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 神醫是這樣看病的 羅大倫

貼文者 : : 兴仔

轉載 神醫是這樣看病的 羅大倫 - 2012-02-29 16:48:35

看周星馳的電影《功夫》的時候,我被片子裏小孩子的經曆給吸引住了,壹個小孩子,在街上碰到了個衣衫褴褛的人,此人向他推薦若幹本書,有本書的名字叫《如來神掌》……

這個經曆很有趣,我在寫黃元禦的故事之前,突然想起了我是怎麽了解黃元禦的,和這個故事還真有點兒類似。

那是在我剛剛開始學習中醫的時候,有壹天,在街頭逛,看到街邊有個人在擺攤賣舊書,那是非常熱鬧的壹個商業街的街頭,傍晚時分,有幾個人在有意無意地挑著圖書,我也走上去,隨便看看,都是些過期的畫報和武俠小說之類的書,我看著無聊,剛要走,突然,看到在諸多書中間,有壹本書很不壹樣,這是壹本很舊的書,灰色的封面(現在絕對沒有書設計成這種顔色),上面黑字印著:《清代名醫黃元禦傳人——麻瑞亭治驗集》,我當時根本不知道麻瑞亭是誰,更不清楚黃元禦是何許人也,但是當時覺得:嘿,這裏還有中醫書?而且這麽樸素的封面,這麽有勇氣,裏面的內容壹定很不同尋常,于是那起來翻了幾下。

剛這麽壹翻,就被書裏的內容雷了壹下,什麽“火分丙丁,心爲丁火,屬手少陰;小腸爲丙火,屬手太陽……平人丁火下降,以溫癸水,所以腎髒溫暖,而下寒不生,癸水上承,以濟丁火,因而心家清涼,而上熱不作”(壹般教材裏火就是火,不分什麽丙丁的),這些內容看著新鮮,心裏當時立刻就有了感覺:這是壹個地道的老中醫寫的!

就這樣,立刻就買了回來,回來以後就開始狂看,尤其是裏面如何診脈的內容,我看得最仔細,結果很快就可以給別人號脈了。

沒多久別人就開始誇我號脈號得准,好多人都以爲是家傳的,其實還真不是,母親還真沒怎麽教過我,我都是看這本書學的。

好多年以後,我才知道,這本書早就絕版了,我在讀博士的時候,好多同學都來找我複印這本書,到今天我都不明白當年怎麽會在壹個賣畫報的舊書攤上,憑空出現這麽壹本書。

這本書現在就擺在我的面前,這是我最喜愛的書之壹了,上學時被幾個台灣同學借去複印,遲了幾天沒還,都嚇暈我了,別不是丟了吧?

當年就是由于這本書,使我知道了黃元禦,因爲麻瑞亭老中醫是黃元禦的第五代傳人。

那麽,這位清朝名醫黃元禦,到底有著怎樣的壹生呢?他又爲什麽能在中醫領域獨樹壹幟呢?下面讓我們來慢慢地講吧,在講黃元禦的故事的時候,可能和前面所有醫家都有些不同,以前的這些醫家我沒有見到任何的後人和傳人,所以全部都是文獻記載的曆史,對于民間傳說的名醫事迹我壹概不用,而黃元禦這裏由于麻瑞亭老先生是黃元禦的直系傳人,因此有些傳說是可以相信的,所以會錄入壹些麻老說過的故事,各位知道就可以了。

在康熙四十四年,也就是公元1705年,壹個嬰兒出生在山東省昌邑縣的黃家辛郭村,這個孩子就是我們的主人公——黃元禦。

要說黃元禦的家庭,那還實在是有點曆史,大家在看《三國演義》的時候,都知道有個大名鼎鼎的豫州牧、太尉黃琬,那就是黃元禦的祖先,過去的人家那是講究祖上的功德的,如果祖上出了位名人,那是要世代牢記的(不包括秦桧那樣的名人),這樣可以教育後人像前輩學習。所以這黃元禦的家族,就世代以讀書爲榮,在明朝時還出過壹位尚書,據說這位壹直連任六朝,這可是壹位能幹的國家幹部,更讓後代們羨慕不已。結果是造成了黃家上下壹起讀書發奮的狀態,黃元禦的父親就是壹個讀書迷,擅長寫文章,做詩詞什麽的,總之也算是當地的壹個才子,但是似乎只是壹個庠生,沒有取得什麽更大的功名,于是就把這個勁頭都使到了黃元禦和他的兄弟們的頭上了。

各位可以想象了,在黃元禦父親的爆炒之下,此時這黃家上下的讀書氣氛壹定十分的濃厚,家裏的堂兄堂弟的都在壹起比,看誰聰明,看誰讀書讀得好。

要說這學習環境也的確重要,它能調動人的興奮點,好嘛,黃元禦就在這種氣氛裏,直學得是“諸子百家,靡不精熟”,簡直就是什麽書都看,博覽群書,上至天文,下至地理,沒有不涉獵的。

現在看來,這些都是國學的功底,我單這麽說可能您還沒有個概念,但是如果您知道日後黃元禦解《易經》解得多麽的好,您就該了解他現在都在打什麽樣的功底了,黃元禦對《黃帝內經》裏的五運六氣的解釋,那是和曆朝曆代都不壹樣的,他提出了人家自己的壹套解釋,獨樹壹幟,沒有對天文曆法的了解,能提出這麽深刻的內容嗎?擱壹般人,能看懂就不錯了。

所以我們可以想象此時的黃元禦,本來就是挺聰明壹孩子,再加上這麽個比賽學習的環境,結果很快就考成了庠生。

此時,錦繡前程正在向黃元禦招手,黃元禦意氣風發地望著遠方,感到生活充滿了希望。

壹轉眼,黃元禦已經二十九歲了,此時是雍正十二年,就在黃元禦“常欲奮志青雲,以功名高天下”的時候,他的身體出現了問題。

這是什麽問題呢?相信大家都有過體會,就是由于過度勞累,眼睛給累壞了。

這眼睛可是人身上壹個很重要的器官,我們現在經常碰到眼睛累出問題的,比如打網絡遊戲,連著好幾天,然後眼睛痛得睜不開的(建議在網吧設立眼保健操時間),還有寫畢業論文的,很多同學也累得眼睛通紅。 黃元禦那個時候沒有電腦,但是當時的讀書照明環境卻是很不樂觀的,因爲如果想用功,那就要晚上點蠟燭,那點兒光,飄忽不定晃來晃去的,您想啊,這眼睛能不出問題嗎?

黃元禦的眼睛出問題是在那年的八月,黃元禦自己說,本來自己身體挺好的,也沒得過什麽病,但就是在這年的八月份,左眼睛突然開始發紅,自己感覺眼睛特別的發澀(左目紅澀),當時他也沒怎麽在意,覺得過兩天也就該好了。

結果,三天以後,整個的白睛就開始都紅了,像出血壹樣,並且開始腫了起來,漸漸地把黑睛給包圍上了。

這回可就讓人擔心了,估計當時黃元禦的樣子壹定是十分的駭人,大家看著都繞著走。

怎麽辦呢?請醫生吧,此時我們的黃元禦還對醫學壹竅不通,當然要請其他的醫生來瞧瞧了。

讓我們來看看黃元禦的筆下,這位醫生的形象吧,這位壹出場,造型就很是別致,戴著個很威嚴的帽子(高冠),表情極端地嚴肅,說起話來,那是吐沫橫飛,黃元禦的原話是“口沫泉湧”。

按說這人家是什麽造型,我們不應該說三道四的,因爲人家也有扮酷的自由,但是您治病倒是用點心啊?這位可到好,上來就判斷黃元禦是有大腸之火,即用大黃、黃連等藥,他的意思是使用瀉下之法,讓熱從大腸瀉出。

可是服了藥以後,黃元禦居然沒有什麽動靜,這醫生也奇怪了?怎麽回事兒?大黃都不靈?加大藥量!于是就又用大劑量的大黃瀉下。

于是這位醫生就判斷:瀉下的方法不對,應該是外有風寒,應該散寒。

我來插壹句,這就是這位醫生的不對了,我們現在不知道黃元禦當時的情況,可是如果您真的要是判斷大腸有熱,使用瀉下之法,那就要加大藥量,真的讓他瀉,在臨床中有的人對大黃就是不敏感,甚至需要加到上百克才能瀉呢,您怎麽能看到不瀉就打退堂鼓了呢?

這回好,該發汗了,這位醫生的法兒也真多,他弄了盆熱茶,把黃元禦按在上面,然後用厚衣服給蓋上,讓蒸汽熏蒸黃元禦。

要說如果真是外感風寒了,這還可能真的起作用,但這和眼睛紅腫有什麽關系呢?我沒想明白,估計當時的黃元禦更不明白,結果被折騰得汗流浃背,連腳後跟的出汗了(汗流至踵),但眼睛可還是沒有任何的好轉。

這下這位扮酷的醫生傻眼了,連忙告辭,說我回家再想想辦法去,就走了。

黃元禦的家人也急了,連這麽酷的醫生都沒辦法,這病別不是個很嚴重的病吧?

于是就又到處請人,這次找來的是壹個老太太,據說這位老太太非常的擅長針灸,這位老太太壹看,這白睛裏面的瘀血已經這麽多了,應該刺血,把瘀血放出來。

這位看來的確是有兩下子,她“輕刺白珠”,結果是流出來數十滴的濁血,黃元禦的感覺說是像膠壹樣的粘稠。

其實我覺得這位老太太還真是有兩下子,如果讓她繼續治療,黃元禦的眼病也可能就好了。

但是命運卻偏偏不是這麽安排的,就在這個時候,前面的那位醫生又跑了回來,壹進門,就又開始吐沫橫飛地報告:“我終于想出辦法來了!”

黃元禦的家人也很著急,天啊,這麽久想出來的,壹定是個好的方法啊,于是就請這位接著開方。

這位想出來的辦法就是清熱解毒,用苦寒之藥,這個方子我們已經不知道了,但是藥性知道,是苦寒的藥,他給黃元禦連著服用了幾十付,就是這個方子,把黃元禦的脾胃徹底地給搞垮了,黃元禦的身體到最後也沒有徹底恢複。

服了這些藥以後,黃元禦的左眼睛開始出現了白膜,中醫叫翳膜,慢慢地開始覆蓋眼睛,這位醫生壹看,又開始使用壹種叫揭障丹的苦寒藥物,給黃元禦口服,然後用壹種苦寒的藥面,熬水熏眼睛。

最後,黃元禦的左眼睛就基本全廢了,翳膜覆蓋了整個眼睛,有增生的組織還突出到了眼睛外面(蟹睛突出外眦)。

各位可以看看,這位醫生就像是個蹩腳的獵手,槍是好槍,但是這位上山東壹槍西壹槍,打得全是自己的同伴,沒壹槍打准目標,這樣的技術真是令人悲哀啊。

可見,中醫診斷學是多麽的重要,這個診斷學就好比是槍的瞄准設備,您不瞄准,再快的身手,子彈也會奔著同伴去的。

在經過這次生病以後,黃元禦的脾胃系統徹底地被傷害了(中醫認爲如果不恰當地使用苦寒的藥物會傷到脾胃),從此壹輩子都沒有恢複好。

更爲嚴重的是:黃元禦從此成爲了壹個只有壹只眼睛可以用的人,他的左眼,不但不能使用,還嚴重地影響了他的形象。

而清朝的科舉制度規定:五官不正,不能夠被委派官職。也就是說,科舉的大門,從此在黃元禦的面前,徹底地關閉了。

此時的黃元禦墜落到了人生的最低谷,沒有比這種事情再悲慘的了,妳的學問不比別人差,甚至比他們所有的人都好,但是,此時卻因爲別的問題,失去了和其他人壹起學習、競爭的機會,這就好比是在高考前,突然告訴您,您因爲某某原因(令人憤怒的是居然是相貌的原因),您不能像同學那樣參加高考了。

您想想心裏會有什麽滋味吧,當您天天遠遠地望著昔日的同學們去走進課堂,您這個昔日的高才生卻只能在壹旁呆呆的望著,您是不是有種想痛哭的欲望?

我都可以想象得到,黃元禦當時遠遠地躲開人群,徘徊在村邊,想著同伴們都在讀書,自己的前途呢?前途在哪裏呢?難道自己真的要以壹個殘疾人的身份渡過這壹生嗎?!

走在街上,世界也不再像是以前那樣的陽光明媚了,人們都用異樣的眼神望著自己,是啊,自己英俊的相貌已經不複存在,現在是壹個令人害怕的形象,而且,人們不再把自己當作壹個學子的典範,而是壹個毫無前途的廢人了!

自己的志向呢?那些致仕報國的志向呢?全部都灰飛煙滅了,自己只有在夢裏,才能又回到健康的時光,仿佛又能夠實現自己的夢想了,可是壹旦從夢境中醒來,冰冷的夜色告訴自己,那些日子壹去不複返了!于是兩行清淚從黃元禦的眼中流出,滴落在枕頭上。

這對任何壹個人,都是壹種痛苦的磨煉,在這種磨煉中,有的人會無力地倒下,但是,有的人會再次站立起來,在磨煉中脫胎換骨,從此獲得重生!

黃元禦就是這後壹種人,他在經過了痛苦的煎熬以後,再次站立了起來,他要扼住命運的咽喉,他要掌握自己的命運!

壹個分明要滑向谷底的人生軌迹,生生被黃元禦用自己的毅力,再次扭轉過來,重新走上了正軌!

各位,黃元禦是怎麽辦的呢?他覺得,既然自己是被疾病給害了,那麽,他就要重新在這裏站起來,他要和疾病做堅決的鬥爭。

就在那天,就在黃元禦自己望著遠方的時候,他暗暗發誓,自己這壹生,都要獻給同疾病做鬥爭的事業,拼盡全力,用不後退!

後來,他實現了自己的諾言,在他短暫的這壹生裏,他沒有過壹刻的停息。

他首先去書店買來了壹本《傷寒論》,放在桌子上就開始讀。黃元禦是什麽人啊,不但國學功底厚,而且還不是壹般的聰明,所以就信心足足地以爲就此可以學會中醫。

黃元禦自己說的,剛壹看《傷寒論》的時候,整個壹完全看不懂:這,這都說什麽呢?張仲景老師的這些話怎麽壹句都看不懂啊?(讵讀仲景《傷寒》,壹言不解)

這下傻眼了,沒想到上來就碰了釘子,天啊,難道《傷寒論》這麽難學嗎?可人人都說這是醫學的基礎啊,怎麽這上來就這麽難呢?以後這還不得更難學?

要擱壹般人,見硬就回了,畢竟自學是壹種特費功夫的學法兒,過去壹般都是先跟著老師出診,看若幹日子以後,有個耳聞目儒了,心裏對這些名詞熟悉了,老師再給慢慢地講理論。

但是不知道各位發現了沒有,我寫過的好多大師還真不是那麽跟著師父學出來的,真正的大師似乎多半是自己憋出來的,然後才去跟老師學,這個特點很值得研究。

我們的黃元禦同學也真是個牛脾氣,還是不想去找師父,要接著自己憋,但是畢竟人家是學國學出來的,知道學習方法,所以就采取了壹個很好的策略,就是去書店,把所有能夠見到的注解《傷寒論》的書都買回來,碰到壹個問題,就挨本書的翻,看看這位古人是怎麽理解的,看看那位是怎麽理解的,這就好比是找了很多的的師父,有了問題就挨個師父的問。

到底買了多少本《傷寒論》的參考書呢?買了至少幾十本,也有可能是上百本(縱觀近古傷寒之家數十百種)

各位,這就是人家的學習態度,人家黃元禦爲什麽後來成就那麽大啊,人家態度太好了,看官中有學中醫的可以比較壹下自己的藏書,看看現在讀書條件這麽好的情況下,您的《傷寒論》的參考書是否能和黃元禦有得壹比。

您再看看這個時候的情景吧,可謂是蔚爲壯觀,只見我們的黃元禦同學手裏捧著壹本《傷寒論》,旁邊放了壹堆的參考書,看壹句《傷寒論》,就狂翻壹通參考書。

估計有朋友該疑惑了,這不可能吧,《傷寒論》我們壹讀可就讀懂了,沒有那麽難啊?怎麽號稱學冠壹時的黃元禦居然這麽笨?

我給各位解釋壹下,不是黃元禦笨,您能明白的內容黃元禦還能不明白,人家黃元禦是對自己要求的太高了,人家所說的懂,那是要融會貫通,那是要把整個《傷寒論》吃透。

反正當時黃元禦是覺得自己距離要求差得太遠了,甚至産生了這樣的疑惑:是不是我們就達不到張仲景先師要求的水平了?

于是他對自己很是失望,最後幹脆就把書合上,歎了口氣:“唉,我這輩子到底能不能領會到《傷寒論》的靈魂呢?

