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風水第一村

貼文者 : : 韓非

中國風水第一村 - 2006-05-29 14:11:57


“風水”這個幾乎等同于迷信的名詞,竟是家鄉唯一的、也是最有鄉土特色的關鍵詞。三僚村,這個我從小長大的地方,正是現代中國風水學中最盛行的流派——贛派風水的發源地,也是被世人譽爲“中國風水地理文化第一村”的地方。
三僚村位于江西興國縣東南60公里處的梅窖鎮,由唐代司天監監正的堪輿大師楊筠鬆開山所創,其堪輿文化綿延一千多年,踏勘風水的足迹上至皇家陵園,下至平民宅第,形成了風水學說的形勢一派。這裏歷代名師迭出,先後從這裏走出了24名國師,北京十三陵的定陵、南京城城址、故宮、長城都是三僚堪輿先生的作品。如今,三僚村還完整保存著風水國師們許許多多的風水實踐杰作,諸如龜蛇會、蛇形祠、七星池、猛虎跳墻形墓,這些古迹,依著巍然屏障,毗鄰楊公祠,連同村裏一百零八口池塘,還有隨處灑落的古樟、巨楓、修竹、溪流、清風、白鷺……以及許許多多有關風水故事的傳說,一起構成了它的獨特而永恒的風水文化,給它罩上了一層的神秘紗衣。

楊公開基蔔三僚
三僚村的歷史始于唐朝末年。唐朝乾符六年,黃巢起義,直搗長安,震驚朝野。楊筠松(字益,號救貧,曾在朝廷掌管靈台地理之事,拜爲金紫光祿大夫)携帶宮廷風水秘笈,從京城逃出,南下輾轉至三僚定居。擅長堪輿、天文地理之術的楊筠松發現三僚村的地形構造竟像一個堪輿用的羅盤,盆地中一座石頭山上的方位造型也形如羅盤中的指針。于是,漂泊中的楊筠松帶著他的兩個弟子曾文辿、廖瑀就在此地搭建了三個茅棚定居下來,三僚也因此得名。從此,楊筠松就在這裏授徒著書,創立和傳播他的堪輿理論。三僚則因了楊筠松而成之爲中國客家風水文化的發祥地。
三僚村至今還流傳著這段“楊公蔔地開基”的傳說:
楊救貧首座弟子曾文辿,也是三僚曾氏的開基祖先,自從在黃禪寺偶遇楊救貧之後,便與楊救貧雲游天下,但是曾文辿一直都想尋找一塊吉壤,世代定居下來。在寧都的賴村,曾文辿希望在那裏安家,在他看來,那裏的風水可以出大官,楊救貧說那裏的山是禿頭山,只會出大盜。後來在雩都的平頭寨,曾文辿說這裏是“五虎下山,獅象把水口”,將來子孫肯定興旺發達,誰料楊救貧又說他看錯了,這是“五鼠下山,猫兒把水口”。曾文辿發現三僚的風水不錯,子孫可以世代爲官,于是告訴楊救貧,他已經找到了一個“前有金盤玉印,後有凉傘遮蔭”的好地方。楊救貧來到三僚一看,果然是一塊肥沃的盆地,山水環繞,盆地中間有一座長條形的石峰,在遙遠的盆地邊緣有一棵高大的松樹,樹底下臥著一塊圓形的巨石。他告訴曾文辿說:“這裏果然是我們堪輿人的世居之地。你看前有羅經吸石,後有包裹隨身,住在這裏,子孫世世代代端著羅盤背著包裹出門。”原來,在這位風水大師的眼裏,看到的是一塊適宜風水先生世代居住的地方,整個盆地就是一個碩大的羅盤,盆地中間的長條形石峰酷似羅盤的指針,而松樹和巨石則是風水先生隨身携帶的雨傘和包裹。他說,住在這裏,子孫後代端著羅盤,背著包裹出門。楊救貧擔心死後風水成爲絕學,希望徒弟們能够世代繼承他的風水地理學問。楊救貧和他的兩個弟子(曾文辿和廖姓開基祖先廖瑀)一起,在盆地中間搭起茅棚住了下來,一人一座茅棚,茅棚爲“寮”,故稱“三寮”(現在爲“三僚”)。

