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金剛經的故事(1)~~從「倚天屠龍記」談起。

貼文者 : : 罐子

關於金剛經的故事(1)~~從「倚天屠龍記」談起。 - 2006-02-17 12:07:49

此篇文章摘自風潮音樂網討論區 風潮音樂網討論區
權利為原作者所有


哈~

乍看標題,你一定會想說,金剛經跟金庸的武俠小說會有什麼關係呢?
我想聊聊一個在心中存在以久的疑問,在前不久才突然得到答案的故事。

大家如果看過倚天屠龍記這部金庸最有名的武俠小說,一定對裡面的一套神功武功「九陽真經」不陌生吧?
據說九陽真經最早是被抄寫在少林寺的一本佛經「楞伽經」上面的。後來張無忌因緣際會之下,從楞伽經的字裡行間,看到了抄寫的小字版九陽真經,於是練成了九陽神功。
整部倚天屠龍記,於是就沿著張無忌的成長、習武過程,與九陽真經的軸線,彼此穿插,形成了龐大的一部武俠鉅構。並成為金庸的射雕三部曲的最終完結篇,劃下完美的句點。

如果您有印象的話,一定還記得:

在最後的篇章裡面,金毛獅王被囚禁在少林寺,由三位少林寺的高僧守護,三位高僧從金剛經當中悟出道理,並結合本身武學,創造出「金剛伏魔圈」的絕技,而張無忌三戰金剛伏魔圈的精彩武打場面,竟然描寫的數字達十幾萬字,毫無冷場。