在放松的這段日子裏,黃元禦到底看什麽書我們就不清楚了,總之沒有任何的記載,等到公元1737年,其實就是轉過年來的春天,黃元禦重新翻開了《傷寒論》,開始再次凝神研究。

這個時候,黃元禦的心已經完全的安靜了下來,他自己描述當時的情景是:“又複攤卷淫思。日落神疲,欹枕假寐。時風靜月白,夜涼如水,素影半床。清夢壹肱,華婿初回。”

可見當時黃元禦處于沒有任何人打攪的環境中,然後他自己是完全的融入了書裏面,他在生活中的各種時刻都在思考著,甚至在夢境中,都會遇到思考的問題。

在這種學習狀態裏是最容易出成果的,這裏面沒有任何神秘的地方,就是壹個道理:精誠所至,金石爲開。

終于有壹天,黃元禦在思考的時候,突然心裏靈光壹現,然後就豁然開朗了,原來是這樣啊!按照他自己的說法是:“恍然解矣!”

不用我說各位也知道了,黃元禦終于對《傷寒論》有了更深刻的理解,這使得他在研究《傷寒論》方面壹直站在很前沿的位置,直到今天,我們在提到研究《傷寒論》的流派時,還會經常提到黃元禦。

寫到這,我感覺黃元禦的學習方法有點像我們前面寫過的徐靈胎,也是拿著參考書自個兒學,然後開始批注這本書。

黃元禦也是,當時豁然開朗以後,他覺得以前別人注釋的都不夠完善,于是就想自己寫本注釋的書。

這本書叫《傷寒懸解》,當時只是打了草稿,然後由于生活動蕩,就沒有寫下去,在十年後,這本書將在黃元禦的手中被完成,並成爲中醫史上研究《傷寒論》壹本重要的著作。

我曾經告訴過各位,這個《傷寒論》就是中醫臨床的基礎,每個中醫開方子都會從這本書裏面找到靈感,自打這黃元禦把《傷寒論》給吃透了以後,他就有了去進行臨床實踐的底子了。

只不過這個底子打得也太費時間了,壹本書折騰了這麽長的時間,這要是擱現在,學校領導早就急得跳起來了。 

那麽黃元禦同學爲什麽會寫這麽壹本《傷寒懸解》呢?其實這本書就基本相當于他的讀書筆記,他對《傷寒論》思考得太深入了,覺得以前好多教授說的都不對,于是就開始按照自己的見解來解釋,在研究《傷寒論》的派別中,黃元禦是屬于錯簡重訂派的。

這個讀書筆記,在十年以後,他給好好的整理了壹下,估計寫了很多新的內容,後來出版了,大家有機會可以看看,對于理解《傷寒論》很有好處。

當讀完《傷寒論》以後,黃元禦同學幾乎是脫了壹層皮(這哪裏是在學習啊),黃元禦自己說的是:“心枯神瘁,幾于白鳳朝飛”。

再感慨壹遍,這哪裏是學習啊,他幾乎是用盡了自己的精力來學習這本經典的,這實在讓我們沒什麽話好說的了。如果有個最用功學生的排行榜的話,我估計黃元禦同學壹定是排名第壹的。

順便再感慨壹句,這個《傷寒論》還真的不白讀,我以前在讀書的時候,就專門用了壹年的時間,來回地讀《傷寒論》和前人的經方醫案,整整壹年,白天晚上全是《傷寒論》,結果現在感覺診病的基礎就是那壹年打下的,那年過後,有親戚朋友求我開方的(那時還是個學生),如果遇到和讀過的湯證壹樣的,就開經方(張仲景的方子),如果不壹樣的,就婉言謝絕,結果開出方子的,百分之八九十都痊愈了,基本是幾付藥就見效,現在這麽多年了,老家還有壹些患者來找我看病,就是那個時候傳出的名聲(慚愧啊),所以我才理解爲什麽古人把張仲景稱爲醫聖,說句心裏話,我能夠堅持這麽多年壹直在不斷地學習中醫,完全是因爲看到了中醫的好處,看到了患者痊愈後的笑臉,這完全是拜《傷寒論》所賜。

經方體系是壹個很有趣的體系,它是經過臨床千錘百煉出來的,是經過千萬個真實的人體試驗摸索出來的,每個方子的適應證都非常精准,方子的組成也十分的合理,在過去有的醫生甚至發現個別經方如果妳加上什麽藥,效果就不好了,把加上的藥減去,效果就恢複了,所以中醫有句話叫“經方不加減”,當然,這也太教條了,我們還是可以根據經方進行加減的,後世的所謂和經方並列的“時方”,其實很多也是經方加減得來的,所以我們說《傷寒雜病論》是中醫臨床的基礎。

我才認真地讀了壹年的《傷寒論》,自己感覺收獲就是如此之大,人家黃元禦卻如此玩命地讀了若幹年,您想想吧,這該是壹種什麽樣的進步呢?

有的網友問,怎麽這位黃元禦就單是憋在家裏看書,就能寫出著名的中醫著作?

這的確是個問題,我想各位也都會在心裏提出這個疑問,那到底他有沒有臨床的機會呢?難道中醫不用臨床就能寫書嗎?

其實,學習中醫的人都知道,您學了中醫以後,就不會閑著的,大家知道妳在學中醫了,就會有親戚朋友來問,我出現了什麽什麽毛病,妳能幫助琢磨琢磨嗎?這種情況多去了,壹開始還不敢答應,但是學了兩年以後,基礎理論掌握得差不多了,也就能夠提出些看法了,所以壹邊學習,壹邊給親戚朋友看病,是很正常的現象,現在中醫藥大學裏的好多同學在親戚朋友中都很有威信了,據我所知,很多同學放假回家,患者在家裏都站排來看病,因爲療效不錯,壹傳十,十傳百,壹聽說這人回家了,就都來了。

那麽黃元禦是從什麽時候開始給人看病的呢?他自己沒有記載過,但是我們可以從他壹生的行程中來分析,他在讀《傷寒論》的這段時間裏,是在山東的,然後又在山東住了近十年的時間,從那以後,他就基本上是在北京(因爲後來當了幾天禦醫)和江淮壹帶來回走了,到山東的時間很少。

可是,現在在山東卻流傳著很多黃元禦治病的傳說(至今老百姓還給黃元禦去上墳呢),當時還有“南藏北黃”的說法,就是說當時山東治病最好的醫生有兩位,南邊的是諸城的藏枚吉,北邊的是昌邑的黃元禦,也就是說,當年黃元禦在山東已經是以醫名著稱了,那麽,結合前面我們分析的他壹生的行程,我們就可以知道,黃元禦就是在讀《傷寒論》以後,或者就是在讀的同時,在近十年的時間裏,已經迅速地成長爲壹個很有臨床經驗的醫生了。

也就是說,從他寫讀《傷寒論》筆記開始,到十年後,他把這些筆記整理成書,這十年期間,黃元禦已經是醫名很盛了。

再看十年以後,他到北京,他的醫術居然讓乾隆皇帝大爲傾倒,可見他的臨床經驗是在前推十年的時間裏積累起來的。

沒人相信這個世界上有天才,但是努力和精神專壹,的確能夠制造像天才壹樣的人。

其實,黃元禦在讀《傷寒論》的時候,就是帶著問題去讀的,他特奇怪的壹件事情就是:自己的眼睛紅腫,這的確是應該算作有火啊?爲什麽使用清火的藥,反而把自己害了呢?

在邊讀邊思考的過程中,黃元禦發現了秘密,原來有很多火熱之證是假象啊,有很多是由于氣機升降失常而得,並非是真正的火啊!

于是,黃元禦在讀《傷寒論》的過程中,就找到了問題的答案,可以說,黃元禦獨特的學術思想就是在這個時候開始形成的,在他的《傷寒懸解》中,他的學術思想已經出現了。

有位叫錢叔玉的人,這位估計是山東農村的吧,這壹年的初秋,大家都開始幹農活了,在農村住過的人都知道,這個時候的農活兒那是相當的累的,這是秋收啊,壹年裏面的體力全在這時候用呢。這位錢老兄因爲幹活太賣力氣了,結果開始咳嗽,有痰,而且最嚇人的是唾血,血的顔色是紫黑色的,在過去那個年頭,人們最怕的就是吐血了,所以大家商量著趕快找大夫吧。

可那個時候,貧苦人家哪有那麽多的錢請大夫啊?于是就挺著,結果這麽吐血,壹直吐了壹年有余。

最後,有人說,實在不行,去請黃元禦先生吧,這位是個讀書人出身,而且人家不大在乎收錢的事兒,我們去試試吧。

結果來了和黃元禦壹說,黃元禦還真來了,到了農戶的家裏,壹看,黃元禦可就嚇了壹跳。

患者想了想,回答:“還遺精,很容易驚恐,總是很健忘,還有晚上睡眠不好,只要壹躺下,就開始喘,只能坐著睡覺,壹旦身體傾斜,就會吐血,天氣壹涼,病就開始重,而且右腳還腫了,大便也是不成形的。”

黃元禦聽完了患者的敘述,說:“我明白妳的病情了,妳想知道妳的病是怎麽患的嗎?想聽聽這裏面的道理嗎?”

患者雖然是個農民,但是也很好奇啊,忙回答:“當然想聽,先生請給我們講講吧!”

這壹說不要緊,有分教,這個圓圈的故事後來被別人看去了,寫成了壹本書,叫《圓運動的古中醫學》,其實裏面的理論就是通俗版的黃氏圓圈。

我覺得我們所有的人,都還是對我們自己體內的圓圈有個了解的好,所以就不嫌啰嗦,給各位詳細地解釋壹下這個圓圈。

那麽,黃元禦講的這個圓圈是怎麽回事兒呢?原來,這也不是黃元禦自己的發明,中醫理論裏自古就是這樣描述人體髒腑的運行的,不過黃元禦把這個問題給系統地提了出來,並且用這個理論來指導治病。

現在我就代替黃老師來把這個圓圈描述壹下吧,我描述的語言當然和黃老師有差距(黃老師的語言能力太強了),不過意思大概如此。

話說這人體裏面,五髒六腑是上下分布的,中醫認爲,其功能也有方向,這些髒腑所引導的氣機也是處于動態中的,這個圖畫我給大家描述壹下,首先腎在最下面,屬水髒,中醫說腎髒是水中含火,水是腎陰,火是腎陽,火我們就明白了,那壹定是向上走的,它生什麽啊?火生土,也就是說,火性向上走,使得脾土溫暖,那麽脾是負責什麽的呢?是負責把胃吸收的營養(中醫叫精微物質)發送到全身的,這脾有個特性,它是向上走的,因爲有壹部分營養還要到肺髒,與吸入的空氣中的精微物質結合,由肺協助向全身輸布。

腎髒中的水呢,水生木,也就是說,在水的滋養下,木氣也開始得到了營養,要發展了,它發展的方向也是上升,跟樹壹樣,這個肝髒也是從左邊往上升的,隨著脾土之氣上升,中醫有句話,叫:“肝隨脾升,膽隨胃降”,就是說的這個。

好多人說,這中醫的肝怎麽在左邊啊,解剖可是在右邊,中醫說的是肝氣,是肝的功能,是壹個功能系統,不單是那個髒器實質。

所以左邊身體有病,有時要考慮到肝脾之氣上升是否正常,尤其是肝氣。

此時各位看到了,這個氣機隨著肝脾升到了頂部,這裏就是肺和心了,各位知道,木生火,這火配五髒是心,四季配夏天,心火的特點其實也是要向上的,但是,由于有肺髒的存在,心火被帶向下行。

肺是屬金的,四季配秋天,主肅降,甭管夏天多熱,遇到秋天,氣機就開始往下降了,這心火本來是要上升的,但是因爲有肺金在上面,所以就跟著往下降,直降到腎中,使得腎水不至于過寒,溫暖腎水,而腎水隨著肝木和上承,到達心火的位置,使得心火也不至于過熱,這叫“水火既濟”。

有的時候,這個往下降的過程被破壞了,那麽心火就無法下降,憋在上面,各位就會看到上面熱,下面寒的局面。口渴,眼睛紅,口舌生瘡,可下面的腿還是涼的。

在肺金下降的同時,人嘴裏吃入的東西進入了胃,然後也是向下走的,所以胃氣要下降。在中醫裏,脾爲己土屬陰,胃爲戊土屬陽,陽要下降,陰要上承才對。

在胃氣下降的同時,膽氣也隨著下降,就是我們說的“膽隨胃降”,現在有好多的胃病,就是胃氣上逆,膽汁反流,這就是氣機逆行的結果。

您現在在看看,脾土左升,肝氣和腎水都隨著升,胃氣右降,膽氣和心火隨著下降,這是不是壹個左邊升,右邊降的圓圈呢?

在這個圓圈裏,脾胃壹陰壹陽,就是中心的軸,壹切都是圍繞著它們來轉。

這就是黃元禦的理論,他最後把壹切病都歸入到這個圓圈的運轉失常,任何壹個地方出問題了,把圓圈的運動給“咔嚓”壹下擋在了那裏,就出現了問題,這個時候怎麽辦呢?就要使用藥物,調暢氣機,讓它們恢複上下運行,這樣人體自己就會恢複健康的。

這個圓圈我說的簡單,大概就是這麽個道理,黃元禦自己論述得還要仔細,術語比較的多,各位可以參看他的書。

我還跟您說了,黃元禦的第五代傳人麻瑞亭老中醫,就是從黃元禦的書裏拿出了壹個叫“下氣湯”的方子(麻老的這個方子我後面會給大家講的),稍微給加減了壹下,變成了壹個藥性有升有降,調和脾胃的方子,這位老人家壹輩子基本就用這壹個方子治病,來個患者,他就給調調方子,稍微加減,把氣機這麽壹調,患者就好了。您看他的醫案,那就是壹個升降,我的感覺,他就是用藥在人家的身上撥了壹下,把這個不大轉動的圓圈給重新啓動了,結果麻老壹輩子“活人無算”,患者如雲。尤其是有很多嚴重的血液病,還真都被他給治好了。

前兩天還看到天涯論壇裏的壹個網友,沒有任何中醫基礎,自己有鼻炎,怎麽都治不好了,最後無奈,就自己從黃元禦的《四聖心源》裏挑了個治鼻炎的方子(這本書我以後會給各位講),然後在家人的注視下,毅然服用,結果沒兩天就基本好了,這位朋友每天都現場報道服藥情況,各位有興趣的可以查查。

這個治鼻炎的方子叫桔梗元參湯,是治療鼻塞,鼻涕多的那種鼻炎,方子是:桔梗九克、元參九克、杏仁九克、橘皮九克、半夏九克、伏苓九克、甘草六克、生姜九克。就這麽個方子,基本屬于食療的範圍,裏面多半的藥都是食物,我給各位解解,其中桔梗是升的,開肺氣、解毒排膿;元參是升的,潤燥解毒;杏仁是降的,降肺金之氣;橘皮(橘紅)入氣分,清理肺氣,化痰降逆;半夏是降的,和胃降逆;伏苓是升的,去除水濕,助脾氣之升,甘草是補脾胃的,坐鎮中州,生姜是散寒的,可以散在外表之寒。

就是這麽個簡單的方子,黃元禦認爲是這個圓圈轉的不大靈光了,導致上面的氣機堵在那裏,所以會出現鼻塞等症狀,中醫以前也說過:九竅不和,皆屬脾胃。就是這個道理。

這圓圈我給畫大了,抱歉,我們還要回來,看看這位錢叔玉老鄉的吐血問題(錢老鄉壹定都等急了)。

黃元禦認爲,這是濕氣重,嚴重地影響了脾土的上升,這樣,這個輪子就不轉動了。

輪子不轉,後果是很嚴重的,心火本來應該下降,結果不降了,就在上面燒,這肺金能受得了嗎?胃氣也不降了,也往上逆,這下,熱氣全堵在上面了,而下面該升的也不升了,全是寒氣。

這下所有的症狀就都能夠解釋了:您看這位錢老鄉吐血,那是火都堵在上面,氣機逆行啊;您看他胸腹發堵,那是胃氣不能下行啊;您看他晚上無法入睡,那是肺胃不降,陽氣不能收藏啊;您看他發熱汗出,那是肺金受熱,肺主皮毛,所以把汗給蒸出來了;您看他遺精,那是下寒啊,腎不封藏;您看他泄瀉,那也是下寒啊。

這回,壹切都可以解釋了,老鄉們聽得估計也是暈暈的,趕快說:“黃先生,您就開方子吧,我們相信您!”

黃元禦壹看,那邊錢老鄉還吐著血呢,甭談太多的理論了,那就開方子吧,于是提筆寫下了藥方:伏苓、甘草、半夏、幹姜、丹皮、牡蛎、桂枝、白芍。

有人看到這個方子該奇怪了,這也沒有止血的藥啊?這也沒有治療吐血的成份啊,怎麽能治病呢?這麽簡單壹個方子,它到底是怎麽撥動這個圓圈的呢?

