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navigation
地火明夷 彖曰 明入地中,明夷。內文明而外柔順,以蒙大難,文王以之。利艱貞,晦其明也,內難而能正其志,箕子以之。
地火明夷 » 彖曰
2013/08/30 13:03
《高島斷易》3602-明夷 彖辭

《彖傳》曰:明入地中,明夷。

內文明而外柔順,以蒙大難,文王以之。

利艱貞,晦其明也,內難而能正其志,箕子以之。

卦象日出地則明,日入地則暗,暗則傷明,

是以[晉卦]《大象》曰「昭明」,此卦《大象》曰「用晦」。

所謂變而不失其正,危而能保其安者,得此用晦之道耳。

古之聖人有行之者,內修文明之德,外盡柔順之誠,

即至躬履大難,羑里受囚,七年之中,秉忠守職,無有二心,此文王之所以為文王也,

謂之:「內文明而外柔順,以蒙大難,文王以之。」

然文是外臣,與紂疏遠,其晦猶易,

又有分居宗親,諫則受戮,去無可往,而被髮佯狂,甘辱胥余,此箕子所以為箕子也,

謂之:「內難而能正其志,箕子以之。」

「內難」者,以箕子為紂之宗親,

夫以貴戚之卿遇暗主,去之則義不忍,不去則禍迫朝夕,是尤人臣之所難處。

箕子能佯狂以晦其明,得以免難,是殷三仁中之最著者也。

總之當紂之世,不以艱貞晦明,則被禍必烈,文王箕子之行,可謂千古人臣用晦之極則也。

論二聖之行,文王箕子,易地則皆然,孔子釋六十四《彖》,皆推廣文王,

《彖》辭之義,獨於此卦稱文王,抑有故也。

蓋「明入地中」為文王事紂之象,文王有大明之德,而幽囚羑里,又可見「明入地中」之象。

人得此卦,知時運之艱險,當固守貞正之道。

[明夷]之時「利艱貞」,與他卦所言「利貞」不同。

凡爻中曰「利艱貞」,多就一爻言之,而[明夷]一卦,則全卦皆以「利艱貞」取義。

《象》曰「君子用晦而明」即「利艱貞」之旨也,其垂誡深矣。

以此卦擬人事,為當門祚衰薄,家遭不幸之時也。

[坤]母在上,[離]子在下,子雖明不得於母,是晉文之出亡而存,宜臼之在內而誅。

不明猶可,明則遭禍尤烈,古來孽子,家破身亡,類如斯焉。

推之與人共事,而逄首之昏庸,為國從征,而值元戒之柔暗,有才見忌,有德被誨,

不特於事無濟,而且身命莫保,所謂「頑石得全,璞玉必剖」,明之害也。

[明夷]一卦,要旬全在「用晦」二字,以晦藏明,明乃無害,以明用晦,晦得其正。

[坤]為用,又為晦,的是用晦之義。

[離]之德上炎,[離]之體中虛,中虛則足以藏明,是為「用晦而明」之象。

諺語有云:「閉口深藏舌,安身處處穩」,亦處世之要訣也。

人生入而處家,出而謀國,不幸運際其艱,所當法[明夷]之晦,用以自全耳。

以此卦擬國家,

上卦[坤]為政府,[坤]土過厚而致暗;

下卦[離]為臣民,[離]火雖明而被制,明在地下,是賢臣遇暗主之象。

蓋身當亂世,動涉危機,才華聲譽,皆足招禍。

是以庸庸者受福,皎皎者被害,亦時勢使然也。

君子處此,常凜凜履薄臨深之懼,備懷韜光匿彩之思,

有才而不敢自露其才,有德而務思深藏其德,或見風而早退,或明哲而保身,

是謂「用晦而明」之君子也。

故六爻取義不同,而其旨不外「用晦」。

內三爻屬[離],為鳥、為馬、為狩,鳥以高飛、馬以行遠、狩以獻公,

皆晦[離]之明,以避禍也。

外三爻屬[坤],四曰「出門」可免,「入地」則凶;

五為卦主,以箕子當之,皆用[坤]之順以晦明也。

此關國家興癈之大,聖如文王箕子,祗唯樂天知命,盡其臣道,以挽天心,

是以六爻不言吉凶。

言吉凶,轉開小人趨避之門,非聖人用晦之道也。

通觀此卦,[明夷]次[晉],「晉者,進也,進而不已必傷。」

時有泰否,道有顯晦,時與道違,雖聖賢不能免災。

[晉]之時,明君當陽,康侯得受其寵;

[明夷]之時,暗主臨下,眾賢並被其傷。

太陽入地中,明為之所夷,故賢雖正不容,道雖直不用,仁者懷其寶,智者藏其鑒,

「用晦而明」,得其旨焉。

就六爻而分言之,

初九為[明夷]之始,當逸民之位,見幾早去,以潛藏為貞,有保身之智,

如伯夷、太公是也。

六二文明中正,為[離]之主,承[坤]之下,當輔相之位,以匡救為貞,守常執經,

如文王是也。

九三當明極生暗之爻,與上六相應,通變達權,順天應人,如武王是也。

六四棄暗投明,見機而作,知上六之不可匡救,潔身而去,如微子是也。

六五居[坤]陰之中,分聯宗戚,職任股肱,不幸而躬逢暗主,

以一身繫社稷之重,能守貞正,如箕子是也。

上六窮陰極晦,與日俱亡者,如商紂是也。

總之,[明夷]全卦,以上六為卦主,下五爻皆為上爻所傷,

就中內三爻所傷尤甚,故皆首揭「明夷」二字,以示傷害之重也。

其象以上卦[晉]為日出,此卦為日落。

日者、君也,君以賢人為羽翼,以忠臣為股肱,以其身為元首,以親戚大臣為腹心,

乃可登天而照四國。

今初爻羽翼傷,二爻股肱傷,三爻元首墮,四五腹心離,

上爻之所以入地,其傷節節可睹,其象歷歷可危。

後世人主,當取以為鑒。

回應與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