這後面最精彩的篇章,幾乎都圍繞在金毛獅王日夜聽高僧誦唸金剛經,受到感化,而心境轉變,最後前塵血海深仇,盡化消殞,頓悟而入佛門而作終結。

可以說,整部倚天屠龍記,是由楞伽經「始」,而由金剛經「終」。

~~~~~~~~~~~~~~~~~~~~~~~~~~~~~~~~~~~~~~~~~~~~~~~~~~~~~

金庸如此安排,是頗具深意的寫法。因為他知道這裡面牽涉到佛教禪宗的一個非常知名的典故,且聽我道來:

禪宗是佛教八大宗派當中,非常知名的一個,在陏朝的時候,在印度的達摩祖師,東渡大海來到中國,那時候他發現雖然中國人普遍信仰佛教,可是上至皇帝,下至僧尼和凡俗,卻顯少有人証道,而且許多都著迷在佛教的表相上,誤以為修行就是著重在儀式和表相上面。

在與梁武帝會面之後不久,他就前往少林寺面壁隱居。他是在等待一個人到來,他在等待一個能夠承擔佛法心要的人到來,那正是二祖慧可,後來達摩祖師在少林寺將法傳給了慧可大師,成為禪宗二祖。

他告訴二祖說:唯觀此土,唯有「楞伽經」可以印心!

亦指:在當時的中國,只有這部楞伽經可以印証一位修行人是否已經証悟。

於是從二祖開始的禪宗,都視楞伽經為無上寶典,奉行不變。

楞伽經是一部很殊勝的寶典,不僅禪宗很尊崇它,就連唯識宗、密宗、法華、天台、、等其它佛教宗派都很尊崇這部經典。因為它的內容無所不包,內容指涉了包含宗教、心理學、科學、世間人文、藝術、哲學乃至於心理意識的無窮變化原理,當然也包括我們一般人無從窺伺的潛意識在內。

它分析了世間各種宗教、修行者、教派、苦行者和修練者在修行過程中出現的不同境界和問題,並指出其不足之處,可以說截至目前為止,世界上的心理學,甚至是潛意識研究、科學和感官研究,還沒有辦法超出楞伽經講的內容。因為它針對人的主觀認知、客觀世界呈現以及感官變化層次,提出驚人的分析。

也正因為如此,達摩大師,考量了當時的社會狀況,才會指示二祖要以楞伽經來印心,也就是印証自己修行的層次。

這個典故,熟讀中國小說和歷史的金庸自然明白。

禪宗一直傳至五祖弘忍時,那時五祖已經不在少林寺傳法了。
有一日,慧能在一間客棧,剛把砍好的柴放好時,他無意間聽到一位投宿的客人在唸誦一段經文。

那時他還未出家,與母親相依為命,奉養母親,以砍柴為生。
乍聽那一段經文,突然之間,心中好像被什麼給攪動了。

他已經尋找很久很久了,心中一直疑惑的答案,在那一刻突然產生異樣的變化。因為他不識字,所以就問那位客人:您在唸什麼呢?

那個人回答他:這是得至五祖大師那裡的「金剛經」寶典。金剛經這三個字第一次印入他的腦海當中,於是他決定前去求法。

後來慧能在安置好母親之後,支身前往五祖處求法,五祖也正在等待繼承的弟子前來,他已經期盼很久了,雖然六祖並不識字,可是佛教心法與文字並無直接關係。五祖為了考驗他,於是命他先入廚房工作,當個伙夫。

最後五祖見時機時熟,於是告訴所有的弟子說,大家把自己修行的悟境,寫在牆上,他要選擇弟子繼承衣缽。

於是大弟子神秀寫下「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埃」的偈語。此偈一出,眾弟子無不驚訝讚歎,心想神秀悟境如此,六祖非他莫屬了。

不料伙夫慧能雖然不識字,但是也請了一個來寺裡拜拜的香客,為他寫上自己的偈:「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此偈一出,震驚四座。沒有人料想到一個不識字的伙夫,竟然能夠道出這麼深刻的偈語。而其中所描述的內容,似乎比神秀的還更為高超,有無窮無盡的內涵。

五祖見到慧能的偈,當下就將其擦拭掉。然後趁著沒人的時機。來到廚房,示意在半夜,命六祖到其禪房來,在確認之後,為他講解整部金剛經的意旨,那時六祖終於澈底體悟了金剛經的意旨,而成為禪宗六祖。

自六祖之後,禪宗法門流佈全中國,後來更東傳至韓國,更播至日本,應驗了當年達摩祖師告訴二祖慧可的預言:

「吾本來茲土,傳法救迷情,一花開五葉,結果自然成」。

禪宗後來開啟了五家、七宗,流佈整個中國,並傳遍世界,正是由六祖慧能大師開始,從那時禪宗就以不拘一般規則和機鋒的手段開悟弟子,綻放出世界宗教界最珍罕的花朵。

有人說,禪宗不是一種宗教,它是宗教的最核心,此話並不假。

而這一切都與金剛經息息相關。

六祖慧能大師為什麼會乍聽金剛經就產生如此奇異的變化呢?因為他累劫累世已經尋找很久了。他在尋找能夠破斷他內心執迷的東西,而金剛經的經文無異是為他開啟了一道光芒。

在金庸的倚天屠龍記中,金毛獅王為了報復自己的師父殺妻殺子,屠殺家人之仇,數十年來屠殺無辜的武林人士,結下無數深仇,經歷過喪妻喪子,被最親密的師父背叛,又因執著屠龍刀之秘,想成為武林霸王的慾望所趨使,喪失雙眼,又被困荒島數十年,後又因此執著的慾望,履遭人陷害、逼殺、暗算、、、種種人間甘苦愛恨嚐盡。