我給各位朋友解解方子吧:這個方子裏面的伏苓,是去濕氣的,黃元禦認爲濕氣去掉,這脾土才能減去負擔,向上升,所以伏苓是使得脾土上升的藥;這甘草是補脾胃的,坐鎮中州,是這個圓圈的軸心;半夏,藥性下行,也是燥濕的藥,有了半夏,這個胃氣就會下行,所以各位,這個伏苓、甘草、半夏正好構成了這個圓圈的核心,有升有降,這也是麻瑞亭老中醫開方子時候必開的藥物。

方中的幹姜,是暖下焦的,壹來可以助脾土之升,二來下焦暖,則腎水不寒,才能起到封藏的作用;丹皮是清肝膽之火的,白芍是柔肝的,滋肝經之陰血,丹皮和白芍在壹起,可以使得橫逆的肝氣不再橫行,肝氣疏達以後,就可以上升了,所以這兩味藥是疏肝升陷的;

而牡蛎呢?牡蛎是下行的,它可以把收斂浮火,使之隨著胃氣的下行而下降,將它們斂至下焦。

桂枝按照麻瑞亭老師的解釋,那也是疏肝升陷的,可以是肝氣溫暖,不至于瘀滯。

實際上,在這個醫案裏,黃元禦老師自己沒有說,我替他說了,他的這個方子除了脾胃,也特別的重視肝氣的疏通,裏面若幹味藥都是調肝氣的,這也是黃元禦的壹個思想,他認爲這個圓圈不轉,原因的根本是水濕過多,導致脾氣不升,但脾氣不升最大的結果就是肝氣橫逆或者下陷。其實現在我們也可以反過來理解,很多人的病是因爲肝氣不舒,單位裏受了氣,肝氣不升,才導致壹起上升的脾氣(脾土之氣)也出了問題,脾土本來是管制水氣的,結果脾土弱,導致水濕就會在體內泛濫。

我們常說這人郁悶,然後脾氣不好,您說這發脾氣和脾有什麽關系啊?這麽看還真有點。

我給人診脈,發現現在的人,舌苔白膩厚的多,這是濕氣重的舌象,而脈象是弦脈的多,這是肝氣不舒的脈象。這麽看來,現代人該怎麽養生,其實就很清楚了。

自從黃元禦給這位錢叔玉老鄉治好以後,錢老鄉非常的高興,而額外的收獲是:他對這個世界上的圓圈開始有了更深刻的理解,種田之余,坐在田間地頭兒會出神地想壹會兒,這個圓圈很有點意思嘛。

自從黃元禦悟出這個人體氣機的運行規律後,臨床的療效那是越來越好,于是就有很多人找上門來,這可就成全我們了,我們可以借機會多觀摩壹下黃老師都是怎麽應用這個圓圈的。

各位,甭管您是不是學醫的,這個氣機升降的道理明白以後,有些情況自己就能解釋了,否則壹定有人特奇怪,憑什麽我的腿就特別的冷,可臉上卻總起紅色的包啊?這上下像是冰火壹樣懸殊,爲什麽啊?

讓我們再來看個例子吧,這位姓趙,叫趙彥威,他患的病叫“齁(讀hou)喘”,就是類似于我們現在說的哮喘,各位有的人可能見到過這種病,壹犯病張口擡肩,上不來氣,喉嚨裏發出非常刺耳的聲音,著名歌星鄧麗君就是這個病發作,來不及拿藥去世的。我們這位趙同志的病發作還挺有特點,就是在秋天和冬天的時候特別容易犯,壹犯起病來,先是開始打噴嚏,然後流出鼻涕,再接著就感覺喉嚨發堵了,然後就開始喘。

這可太難受了,這喉嚨堵的滋味估計各位沒感受過,呼吸這在平常人是最正常的事情,在他們那裏卻簡直是可望不可及的啊。

這可怎麽辦啊,大家都愁壞了,這事兒要擱現在,還有好多方法,西藥有很多噴霧的制劑,可以緩解喉部痙攣的,也有好多的激素類的藥物,可以救急,但是容易産生依賴,這輩子總不能靠著激素活著啊?

那會兒可什麽西藥都沒有,趙同志簡直覺得生活要絕望了,這個時候,有人說昌邑的黃元禦學問好,因爲身體殘疾,發誓攻讀醫學,現在那是頗有心得,不如我們把他請來吧。

于是,黃元禦就來到了趙同志的家裏,此時的黃元禦,已經徹底地擺脫了傷殘所帶來的悲傷,他已經從救治別人的過程中,重新找到了自信。

趙同志說:“我總是覺得腹脹(這個很關鍵,我下面給各位解釋),有時候還嘔吐(這就更說明問題了),但是如果矢氣後就好轉了。”

黃元禦點點頭,其實此刻他的心裏就全明白了,但還是問了問:“這病是怎麽得上的呢?”

趙同志和家裏人對望了壹下,說:“那是我在二十多歲時的壹個秋天,傍晚吃飯,壹只該死的黑貓,從房檐上掉下來,掉到我的後背,把我嚇了壹下,從此就作病了,打那兒以後,不敢吃晚飯,如果夜裏被冷風吹到了,或者碰到了陰雨天,或者白天吃多了些,都要犯病,壹發作就是兩三天,有的時候還要八九天,二十幾天才好,現在已經病了十二年了!”

黃元禦壹聽,天啊,十二年,這個患者可真是夠痛苦的啊,想到這,他頓起測隱之心。

于是,黃元禦就又不怕麻煩地開始給患者和他的家屬講起了圓圈的故事。

這個圓圈的故事太重要了,明白了它,其實好多病我們自己都可以分析了。

黃老師講的這個故事大意如下:這個哮喘啊,是壹個肺氣上逆的病,就是肺氣不降了,正常的我們體內是有壹個圓圈的,這個肺處于圓圈的最頂端,那麽肺爲什麽不降了呢?是因爲胃氣不降了,我們說過,這脾胃是這個圓圈中心的軸,胃氣是從右邊下降的,如果胃氣不降,那麽肺氣就沒有了下降的道路,被堵在那兒了,于是就上逆作病。

可這胃爲什麽不降呢?那是因爲脾土被水濕給郁住了,不再上升,也不把胃接受的食物給吸收(中醫認爲胃主受納,脾主吸收,中醫的脾的部份功能實際是腸道的功能),脾這裏不吸收,那胃從嘴那兒接受的東西還不都堵在胃裏了?結果就沒法兒下降了。

您看這趙同志爲什麽腹脹啊?那就是脾胃都堵在那兒了,爲什麽嘔吐啊?這是胃氣不能下降,上逆的緣故啊。

您再看他患病的誘因吧,吃飯的時候被嚇到了,本來這個圓圈運轉的就要出問題了,被這麽壹嚇,“咔嚓”壹下,食物就停在胃裏了,圓圈的轉動就受到了阻礙,結果就病了,黃元禦的說法是:“平日濕旺而胃逆,相火之下蟄不秘,壹遇非常之事,動其神志,膽木上拔而驚生,腎水下淪而恐作。己土侮于寒水,故脾氣下陷;戊土賊于甲木,故胃氣上逆”,他是從神志受驚這方面來論述的圓圈是怎麽異常的,這是根本。

那爲什麽碰到陰雨天會發病呢?因爲陰雨天濕氣重,會使本來就濕氣重的脾氣更加不升,吃飽飯發病,那是胃氣本來就堵在那裏了,您再給他增加負擔,還不發病?

那怎麽治療呢?黃元禦說:我把妳的濕氣給去掉,這樣脾土之氣就可以上升了,我在疏條肝氣,那麽脾土升的就更痛快了,這樣,我在用點降胃氣的藥,那這個圓圈不就轉動起來了嗎?

就是這麽個小方子,我們看著都眼熟,其中伏苓是去濕氣的,讓脾土上升,甘草是坐鎮中州,補脾胃的,半夏燥濕,藥性下行,是讓胃氣下降的,這三付藥我講過了,是個典型的車軸的構思;幹姜是暖脾腎的,因爲濕氣大,不用熱藥濕氣不能去;細辛這味藥我給各位說說,這個藥是散風寒的,藥性比較猛烈,有壹定的毒性,所以有“細辛不過錢”之說,不過那是指入散劑,如果是熬湯藥,其實沒有問題,但是現在藥店絕對是三克以上不給抓藥,細辛這味藥的特點是可以動用腎中的真氣,來把風寒給頂出去,所以對某些頑固的風寒頭痛、咳喘等都有效果,但是有個問題,在用了細辛以後,腎氣虛的人很可能需要補壹下腎,因爲動用了腎氣了,我曾經開方子治療頑固咳嗽,用了細辛以後,患者很快就好了,但是在舌頭的中後部,舌苔出現了壹個硬幣大小的缺苔,就是這個地方舌苔沒有了,這是腎氣虛損的表現,我馬上讓患者服用了金匮腎氣丸,結果幾天後,這塊舌苔就長上去了。

方中的橘皮是梳理肺經之氣的,可以止咳降逆,桂枝黃元禦的說法是暖肝升陷,使肝氣上升的(這是黃元禦的獨特心得),砂仁這味藥是行氣調中的,可以醒脾開胃,如果這胃氣被食物堵住了,用點兒砂仁,可以使得胃氣立刻振奮起來。

就這麽個方子,主要的思路就是把脾胃給疏導開,也沒什麽止咳的藥物,頂多說橘皮能有點作用,估計有些同志都會問,這麽簡單的方子,還沒有止咳的藥物,能治療哮喘嗎?

趙彥威同志,在服用藥物十幾付以後,這個病就痊愈了,後來壹直沒有發作過。

這又是壹個沒有按照西醫的科研思路,進行雙盲對照分組,然後應用統計學原理進行分析的醫案,但是我估計黃元禦老師壹定特不在乎這個,看到患者十幾年的病,這麽短的時間裏就康複了,他只是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自己從壹個被庸醫殘害的殘疾人,到可以治病救人,其中種種艱辛,他的心裏自己知道啊。

那麽黃老師的這套理論到底有什麽道理啊?難道所有的疾病都這麽畫個圓圈就可以治愈了?這到底是什麽道理呢?

黃元禦的這個“中土回環”的理論,其實說白了,就是說明:人體各個髒腑的機能是相互關聯的,壹個出現了問題,會影響其它所有的髒腑的功能。我們從其中任何壹個環節來調整,都可以促使人體向正常的方向運轉,而黃元禦認爲這裏面最重要的壹環是脾胃。

各位可別以爲黃元禦這麽好的壹個理論早就廣爲流傳了,您想錯了,其實,黃元禦的書流傳並不廣,由于黃元禦才高孤傲,他覺得唐宋以後的醫家的思路都不大妥當,所以總是諷刺批評那些人(黃老師當時用詞比較的生猛,金元四大家等人都被他罵遍了,後果很嚴重),結果得罪了幾乎整個醫學界的人,所以身後他的醫學思想幾乎沒有傳承下來,他的書裏的那些方子,現在幾乎大家都非常的陌生,只是在最近幾年,黃元禦的名字才開始被中醫界人士所熟知。

黃元禦的醫學思想,就像壹個完全陌生的領域,現在還在等待著開發。

中醫裏面,幾乎所有的內容都是暴露的大家的眼前的,只是妳讀不讀書而已,但黃元禦是個例外,他的理論和思想,就跟封藏在古墓裏的秘笈壹樣,這個世界上現在很少有人知道了,他的藥方的思路和唐宋以後的醫家幾乎沒有什麽聯系,主要的框架都是從張仲景的方子裏來的,以至于大家看到他的方子都懷疑:這能治病嗎?

值得欣慰的是,在民間還有個別的地區有黃元禦的思想傳承,在山東有壹些,西安是由于麻瑞亭老中醫解放前去的,所以在那裏也有傳承。

爲了把黃元禦的這個思想給各位解釋清楚,我再給各位講個中風的患者吧。

這位叫馬孝和,這位老馬同志生活比較辛苦,那個年頭,吃口飯不容易啊,要拼命打工賺錢,本來就“生計憂勞”,結果由于生活不順,就情緒不好,又因爲生了點兒氣,結果就中風了(相當于現在的腦梗塞或者腦出血),症狀是左邊的手和腳卷曲著,左邊的肢體冰冷,象沒有血液壹樣,渾身的骨頭都痛,左邊的身體卻沒有任何的知覺,晚上煩躁,說胡話,無法睡覺,能吃飯,但是不能喝水,喝水就氣逆,身體的皮膚發黑。

患者得了這個病以後,精神狀態非常的不好,覺得本來生活就很艱苦,現在看病還要花錢,也沒有勞保,每次上醫院檢查的錢都是向親戚借的,這未來的日子可怎麽過啊?

當有朋友來看望的時候,老馬同志就不禁潸潸落淚,心裏禁不住的難過(泣下沾衣)。

這時候,有人說昌邑的黃元禦現在看病可非常的厲害,經常是藥到病除,我們不妨請人家來看看吧。

于是就請了黃元禦,各位,這就又給了我們壹次機會,看看黃元禦到底是如何治病的,現在如果要找這樣的大師,您還真找不著了。

黃元禦點點頭,說:“這樣吧,我把妳患這個病的來由給講壹下吧,大家都聽聽,以後周圍的人有遇到這樣問題的,可以有個思路。”

黃元禦老師的原話太深奧,他寫的書基本都是排比對仗的句子,比較華麗,我給簡單地說說大意吧。

黃老師認爲,這個病首先壹定是脾胃虛弱,本來脾土應該是幹燥的,可是由于勞累等原因,導致功能下降,這樣濕氣就多了,脾土的上升就出了問題,本來肝氣是可以和脾土壹起上升的,可現在脾土不升了,把肝氣也給憋在了那裏。

這個肝氣壹郁在那裏,可了不得了,因爲其志爲怒,其氣爲風,如果它郁悶,導致的結果就是風氣在體內亂竄,時間長了,體內就會津液消亡,最後就會出現筋脈攣縮,導致中風。

您再看看患者的症狀吧,他爲什麽這麽悲傷呢?各位不要以爲他這只是情緒的問題,這是因爲肺屬金,是負責輸布人體的津液的,它在情緒方面的歸屬就是悲(其志悲),由于肺現在沒有津液可輸布,因此燥氣動,就産生了悲觀的情緒,這個我們也要想到人家的生理問題,不僅僅是情緒,是生理影響了情緒。

妳再看看他爲什麽左邊身體冰冷呢?那是因爲肝氣從左邊生發,《黃帝內經》說:左右者,陰陽之道路也。現在肝氣特郁悶,憋在了那裏,生發之令不行,結果導致這裏成爲冰雪之地。

患者爲什麽失眠呢?那是因爲這個圓圈轉不起來,心火不能下降,陽氣不斂,結果晚上睡不著覺;他又爲什麽晚上煩躁說胡話呢?那是因爲肝和心是母子的關系(肝屬木,心屬火,木生火),肝病則心也病,心神亂就煩躁說胡話啊。

總之,是這個圓圈的上下旋轉出了問題,所以要撥動這個樞機,讓它轉動才能使身體恢複啊。

怎麽治療呢?很遺憾,黃元禦只說了要溫水燥土、滋木清風之法。沒有記載藥方。

但是我們再看看他寫的《四聖心源》裏,他詳細地記載了中風的治療方法。

這個方法我給大家介紹壹下,黃元禦有個秘訣,就是用熨法,這個熨法就是把藥磨成藥末,然後用布包住,然後放在熱爐子上加熱,再放在患者的病側的肢體關節處來回的熨,讓藥氣透入關節肌膚,這樣筋脈就慢慢地舒緩了,壹般熨三四次後,藥味淡了,就要換新藥,以患者身體被熨出汗爲好。

熨藥的方子是:左邊的身體癱瘓,用何首烏、伏苓、桂枝、附子;右邊的身體癱瘓,用生黃芪、伏苓、生姜(另研後放)、附子,黃元禦沒有寫份量,各位可以每種藥用二十克壹次。

至于服藥,黃元禦也是根據身體偏廢的左右不同開出兩個方子,左半身癱瘓不靈的,用:桂枝三錢、白芍三錢、甘草二錢、何首烏三錢、伏苓三錢、砂仁壹錢;如果是右半身癱瘓不靈,則用生黃芪三錢、人參三錢、甘草二錢、伏苓三錢、半夏三錢、生姜三錢。

關于這個中風治療的秘密我們揭示的還不夠,讓我們來看看麻瑞亭老中醫的經驗吧,看看他有些什麽傳承。

麻瑞亭老中醫那裏把右半身偏廢的叫氣虛型,因爲中醫認爲右半身屬氣;左半身叫血虛型,因爲左半身屬血。

麻老在左半身偏廢的血虛型中加入了雞血藤五錢、丹參五錢、路路通四錢,以通血絡;在右半身的血虛型中加入了夏枯草、充蔚子、決明子各五錢,以疏肝氣。

麻先生並沒有完全搬用黃元禦老師的方子,他在兩個方子裏各加入了杏仁三錢,以降肺氣。

讓我們說回這位老馬吧,老馬同志在服用了黃元禦開出的方子以後,十多付藥,就拄著拐杖起床了,然後大家都來看他,送客說笑之間,不自覺地把拐杖放在壹旁,就起來送客了,居然不知道自己已經能走步了(不知病之去也)。

反應過來後,不覺得放聲大笑,原來健康的狀態是這麽好的啊!(放杖而笑)

他回想起了自己在最失意的時候,望著同學們去讀書的情景,想起自己,在悲傷地凝望著遠方的情景,那個時候,他簡直覺得自己以後就是壹個廢人了。

有的時候,心中的信念,可以使壹個人絕地反擊,使壹個處于最絕望境地的人,成就最非凡的事業!