明師堪輿出舜堯
自從曾文辿、廖瑀師從楊救貧以來,堪輿之術代代相傳,名家輩出,有歷朝國師24 位,明師 72 位,其中由皇帝直接封爲欽天監博士者有 36 人,關于他們神奇的堪輿傳說也廣爲流傳。
廖均卿勘擇十三陵
在關于三僚風水大師的傳說中,最爲著名的便是明朝廖均卿(字兆保,號玉峰)等三僚地師勘擇明十三陵。公元 1402 年,朱棣在金陵登基,他嫌金陵的水口石頭朝外,意欲遷都,于是在永樂元年改燕京爲北京,征三僚地師廖均卿等前往相都,規劃宮闕皇陵。永樂六年(公元 1408 年)三月開始,兩人歷時半年,踏遍京師周圍百里土地,終于在北京昌平縣東之黃土山覓得吉壤。八月,將相度黃土山之地圖、地鉗記,擬成奏章進呈永樂皇帝。朱棣親往察看,見該地明堂廣大,群山若封似閉,中間水土深厚,蟒山、虎山分列左右,如天然門戶,甚爲高興。立即降旨封黃土山爲天壽山,圈地 80 裏,作爲皇陵禁區。授廖均卿爲欽天監靈台博士,督修長陵。在督修長陵期間,朱棣决定在黃土山建陵後,便賜廖均卿金劍一把、銀鋤一張,令其立向點穴,打開金井,不料泉涌不止。百官認爲是由于掘傷地脉所致,欲治廖均卿欺君之罪。廖均卿說,黃土山其穴洪水滾滾,乃真龍之聚處,穴法無偏,只要聖主帝星鸞駕到,涌泉即止。朱棣果然鸞駕同到黃土山,但泉水却依然涌滾不止,朱棣龍顔大怒,命廖均卿迅速止住洪水,稍若不止,命在懸絲。廖均卿取出羅經地下一照,喝起山來,喝山將完,洪水即止。廖均卿又奏欲再深三尺方好,幷斷言再深三尺,下有石盆一個,石鯉一對。朱棣准奏。果然掘得石鯉石盆,朱棣龍顔大悅:均卿非凡間子,誠有仙風道骨,喝山山應,呼水水止。此之後北京故宮大皇城的勘測也出自于廖均卿之手。三僚村的風水先生,在明代成爲皇家御用風水師。 廖均卿爲永樂皇帝擇地建陵後,永樂帝授其四品官銜,幷贈詩曰:
憶昔當年楊救貧,此仙去後有誰人。
出去尋龍一身雨,回來跨鶴兩袖雲。
地理圖中觀地理,天文機上會天文。
一杯餞別順天府,同昌山河樂太平。
永樂皇帝還在賜給廖均卿的扇子上題詩一首:
江西一老叟,腹內藏星斗;
斷下金石鯉,果中神仙口;
賜官官不要,賜金金不受;
賜爾一清風,任卿天下走。
廖均卿替明成祖朱棣擇陵經過,由陪他去北京堪陵插穴的兒子廖信厚整理,現將其主要部份節錄如下:
《均卿太翁欽奉行取插蔔皇陵及行程回奏實錄》(略)
曾從政勘擇長城
明代興建萬里長城的重建也是三僚村的風水先生曾從政勘測的。曾從政之前還曾爲永樂皇帝的母親徐太后擇陵于昌平,其呈給永樂皇帝奏摺這樣寫道:
“臣學愧青囊,術慚玄妙,隨與武義侯王通等督視陵宮,敢不披肝吐膽,以盡忠言,詳察等處之山,不堪任于陵室,惟昌平縣東黃土山,一十八道嶺峰美麗,真堪陵室根基。”
永樂11年夏,在曾從政完成皇太后徐氏陵墓建設工程後,敕授他爲欽天監博士、進五品靈台郎,賜予“精明地理”碑額金榜。派庶吉士王英率兵六百,護送他沿故長城相度,選擇合適位置修建軍事要塞。曾從政餐風露宿,跋涉6年,經過遼寧、內蒙、山西、陝西、寧夏、甘肅等六省,沿長城擇定了遼東鎮、薊鎮、宣府鎮、山西大同鎮、山西鎮、延綏鎮、寧夏鎮、固原鎮、甘肅鎮等九鎮基址,按照“因地而形,用險制塞”的原則,在宛蜒如帶的萬里長城中打上9顆牢固的樁,變成了一道縱深完整的防禦體系。爲酬謝曾從政的功勞,永樂皇帝厚待于他,御賜額匾文:“開口名師”,授官太史,幷給假還鄉。曾從政還鄉一年後,永樂皇帝再次下詔請他去北京,爲北京天壇祈年殿選址,祈年殿于永樂18年相卜勘測,于永樂22年完工。因爲其長城擇址有功被皇帝一直供養在北京,亡故後,永樂皇帝派遣兩名太監護送其靈柩還鄉榮葬。