最後才在少室山上,聽聞僧人唸誦金剛經而心開悟解,覺往今非。

金庸取禪宗典故,而創造出一部恢宏的武俠鉅作,其心中的用意其實是頗具深意的。

唯有追尋過種種慾望,理解許多人事物之後,才能深深體會和信受金剛經的不可思議之處。

倚天屠龍記,描寫的是一個朝代的終結(元朝),描寫的是另一個時代的開啟(明朝),講的是主角張無忌,因為感情,而與四個女子糾纏不清的恩怨情仇。

當世局變化愈烈,人情事理交逼愈繁,愈錯綜難解之際,也就正是他筆下想描述的現世場景。

這樣子,大家是不是覺得金剛經很特別呢?
貼文者 : : 騙人布

Re: 關於金剛經的故事(1)~~從「倚天屠龍記」談起。 - 2006-02-17 20:33:24


不管命運是如何的安排

人生的奧義總離不開...無常二字

知道的就知道不知道的還是不知道

就跟命理一樣

天地之間的奧義總是有緣者得之



土荒鎚的奧義天地之間少人得知

貼文者 : : 罐子

Re: 關於金剛經的故事(1)~~從「倚天屠龍記」談起。 - 2006-02-17 20:55:02

嗯...土荒鎚是什麼? 蠻好玩的..
無常也是悟的一部分
就算知道了金剛經奧義六祖也沒有自立宗派神壇
還是每天砍柴挑水...

因緣俱足..該懂的就會懂..每個人都有自己悟入的法門
唱歌的女生就是我悟入的法門
貼文者 : : 騙人布

Re: 關於金剛經的故事(1)~~從「倚天屠龍記」談起。 - 2006-02-17 21:11:17


就算知道了金剛經奧義六祖也沒有自立宗派神壇
還是每天砍柴挑水...



因為知道的就知道不知道的還是不知道

佛渡有緣人

設了宗派神壇....無非又要引起另一段的爭權奪利

貼文者 : : 罐子

Re: 關於金剛經的故事(1)~~從「倚天屠龍記」談起。 - 2006-02-17 21:19:21

騙人布在海賊王裡也是先從騙人開始後來才熱血誓死跟隨主角
知道了還要去行

"行"才是學問...

金剛經只是第一關

騙大好樣的
貼文者 : : 騙人布

Re: 關於金剛經的故事(1)~~從「倚天屠龍記」談起。 - 2006-02-17 21:26:53


金剛經是第一關

也是最後一關

悟道跟行不行沒有直接的關係

貼文者 : : 罐子

Re: 關於金剛經的故事(1)~~從「倚天屠龍記」談起。 - 2006-02-17 21:32:49

聽聞金剛經才 始 得於~人(當知是人)

菩薩道的路很長

這是我的認知~

騙大可以說說您的看法

ps:若是聽聞金剛經而成悟成佛,想必是已經過百千萬億劫的人吧...
貼文者 : : 騙人布

Re: 關於金剛經的故事(1)~~從「倚天屠龍記」談起。 - 2006-02-17 21:43:30


隨順因緣

是法平等無高下

任何一本經都可以到彼岸



要明心見性其實是粉簡單的

貼文者 : : 罐子

Re: 關於金剛經的故事(1)~~從「倚天屠龍記」談起。 - 2006-02-17 21:51:50

認同~

我想我們不用多說什麼了 感恩
貼文者 : : 騙人布

Re: 關於金剛經的故事(1)~~從「倚天屠龍記」談起。 - 2006-02-17 21:54:37


至於有沒有所謂的明心見性

只有自己知道

貼文者 : : 罐子

Re: 關於金剛經的故事(1)~~從「倚天屠龍記」談起。 - 2006-02-18 12:40:38

道理其實很簡單,大家都想太多了...
都是頭腦在作怪

靜心是非靜心是名靜心

博自己一笑
貼文者 : : 騙人布

Re: 關於金剛經的故事(1)~~從「倚天屠龍記」談起。 - 2006-02-18 17:13:56


俺還以為你是認真的....

貼文者 : : 黃半仙

釋 [三身]與[修道]兼說[天龍八部]Re: 關於金剛經的故事(1)~~從「倚天屠龍記」談起。 - 2006-02-18 18:19:44

釋 [三身]與[修道]兼說[天龍八部]

「金剛」是個比喻,就是金剛寶,我們佛教有個金剛力士,也就是護法韋馱尊天,手中拿的兵器就叫「金剛寶降魔杵」,也叫「金剛杵」。我們人世間也有金剛寶,不過沒有天上的金剛寶那麼好、那麼高明而已。現在人稱金剛為鑽石,此經用金剛寶作比喻,比喻什麼呢?就是比喻般若妙慧。金剛寶有三種意思,即一、其體最堅,二、其用最利,三、其相最明。
(上文引自-金剛經講錄道源法師講述)

余以為,大致是引以為[永恆]與[真實存在].並說[斷塵世煩惱]方法.

凡有形必毀.
佛說:三身…[法身][化身][報身]
原指佛之三種因時空應化與法相之身而言.
然而既說.人皆有佛相.
於塵世眾生.當也有此三身爾.

[報身]又稱[色身]