如果妳知道黃元禦在日後還會遇到多麽大的挫折,妳就會更加理解這句話的含義。

貼文者 : : 兴仔

Re: 轉載 神醫是這樣看病的 羅大倫 - 2012-02-29 16:49:53


我們前面說了,黃元禦的學問是從仲景這裏起步的,他學習仲景的思想那可是費了勁了,若幹年,壹頭紮進去,迷住了。

要說這張仲景的學問確實迷人(請原諒我用這樣的詞兒),把我們的黃元禦給弄的神魂顛倒的,爲什麽呢?黃元禦自己說的,自個兒以前看諸子百家什麽書的,那都當的是課外讀物看的,眼睛壹掃,就知道那些書裏面在說什麽呢,用他自個兒的話說那是:“過目而冰銷,入耳而瓦解”,可就是看這位張仲景的書,感覺那是太難了,感覺那理論深度簡直是沒有個邊(譬猶河漢無極)。

我估計在那些時候,黃元禦壹定特憔悴,吃嘛嘛不香的,簡直丟了魂似的,腦袋裏就壹個念頭:仲景的書怎麽如此的深奧啊!

這種飽受折磨的痕迹可以從黃元禦同志的言語中表現出來,他還曾經在私下裏表達過,他說這“《南華》之奇,《太玄》之奧”,可以說是夠奇幻微妙難以理解的了,可這跟張仲景的這些書簡直那是沒法兒比啊(然何至如此之閉結不解也)!

結果,黃元禦從公元1737年開始看《傷寒論》,壹直極其投入地研究,又在臨床中進行體會,最終在公元1748年,最終完成了這本《傷寒懸解》。

當時,正好有個機會,黃元禦出門辦事,來到了陽邱,正好有個姓劉的朋友,家裏有個沒有人住的荒齋,黃元禦壹看很高興,說:這正好,我正愁沒有個清閑的地方寫東西呢,要麽妳這房子借我住幾天得了。

這個房子所處的位置這個好啊,黃元禦站在房子的前面,向北邊望去,是壹條非常大的河,河水在秋天的天空下顯得深藍,冷峻異常;向南邊望去,遠遠的那是壹片崇山峻嶺,在霧色中泛著青色;房子的附近,那是樹林成蔭,秋天的樹葉斑駁陸離,五顔六色,充滿著成熟的色調,遠遠的望去,山坡上滿是秋天的野菊花,壹片璀璨(北枕長河,南踞崇山,修樹迷空,雜花布地),這種環境擱現在相當于郊外的別墅啊,黃元禦呼吸著沒有汙染的空氣,感覺到心胸豁然開朗,心裏突然湧現出了創作的欲望。

那年頭人們的生活都很簡單,也沒有什麽行李,壹個人收拾收拾就搬進來了。

在這裏,黃元禦把院子的柴門壹關,開始集中精神,我從黃元禦在序中的文字裏可以看出,黃元禦每當這個時候,就會讓自己的心徹底地安靜下來,進入壹定的境界中,他自己說這個時候的狀態是:“靈台夜辟,玄鑰晨開,遂使舊疑霧除,宿障雲消,蚌開珠露,沙落金呈,十載幽思,三月而就”,也就是說,僅僅三個月,黃元禦就把這本書給整理出來了。

其實,我在看黃元禦的這些文字的時候,同時也在想象著黃元禦的生活,估計他在這裏,什麽好的東西是吃不到了,壹個農村,能有糧食就不錯了,寫了三個月,每天也就是青菜而已,不知道他吃的都是什麽糧食。

我總在想這樣的問題,過去這些讀書人,連自己吃什麽都沒有解決好,爲什麽總是要關起門來寫書呢?

他們就不想想搞點什麽盈利的東西?多搞點錢?魚翅燕窩搞不到,豬肉總得多吃點吧?

黃元禦自己說,在屋子裏狂寫了三個月以後,自己的兩鬓都突然變白了,可見精神損耗的嚴重。

黃元禦自己說:他太喜愛仲景的書了,可是,仲景寫書到現在,已經是多少年了,千載之下,竟沒有人能夠徹底理解仲景書的玄妙,這是多麽的遺憾啊,這會淹沒了仲景先師那顆仁慈的救人之心啊,所以,我黃元禦即使是耗盡精神,也要把這件事情完成。

壹個四十四歲的人,身有殘疾,卻不想怎麽盡力去討生活,卻在這裏耗盡精力給後世之人寫書,我實在是無話可說。

在《傷寒懸解》的序言裏,我找到了黃元禦自己的心裏敘述,他說:清苦就清苦吧,昔日文信侯如果不遷,那麽也就沒有機會做《呂覽》,如果西伯侯不被囚禁,也寫不出《周易》啊,貧苦對我來說,是激勵我寫書的動力啊。我已經四十四歲了,歲月不會等著我,時節就象流水壹樣消逝,我要趁著身體還好,趕快寫啊,等到精力衰乏,就來不及了。

古人在清貧的環境裏,爭分奪秒、殚精竭慮地爲我們寫下了經驗之書,如果我們學習中醫的人連看都不看,太對不起古人了。

我們現在的條件好了,要肯德基有肯德基,要吃什麽有什麽,您還不好好的看看書?人家古人那可是在郊外的荒齋裏,自己忍饑挨餓給妳留下了寶貴的書籍,您還不好好看看?

總聽到有人說,這個鼻炎中醫效果怎麽不好啊?那個什麽病我開中藥也不行啊,其實這些古人在書裏都寫了,都是人家治療成功後的經驗,您都看了嗎?甭說沒時間,再沒有時間,救人的本事也要長啊。

寫完這本書以後,黃元禦心裏想,既然已經步入了仲景的門牆,那幹脆,我就順勢把《金匮要略》也給注釋壹遍得了。

于是,他再次靜下心來,“心遊萬仞,精鹜八極”,開始寫《金匮懸解》,在這壹年的八月份,最終寫成了這本書。

在第二年的二月份,黃元禦又寫下了壹本非常重要的著作《四聖心源》。

在這本書裏,黃元禦更加詳細地闡述了他的“中土回環”的理論,他把各種疾病的治療方法,也在這本書裏做了詳細的說明。

前面我舉例子說的那個自己治療鼻炎的網友,就是從這本書裏抄的方子。

我們在讀博士的時候,有壹批特別要好的同學,都是致力于發展中醫的人,在食堂壹碰到壹起,談論的話題就是最近有沒有什麽心得,壹放假,就到各處拜訪老前輩,求取經驗。

有個山東的同學,回到老家,聽說在某個地方有個老中醫,治療婦科病十分的拿手,療效很好,患者如雲,于是就動身前去拜訪。

到了那個村子,等到空閑的時候,就和老中醫請教:“您療效這麽好,都是讀什麽書學來的啊?”

可這位老中醫特謙虛,說:“海,我們這個小地方,能買著什麽書啊?我這就有壹本叫《四聖心源》的書,我壹輩子就翻來覆去地看它來的。”

您瞧見了嗎?這位農村老中醫,人家就是把黃元禦的心法給琢磨透了,結果療效還那麽的好,可見這本書的價值。

黃元禦開的方子,走的是張仲景的思路,方子的藥味組成特簡單,也都是非常平淡的藥物,沒有什麽大毒猛烈之藥,所以自己如果有了病,周圍又沒有就醫的條件,在《四聖心源》裏找個對應的方子,試著服用壹下,服三付,有療效就接著服,沒有療效就放棄,也是壹個好的選擇。

我是個謹慎的人,通常我是不會讓患者自己服用什麽藥物的,但是黃元禦的方子實在很平穩,近乎食療,算是壹種經驗方,可以放心。

就在寫完《四聖心源》的第二年,也就是公元1750年,黃元禦來到了北京,在這裏,他的醫術把乾隆皇帝給嚇了壹跳。

清朝的皇上對自個兒的身體那叫壹個在意,其實宮裏他有很多禦醫,禦醫那也都是千挑萬選出來的,清朝的規矩是,在考科舉的各省生員中,選了解醫書,通曉京語者(那年頭就注意普通話了),可通過面試,錄用爲肄業生,三年期滿,禮部考試,通過者爲醫士。每季度都有考試,三年壹大考,都由禮部主持。

每逢寅申年,更要大考,除禦醫外全部人員參加,考試過程和今天高考相似。

考試規章嚴格,考試當天,在黎明時所有考生集合,然後入座,考題按照正大光明四個字來分類,卷紙交到考生手裏,考生就是壹通狂寫,壹直考到日落交卷,這裏面當然還有很多的要求,比如塗抹的字不許超過壹百個等。

考到了壹等,這肄業生才有機會做恩糧生,然後再考,壹級級地往上升。還要被派出去看病,各地有瘟疫等時候,經常的出差。

當就是這樣,皇帝們對禦醫還是很不滿意,估計皇帝們的想法兒是:今兒個得病,明兒個就好那才過瘾呢,所以壹旦禦醫治療的慢了,就就免不了是要挨訓的。

比如說在康熙四十五年,康熙派禦醫治療正黃旗護軍參領莫爾洪之痢疾,由于這位痢疾太重了,治療得慢了點兒,康熙就在奏折裏批示到:“爾等皆因醫學粗淺之故,所以往往不能救人。”

瞧瞧,人家康熙說話壹點都沒客氣,說手下的禦醫醫學粗淺,顯然很是不爽。

同年,康熙還派太醫院院使和禦醫治療正黃旗內大臣頗爾盆病,這位是痔漏複發,那叫壹個嚴重,已經潰爛得竄至左右臀,內通大腸,這病情可夠嚴重的,估計此時禦醫治療得沒有多大效果,康熙感覺很是惱火,在奏折裏批示:“庸醫誤人,往往如此。”

又有壹次,康熙派禦醫去給正黃旗侍衛布勒蘇診病,這位侍衛當時是胡言亂語,說有人要來拿刀槍殺他,說有人要謀害他,禦醫診斷爲“狂病”,就是說瘋了,康熙對此很不滿意,朱批到“此劣等大夫們知道什麽?”在康熙的心目裏,我們滿人怎麽能瘋呢?妳們這幫漢人大夫實在是劣等大夫,居然說我的手下瘋了?我看是妳們瘋了!

到了乾隆朝也沒好到哪兒去,乾隆二十年,乾隆派太醫院院使治療侍衛大臣傷寒發疹,結果病勢嚴重,康熙在手下呈遞的奏折中批示:“交給他們壹個病就治壞了,妳提防著點,著他去守著看,欽此。”

您看看,這對禦醫是已經很不放心了,還要派人去盯著,跟看著賊似的。

宮裏的禦醫皇帝們不滿意,于是他們就把目光投向九州大地,他們心裏也琢磨,這天下都是我的啊,怎麽精通醫術的人不能都來到我的身邊呢?

于是,皇帝就命令太醫院也接受各地方官員推薦的當地名醫。由京外大臣保奏准其帶子弟壹人進京,這種讓地方官員保奏名醫的诏書,各位皇帝都下過,說明他們爲自身考慮得很仔細,還經常叮囑要好言撫慰,不要威逼等,態度特溫柔,進京路費全部由官家支付。入京後由禮部考試。著名醫學家徐靈胎就曾經被推舉入京,光緒皇帝後期治病的幾乎都是推舉入京的人員。

我給大家舉個例子吧,讓我們來看看雍正皇帝的谕示:“倘遇緣訪得時,必委曲開道,令其樂從方好。不可迫之以勢,厚贈以安其家。壹面奏聞,壹面著人扶侍送至京城,朕有用處,竭力代朕訪求之,不必存疑難之懷,便薦送非人,朕亦不怪也。朕自有試用之道。”此朱谕雍正皇帝親筆工工整整地連寫八道,您壹看就知道了,這可絕對不是壹般的重視,連語氣都那麽的體貼。

但是您以爲皇帝傻嗎?他這麽溫柔完全是爲了自己的健康,那麽,他們說的盡管讓各地官員推薦,他們自有測試的辦法,到底是什麽辦法呢?

原來,辦法之壹就是派招來的醫生到大臣那裏去看病,就跟我們以前講過的徐靈胎似的,這讓大臣也感激涕零,以爲皇上真的這麽照顧我,其實皇帝有自己的小心眼。

在黃元禦寫完了書以後,不知道是哪位當官的多事兒,就把黃元禦給推薦了,可見當時黃元禦在山東已經很有名氣了。

當時大家也沒有把進宮給皇上看病當成壞事兒,所以黃元禦就來到了北京。

估計壹開始黃元禦也不知道是要給乾隆看病,所以當乾隆召見的時候,黃元禦也吃了壹驚。

當時的情況是這樣的,乾隆恰巧有病,于是就招外來的醫生黃元禦前來診視。

黃元禦也很擔心,自己的容貌有問題啊,自己是壹只眼睛殘疾了,容貌有些嚇人,這皇帝能受得了嗎?回頭別看到了,嚇了壹跳,再怪我驚嚇了皇上?

于是就黃元禦就跟來請的太監說了:“我是壹個草民,這模樣長得也有點兒問題,如此進宮,恐怕要嚇到皇上啊。”

這太監就把這個情形回禀給康熙了,康熙倒是很不在意,說:“這有什麽啊,能看病就成啊,著他入宮,見面就正面行四叩首,不必行君臣大禮!”

這皇上的招法多去了,他讓壹個手腳粗壯的宮女,躲在不透光的帳子裏,伸出壹個手,等到黃元禦進宮以後,就對黃元禦說這是皇上,讓黃元禦給這位宮女診脈。

可憐的黃元禦那裏知道皇上這麽多心眼啊?就對著宮女四叩首,然後上前診脈。

這話是什麽意思啊,是說皇上應該是個男的啊,我怎麽診出個女的脈來了,這樣的情況是不好的啊。

皇上壹聽,嘿!這位還真厲害啊,居然給診出來了,于是就再次讓黃元禦診自己的脈。

黃元禦回答:“皇上您不要擔心,您這是小病,本來沒有什麽大問題,但是由于服藥錯誤,所以本來只有三分病,現在加上七分藥毒,所以才病倒了,我先給您開兩付解毒的藥,把前面誤服的藥毒解去,然後再治療您的那點兒小病。”

乾隆壹聽,言之有理,我本來就懷疑這些禦醫們開的方子不對路,果然如此啊!

各位您可要記住了,黃元禦說的這些話就得罪了禦醫,我們只消看看後來事情的發展過程就可以明白了。

于是黃元禦就給乾隆按照自己的思路治療,結果,沒兩天,乾隆皇帝的病就好了。

皇上是誰啊?天下老大啊,他覺得這個人對自己有用,那就要留下,于是乾隆皇帝下旨,把黃元禦同志借調到太醫院工作,讓他做個禦醫。

同時,乾隆還在高興之余,幹了件讓其它太醫很是不爽的事情,乾隆覺得自己的字兒特好,就寫了壹個匾額,上面的字是“妙悟岐黃”,讓人就直接給挂到了太醫院的門口。

這皇上高興,喜歡怎麽幹就怎麽幹,可他就沒顧及下面人的感受,您說,這黃元禦初來乍到的,壹下被空降到太醫院了,還賜了塊匾額,這讓其它的禦醫很沒面子啊。

而且,黃元禦還在殿上說皇上的病是七分藥毒,三分病,這也太不給大家面子了?這不等于說我們在給皇上下毒嗎?

乾隆題匾的事兒可就不是傳說了,這是真的,而且,黃元禦確實就此就成了讓乾隆信任的禦醫,但是,由于工作環境太惡劣了,他才幹了幾個月,就受不了啦。

如果讓我們公平地評價黃元禦同志的話,我們必須說,這位同志哪點都好,愛學習、愛勞動;愛祖國、愛皇上,唯壹的缺點就是不大注意同事之間的關系,脾氣有點倔,性格有點孤傲,瞧不上別人,您想啊,連古代的朱丹溪、李東垣他都沒瞧上,那還能瞧得起太醫院的這幫人?

尤其是剛來北京,就碰到了乾隆給他戴了個“妙悟岐黃”的高帽,讓太醫院的這幫人也很嫉妒,結果您想吧,這黃元禦在太醫院裏壹定是吃了不少的白眼。

剛走入社會,就碰到了這麽複雜的人際關系問題,頭疼啊——這壹定是黃元禦當時的由衷感慨。

您想,黃元禦那個脾氣,能在太醫院裏堅持多久啊?我告訴您吧,他是四月來的北京,結果在十壹月的時候,就挂冠而去,浪迹江湖了。

我們已經無法知道黃元禦到底是怎麽離職的了,從他後來性情非常激憤來看,他似乎是被排擠出來的。

沒有辦法啊,這裏是個黑暗的地方啊,我壹定要離開這裏,不再受任何的窩囊氣了!

估計這是今天任何壹個把辭職信摔在老板的桌子上的想法,當時壹定覺得特痛快,但是,痛快過後,痛苦也會跟著來的。

黃元禦壹定和現在的年輕人壹樣,望著茫茫人海,馬上就開始感慨了,天啊,到底哪裏是我黃元禦落腳的地方啊?我要到哪裏去安身啊?