四維八景說舊事
三僚風水大師的堪輿足迹遍及中華大地,風水建築也遍布名山秀川。在三僚這個古老的村落裏,也留下了他們許多杰出的風水作品。這裏就像一座巨大的風水文化陳列館,在不足兩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布滿了歷代風水師們留下的獨具匠心的風水文化建築。
據說楊救貧當年選中三僚傳道授業,是因爲三僚村地形狀如一個太極圖形。站在兩姓交界的“和合石”上看,在三僚盆地地形中間一座條狀石山“羅經石”峰恰如羅盤中的指針;曾屋和廖屋如太極圖中的兩儀;村周圍的東華、西竺、南極、北斗四座寺廟和全村八個景點,吻合了《易經》中“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演八卦”的原理。正是這樣,三僚的山山水水幾乎都被賦予一種了風水的解釋。
羅經石和吸石洞
三僚村的地形很獨特,是個群山環抱的一個圓形盆地。盆地中間爲平整厚實的黃土岡,黃土岡中間却孤孤零零突起一座狹長的石灰岩小山崗,座北朝南,名曰“羅經石”,北寬南尖,形狀酷似羅盤中間的指針。羅經石上還有一孔天然石灰岩溶洞,深不可測,叫“吸石洞”,這石峰就是楊筠松當年鉗記裏的“前有羅經吸石”。
當年楊公和曾文辿看見此山時,曾公認爲像是“金盤玉印”,是把黃土嵊看作金盤,把羅經石看作一方玉雕官印,楊公則把黃土嵊看作羅盤,把羅經石看作了磁針,斷定這裏是個世代傳承其堪輿術的寶地,于是他携弟子隱居于此。清代的同治年間修纂的《興國縣志》中,山川卷中專門有一個辭條曰:“羅經石,在衣錦鄉六十三都,石上隱然具子千篆文,故里人多習形家言。”這段話把三僚人傳承堪輿(形家是堪輿術的別稱)的原因歸結到因爲有一座羅經石山。
羅經石的形象很獨特,從四個方向觀望,是四個形態,東邊望叫“玉兔望月”,西邊看叫“仰天獅形”,南邊瞧叫“金鏤馬鞍”,北邊觀叫“牛牯下山”。在羅經石的下面,就是吸石洞。洞口在山西側巨石後面的石縫處,寬約一米,從石縫進去,是很整齊的石階,斜斜地下到一個岩洞裏,洞內迂回曲折。
在三僚廖氏古譜中,有一首古人咏羅經石的詩:
羅經石
巨靈有意斷高嶺, 頂注清泉尺許深。
石裂篆文分子午, 夜橫河漢作南指。
微茫略示先天秘, 渾沌終藏太古心。
至理自非容易得,形象曾到撥雲尋。
三僚有一個傳說,說這羅經石是楊救貧從福建趕來三僚把水口的,他留了一句口訣給後人揣測:
“羅經吸石有真穴,
仰天獅子惟剛烈,
誰人插到此穴位,
代代將軍威名顯。”