於人[色身]就是有形之身,具足地水火風,六根八識等,分別有人、畜生等不同的受報之身,即是色身.
四大色身,即是煩惱,色身即有生滅,法身常住無所住,如來法身常不變異故。
於佛,於人,神識有賴此肉身行舉言行.假藉爾.非真.故說[以假修真]有形必毀之物.不必執著.

[化身]
於佛…隨應三界六道不同狀況和需要而變現之身。世尊到更於非人肉身可去的地方,因此要改變形體,又稱為應化身、應身佛。
於人..則是指生活之中各種身分爾.即是變化後的身體與身份。有時也稱[業身]因果業力使然.

[法身]
於佛者亦名法身,
於人亦名[本心],此心無形相,無因果,無筋骨,猶如虛空,取不得。
此我人之真佛性之身.人忘矣.迷矣.且失.故於此生重修.
孔聖也說:{學問之道,求放心爾}…此[放心]我的解釋是[失去的本心]
六祖曰:「三身者,清淨法身,汝之性也。圓滿報身,汝之智也。千百億化身,汝之行也。若離本性別說三身,即名有身無智。」

修道…..
此分[漸]與[頓]
神秀寫下:「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埃」
此常人之[漸]法
慧能與出:「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此慧者之[頓]法

皆通修行之路.雖有高下.
遲與速,業身分,因緣別

[頓]法簡單說,就是[悟]
有ㄧ位小和尚對師父說[我悟道了]
師父差一點沒有給他一巴掌.說到:
[師父我平生不下幾十次小悟.數次大悟…..現在還在悟]

哈~~~[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容易….此[小悟]體會[法性]
然而~~~~改變江山個性([業身])不太容易
此[知易行難]也
六祖之[頓]非常人也.無怪乎神秀說[漸]

又說倚天屠龍記談起天龍八部

於達摩血脈論
頌曰
心心心難可尋,寬時遍法界,窄也不容針。
我本求心不求佛,了知三界空無物。
若欲求佛但求心,只這心這心是佛。
我本求心心自持,求心不得待心知。
佛性不從心外得,心生便是罪生時。

半仙之解…..
達摩為禪宗主. 一花開五葉。至六主慧能集大成.於今家戶膾炙人口.
我也從此道入.
此理可說,然而意大博深.非大自在者不易也不能.
若然徒逞口舌之快.亦落兩頭.非不二法.
於是我見.
能從見生不殺.心若惕勵.未嘗非入佛方便.時日一到.因緣俱足.當了然此心.

通達大自在.此經亦提及大自在王佛.此佛於日本通稱.國人不習.
乃至佛乘宗推崇此佛.我見此乃沿於東洋.
前些日子因為李善單之香華天化妝品事件.關渡緣道觀音廟一沸騰
(.此廟D網風水版亦有褒貶.)
此乃人事之是非.非關佛法.
此是題外一章.
但可見佛法至簡至易至難至深.

半仙再進言…
此自性見,即是凡事種種於心.
了了分明.無愧於心.此孔聖六十知天命,
七十從心所欲,不踰規矩也,規矩即佛道.
半仙曾於此版提及….
大陸所拍天龍八部連續劇對話中
我最喜歡33集後段
那位掃地的老和尚收服了....
蕭遠山,慕容老

....
“面門出入 應物隨情
自在無碍 所作皆成
了無識心 識心見佛
是心是佛 是佛是心
欲得早成 戒心自律
淨律淨心 心即是佛
除此心王 更無別佛”

(這段話好像金庸原著沒有,必是語出於此經)
半仙有所感言.是為之誌…..2005/4/2補記
(這段感言.我曾發表於D網說達摩血脈論 半仙談吃素與天龍八部
http://destiny.xfiles.to/ubbthreads/show...page=0&vc=1 )

又說
法分:[有為][無為]
理本尚[無為]行且[有為]….知無為然後有為可也.
介紹一書…當[無為] 行[有為]
[當和尚遇到鑽石]:一個佛學博士如何在商場上實踐佛法
http://66.102.7.104/search?q=cache:N9p9P...B3&hl=zh-TW

此當是世俗之[成功者]所陳釋….
總是有所教化於世人..
不過.好像他的開悟導師.也無[入世]喔
是否,天命不同.鐘鼎山林.?? [報身]迥異然??
以上僅個人體悟與禪釋…祈無違佛說
[紫林居士-黃半仙] 善知識 恭釋 2006/2/18
貼文者 : : 罐子

Re: 釋 [三身]與[修道]兼說[天龍八部]Re: 關於金剛經的故事(1)~~從「倚天屠龍記」談起。 - 2006-02-18 18:49:03

頓]法簡單說,就是[悟]
有ㄧ位小和尚對師父說[我悟道了]
師父差一點美有給他一巴掌.說到:
[師父我平聲不下幾十次小悟.數次大悟…..線在還在悟]
哈~~~[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容易….此[小悟]體會[ 法性 ]
然而~~~~改變江山個性([ 業身 ])不太容易