十壹月份,眼前的景物籠罩在壹片蒼茫中,天已經冷了,但是,更冷的是黃元禦的心。

但是,當年南方的工作也特難找,招聘會去了都白去,用人單位都特牛,有時候妳的簡曆人家都懶得掃壹眼,這搞得黃元禦同志很是被動,從兜裏掏了半天的辛苦錢打印的簡曆,人家連看都不看,就直接給扔垃圾桶了。

人家這邊只認經濟效益,妳說妳以前多有名、在皇帝身邊都幹過也沒用,就看妳能不能帶來經濟效益。

結果,三甲醫院是沒有進去,最後實在無奈,黃元禦在今天江蘇省淮陰市的清江河院部門(就是清江運河航運管理公署)找個了工作,搞起了航運工作,總算是有口飯吃了。

就在黃元禦以爲,從此要過上平淡日子的時候,壹件事情的發生,又打亂了他的生活。

原來,就在第二年的正月裏,雄心勃勃的乾隆皇帝突然遊興大發,決定動身,到江南逛逛!

這可是個不小的舉動,帶來了很多連鎖反應,這反應甚至壹直持續到現在,現在很多影視工作者還指著這事兒過日子呢。

當時這動作也夠大的,那叫壹個興師動衆,這位皇上旅遊可和我們今天報個團,拎個包就走不壹樣,這位把後妃、皇子都給帶上了,自個兒家走還不行啊,公務怎麽辦啊?那是咱家自己的事兒啊,于是就捎帶了壹套辦公的班子,再加上王公、章京、侍衛,好嘛,浩浩蕩蕩,將近三千人,大小千余艘船只,僅僅乾隆坐的龍船,就有三千多個“龍須纖”河兵,乾隆也玩得高興,連著去了六次江南,雖然給現在拍戲的人制造了好多話題,但是當年卻花費了老百姓兩千多萬兩白銀。

在乾隆剛要出發的時候,日理萬機的乾隆皇帝突然想到了壹個問題,我帶了這麽多的人去旅遊,爲了給老百姓省幾個錢,我連保險都沒買,生病了怎麽辦呢?

這時,他突然想起了黃元禦,那個曾經給他治病的禦醫,于是連忙問起,下面的人壹聽,暈了,心想這位有日子沒見了,哪兒去了?

忙到太醫院打聽,太醫院也慌了,忙到處詢問,最後知道,原來現在在江陰的運河管理局上班呢,于是忙回禀了皇上。

乾隆壹聽,反倒樂了,得,就甭讓他跑來了,朕走的是水路,正好路過他那裏,讓他在江陰等著朕吧!

後來,乾隆在路過淮陰的時候,就讓地方官傳旨,找壹個叫黃元禦的人,這幫人就找到了清江運河管理局,局裏人壹看:啊?敢情這位黃元禦是皇上的老朋友啊,嘿,我說黃大人,您怎麽不早說呢,我們有什麽得罪的地方您可多擔待了!

就這樣,黃元禦又來到了乾隆的身邊,乾隆很高興,就帶上了黃元禦壹起旅遊,乾隆的下壹站是武林(現在的杭州),于是,黃元禦就隨著去了杭州旅遊了壹圈。(辛未二月,隨駕武林)

要說跟著皇帝旅遊,這種機會還真難找,沿途接待工作做得那叫壹個好,各地特産都吃著了,您該想了,這位黃元禦壹定玩得很高興吧?

其實,還真不是那麽回事兒,皇帝可以玩得高興,但下面的人可就未必了,這麽多隨從,有病了您得開方子吧?尤其是乾隆皇帝,他也生病啊,結果開方子的事兒也是黃元禦的活兒。

但是黃元禦的功夫還真不錯,辨證准確,給乾隆看病那是“著方調藥皆神效”,讓大家感覺都非常的滿意,我現在唯壹不清楚的是,他是否有機會給乾隆講壹下這個圓圈的故事?不知道,文獻沒有記載。

在乾隆旅遊了壹圈以後,開始打道回府,走之前,想把黃元禦帶回北京,就對黃元禦說:“老黃同志啊,我看妳就不要在航運局幹了,還是跟我回北京吧。我跟下邊說壹聲,把妳的北京戶口解決了,妳看怎麽樣?”

黃元禦壹聽,這皇上都發話了,也得給個面子啊?就回答:“皇上啊,妳再給我點時間,我回淮陰收拾壹下吧,回頭我壹定去,好嗎?”

就這樣,君臣二人分別,黃元禦四月份的時候回到了淮陰,但是他沒有立刻動身,他在淮陰在收拾東西的同時,還把寫過的書給整理了壹番,直到八月十五,才動身去了北京。

當時,他心裏或許對前途還抱有壹些希望,估計他仰望明月,沒准兒還有些許的激動?

他完全沒有想到,他後來到了北京,迎接他的卻是十分不如意的境遇。

那麽,他是怎麽迎接殘酷的命運呢?他是怎麽在逆境中創造奇迹的呢?

很多朋友問過我,自己的工作環境、生活環境非常的不如意,怎麽辦?

如果妳沒有目標,沒有生活方向,不知道自己未來到底要幹什麽,這妳就痛苦了,這種人,即使是在非常優越的生活條件下,也會過得沒滋沒味兒的。

可是,如果妳有了自己的方向,有自己的遠大的目標,那這些環境問題就不會影響妳了,甭管什麽吃得好壞,甭管周圍的人怎麽看妳,就是壹心向著自己的目標前進吧,總有壹天,妳的能力提高了,周圍的人會對妳刮目相看的。

我前兩天看電視,殘奧會節目,真實的采訪,說北京有位殘疾人,因爲電擊,失去了雙臂,生活中所有的事情都要雙腳來進行,什麽刷牙、洗臉的,這環境夠艱苦的吧?人家沒有失去希望,他還要上班幹活,上班做什麽呢?修理鍾表。

您說這都可能嗎?我估計他周圍的人壹定是嘲笑著居多,這環境可謂是太嚴峻了,自己的條件不好、周圍的環境不好,但是,這位小夥子有自己的目標,他不管別人怎麽說,就是壹路直行,天天練,最後越來越熟練,還真能用腳趾頭修理鍾表了,而且,這位後來還練出了壹手絕活兒,就是專修瑞士手表,別人修不了的,他壹修就好。

當時播放他修表的鏡頭了,特難受,是人整個弓在椅子上,頭努力湊近雙腳,眼睛上還要夾著壹個專用的放大鏡,這姿勢壹般人都做不出。

就是這種人能夠成功,他不管周圍的環境如何,壹心向著自己心中的目標而去,現在這位小夥子,被瑞士請到他們國家去工作了,每個月的工資是五萬人民幣,已經去了幾年了,在瑞士也特轟動,老外也佩服得不得了。

所以,不要管周圍的環境有多麽惡劣,不要管自己的條件有多差,只要妳的心中有目標,就向著目標前進吧,當妳在努力中脫胎換骨以後,妳就會超越這壹切的。

我們沒有辦法知道黃元禦在來到北京以後,受到了什麽待遇了,因爲黃元禦留下的有關生活的資料特別的少。

我們能夠確定的是:黃元禦又回到了太醫院,但是,他非常的不得意,壹直處于半用不用的狀態,整天在清冷的房子裏,很是孤獨,人也變得越來越孤憤。

那麽,面對如此糟糕的工作環境,黃元禦是怎麽面對的呢?黃元禦的想法是:不管它,越是在艱苦的環境裏,越會磨煉出傑出的人物,我的目標是要把中醫思想研究透,寫下來,我才不管環境如何呢,我只是向著我的目標前進!

黃元禦自己說過:“世之最難長者,得意之事,玉楸子(黃元禦的號)往往于失志之中,有得意之樂。若使得志,則必失意,若使得意,則必失志。聖人無全功,造化無全能,與其得志而失意,不如得意而失志。二者不可兼,甯舍彼而取此,此中得失,不足爲外人道也,此中憂樂,未易爲俗人言也。”

在《四聖心源》的序言裏,黃元禦老師也把這種想法給同學們好好地講了壹番,大家可要聽好了,誰都保不齊自己是否會陷入逆境,如何對待,人家黃元禦老師做了解釋。

黃老師的意思是:昔日的屈原,那是十分的不得意,才寫下了傳頌千古的《離騷》,這古代人啊,往往是在特不得意的環境裏,而且還要遠離家鄉,在哭著喊著想家的狀態裏,才能寫出偉大的作品來,而且當書寫好以後,自己內心的那份兒喜悅,早已超越了孤獨離愁,假如讓屈原得意了,楚王信任他了,他還能寫出那麽偉大的《離騷》嗎?那就不能了。

黃老師接著說:您看這世界上是有特得意的人,整天小酒喝著,歌廳小歌唱著,小蜜後面跟著,老天爺對他們是夠好的了,但是您要知道,這世界時間過得可快啊,轉身幾十年就過去了,跟閃電壹樣快,您再看看他那別墅,很快就成荒宅了,您再看這位得意之人,很快就墳裏呆著去了,可是人家偉大的《離騷》卻留了下來,成爲了不朽,所以“竊以爲天之厚安樂之人,不如其厚羁愁之士,丈夫得失之際,非俗人所知也!”

就這樣,黃元禦苦中作樂,開始他的寫書計劃,在這麽短短的七年時間裏,黃元禦把自己以前的醫術都給重新整理了,又寫了若幹新的醫書,加起來共十壹部醫書,再加上他寫的《周易懸象》、《道德經懸解》兩本學術著作,壹共有二百多萬字。

您該問了,這乾隆皇帝不是對黃元禦特好嗎?怎麽會使黃元禦的境遇如此的淒涼呢?

其實皇上壹天也特忙,人家哪有時間惦著妳壹個禦醫啊,黃元禦自己就說過:“帝眷之隆,何可恃也”,意思是,不要依靠別人,盡管這人官特大,有的時候也沒功夫管妳,盡管妳老爹是房地産公司董事長,也有資金鏈斷掉的那天,所以,誰都別靠,自個兒長本事吧。

就這樣,黃元禦在太醫院裏院長、處長、科室主任的排擠和嫉妒下,開始了自己壹個人的奮鬥。

黃元禦這時期寫的書中,最著名的要算是《長沙藥解》和《玉楸藥解》了,這兩本書是黃元禦被人們關注最多的書,書裏面對藥性的解釋非常的透徹,而且還很有獨到的見解,如果您現在翻看某味藥的注釋的話,在很多書裏,都會引用黃元禦的解釋。

其實我在寫黃元禦的時候也覺得這個人很是奇特,他從學醫,到去世,壹共才二十來年,他是怎麽壹下就明白了治病的道理的?他是怎麽掌握那麽多的知識的?甭不服氣,您把這些本草的東西看壹遍,理解壹下,也要很長的時間啊?他怎麽能那麽熟悉,而且還提出了很多新的見解的?

就說這個《長沙藥解》吧,爲什麽用長沙這個名字呢?那是因爲他把張仲景所用過的藥都給解釋了壹遍,傳說張仲景曾經做過長沙太守,所以又叫張長沙,在這本《長沙藥解》書中,黃元禦把每味藥在張仲景的各個方子裏是怎麽用的,作用在哪裏,他都給論述了壹遍,整個書讀下來,就感覺黃元禦那是旁征博引,信手拈來,讓人看得那叫壹個佩服,您學習《傷寒論》如果再看看這本《長沙藥解》,那您的理解可就深多了。

我們中國人很容易神話壹個人,比如黃元禦在民間的傳說就特別的多,這更讓人們覺得此人不凡。

山東當地傳說(奇怪,黃元禦在山東沒住多久,傳說卻很多),說有哥幾個,有壹天看到黃元禦遠遠地走了過來,于是就閑著沒事兒,就商量作弄壹下黃元禦,其中壹個說:“我聽說這位醫術特別的好,現在我來躺在地上裝死,看看他能不能識別出來。”

等黃元禦走了過來,幾位壹起央求:“老大,您就救救命吧,這位不知道怎麽,就躺在這了,是不是要死了?”

這幫哥們壹聽,哈哈大笑,連躺地上的都笑起來了,說:“我們裝的,沒有死啊,哈哈哈!”

黃元禦很認真,說:“是,開始的時候是沒有危險,可是這位本來腸胃就有病,豈不知現在是暑熱之天,這濕熱交蒸,天地之間熱毒流行,這位躺在地上這麽久,熱毒已經從口鼻而入,現在已經深入髒腑,無藥可救了,這個病來得可是迅速,估計馬上就要死了。”

沒多大壹會兒,這位的肚子就開始痛,然後幾個時辰以後,就死去了。

這個傳說流行很廣,但是我們仔細看看,就會發現這應該是老百姓的壹種神話模式,或許這個故事有它的原型,但是顯然加工過的痕迹比較的重,因爲以黃元禦這樣的境界,是不會扔下瀕臨死亡的患者不管,揚長而去的。

另外壹個故事,是說黃元禦的壹個表兄考中了科舉,馬上要到南方去當官了,走之前,大家都去他們家告別,很多人都送了禮物,紛紛說以後照顧之類的話。

黃元禦很特別,說:“我沒有什麽東西送的,這樣吧,我送妳壹脈吧”,這是過去的醫生的壹種送禮方式,叫贈脈,王孟英也經常送朋友們脈(這比較省錢)。

診完了脈,黃元禦卻把眉頭皺了起來,說:“大哥啊,妳這脈象顯示,兩年以後,妳將患發背,如果不及時治療,會有性命之憂啊。”

大家壹聽,頓時鴉雀無聲,心想,這是真的假的啊,我們也知道妳黃元禦很厲害,可是您這不成了烏鴉嘴嗎?

但是這位表兄顯然很是相信,他立刻被恐懼的情緒給籠罩了,問:“老弟,那我該怎麽辦呢?我還有好多的事情沒有做啊,不會這麽倒黴吧?”

黃元禦沈思片刻,說:“這樣吧,我給妳開個方子,妳到任後,立刻服上十付,這樣我就可以把妳背上的瘡移到腿上,這就不嚴重了,然後妳可以在當地找個醫生治療。但是,我對這個醫生是有要求的,這個醫生必須是知道這個腿上的瘡是別的地方移動來的,才能讓他治療,否則就不要讓他治,因爲連這個都看不出來,水平肯定不夠。”

後來,這位老兄在到任後就按照黃元禦的指示服了藥(夠相信的了),結果在兩年以後,果然在腿上生出了壹個瘡。

到了這個時候,我相信這位兄台壹定會感到毛骨悚然的,敢情這是真的啊!于是立刻招來醫生,讓大家看這個瘡,然後挨個的問:“知道這瘡是哪兒來的嗎?”

所有的醫生都茫然不知所問:您這是從裏面長出來的啊,哪兒來的?什麽意思?

于是,最後的肥皂泡破裂了,最後,這位仁兄瘡口崩裂,在悲慘中死去了。

這則故事靠譜些,比如中醫確實有把瘡毒從壹個危險的部位引到不危險的部位的說法,但是會的人很少,還有中醫對接手治療的醫生確實有考驗的習慣,昨天我就碰上這麽壹位,女同志,拿個方子挨個人問,大家都很疑惑,這位幹嘛呢?最後推到我這,我壹看,她手裏拿著個方子,上面全是繁體字,問我認識嗎?我再壹看這方子,樂了,寫的藥物的名字都特怪,比如“國老”、“雅連”什麽的,每個藥物的名字都不是通用名,我說這誰開的方子啊,這是壹個排石的方子啊。

這位女同志樂壞了,原來她母親是膽結石,在四川壹個老中醫那裏看病,服藥以後結石已經排下來壹些了,但是她隨女兒來到了北京,老中醫說,下面開方子的中醫,妳壹定要鑒別壹下,我的考察方法是,要知道我寫的這些藥物的名稱都是什麽,才能接著看病。

但是這個故事也有問題,既然是考慮了那麽長遠,爲什麽不把大概的方藥給事先寫出來呢?要是真的沒有人知道,豈不是雖然顯示了自己的手段,卻最後並沒有救人?

