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navigation
AI算命大師
澤地萃 彖曰 萃,聚也﹔順以說,剛中而應,故聚也。王假有廟,致孝享也。利見大人亨,聚以正也。用大牲吉,利有攸往,順天命也。觀其所聚,而天地萬物之情可見矣。
澤地萃 » 彖曰
2013/07/01 15:34
《高島斷易》4502-萃 彖辭

《彖傳》曰:

萃,聚也。順以說,剛中而應,故聚也。

王假有廟,致孝享也。

利見大人,亨,聚以正也。

用大牲吉,利有攸往,順天命也。

觀其所聚,而天地萬物之情可見矣。

[坤]為聚,[澤]者、水之所歸聚也,合之謂[萃]。

[萃]者、聚也。為卦上悅下順,上下合志,二剛四柔,二五相應,故能聚也。

「王假有廟」者,陸績云:「

王謂五,廟為上,王者聚百物以祭其先,諸侯助祭於廟中,是謂致孝於鬼神也。」

五剛中而二應之,故稱「大人」,二得離氣,離為目,故「利見」。

[萃]與[升]反,

[升]曰:「用見大人」,不言利,故不言亨;

[萃]曰:「利見」,利則必亨,而所以亨者,又在聚之得正也。

「大牲」,牛也,《左傳》:「牛卜日曰牲。」 注:「既得吉日,則牛改名曰牲。」

[坤]為殺,執坤牛而殺之,以薦牲也,故曰:「大牲吉。」

用以享神,有以攝其心也,

往以助祭,有以集其力也,

其[萃]也,非勢驅力迫所能為也,亦為順天之命而已。

自昔殷湯用元牡昭告皇天,以誓萬方,十一征而無敵於天下,

是即「用大牲吉,利有攸往」,順天命之明證也。

以此卦擬人事,

內而聚其精神,外而聚其財力,皆為之[萃]也。

然不順則散、不悅則離、不剛則無以畏眾、不中則無以服人,

雖[萃]終必[渙]也。

惟順以悅、剛中以應,斯聚得其正矣。

「廟」,祖廟,祭之以禮,所以致孝也。

「大人」,主祭之人,一家之長也。

大人率一家之子孫,有事於祖廟,凡子孫入廟者,必先見主祭之長,

故曰:「利見大人」,庶幾心而理亦正矣。

「大牲」者,祭禮也,大則牛羊、小則雞豚,皆謂之牲。

牲不豐不足以祭,不備無為祭,故曰:「用大牲吉」。

「利有攸往」者,承祭使民,理本一致,

入可以承祭、出乃可以使民,故曰「利往」。

一身之事,以祭為重、以孝為先,

幽以精誠格祖考、明以和樂宜室家,雖曰人事,豈非天命哉!

由一家以及一國、由一國以及天下,觀其所聚,即可知天地萬物之情矣。

《彖傳》之旨,在上聚祖廟之神靈、下聚四海之歡心,

聖人以孝道治天下,而民德歸厚,萬國來同,此[萃]之全象也。

如天之無不覆、如地之無不載,萬物皆薈萃發育於天地之中,謂之:

「觀其所聚,而天地萬物之情可見矣。」

以此卦擬國家,

國家之要,在廣土眾民;

[兌]為悅,[坤]為土、為眾,有悅而歸聚之象。

順則民從、悅則民服,剛則不屈、中剛不偏,

皆足以使眾也,得其正、則民聚矣。

王者繼體承統,未臨民、先假廟,所以承祖考之重也。

《孝經》所謂王者合萬國之歡心,以事其先王,

上以盡孝享之誠、下以廣孝治之道,而天下興孝矣。

「大人」,即王者,利見利往,

所謂「濟濟多士,奔走在廟,率見昭考,以孝以享」是也。

「一時薦廣牡,相祀事」者,咸皆顧視天之明命,罔不祗肅焉,[萃]莫盛於斯矣。

王者法天則地,以天地之並育萬物者,聯合萬國,斯其情可與天地參矣。

六爻皆反復言[萃],

初則以萃致亂,三則因萃興嗟,上則為萃流涕,

皆不得其[萃]之正,為可懼也。

五得萃之位,四得萃之吉,二得萃之孚,即《彖傳》所謂:

「順以悅,剛中而應,故萃也。」

民之歸之,如水之就下,可以見澤地之功也。

通觀此卦,「國之大事,在祀與戎」,

故《彖》言「假有廟」,《象》言「戒不虞」,

而其要首在於得眾,此卦之所以取[萃]也。

卦體下順上悅,順而悅,故兆民歸往,

以之執篷豆而相祀事,而禮儀不忒,

以之執戈矛而從王事,而踴躍知方。

上以興孝,下以興仁,風同道一,萬邦協和,[萃]莫萃於此焉。

[萃]易位為[臨],[臨]《象》曰:「容保民無疆。」[萃]之象矣。

兩卦同為澤地,澤足以惠民,地足以容眾,

故澤下地上為[臨],地下澤上為[萃]。

六爻以五為[萃]之主,乃剛中之大人也,

二萃焉、初與四亦萃焉,故曰:「萃有位。」

上則無位,未免泣涕而不安矣。

三與上應,上悲而三亦嗟矣。

內三爻為地,地之所歸不擇土壤,[萃]雖眾、心不一,

故初因之而「號」,三因之而「嗟」,二雖吉、猶待引也。

外三爻為澤,澤之所萃,心自悅矣。

五之萃、得「永貞」也,四之萃、自「無咎」也,

上居澤之極,澤滿則水溢,故有「涕洟」之象焉。

蓋惟天民有欲,無主乃亂,

萬國來會而禹帝, 萬姓悅服而武興,

人心之所向,即見天命之所歸也,

故[萃]不可力取,唯在德化也。

回應與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