~~~~~~~~~~~~~~~~~~~~~~~~~~~~~~~~~~~~~~~~~~~~~~~~~~~~~~~~~~~

說得好


有很多人體會法性以為就悟了,開始開班授徒
佛不可思議,不可稱量
貼文者 : : 罐子

Re: 關於金剛經的故事(2)~~從「倚天屠龍記」談起。 - 2006-02-18 20:05:56

此篇文章摘自風潮音樂網討論區 風潮音樂網討論區
權利為原作者所有..這作者真不錯


您一定會覺得很奇怪?

這世界上到底有多少部的佛經啊?而這些我們常常聽到名字
的佛經,究竟是怎麼命名的?

以金剛經來淺說的話,它至少具有三種深刻的意義:

*****************************************************

第一個,「金剛」指的是金剛石。

在地球上,最硬的物質是什麼呢?是鑽石。在古印度,金剛
石就是對鑽石的稱呼。因為鑽石能夠用來切割其它的東西,
好比你用刀片無法切割玻璃,但是用鑽石卻可以。因為鑽石
的硬度高於玻璃,而且高過其它地球上的任何一種金屬和材
質,所以它普遍被用來當作切割的工具。

你會問:那鑽石是怎麼加工的?

答案很簡單,它是用硬度比它更純更高的鑽石來切磨的。

佛教用金剛石來比喻無法被損毀的法理以及能夠破斷障惑的
本質力量,所以用梵文vajra,稱為金剛。

金剛這個名詞後來衍生出許多稱呼,如佛教的護法神也被冠
以**金剛,而在密教當中,每一位佛菩薩,也都有一個金剛
的密號,象徵其隱微的法性功德。

因為西藏的藏文,是從印度梵文轉變學習而來的,而藏文有
簡化梵文的習慣,所以原本用羅馬拼音,發vajra(哇及拉)的音
,藏文就直接翻讀成banjya(班雜)。

所以當我們在聞誦許多梵咒時,如果你想分辨它是梵文的原咒
,還是藏文原譯的,你只需要注意一下,如果裡面剛好有一句
含有「vajra」,那麼就是梵咒;而如果你聽到的是「班雜」,
那麼就是藏音轉譯的梵咒。

至於日本東密、台密和中國的唐密,因為都是沿自唐朝傳自
古印度的密宗,所以咒音也是發近似梵文原音。

這也就是為什麼同一尊佛菩薩的咒,會有古梵音、漢音、藏音
、日譯梵音、、、等的多種唸法了。

******************************************************

第二個,金剛又指無法被損毀,永恆存在的無上真理性。

它就存在每一個人本質最深處,不因為肉體消失而改變,而
也不因生命產生而增加。它指的就是這種本質。

如果照密教的說法:其實任何事物的最核心,都是金剛的本質
,也就是說一切法的最根本都是無法被損毀、無上的真理性。
這也是金剛的另一層含義,並不獨指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而言。

