以特配給了"謙之升"及"艮之蠱"」

這不是「配給」,而是「九宮飛布」,爻辰、卦氣的相互感應………是圖書之象,而非單一卦象的爻變………有64卦卦序………有六爻之爻序………有剛柔晝夜之象………有月相納甲等等,「參伍以變,錯綜其數」………合此「象、數、理」,然後才繫適當之辭………


我先來對「何以康有為特揮毫書此呢?」作回應:

貼上康有為之墨寶,純屬有然,為查證他版所繫之辭無意間看到,這與康有為、戊戌六君子等,皆屬於清代公羊學者中的重要人物,應有直接關係,下引「維基百科」:


《公羊》成書年代不詳,戴宏在《公羊序》中說:「子夏傳於公羊高,高傳於其子平,平傳於其子地,地傳於其子敢,敢傳於其子壽,至漢景帝時,壽乃與齊人胡毋子都著於竹帛。」《公羊傳》的思想直承《春秋》,側重於從《春秋》尊王思想延伸而成的「大一統」、「撥亂反正」觀點,哀公十四年說:「君子曷為《春秋》?撥亂世,反諸正,莫近《春秋》。」。「誅心」是《公羊傳》的一大特色,誅心要通過對歷史事件的「譏」或「貶」等來表達。西漢初年,為了取得正統地位,儒生必須以聖賢之言為依歸,由此以尊王為主的春秋公羊思想開始興盛。


鄭玄在《六藝論》中有所批評:「《左氏》善於禮,公羊善於讖,《穀梁》善於經。」何休在《春秋公羊解詁》稱其中「多非常異義可怪之論」……。

在公羊學獲立為官學之後,公羊學派的勢力大漲。後董仲舒著《春秋繁露》,好言「天人感應」與「陰陽災異」,「讖緯」學大為流行,漢朝知識份子籠罩在迷信與神秘的氛圍之下。漢代主要有嚴彭祖、顏安樂二家春秋博士學,皆傳自董仲舒,董仲舒對《公羊傳》的概括是:「周道衰廢,孔子為魯司寇,諸侯患之,大夫壅之。孔子知言之不用,道之不行也,是非二百四十二年之中,以為天下儀表,貶天子,退諸侯,討大夫,以達王事而已」……。


清代考據學興盛,學者們陸續對公羊傳進行研究,公羊學思想又有一次復興。清朝公羊學大盛,有名的公羊學家有十數人,這是因為乾嘉以後的清代中葉社會矛盾激化所致,「光緒中葉,海內風尚《公羊》之學」。[5]常州公羊學派在晚清具有重要地位,武進莊存與是當時學術中的主流,他們企圖從公羊學的「微言大義」中尋求解脫社會危機的出路。清代學者如:孔廣森、莊存與、劉逢祿、龔自珍、魏源、康有為、戊戌六君子等,皆屬於清代公羊學者中的重要人物。劉逢祿發揮公羊思想中的「大一統」思想,「欲攘蠻夷,光正諸夏;欲正諸夏,先正京師;欲正士庶,先正大夫。」[6]龔自珍則拋棄莊存與、劉逢祿的隱喻的手法,大膽的對現實進行批判,他的公羊學深刻影響了晚清社會。影響所至,而有晚清戊戌變法的改革事蹟,康有為利用「三統」、「三世」說,為變法維新提供理論依據,都是引用公羊學的「微言大義」。學者楊向奎曾說:「清代從莊存與到陳立這一批公羊學者中,可以稱作思想家者當推龔自珍。」[7]但是龔自珍的公羊之學也有缺陷,龔本人發揮最多仍是「三世」說,鮮能建立自己的思想體係。梁啓超就說「自珍所學,病在不深入。所有思想,僅引其緒而止」。(節自「維基百科」)
貼文者 : : 明陽

Re: 探 蒙卦六三「金夫」之象 - 2019-11-20 10:45:51

張貼者: 明陽

造易八元


《易林》共有4096條卜辭,其中以「謙之升」與「艮之蠱」的卜辭最引人注意,這兩條卜辭內容是:


謙之升:「七竅龍身 造易八元 法天則地 順時施恩 富貴長存。」

艮之蠱:「七竅龍身 造易八元 法則天地 順時施恩 利以長存。」


..........

........


請參本議題2018-10-09 20:14:29貼文「造易八元」

補貼 康有為先生書法
貼文者 : : 明陽

Re: 探 蒙卦六三「金夫」之象 - 2019-11-21 19:24:54

張貼者: 明陽
張貼者: 木易


P"S:七竅龍身,造易八元;法則天地,順時施恩,利以長存。

此條很像蓋括性的總綱之說,在下還是不太明白何以特配給了"謙之升"及"艮之蠱"

又何以康有為特揮毫書此呢?