三僚村的四維
三僚村“四維”,就是在村子東、南、西、北四角分別建築的東華、西竺、南箕、北斗四座寺廟,東華、北斗屬于曾氏管理,南極、西竺屬于廖氏管理。
東華寺位于三僚東面東華山半山腰,三僚村八景有東穀朝雲、眠弓峻嶺在這座山峰。山南麓有一座碧波萬頃的水庫。東華古寺民國年間被毀,1985年村民在山下的真君廟旁恢復殿堂,土木結構,坐東朝西,僅有一個老僧枯守。殿前木柱雕刻了一副楹聯:
油來釋伽即是牟尼原系成佛之祖
老誕李爾即是道君乃爲道教之中
北斗寺位于村子北側蜈蚣形山上,古寺因“文革”荒蕪,1991年5月重修,外門楣寫著“北斗寺”三個大字,內門楣則是“清風明月”四字。 北斗寺的鍾是著名的大鍾,敲響時,宏亮的鐘聲回蕩十裏三僚。大鍾的重量把寺墻壓出了一道裂縫。鍾旁還有一幅長聯:
晨鐘一百零八記喚醒衆生離苦海
經卷三十加五部悟成大道證菩提
南箕寺位于南面的一個山坳裏,因爲山坳地形如筲箕而得名。相傳宋代已有寺,現在的寺廟乃清代咸豐年間建,初時爲尼姑庵堂,後演變爲佛寺。1987年重修。爲一殿三間,有聯雲:
佛恩普覆有緣衆生皆得度
法力無窮難除萬罪皆得熔
佛生西竺靈應中原古往今來皆起敬
位列東鄉景同泰岱遠賓近主悉翅瞻
西竺寺位于西邊,寺毀于“文革”,現在僅能在原址上看見一座還有香火石香爐。西竺寺因距九尾杉、凉傘樹、金石椅、孩兒石、風鼓等名勝較近,過去香火頗盛,殿堂較爲宏偉,“文革”中遭到的破壞也就最徹底。
三僚村的八景
據曾氏古族譜《僚溪文叢》記載,“八景”乃當年楊公親自命名,他對弟子曾公說:“僚溪雖僻,而山水尤佳,乘興可登眠弓峻嶺,健步盤遨獨石讒岩,賞南林之晚翠, 觀東穀之朝雲,覽西山之晚照,聽北浦之漁歌,臨汾水龍潭而寄遐思, 臥盤龍珠石以悟玄奧,耕南畝以滋食,吸龍泉而烹茶,餘生得無窮之樂,可謂知足,而死無憾矣。”
眠弓嶺,即是三僚村東面的東華山,此景現在仍存。一峰獨起,雲遮霧繞,險峻异常,仿佛步步登天,故稱“眠弓峻嶺”。古人有詩曰“攀桂莫言雲路遠, 登臨正如步蟾宮。”形容登眠弓嶺如同登天。
獨石岩,就是村口的羅經石。
汾水龍潭在村子南方的天馬山下,是從溶洞觀音岩側涌泉流入的深潭,人民公社時建三僚水庫,將潭淹沒,故景已不存。這條河水極爲清澈,在村子中部與另一河會合,清濁分明,楊公鉗記中的“南方天馬水流東”就是指這條水。
留記珠石,據清代寧都進士丁有美的三僚游記,留記珠石在三僚村真君祠旁,古人有詩描繪:“山腰有石一珠圓,屹立巍巍萬古看。威勢雄昂如虎踞,形橫屈曲似龍盤。”
西山晚照,其實就是三僚村的晚霞,古人有詩雲:“金烏欲墜晚將臨,萬叠西山漸送陰。雁落蘆汀翎帶錦,鴉投江樹翅翻金。”
東郭朝雲,是三僚村朝霞滿天的景觀。現在村子東面看見的正是石灰山、水泥廠,山體破損。古人詩謂“好看隨風收斂去,不知還在幾重山。”
北浦漁歌,浦字的本意是湖泊或大海邊,北浦乃古代三僚村東北的水澤。從三僚古村圖上看,古代村東北是一個湖泊,荷花映日,碧葉連天,村民在湖內捕魚捉蝦。古人詩雲:“灣灣流水抱樹前,北有漁翁樂自然。噫歟數聲烟樹晚,徘徊一曲夕陽天。”
南林晴翠,南林是村南面的天馬山下,與于都梅屋村交界處的一片緩坡土崗,古代是一片樹林,現在仍屹立不少大松樹。晴雨之間,風光無限。
八景的位置也是按東西南北的方位有規律的排列,符合八卦的方位。