這也就是為什麼我們會在密宗的很多地方看到諸如許多象徵性
的怒目金剛像、金剛佛母、明王、、、的其中一個原因。

******************************************************

第三個,金剛除了能摧毀性,不被摧毀的本體性存在之外,還
另指最珍貴性。

我們現在肯定是把前兩個涵義給忘了,只記得第三種屬性,而
加以發揚光大了。

因為鑽石物以稀為貴,自古以來,金剛石就具有極高的價值。
所以總是會被人們拿來當作財寶來珍藏、買賣和保值。

******************************************************

金剛經的全名是「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
梵文全名是指vajra-prajina-pramida sutra

prajina就是般若的梵文原音
pramita指的是波羅蜜多

sutra,漢文翻成「修多羅」,又有人翻成「素叉洛」。
原來是指用線把某種東西串在一起的意思。
你就可以聯想到是用文字把真理串接起來,變成一本經典的
意思了。

*****************************************************
般若經典,在整個佛教龐大的經典當中,並不是只有「般若心
經」和「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兩部。

如果據統計,整部大品般若波羅蜜經,約有六百部之多,可能
有上仟萬、好幾百萬字之多。全部是在闡明『空』的般若義理
的。而除了大品般若經之外,還有小品般若經。

因為般若經典是佛學的最核心奧義,所以經典量非常龐大。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據聞正是截取了六百部大品般若經的菁華
,濃宿成兩百六十個字而成。這也正是為什麼佛教徒如此重視
般若心經的原因。

而金剛經,被意指為般若系經典當中的最珍貴的一部,是有其
非常重要的原因的。因為金剛經連闡釋本體性的真理言論也直
接破除掉了。甚至連金剛經自己本身也破除掉了。這是相當不
可思議的地方。

地球上沒有一個宗教、經典,能夠把自身也給摧毀掉,金剛經
是唯一的一部。


ps: 編者按:我不知道是不是真的是惟一的一部,只是他帶給我的力量目前是獨一無二的
貼文者 : : 騙人布

Re: 關於金剛經的故事(2)~~從「倚天屠龍記」談起。 - 2006-02-18 21:48:50


因為佛陀所說的法是應世而說

是應不同根器的眾生所說

緣起緣滅

連佛陀所說的法也是虛幻的

俺也是小時候聽到六字大明咒

以及他相關的說明而感動的流淚不已

感動佛陀的無私

毫不保留的將宇宙的奧義讓大家知道

貼文者 : : 罐子

Re: 關於金剛經的故事(2)~~從「倚天屠龍記」談起。 - 2006-02-18 22:26:00

不只流淚,我連鼻涕都掉滿地...
貼文者 : : 罐子

Re: 釋 [三身]與[修道]兼說[天龍八部]Re: 關於金剛經的故事(1)~~從「倚天屠龍記」談起。 - 2006-02-19 11:55:52

回應:


半仙再進言…
此自性見,即是凡事種種於心.
了了分明.無愧於心.此孔聖六十知天命,
七十從心所欲,不踰規矩也,規矩即佛道.
半仙曾於此版提及….
大陸所拍天龍八部連續劇對話中
我最喜歡33集後段
那位掃地的老和尚收服了....
蕭遠山,慕容老