「在下還是不太明白何以特配給了"謙之升"及"艮之蠱"」

這不是「配給」,而是「九宮飛布」,爻辰、卦氣的相互感應………是圖書之象,而非單一卦象的爻變………有64卦卦序………有六爻之爻序………有剛柔晝夜之象………有月相納甲等等,「參伍以變,錯綜其數」………合此「象、數、理」,然後才繫適當之辭………




我且舉解卦作例:


《周易》64卦中,解卦的卦序排在40,解卦的前一卦39為蹇卦、後一卦41為損卦。

《序卦傳》曰:「乖必有難,故受之以蹇;蹇者,難也。物不可終難,故受之以解;解者,緩也。緩必有所失,故受之以損。」

接著我們先來探討解卦的卦名「解」字:


小篆从刀、从牛角,以刀分割牛角為解,其本義作「判」解,(見說文許著)乃剖判之意。

周文王時代,太陽周年視運行到28宿的牛宿,為「大雪二候」,應蹇卦卦氣。

「大雪二候」屬子月,子為解之下卦坎納戊之「飛刃」,與「解」字从刀、从牛角有聯繫…………這是由「卦序」所取到的象……………

 解卦初六:「无咎。」
 象曰:「剛柔之際,義无咎也。」

解卦初六之歸妹,初六爻辰為寅化巳,

「剛柔之際」是什麼意思?

根據《繫辭上傳》第二章所說:「剛柔者,晝夜之象也。」

「九宮飛布」,泰卦卦氣應解卦初六爻辰爻辰為寅,泰卦時角加酉時,酉時為昏之象;大有卦氣應解卦初六爻辰化巳,而大有時角加卯時,卯時為「晝」之象;所以象曰「剛柔之際」。

這是由解卦→解卦初六爻辰寅化巳,時角變化之象,屬於「爻序」之取象。
貼文者 : : 明陽

利西南,不利東北 - 2019-11-23 07:16:18




利西南,不利東北


《周易》64卦中,解卦的卦序排在40,解卦的前一卦39為蹇卦,這兩卦前後相序,卦象是倒轉的相綜卦…………


蹇卦《卦辭》曰:「利西南,不利東北﹔利見大人,貞吉。」

解卦《卦辭》曰:「利西南,无所往,其來復吉。有攸往,夙吉。」

蹇卦「利西南,不利東北」、解卦「利西南」,吾人很容易與坤卦《卦辭》「西南得朋,東北喪朋」作連結,因為蹇卦九五與解卦九四也都提到「朋」字………那「朋」字在《周易》又是指何意?


“朋”本義為頸飾,甲文、金文,“朋”皆象串貝相連,懸掛之形;“朋”是賏的省形,賏是串貝相連的頭飾;初為頸飾,後為貨幣。

《詩•小雅•菁菁者莪》:“既見君子,錫我百朋”,箋云:“古者貨貝,五貝為朋”。
孔穎達疏云:“五貝者,《漢書•食貨志》以為大貝、壯貝、麼貝、小貝、不成貝為五也。言為朋者,為小貝以上四種,各二貝為一朋”。

《前漢.食貨志》:「元龜岠冉,長尺二寸,直二千一百六十,爲大貝十朋。」《註》蘇林曰:兩貝爲朋,朋直二百一十六,元龜十朋,故二千一百六十也。

由此可知朋即為貝,是古代的寶貝或者交易用的貨幣,這種解釋是符合甲骨文的原意。

貝為水中生物,潮汐變化影響著其生長,而潮汐變化與月體運行有關。
根據《周易•坤》“西南得朋,東北喪朋”可以得知,古人在觀天象、考察地上萬物時發現自然界中生物的變化同月亮圓缺變化密切相關。

《呂氏春秋•季秋紀•精通》有云:“月也者,群陰之本也,月望則蚌蛤實,群陰盈,月晦則蚌蛤虛,群陰虧;夫月形乎天,而群陰化乎淵”。

《淮南子•墬形訓》:“蛤蟹珠龜,與月盛衰。”蛤蟹珠龜,都是貝殼類水生動物,而與月同盛衰,古人觀察到此種情況,便開始作聯想????

《說文》有云:“月,缺也。大陰之精。”。


貼文者 : : 明陽

西南「得」朋 - 2019-11-25 09:00:58



西南「得」朋


「由此可知朋即為貝,是古代的寶貝或者交易用的貨幣,

種解釋是符合甲骨文的原意。」

再看坤卦《卦辭》「西南得朋」中的「得」字,

「得」字的甲骨文為「手持貝」,表現「獲得錢財之象」。

貼文者 : : 明陽

月相18應大潮 - 2019-11-27 06:54:28


月相18應大潮


蹇卦、解卦前後相序,卦象倒轉相綜…………據魏伯陽《周易參同契.大易總敘章》所述,蹇卦與解卦為18日之月相,18月相應大潮。

據魏伯陽《周易參同契.大易總敘章》:「乾坤者,易之門戶,眾卦之父母。坎離匡廓,運轂正軸,牝牡四卦,以為橐籥。覆冒陰陽之道,尤工禦者準繩墨,執銜轡,正規距,隨軌轍,處中以制外,數在律歷紀。月節有五六,經緯奉日使,兼併為六十,剛柔有表裡。朔旦屯直事,至暮蒙當受,晝夜各一卦,用之依次序。既未至晦爽,終則復更始,日月為期度,動靜有早晚。春夏據內體,從子到辰巳,秋冬當外用,自午訖戌亥。賞罰應春秋,昏明順寒暑,爻辭有仁義,隨時發喜怒,如是應四時,五行得其理。」