所以,這些傳說顯然是考慮了宣傳了名醫的某些方面,但是卻有部分內容顯然是加工過的。

這說明了壹個問題,就是黃元禦在民間有著廣泛的影響,有著壹定的群衆基礎,因此才有産生這些傳說的土壤,但是也說明老百姓對此人也感覺到神秘,也搞不懂,這位怎麽就這麽聰明?他身上壹定有某種神秘的力量吧。

傳說越來越多,最後連黃元禦的死都被搞得很戲劇化,這個故事是麻瑞亭老中醫傳下來的,說是打上面傳的,故事的內容是說黃元禦在晚年的時候,沈陽壹個王爺的兒子病了,求乾隆皇帝派個禦醫來治病,乾隆就把黃元禦給派去了(這個做法倒是符合乾隆的脾氣),于是黃元禦就壹路風塵,馬不停蹄,直奔沈陽,等到了沈陽,就來到了王府,進了院子,直奔正堂,在走的過程中,黃元禦就聽到廂房裏有人咳嗽,等到落座之後,王爺就說了:“黃先生的大名我是久仰了,我的兒子患肺病,好長時間了,您壹會兒給瞧瞧脈吧。”

王爺壹聽,當時就感覺很不爽,但是這位王爺表達不爽的方式太奇怪了,他立馬抄家夥,直奔廂房,只聽得壹聲慘叫,然後王爺就拿個盤子托著個爛肉出來了,走到黃元禦面前,對黃元禦說:“黃先生,妳的醫術果然高明,我兒子的肺髒的確爛了,肺髒就在這裏。”

黃元禦雖然學的是醫學,但畢竟解剖課沒認真上過,看到如此情景,嚇得是面如土色。

這種恐懼估計各位體會不到,就好比是您是個醫生,給壹位領導看病,壹號脈,也沒讓人家去做核磁共振或者拍個片子什麽的,就說人家肺髒上長了惡性腫瘤,結果這位領導當即就……您說說這能不哆嗦嗎?

結果黃元禦是壹路顛回了北京,告訴了乾隆皇帝,同時跟皇上說了:“您這位堂弟太生猛了,把我嚇著了,我現在要告老還鄉了,不行了,被他嚇得不會號脈了。”

于是黃元禦返回家鄉,告訴兒子,爲爹我的膽被嚇破了,也就能活壹百天了,妳把大家找來,和我告別吧。

就是這麽個傳說,符合黃元禦五十三歲去世的史實,而且當時乾隆確實喜歡把禦醫派到八旗各處去診病。

但是,這只是個傳說,各位可以想想,達到了黃元禦這種醫療水平的醫生,會通過壹個聲音就判斷病證嗎?他對于壹個患者的病,壹定會仔細思考的,何況是壹個王爺的兒子?

我們說壹個古代的中醫好,要通過他留下的學術著作來說,如果通過類似的傳說,則會不但不給名醫增光,反而辱沒了他們的職業精神。

那麽,這個故事是真實的嗎?其實,這個故事是清朝乾隆年間的另外壹個名醫王九峰的,這位王九峰也是個民間醫生,被乾隆征爲禦醫,當時人稱“王征君”,也就是黃元禦的同事,當時也是有位八旗裏的將軍,女兒病了,乾隆就派王九峰去治療,王九峰來到將軍府,好多人都在哪兒呢,王九峰就診脈,結果診完了,來到大廳,當著那麽多人的面,就說:“恭喜您了,哪兒有什麽病啊,您的姑娘是有喜了!”

王九峰說完,就發現所有的人都用滿懷敬意的眼神望著他,仿佛在說:“算妳有種!”

結果他惱羞成怒之下,提著刀進入內室,壹會兒,提著壹個胎兒就出來了:“說,先生果然好脈法!”

王九峰在當年的外號就是“王聾子”,這事兒當時被大家當作壹件王九峰丟臉的事兒談,大家總拿這事兒逗王九峰,所以這事兒屬實。

這事兒發生在王九峰身上,就不大會在黃元禦的身上再發生了,如果乾隆派出去的禦醫個個是這個結果,乾隆早該急了。

現在清楚了,這些傳說都是不大真實的黃元禦,那麽,黃元禦到底是個什麽樣的人呢?他到底是如何才在短短的二十年的時間裏,從壹個壹竅不通的學子,成爲了壹個名留醫史的大家呢?

其實,從黃元禦寫的書的序言裏,我們可以很清楚地看到黃元禦是怎麽生活的,他早年由于眼睛的殘疾,被排除在科舉之外,這對他的心理傷害壹直持續著,後來,在北京工作期間,他很有些憤世嫉俗,看不起那些俗人,那些往來應酬的人,這結果搞得他很孤立,在大多數的時間裏,黃元禦下班了,都是在冷清的屋子裏,自己琢磨著醫學,整天在那裏伏案寫作。

如何在那麽短的時間裏成爲壹個高手?黃元禦爲我們做出了答案,那就是,耐住寂寞,刻苦專研,用全部精力,壹生只做壹件事。

在《素靈微蘊》這本書的最後,黃元禦寫了壹個小故事,說有個特有地位的鄰居(估計當時黃元禦住的禦醫宿舍壹定是二環以內),這位鄰居整天坐著車子,出去應酬,整天壹身的名牌兒,見天兒的喝,可天天的路過黃元禦的門口,就有些好奇:這位怎麽天天都悶在家裏,幹什麽呢?

于是終于有天忍不住了,看朋友約的飯點兒還早,就順便進來了,寒暄了壹下:“您說我們這都是高幹宿舍住著,還真沒怎麽聊過,您整天在家都忙什麽啊?忙收藏嗎?練字畫?”

這位壹聽,傲然而笑,海!我都以爲您在忙什麽呢,原來幹這個,太沒意思了,您看看人家那些生活,多好啊,這個世界那麽多美妙的地方,妳都去過嗎?高爾夫,妳玩過嗎?天上人間俱樂部漂亮美眉巨多,妳去過嗎?北邊小湯山的溫泉的鮮花浴,妳泡過嗎?最近台灣遊也放開了,妳報名了嗎?都沒有,您這好啊,這麽多好東西不嘗試壹下,整天在屋裏“足不出于方州,行不越乎闾裏,抱壹篇以長吟,面百城以自喜,仰屋梁以咨嗟,扶空幾而歎只”,您這都圖什麽啊?

黃元禦歎了口氣,說:恐怕說了妳也不明白啊,古代留下的那些醫學經典,能夠真正理解的人已經很少了,我爲了讓大家看得明白,就把這些書給注釋壹遍,這樣可以讓這個世界好的醫生更多啊,讓病痛中的人痛苦更少啊,所以沒有時間玩了,現在,我還覺得時間不夠用呢,妳能明白嗎?

這位鄰居沒等黃元禦說完,突然急了:“嘿!我忘了點兒了,來不及了,約好了酉時在國貿吃花家菜呢,聊著聊著忘了點兒了!得,回見了您呐!”

黃元禦很痛心,又被人耽誤了半天的時間,于是低下頭,重新開始寫書。

這種孤單的生活在黃元禦的醫書裏都有反映,讓我們來看看他都是怎麽自己描述的吧:

在《四聖心源》的序言裏,黃元禦淒涼地寫到,當時“霖雨初晴,商飙徐發,落木飄零,黃葉滿階。玉楸子處蕭涼之虛館,坐寂寞之閑床,起他鄉之遙恨,生故國之綿思。悲哉,清秋之氣也,黯然遠客之心矣,爰取《心源》故本,加之潤色。”

各位可以想象到吧,這是壹幅怎樣的場景,黃元禦自己孤獨地坐在桌子前,秋風吹過,滿院淒涼,院子外面的世界也許很精彩吧?也有很多熱鬧的事情吧?但是黃元禦似乎並沒有關注那些事,他把自己以前的手稿拿出來,又開始壹筆壹筆地修改。

我們現在打字都是很容易的事情了,那個時候,每本書都是需要自己用毛筆壹筆壹筆的寫,我們可以想象壹下,就是用這種小楷,黃元禦爲我們留下了近二百萬字的著作。

其實我們也不能完全說大家不願意和黃元禦交往,實際的情況應該是黃元禦自己拒絕了很多的社交機會。

從前來拜訪他的人來看,其實當時很多人都希望和他交往,只不過是黃元禦沒有時間和大家應酬而已。

他最後選擇能夠和他交往的,都是和學術有關的人員,比如當時的丞相文瑞公的孫子,叫伊贊鹹的,這個人非常的喜歡醫學,自己也很刻苦,他就不斷地跑到黃元禦的家裏,向黃元禦學習。

黃元禦見這位能夠如此的專心醫學,也很感動,于是對他很是看重,他們在壹起討論了很多的問題,尤其是關于瘟疫痘疹的問題,伊贊鹹問了很多的問題,黃元禦都壹壹作答,最後還把問答的內容放在了《四聖懸樞》這本書裏面。

如果要說中醫有理論家,那麽黃元禦無疑是其中的壹位,他從學習中醫理論出發,在經過臨床實踐以後,又回歸到理論,並通過總結,爲中醫增添了新的理論內容。

雖然黃元禦的學說也有偏頗之處,他在理論領域對使用滋陰的藥物比較排斥,但是實際上在臨床中,他也沒少使用該類藥物,總的來說還是根據病證施藥。

黃元禦去世得很早,在五十三歲的時候就去世了,由于資料缺乏,我們無法搞清楚他到底是因爲什麽去世的,但是我覺得這並不是壹個主要的問題,壹個人去世的方式太多了,壹個才華橫溢的人可以過個馬路就被車撞死,壹個憤世嫉俗的人很可能因爲自己的情緒患上惡性腫瘤,各種原因都可能導致壹個人在五十幾歲死去。

但是,我覺得他到底是怎麽去世的並不重要,重要的是:這個人做爲壹個殘疾人,通過自己的努力學習,最終成爲了壹個中醫學家,並爲中醫理論的發展做出了自己的貢獻,爲我們留下了近二百萬字的醫學著作。

由于我們無法知道他是怎麽去世的,那麽,我就把救治患者的過程,來做爲他的故事的結尾吧!

這是壹位婦女,姓林,也不知道她跟誰生了氣,結果氣生完了,開始感覺自己胸腔裏面熱痛,還吐血,這下可嚇壞了,甚至都忘了到底和誰生的氣了(可見生氣實在是沒有必要),這個時候還有痰若幹要吐,頭疼,還感到惡心,有嘔的感覺,然後是腦袋、四肢都出現了水腫,肌肉也瘦了下去,並且“常下紫血”。

您覺得這個情況比較嚴重了吧?這還沒完呢!她的症狀還有,在夏天的時候,心口那裏開始疼痛,肚子裏象有三塊石頭壹樣的東西,左右脅下各壹個,壹塊在胃口那裏,同時總是感覺胃裏脹滿,還往上嗳氣,心煩,口渴,喝水喝進去馬上就吐出來,吃飯也是,吃下去沒多久就吐出來,這簡直讓人抓狂,那麽多的糧食都浪費了,人還是那麽瘦。

這些症狀還不夠,這位林女士還手足都冰冷,感覺象冰壹樣,每到到了秋天的時候才開始好轉,在來月經的時候,肚子感覺很疼痛,而且渾身上下的皮肉筋骨都感覺疼,現在是幾乎吃不進去什麽飯,喝的粥壹到胃裏,就開始往上返,小肚子那裏象堵塞在那裏,喘息也很費勁,小便紅濁淋澀,大便象羊糞壹樣幹燥。

各位,這都是些什麽症狀啊,簡直是周身上下亂作壹團,這麽多症狀放在壹起,簡直讓人無從分析。

當黃元禦被請來以後,也感到很困惑,您這怎麽會病成這樣啊?您就說說原因吧,生壹次氣不至于這樣。

這位林女士壹聽,眼淚就下來了,原來,她先是失去了自己的兒子,當時悲哀異常,在眼淚流光了以後,眼睛裏都出血了。

這次事情半個月以後,開始咳喘,驚悸,失眠,但是平時還覺得困,睡覺醒以後,就是壹身的汗,身上還感覺忽冷忽熱的,而且眼眶周圍還呈現出青黑色,到今天,這個病已經有九年,患者到此時已經是奄奄壹息了。

大家看到了吧,人的情緒到底有多重要,不好的情緒會徹底地破壞人的各個系統的正常運作,有的時候會有很嚴重的後果,甚至患惡性腫瘤等的發病都和情緒有著很大的關系。所以各位在碰到什麽不順心的事情的時候壹定要想開,要知道自己的健康是最關鍵的,那些倒沒事兒回過頭壹看,不過如此而已,很快就會煙消雲散的。

黃元禦碰到這麽個患者也感到棘手,病情複雜,而且現在還很危重,怎麽辦呢?沒辦法,還是用氣機升降的那個圓圈理論來解釋壹下吧!

于是,黃元禦老師就又給各位上起了關于大家體內的圓圈的課,各位,讓我們最後壹次再來聽聽他老人家講的內容吧。

他說:脾是負責把清氣往上升的,胃是負責把濁氣往下降的,如果脾氣正常把清氣往上升,那麽大小便就會順利地從下邊排出(因爲如果清氣和濁氣在下焦專結,則大小便就不容易排出),如果胃氣正常地往下降,那麽也就不會吃進食物嘔吐了,現在這位顯然是胃氣不降才嘔吐食物的;胃氣不降了,心火就無從下降,結果就在上面刑克肺金,這樣就出現了煩躁、咳嗽、口渴,肺主皮毛(中醫認爲身體的皮毛是肺來管的),肺金被克,則出現了皮毛開泄,汗就多了;甲木不降,則膽虛,就産生了驚悸。

顯然,這個圓圈的上面出了問題,整個不往下降了,導致了很多病證的出現。

那麽爲什麽在夏天的時候病重,到了秋天就好轉了呢?要知道,現在很多人的病都有這個特點,有的人的皮膚病到秋天就好轉,讓我們接著聽黃老師講講吧。

黃老師說:在夏天的時候,自然界濕氣重(現在北京還是這樣呢),脾氣郁陷,胃氣不降,脾胃之氣和肝膽之氣扭在壹起,亂作壹團,“兩氣專塞”,所以形成了三個塊,等到秋天的時候,秋天之氣爲燥,濕氣收斂,這樣脾氣可以生發了,胃氣也降了,所以病就好轉些。而中醫認爲脾主肌肉,濕旺脾郁,則身體變得非常的消瘦,水濕之氣重,所以會有水腫出現。

除了脾胃,讓我們來看看肝腎吧,脾胃是這個輪子的中軸了,中軸出了問題,這個圓圈的其他部分也就不轉了,這就導致了上熱下寒,下焦寒冷,則導致經血瘀滯,慢慢就變成了紫色的,很多人認爲經血紫色爲熱,其實也要考慮到下焦寒冷的情況啊。

肝藏血而開竅于目,這位悲哀過度,肝氣郁結,所以血會從眼睛裏出來,肝氣郁陷,則小肚子感到有硬結,肝屬木,其色青,肝病則臉上會出現青色。

這樣我們就解釋了她身上出現的所有亂七八糟的症狀,這些症狀看似淩亂,但是如果從氣機升降的角度來分析,還是都可以找到根源的。

這就是黃元禦的這個脾胃升降理論的好處,多複雜的病情,它都可以給歸納入壹個簡單的模式,並用輕輕壹撥的方法,讓人體自行恢複。

林女士的這個病怎麽治療呢?黃元禦老師開出了方子(其實我估計各位現在也都會開了),就是:伏苓、甘草、半夏、川椒、附子、幹姜、桂枝、白芍、丹皮、從蓉。

這個方子裏的前三味我們已經很熟悉了,是撥動圓圈的中軸的,伏苓把濕氣瀉去,讓脾氣上升,甘草坐鎮中州,半夏把胃氣往下降,而黃元禦認爲這個患者下焦虛寒,脾腎陽虛,所以加了川椒、幹姜、附子。這個川椒就是花椒,四川産的好壹些,所以叫川椒,它是個熱藥,爲什麽四川那邊常用來做菜呢?因爲四川那個地方濕氣重,花椒有燥濕的作用,各位有患皮膚濕疹的,可以把川椒熬水,然後用這個水洗患處,可以去除濕疹,川椒還可以暖中驅寒,肚子裏涼就可以用川椒,有的女孩子因爲胞宮虛寒,冷得導致月經時痛經,就可以用川椒和公丁香研成粉末,放入肚臍裏,外邊用風濕膏帖上,則可以起到緩解痛經的作用。

這個幹姜我們講過了,是入脾腎經的,可以引附子的藥性入腎經,所以有“附子非幹姜不熱”的說法,黃元禦非常喜歡用這個藥,用來燥除脾經的濕氣,黃元禦說幹姜的作用有:“燥濕溫中,行郁降濁,不宜火土,消納飲食,暖脾胃而溫手足,調陰陽而定嘔吐,下沖逆而平咳嗽,提脫陷而止滑泄”。

方子裏的桂枝、白芍、丹皮是針對肝經去的,因爲肝經郁陷是這個婦女的病之誘因,因此調理肝經很重要,桂枝可以升肝經之郁陷,白芍入陰,柔肝和肝,丹皮可以清泄肝經之火。

最後用的藥是肉從蓉,這個藥是幹嘛的呢?原來,肉從蓉是入肝、腎、大腸經的,它可以起到暖腰膝,健筋骨的作用,可以滋養肝腎之精血,潤大腸之燥結,黃元禦認爲,那些大便象羊糞壹樣,都是小顆粒,很難排出的,是土濕木郁,下竅閉塞的緣故,肉從蓉這味藥溫補腎陽而不燥,富含油脂,可以滋潤大腸,使得大便通暢,如果有這樣症狀的朋友,可以用十克或者十五克肉從蓉,配合十克的火麻仁來服用,可以使得大便排得更容易些。黃元禦對于這種大便燥結的,都喜歡在方子的最後加入肉從蓉,他認爲其他的瀉藥都有傷正氣的可能,而肉從蓉的藥性從容不迫,非常合適。

