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長
地天泰
»
六五卦象
|
|
2013/05/08 20:15
|
《左傳.哀公九年》
晉趙鞅卜救鄭,遇水適火,占諸史趙、史墨、史龜。史龜曰:「是謂沈陽,可以興兵,利以伐姜,不利子商。伐齊則可,敵宋不吉。」
史墨曰:「盈,水名也;子,水位也。名位敵,不可幹也。炎帝為火師,姜姓其後也。水勝火,伐姜則可。」
史趙曰:「是謂如川之滿,不可游也。鄭方有罪,不可救也。救鄭則不吉,不知其他。」
陽虎以《周易》筮之,遇泰 之需 ,曰:「宋方吉,不可與也。微子啟,帝乙之元子也;宋、鄭,甥舅也。祉,祿也。若帝乙之元子歸妹而有吉祿,我安得吉焉?」乃止。
水適火 : 甲骨卜的兆象名。出現的裂紋有水流向火的形象。
沈陽 : 即「沉陽」,代表水淹沒火。
姜 : 指齊國。齊國為姜姓,相傳為炎帝的後代。
子商 : 指宋國。宋為子姓,是商朝的後裔。
敵 : 相當。
鄭方有罪 : 鄭國武子賸的寵臣許瑕求取封地,鄭國沒有地方可給。許瑕請求從外國奪取,武子賸答應了他的請求,於是派兵奪取宋國的雍丘,結果引發了鄭、宋兩國的戰爭。
陽虎 : 陽虎,姬姓,陽氏,名虎,一作陽貨,春秋魯人,孟孫氏的族人,季孫氏的家宰。陽虎一度「陪臣執國命」,掌握魯的實權。他長得很像孔子,當時周遊列國的孔子曾被誤認,一度身陷險境,後來陽虎想召孔子仕官,但被孔子拒絕。他在魯終於失勢,先跑到齊,後又奔晉投趙簡子。
微子啟 : 微子,名啟,殷商末年朝歌人,殷商帝乙之子,商紂的庶兄。初封於微地。為政賢能,為殷民所愛戴。商亂,殷代將亡,微子多次親諫殷商紂王,但紂王並沒有接納。便謀於太師箕子、少師比干。箕子認為「今誠得治國,國治身死不恨;為死終不得治,不如去」於是遠離紂王逃到了微。約前1063年,周公東征平定三監之亂後,紂王子武庚被殺,周公代天巡狩,以周成王之命,封微子於宋地。
帝乙 : 帝乙,子姓,名羨,中國商朝晚期國王,末代商王帝辛(紂)之父。
趙簡子現在要打仗了,但他還沒想好到底要去打誰。第一個選擇是攻打齊國,第二個選擇是救援鄭國,鄭國現在正被宋景公打得抬不起頭來。
打仗可是大事,需要占個卜請示一下老天爺;遇到疑難問題的時候也需要占個卜。那麼,既是打仗的事,又拿不定主意,那是一定要占卜的了。天可憐見,不曉得哪只烏龜又要倒霉了!
一個烏龜殼,經過了一套復雜的擺弄程序,終於呈現出一個兆頭。兆頭到底說的是什麼,只有專家才能看懂。趙簡子身邊就帶著這樣的專家,而且,還是三個專家。有看頭吧,三個專家分別解讀同一個兆頭。這個兆頭是:水適火。也就是說:水流向火。
你先想想,水流向火,嗯,你能從中預測出什麼嗎?