沒錯..掃地即是佛

半仙可創~半仙宗

南無本師半仙佛菩薩~



弟子幽默一下..別打我

~~~~~~~~~~~~~~~~~~~~

認真的說..以我的認知
就算是通靈異能之人,甚至天人阿修羅也有福報用盡重新轉世之時
以通俗的話來說
專心掃地才是王道
貼文者 : : 黃半仙

Re: 釋 [三身]與[修道]兼說[天龍八部]Re: 關於金剛經的故事(1)~~從「倚天屠龍記」談起。 - 2006-02-19 13:01:35


這稱可折煞我了
1/2再不出來迴避一下….
隨然眾生皆 是菩薩再來
這[佛]居侍可 不好皆受收

小罐子 小丸子
打是疼…疼嗎?
稱弟子 網路縁
青出藍 黃周界
半仙宗 佛禪道
掃地去 心田耕
[紫林居士-黃半仙] 善知識
貼文者 : : 罐子

Re: 釋 [三身]與[修道]兼說[天龍八部]Re: 關於金剛經的故事(1)~~從「倚天屠龍記」談起。 - 2006-02-24 14:13:55

綺語:

綺,本來是種絲織品,非常美觀,可是不切實用,把它引伸為有的人很會講話,他的嘴像百靈鳥一樣的,什麼話都說得出來,總是讓人發笑,要是認真研究的話,話是講了一大堆,一點意思也沒有。還有,那些淫蕩、輕浮話,說了蕩人心智,使人想入非非的肉麻話,以及毫無意義的廢話,都是綺語。

請問半仙善知識如何做到不綺語?

幽默和綺語有什麼不同處??

夫妻講黃色笑話也算嗎?

貼文者 : : 黃半仙

[自知]與[尺度] 問題Re: 幽默和綺語有什麼不同處?? - 2006-02-24 17:27:20

回應:



請問半仙善知識如何做到不綺語?

幽默和綺語有什麼不同處??

夫妻講黃色笑話也算嗎?







佛曰:不可說
仙語:不敢論
蘇格拉底:惡止於夢者.非惡
此間是此度的問題
孔夫子: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孟子:權,然後知輕重;度,然後知長短。
居士:就是[自知]與[尺度]問題

[自知]好比[悟]
[尺度] 好比[道]
悟知行善道

然後.半仙[綺語]:

夫妻作愛是色情嗎

幽默和綺語有什麼不同處??
夫妻講黃色笑話也算嗎?

小丸子與章丸子有什麼不同處??
扮仙搞笑算數嗎?
佛不說仙不論
算是張飛對岳飛吧
[紫林居士-黃半仙] 善知識

貼文者 : : 罐子

Re: [自知]與[尺度] 問題Re: 幽默和綺語有什麼不同處?? - 2006-02-24 18:07:34

我想

就是老和尚背少婦過河那個故事的意思吧..

說話時將心比心, 點到為止

但又不會對四周留下不好的影響

夫妻魚水之歡,又可稱疊疊樂

這樣...
應該沒有琦語

感恩
貼文者 : : 騙人布

Re: [自知]與[尺度] 問題Re: 幽默和綺語有什麼不同處?? - 2006-02-24 20:28:37


你覺得佛法是真的還是假的

貼文者 : : mmss

Re: [自知]與[尺度] 問題Re: 幽默和綺語有什麼不同處?? - 2006-02-24 21:37:07

阴阳者,天地之道也
人不可绝阴阳...........
貼文者 : : 罐子

Re: [自知]與[尺度] 問題Re: 幽默和綺語有什麼不同處?? - 2006-02-24 22:41:04

騙大...

您都說有緣人得之
您還問我真假...


佛法真假..我的其他文章已說明


謝謝!
貼文者 : : 罐子

Re: [自知]與[尺度] 問題Re: 幽默和綺語有什麼不同處?? - 2006-02-24 22:55:21

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里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里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雲。是鳥也,海運則將徙於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齊諧者,志怪者也。諧之言曰:「鵬之徙於南冥也,水擊三千里,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這是一隻多麼大的魚及多麼大的鳥啊!