各位看看,這就是高手,無論病情多麽的複雜紛亂,人家很快就找出問題的症結,用的藥不多,在氣機流轉的過程中輕輕的壹撥,人體它自己就開始恢複了。

好了,這個病治療完了,我們知道,這是黃元禦老師給我們上的最後壹堂課了,讓我們用目光,來送別我們的黃元禦老師吧。

我們看到黃老師慢慢地整理好自己的東西,在患者家屬的感謝聲中,他離開了患者家。他穿過北京繁華的街市;穿過熙熙攘攘的人群;穿過挂滿商品的商店;穿過音樂喧囂門口站著時髦男女的戲院;穿過無數人世間的快樂與痛苦,走回自己的住處。

那天,天空非常的晴朗,扶疏的樹枝掩映在湛藍的天空中,又是壹個清涼的秋日。

黃元禦站在房子的門口,望了壹眼萬裏無雲的藍天,臉上露出壹絲向往的表情。

黃元禦,名玉路,字元禦。他因爲自己被庸醫誤治,喪失了壹只眼睛,成爲了殘疾人,但是他化悲憤爲力量,奮起攻讀醫書,最後終成壹代中醫大家,他壹生救人無數,發展了中醫的脾胃理論,爲氣機升降理論增添了更新的內容,他在最困難的境遇裏,孤軍奮戰,用自己的努力來扼住命運的咽喉,最終爲我們留下了近二百萬字的醫學著作,使自己成爲了壹個對世界有用的人。

盡管黃元禦在批評唐宋以後的醫生方面言辭過激,但是瑕不掩瑜,他的巨大的貢獻是無法抹去的。

他的理論在清代以後已經幾乎失傳了,讓我們重新撿起來,仔細地研究壹下吧,這壹定會對我們認識我們自己的身體有所幫助的。

多說幾句,我個人在生活中,曾經數次遭遇困境,每到這個時候,我都會聽貝多芬的《命運》,我把它存在我的手機中,隨時在走路的時候聽,這是壹部偉大的交響樂,貝多芬在寫它的時候,耳朵已經失去了聽力,這對壹個音樂家來說,簡直是致命的,貝多芬曾經悲歎命運爲什麽對他如此的不公!他在給別人寫的信裏,曾經責問蒼天,爲什麽拿走的偏偏是自己的聽力!那麽,該怎麽辦呢?難道要從此不再創作?貝多芬在經過了無數痛苦的思考之後,決定要扼住命運的咽喉,他奮起反抗,他在沒有任何聽力校正的情況下,在自己的大腦中想象著創作的效果,各個和弦、對位,所有樂器的配合,複雜得我們無法想象,最後,他創作出了人類不朽的《命運》交響曲,音樂學院的人說,這是人類音樂史上的壹座大山,從此再也沒有人能夠翻越了。

在第壹次演出的時候,是貝多芬自己指揮的,表演結束後,所有的觀衆都激動得起立鼓掌,而貝多芬因爲聽不到任何的聲音,還是面對樂隊站著,當旁邊的人把他的身體轉過來以後,他看到的是整個的歐洲、整個的人類在向他表示尊敬!

各位如果妳聽壹聽《命運》交響曲,妳就會聽到在貝多芬的筆下,命運之神是多麽的殘酷(有時確實如此),但是人類反抗命運的力量又是多麽的強大!在他的音樂裏,在《命運》的第二樂章,反映出的人類的感情,是那麽的細膩,象流過的河水,讓人聽了感到無比的心酸,但是,壹旦人們有了信念,那麽他反抗命運的力量也是排山倒海般的強大,妳再聽聽後兩個樂章,那簡直是戰鬥和勝利的輝煌之歌!

恩格斯在聽了《命運》以後也很激動,說:如果壹個人來到這個世界上,沒有聽過《命運》的話,那就相當與沒有聽過任何聲音壹樣。(革命導師的話有點過頭,但是沒有聽過確實遺憾)

我在寫黃元禦的時候,耳邊會經常出現《命運》的旋律,心裏面壹直有種感覺,覺得黃元禦和貝多芬有某些相似,他們從事的領域沒有任何的交叉,但是這些人的精神境界是相通的,他們都是在最惡劣的環境裏,在命運把他們最美好的希望剝奪以後,他們奮起戰鬥,扼住命運的咽喉,爲自己、爲人類爭得了自尊和榮譽,最終獲得了輝煌的榮譽。

順便說壹句,貝多芬的性格也不好,他總是穿得衣冠不整,走路時,如果迎面走來壹群貴族,貝多芬會壹個招呼都不打,昂首從他們的隊伍裏穿過,旁若無人。

人生難免遇到困境,每當這個時候,想想黃元禦,想想貝多芬,該怎麽做,自己就知道了。
貼文者 : : kit13

Re: 轉載 神醫是這樣看病的 羅大倫 - 2012-02-29 23:02:54

很精彩!! 拍手

不過...

回應:
這太監就把這個情形回禀給康熙了,康熙倒是很不在意,說:“這有什麽啊,能看病就成啊,著他入宮,見面就正面行四叩首,不必行君臣大禮!”


這段裏頭的康熙,應該是乾隆之誤。
貼文者 : : 兴仔

Re: 轉載 神醫是這樣看病的 羅大倫 - 2012-02-29 23:22:16

ya先生看得仔細,確是有誤 臉紅 握手
貼文者 : : ERIC

Re: 轉載 神醫是這樣看病的 羅大倫 - 2012-03-01 22:21:57


給同好參考之
貼文者 : : 兴仔

Re: 轉載 神醫是這樣看病的 羅大倫 - 2012-03-02 09:49:46

爲兄台的美圖配上解析
貼文者 : : 兴仔

Re: 轉載 神醫是這樣看病的 羅大倫 - 2012-03-02 09:53:09

麻瑞亭下气汤表格式解析

一、下气汤 载黄元御所撰之《四圣心源•卷四》。
1、原方为:甘草6克、半夏9克、茯苓9克、杏仁9克,(泡,去皮尖)、贝母6克,(去心)、五味子6克、芍药6克、橘皮6克
治气滞在胸肠右胁者,麻瑞亭去敛肺止咳之五味、贝母,加润血疏肝之首乌、丹皮
2、化裁方:云茯苓9克、粉甘草6克、炒杭芍12克、粉丹皮9克、制首乌20克、广橘红9克、炒杏仁9克、法半夏9克,变功专清降肺胃原方,为既能右降肺胃,又能左升肝脾的升清降浊之剂,以之作为主方,随证灵活加减,而治绝大部分内伤杂病。
(图表药量均为克)
方药 1 2 3 4 5 6 7 8
原方 甘草6 半夏9 茯苓9 杏仁9 橘皮6 芍药6 五味子6 贝母6
化裁后主方 粉甘草6 法半夏9 云茯苓9 炒杏仁9 广橘红6 炒杭芍12 制首乌20 粉丹皮9
3、药性分析:
云苓健脾渗湿.治在脾而助其升。半夏和胃降逆,治在胃而助其降。
甘草和中,治在脾胃.助其升降。三味和合而调理后天脾胃,助其气血生化之源,以扶正抑邪。杭芍、丹皮、首乌入血分,疏肝升陷,兼以平胆。橘红、杏仁入气分,清肺理气,化痰降逆。八味和合而共奏健脾疏肝、清降肺胃、调和上下之功,则胃降而善纳,脾升而善磨,肝升而血不郁,肺降而气不滞,心肾因之交泰,诸脏腑紊乱之气机,因而复其升降之常,病可向愈也。善守主方,随症加减,胆欲大而心欲细,方可收功。为便于临床应用,曾赋“下气汤”歌诀一首如下:内伤杂病不和顺,法宜升阳降浊阴。半夏甘草伴云苓,胃逆降而脾阳升。杭芍首乌共丹皮,滋肾疏肝入血分。橘红杏仁理肺气,八味和合显奇功。
此方药虽平淡无奇,然理在一个调字,机在调中,以健脾和胃为本,兼调肝肾心肺,握中央而驭四旁,复升降而交水火,用治内伤杂病,切病机而效可观。所以然者,内伤杂病多系脏腑功能之失调,脾胃功能失调尤著者。故病机为中气不健,肝胆郁滞,肺胃上逆,脾肾下陷,而导致脾胃不和,肝胆不调.上显标之虚热.下显本之湿寒。此方和中调郁,谨守“渗脾湿而不伤肝阴,滋肝阴而勿助脾湿”的原则,降浊阴而去其上壅,升清阳而理其下陷,自可收脾升而肝肾随之亦升,胃降而心肺随之亦降之功,使紊乱之脏腑气机,复其左升右降之常,胃善纳而脾善磨,肝不郁而肺不滞,气血渐旺,诸症自可向愈也。噫!医圣仲景建中之名方,小建中汤也;先贤东垣补中之名方,补中益气汤也;医圣仲景、先贤东垣,以之建立中气补益中气,效若桴鼓。由此可见圣贤医术精湛之一斑,制方严谨精萃之奥蕴,所以千余年来,医者习用之,以之治其所主之疾,活人无计。此乃方剂之生命力取决于其愈疾也。麻瑞亭善用之下气汤,诚谓是调中之方剂。调中者,是在调理中气的基础上兼及四维,使诸脏腑因邪之所凑而导致的升降紊乱,复其升降之常,则正气因之充旺,自能祛邪外出而病愈。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正气之虚,虚在脏腑功能紊乱失序,气血生化匮乏,无力祛邪。攘外必先安内,内安方能万众一心,同仇敌忾,以御外侮。以之论病,安内即复其脏腑功能,俾使气血化生,祛邪外出而病愈。犹后勤供应之优劣,乃战争胜负之先决条件之一也,下气汤可谓安内之良资,其加减化裁之药味,可谓攘外之精兵,粮足兵精,焉有不胜之理?!此非比美于圣贤,意在明建中、补中、调中之别,知下气汤制方愈疾之机理也。
二、各种病症加减
麻瑞亭先生勤学独悟,业医一生,愈病无数,主要取决于黄元御医术,得力于他创新的“下气汤”主方,并灵活应用,加减化裁,因而医迹卓著。他善于凭脉察舌,据症据病,于主方内加入主治某症某病之品,组成治疗各个具体病症之方,开创了治诸内伤杂病之新路。
1、湿气盛者(如水气病、脾虚胀满),以猪苓片9-12克易茯苓,建泽泻9克易甘草。
方药 1 2 3 4 5 6 7 8
基础方 粉甘草6 法半夏9 云茯苓9 炒杏仁9 广橘红6 炒杭芍12 制首乌20 粉丹皮9
化裁方 建泽泻9 猪苓片9-12
2、湿气盛而腹胀者,以茯苓皮9-15克或猪苓皮9-12克易茯苓。历节(如风湿或类风湿),以土茯苓15-30克易茯苓,建泽泻9克易甘草。
方药 1 2 3 4 5 6 7 8
基础方 粉甘草6 法半夏9 云茯苓9 炒杏仁9 广橘红6 炒杭芍12 制首乌20 粉丹皮9
化裁方 茯苓皮9-15或猪苓皮9-12
风湿或类风湿 建泽泻9 土茯苓15-30
3、胃逆纳呆.头目昏晕者(如血压偏高),以炒白术9-12克易甘草(甘能令人中满,而妨食纳,且甘草补气升压,故易之)
方药 1 2 3 4 5 6 7 8
基础方 粉甘草6 法半夏9 云茯苓9 炒杏仁9 广橘红6 炒杭芍12 制首乌20 粉丹皮9
化裁方 炒白术
9-12
4、暑月湿热,苔白腻而胃口不开者.以生薏仁15-2O克易甘草。
方药 1 2 3 4 5 6 7 8
基础方 粉甘草6 法半夏9 云茯苓9 炒杏仁9 广橘红6 炒杭芍12 制首乌20 粉丹皮9
化裁方 生薏仁
15-20
5、胆胃上逆.甲木化火.口苦咽干,头痛眩晕,关寸脉大,舌红苔黄者,以黄岑炭9-12克易杭芍,平胆以清上热。
方药 1 2 3 4 5 6 7 8
基础方 粉甘草6 法半夏9 云茯苓9 炒杏仁9 广橘红6 炒杭芍12 制首乌20 粉丹皮9
化裁方 黄芩炭
9-12
6、脾湿肝郁,乙木下陷,少腹冷痛下坠,关尺脉大,舌淡苔滑者,以桂枝木6-9克易杭芍,暖肝以助升发。
方药 1 2 3 4 5 6 7 8
基础方 粉甘草6 法半夏9 云茯苓9 炒杏仁9 广橘红6 炒杭芍12 制首乌20 粉丹皮9
化裁方 桂枝木
6-9
7、血虚者(如缺铁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以炒赤芍9-12克易杭芍,润燥以补血虚。
方药 1 2 3 4 5 6 7 8
基础方 粉甘草6 法半夏9 云茯苓9 炒杏仁9 广橘红6 炒杭芍12 制首乌20 粉丹皮9
化裁方 炒赤芍
9-12
8、心动悸,脉虚数或结代者(如心脏病),以生地炭9-12克易丹皮,润血以复脉。
方药 1 2 3 4 5 6 7 8
基础方 粉甘草6 法半夏9 云茯苓9 炒杏仁9 广橘红6 炒杭芍12 制首乌20 粉丹皮9
化裁方 生地炭
9-12
9、血瘀头痛,经络瘀阻,肢体串痛.或半身不遂.月经涩少者,以老川芍6-9克易丹皮,通经活络以祛瘀。
方药 1 2 3 4 5 6 7 8
基础方 粉甘草6 法半夏9 云茯苓9 炒杏仁9 广橘红6 炒杭芍12 制首乌20 粉丹皮9
化裁方 老川芍
6-9
10、月经量多.色淡神疲者,以全当归9-12克易首乌,温经补血以调经。
方药 1 2 3 4 5 6 7 8
基础方 粉甘草6 法半夏9 云茯苓9 炒杏仁9 广橘红6 炒杭芍12 制首乌20 粉丹皮9
化裁方 全当归
9-12
11、脾肾虚寒,纳差腰痛,关寸脉大,舌淡苔滑者(如胃病、慢性肾炎),以上肉桂3-5克易首乌,温中暖下以祛寒。
方药 1 2 3 4 5 6 7 8
基础方 粉甘草6 法半夏9 云茯苓9 炒杏仁9 广橘红6 炒杭芍12 制首乌20 粉丹皮9
化裁方 肉桂
3-5
12、陈年咳嗽,水源乏竭,舌红少苔,夜热烦躁者,以大熟地9-12克易首乌,滋燥以生水。
方药 1 2 3 4 5 6 7 8
基础方 粉甘草6 法半夏9 云茯苓9 炒杏仁9 广橘红6 炒杭芍12 制首乌20 粉丹皮9
化裁方 大熟地
9-12
13、肺逆咳嗽者,以广陈皮9-15克易橘红,顺气以止咳。
方药 1 2 3 4 5 6 7 8
基础方 粉甘草6 法半夏9 云茯苓9 炒杏仁9 广橘红6 炒杭芍12 制首乌20 粉丹皮9
化裁方 广陈皮
9-15
14、胆胃气滞,胸胁痛疼者(如胆囊炎、胆结石),以炒枳壳9克易橘红,破滞宽胸以止痛。
方药 1 2 3 4 5 6 7 8
基础方 粉甘草6 法半夏9 云茯苓9 炒杏仁9 广橘红6 炒杭芍12 制首乌20 粉丹皮9
化裁方 炒枳壳9
15、胸胁气滞益重者,以炒枳实9克易橘红,破气开滞以止痛,兼利大肠。更重更痛者,以炒青皮6-9克,或鹅枳实6克易橘红。
方药 1 2 3 4 5 6 7 8
基础方 粉甘草6 法半夏9 云茯苓9 炒杏仁9 广橘红6 炒杭芍12 制首乌20 粉丹皮9
化裁方 (1)炒枳实9
(2)炒青皮6-9或鹅枳实6
16、肝郁胁痛者(如急慢性肝炎),以佛手片6-9克易橘红,疏肝理气以止痛。
方药 1 2 3 4 5 6 7 8
基础方 粉甘草6 法半夏9 云茯苓9 炒杏仁9 广橘红6 炒杭芍12 制首乌20 粉丹皮9
化裁方 佛手片
6-9
17、胃脘痛疼,胃酸缺乏,食少疲困者,以香橼片6-9克易橘红,舒肝以开胃。
方药 1 2 3 4 5 6 7 8
基础方 粉甘草6 法半夏9 云茯苓9 炒杏仁9 广橘红6 炒杭芍12 制首乌20 粉丹皮9
化裁方 香橼片
6-9
18、气滞胸闷.痰多不利者,以全瓜萎9-12克易杏仁,化痰利气以宽胸。
方药 1 2 3 4 5 6 7 8
基础方 粉甘草6 法半夏9 云茯苓9 炒杏仁9 广橘红6 炒杭芍12 制首乌20 粉丹皮9
化裁方 全瓜蒌
9-12
19、胸膈胀闷,俯仰俱难者,以瓜篓皮9-12克易杏仁利气以除壅。
方药 1 2 3 4 5 6 7 8
基础方 粉甘草6 法半夏9 云茯苓9 炒杏仁9 广橘红6 炒杭芍12 制首乌20 粉丹皮9
化裁方 瓜蒌皮
9-12
20、咳唾痰涎,胶粘难出,胸闷气短者.以炒篓仁9-12克易杏仁,利痰遂饮以宽胸。
方药 1 2 3 4 5 6 7 8
基础方 粉甘草6 法半夏9 云茯苓9 炒杏仁9 广橘红6 炒杭芍12 制首乌20 粉丹皮9
化裁方 炒蒌仁
9-12
21、气滞胸闷,大便干而不利者,以郁李仁9-12克易杏仁,清肺润肠以利便。
方药 1 2 3 4 5 6 7 8
基础方 粉甘草6 法半夏9 云茯苓9 炒杏仁9 广橘红6 炒杭芍12 制首乌20 粉丹皮9
化裁方 郁李仁
9-12
22、月经涩少,色黑有块,胸闷心烦者,以炒桃仁9-15克易杏仁,活血理气,化瘀以通经。
方药 1 2 3 4 5 6 7 8
基础方 粉甘草6 法半夏9 云茯苓9 炒杏仁9 广橘红6 炒杭芍12 制首乌20 粉丹皮9
化裁方 炒桃仁
9-15
23、妊娠呕恶,食纳不开者.以姜半夏6-9克易法半夏(法半夏有堕胎之弊),和胃降冲,顺气以开胃。
方药 1 2 3 4 5 6 7 8
基础方 粉甘草6 法半夏9 云茯苓9 炒杏仁9 广橘红6 炒杭芍12 制首乌20 粉丹皮9
化裁方 姜半夏
6-9
以上为主方之随证随病化裁之要例。
临床又善据各症各病之兼症而加减所需之味,灵活化裁而治内伤杂病。又如:
24、主症兼有心悸者,以生地炭9克易丹皮,加广郁金9-12克、延胡索9-12克、柏子仁9-12克、北沙参15-3o克、白蔻仁6-9克、赤丹参15-20克、白茅根9-12克。
方药 1 2 3 4 5 6 7 8
基础方 粉甘草6 法半夏9 云茯苓9 炒杏仁9 广橘红6 炒杭芍12 制首乌20 粉丹皮9
化裁方 生地炭9
加 广郁金9-12 延胡索9-12 柏子仁9-12 北沙参15-3o 白蔻仁6-9 赤丹参15-20
白茅根9-12
若心悸而下寒较重者,另当以上肉桂3克易首乌,补骨脂9克易白茅根。
25、肾寒膝痛者,以上肉桂3克易首乌,加炒杜仲12克、川续断15克、骨碎补9-12克、炒干姜3-5克、草蔻仁4-6克。
方药 1 2 3 4 5 6 7 8
基础方 粉甘草6 法半夏9 云茯苓9 炒杏仁9 广橘红6 炒杭芍12 制首乌20 粉丹皮9
化裁方 肉桂3
加 炒杜仲12 川续断15 骨碎补9-12 炒干姜3-5 草蔻仁4-6
若肾寒而膀肤热涩者,另当以建泽泻9克易甘草,仍用首乌,以北沙参30克易干姜,加焦山桅3克。
26、咳而痰少者,以广陈皮12克易橘红,加前胡12克、川贝母9克、炙冬花12克、北沙参20克、白蔻仁6克、炙五味4-6克。
方药 1 2 3 4 5 6 7 8
基础方 粉甘草6 法半夏9 云茯苓9 炒杏仁9 广橘红6 炒杭芍12 制首乌20 粉丹皮9
化裁方 广陈皮12
加 前胡12 川贝母9 炙冬花12 北沙参20 白蔻仁6 炙五味4-6
27、胆胃病(如胆胃气痛、胆囊炎及胆结石),以炒枳壳9克易橘红,以全瓜蒌9克易杏仁,加广郁金9克、延胡索9克、川楝子6克、广木香4克、白蔻仁6克。