還是看看專家們是怎麼預測的吧。
史龜先來解釋:“是謂沈陽,可以興兵。利以伐姜,不利子商。伐齊則可,敵宋不吉。”
史龜所謂的“沈陽”肯定不是指沈陽市,這個“沈”其實就是“沉”,這在古文裡非常常見。
至於“沉陽”,這到底是什麼意思,我們已經搞不清楚了,可能是指陽氣下沉,或者其他任何一種情況。我們惟一能夠推知的是,“是謂沈陽,可以興兵。利以伐姜,不利子商。”這幾句是押韻的:陽、兵、商在古音是一個韻。所以,這話可能是出自一套和《易經》類似的記載著各種卜辭的書。
在當時,所謂“姓姜的”,是指姜姓的人統治的齊國;所謂姓子的,是指子姓的人統治的宋國,而宋國又是商朝貴族的遺民國家,所以卜辭裡才說“子商”。
聽過了史龜的意見,咱們再看看史墨怎麼說。
史墨看了看史龜剛剛看過的烏龜殼,看著這個“水流向火”的征兆,說:“盈,水名也。子,水位也。名位敵,不可干也。炎帝為火師,姜姓其後也。水勝火,伐姜則可。”
甲骨占卜的具體方法早已失傳了,所以史墨前邊這幾句就卜論卜我們是看不懂的,大體上看,他是說有個叫“盈”的不知道什麼東西是水的名字,嗯,這話也許就像說“黃河是河的名字”吧,如果假設成立,那就意味著烏龜殼上顯示了一條叫做盈水的河。然後,史墨從烏龜殼上還看出了一個“子”,他解釋說,“子”是水的位置。嗯,這也許是用天干地支表示方位吧,如果假設成立,那麼,“子”表示的是北方。
史墨解釋了盈是水的名字,子是水的位置,照我的胡猜,這意思就是:有一條盈河在我們的北方。史墨接著說:“名位敵,不可干也。”意思是:名字和位置配合得當,所以招惹不得。——這句話可相當明確。
繼續我的胡猜:烏龜分別顯示了兩個信息,一個是“盈”,一個是“子”,而現實生活中真有一條河叫做盈河,就在我們的北方,北方又恰恰是“子”所代表的方位。所以呢,“盈”和“子”是配合得當的,凡是和“盈”沾邊或者和“子”沾邊的東西我們最好都不要去招惹。
反正,不管史墨那套“盈”和“子”的來龍去脈到底是怎麼回事,我們搞不清也沒關系,只要知道最後結論就好:別惹姓子的。這也就是說,別惹宋國。
他說完了不可攻打宋國之後,接著說:“炎帝為火師,姜姓其後也。水勝火,伐姜則可。”意思是:烏龜說咱們應該去打齊國。
史墨這個結論是怎麼得出來的呢?他說炎帝和火有過密切關系,而姜姓是炎帝的後人,所以“水流向火”的這個兆頭就意味著像征子姓宋國的水流向了像征姜姓齊國的火,水把火給澆滅了,那還是打齊國別打宋國好了。
第三位專家史趙也過來看了看這個“水流向火”的征兆,貢獻意見說:“是謂如川之滿,不可游也。鄭方有罪,不可救也。救鄭則不吉,不知其他。”意思是說:“這征兆表現的正如大河漲水,沒法游過去;鄭國有罪,不能去救他們。我只從中看出了救援鄭國不吉,其他的就不知道了。”
史趙看來功力比前兩位差一些,但結論倒也近似:不救鄭國就等於不向宋國開戰,那就去打齊國唄。但他這個邏輯關系是怎麼回事,我們只能推測出“盈”和“水”聯系起來表示大河漲水,也“不知其他”了。
一個烏龜,三個專家,雖然說法各有各的,但大致意見倒也差不多。
現在,又出來了第四位專家。這個票友就是大名鼎鼎的陽虎,春秋時代的超級大反派,和儒家祖師爺孔子很有過一番恩怨瓜葛。現在的陽虎正是虎落平陽的時候,流亡國外,投奔了晉國的趙簡子。讀過《論語》的朋友恐怕沒有不知道陽虎的,可不一定知道陽虎還會算卦吧?
專業級的大師在正式場合一般都鼓搗烏龜,而《周易》更多時候只是非正式場合或者是票友玩的。現在,在三位專家之後,票友陽虎也跟著算了一卦,這一卦算出來的是:泰之需。
六五,帝乙歸妹,以祉元吉。
帝乙是個人名,他是商朝的一位國王,是那位著名的商紂王的老爸。在我們看來,這卦是用帝乙嫁閨女來形容婚禮的喜慶場面。不管這個理解對不對吧,反正爻辭最後是說“大吉”。
對,爻辭的意見很明確:大吉。
可問題是,到底打齊國是大吉呀,還是救鄭打宋是大吉呀?
還是看看陽虎是怎麼解釋的吧。
陽虎的解釋是:“宋方吉,不可與也。微子啟,帝乙之元子也。宋、鄭,甥舅也。祉,祿也。若帝乙之元子歸妹,而有吉祿,我安得吉焉?”意思是說:宋國的當家人都是微子啟的後代子孫,而微子啟則是帝乙的長子,所以“帝乙嫁閨女”也就意味著宋國人嫁閨女。宋國人也確實嫁了閨女,他們把女孩子嫁給了鄭國國君,所以宋國和鄭國是聯姻的關系。再推想一下,如果作為帝乙後代的宋國人嫁閨女是大吉,那不就等於大吉是落在宋國的頭上麼?如果我們去打宋國,恐怕得不到什麼好處。
如果單從結論來看,三位專家加一位票友,結論一致:鄭國不能救,宋國不能惹,如果非要打,那就打齊國。趙簡子一看,謔,意見這麼統一啊,那就聽你們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