.
貼文者 : : 明陽

朋 來 - 2019-11-28 14:03:55


朋 來


蹇卦九五:「大蹇朋來。」

  象曰:「大蹇朋來,以中節也。」

蹇卦九五動為謙卦(7旦月相),蹇卦九五爻辰為戌化亥。

「九宮飛布」,噬嗑應頤卦與大有,噬嗑卦氣應蹇卦九五爻辰化亥,頤卦卦氣應蹇卦上六爻辰為子(子為蹇之上卦坎戊、下卦艮丙之「飛刃」),蹇卦卦氣應「大雪二候」,頤卦卦氣應「大雪三候」,大有卦氣應蹇卦六二爻辰為午(午為蹇之上卦坎戊、下卦艮丙之「羊刃」),頤卦界冬至為極陰逢「飛刃」為「大蹇」之象。

《周髀算經》曰:「往者,詘也;來者,信也;故屈信相感。故冬至之後,日右行;夏至之後,日左行;左者往,右者來。」(頤卦界冬至,故稱「大蹇朋來」。)

噬嗑時角加亥,7日月相在酉方。「九宮飛布」,7日月相應井卦、兌卦,井卦與小過有聯繫,兌卦卦氣主秋分應「之卦」謙卦上六爻辰為酉(卦氣主秋分,日行中道),酉月天德在艮方,而兌卦與艮方有聯繫;小過外卦卦氣應寅月(寅為蹇卦財爻,為朋貝之象)。


.
貼文者 : : 明陽

朋 至 - 2019-11-29 10:44:39



朋 至



  解卦九四:「解而拇,朋至斯孚。」
象曰:「解而拇,未當位也。」

《說文》將指也。从手母聲。段玉裁《說文注》:手以中指爲將指爲拇,足以大指爲將指爲拇。

解卦九四動為師卦(3旦月相,月相3日應大潮),解卦九四爻辰為午化丑,升卦卦氣應解卦九四爻辰化丑,升卦時角加未時,月相3日在未方(象曰「未當位也」,也就是說還有其它時角的選擇,但只有未時,才有「解而拇,朋至斯孚」之象)。

「九宮飛布」,師卦應萃卦,而萃卦應中孚睽卦,睽卦與大壯有聯繫;睽卦卦氣應解卦九四爻辰化丑(丑月天德在庚方),大壯之上卦震為足、下卦乾為大,段玉裁《說文注》:足以大指爲將指爲拇,「解而拇」。

小篆从斤、其聲,本義作「析」解,(見說文許著)即施斧斤加以剖析之意,故从斤。

「斯」本義作「析」解,天文「十二次」有「析木」在寅,因為時角加未時,月相3日在未方,而3日月象與寅方(“斯”)、丑月庚方天德、並中孚有聯繫,又解卦九四爻辰化丑(丑為解卦財爻,為朋貝之象),故曰「朋至斯孚」。


.
貼文者 : : 明陽

「天乙貴人」與「朋貝」之象 - 2019-12-06 19:03:12



「天乙貴人」與「朋貝」之象



根據北宋“皇祐星表”(約在西元1050間觀測,距周文王作易,赤經度約差30°)「太乙貴人」、「天乙貴人」皆入亢宿1°,去極度則二星相差1.5度,在同一經度上下之間。周文王時代,在赤經171度,日中見「貴人」南中為「白露二候」,應萃卦卦氣。


小篆从貝、臾聲,(臾,古文蕢。艸器也。从艸聲。)本義作「物不賤」解,(見說文許著)乃物價高昂之意;貝示財貨,所以計值付價者,故貴从貝。
《玉篇》高也,尊也。《易.繫辭》崇高莫大乎富貴。
在易經離為日、為貝,貴人之取象來自月相變化,月相之變化來自地球與月亮的角度。月亮引導潮汐,由於「水主財」,也成了財富象徵。一月之大潮在朔望後2、3日,一日之大潮在月相過中天後1、2小時,應丑未方起甲,陽順布,陰逆布。

小篆从申从乙(乙之“陽貴人”在申,申為後天坤卦位;乙之“陰貴人”在子,子為先天坤卦位),束縛捽抴爲臾。段玉裁注:「束縛捽抴爲臾曳。束,縛也。縛,束也。捽,持頭髮也。抴,捈也。捈,臥引也。曳字各本無。今補。」


陽貴人 未 上起甲順布
陰貴人 丑 上起甲逆布

未屬西南、丑屬東北,似乎與坤卦《卦辭》“西南得朋,東北喪朋”有聯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