方药 1 2 3 4 5 6 7 8
基础方 粉甘草6 法半夏9 云茯苓9 炒杏仁9 广橘红6 炒杭芍12 制首乌20 粉丹皮9
化裁方 全瓜蒌9 炒枳壳9
加 广郁金9克、延胡索9克、川楝子6克、广木香4克、白蔻仁6克
28、肝胃病(如慢性肝炎),加广郁金12克、延胡索12克、半枝莲12克、白花蛇舌草l2克、缩砂仁9克、赤丹参15克、软柴胡9克、焦山桅3-5克。
方药 1 2 3 4 5 6 7 8
基础方 粉甘草6 法半夏9 云茯苓9 炒杏仁9 广橘红6 炒杭芍12 制首乌20 粉丹皮9
化裁方
加 广郁金12 延胡索12 半枝莲12 白花蛇舌草l2 缩砂仁9 赤丹参15 软柴胡9 焦山桅3-5
29、胃脘痛(如胃及十二指肠溃疡),以炒白术9克易甘草,加广郁金9克、延胡索9克、乌贼骨12克、炒干姜3克、白蔻仁6克、三七粉3克,(分冲)…。
方药 1 2 3 4 5 6 7 8
基础方 粉甘草6 法半夏9 云茯苓9 炒杏仁9 广橘红6 炒杭芍12 制首乌20 粉丹皮9
化裁方 炒白术9
加 广郁金9 延胡索9 乌贼骨12 炒干姜3 白蔻仁6 三七粉3(分冲)
麻瑞亭师诊断用药,既守传统医学的辨证施治,又重视现代医学的诊断证明。如诊断证明冠心病患者,则於“下气汤”主方增一味丹参或三七,实验证明丹参有降压作用,扩张冠脉,减小阻力,并有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对肝病患者,以其轻重查清乙肝系列,肝功能、B超、病毒定量,甲胎蛋白,后以下气汤为主方辨证加减:纳差者加白蔻仁、腹胀运迟者加鸡内金、缩砂仁,肝脾肿大者加苏泽兰、炙鳖甲,黄疸者加茵陈,转氨酶高者加板兰根、半枝莲,胁痛重者加丹参、桑枝等等活用药性之法。以“下气汤”之加减治肝病,此实乃《金匮要略》所云,“见肝之病,当先实脾”之意。他重于实践,勤于思考,对传统中药的功效,每创新意,拓宽临床用药的范围。体现了“异病同治,同病异治”之活法。诸如将妇科调经药泽兰用于肾炎消除尿蛋白;将白檀香、半枝莲、桉树叶用于泌尿系感染,消除尿中之血球、脓球,列为肾盂肾炎常规方药,疗效可靠。
所谓“拨千钧之舟者,一桪(音 xun2,提手旁加一寻字。拨的意思,如撏他的毛。又如;撏扯;摘取之意。)之木也”。俱健脾和胃、升清降浊功能之主方。生气血而调阴阳,是为扶正,为御邪之本,与各症各病所加祛邪之味相合,抵达病所,共奏愈各症各病之功。主方以黄岑易杭芍,加龙骨、牡蛎,则平胆而降浊,主方以桂枝易杭芍,加柴胡,则疏肝而升清。此乃下气汤灵活加减化裁,用治绝大部分内伤杂病,且疗效甚佳之原委也。所以然者,病机相同或相近,虽病症病名不同,治可相同,异病同治也。而内伤杂病,多脏腑功能失调,升降紊乱者,是其大率也,即病机相同相近也。升降紊乱,均当复其升降之常;而复其升降之常的关键.重在调理脾胃。下气汤以健脾和胃为本,兼调肝肾心肺,切中内伤杂病之主要病机,所以灵活加减化裁,用治内伤杂病,既稳当而效可观。 麻瑞亭已业医6o余年,愈疾无计,主要取法于黄元御医术,得力于下气汤之灵活加减化裁。而麻瑞亭基于自己的临床实践,又灵活变换原方两味,以之治诸内伤杂病,医迹卓著,既是对黄氏医术之继承弘扬发展之明证,亦是异病同治大则之具体实践与发扬也,是麻瑞亭医术之精蕴特色也。黄元御曰:人有无妄之疾,医乏不死之方。下气汤灵活加减变化,虽能愈诸多内伤杂病,然非万病之灵丹妙药,诸病皆能用之,而效若桴鼓。以病症之轻重有别,治疗之难易不同,即使辨证无误,针药无差。重危者,亦非轻易能愈,绝证者难免倾亡,以下气汤治之亦然。
麻瑞亭六十余年的医疗实践证明,以下气汤治某些危重疾患,疗效较为理想,用治某些不治之症,亦可减轻患者之病痛,延缓其踏入冥途之时日,因之,下气汤虽不能尽愈诸疾,然仍不失为治疗内伤杂病之良方也。再者,麻瑞亭也并非以下气汤而治百病者。当用则用,不当用则另用他方,以脉症为转移,此即善用与好用之别也。
临床医案
杨某,男,36岁,河南开封市某厂工人。当地医院确诊为再生障碍性贫血,治疗无效,于1974年2月18日慕名来西安求治于麻瑞亭。自诉:头昏耳呜、心慌气短,乏困无力,经常鼻衄,牙龈出血,午后发热。诊脉:细濡、稍革、滑动、关寸大,舌苔白涩腻。体温39.2℃。查血:血色素2.2%,网织红细胞0.5%,红细胞112万/mm3,白细胞4500/mm3,中性42%,淋巴58%,血小板5.4万/mm3。收容住院治疗。辨证:中气虚败,肝脾不升,肺胃不降,上热下寒,精血不藏。诊断:再生障碍性贫血。治则:健脾舒肝,清肺和胃,温肾潜阳,滋益精血。处方:云茯苓9克、炒白术9克、炒杭芍15克、上肉桂6克、生地炭30克、全当归12克、炒杏仁9克、山萸肉15克、法半夏9克、复盆子15克、贡阿胶9克(烊化)、煆磁石12克、柏叶炭12克、北沙参12克、制附片9克、炒干姜9克、红人参9克(另煎)、三七粉3克(分两次冲服)。服药30剂后,精神好转,食纳增加。随症加减用药,输血5次1000毫升。住院11个月,无明显不适。查血:血色素7.9%,网织红细胞1.2%,红细胞401万/mm3,白细胞7700 /mm3,血小板6.5万/ mm3。血常规基本正常,12月29日出院。八年后来院复查。自诉饮食正常,精神好,能胜任工作。查血:红细胞550万/ mm3,血红蛋白13.5%,网织红细胞0.8%,血小板8.6万/ mm3,白细胞10800/ mm3,淋巴37%,单核3%,脉细濡,右关寸较大,舌苔白、根腻。处方:(治疗方法/用药处方/诊疗技术/经验,已屏蔽,需要了解,请联系服务中心,以便我们为您服务。)后随访,体健如常人。
按:先师善治再生障碍性贫血。他认为再生障碍性贫血,属中医血虚劳损证,系因脾肾虚寒,中气不健,化源不足,肝脾不升,肺胃不降,阳浮于上,阴沉于下,气血生化匮乏所致。黄元御曰:“血源于肾统于脾,藏于肝,注于心。气源于胃,藏于肺,纳于肾。肾主骨,骨生髓,髓为血之源”。麻瑞亭以此论作为治疗血虚劳损之机理,确立“健脾暖肾,滋肝养血,益气和胃,敛肺降逆,益精填髓”之治疗原则。
麻瑞亭师一生讲究临床实效,在临床实践中探索出的“下气汤”,因人因病化裁,治疗70多种常见杂症和疑难病,独俱慧眼,疗效可靠,经得起重复验证,难能可贵,值得倡导和赞颂。
附:1、下气汤-《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七。
【组成】半夏9克 生姜9克 人参4.5克 橘皮9克(一方无人参
【用法】上药四味,嚼咀。以水 700毫升,煮取300毫升,分三次服,日服三次。
【主治】脾虚气滞,胸满腹胀。
2、下气汤-《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三。
【组成】大腹槟榔14枚,杏仁28枚。
【主治】胸腹背闭满,上气喘息。
【用法】上(口父)咀。以童便3升,煎取1升半,分为2服。
【各家论述】《千金方衍义》:杏仁以下气,大腹槟榔以泄满,童便导之下行。然唯初病气实者为宜。
3、下气汤-《四圣心源》卷四。
【组成】甘草2钱,半夏3钱,五味1钱,茯苓3钱,杏仁3钱(泡,去皮尖),贝母2钱(去心),芍药3钱,橘皮2钱。
【主治】肺气不降,胸膈右肋痞塞。 【用法】煎大半杯,温服。
4、下气汤-《女科指掌》卷三。
【组成】苏叶、陈皮、桑皮、茯苓、青皮、白芍、大腹皮、甘草。
【主治】子悬。
貼文者 : : 兴仔

Re: 轉載 神醫是這樣看病的 羅大倫 - 2012-03-02 09:55:19

怎么复制不了表格化 dontknow
貼文者 : : 兴仔

Re: 轉載 神醫是這樣看病的 羅大倫 - 2012-03-02 10:02:50

我也发几张图
貼文者 : : 兴仔

Re: 轉載 神醫是這樣看病的 羅大倫 - 2012-03-02 10:04:16

图解《四圣心源》天人解1.阴阳变化阴阳未判,一气混茫。

气含阴阳,则有清浊,清则浮升,浊则沉降,自然之性也。

升则为阳,降则为阴,阴阳异位,两仪分焉。





清浊之间,是为中气,中气者,阴阳升降之枢轴,所谓土也。



枢轴运转,清气左旋,升而化火,浊气右转,降而化水。化火则热,化水则寒。

方其半升,未成火也,谓之曰木。木之气温,升而不已,积温成热,而化火矣。

方其半降,未成水也,谓之曰金。金之气凉,降而不已,积凉成寒,而化水矣。







水火金木,是名四象。

四象即阴阳之升降,阴阳即中气之浮沉。

分而名之,则曰四象;合而言之,不过阴阳。

分而言之,则曰阴阳,合而言之,不过中气所变化耳。







四象轮旋,一年而周。阳升于岁半之前,阴降于岁半之后。

阳之半升则为春,全升则为夏,阴之半降则为秋,全降则为冬。

春生夏长,木火之气也,故春温而夏热。

秋收冬藏,金水之气也,故秋凉而冬寒。

土无专位,寄旺于四季之月,各十八日,而其司令之时,则在六月之间。土合四象,是谓五行也。

貼文者 : : 兴仔

Re: 轉載 神醫是這樣看病的 羅大倫 - 2012-03-02 10:18:29

图解《四圣心源》天人解2.五行生克
图解《四圣心源》天人解3.脏腑生成
图解《四圣心源》天人解4.气血本原
貼文者 : : quest

Re: 轉載 神醫是這樣看病的 羅大倫 - 2012-03-02 15:09:59

能不能麻煩您製成doc檔後再提供附檔下載嗎?
化裁方是改易了哪些藥方都看不懂了!謝謝!
貼文者 : : 兴仔

Re: 轉載 神醫是這樣看病的 羅大倫 - 2012-03-02 16:38:38

麻瑞亭下气汤表格式解析
貼文者 : : 兴仔

Re: 轉載 神醫是這樣看病的 羅大倫 - 2012-03-02 16:40:36

大醫至簡,中土回環,一以貫道,已上傳請參考
貼文者 : : quest

Re: 轉載 神醫是這樣看病的 羅大倫 - 2012-03-02 21:46:20

感謝大大無私的奉獻,真是惠我良多啊!
貼文者 : : 兴仔

Re: 轉載 神醫是這樣看病的 羅大倫 - 2012-03-03 13:09:19

兄台客氣,黃師學說,知道的人太少了,大家共同學習
貼文者 : : 兴仔

Re: 轉載 神醫是這樣看病的 羅大倫 - 2012-03-03 13:17:19

下氣湯解析,僅是麻老醫案壹篇,若要研究致用,當應備齊黃師醫書和麻瑞亭治驗集爲妥,四聖心源爲黃師會極之極,首先讀之,另,亦可旁慘彭子益,多角度探視黃師學說
貼文者 : : quest

Re: 轉載 神醫是這樣看病的 羅大倫 - 2012-03-06 11:56:57

張貼者: 兴仔
下氣湯解析,僅是麻老醫案壹篇,若要研究致用,當應備齊黃師醫書和麻瑞亭治驗集爲妥,四聖心源爲黃師會極之極,首先讀之,另,亦可旁慘彭子益,多角度探視黃師學說


不知何處可求得黃師體系著作及醫案等電子檔?尚祈告知!謝謝!
貼文者 : : 兴仔

Re: 轉載 神醫是這樣看病的 羅大倫 - 2012-03-07 12:16:17

兄台,此處可阅读下載之,http://www.docin.com/search.do?searchcat=2&nkey=%E9%BA%BB%E7%91%9E%E4%BA%AD%E6%B2%BB%E9%AA%8C%E9%9B%86
貼文者 : : quest

Re: 轉載 神醫是這樣看病的 羅大倫 - 2012-03-11 22:44:09

感謝指點,不過此處要積點才能下載,曠日費時,我還是另謀他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