原來它是「魚鳥同體」、「二位一體」的一種生物,它的由魚化鳥、由水升空、翱翔天際的一切活動都是那麼地氣魄不凡,莊子真是稱頌讚美有加了。當大鵬鳥在空中逍遙的時候,它的眼界不同了,它看事情的角度改變了,地上一切生物活動的意義對它而言都與在地面上的我們的想法有極大的差距了。所以莊子就要藉著這隻大鵬鳥眼中的世界,來打開我們一般人的想像的空間,將我們拉到一個視野上從未有過的高度,重新反省我們的生活世界中的各種觀點,讓我們有機會跳脫日常性的一般思考,而興起超越自我的響往。如果不是藉著大鵬鳥的比喻,一上來就要人們接受莊子的想法,恐怕世人是很難被影響的,這便是莊子藉故事以講道理的說明技巧。

  莊子說:在九萬里以上的高空看下來,地面上的山川百物、動植飛潛、人頭竄動,實在是非常細微渺小的事情,渺小得就像晴天時在太陽光束的打灑之下,我們會看到空中飄動的灰塵飛揚一般,它們或團聚或零散,雖像野馬奔騰而實為塵埃因風起落,因此所有在地上活動中的人、事、物,都只是在一氣通流中彼此以氣息相吹著而已的?

莊子消遙游
貼文者 : : 罐子

Re: [自知]與[尺度] 問題Re: 幽默和綺語有什麼不同處?? - 2006-02-24 23:57:41

在佛經裡有這麼一個故事:
有一對貧窮的夫妻,以乞討為生,他們唯一的財產就是一條毯子,所以這條毯子是他們最寶貴的財物。後來,夫妻二人檢討反省,這一生會這麼窮困,是因為過去世沒有行善、修福,沒有供養三寶的緣故。這時,正好是釋迦牟尼佛住世,四處托缽行化,他們就商量,想把這唯一的毯子,拿去供養佛陀,可是這個毯子又髒、又臭、又舊,供養佛陀不但不禮貌,可能還會招罪過,於是在精舍外面徘徊、猶豫。佛陀知道了這對老夫妻心裡的想法,就告訴弟子要他們進來。老夫妻看到佛陀的慈悲、和藹,就虔誠、恭敬地把這一條毯子供養了釋迦牟尼佛。

釋迦牟尼佛叫目連尊者把毯子拿去海邊洗一洗,把它洗乾淨。當目連尊者把這個毯子拿去洗的時候,忽然波浪滔天,浪高數十丈從海中直湧而來。目連尊者是佛弟子當中神通第一,看到這個情況,立刻運用神通力把須彌山移過來鎮伏波浪,但是須彌山放到海浪當中,就像一個小藥丸一樣,無濟於事,海浪仍然繼續升高。於是,目連尊者只好趕快回到精舍請示釋迦牟尼佛。

佛陀就拿了一粒米給目連尊者,說:「你把這一粒米丟到海浪當中,海浪自然就會平息。」目連尊者就把這粒米丟到海中,說也奇怪,真的立刻風平浪靜了。目連尊者覺得很奇怪:用神通力把須彌山移過來,都不能平息這個海浪,為什麼這小小的一粒米能夠把這麼大的海浪平息?於是,請釋迦牟尼佛說明原因。佛陀開示:「你不要小看這粒米,這一粒米代表宇宙之間因緣會合的一種真理。要知道,這個世界上,所有一切都是因緣和合所生。這一粒米,是以種子為因,以外面的水分、陽光、空氣種種條件為緣,還有種種人為的因素,共同加起來,才能有這粒米的存在。

所以,就如佛經裡講,穀子有過去、現在、未來,自始至終都是因緣和合、生生不息,這粒米也是,所以把它投到海浪裡面去,海浪自然就會平息。」

然而,為什麼會如此波濤洶湧呢?佛說,這對老夫妻的毯子雖然又髒、又臭、又舊,可是,由於老夫妻的發心是真誠、廣大的,而且有慚愧心,所以,毯子一洗,水流到海中時,一般人所看到的臭水,就變成光明、變成香的水,乃至於化成七寶宮殿。東西南北四海龍王們看到這不可思議的功德,都來歡喜讚嘆,所以產生這麼大的海浪。他們這念布施的心是非常的清淨、光明、虔誠而平等,所以功德甚至超過了須彌山。

從這個故事來看,布施完全在我們當下這一念心,而不在於「質」或「量」。假使是布施最好、最高貴的毛毯,十件、一百件、一千件、一萬件,可是這念心不是虔誠心、清淨心,而是藉此機會打知名度,那麼,不但沒有功德,可能還會招罪過。所以,布施最重要的是這一念心是否是清淨心、虔誠心、恭敬心、平等心以及慚愧心,若有了這些心,福報就是不可思議的。
佛陀開示:「你不要小看這粒米,這一粒米代表宇宙之間因緣會合的一種真理。要知道,這個世界上,所有一切都是因緣和合所生。這一粒米,是以種子為因,以外面的水分、陽光、空氣種種條件為緣,還有種種人為的因素,共同加起來,才能有這粒米的存在。

所以,就如佛經裡講,穀子有過去、現在、未來,自始至終都是因緣和合、生生不息,這粒米也是,所以把它投到海浪裡面去,海浪自然就會平息。」


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