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navigation
艮為山 彖曰 艮,止也。時止則止,時行則行,動靜不失其時,其道光明。艮其止,止其所也。上下敵應,不相與也。是以不獲其身,行其庭不見其人,無咎也。
艮為山 » 彖曰
2011/01/22 13:50
《周易正義》5202-艮 彖辭

●[《彖》曰:艮,止也。時止則止,時行則行,動靜不失其時,其道光明。]

正道不可常用,必施於不可以行。適於其時,道乃光明也。

[疏]「《彖》曰艮止也」至「其道光明」。

○正義曰:

「艮,止也」者,訓其名也。

「時止則止,時行則行,動靜不失其時,其道光明」者,將釋施止有所光明,施止有時,凡物之動息,自各有時運。用止之法,不可為常,必須應時行止,然後其道乃得光明也。

●[艮其止,止其所也。]

易背曰止,以明背即止也。

施止不可於面,施背乃可也。

施止於止,不施止於行,得其所矣,故曰「艮其止,止其所」也。

[疏]正義曰:

此釋施止之所也。

「艮其止」者,疊《經》文「艮其背」也。

「易背曰止,以明背」者,無見之物,即是可止之所也。

既時止即宜止,時行則行,所以施止須是所。

「艮」既訓止,今言「艮其止」,是止其所止也,故曰「艮其止,止其所」也。

●[上下敵應,不相與也。是以不獲其身。「行其庭,不見其人,無咎」也。]

[疏]正義曰:

「上下敵應,不相與也」者,此就六爻皆不相應,釋艮卦之名,又釋「不獲其身」以下之義。

凡應者,一陰一陽,二體不敵。

今上下之位,雖復相當,而爻皆峙敵,不相交與,故曰「上下敵應,不相與」也。

然八純之卦皆六爻不應,何獨於此言之者,謂此卦既止而不加交,又峙而不應,與「止」義相協,故兼此以明之也。

是以「不獲其身,行其庭,不見其人,無咎也」者,此舉《經》文以結之,明相與而止之,則「無咎」也。

回應與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