風水千年今猶嬌
現在的三僚村已經不再是過去的那個名村古鎮了,許多風水遺迹都年久失修,破敗不堪。這裏也不再有莊嚴肅穆的廣厦華屋,昔日繁華昌盛盡皆怠去。這裏的人們,以莊稼爲生。所幸的是,他們在勞作之餘,依舊從事著這份流傳千年的風水職業。
三僚歷史上的三次兵灾
三僚村自唐末楊公定居以來,代代名師雲集,華厦巨屋,蔚然可觀。從清代三僚村二姓族譜中古村圖,可以略窺一二。三僚村莊建築的破壞,主要是清初以來的三次兵灾。
第一次兵灾,是清初順治11年,清兵攻略贛南,在興國遭遇民衆的抵抗。據興國縣志記載:“清順治十一年(公元1654年),衣錦鄉三僚曾拱辰、曾象吾、曾玉華等領導農民數百人,以梅窖太平岩爲據點,繼烟兵進行抗清鬥爭。這支隊伍與青塘何輝明領導的農民隊伍相聯絡,出入永豐、萬安、泰和、于都等地。”這場戰爭持續了二年多,這支三僚曾氏爲主組織的抗清義兵,最後被清兵封鎖在太平岩溶洞之內,以烟火熏逼而敗。戰爭結束後,清兵對三僚村進行了大規模屠殺。
據三僚村廖屋村尾一個舊碑記載,清順治28年前,三僚廖氏一度逃逸一空,沒有了人烟。至到順治28年,才有少數逃到外地的族人陸續返回。曾氏在這場戰爭中,更是遭到一場浩劫。據興國縣同治縣志記載,清初三僚村的村民曾秀祿、曾秀榮兄弟,在“戊子至甲寅”村莊“兩遭兵寇”之後,因見枯骨遍野,慘不忍睹。一起收拾骨骸數以千具,在村前的荒地黃土嵊,建了一座巨墳,幷在墳前立碑名“萬人墓”。清初這場戰爭,三僚的古村落遭到了一場毀滅性打擊。
第二次兵灾,是民國八年,即公元1919年5月,正當北京城裏學生愛國運動期間,北洋政府却正在對三僚村進行一場洗劫。這場戰爭的起源徵收鴉片烟的“青苗稅”。民國初年,北洋政府對鴉片種植實行一種所謂“寓禁于征”的政策。即允許農民種植鴉片,但對烟農課以重稅,幷在每年收成之前,按每畝6塊銀元的標準進行徵稅,對于不能繳稅的烟苗,立即鏟除。民國八年,北洋軍連長張緒千率兵進入三僚查鏟烟苗過程中,和烟農發生武裝衝突,張緒千被土炮擊傷,在抬返縣城途中,跌入河內淹死。事後,縣衙向贛南鎮守使吳鴻昌搬兵討伐,發動了一場歷時二個多月的戰爭。最後投入北洋軍一個團及興國、于都二縣的警察支隊,幷收買了綠林武裝,才攻破三僚,全村被屠殺村民一千余人,將房屋焚毀一空。這場兵灾,對三僚村的古村建築,幾乎是致命的毀滅。這場戰爭的進程,在當時的上海《大公報》、《申報》均有詳細報導,在全國産生了一定的影響。
第三次兵灾,是民國34年,即公元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那一年。當時興國、寧都是江西省的大後方,江西省政府曾一度從泰和遷到寧都,幷修通了興國至寧都的公路。國民黨46軍一輛運輸車,在梅窖店山一帶遭到搶劫,其軍部即派兵一團,以搜剿“土匪”爲名,掃蕩了三僚村,槍殺60餘人,燒毀房屋一千餘間。三僚村原有曾屋、廖屋二個圩場,曾屋圩場即在這場兵灾中完全燒毀。三次兵灾時間跨度約300多年,尤其第二次、第三次之間相距只有26年,戰爭的傷痕未能恢復,給我們留下了一個劫後之餘的三僚村,令人扼腕。
三僚人的風水情結
中國的風水習俗由來已久。史書記載,中國的風水術起源于華夏民族先民對于居住環境的勘察和選擇,中國最早的文學總集《詩經》就有先民相地的記載。據《大雅•公劉》篇載,公劉率領周朝先民遷居幽地時,不僅察其山水,亦測其日影,相其陰陽,觀其日起日落,以確定居處。秦漢時已經有了《堪輿金匱》、《宮宅地形》、《葬曆》等風水專著出現。
風水,又稱堪輿、青烏、陰陽、地理,是華夏先民經過數千年的創造、演變而成。隨著經驗的積累,人們逐漸認識到人與自然之間存在著某種必然的聯繫,認識到水火山澤、日月星辰、風雨雷電、自然方位四時變化等對人類生活的影響,至漢末,形成了風水術的原形。唐宋之際,形成了兩大風水理論流派,即江西的形勢派和福建的理氣派。雖然撲朔迷離的風水學很長一段時期被認作“禁區”,普遍認爲帶有迷信的色彩,但風水中也不乏科學的成分,就其積極意義的一面來看,主要是指人們從生存需要出發,結合傳統文化,對居住環境進行選擇、安排與處理的原則和方法,是協調人與自然關係的一門學問。
三僚風水自從唐末楊鈞鬆開創以來,影響著這裏的世世代代的子孫,馳名于著中華大地,遠揚于海內外。元朝以後,三僚風水之術不斷被傳教士遠播海外,三僚的不少風水大師在19世紀末期開始客居海外及港澳臺地區。近年來,三僚越發引起了海外華人和受中華文化影響較大的韓國、日本等國學者的注意。
三僚現在全村人口約4600人,分居在18個村民小組,居民主要是曾、廖兩姓,都是楊筠松的兩個弟子曾文、廖精金後人,大多以種莊稼爲生。在他們中間依然活躍著四五百名風水先生,勘踏于贛、閩、粵和台港地區的民間。雖然三僚村有很多人以堪輿術爲謀生的職業,由于長期以來的政治運動在三僚人的記憶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對外的交流中,他們已經變得刻意保守了。風水因被世人看作迷信不能再光彩見人而被迫作爲隱性職業,只是流傳與民間百姓的口頭中。
在三僚村還流傳著一首風水先生自嘲的打油詩:
地理先生本姓龔,青龍山上看真龍,
你有這宗好眼力,幾個兒孫在朝中?
它形象地描述了風水先生們的社會地位,也許這是風水先生只能爲別人造福的宿命吧,如果沒有貧苦的先生習其謀生,還有誰會來將其發揚流傳呢?

http://ww.blog.edu.cn/user1/13840/archives/2006/1135481.shtml
貼文者 : : 宏观

Re: 中國風水第一村 - 2015-08-19 08:36:45

張貼者: 韓非

可悲中國人

抱著老毛祖墳禍國殃
貼文者 : : 耿鉦洲

Re: 中國風水第一村 - 2015-08-20 09:29:46



據我了解,三僚高手在明清之間,多在閩台粵多地行走

因戰亂而留居當地

所以功夫高的,多是在外地行走為人造福的

留在本地的,反而有祕訣而無實戰經驗者多

這是与大陸网友交流而知

供大家參考!


不一定對!
貼文者 : : 宏观

Re: 中國風水第一村 - 2015-08-20 09:36:35

張貼者: 耿鉦洲

所以功夫高的,多是在外地行走為人造福的

跟臺灣大廟一樣,嚨是興外莊。